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范文

時間:2023-04-10 12:52: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英語閱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英語閱讀

篇1

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已逐漸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英語教師,大家都應該知道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為繼續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在《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書中也明確規定:初中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閱讀能力的提高也能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為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英語閱讀在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具體實施英語閱讀教學呢?筆者從多年的英語教學中,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商磋。

第一、精心設計導入,引入課文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設計導入活動時,教師要從閱讀材料的內容著手,有針對性、創造性地利用歌曲、游戲、圖表、設疑、多媒體、幻燈片等引入技巧導入教學。

導入應遵循興趣激發,思維啟迪,情感共鳴,直觀形象,審美陶冶,新穎變化等原則,恰當的導入能激活學生舊有的知識,誘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調控課堂教學氣氛,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強的課堂凝聚力。

導入的技巧不一,產生的效果不一樣,美國視聽教育學家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認為:人們學習時由直接到間接,由具體到抽象,學生只有積累了一些具體經驗,并能夠理解真實事物的抽象表現形式,才可能更有效地參加抽象的活動,如觀看錄像、多媒體、幻燈片,通過形象、直觀、生動的畫面,幫助學生感知閱讀材料及對復雜事物的認識,在認識物質世界的基礎上營養學生精神世界,這就是現代技術在教學的作用。

第二、以“讀”和教師的引導形式對課文進行深加工,這一環節分兩步。

第一步:“初讀”。在學生初讀之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或幻燈片向學生呈現出一些深層次理解的問題,

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教師應認真分析閱讀材料的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弄清學生接受新知識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背景知識,對學生頭腦中不完備的知識結構,教師應加以補充,可能干擾新知識的,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本質差異辨析區分,增強可辨性,防止負遷移產生。針對學生的疑難――易產生歧義的內容式看法,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充分理解該課的重難點。

掌握處理生詞的時機,有些生詞適宜在閱讀中讓學生猜測詞義。

怎樣處理課文中的重點句式?

教師可以采用歸納法,讓學生在觀察大量語言現象的基礎上,總結語法規則,再用所總結的語法規則指導語言實踐。

第二步:朗讀。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讓學生邊聽磁帶邊朗讀,并注意節奏,語音和語調。這樣有利于熟悉和理解課文的內容,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并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單詞和句子的含義,同時,訓練學生朗讀段落和篇章的能力。

第三、學會掌握不同的疑問句式及其問題應答的技巧。

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握英語特殊疑問句中的8個“w”,即:who,whom,whose,when,where,what,which,why及一個“h”即:how,howmany,how much,how long,how far,how often,how old等。其次,在教學中,要對一般疑問句的問題做細致的研究,要總結出一般疑問句的三種開頭疑問方式。第一種是以助動詞do,does,did,have,has,will,would等開頭的;第二種是以情態動詞can,may,must,need,could,might,shall,should等開頭的;第三種是以be動詞am,is,are,was,were等開頭的。在閱讀中,如果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在文章中查找某個具體時間、地點、人名、地名、事件、數字等,那么閱讀信息就會不斷浮現在我們的眼前。因此學生要先讀問題,了解主旨,做到心中有數,再根據已有線索迅速判斷在何處尋找有關內容,正確估計答案來源。掃視全文,捕捉相關信息,一旦找到線索便可順藤摸瓜,有了把握便可迅速答題。

第四、課外閱讀

這里所指課外閱讀就是指的泛讀,《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每一階段的學生英語閱讀的數量,廣泛、大量、快速的閱讀是提高閱讀的重要途徑,閱讀中要改正不良的閱讀習慣,注意閱讀方法,否則閱讀速度、閱讀能力也難以提高。

篇2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能力 培養 問題 策略

前言:閱讀能力一直是英語考試中的重點,閱讀理解主要是考察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英語試題中,無論是聽力、單項填空還是完形填空,這些題型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依賴于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從而讓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然而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還停留在應試教育上,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閱讀理解的學習缺乏興趣,嚴重制約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

1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1 缺乏正確的英語閱讀技巧和策略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欠缺主要是由于學生缺乏閱讀積累和正確的閱讀技巧。在中學階段,雖然英語閱讀教學一直深受廣大教師的重視,但是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盡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和技巧,而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以至于絕大多數初中生一遇到生詞就習慣性的想要查詞典,根據上下文推測詞意的能力較弱,影響了閱讀速度和文章理解能力,學生往往被不熟悉的詞匯阻礙,無法抓住文章的大意。

1.2 學生缺乏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和學習興趣

閱讀的理解過程常被看作一個已知與未知的知識之間不斷溝通的過程,對于文章所闡述的文化、社會背景知識則是學生理解閱讀段落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數中學生對于外國的文化和社會現象等各方面的了解不夠,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閱讀速度與準確度。因此在學習中會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推進學生閱讀活動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它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

1.3 部分學生缺乏對文章深層次思考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型時,片面的關注與文章的表層理解,而對文章所蘊含的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卻很少問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錯將表層理解看成是閱讀理解的全部。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來教師在教學中總是過多地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了對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課堂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應有的創新和改進,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閱讀課上仍以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為主,大多數學生在閱讀課上只是處于聽的被動狀態。

2 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的正確指導,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教師應指導學生采用按照意群閱讀、跳讀和略讀等閱讀方法,快速理解文章大意,并在文章中迅速搜索答案。教會學生尋找主題句和關鍵詞句,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猜測生詞的意思。猜測詞義是英語閱讀的重要技巧。猜測詞義時,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根據上下文已知部分進行邏輯性推理、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語法分析、依靠常識和經驗做出判斷。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能引發學生討論的閱讀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2.2 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掌握豐富的英語語言的語言和社會等背景知識

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閱讀課文本身的講解,而忽視了對于背景文化知識的介紹。而了解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對英語閱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分主題在每個學期中利用專門的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關于外國背景文化的知識,同時還可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和閱讀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在講到相關英語閱讀文章時,從而不斷豐富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

2.3 教師加強自身理論學習,從而更好協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自己要先做閱讀策略的學習者,同時要擯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帶來的思想限制,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度思考,尋找和發現作者在文章中所蘊含的信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閱讀技能,并能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英語閱讀能力是初中生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增強自身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內容。初中英語教師要根據中學生學習特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技巧和解題方法,同時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英語教學的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和創新英語閱讀教師能力和方法以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篇3

一、設計興趣情境理解課文內容,增強閱讀的信心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能有效激發潛能,克服因曾經的閱讀困難帶來的恐懼心理,提高理解閱讀對象的能力和獲取重要信息的速度。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英語閱讀教學中每一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之前,我嘗試著圍繞課文內容設計與之密切相關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練習題,讓學生以這些練習題為引導,教師以輕松明快的節奏創設出快速度通讀課文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這其間選擇重點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以利于獲得更好的學習英語課文的信息,對下一步的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做好鋪墊。

整體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須注意兩點。一,教師講解課文前,最好要求學生限時快速閱讀,邊閱讀邊嘗試分析和理解課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回答老師出示的問題。二,在對學生第一階段表現給以適度評價后,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較深層次的理解,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retell(復述)the text。如果發現學生有畏難情緒(學生可能想:回答問題都這么難,還怎能復述呀?),教師應想法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比如讓學生把答案連起來讀,在學生讀完后,老師說“Very good!”,通過類似的積極評價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如此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不斷給學生一份成就感,學生通過反復積極主動的訓練,可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自然就會不斷提高。

二、閱讀前,應讓學生了解閱讀意義,明確閱讀目的

初中是培養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大量閱讀的預備期。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除能讀懂課文外,還要能借助詞典獨立閱讀難度略低于課文的材料,從而為學生進入高中后側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英語閱讀教學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從書面語言材料中吸取知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教給學生一種自學英語的方法。在閱讀前,要求學生首先了解閱讀的意義,明確閱讀的目的,使其對特定閱讀對象有一個心理上的準備,誘使學生快速進入特定的情感狀態,事實證明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和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指導閱讀技巧,強化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的訓練

閱讀能力包含對書面語言的識別、理解和快速記憶等,幾方面是相互影響的。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閱讀是對三種相互有關,而各有區別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信息,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形式(古德曼)?!币部梢哉f它是一種可以動員視覺、聽覺和發音動覺參加學習的方法(《外語教育學》)。由于我們所得到的知識有50%來自閱讀,同時由于閱讀能給學生提供廣泛的語景并能解決因背景和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困難,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1)提高理解詞義能力的訓練。主要有構詞法分析和利用上下文確定詞義兩個角度的訓練。如:One day they found a mirror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saw what they looked like.能看到自己長相的,很可能是一面鏡子,只要學生受到適度的訓練,就不必依靠教師和查詞典,完全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再結合上下文推定劃線單詞mirror的含義。

(2)以語義為基本單位的閱讀訓練。應從一開始就注意學生閱讀短語(詞組)和句子能力的培養。學生如果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不僅閱讀速度慢,而且會造成理解短語、句子等方面的困難。擴大閱讀單位的訓練,也就是擴大“視距”的訓練,是訓練閱讀的最基本任務。

(3)提高閱讀整篇文章能力的訓練。主要做法是:教師根據文章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后回答,領略大意,再抓好關鍵詞、句,對課文進行總體歸納,從而概述全文主要內容,達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的目的。

(4)提高閱讀速度的訓練。識別和理解單詞,以語義為單位進行閱讀,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學生閱讀整篇文章的能力,再通過一定量有目的的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程度,也是檢驗學生詞、基本語義、段落、句子直至整篇文章理解能力的一個標志。

篇4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低效現象非常突出,閱讀課堂中普遍存在枯燥的教學方法,例如:①先講授新單詞,然后逐句翻譯和講解知識點。教師以翻譯為主,重視語法教學,把閱讀課上成了翻譯課和語法課。②將課文處理成考試的閱讀理解題,讓學生讀課練習。這種教法很功利,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這種落后的課堂教學方法與理念的弊端在于:

1.過度強調語言知識的記憶

過度強調學生對單詞和語法的記憶,把閱讀課上成了語言知識點課,閱讀的目的似乎是借助課文的語言材料來學習語言、語法、詞匯。教師重點講授語言點、句法結構,而學生則以為閱讀就是熟記單詞、語言點和弄清每句話的語法結構。

2.教學模式單一,忽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

基本上都采用上述的閱讀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枯燥無味,不能采取有效的策略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中不知道該如何去進行有效的閱讀,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學效果。

3.受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重視“題海戰術”

做題占用了師生大量的時間,使學生失去了自主閱讀的機會。

4.教學評價單一,忽視形成性評價

重視學生的當前成績,忽視對他們未來的學習成就起重大作用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的評價。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學習策略的分析

1.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中心

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中心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一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獲得知識和提高技能。二是“以閱讀為中心”,在閱讀課上學生必須要投入閱讀活動中去進行自主閱讀,遇到生詞不查字典,不糾纏于復雜的句子,默讀整篇文章,根據上下文來猜測生詞的意義和體會句子的意思。課后還要擴大課外閱讀量,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中學生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5萬字以上?!闭n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學習策略

閱讀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碼能力和創造能力,具體地講就是能夠了解并理解課文內容,并運用相關知識去解決問題。

(1)閱讀前――啟發閱讀興趣

①介紹背景知識,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消除閱讀中可能出現的文化背景障礙;②掃除語言障礙,將較難的生詞和語法知識在閱讀課之前先教授給學生。③明確閱讀目的:有些優美的課文只需要通過泛讀來獲得語感和享受閱讀的興趣,那么就采用略讀或跳讀的方式就可以了;但有些課文需要學生精讀后加以推理,培養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

(2)閱讀后――加強練習

完成了基本的閱讀訓練之后,必須讓學生利用學到的技能和知識創造性地運用在生活中。練習的種類有:

①復述練習――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②改寫練習――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③角色扮演――融入情境、感

情升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所形成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和學習習慣將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發展,因此我們要重視對初中學生的教學。在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體現出來,將合作與交流的教學理念與任務型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邱詠梅.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及其教學對策.教育導刊,2004(17).

[2]鐘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篇5

【關鍵詞】 報刊資源 閱讀能力 英語視野

報刊資源種類繁多,它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許多的幫助,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報刊資源,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從不同角度來感受英語知識的魅力,從而提升其英語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初中英語教學目標。但是當前許多初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報刊資源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更為少見。本文通過對報刊資源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質量,滿足初中生今后的英語學習需求。

1. 合理利用報刊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英語閱讀知識時,應該要充分利用報刊資源,讓學生對報刊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學習到更多英語閱讀技巧,降低他們的英語學習難度,最終達到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目標。學生在閱讀時首先需要學會略讀,將文章中有用的信息摘抄出來嗎,并且重新進行整理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對整篇文章的認識。學生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與文章有關的信息,抓住文章主旨,然后再去尋找文章中其他有關的信息,最終達到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在略讀的過程中,學生要著眼于報刊的整體性,并快速確定相關信息,不用刻意追求每句英語的意思,只要理解大意即可,從而達到略讀的效果。其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找出關鍵詞,對報刊資源中所包含的英語信息進行分析,找出文章中每個段落的關鍵句以及關鍵詞,再將其重新組合,使得文章的脈絡更加清晰,最終達到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為其今后的英語知識學習奠定扎實基礎。學生在分析語句時也可以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找到自身學習上的不足,并及時進行相應調整,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2. 延伸課外報刊閱讀量,拓展學生英語視野

初中生如果單純依靠書本上的知識來學習英語,其學習水平有限,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增加他們的英語文學視野,這樣才能夠為他們以后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英語報刊,讓學生對不同文章類型都有所了解,并逐漸掌握相關閱讀技巧,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最終達到英語教學目標。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對學生英語詞匯的講解,從而忽視了英語文章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長期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無法從整體上感受英語文章的美,不利于調動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降低他們的學習質量,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需要調整其教學方法,延伸學生的課外報刊閱讀量,讓學生在報刊閱讀中去發現英語文章的魅力,并找到閱讀技巧,為他們以后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閱讀,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降低其英語學習難度,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英語閱讀信心,讓英語報刊成為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良師益友,提高英語課堂整體教學質量。

比如教師在讓學生自己進行英語閱讀時,就可以為其推薦相應的英語報紙《Daily English》、《China Daily》等報紙,學生可以在閱讀構成中學習到相關的英語知識,同時也可以對當前社會形勢有所了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學生的良好發展。

3. 加強報刊閱讀交流,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報刊作為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報刊的閱讀。但是如果單純讓學生進行英語報刊的閱讀,會增加學生的閱讀難度,從而降低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達不到英語教學目標。所以教師應該要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由結組進行合作式閱讀,每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然后再與其他小組成員分享,并分析文章中所包含的語言點和語法知識,滿足不學生生的英語閱讀需求。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閱讀的文章來仿寫相關的句子,比如報刊上如果出現自己最喜歡的明星時,會出現“My favorite star is ...”的句型,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會加深對該句型的理解,并在今后英語寫作中應用其中,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除此之外,通過英語閱讀交流,教師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英語閱讀狀況,發現問題時可以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滿足不學生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篇6

一、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的反思

(一)初中英語教學模式老套

大部分初中英語老師的教學模式較單一,教學風格陳舊,對現代化教學設備利用不足,還使用“啞巴英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老師通過對學生單詞的聽寫檢查,來了解學生對單詞的掌握程度,單詞只是英語教學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滿足英語閱讀訓練的全部要求,而且英語課堂教學中,一直都是老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進行思考、回答,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讓學生在上課時覺得枯燥乏味,失去學習興趣;還有一些老師,對學生英語學習水平了解不足,不能進行“分層教學”,導致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能力提高速度受限,英語成績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長此以往,學生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不科學

一方面,英語閱讀教學重視的是學生自己的學習和理解,無論老師的閱讀分析做得多么詳細,也不能替代學生自身的閱讀實踐,而現在的英語閱讀課堂上,老師留給學生自己閱讀的時間非常有限,無形中限制了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主動性,打消了學生學習的?e極性,嚴重影響學生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詞匯是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基礎,但同一個英語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對某個單詞的錯誤理解會影響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在對詞匯進行講解時,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并沒有聯系閱讀進行深入的介紹,導致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很片面,即使掌握了很高的詞匯量,在英語閱讀中卻很難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

(三)初中英語閱讀范圍太窄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的閱讀材料,除了英語課本,就是學校要求的練習材料,大部分老師自己都很少進行英語課外閱讀,更不用說向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課外讀物了,即使有學生自己主動去讀英語學報、英語書籍等,也沒有人導讀,很難長期堅持,最終導致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內容都是閱讀類試題,對英語的文化歷史、語言環境等背景知識了解甚少,限制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探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提高教師專業水平,進行“分層次”教學

一方面,初中英語老師自身應養成善于學習的習慣,不斷擴大英語知識面,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因為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老師在給學生講解英語單詞時,要將這個單詞的來源或其產生的文化背景進行詳細介紹,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更好的理解整個文章的脈絡,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梯度的閱讀訓練,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重在堅持,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梯度的閱讀訓練。英語老師可以先找一些學生感興趣、易于理解的文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之后,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文章,逐漸增加難度,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此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文化背景對閱讀的影響,在英語閱讀時,對一些英語日常用語、成語、典故、專有名詞等的理解一定要結合其文化背景,才能正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二)以學生為中心,豐富閱讀教學模式

一方面,良好的課堂互動可以讓學生享受英語閱讀,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不再將英語閱讀當成是負擔。這就要求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初中英語老師要對文章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做好充足的準備,要提前設計好提問等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加強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初中英語老師還可以多安排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閱讀,讓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了解文章信息,比如,老師可以采用讓學生分組對話、角色扮演以及演唱英文歌曲、欣賞英文電影經典臺詞等多種閱讀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這樣不僅增加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目的。

篇7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閱讀 反思與探析

現階段的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英語語法和英語詞匯以及句型的儲備量畢竟有限。英語閱讀不僅是對學生基本知識的考察,更是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考察。這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老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初中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閱讀課是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和鞏固舊知識的主要載體,同時閱讀能力也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教學。

一、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首先,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部分老師將閱讀當作精讀來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地從句子的語法和結構方面進行分析。一部分老師的教法正好相反,他們把閱讀當成課外閱讀來講解,對答案、劃詞組。教學方法的陳舊和簡單,不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很難鍛煉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其次,教學方法的問題。大部分初中英語老師沒有一套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科學合理的、簡單操作的教學方式,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的學生很難激發出學習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也很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老師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不多、研究不夠,學校的教學研究氣氛不濃厚,很多老師忽視了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再次,課程設置的問題。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閱讀也僅僅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在課時、組織和師資上得不到應有的保證。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不明確,也沒有配套的、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年齡特點的閱讀教材。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

1.加強對課本閱讀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在初中英語教材的編排中,每一個單元都會安排合理的、有代表意義的、針對性強的閱讀教材。根據學生現有的閱讀水平,老師要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加強課本資源的合理利用,探索科學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和模式,培養終身的閱讀習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2.加強校本資源的開發和研究,大大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除了合理的利用課本教材,老師還要結合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現階段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以及知識結構,購買符合自己學校和學生特點的閱讀教材?;蛘邥r代性較強的、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豐富健康的閱讀材料。結合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學生的興趣特點,加強校本資源的開發和研究,大大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比如說,關于飲食文化、運動、文娛、節假日、交通、旅游勝地、外國音樂、服裝與禮儀、典故和俗語等方面的閱讀教材,通過這樣的閱讀教材的開發,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3.加強對閱讀教學方法的鉆研,提高老師的閱讀教學能力。隨著新的教學改革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學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老師們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教學的改革和實踐中,并且充分的認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積極地進行實踐與研究。為了加強和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閱讀技巧訓練。比如說:概括文章的主旨,抓住小細節,聯系上下文進行詞語意思的猜測,辨認語段過渡,推斷文章的隱含意義等。在進行上述技巧的訓練中,不要僅僅向學生提供一些閱讀和檢測題目,應該有效地篩選和提煉練習題目,有重點、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掌握這些閱讀方法。

英語閱讀教學,它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詞句分析與理解上,老師要有計劃地開展多種訓練,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獨立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有意識地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加強對學生的訓練。比如說,在閱讀之前,讓學生明白訓練的要求和目的,做一些pre?鄄reading activities,介紹相關的知識背景,提供必要的生詞詞義和用法,有效地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帶著一定的目的去閱讀。在while?鄄reading時,老師可提供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注意留意學生的閱讀行為。在post-reading之后,可以通過“提問”這種方法,訓練學生直接在文中找到主旨句的能力和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文章主旨的能力,或者做一些判斷題和選擇題以及Yes or No和Wh-問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領悟,提高學生的慨括能力和發散性思維。同時,我們還要提高學生的查閱能力和查閱速度,讓學生帶著問題回歸原文,正確、快速地找到關鍵的信息。

4.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掌握閱讀方法。閱讀方法的教授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教學方法的教學。并且適時的指引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信心。常用的粗讀、跳讀和細讀的閱讀方法學生一定要掌握和有效運用。粗略的瀏覽全文、掌握文章的大意,找到特定的細節,忽略無關緊要的內容。或者理清文章的中心思想,順著作者的思路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只有學生掌握了這些多層次的閱讀方法和思考辨析方法,才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篇8

1.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1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新的教學大綱逐漸將英語的聽說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由于目前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升學考試中占了最大的比重,總體來說,初中師生都非常重視英語閱讀方面的學習。然而,目前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與課后訓練仍以做閱讀題目為主,而且以選擇題為主。為了讓學生做對題,應付考試,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以講授為主,只注重語言表層結構的講解,沒有深入到文章的文化內涵。

1.2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為了應付考試,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往往授課內容和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都是挑選典型的文章進行講解,學生在下面做好筆記,課后記住要點。這種被動的灌輸式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忽視了對于初中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逐漸使學生不去關注閱讀材料的趣味性,失去了英語閱讀的主動性。這從長遠來說阻礙了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發展。

(2)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初中英語教師往往對于英語閱讀文章的分析僅停留在表面,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沒有對于文章的內涵進行分析,沒有透過文章的表達方式和內容講解英語國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由于東西方文化和語言表達存在巨大的差異,作為初中學生,往往很難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背后的原因,而初中生又處于一個思想意識開始形成的年齡階段,這種對英語閱讀文章進行淺顯的翻譯解讀無法滿足初中學生的情感需求,使學生對于學習英語閱讀的意義產生懷疑,從而打消學生學習的熱情。

2.搞好英語閱讀教學的對策建議

2.1教師要正確認識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正確認識英語閱讀教學,不要一味追求英語應試與分數,將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為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分析能力為主。同時要注重聽說讀寫四部分的有機結合,實現初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只有初中英語教師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保證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方法能夠有效改善。

2.2注重情感教學的運用

初中生往往對喜歡的教師所上的課程更加認真,初中英語教師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多加鼓勵,這樣才能增進情感,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從而形成教與學的默契。使初中英語教師能夠迅速了解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學習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及時反饋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迅速找到克服閱讀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建立并保持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自信,盡快消除負面情緒,調整學習狀態,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2.3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篇9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2-0241-02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初中英語教學面臨學生閱讀方面,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差,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低下,錯誤連篇,詞不達意,缺乏整體性性和連貫性。初中英語教學的閱讀與寫作分離的教學模式忽視了閱讀和寫作相關性,致使閱讀和寫作教學嚴重脫節,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本文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提出探究,旨在能夠提出一種提高和解決此問題的教學模式的嘗試,解決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存在的困難,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Krashen,Swain)認為,外語學習過程是一個輸入(視聽、閱讀)到吸人(加工、記憶)再到輸出(說、寫、譯)的過程。為了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應該注重輸入吸收、輸出這三個環節。只有讓學生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通過聽覺和視覺大量感知語言材料,即通過多聽、多讀來接觸語言材料,才能將要輸入的語言材料在多種活動中反復操練、消化、加工,使之內化。

寫作是用語言表達思想的一種書面輸出形式,它涉及聽、說、讀及其他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寫作又能促使學生聽、說、讀能力的全面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學習者已有的英語寫作認知結構是影響學生寫作水準的重要因素。英語寫作與聽、說、讀的教學是密切聯系的。

2.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整合成讀寫課,把語篇結構的分析、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寫作知識的灌輸以及寫作技能的訓練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在閱讀文章的整體框架進行梳理,進行足夠的語言輸入后,根據閱讀文章同樣的話題,進行半命題式的寫作訓練。在進行寫作時,幫助學生提出寫作框"架,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文中的句型和語言點進行有效的寫作訓練,加強語言輸出。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旨在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成為一個相得益彰的統一體。"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言之有物、有樣可循。當學生擁有具備了足夠的語言儲備時,自然就能實現有效的書面表達,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具體教學模式如下圖所示。

3.英語讀寫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設計

英語讀寫一體化主要培養同學們的讀寫能力,突出閱讀和寫作技能訓練、學習策略的培養、閱讀和寫作的實踐,使學生領會語言信息的輸入,引導學生把閱讀所得遷移到寫作中去,運用所閱讀的語篇材料建構自己的文章,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閱讀成為寫作的基礎,讓寫作成為閱讀的延伸,使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共同的得到提高。

3.1 閱讀語言材料,領會語言信息。書本上的文章或閱讀材料是寫作的典范,也是對學生進行信息輸入的主要途徑。在教學設計中,遵循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個環節處理文章語言材料。在While-reading環節中,設計Skimming, Scanning, Close-reading等不同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處理信息,培養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將(Go for it》中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用作精讀材料,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分析其語言、體裁、內容和語篇結構,引導學生理解寫作的意圖與目的,抓住中心思想,找出各段的主題句,理解細節與主題之間的關系,引領學生熟悉各種文體并在寫作中抓住主題,避免離題跑題、中心思想不突出、組織結構混亂等錯誤,以掌握基本的寫作基本構架和技巧。

例如,廈門十中高雪萍老師在新目標英語九年級全冊Unit9 I like th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B 2a讀寫課中,設計如下:

教學步驟活動內容

Lead- in(5ms)1. Let's enjoy a video of Despicable Me. (2 ms)2.Free talk (3 ms)Show and talk some movie posters. And ask the students about their favorite kind of movies.

Before-Reading(1m)Look at the picture in 3a,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girls doing?2.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think they might be watching?

While-Reading(16ms)1.Skimming (2ms)

Skim the passage in 3a. Then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 Scanning (8 ms)

Scan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 Close-reading. ( 4 m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y does the writer think watching comedies is a good way to relax?

②.The writer thinks documentaries can be interesting. But why doesn't she watch them when she is tired?

4, Language points. (2m)

高老師在閱讀環節的教學設計,緊扣談論電影這個中心話題,圍繞不同的心情看不同類型的電影這兩個點,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大意,語篇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進行語言信息的儲備。

3.2 語篇分析,強化輸入。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指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內創造更多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英語復述能力是聽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初中階段又是培養學生復述能力的重要階段。有些Reading文章篇幅較長,為了讓學生對課本內容加深印象,同時給寫作打下伏筆,可以根據寫作的框架,設置復述課文環節,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關鍵詞先在課堂上進行一次簡短的口頭作文。

例如高老師在復述環節設計中,將文章語言材料進行改編重組,處理成填空復述地形式,讓學生進行整體語篇感知,強化語言輸入。

Retelling:

I like to watch ________ kinds of movies in different mood.

When I am _______ or _______, I prefer comedies and cartoons, because they can _______ me _______ They have funny _______ and happy _______. After watching them, my problems seem less _______ and I feel much _______ .

When I am _______ or _______, I don't watch_______ , because sometimes they make me feel even _______ and I don't watch documentaries ,either .Because I am too tired to _____.But I don't mind _______ movies when I'm too tired . Because I can _______ _______ my brain and relax.

Once in a______ I like to watch _______ movies. I will bring a friend who isn't _______ of these kinds of movies because I am too _______ to watch them alone.

在復述環節,還可設計成框架形式,給出關鍵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篇章理解和概括能力。具體設計如下:

Paragraph 2 down or tired

prefercomedies cartoonscheer updialogues endingsless serious much better

Paragraph 3 sad or tired

do not watchdramas sadderdocumentaries plenty of think too much

don't mindaction moviesshut off sit back enjoy watching

Paragraph 4 once in a while

likescary moviestoo scared to watchwatch with a friend

3.3 積累思考,寫作引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在閱讀感知中思考、積累語言知識和文化。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同學間的交流合作及閱讀材料的范文導讀,學生對對閱讀所得進行內化分析,從而達到對所得信息的提煉和整和。在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中,經常在讀后環節,設計Discussion環節,教師就相關話題提出1-2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語言儲備,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讓學生在寫作環節有話可說,有物可循。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B2b談論機器人的閱讀文中,可設計Discussion:If you have a robot in the future, what will it be like? Whan can he do? 通過這兩個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利用閱讀文中談論機器人的外形和能力的語言知識,進行談論,激發學生的寫作的動機。

討論也可設計成表格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激活,例如高老師在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9 I like th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B 2a讀寫課中,將Discussion設計如下:

When I'm…I like watch movies that/which…Examples (movie names)

happycan give m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Interstellar 《星際穿越》

sad

tired

bored

3.4 搭文章框架,寫作內化。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整理、分析后,并進行話題的激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躍躍欲試,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行閱讀和寫作學習,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實踐,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并行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深化所學語言知識,熟練所學語言技巧。教師可以給出框架,引導學生學會文章寫作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并給出同伴互評的評分標準。例如在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Section B的閱讀文中,談論自己喜歡的歌手,可給出以下框架:

Beginning: My favorite singer is….He become famous in…He is good at ...music

Body:

Introduction of the singerHis first album was released in….He has release …albums.

ReasonsI like him/her because..(運用2a閱讀文中的長難句子1-4句子。)

End: I really like his music .I feel …when I listen to his songs. Because I remind me that….

4.結束語

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有機的結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寫作的興趣和參與度,讓學生都能體驗合作學習和知識建構的過程。該教學模式讓學習者有目的性的積極主動地進入閱讀和寫作的學習中,把閱讀的過程轉換為寫作的沖動,把寫作的體驗再融入到新一輪的閱讀活動中,達到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實現以閱讀幫助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的良好循環。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獲得了英語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q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0

[2] 王薔, 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1

[3] 石桂英,馬麗娃.閱讀與寫作的辯證關系[J].基礎醫學教育,2000(3)

篇10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2-0225-01

一、引言

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其中,對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英語閱讀也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比較重要的途徑,它不僅能讓學生獲得非常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而且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加詞匯量、豐富英語語言知識以及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俗文化等等。

初中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起學生英語閱讀的良好習慣,逐漸養成英語閱讀的能力,使他們逐步形成獨立自主閱讀英語、涉獵知識和用英語來理解思考的能力。

二、新課改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頒布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在語言知識目標(九級)方面要求學生閱讀上學會讀懂短片故事并抓住大意;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描述結果;能讀懂供7-9年級學生(即初中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刊,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從簡單的文章中找出有關的信息,理解大意,并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能初步使用英漢詞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理解和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到九年級時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三、初中英語的教學策略

英語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占據著比較重要的位置,閱讀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它能幫助學生鞏固和擴大詞匯、增加英語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英語閱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以及學習策略等等,通過對字面文字符號的感知、加工來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情感態度的心理過程。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將語言知識教學與篇章結構知識、文化背景知識等的教學納入課堂教學當中,這樣才能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有幫助。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重語言篇章教學,有目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能力

可能是受到傳統語言教學思想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存在這樣的錯誤認識:認為閱讀學習就是學會詞匯和語法,因為語篇皆由句子組成,只要能讀懂句子就能讀懂語篇。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形成比較片面的英語語言思維模式,對英語語篇整體意義和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較弱。它不利于學生對語言具體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篇章的整體把握,也不利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所以,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要重視語篇的教學,即從理解篇章整體內容上入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游覽和捕捉重要語言線索,對所讀篇章獲得整體印象后分段找出主旨意思和重要信息。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去了解作者的意圖和立場,深層次理解篇章。

(二)明確閱讀任務,推進閱讀速度的訓練

從整個英語閱讀活動來說,總共包括四個方面,即extensive reading(泛讀);intensive reading(精讀);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查讀)。雖然初中英語閱讀沒有對這幾種閱讀進行細分,也沒有分別設置課程目標,但這幾種閱讀技能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能力,英語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仍然可以對這四種閱讀方式都進行訓練。Skimming即略讀,指的是快速閱讀的能力,其目的是通過掃描似的閱讀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學會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掌握來推斷篇章的內容,把握閱讀材料的整體意思。Scanning是帶著具體的問題跳躍式地瀏覽文章,尋找某一特定的信息,如人名、地點、日期、某種數據等等,在閱讀過程中忽略與問題無關的內容。

(三)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對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策略。英語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交給學生一些比較受用的閱讀技巧,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四、結語

英語閱讀對初中生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關乎他們英語學習的成敗。因此,對于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師來說,需要明確新課標對初中英語閱讀的要求,精心設計閱讀教學過程,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并注意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初中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