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導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5:52: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作文指導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作文指導論文

篇1

一、可提煉出這些觀點

1.依附別人不如自主獨立;2.放下名利,淡定(或自在)生活;3.甘于平凡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第三句:“我不覺得有什么丟人的,我很喜歡擺攤,在這兒能見到很多的好朋友?!边@里,要著重把握關鍵詞“不覺得丟人”“很喜歡”,由此可以提煉出這些觀點:1.靠自己謀生也光彩;2.尊嚴是自己給的,不必在乎他人眼光3.自在生活是一種追求。第四句:川梅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兒子下班回家后狼吞虎咽吃她親手做的豆腐。86歲的老母親親手做豆腐,表達的是對兒子的疼愛。兒子“狼吞虎咽吃”是對母愛的感知與領受,而兒子的這一簡單舉動是川梅最高興的事,因為她有一種被需要的幸福感和親情得到回應的滿足感。由此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觀點:平凡、簡單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另外,從川立派的角度看,他“狼吞虎咽吃”母親親手做的豆腐,享受著這般溫情的母愛,也就暗示了他認同母親的生活方式,也不覺得母親擺攤是丟人的事。他為什么也會不覺得丟人呢?我們應該想得到這是因為接受了母親平日潛意默化的教育的影響。由此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觀點:1.母親是孩子的榜樣(或老師)2.有什么樣的父母就可能會有什么樣的孩子。第五句:泰國媒體稱贊說:“一個來自平民階層的平凡母親,教育出一名受人尊敬的總理?!边@里“來自平民階層”“平凡”這些字眼,是對前文的總結,這兩者指向的是川梅的地位不高、財富不多。而就是這樣平凡普通的母親卻有其不平凡之處——培育出一名總理,而且是受人尊敬的總理(泰國媒體的評價應該是這則材料的核心內容)。

二、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觀點

篇2

一、剪裁舍棄法

事例材料往往生動具體,有的篇幅較長,而議論文運用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證觀點,說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動人。所以敘例時,應根據論點的需要,對論據事例進行加工改造:變具體記敘為概括敘述,舍棄與論點無關的內容。

材料一:

題目:《談“伯樂”精神》。

論點:獎掖后來者,爭當新時代的伯樂。

材料:著名畫家傅抱石先生,原來家里很窮,年過三十還在一個小學里替別人代課。他很愛畫畫,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賣。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畫被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發現了,徐悲鴻冒雨拜訪了他,并且為他申請了留學經費,送他去日本留學深造,他終于成為享譽中外的畫家。

病例: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這是對人才被埋沒的感嘆。一匹千里馬,無緣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一個人才被無端埋沒,能不令人惋惜嗎?所以當代領導者應該學做伯樂,爭做伯樂,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多發現人才,多舉薦人才。

著名畫家傅抱石先生,原來家里很窮,年過三十還在一個小學里替別人代課。他很愛畫畫,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賣。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畫被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發現了,徐悲鴻高度地評價了傅抱石的繪畫技巧。后來,徐悲鴻冒雨拜訪了他,并且為他申請了留學經費,送他去日本留學深造,他終于成為享譽中外的畫家。

如果沒有徐悲鴻這個伯樂,哪有傅抱石這匹千里馬馳騁于中國當代畫壇?

病因:照抄材料,沒有根據證明論點的需要剪裁。

注意:找準徐悲鴻發現人才這個吻合點,進行擴充,對無關內容要略述概述。

所以,在運用典型事例作論據時,要圍繞論點,準確把握其重點,恰當地進行剪裁。

修改后的文段:

著名畫家傅抱石因窮困不得不賣畫為生。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畫被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發現了,就像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一樣,徐悲鴻眼睛一亮,拍案驚呼,高度地評價了傅抱石的繪畫技巧。后來,徐悲鴻冒雨拜訪了他,并且為他申請了留學經費,送他去日本留學深造,這只千里馬終于找到了縱橫馳騁的疆場,找到了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成為享譽中外的畫家。

二、挖掘增補法

論據與論點之間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有間接的聯系,只有把論據所蘊涵的意義挖掘出來,這個含義才能與論點發生內在的聯系,才能直接證明論點。有的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發掘出不同的意義。因此,要注意從論點的需要出發,注意對論據進行靈活剪裁,挖掘增補,使論據和論點相適應。

材料二:勾踐滅吳(故事略)。

觀點一: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才能走向成功,創造輝煌。

材料描寫: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赦免回國后,暗暗立志――興越滅吳。這一目標廓清了他心頭的迷霧,點燃了他心中的明燈,照亮了他前進的航線。他臥薪嘗膽,雖歷盡艱辛,但他始終不懈怠,終于在公元前473年一舉滅掉吳國,成為長江流域的霸主。

觀點二: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成就事業。

篇3

論文題目是全文給讀者和編輯和第一印象,文題的好壞對論文能否利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題目應盡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個基本要素,即研究對象、處理方法和達到的指標,使讀者和編輯對論文研究的內容一目了然。例如:對心肌梗塞病人(研究對象)溶栓治療(處理方法)監護指標的觀察及護理(達到的指標),這三個要素并無先后之分,可根據文章偏重介紹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取舍,但無論怎樣調整,必須直接反映論文所表達的內容。要用有限的文字表達數千字的論文內容,使題目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必須學會概括、準確、新穎、精練地表達主題的技巧,具體要求:

l.概括:即用簡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內容,體現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對全文含義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引人入勝,便于記憶。

2.準確:用詞應符合醫學詞語規范,準確表達論文的特定內容,實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圍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題,題要得體,防止題大文小或用過時詞語,例如“肺癌護理”,肺癌治療可用多種手段,如果此文是關于肺癌化療期間預防化療藥物反應的護理,用此命題就顯得題目過大,不夠具體和準確。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國際文獻檢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夠適宜。

3.新穎:題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與已有文獻的題目雷同,亦能引起編輯和讀者的注意。例如“白血病化療的護理”,白血病化療已形成常規,缺乏新穎性,而文章觀察的內容是有關白血病化療期間出現細胞溶解綜合征的護理,如改為:“白血病化療期間出現細胞溶解綜合征的護理”,則較為明確、新穎。

4.精練:標題用詞應力求簡短精練,一般不超過20個字,切忌冗長繁雜,用詞要字斟句酌,盡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詞,如“的觀察”、“的研究”等,不需寫成有主語、謂語、賓語的完整句型。但也不應過于籠統,過于簡短,例如"中醫護理”,題目雖短,卻不能反映文章主題。文題盡量不用標點符號。題中數字,應盡量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但不包括作為形容詞或名詞的數字,例如“十二指腸”的“十二”不能改用阿拉伯數字。

5.基本格式:文題應居中書寫,一般不設副文題,確有必要設時可用破折號與主題分開,亦應居中書寫。長標題需回行時應注意詞或詞組的完整,并居中書寫,使之勻稱美觀。

二、署名

1.單位署名:單位一般指作者從事本文工作時的單位。單位署名應標明所在省市的全稱,便于編輯、讀者與作者進行聯系。單位署名的數量一般不超3個,署名位置應居文題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書寫,并與作者署名之間留空一格。單位名稱前還應標明郵政編碼。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必須遵守科學道德,實事求是,署名不僅是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表示對文章內容負責。論文作者一般指下列人員:(l)課題的提出者及設計者;(2)課題研究的主要執行者;(3)進行資料收集并做統計處理的人員;(4)論文的主要撰寫和修改者;(5)對論文主要內容能承擔全部責任,并能給予全面解釋和答辯的人員。

3.署名注意事項:(l)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數量一般不超過6個人,并以參加主要工作者為限;(2)作者署名順序,視其在工作中貢獻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應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設計、執行及論文的主要撰寫人。署名時不應搞無勞掛名或照顧關系。當作者署名順序有異議時,應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動。指導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謝”,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3)在之前,參加研究者如已調往其他單位(如進修人員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號,并在同頁腳注中說明;(4)署名必須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筆名和假名,以示文責自負,如為集體成果,應在文末參考文獻之前,寫上執筆人或整理者姓名,便于讀者咨詢和聯系。

三、內容提要

提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論文內容做大致的了解,以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同時也便于進行文獻檢索。

1.提要內容應扼要概括地說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宗旨和解決的問題)、基本步驟和方法(研究對象、研究途徑、實驗范圍、分析方法等)、主要發現(重要數據及其統計學意義)和結論(關鍵的論點)以及經驗教訓和應用價值。著重說明研究工作的創新和發現,將研究中最具特色的內容和最獨到之處反映出來。

篇4

一、觀點明確

議論文必須要有中心論點,且中心論點是唯一的。

二、論證充分

最常用的論證方法是引證法和例證法。我們還可以從學過的文言論說文中學習論證方法,如荀子《勸學》大量運用比喻論證,《察今》運用寓言故事說理,《過秦論》運用對比論證,《六國論》運用假設說理。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能使論證充分。

三、結構清晰

議論文的開頭提出問題(引論),主體部分分析論證(本論),結尾解決問題(結論),整體上常采用“總分總”的結構――開頭提出中心論點,中間論證中心論點,結尾重申中心論點。主體部分常采用的結構有:

(一)并列式。

即在主體部分把中心論點化為幾個分論點進行論證。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滿分作文《談意氣》(3),開頭提出中心論點“舍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是成功的基石”,主體部分化為三個分論點――舍我其誰的意氣使人奮起;獻身理想的意氣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氣是人們發揮潛能的金鑰匙。

(二)遞進式。

即在主體部分對中心論點進行層層深入的論證。如2006年高考全國卷I滿分作文《找準位置發揚自我》,開頭提出中心論點“萬類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長處,我們應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優點,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發揮自己的長處,發揚自我”,主體部分先論證小草、烏龜、小河等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盲目隨從別的東西,再論證我們人類也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崇拜別人的優點。在論證這一分論點時,先舉古代仁人志士屈原、司馬遷的例子,然后舉現代社會任長霞、袁隆平的例子,他們都找準了自己的位置,為國家作出了貢獻。這樣,由物及人,由古及今,層層深入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三)對照式。

即在主體部分對中心論點進行正反兩方面的論證。如2005年高考廣東卷滿分作文《讓紀念閃耀理性的光芒》,開頭先提出中心論點“紀念需要行動來升華,更需要理性來引導”,主體部分先舉德意志民族的紀念,修建集中營紀念館,他們的紀念是理性的紀念;再舉日本大和民族的紀念,美化侵略罪行,他們的紀念脫離了理性的制約,一正一反形成鮮明對照。

四、對事實的敘述不能太詳

在運用舉例論證時,不能對自己或他人的經歷從頭到尾詳細敘述,要根據觀點進行簡明扼要地敘述。

五、要通過分析把論據和論點聯系起來,使二者相統一

相同的事例可以證明不同的觀點,關鍵在于自己的分析。如,同樣是司馬遷受宮刑發憤創作《史記》的例子,在2007年高考上海卷滿分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中,作者寫道:“是放棄尊嚴還是放棄先父遺愿,在這個人生的門坎上,司馬遷明白他必須勇敢跨過。他跨過了宮刑之痛,跨過了君王之恨,跨過了親人之怨,用帶著血的雙手捧出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痹?006年高考全國卷I滿分作文《找準位置發揚自我》中,作者寫道:“ 司馬遷忍辱負重,受過種種刑罰,甚至受過使人生不如死的宮刑,然而他忍受著身體的疼痛與精神的壓力,找準自己的位置,為國家為社會寫下了真實的歷史,是真正的華夏兒女精神?!?/p>

六、論據的選取

(一)可以從學過的文章中找。

課本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善于把課文的學習和寫作聯系起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莊子的《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等都是高考作文中常用的材料。如在2003年高考滿分作文《勿以好惡論斷之》中,作者寫道:“勿以好惡論斷之。如果楚王不是因聽信鄭袖之辭而疏遠屈原,就不會為秦國所吞并。勿以好惡論斷之。如果李存勖不寵幸伶人,重用伶官,不理國事,自不會因一人之亂而七廟隳,為天下蒼生所笑。勿以好惡論斷之。如果諸葛亮不聽信馬謖的信誓旦旦,自不會痛失街亭,一敗千里,死難瞑目?!彼x取的論據都是出自所學課文。

(二)可以從歷史人物中找。

屈原、荊軻、諸葛亮、項羽等是高考作文中常出現的人物,幾乎在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影子。

(三)可以從“感動中國”人物中找。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也是高考作文中常用的材料。如2005年高考全國卷I 滿分作文《沒有付出哪有累累碩果》,選取了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梁萬俊、桂希恩、明正彬的事跡作為論據;2006年高考廣東卷滿分作文《用愛雕刻心中的天使》,選取了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李春燕、叢飛、洪戰輝的事跡作為論據。

七、語言要力求優美、精練

議論文的語言枯燥、乏味是不能得到高分的,要想取得高分,就要對語言加以修飾,使文章帶有散文氣息。

(1)善用排比,富有氣勢。

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滿分作文《談意氣》(1)的開頭。

(2)善于引用,內容充實。

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滿分作文《談意氣》(2)的開頭。

篇5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改革應用于中學作文教學,筆者的做法是:

第一是情感為上原則

以學生情感為作文教學的出發點,教師不再是作文教學的主宰者,而應該是學生情感的激發者和反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一是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中學生活動的天地大多是學校和家庭,這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感知范圍,要想讓學生寫出或寫好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必須使他們有大量感知了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眾多的表象。所以必須在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開放型的作文題目。例如,給出一個范圍(不定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確定題目進行寫作;教師給一個“母題”,如《馬》,學生可以據此確定一個有關“子題”寫作,如《馬的說明》、《馬的故事》、《馬的構造》或《馬的貢獻》等。

第二是目標自定原則

要允許學生在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自定”所要達到的寫作目標,諸如文體、材料選擇、表達手法運用、表達技巧的借鑒等方面,不搞統一要求,也不提統一標準。一般地說學生“自定”的目標總是較切合他們的實際水平,而且正因為是“自定”的,若目標含有一定的挑戰性,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可讓學生變換題目寫。對于同一事件,學生從不同角度,擬出不同的題目進行寫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時間、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進行寫作。二是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寫。從多角度認識和表達,如“校園”,可寫校園的景色宜人、過去的校園、未來的校園、校園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老師的辛勤勞動等。三是可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技巧寫。可按順序寫,也可用倒序寫;可先總后分也可先分后總等。四是對課文進行補寫、續寫等。

第三是過程開放原則

在寫作過程中允許學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討論;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寫多篇??傊?,只要學生在“寫”,教師對“寫”的方式、過程盡可能不加干預。只要學生“寫”的目標達到了,手段由學生自由選擇。這一原則下具體的做法有:一是讓學生建立自由的創作交流組織。如筆友。寫作小組:每4人為一組,可在課外就某個社會現象、自然現象開展調查、實驗、查閱圖書,然后再寫作?!白髡摺庉嫛x者”群體:組成3人小組,在課后一人任作者,一人任編輯,一人任讀者。二是教師要有民主的指導方式,促進學生大膽準確地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要鼓勵并容忍學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如《一件……的事》,學生一般都從正面寫,其實還可從“反面”寫,如后悔的事、傷心的事、想起來令我汗顏的事等等。又有學生寫《我的母?!房偸菍懶@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難忘,其實也可談令自己傷心的事、令自己生氣的事,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此,教師應予肯定。

篇6

名言名句蘊含著深邃的哲理,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在議論文中既可作為論點,又可作為論據,其作用之大,不可低估。

名言名句作為中心論點具有一矢中的的作用。在作文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論點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往往拖沓冗贅,詞不達意,但若能找到一句恰當的名言來替代,那就會進入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境界,給人一種“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受。 若把名言名句作為文章的題目,往往能夠開宗明義,統攝全篇。 例如:章炳元的《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一文,題目就是懷特黑德的名言,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使文章顯得觀點鮮明,針對性強。好的題目能為寫好下文打下良好的基礎,是作文的重要一環。

名言名句還可以作為分論點使用 。如去年的高考作文,有位考生擬定的題目是《移植記憶≠獲取能力》,在論述了“即使記憶真可移植,也只能是移植知識”之后,作者又靈活化用名句提出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分論點,論述移植記憶無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便靠移植記憶得到了某些知識,也不可能提高素質。 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不要妄想憑空“嫁接”!全文論述呈遞進關系,結構嚴謹,論點明確,說服力強,真正讓人領略到了名言名句的巨大作用。

在論述中引用名言名句作論據,效果顯著 。因為名言名句生動形象,言簡意賅,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一名句既可作為論點“近墨者黑”的有力論據,又能作為引子引出自己的議論、評價和感受,開拓思路,達到進一步論述的目的。如在論述“磨難,生活的饋贈”這一論點時,引用巴爾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強者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這時,我們自然會從名言中汲取力量,悟出道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見解便接踵而至了。 此外,名言名句還是行文中的點綴,能使文章平添幾分亮麗的色彩 。如的《談骨氣》一文在引用文天祥的英雄事跡論述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骨氣的時候,引用了他的兩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痹娋溆辛Ρ憩F了文天祥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要把碧血丹心奉獻給抗元復國事業的英雄氣概。因詩句極富感染力,而增強了文章的感彩。

對于名言名句,我們要注意積累和運用 。關鍵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隨手拈來,為我所用。 把名言名句作為論點使用時,一定要以準確為前提,不可勉強為之,以免立意失誤。 把名言名句當做論據使用時,則要求我們平時在這方面的儲備非常豐富,并且對其內涵把握得十分準確。這樣才有可能運用得當,妙筆生花。

篇7

參考文獻的撰寫是作者對科學的一種嚴肅態度,也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參考文獻也是有法律效益的,引用的他人的勞動成果有不標注這是剽竊他人學術研究的表現。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軟件測試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當中參考借鑒。

軟件測試論文參考文獻:

[1]IT行業軟件測試人才就業前景仍然良好[EB/OL].南方人才網,http://nfrencai.com/html/200892395010.html,2008.9.

[2]軟件測試就業前景跳出“專業框架”[EB/OL].北大青鳥,http://nj-test.com/post/5486.htm,2009.4.

[3]賀平.軟件測試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6.

[4]趙斌.軟件測試技術經典教程[J].科學出版社,2008.4.

[5]AndreasSpilner,等.SoftwareTestingFoundations[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4.

軟件測試論文參考文獻:

[1]宰光軍,任兩品,劉燕.復合型軟件測試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0).

[2]張世澤,劉同先,丁升選,呂淑敏.淺議項目教學法在我國的發展、應用和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168-169.

[3]鄭春瑛,郭偉青.項目教學法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2).

[4]侯占軍,葛竹春,胡曉旭.項目驅動教學法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0(2):76-77.

[5]祁克宗,劉紅梅,涂健,張麗霞.以專業主干課程建設為核心推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2006(10):54-56.

軟件測試論文參考文獻:

[1]李曉鵬,等.軟件功能測試[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李金鳳.軟件測試與可靠性評估[J].2014.

[3]張瑜.關于當前軟件可靠性和軟件測試分析[J].2013.

[4]賈家新.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3月第22卷第2期(33)

篇8

參考文獻是說我們在論文撰寫的過程當中引用和借鑒前人的學術研究成果,在引用的地方要做標注用阿拉伯數字按順序的編著,然后在論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參考文獻。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采編收集的關于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借鑒分析。

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

[1]郭文瑞.基層農技推廣中的語言溝通技巧[J].安徽農學通訊,2007(13):179.

[2]王思斌,謝立中,馬鳳芝,等.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歷史與現狀[J].中國社會工作,1996(2):54.

[3]許莉婭.個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64.

[4]謝春香.試論農機推廣中與農民的有效溝通[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6(2):4-5.

[5]李亞男.農業推廣溝通的特點及發展趨勢[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4.

[6]陸遷,王秀娟.加強農技推廣的雙向溝通[J].農村經濟,2001(3):38-39.

[7]何蒲明.農業技術推廣如何走出困境[J].農業科技竹理,2005(5):89-91.

[8]曾研.社工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1-3.

[9]吳易雄,晏紅安.平江縣創農技推廣新模式[N].農民日報,2009-08-31.

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

[1]喬方彬,張林秀,胡瑞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推廣行為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1999(03):13-16.

[2]胡瑞法,孫頂強,董曉霞.農技推廣人員的下鄉推廣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4(11):29-35.

[3]陳秀蘭,何勇,曾維忠.農業科研人員技術推廣的意愿研究——基于四川省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0(02):263-268.

[4]田桂山,張正河,程景民.中外農技推廣人員業績評價比較及對策[J].世界農業,2003(07):35-37.

[5]王移收.試論農技推廣人員及農民思維定勢的改變[J].湖北農業科學,2005(06):13-14,+26.

[6]熊明華.我國農業推廣人才的培養體系建設[J].農村經濟,2004(07):70-72.

[7]孟成民,魏旭嬌,陳然,等.淺析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推廣人才培養[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9-11.

[8]王慧軍.依靠管理創新深化我國農業推廣體系的改革[J].農業科技管理,2001(03):41-45.

[9]林清山.加強福建省農業推廣體系建設的思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3):28-30.

[10]姚文山,張勁松,莊文才.廣東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5(06):104-107.

[11]呂珂,徐世艷,侯倩倩,等.加快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07(06):94-96.

[12]王春霞,贠謙吉.基層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08):377,+385.

[13]唐文金,周紅兵.農技推廣隊伍的問題、成因及對策[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7(10):103-105.

[14]楊曙輝,宋天慶,陳懷軍,等.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若干熱點問題探析[J].農業科技管理,2010(03):90-93.

[15]陳偉民,湯紅東,陳金鳳,等.我國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廣東農業科學,2010(06):287-288.

[16]陳斐,康松,康濤.試論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和對策[J].科研管理,2004(01):23-28.

[17]李立秋.完善農技推廣體系要把握的重點[J].農村工作通訊,2007(11):12-13.

[18]王法坤.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6):51.

[19]熊尚鵬,付文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與我國農業的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2005(06):51-54.

[20]郭予光,楊家榮.對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業推廣工作的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07(19):122-123,+131.

農技推廣論文參考文獻:

[1]宋彬彬,賈天慧.引導農民推廣農業技術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2,(33).

[2]羅斯.淺談當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J].四川農業科技,2008,(01).

[3]童澤平,鞠磊.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經濟,2009,(02).

[4]蔣和平,等.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12,(09).

[5]呂劍紅,等.創新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1,(05).

篇9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怎么寫呢?我們在論文的寫作當中所提供的文獻信息必須是公開的出版物,也要精選出國內外最新的相關文獻。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二級)[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基礎理論)[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49-315。

[3]姚芳傳、王克威主編.精神科查房手冊[C].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4]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三級)[C].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王長虹、叢中主編.臨床心理治療學[C].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與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4-137.

[2]勞動和社會保障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與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4-42.

[3]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18-426.

[4]樊富珉主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58-108.

[5].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6].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7].郭念峰《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心理二級論文參考文獻:

[1]心理咨詢師(二級)。中國就業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心理咨詢師(三級)。中國就業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篇10

經整理發現,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影響畢業論文完成質量的原因有以下3點:

(1)畢業論文指導經驗不足,師生比例失調

近年我國的本科學生在逐年增加,而指導教師數量并沒有相應增加,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指導老師會被多名同學同時選擇,一位指導老師要指導的學生相應的增加,但是導師的時間并沒有隨之增加,因此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每位學生的論文進行及時規范,包括從畢業開題直到論文成稿,學生論文出現問題是沒法及時吃力,往往容易導致學生論文出現論文整體缺乏邏輯性,論點、論據不夠確鑿詳實,語言不精練,存在口語化現象等諸多問題。

(2)畢業論文指導老師責任心不夠強

由于來自學校以及自身科研方面考核指標的壓力,加之教學負擔重,少數老師力不從心或者不上心,對學生論文投入精力較少,疏于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