婦產科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19:4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婦產科教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婦產科教學論文

篇1

婦產科學專家指導下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昆明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30名學生進行預調查,根據結果對問卷進行修改完善,于學期末再對班級共250名學生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29份。利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錄入,導入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開放性問題進行文字總結。

二、結果

(一)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年齡分布在20-23歲之間;女生占65.5%;74.4%的同學來自農村;74.7%、17.5%的同學分別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六級。

(二)課堂教學效果

1.學生對婦產科學感興趣的程度及對婦產科學難易程度的評價

98.3%的同學對婦產科學感興趣,其中最感興趣內容所占比例排序為:生理產科學(32.8%)、不孕癥與輔助生殖、婦科疾病、婦產科學基礎,病理產科學、計劃生育;最難掌握內容中以病理產科學所占比例最大,為30.6%。

2.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情況

學生不同能力得到提高,認為專業外語得到提高的人數最少。

3.婦產科課堂教學方法的優缺點

99.6%的學生認為婦產科課程內容安排合理;85.7%的學生認為課時過少;與內、外、兒科對比,72%(165/229)的同學認為婦產科課堂教學有以下優點:教師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學;采用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將抽象內容具體化;大部分老師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講解,提高學生興趣;教學態度嚴謹,條理清楚,富有激情;同時75%(172/229)的同學指出婦產科教學存在以下不足:個別教師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師生互動不足,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三)教學需求的調查結果

1.對推薦課外書籍的看法

57.2%的學生認為需要推薦關于婦產科學新進展、婦產科學臨床病例分析的書籍及教學視頻。

2.對課程中適當增加專業英語授課比例的看法

58.1%的學生認為不需要增加專業英語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學習時間緊、外語基礎不好。

(四)學生對教學方法的看法

1.教學方法重要性排序

更多學生認為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視頻、動畫等)、教學模型及授課教師結合臨床經驗或科研經驗,講述經典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為重要。

2.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或意見

88%(202/229)的同學對改進婦產科教學提出了以下建議:

(1)增加學生討論及進入臨床觀摩的機會;

(2)增加課時,提高部分教師的教學效果;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師生互動。

三、對策初探

(一)提高師資隊伍的實力,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由調查可知,學生最感興趣內容是生理產科學,學生也指出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分娩過程等抽象內容具體化??梢?,良好的教學方法和高質量的授課技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和源泉。教研室集體備課,教師們相互交流,針對每個疾病制定一個更好、更符合教學實際的系統授課方案,提高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授課技巧,為改善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

多元化教學是21世紀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指教師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方法,結合授課內容與學科特點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調整與轉換,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在婦產科教學中實行多元化教學,就是要立足于婦產科學的特點,在深入分析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條件的基礎上,考慮學生的理解程度與吸收狀況,采用并變換多種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的過程。在教學需求的調查中,部分學生希望教師推薦關于婦產科新進展的書籍及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增加新知識新的講解,利于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及創新意識;多媒體、模型等教學工具有助于將抽象內容形象化,還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結合調查對象中有25.3%的學生未通過四級、專業外語能力提升較少及醫學信息全球化的現狀,教學中應加大專業外語授課比例。此外,課間增加病案討論內容、小組討論與教師指導等多形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可適當運用并推廣開來。

(三)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篇2

我國目前尚未編寫適合留學生醫學教學的材,各所高校自主選擇留學生的教材。由于婦產科經典書籍諾瓦克婦科學、威廉姆斯產科學等書籍對本科生來說內容過于深奧,我校選擇使用的留學生教材是婦產科學英文版(第五版),但此教材缺少女性骨盆解剖、如何詢問婦產科病史、如何進行體格檢查、如何與婦產科病人進行醫患溝通等內容的相關章節。一本好的教材,能給醫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故我校組織專業人員,以諾瓦克婦科學、威廉姆斯產科學和我校謝幸教授主編的《婦產科學》第八版教材為基礎,參考五年制醫學本科培養計劃,根據我校教學大綱和生源國對本科醫學教育的培養要求,自行編寫一套適合留學生的婦產科學英文教材。教材編寫完成后請各級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同時關注學生對此教材的反饋,然后進行針對性的修改和完善。每個章節后面附上參考書的目錄,方便學生深入學習,此舉受到了學生的廣泛好評。

2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

我校自2006年開始招收全日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招生規模逐年遞增,目前在校醫學留學生500余名,來自美國、印度、巴基斯坦、毛里求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社會文化背景差異巨大。雖然我校專門為留學生設置了本科全英文教學項目(MBBS項目),但英語并非是所有留學生的母語,且各國學生的英語發音帶有一定的地方口音,這給語言溝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雖然留學生在中國學習生活了近四年,我校要求所有留學生實習之前通過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四級,但留學生在臨床實習中要和患者進行無障礙的交流仍然困難重重。除了語言障礙,文化背景的差異也在臨床教學中設置了一條鴻溝。近年來,隨著來華留學生數量的增加,來華醫學專業留學生的規模也隨之迅速擴大。醫學專業留學生必須直接面對所留學國家的人民,其跨文化適應問題尤其突出,上述現象也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重視。針對以上情況,我校婦產科學教研室通過以下多種途徑,較好地解決了留學生語言和文化背景差異所帶來的臨床教學難題。

2.1提高教師的英文授課水平

全英文授課是留學生醫學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需要,也是我校醫學教育努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婦產科學教研室建立了一系列留學生帶教教師上崗資格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如帶教考核與勞務分配、職稱晉升相關。同時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力量。選拔骨干教師到海外進修,學習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聘請外教進行留學生部分課程的授課,對教師的授課方式方法提供指導意見。如聘請布里斯托大學的馬丁•約翰•奎恩教授來給留學生授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提高英語水平,教師還需要深入了解生源國的文化背景、學生的,減少由此帶來的文化溝通障礙。

2.2給留學生創造各種機會學習漢語

指導留學生充分認識到扎實的漢語功底是在中國學習的基礎,只有學好漢語才能和患者進行無障礙的溝通,更好地掌握醫學知識。開設針對醫學留學生的漢語課程,除了學習普通漢語,還要學習醫學專業漢語,定期對學生的漢語水平進行聽說讀寫考核。把留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邀請有一定英語水平的中國學生加入,建立醫學英漢雙語角,每周進行2-3次規定話題的小組討論活動。學校定期舉行小組間的漢語競賽,以提高留學生的漢語學習積極性。鼓勵留學生積極參加中國傳統節日的各種活動,增加其對中國風俗習慣的了解,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醫患溝通障礙。

2.3建立“一加一”的同伴教學模式

在臨床實習、見習過程中,把8年制的中國學生和外國留學生混合編在同一個學習小組中,共同參加臨床實習,既能解決留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的溝通困難,又能提高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這種學習模式,已在我院試行了一段時間,深受留學生和本國八年制臨床醫學生的歡迎。

2.4借助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學方式也由傳統的講課方式發展到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授課老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下載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英文原版文章、圖片、視頻,教研室添置各種教學模型,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使學生不但能看得見,而且能摸得著,通過這種方法把抽象、枯燥的知識點以簡單、生動、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彌補語言溝通方面的不足。

3課程考核

篇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重慶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五年制本科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的實習醫學生共160名,再選取該批次實習醫學生主管的在本院婦產科住院患者共160名。將160名實習學生按性別相等分作兩組,其中觀察組82名,對照組78名?;颊吒S其主管的實習醫學生分別納入觀察組和對照組(1名學生管1名患者)。

1.2方法

1.2.1帶教方法對照組按照醫療常規進行上述醫療教學活動,未著重強調患者隱私保護相關事項。在觀察組的醫療教學活動中從多角度、多環節強調患者隱私保護的重要性,使帶教教師重視、實習醫學生牢記,患者切身感受注重隱私保護給患者帶來的良好就醫體驗。具體如下。(1)在入科教育時對實習醫學生進行患者隱私保護的專題培訓,著重介紹各項醫療活動保護隱私的具體方法;(2)在患者入院告知書中加入教學醫院實習醫學生參與醫療活動的內容,取得患者理解,并簽字同意;(3)實習醫學生詢問病史要在醫生辦公室進行,談論隱私內容時盡量避免他人在場,如:冶游史、既往生育史、等,如遇需詳細了解的敏感病史,必要時可單獨談話;(4)體格檢查應由帶教教師帶領實習醫學生在檢查室進行,嚴格按照醫療規范,做到一診一患,一次婦科檢查原則上不超過3人,男性醫生或實習醫學生做婦科檢查時必須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5)醫療查房討論患者病情應在醫生辦公室進行,避免在病床旁談論敏感話題,如惡性腫瘤患者的預后等;(6)涉及隱私部位的診療操作時要注意隱私保護,體現人文關懷。1.2.2觀察指標在出院患者常規隨訪時,加入隱私保護滿意程度調查,對實習醫學生婦產科出科時進行實習效果滿意度調查,收集實習醫學生出科考試成績(理論考試成績、操作考試成績),對比兩組在上述指標上的差異。

1.3統計學處理應用

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隱私保護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隱私保護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實習醫學生反饋調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實習醫學生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實習醫學生出科成績比較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操作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實習教學過程將理論聯系實踐,不僅有助于加深醫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而且能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操作能力。臨床實習教學難免涉及患者隱私,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更是重災區,由于常涉及患者的隱私部位或隱私內容,侵犯患者隱私的情況時有發生[6-7]。這要求帶教教師和實習醫學生增強隱私保護意識。其主體是帶教教師,在入科之初即向醫學生灌輸隱私保護意識,在實習教學時更應親身示范如何在具體臨床診療工作中做到保護患者隱私,同時還應向患者說明涉及隱私操作或內容的必要性,減少患者的抵觸情緒。臨床實習中患者隱私保護教育重點在實習醫學生,由于其臨床經驗有限,專業知識及醫患溝通技巧不足,患者信賴度低,要么容易侵犯患者隱私,要么易致病史問診不全、查體不配合,乃至延誤疾病診治[8]。本研究發現,在臨床醫療教學活動中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后,患者就醫體驗明顯提升,減少了醫患矛盾;實習醫學生得到了更多臨床觀摩及動手操作機會,出科操作考試成績的上升顯示其臨床基本技能的掌握得到了提升?,F代醫學發展日益強調保護患者隱私,并在整個醫療活動中將保護患者隱私貫穿始終。這將有助于維護和諧的醫患關系、樹立醫院良好的品牌形象。尊重保護患者的權利才能避免無意識地侵犯患者隱私權的行為。建立和諧的臨床教學環境,面對醫療服務的高風險性、醫患關系復雜性等諸多背景,臨床教學工作中必須加強管理,設法保護患者的隱私權;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使用先進臨床教學方法,多方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帶教教師與醫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和法律意識,嚴格遵守醫療保密制度,做到醫、學、患三方共同努力維護和諧就醫環境,從法理和情理兩方面著手做好保護隱私的工作[9-11]。

作者:鄧幼林 趙玲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

參考文獻

[1]朱慧敏,游彥杰,吳彩琴.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婦產科臨床教學效果[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3):50-51.

[2]高衛輝,張月娟,林王森枝,等.多種教學法在《婦產科學》教學實踐的研究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0):142-144.

[3]石怡琳.婦產科住院患者隱私保護需求的調查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15):130-132.

[4]江天燕,謝麗葉,鄭廣娣,等.150例需暴露隱私部位手術患者的隱私保護策略及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7):959-960.

[5]徐芬燕.護理過程中婦產科患者的隱私保護[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2):99-100.

[6]陳雅珍,包玉美.婦產科住院患者隱私保護需求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6):946-947.

[7]周俊英,黃燕,謝利.婦科病人在手術室期間對隱私保護的需求調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24(5):623-624.

[8]吳平,宮美娟.婦產科臨床技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1):242.

[9]趙和芳,李仁喜,劉華武.提高外科臨床技能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路[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88.

篇4

關鍵詞: 臨床教學; 質量; 提高; 兒科

中圖分類號: R7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3)02-0072-01

醫學是一門不斷地將醫學知識的創新及創造性應用于各領域的醫學服務學科。面向新世紀,培養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的高質量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教育的核心和目標。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作為醫學教育的走向,終身學習作為合格醫生的基本素質已經為教育界和廣大的醫務工作者所認同。而臨床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醫學生多角度規范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兒科作為臨床學科之一,醫學生在學習兒科學時普遍感到難學、難記。因而影響了兒科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故近年來我們對影響兒科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了認真分析,找出對策,加大對兒科學習的管理,增強兒科臨床教學意識,提高了兒科教學質量。

1 影響兒科教學質量的若干因素

1.1對兒科特殊性的了解未達成共識

綜合醫院的兒科是一個小科室,許多人都覺得兒科只是成人的縮影,很簡單,加上兒科又是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獨生子女家長要求高,而患兒病情瞬息萬變,解釋工作稍做不到位,就會產生醫療糾紛,故從事兒科工作風險大,加上收入低于成人科室,實習生也常不重視兒科實習,同時兒科醫生所面對的主體,絕大多數是不能表達或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不適或難以順利進行體格檢查的患兒,因而要求兒科醫生應具有更扎實的臨床基本功、敏銳的洞察力、高超的采集病史技巧與語言溝通技巧,這些在傳統的兒科學教材中并未涉及。

其實,小兒從生命開始直到長大成人,整個階段都處于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與成人有許多不同之處,而不同年齡患兒之間也是不盡相同,往往同一種疾病的診斷標準在患兒不同年齡,甚至不同天數都是不相同的,危重患兒的液體療法更是復雜多變,每天一個樣,天天不一樣,用藥量與中毒量的接近等,這些都是成人科室無法相比的。只有了解兒科的特殊性,才會重視兒科。帶教老師應注意強調兒科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調動醫學生對兒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喚起求知之樂。

1.2醫院對兒科臨床教學重視不夠

醫院領導、醫護人員對兒科臨床教學工作認識和重視不足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近年來,醫院為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自然而然地出現重醫療、輕教學的做法;在人才引進方面也注重經濟效益好的或手術科室,日常工作中醫院領導往往忙于醫療衛生開發和重點學科的建設,未能把臨床教學工作納入醫院中心工作的位置;在設備引進方面,要收回成本,醫院對兒科傾斜不夠,造成兒科設備陳舊,年輕醫生和學生學不到新東西、新知識,故大多學生對兒科實習不感興趣。從而影響了兒科臨床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

1.3兒科教師帶教意識淡薄

兒科臨床帶教老師同樣肩負著醫療與育人的雙重職能。由于兒科工作繁雜,治療一個患兒常需付出幾倍于成人的時間,但收入在綜合醫院兒科永遠是居后,他們的付出與報酬不成正比,導致帶教老師在教學工作中積極性不高。近年來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出現了醫教矛盾的困擾,醫療與教學相比,醫療帶來的經濟效益更直觀,社會作用更突出,加上目前職稱評定強調外語水平、科研、論文量化指標,對臨床教學量的多少及教學效果并不注重,從而導致臨床教學意識淡薄,甚至認為參加教學是一種負擔。

1.4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

隨著我國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畢業生供大于求,畢業生自主擇業及考研對臨床教學存在一定的沖擊。醫學生畢業實習期間不得不忙于應聘,參加省、市人才交流會,忙于寫自薦書,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實習精力,有的明知擇業無望,也還是到處奔波,嚴重影響了臨床實習。用人單位對應聘學歷的高移,本科生就業越來越難,導致應屆畢業生報考研究生數大增,他們不得不把大量精力用在考研的復習準備上。據統計,考生多數榜上無名,他們忙于各種考研輔導班,大部分臨床實習時間付諸東流,加上多數學生畢業后不打算搞經濟效益較差的兒科,從而使兒科臨床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2 提高兒科臨床教學質量的措施

2.1堅持重教強醫、科學辦院的方針

針對上述諸多不利因素,應當切實采取相應措施,明確教學醫院不同于其他醫院,除了具有救死扶傷的共性任務外,更重要的是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的辦院思想。使領導及教師都明白,教學工作不能脫離醫療單獨發展,必須以醫療為依托,以科研為先導,做到教、醫、研三個方面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堅持重教強醫、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

2.2 加強臨床教師的帶教意識,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根據兒科臨床教學的要求,我們應該每年定期召開教學會議,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臨床教學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等一系列相應對策,使臨床教師認識到,帶教老師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也是合格人才的塑造者,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醫院必須提高臨床教師的帶教意識,認真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同時制定《臨床教師考核條件》、《教學事故的認定及處理決定》、《臨床教學質量評估標準》,鼓勵教師多寫教學論文,把教學質量作為年度考核及晉升晉級的重要標準,兒科每年90%以上課程由講師以上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加強教學查房,堅持一病一課制度,引導學生進行病例討論,強化兒科特點與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嚴格學生出科考試、考核制度,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