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朗讀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8:34: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朗讀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背誦;朗讀;英語;語感;句子
任何一種語言口語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語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輸入與積累。我們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與人交流的都是漢語,即使學了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因為平時幾乎不說,更談不上運用。因此我們的學生也就很難從生活中得到輸入英語語言材料的機會;學生在每周有限的幾節英語課當中所學到的聽說訓練,由于平時很少說英語,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句子除了早讀外,其他時間也很難運用、復習和鞏固。更何況現在大部分學生早讀時根本不開口讀英語,其原因還是平時缺乏練習,課堂上老師教的課后不能及時在遺忘之前得到鞏固,從而導致好多學生不會讀英語單詞、句子、課文。這樣的語言環境及所帶來的后果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訓練,也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
正如發展經濟要走中國特色的道路一樣,學習外語也要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教學方法和途徑。我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更為重要的是朗讀和背誦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第一,朗讀和背誦幾乎可以不受環境的影響,對環境的依賴較小,容易得到保證及滿足,我們只要給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讀背的內容,學生就可以在課外時間一個人完成,無需找伙伴做訓練對象。
第二,朗讀和背誦同樣也不受時間的限制。它不需要學生專門用大塊的時間來完成。它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朗讀和背誦的時間,課前課后,飯前飯后,甚至于在上下學的路上,學生都可以自由地讀和背。
第三,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在腦子里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還可以動員眼、耳、口等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好些句子就會脫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義,你卻能說出該填什么詞,這就是你的語感。這樣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在口頭和筆頭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靈感,有時甚至可以猜對模棱兩可的答案。
第四,堅持不懈的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語言、語調、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改進語音。通過朗讀,尤其是模仿正確、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可以糾正和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掌握說英語的種種技巧,如連讀、失去爆破、同化、重讀、弱讀等,從而迅速發展口語表達能力??谡Z能力提高了,英語成績自然就提高了。試想,你可以脫口而出的句子,還不會運用嗎?
篇2
論文關鍵詞:復習課,活動內容,提高效率
復習可幫助學生重溫已學的知識和技能,并進一步深化學習,對已學過的知識內容加以整理、歸類。復習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成功的復習課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彌補已有缺差,更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迎接畢業考試??僧厴I班復習時間短,內容多。如何實現高效率的英語復習課,需要老師們認真思考、精心設計。
連續幾年的畢業班英語教學工作,我總結出復習課教學的個人經驗:英語復習課應達到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目標。復習課教學應包括課本朗讀、課堂聽寫、語法知識討論、課堂練習、學生情況反饋和練習講解等教學活動。以下將是這些活動內容及特點的介紹:
課本朗讀 --- 朗讀課本上要求學生掌握的四會單詞及句型。
朗讀可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復習課上教師可通過學生朗讀,檢查學生朗讀水平,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單詞的錯誤發音,達到學生大聲說英語的目的;另一方面復習課上的朗讀也為學生增加一次對課本中重點詞、句、篇的記憶。
課堂聽寫 --- 聽寫課本上要求學生掌握的四會單詞及句型。
筆者認為聽寫是復習課上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此時的聽寫不僅幫助學生了解知識點的掌握與否活動內容,做到真正的查漏;還能促成真正的補缺,課后教師布置學生訂正錯誤論文格式范文。另外,聽寫還能提醒學生一定要背誦所學內容。
語法知識討論 --- 先討論,再復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復雜而繁多的語法知識點顯得枯燥無趣,因此老師們切不可做“翻炒冷飯式”復習,即將教師將原先完成的教學內容以較快的速度重新講授一遍。要實現有效的復習課教學,教師可就某一知識點采取師生共同討論合作的方式進行語法知識的復習。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問,由學生討論,讓學生將老師講過的內容在頭腦中回憶一遍,共同合作回答問題。然后學生打開書本進行對照,再作補充,最后老師作歸納總結。這樣的話,學生的記憶才深刻。
課堂練習 --- 語法知識討論復習后,課堂上要做相關的練習題。
“光說不練”肯定達不到好效果。因此在口頭復習記憶的前提條件下,教師應提前為學生準備好練習題。一方面加深鞏固了對知識點的記憶;另一方面也幫助解決了一些聽懂,一練即錯的現象。此外,通過及時練習,借助“趁熱打鐵”原理,讓學困生體驗更多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
練習講解 --- 教師要有做必講,學生要做標記。
復習后的小練習僅僅是八字中的一撇,教師還應對學生的練習進行答案核對和講解。教師不僅要做到“有做必改”更要做到“有做必講”。當然,筆者還要提醒的是:在講解練習時,要求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如紅筆)寫下語法結構,畫出語法知識要點,將時間狀語的標上醒目的記號等活動內容,從而突出重點。
如果每節復習課都機械的加入以上教學活動的話,并不能實現有效的復習課教學。這些教學活動就好比待炒的蔬菜,老師們還應考慮把握火候、時間、添加作料。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復習課教學時還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加復習課活動的趣味性
著名的教育學家托爾斯泰曾說經過這么一句話:“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他們還會情不自禁地對英語產生求知欲。因此,筆者認為要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可將單調乏味的復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筆者在復習課堂上常采用“紙牌搶奪”游戲 --- 教師將每一單元所學單詞、詞組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將對應的中文寫在撲克牌大小的硬卡紙上。每一個競賽組準備一二套,由一名學生出牌,其余組員拼讀該單詞。誰說得最快、最準確,這張紙牌就歸他。還有“猜單詞”游戲(老師給出信息,要求學生根據信息說出單詞),“找單詞和短語”游戲(教師給出幾個句子或語篇,要求學生從中找出已學過的單詞及短語)等活動。
二、復習課要有計劃性和系統性
周密的計劃才能使復習工作從容不迫,游刃有余。教師應先根據復習的內容和復習課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還要注意復習內容的系統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進行歸類論文格式范文。英語的語法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分散在各課的。在設計復習課教學方案時,教師可將所學語法相同或相近的編在一起進行復習;把原來分成兩個單元的完整的語法知識合起來進行復習;還可以把幾種動詞時態放在一起進行識別、比較復習。例如,筆者將牛津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的Unit 1和Unit2合并進行復習。這兩個單元分別是形容詞比較級和副詞比較級。通過比較復習可強化學習效果。
三、復習內容要有針對性
除了計劃性和系統性,復習課還要具有針對性,把一般復習和重點復習結合起來。通過一般復習重復已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記憶,把復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上,以及常易出錯或失誤的內容方面上,進行重點講解并著重進行復習性練習。拿復習時態舉例,牛津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3和Unit5都是一般過去時態的學習活動內容,有不少學生分不清一般疑問句什么時候用be動詞was/were提問還是用助動詞did提問,教師應在復習課上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復習。
四、把握練習題的“質”和“量”
復習課上習題選擇必須經過教師的慎重思考。練習的題目必須具備基礎性、代表性、典型性,最重要的是保證“質”,要選“好題”。 教師選擇的題目不需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然后要求學生認真完成選好的題。
五、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復習課堂上,教師需關注學生個別差異。為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切實的提高,在復習課堂上,提問要設必答題,內容多為基礎題或較為簡單的題目,讓每個學困生有機會回答;中等難度的題由中等生回答;有一定難度的或靈活的題由優秀生回答。
總而言之,復習課不僅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知識檢查、討論、歸納和整合,教師還需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樣,有效的策略就能最大化提高復習課的質量。
江蘇省江都市東方紅路29號,江都市實驗小學 趙慧娟
篇3
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應該突出專業和英語的結合,英語作為工具為專業服務。通過前幾年的教學實踐,重慶理工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主要暴露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教學重點不突出:研究生英語過度強調專業詞匯的掌握、英語長句的翻譯,具體表現在采用陳舊范文式的教學。2)教學方式單一化:基本上采用傳統的課堂上教學,以教師為主、研究生為輔,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最終導致研究生學習興趣和欲望較低,普遍反映收獲不大。3)教材內容的固定化:“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固定的教材內容完全不能反映出這種變化的趨勢,也不利用拓展其專業知識面。4)師資隊伍薄弱:考慮該課程對英語的要求較高,基本上都安排一位有海外經歷的教師來授課,但每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盡相同,教師的專業知識面不能完全滿足研究生的多樣化需求。5)僵化的考核形式:研究生的考核采用閉卷形式,單一化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研究生的口語和英語交流能力,也有違將英語作為工具服務于科學研究的宗旨。
二突出服務專業教育的教學思路
教學內容上選擇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及其相關領域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學中訓練研究生的朗讀與準確翻譯原文的能力,從矯正專業詞匯的發音、糾正翻譯中的錯誤著手,通過大量的科技論文分析來讓研究生擴大專業詞匯量,提高聽、說、讀、譯的能力,達到提高準確理解與閱讀英文原版教材與參考文獻的實際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與時俱進的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使用的教學資料注重科學性、知識性、規范化和時間性,相關教學資料直接取自國際知名大學的信息與通信專業系列教材的部分內容和科技論文,參考教材如下。1)RahatAliKhanLangah.(2012)PerformanceAnalysisofCooperativeCommunicationProtocols: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inWirelessNetwork.Pub:LAPLAMBERTAcademicPublishing.(部分內容節選)2)B.P.Lathi.(2010)ModernDigitalandAnalogCommunication(4thEditio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內容節選)3)DaleWheat.(2012)BuildingYourOwnElectronicsLab:AGuidetoSettingUpYourOwnGadgetWorkshop.Pub:ApressL.P..(部分內容節選)4)Chi-TsongChen.(2012)LinearSystemTheoryandDesig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內容節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團隊現有6人,教師隊伍全部具有博士學位(2人具有海外經歷,所有成員均從事信息與通信類專業科研與教學),課堂教學分為6講(每講含4學時),研究生專題講座(6學時),共計30學時。其內容與安排:1)科技文獻翻譯理論與方法;2)現代數字信號處理及系統專題;3)現代通信技術前沿專題;4)計算機通信網絡前沿專題;5)英語科技文獻寫作基礎知識;6)英語科技精讀及案例分析;7)研究生專題講解,結合專業方向,按照presention的方式做出英文的PPT,并利用投影儀在課堂上作3~5分鐘的英文演講,并相互提問。面向應用的專業英語教學英文科技論文寫作是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研究必需的技能,本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英語科技論文的精讀和寫作,它始終貫穿于教學實踐活動中。英語科技論文的精讀和寫作教學包括以下內容。1)分析英語科技文獻的框架結構。以具體SCI檢索英語論文為例,分析英語科技論文的結構,從而引出論文的一般結構IMRaD形式(Introduction,MaterialsandMethods,Results,andDiscussion);通過課題討論的形式,組織研討IMRaD結構的邏輯性分別與問題(why、what、how)之間是如何相互體現的?2)研討如何豐富論文框架中的內容?以劍橋大學愛席比教授提出的“概念圖”為手段,以論文題目為向導,自我思考和回答論文的創新點,根據IMRaD的結構確定基本的段落主題,提出各種組織論文的方法,探討如何準備好所需的支撐材料(理論分析與實驗數據)。3)研討具體的寫作技巧講解,包含題目、摘要、引言和結果等部分如何寫作,如敘述有關現象或普遍事實多使用現在時,引言中是否有足夠的篇幅對論點和問題進行說明,來表示它們的重要性。
三研究生唱主角的課堂翻轉變
研究生只是作為被動的受教育客體為參與教育過程的主體,充分調動研究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變單純由教師講授的“一言堂”為和諧交際式的“多言堂”。主要通過以下方式促成改變。1)在每講當中,就是大約講授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授課過程中穿插提問和討論,其余時間留給有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作專題報告,并且參考文獻必須來自于IEEE的SCI檢索論文(學校已購IEEE數據庫)。這無形當中要求研究生將課后的功課做足,充分調動研究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2)借簽國際會議形式,研究生事先粘貼論文海報,使研究生之間提前熟悉報告內容,每個研究生做3~5分鐘的presentation,即研究報告進展,報告后進入提問環節。在模擬國際會議期間,要求全程英語交流,該部分成績計入總成績。
四創新考核方式
篇4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早上好!
我來自外語系2003級(2)班,我叫楊函祥,我的論文題目是《李陽瘋狂英語與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本篇論文是在凌紅波講師的指導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謝她長期以來對我的精心指導和大力幫助,同時也感謝各位評審老師從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事一同參與對我這篇論文的審閱并出席本次答辯,以下是本篇論文的選題緣由、目的,資料收集準備工作以及文章結構。
一、選題緣由、目的
愛好英語的人都知道,李陽,瘋狂英語的創始人,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不斷努力奮斗,演繹了精彩的人生傳奇。十多年來,他憑著自己成功的經驗和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在全國各地近百所高校進行瘋狂講學,掀起一股股瘋狂英語的學習熱潮,把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激情推向了最。通過自己對李陽瘋狂英語的學習,的確發覺有許多有助于英語學習的優點值得借鑒,再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實際考察,我發現貴州少數民族偏遠山區中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偏差,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差。基于這一情況,進行分析,我大膽地推崇李陽瘋狂英語的優勢,有效地進行中學英語教學輔助,并以此列提綱,進行展開。
二、資料收集準備工作
自2006年下旬選定題目后,為了完成論文,本人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收集,有來自網上的論文期刊,圖書館的書目,最主要是來自于李陽瘋狂英語的學習教材。在凌紅波老師的指導下,經過閱讀資料,擬定提綱,調研,寫開題報告初稿、定稿,畢業論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07年3月正式定稿。
三、論文的結構
全文總共分為五個部分,約9000字:
第一部分是引言,該部分主要結合了貴州少數民族偏遠山區中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偏差,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差這一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推崇李陽英語,把李陽瘋狂英語的特點和優勢與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全面提高貴州偏遠山區中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第二部分重點介紹了李陽瘋狂英語的特點及優勢。其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辦班靈活,注重課堂互動;2、學習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短句到長句,由句子到篇章,朗讀速度由慢到快,同時訓練方式也叫為獨特;3、各種場合講話善于借助身體語言,使語言與動作相結合,更形象化;4、訓練句型非正規性(Damnit!Watchyourmonth)、幽默性、中成英表、鼓勵性(Nopain,nogain)等。而優勢則包含六個方面:1、大聲讀,在讀中克服羞怯;2、大聲拼,在拼中學會記憶;3、大聲唱,在唱中找到樂趣;4、大聲說,在說中找到自信;5、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就是指注重對學生學習激情的激發,而把學習英語與人生奮斗相聯系起來。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習英語沒有什么了不起!攻克英語,小菜一碟!”“打擊我吧!迫害我吧!主我成為真正的人!”等;6、教材更符合生活實際。教學內容多取自歐美國家的實際生活的情景,而且口語強調地道,實用(如:Iseverythingundercontrol?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嗎?Givemeafavor!幫我一把吧?。?/p>
第三部分介紹了貴州地區中學生英語水平普遍偏差的原因。總共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1、缺乏有利于外語教學的社會大環境;2、教育體制的弊端;3、現代化教學設備不齊全;4、學生自身的內在因素;5、教師自身素質的影響和教學傳統觀念的干擾;6、地方方言的干擾等。也正是以上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貴州落后山區中學英語教學成效較低。
第四部分,也就是全文的核心部分,講了李陽瘋狂英語教學法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共八個方面。1、教師示范作用,課堂推廣瘋狂口語訓練教學。這一小點主要講了“一口氣訓練法”(指盡量在一口氣內讀完盡量多的段落,在一段時間訓練之后,原來需要換三、四口氣才能讀完的短文,可以一口氣讀完)和“三最口腔肌肉訓練法”(最大聲、最清晰、最快速);2、組建瘋狂英語角或瘋狂英語俱樂部,營造語言氛圍;3、中學英語口語結合瘋狂英語神奇的句子中心論。即以句子結構為中心,將口語變成說句子(如:What’syourfavorite…?)這一句型,后面可以變接(food,pastime,holiday)等,由一個句型演變成十幾個甚至上百個句子,也就是所謂的:“以一頂十,以一頂百的核裂變超級句型”;4、開展多種瘋狂式英語演講活動,激發學生的能動性;5、幫助學生樹立瘋狂的情感意識。情感是指制約行為的感情、感覺、心情、態度等方面;6、多媒體輔助,輸入瘋狂信息資料;7、在瘋狂口語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巧妙地借助身體語言;8、用瘋狂英語手勢法和五大發音秘訣,幫助學生糾正發音,突破發音難關。手勢法:指用不同的手勢扮演不同的發音部位,盡情地跟隨手勢,張嘴進行模仿、練習,直到真正做到位;五大發音秘訣即為:長元音和雙元音飽滿、短元音急促有力、干凈利落、連音和省略、咬舌音、繞口令訓練等,真正幫助學生糾正發音,突破發音難關。結合實際,說明了推崇李陽瘋狂的必要性!
篇5
關鍵詞:朗讀 訓練方法 朗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88-01
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這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葉圣陶老先生把富有感情的朗讀稱作為“美讀”,就是將自己“設身處地的,將激昂處賦予激昂、而將委婉處賦予委婉”盡情發發揮作者當時的感觸以及情感,要做到不但了解作者想說什么,還要擁有與作者心靈相通的感受。那么,如何強化朗讀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1 根據課文類型有選擇地進行朗讀訓練
不是每篇課文都要朗讀。不同類型的課文,教學目標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朗讀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嚴格意義上講,每篇課文都要進行朗讀;但是,為了更好的訓練朗讀,更好的有側重的表現教學目標,可以有選擇的進行朗讀訓練。說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適用于介紹性的語氣讀,不宜進行朗讀訓練。文言文、精美的散文、詩歌、記敘文中的精彩片斷、簡短的議論文、長篇議論文中的精辟論述部分等,這些都要進行朗讀,在朗讀中更好的把握文意。比如,文言文要求加強朗讀,要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奏讀出韻味,在反復的朗讀中,學生自然能知道文章的意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散文,在分層次的朗讀中,才能體味出作品要抒發的感情,才能融入作者的心中,讀出真諦;詩歌,在反復的誦讀中,才能品位出詩意,品位出語言美、節奏美、音樂美。對于片斷朗讀,是在對文章整體把握之后,有重點的讀,這樣的讀,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體會感情;對于議論文,是要在讀中體會出語言的嚴密、簡潔,議論的邏輯性推理性周密性,語氣的從容氣度。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把朗讀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2 根據文章內容有計劃分層次地進行朗讀訓練
對于當前的語文教材來說,很多課文都是文質兼美,可讀性很強。教師應在教學時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以及內容,設計出朗讀的目標與要求。一般來說,最能表現出文章的內容以及思想的就是文章中的中心段落以及語句,教師要通過這些內容來重點培養學生的朗讀訓練,從而能準確的把握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忘的八個字》教學中將“讀”與“品”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教師用富有鼓動性和號召力的語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內心的感受,將讀者的心與文章主人公的心態融為一體。由“我”的表現到“我”心靈深處的思想,在讀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像是讀者帶著深深的體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樣。在層層推進的朗讀中,深入到了“讀”的內部,抓住了“讀”的精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文意。
3 充分發揮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哲學家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苯處熢谡n堂上聲情并茂的范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而且使學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斷句,如何停頓,以及語氣的變化。好的范讀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直接領略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體會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
我曾經聽一位老師講《荷花》,在讀這一環節中,伴隨著悅耳的音樂和美麗的風光畫面,老師開始范讀。那清晰的吐字、準確的發音、優美的音色將在場的老師和學生征服,伴隨著老師的朗讀,學生們情不自禁地隨文中的荷花翩翩起舞。讀畢,學生們自覺的給予了那老師長時間的掌聲,掌聲里有對老師的佩服,也有對老師的稱贊。在后來的學生朗讀中,在發音方面,學生完成的非常出色。老師的范讀是學生出色朗讀的基礎,這樣高水平的范讀是教學的需要,更是孩子們的渴求。
老師的范讀是情的感染。老師的范讀不僅有聲音,還有老師的態勢和表情,這樣面對面的聲情并茂的范讀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情的感染在老師的范讀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老師的范讀是教學中的一個細節,但小中見大,老師范讀隱含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忽略的,音、情、意的熏陶是任何名人誦讀錄音無法代替的。老師范讀是自身素質的展示,是師生交流互動的手段,是成功語文課堂的亮點,我們期望語文課堂的朗讀聲中,聽到更多的老師范讀。
4 充分保證課堂上讀書的時間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則自曉其義也。有效的朗讀勝過教師透徹的講解,所以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課堂上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朗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朗讀。
記得有位專家說過:“對課文沒有達到很好的領悟,只能說明課文讀少了?!闭n堂,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煉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5 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
“形式多樣”是朗讀的興奮劑。朗讀可采取以下形式:帶讀、學生自由讀、個人讀、范讀、開火車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為了讓學生對朗讀永遠有興趣,在平時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內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樣”。童話可采用輪讀課文的方式講故事;散文可采用配樂朗讀的方式設情境;對話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練口才;介紹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讀搶答的方式理解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交融的氛圍,讓學生朗讀時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同時通過領讀、范讀、賽讀、演讀、自由讀等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老師應用哪種形式組織教學活動,主要是取決于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采取讓學生自由朗讀,個別朗讀,教師范讀和引讀,聽錄音讀,配音朗讀,師生共讀,個人或小組輪讀,分角色朗讀,邊演邊讀,師生互評互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
有學者指出:“不讀是語文的百病之源?!崩首x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要想掌握朗讀能力以及很好的運用,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長期的不斷練習以及時間才可以提升,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來說,必須要富有耐心以及恒心,通過有效的訓練方法以及途徑,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篇6
論文摘要:目前,英語新教材在廣泛使用,提高廣大中學生聽力水平,已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但大多數學生認為,在英語學習中最令人頭痛的仍然是聽力問題,英語聽力能力難以提高。
作為常在農村工作的我,深切的體會到我們農村的初中生的英語水平與城市相比有太大的差距,尤其是聽力方面差距更大,從一些考試的聽力分析:25分聽力中,能達到目標18分以上的不足一半,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得10分。所以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聽力效率,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
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關鍵就是要找出其影響因素。經過本人在農村近十年來的教學實踐,現就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聽力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和實踐體會。
一、注重語言知識的教授
1、認真教好音標。要聽好錄音,首先得聽好單詞,聽好單詞就要學好音標,才能讀出標準的英語、聽懂英語單詞和句子。因而,教好音標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先決條件。
2、認真教授語法知識。學好語法知識掌握一定的基礎語法知識,學生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特別是一些復合句。
3、擴大詞匯量。在聽力訓練中,如果遇到的生詞太多,就很難懂得整篇文章的大意,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擴大詞匯量。
4、攻克“語速關”。在平時教學中,可以適當加快語速的訓練,最重要的方法是要習慣聽英語、習慣其速度,經常讓英語回繞在學生的耳畔,多記重要的單詞、詞組習語及音調。
二、注重非語言障礙的教授
1、拓寬文化背景知識。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擴大知識視野,特別要對一些文化差異的現象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不同表達,應予以高度重視,使學生達到能聽出字句,就能聽懂讀者的意圖。
2、改變思維方式,講究聽力技巧,提高記憶的速度和效果。由于歷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異等多種因素,以漢語為母語的民族與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思維方式必定有所區別,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標語國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識,并在聽的過程中運用背景知識排除“負遷移”的干擾,必將提高記憶效果。
3、排除學生心理障礙,激發學生聽力訓練的興趣。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在聽音時的情感因素與聽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著直接的聯系,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或焦慮的狀態時,就容易產生恐懼和畏難情緒,致使原本可以聽懂的內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消除學生因焦慮和緊張而產生的心理障礙。
三、培養學生朗讀習慣
由于聽力理解的出發點是詞匯的辯識,因此,要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就必須能夠準確地讀出相當數量的英語單詞,在此基礎上才是語句、段落的朗讀。朗讀語句,段落不僅要求讀音正確,而且語句的語音,語調要正確。當然,朗讀時要引導那些發音不太規范的學生跟著錄音讀,糾正他們因方言影響英語讀音的因素。對于一些朗朗上口的文章,段落則要求學生背誦或表演。這樣經過大量的反復朗讀,才能領會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系。久而久之,學生也就能自覺地認識和掌握語言的內在聯系,而朗讀訓練也能促使學生形成語感,反過來又會促進聽力能力的提高。
四、教師應研究學生,選擇教學方法
為了使自己的教學切合實際,有的放矢,教師要全面分析自己的教學對象,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英語程度。教師還要分析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語言障礙,做到未雨綢繆。我帶的這兩個班級,學生比較活躍,所以,我適時地利用這個契機使學生動起來,學生對此感興趣時,自然愿意跟著我走。即使英語基礎差的同學,也會“湊熱鬧”。這時,我會抓住機會,讓他當一次英雄,并大力表揚他,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如,我在教授八年級(上冊)Unit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時,首先,我制造了一個“小事故”,將帽子掉在地上,這時我引出了這個單元的重點句型Could you please pick up my hat? 學生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其中一位同學將帽子拾起給我并在其他同學的提示下說,“Certainly”。然后,我又用兩種不同的語氣讓一個同學開關窗戶:“Close the window!”、“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我夸張地運用語音、語調,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并不時發出笑聲,這代表他們明白了我的意圖。當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后,他們自然愿意聽老師的每一句英語,而“聽”的實際功效就會呈現出來。我們就可以把啞巴英語轉換成交際英語。
五、開辟課外練習聽力的天地
聽對話、課文原聲錄音磁帶;聽自己朗讀,課文的錄音,相互比較,找出差距;定時收看電視英語小節目,于情景中培養聽力;成立校園廣播站,用英語播放學生熟悉的東西,好人好事,生活故事,校外見聞,力求短小精悍,淺顯易懂。經常收聽英文歌曲是鍛煉聽力的好材料。組織英語角,英語角是一種最具群眾性的活動形式,其目的是為全校學生提供一個課外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場所和條件,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學生知識向技能轉化,通過多次實踐證明,舉辦英語角的確能強化中學生聽說能力。聽故事很適合那些讀得好而聽力差的學生。
總之,中學英語聽力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制約和影響農村中學生聽力能力的因素很多,其聽力技能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螺旋上升的過程,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好學生的幫促者、管理者、引導者、心理輔導者,交流伙伴與評價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聽、多講,激發他們聽的興趣,加強學生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指導學生正確有效的聽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將聽力技能的訓練和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方法方式,持之以恒,相信農村中學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定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春洞、張思中.《教學法與交際法之差異》(上、下).《中小學外語教學法》.1996年.
2、張正東.《外語教學技巧新論》.科學出版社,1999年.
篇7
一、要做一名深受學生尊敬與喜愛的教師,教師本人必須專業基礎扎實,工作態度認真負責,教學風格生動活潑,對待學生真誠熱情,為人師表。
在課堂上,本人情緒飽滿,充滿激情,聲音洪亮清晰,授課時語音語調起伏變化,肢體語言豐富。不僅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善于引導學生情緒,調動其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投入。 本著外語學院“聽說領先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的原則,本人上課時候特別注意師生互動和聯系實際。經常組織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獨立發言,力求學生參與度達到100%。如在聽力教學中,每次課前布置教學任務,課上進行檢測,技巧講解中及時穿插聽力訓練,對于聽力過程中出現的生詞讓學生自己課前自查, 課上朗讀并解釋意思,老師給與必要指導,及時總結規律。在文學教學中,將電影片段,神話故事,圖片等與選段詞匯結合起來,讓學生既擴大詞匯,同時又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在進行選段分析時,盡量拓展學生的思維,將文章主題與相關社會現象和文化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圍繞社會問題進行討論,并給與一定的指導,力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價值觀。如學習羅素的《我為什么而活》, 給學生放映《活著》片段,讓學生結合社會現實探討人為什么而活,以及讀書到底有什么用。學習《傲慢與偏見》時,要求學生先了解作者的婚姻觀,并結合《蝸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婚姻觀。
課堂上本人是富有激情且嚴謹的老師,課后是學生親切、知心的朋友。學生們都喜歡在課堂外與我聊天,交流學習和生活心得。本人也總是及時獲取學生信息,獲取教學反饋,并及時更新教學計劃。比如,06級畢業班同學在上了三周課后, 有部分學生要求將教學重心轉到專業八級的輔導上, 本人于是對所有三個班學生展開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9%的學生希望老師能講解專八知識。雖然覺得學生有些短視,本人還是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花了大量時間搜集專八人文知識資料并自編了英、美國文學串講資料。在聽力測驗和專八知識自測中,發現有個別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情緒低落,還有的個別學生有偏激和消極的想法,本人及時開導和鼓勵他們振作起來。對個別學生進行學習方法上的單獨輔導,或者給他們布置適當的額外學習任務。
本人堅信: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扶持者和引導者。無論是校外還是校內,無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 教師都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和激勵學生,促使學生養成主動式、探究式和合作式學習習慣,從而獲得學業成功、就業成功和未來的事業成功。
二、在搞好教育教學實踐的同時,教師必須非常重視專業理論的學習和教學經驗的總結,力爭在科研上多出成果。
本人很榮幸獲得外語學院李道順院長的青睞, 被院長收為科研指導對象, 李院長成為本人的科研導師。本人虛心求教, 積極向上,追求進步,經常與李院長就科研工作進行相關交流與學習,受益頗多。本人積極發揮外語學院科研骨干的帶頭作用,經常與同事就論文撰寫和教材編寫進行交流。作為外語學院精品課程研究小組成員,積極討論精品課程的建設問題,了解課程建設對科研的指導作用。
本人積極向本??蒲惺压ぷ髡邔W習,努力鉆研科研方法,力爭在科研上趕上并超越他們。 科研突飛猛進。 本學期共發表了9篇論文,其中《成功素質教育下綜合英語精品課程建設探究》等3篇文章發表在《山東文學》、《時代文學》和《大家》北大核心期刊上; 論文《改革專業英語考試模式推進成功素質教育》發表在國家一級教育類權威期刊《中國校外教育》上;其他文章大都為本科學報論文如《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濰坊教育學院學報》、《赤峰學院學報》等;本人還了解了國際4大檢索論文的撰寫知識和投稿指南, 撰寫了2篇高水平的全英語論文, 并投稿相關國際會議, 成功通過審稿,將分別于2010年6月和8月見刊,并將被EI 和ISTP 雙檢索。同時參與了3部英語專業本科教材的編寫,分別是《大學英語寫作教程》,該書已經付梓, 另2部《大學英語口語教程》 (第二冊和第四冊)正在編寫中。
回顧過去,自己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創新不夠,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的一年,新的起點,吾將不遺余力,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篇8
一 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理論基礎
1 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智力并非像傳統定義所說的那樣是以語言數理或邏輯推理等能力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種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組智力。人除了言語一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這幾種基本智力以外,還有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內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其實,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地擁有上述9種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了個體之間的智力差異。多元智能理論的廣闊性和開放性對于我們正確地、全面地認識學生具有很高的價值。各種智力只有領域的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差。因此,每個學生都有可發展的潛力,只是表現的領域不同而已。從這一觀點來看,教師更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評價不同的學生。
2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維果斯基。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在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的驅動下,在與客觀教學環境相互作用中,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由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學習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識建構方式不一定相同。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這種理論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因此,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學習和評價的觀點都由原來的一味強調學生學習的結果轉向關注學習過程,從評價具體的、孤立的技能轉變成整體和綜合的評價。
二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多元化評價
1 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屬于漢語語境下的“二語寫作”教學,它的目標不僅是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規范文字的使用能力,而且應該培養影響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智力和情感的因素,比如學習興趣度、課堂參與度、與人合作度等。傳統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評價往往是以教師指出學生作文中的錯誤為主,比較單一。然而,根據以上理論基礎,我們知道,評價內容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應包括影響學生對書面語言運用學習發展的認知能力和一些非智力因索,比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自律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這樣的評價內容才能滿足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目標和社會對外語人才綜合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設計評價活動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把語言智能和其他智能的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完成一個綜合、全面、生動、有趣的評價過程。
2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1)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這種評價是指教師通過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寫作能力表現以及在課外進行的與英語寫作相關的活動中評價學生的語言掌握及運用能力,并就英語學習中其他相關能力的發揮對寫作能力的影響做出判斷。這種評價,可以對學生直接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雖然傳統但是十分有效。
(2)學生互評。這種評價是指學生對學生的評價,這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樣,屬于一種外部的評價,多個外部評價主體可以使整個評價過程趨于多元化和合理化。同學之間一般都比較了解,這樣就能夠提高評價結果的信度和效度。同時,也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智力的發展。
(3)學生自我評價。這種評價是指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狀態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的評價性認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應建立在被評價者主動接受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自我評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及不斷自我完善的機會,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而且也能適當地減輕教師的負擔。
3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1)寫作綜合能力測試方式的運用。這種方式屬于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側重于評價學生通過教師講解而進行模仿寫作的能力。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為例,每個單元的第四部分為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語言寫作訓練,這一部分往往涵蓋與單元A課文相似的寫作方法的提煉,如記敘文、說明文、立論文、駁論文、應用文等。而且,每一個訓練都針對一種特定的寫作方法,如按照時間順序記敘法、因果關系運用法、不同觀點對比法等。此外,教材還采用了理論講解與例文相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做出指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根據教材優勢,對不同文體的不同寫作方法加以講解和演示,之后,還可以就地取材,指導學生在單元的A課文中找到多處類似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加以模仿。由于在寫作課之前,學生往往已經用了4-5個課時來學習A課文,這樣,在對文章詞匯、結構以及寫作背景非常了解的基礎上,再對不同段落的寫作手法加以識別和模仿,對于學生來說,就比較容易了。換言之,學生在實際寫作之前有理論依據可以借鑒、有諸多相似段落可以模仿,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寫作方法的要求對學生獲得的寫作綜合能力及時、準確地做出評價。具體可以采用教師給出分數、學生總結問題以及針對改正后的部分進行再次寫作與再次評價的方式,這樣的寫作訓練較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2)句子結構分組討論方式的運用。這種方式屬于以學生之間互評為主體的評價,側重于評價學生以審視的目光在其他同學的寫作中找到問題進而提高并夯實自身寫作功底的能力。這種評價方式適合以英語寫作中不同的句型展開討論為基礎,討論最好在學生中事先劃分好的小組中進行,劃分小組則應該以相同的寫作內容或寫作體裁為依據,也就是把不同學生的相似度很高的文章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這種相似度就決定了學生們可能使用到的英語句型的相似度,因此,這樣的分組方式較科學,學生討論也有效率,避免出現所討論句型與某學生自身寫作無關的現象。比如,在針對相同內容的立論文寫作時,學生提出論點往往會使用主語從句或強調句,在呈現論據時,一般會用到按序數詞排列的排比句、倒裝句或一定的修辭手法,在總結全文時,學生們也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些經典的總結句型。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之間可以就文章中同一位置所使用的相同句式進行正誤分析,也可以就文章中不同位置所使用的不同句式進行適當性或可替換性分析,大家可以在討論中互相學習、互相模仿,不斷把更多精彩句式補充、更新到自己的文章中,甚至記憶下來,供以后在類似的寫作中使用。學生互評比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評價更具有親和力,使之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效果。
(3)口語突破寫作自評方式的運用。這種方式屬于以學生自身為主體的評價,側重評價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從自身寫作中發現問題并改進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的英語作文當作練習英語口語的材料,鼓勵學生大聲朗讀,通過多年學習英語的語感來發現運用的不合理的篇章結構或是不恰當的句式結構,從而解決寫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種朗讀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興趣,而且還對學生的英語口語技巧的提高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因為學生在朗讀自己所寫的作文時會更好地掌握口語中的斷句、重音、語調等因素的運用。在多次進行朗讀自評之后,學生的寫作水平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建立寫作檔案對比方式的運用。這種方式屬于多種主體相結合的評價,側重于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互評和自評為輔的一種可持續評價體系的建立。學生每次寫作訓練的作文,在經過教師評價、小組討論互評、口語突破寫作自評一系列評價方式之后,應該統一上交,由教師建立起寫作檔案,便于日后進行橫向和縱向等多角度的比較,使得學生對自身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個量化積累的參考標準,也使得教師對整個寫作評價體系運用的熟練程度不斷增強,可以在多次循環的教學中不斷使之改進、完善,從而,真正建立起一種可持續的英語寫作評價體系。
篇9
醫學術語的構詞特點是可拆分性,即可以拆分為詞根、前綴、后綴,而掌握這一原理可以提高單詞記憶的效率。具體而言,此研究以《西塞爾內科》為語料庫,通過一個專門為本研究設計的詞頻統計軟件,截取出在《西塞爾內科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大約8000個單詞,參考GWL和AWL詞表,最終建立了兩個基于內科學的詞匯表,旨在幫助醫學英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醫學專業詞匯。
關鍵詞: 西塞爾內科學; 醫學術語; 詞頻; 詞匯表; 學習者語料庫; 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 H3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4-0197-02
一、引言
詞匯學習往往是許多英語學習者碰到的最大問題。而對于醫學英語學習者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快速、準確、高效地掌握浩如煙海,生僻冗長的醫學詞匯,對醫學英語學習者尤為重要。
通過大量的文獻檢索以及理論研究,筆者發現建立一個針對醫學英語學習者的詞匯表,可以更好地幫助其學習、記憶相關的醫學術語。所以,此論文針對醫學英語學習者為主要設計對象,以醫學內科界的權威書籍《西塞爾內科學》為語料庫,通過自己設計的詞頻統計軟件,主要以詞頻為統計依據,并參考了GWL & AWL 詞匯表,生成了兩個以《西塞爾內科學》為基礎的醫學英語詞匯表。
二、理論基礎及相關術語
1.語料庫《西塞爾內科學》
《西塞爾內科學》因為以下幾個原因被選為語料庫:
第一,悠久的歷史;第二,久負盛名的出版商;第三,廣泛涵蓋內科學;第四,權威的編纂者;第五,方便的資源。第22版的《西塞爾內科學》隨書贈送光盤,有電子版本可以利用,方便詞頻統計軟件進行詞頻統計;第六,醫學界一致的好評;第七,遍布全球的讀者。
2.詞頻
詞頻主要應用于一下幾個方面:語料庫中的應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特別要指出詞頻在語言以及第二外語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從學習者的角度而言,根據詞頻學習單詞能節省學習者的時間,給學習者一個學習框架,并指導其找到詞匯學習的重點。這也是作者設計此論文的目的以及意義所在。
3.詞頻統計軟件
隨著計算機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詞頻統計軟件被開發和應用。在詞頻統計方面,最有名的就是1996年由牛津大學開發的Wordsmith Tool Package。考慮到軟件的針對性以及可操作性,此次,作者專門根據論文的需要自行設計了一個詞頻統計軟件。
4.前綴 后綴以及詞根
大多數的醫學詞匯都由前綴、后綴、詞根以及連接元音組成,因此,了解醫學詞匯的構造及掌握其拆分為前綴、后綴以及詞根的規則能夠有效地幫助醫學英語學習者學習醫學術語。其中,詞根是單詞的基礎,包含詞匯的基本信息和語意。比如:Hepat/ico, Hepat/o 的意思是“liver” 即肝臟的意思;Nas/o 的意思是“nose”即鼻子的意思。而前綴一般則是放在詞根前面并且起修飾作用的成份,它一般不單獨出現。比如:Arthr的意思是“joint”即關節的意思;Cardio/Cardia的意思是“heart”即心臟的意思。后綴一般則是放在詞根后面的成份。比如:-hal的意思是“breathing”即呼吸的意思;-therapy的意思是“heal and cure”即治療的意思。而連接的元音則是為了方便單詞朗讀。通過對語料庫中詞匯的分析,筆者發現了以下7種常見的組合方式:
1)前綴+詞根
2)詞根+后綴
3)前綴+詞根+后綴
4)前綴+前綴+詞根
5)詞根+后綴+后綴
6)前綴+詞根+詞根
7)前綴+前綴+詞根+后綴+后綴
5.GWL & AWL 詞匯表
在論文的第四步,需要根據GWL & AWL詞匯表對單詞進行分類及排序。
GWL 是General Service List的縮寫。包含有對英語學習者而言最基本的2000個詞匯,此論文中應用的詞表是1995年由John Bauman and Brent Culligan創立的。此詞匯表不僅包括1953最初的2000個單詞,還包括在Brown Corpus出現頻率較高的284個單詞。
Academic Word List(簡稱AWL,即英語學術詞匯表)包含了學術英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570個詞目。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成果便是Coxhead(2000)的學術詞匯表。2000 年,Coxhead 依照語料庫構建標準建立了一個學術英語語料庫。該庫從學術期刊、教科書中收集了400 多位研究者的文章,約350 萬字符,包含文、商、法、理工4 個子庫,每個子庫又分別囊括了7 個專業, 共28 個專業。以此為基礎,Coxhead 編制了包括570 個詞族的“學術詞匯表”。由于AWL以大量真實的學術英語語料為基礎,采用了合理的構建方法。不僅科學地指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學術英語教學中哪些詞匯應該被包含在學習材料中。同時,AWL 子表的編排也為ESP 教材的編寫和詞匯教學的順序提供了一定依據。該子表在指導EAP 教學方面的重要性正逐步受到教學界的重視。
三、設計步驟
本論文試驗設計具體如下:根據《西塞爾內科學》設計一個語料庫。第二,根據專門設計的軟件以《西塞爾內科學》為語料庫計算出詞頻。第三,根據詞頻將單詞排序。第四,根據GWL & AWL將單詞分為醫學常用詞匯表和醫學術語詞匯表。第五,醫學英語的老師以及學生進行檢查以及核對。
四、進一步應用
本論文為醫學英語教學以語料庫為研究對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在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方面做了嘗試。更重要的是,形成的醫學詞匯表,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的數據庫,不僅為醫學英語的教材編寫,詞匯大綱的確定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更對醫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
還可以進一步根據詞表,將其編纂成相關的數據庫軟件。數據庫內容可以涉及到:該單詞在《西塞爾內科學》中出現的頻率,詞根、前綴、后綴的拆分,漢語意思,術語解釋,詞組,同義詞,反義詞,以及《西塞爾內科學》中的原始例句等等。
參考文獻:
[1] Claude,B,J,M.D and Fred P,M.D. (2003).Cecil's Textbook of Medicine(22nd). W.B SAUNDERS
[2] William J. Dyche, Ph.D.( August, 2005). Medical Terminology. Des Moines?University.
[3] Health Sciences Center Library .(2000) Building Medical Vocabulary.Stony Brook University
[4] John M. Kirk.(2005). Word Frequency and Keyword Extraction.AHRC ICT Methods Network Expert Seminar on Linguistics: Lancaster
篇10
關鍵詞:語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
1 引言
成為一個雙語者已經流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學習英語。論文寫作,直接教學法。只要有人學英語的地方就勢必有人教英語。眾所周知,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根本性的地位,怎樣有效的傳授英語一直是眾多英語教學者試圖探尋的話題,而詞匯教學研究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枝。
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一直是頗受爭議的,但是與之相反的是,詞匯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似乎得到了較統一的認識,然而,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
2 詞音傳授
學生對詞匯掌握了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相應詞匯發音的好壞,所以教師必須對語音教學有足夠的重視。遇到新詞時,教師都需要傳授該詞的發音,可通過自身朗讀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借助播放磁帶或視頻的方式,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發音相關單詞。
語音傳授只是詞匯教學中的一部分,而詞匯教學的根本性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恰當正確地使用單詞,而這又得從始于單詞意思的掌握。
3 詞意教學
3.1 語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GTM)
語法翻譯法始于十九世紀,是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的新名稱。此教學法以語法為中心,強調詞匯的記憶,注重文本的翻譯,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習。語法教學法在二十世紀之交的語言教學方法改革中經受住了考驗,直到今日,此法還是教育機構所采用的標準語言教學手段。Prator 和 Celce-Murcia列出了語法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其中與詞匯教學聯系最緊密的是以下幾點:①課堂教學中以母語傳授為主,較少地應用目標語;②很多詞匯是單個列出來講解的;③用語法來講解構詞原理,以詞形變化和語音變化為中心。
在中國,英語是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根據①和②,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學主要是通過漢語來進行,并不怎么主動使用英語。論文寫作,直接教學法。換言之,英語教師在呈現新單詞的時候,給出單詞并直接把單詞翻譯成漢語1(1是指這是本文所討論的第一種具體細化的詞匯教學法,下文中的2-8類同)。例如,單詞characteristic:教師先給出該單詞,并同時用中文告知意思為“特點,特征”(可能是直接讀出,可能是在黑板上寫出來,也可能是用屏幕呈現)。而根據③,又可以延伸出三種詞匯呈現法:用近義詞或同義詞來解釋意思2,如用“regularly”來解釋“on a regular basis”;運用詞匯列3,如用“fry, boil,bake,grill”來解釋“cook”;用構詞法或常見詞綴4,如“achievement 和achieve”,“possible 和 impossible”
目前,語法教學法還是很受歡迎。很多語言教師還是在用這個方法來傳授新詞匯,因為此方法對于教師本身來說沒什么特殊的技能要求,但是,學生面對此方法往往表現出學習積極性不高。
3.2 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
實用語言學家,特別是CharlesBerlitz,通過努力創立了現在所謂的直接教學法。該方法的基本前提是第二語言的習得要跟母語習得一樣:要有較多的口語交流;要自發的運用語言;不要在二語和母語間互譯;不(或幾乎不)分析語法規則。Richards和Rodgers總結了直接教學法的幾個基本原則,其中跟詞匯教學最有關系的兩個原則是:
表達具體概念的詞是通過演示、實物和圖片來傳授;表達抽象概念的詞是通過概念聯想的方式來傳授;
僅僅教授日常詞匯和句子。論文寫作,直接教學法。
具體地說,以直接教學法為基礎的詞匯教學法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種:①用畫圖片、圖表或地圖來表現單詞的意思5,如單詞airplane,gear-box;②用實際物體來展現單詞意思6,如單詞flowers,blackboard,basketball;③用做手勢或表演來呈現7,如washing face,playing cards。
直接教學法非常地受歡迎,尤其是在私立學校里,該方法被更加廣泛的采用,因為私立學校里,教師很可能是外籍教師,學生有很高的積極性,很適合該教學法的要求。但是,受財政預算、教室大小、時間和教師背景的約束,直接教學法很難在公立學校中得以實施。
3.3 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 Method ---ALM)
聽說教學法是以語言學和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結構語言學家從事于他們所謂的對各種語言的科學性的描述分析。教學方法研究者則把這種分析運用到了語言教學中(Fries 1945)。同時,行為主義者提出了學習條件和學習習慣形成模式,這兩者正好與聽說教學法的練習形式和模仿任務形成了完美的契合。
聽說教學法的特征中,與詞匯教學最有關的一點是:詞匯是嚴格限制在語境中,并從語境中得以學之。該法跟前面所討論的教學有所區別,它強調詞匯要在語境中得以傳授,不能單獨講解8。比如,教師傳授單詞“grumble”時會有以下描述,說“some people grumble about everything. For example,they grumble about the weather. If it is sunny, they say it is too hot. If itis cool, they say it is too cold. They are never happy with the weather. Theyalways grumble about the weather. So have you got the meaning of ‘grumble’here?”
聽說教學法在高校中相對來說要更受歡迎,因為,它需要有一定的詞匯基礎量,而高校里的學生的語言情況正是滿足了這一點。
4 結論
成功的教學沒有訣竅亦沒有捷徑。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每個教師也是獨特的。論文寫作,直接教學法。在剛一開始采用某個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可能會覺得該方法是如此的明智如此的實用,其實最好的教學方法是有教師自己提煉出來的,經過反復嘗試,反復實踐,反復改進得以形成的。但是,沒有理論做基礎的話,教師是很難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的。只有掌握相關的理論基礎,才能付之于實踐,才能有恰當的教學法進行包括詞匯教學在內的外語教學。
5 建議
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學效果。以下建議僅供外語教師們參考:1)準備例句。例句最好是自己原創的,而不是直接從字典里抄來的,因為學生有時也會用字典查單詞,如果學生發現教師很多例子都是跟字典里一樣的話,學生就不愿再聽教師講解,他們會覺得,反正講的內容自己都能查的到,所以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2)請學生先來解釋單詞的意思,若學生的回答不是很到位的時候,教師可幫助并引導學生給出正確的意思。3)考慮如何用相關的詞匯(如同義詞、近義詞等)來呈現單詞意思。論文寫作,直接教學法。4)想想如何來確認學生是否理解。5)思考該單詞會在何種生活實景中用到。論文寫作,直接教學法。也就是呈現一些相關單詞的生活實用案例,若能把新學的東西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王正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目的及方法”,《外語界》,1996.4
[4]H.D.Brown. 2001,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5]Richards, J.G. & Nunan, D. 199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