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3:01: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藥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中醫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難看出,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互蘊含、彼此滲透,相互催生、相互牽引。[3]二者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訴求,在內容上具有契合點,在本質上具有內在的關聯性。
1.二者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
中醫藥文化強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其核心價值觀“仁、和、精、誠”是中華民族深邃哲學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醫藥領域的集中體現,是醫術與醫德的統一,是醫學職業精神寫照。[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制度價值取向的體現,是基本的、持久的價值,是真正目標性、理念性的價值,主要目的在于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從而培養出正直、誠實、勤奮、進取、對社會有用的人。從這點來看,中醫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
2.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訴求
中醫藥文化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其哲學體系、思維模式、價值觀念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休戚相關。從道德層面看,中醫藥文化具有“上醫醫國的家國意識,致中尚和的價值取向,醫乃仁術的仁愛思想,大醫精誠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憂患意識,膽大心小、智圓行方的行為心理”[5]。中醫藥文化特別強調醫者須具備高尚的醫德修養,其以人為本、濟世活人的價值理念,大醫精誠、淡泊名利的精神,是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永恒的道德追求。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盵6]在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既是對我國傳統理想道德人格的現代表達,也在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因此,中醫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的道德訴求。
二、中醫藥文化融入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探析
1.弘揚博大精深的中醫傳統文化,加強醫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在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中,中醫藥文化傳承屬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這一范疇,豐厚的中醫藥文化遺產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中醫藥院校弘揚中醫藥文化是當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具體表現。中醫藥院校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將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精髓與科學精神、創新精神融合浸潤到學生的思想深處,激發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傳承、凝練并弘揚中醫藥文化;要加強校園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建設,突出醫學院校的辦學精神和理念,充分利用校園建筑、雕塑、場館、廣播、網絡、宣傳欄等宣傳中醫藥文化;要積極開展專業經典誦讀、中醫藥知識競賽、醫技大比拼等活動,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接受中醫文化價值觀的培養與熏陶;要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與醫學實際相結合,穿插醫學發展史,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與中醫哲學的廣博高深,激發學生的愛國愛民熱情,增強學生對優秀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2.倡導精益求精的職業技能追求,培養醫學生敬業奉獻精神
精益求精、救死扶傷、盡心盡責是醫生的天職?!熬奔瘁t術精湛,從醫者需精于醫術,唯精唯一,精義入神,方可致用。精湛的醫術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醫學院校要加強醫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引導學生熟讀中醫經典,將中醫經典理論誦讀、等級考試推廣到中醫藥的各個學科,強化經典理論的學習,夯實學生的中醫基礎理論水平;要在中醫教學改革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課程的教學,使專業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相互滲透,培養既精通中醫學知識和技能,又具備中醫藥文化修養的應用型中醫藥人才;要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理論闡述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技能與敬業精神;要堅持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正面教育與反面事例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精益求精的職業技能。
3.倡導以誠為美的道德風尚追求,培養醫學生誠實守信精神
良心是醫生的底線,誠信是醫生的天平,高尚的醫德是醫生的靈魂,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保證。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論及只有“精”“誠”兼備方能成大醫。“誠”即高尚的品德修養。醫者要有“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確立“普救含靈之苦”的志向,對所有來診的患者,不管貴賤貧富,老幼美丑,都一視同仁,詳察精治。在《紀念白求恩》中用“誠”來概括和詮釋白求恩的醫德境界。中醫藥院校要強化教育教學平臺設計,發揮網絡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主陣地作用,通過時事教育、形勢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倡導和踐行誠實守信準則,豐富醫學生思想內涵,增強醫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多邀請醫療衛生行業勞模、科研帶頭人及醫療服務明星暢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思想,使學生感受悟到先進的人格魅力,體驗到生命所系,生命所托的真諦。
4.倡導濟世救人的職業道德追求,培養醫學生團結友善素養
篇2
學校的建筑、道路、橋梁、植物、湖泊,無一不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古樸元素、閩越文化深邃的歷史、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學校坐落于福州大學城旗山校區北端“龍頭”位置,校園景觀湖宋慈湖引自溪源江,最終注入閩江,山水環繞,小橋流水,延續了福州天生的親水性和“五山二水”的城市空間格局;校園建筑以赭紅色為主色調,著色濃郁、刻畫細膩,與福建傳統建筑風格一脈相承;校園景觀樹以榕樹、羊蹄甲、芒果樹、杜鵑、藍花楹等鄉土樹種為主,呈現出濃厚的福州地方特色。突出“傳承文脈、交融情景”的設計理念,把傳統中醫藥文化融匯于現代校園環境建設中,力爭表征和體現中醫藥文化。概括起來就是“一園一館揚中醫,二亭三橋重醫風,四時陰陽納春秋,十二景點人文美”?!耙粓@一館揚中醫”?!耙粓@一館”是指時珍園和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時珍園占地面積100余畝,培育種植了藥用植物600余種,園區由閩臺地道及主產藥材區、主體中藥學區、種質資源保護與繁育區、草藥園區、文化長廊等五大功能區域組成,園內小橋流水,長廊曲折,亭臺相望,匾額、楹聯、方歌與刻石相映成趣,是師生開展藥用植物研究和教學實踐場所,也成為學校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包括醫史館、中藥標本館、校史館及閩臺中醫藥文化館等,全方位展示中醫藥文化的歷史人物、掌故、事跡、資料、文獻、圖片、模型及獨具福建、臺灣地域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岸と龢蛑蒯t風”?!岸ぁ笔侵溉市耐ず痛筢t亭。仁心亭俏立于時珍園中,旁石銘刻《仁心亭贊》(由著名書法家陳奮武書寫),時刻提醒往來于此的師生要學習歷代大醫的“仁心”,行“仁術”。大醫亭修建于思邈嶺上,造型為仿唐宋單檐八角攢尖木結構,亭頂裝飾采用葫蘆寶頂,融入懸壺濟世的道教醫學內涵,并撰寫、篆刻了《大醫亭記》石碑,立于亭之一側?!叭龢颉笔侵敢愿=ü糯t命名的橫跨在宋慈湖上的三座橋,即保生橋、蘇頌橋和士瀛橋。橋以古代中醫大家命名,不僅是為了緬懷先賢智者,更是為了啟迪后世中醫學子秉承先哲們的“大醫”風范,弘揚岐黃仁術?!八臅r陰陽納春秋”。學校環境講究“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形成春花、夏蔭、秋實、冬翠的四時景色。時令廣場是最能代表陰陽四時的校園景觀,其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呈上圓下方結構,寓意“天圓地方”;“上圓”區域鋪設了三百六十五塊紅磚,代表一年;“下方”區域分為四塊,代表一年四季,設有二十四個藥草種植區,代表一年二十四節氣;并建有一個日晷,代表一天十二時辰?!笆包c人文美”。根據校園景觀的“經絡”布局和中醫文化創意構思,共設置了“杏林大道”“董奉廣場”“河圖洛書”“桃花心木”“棋盤廣場”“中醫藥文化宣傳長廊”“名師苑”“銀杏路”“八角亭”“陳修園像”“24式太極拳雕塑”“孔子像”等12處蘊藏豐富人文內涵,既具有傳統詩情畫意,又不乏現代生活情趣,意境深遠而又各具特色的校園人文景點。
二、奮發向上的中醫藥特色校園精神環境
校園精神環境是育人環境建設的核心內容,校園精神是賦予學校生命、活力并反映學校的歷史傳統、校園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種精神文化形態,是師生員工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風格的綜合體現。學校一直重視學校的精神環境建設,“大醫精誠,止于至善”是我們的校訓,是學校的辦學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的濃縮,“大醫精誠”出自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強調“大醫”者要兼具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止于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強調追求完美境界,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也是大學精神之所在。以精神文化為重心,提升校格、人格,注重培育大學的文化底蘊,以宣傳校訓為核心,大力弘揚學校獨特的人文精神。校訓廣場把“大醫精誠,止于至善”的辦學理念融匯于校園景觀建設之中,實現了辦學理念的表征化、形象化。在董奉廣場一側種植了一片桃花心木,林中有一“桃花心木”石,石上刻有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桃花心木為常綠喬木,種子頂部有翅,飄落如螺旋槳,喻示中醫學子桃李滿天下;桃花心木廣植于臺灣,也寓意著兩岸中醫同溯一源;同名散文富有哲理地闡述了逆境中桃花心木成材的故事,寄望杏林學子能像“桃花心木”那樣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存,努力成才。
三、嚴謹開放的中醫藥特色校園學術環境
學校處于從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大學轉變的重要轉型期,營造一個嚴謹開放的學術環境是實現學校重大轉型的關鍵。時珍園、中醫藥博物館讓學生在入學初就能了解中醫藥發展史,受到中醫藥文化熏陶。教學樓、實驗樓中設立了中醫名家畫像,全面生動地展示中醫藥學的文化審美意蘊,傳遞中醫藥學古樸深厚的文化氣息。校園里隨處可見的中醫先輩的石像,鼓勵后人為之勤學不倦。學校各學院根據自身特點分別開展了臨床技能大賽、實驗技能大賽、針灸推拿技能大賽、中醫藥基礎知識大賽、護理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通過技能大賽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了第一課堂的教學效果?!疤魬鸨毙冗x拔賽嚴格把關,經過動員、各學院初賽、學校復賽、決賽等多個環節,在全校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學校還形成了以“旗山講壇”為龍頭的中醫藥學術交流平臺,“旗山講壇”建于宋慈湖上,是一個可容納500人的學術報告廳,于2007年年底正式啟動。學校積極發揮“旗山講壇”文化品牌效應,陸續開展了“宋慈湖畔話中醫”系列學術講座,通過中醫藥及相關領域的“學術大家”開展中醫藥繼承及創新發展方面的講座,加深師生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的理解。同時,以“旗山講壇”為核心,向外輻射發展,不斷拓展中醫藥學術交流平臺,如2013年依托教改實驗班“修園班”,開設“修園講壇”;承辦了福建省第四屆中華傳統美德大講壇,并成立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研究中心。
四、文明有益的中醫藥特色校園生活環境
篇3
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雖然在概念上感覺還是個新鮮事物,但事實上,我國早就已經和正在廣泛開展向外國居民提供中醫藥遠程醫療服務、外國居民來華進行中醫藥醫療保健或學習中醫藥技術文化、我國中醫藥人員或機構在國外開設中醫診所、我國中醫師赴外國提供中醫藥服務此類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移動等4種模式的中醫藥服務貿易。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是在國內的中醫藥服務經濟基礎上,通過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逐漸發展起來的新興事物,涵蓋醫療保健服務、教育培訓服務、文化傳播服務、保健服務和護理服務等及相關的旅游、咨詢等多個方面的服務內容[7]。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成,依存、競爭、合作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在這一形勢下,開展中醫藥國際貿易,特別是國際服務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而如何有利、有序的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給所有從事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相關研究的人員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命題。
2以標準化促進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發展
2.1中醫藥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中醫藥國際貿易主要還停留在傳統的實物交易階段。2013年我國中藥國際貿易中,植物提取物和中藥飲片中藥材仍是中藥進出口的主要商品,出口額占比836%,進口額占比749%[2]。曾經有人大代表多次在人大提案要求控制中藥的出口,主要認為我國中藥材人均資源有限,把這些寶貴的中藥材資源大多數都不是以有注冊身份的“藥品”形式而以低附加值的“食品”形式送出去不太合適。尤其是對提取物的批評很多,認為是把有限的中藥材資源廉價賣出去,然后往往在國外經過加工后再以進口藥品身份高價返銷到國內,國外企業不但從中賺取高額的差額利潤,而且還把產品生產環節中最大的污染留在了原產地[8]。這樣的出口模式對我國的中醫藥長期可持續發展顯然不利。有鑒于此,通過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不乏是一種新的解決途徑。通過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能將中醫藥從有形的產品交易形式,拓展到前景更為廣闊的無形服務貿易中來,打破傳統貿易在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通過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不但能大大保護現有寶貴的中醫藥物質資源,而且還滿足中醫藥受益群體不斷增長的實際需求,造福全人類的健康;通過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還將提高我國的中醫藥產品附加值,實現中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符合中醫藥資源、技術、文化,健康、可持續發展戰略。
2.2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對標準化的需求
如何實現對服務業的規范化管理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國際標準組織(ISO)曾經提出要用技術標準的手段來支持和促進服務貿易的開展,并將其列為標準化的重要研究領域[5]。有關行政部門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市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規劃綱要(2014—2018年)》等系列政策,為中醫藥服務貿易進一步科學規范和健康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楊敬宇等[9]研究認為通過發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可以掌握其他國家政府對中醫藥這種傳統產品的管理標準,了解海外消費者對中醫藥產品的相關需求特點。通過我國政府以及中醫藥國際貿易企業同各國政府進行洽談,同海外消費者進行溝通了解,從而為將來制定中醫藥國際標準奠定基礎。大力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之際,標準先行顯得尤為迫切。以標準化促進中醫藥國際貿易服務,打破國際間貿易壁壘,讓國際間貿易爭端變得有理可說,有據可依。尤其是中醫藥的服務貿易,交易的是無形產品,對于服務中的每一個環節,最終將體現在服務的總體質量評價上,國際間的共識是成功貿易的先決條件,以國際標準的形式固化這些共識將是最高層次的保障機制。國家和上海的行政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好ISO/TC249秘書處在中國上海的平臺優勢,積極引導中醫藥企業、行業協會在國際服務貿易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上面有所作為,將代表我國利益的中醫藥技術服務,通過國際標準的形式推廣開來,鼓勵有實力的國內中醫藥服務企業通過主導國際標準制定等形式“走出去”,促進我國的中醫藥服務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2.3標準化對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的意義
標準是對法律法規的完善和補充,具有很強的規范性。以標準化促進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能夠實現我國中醫藥整個行業內涵式發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的“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提高中醫藥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有利于規范中醫藥服務業市場主體的資質和行為,實現科學管理。標準是質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礎,質量的根本是標準,提升中醫藥服務質量是推進標準化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標準化促進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工作,可以促進中醫藥科技進步,保證中醫藥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加強質量控制,提高服務水平,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10]。以標準化促進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還有利于提高我國中醫藥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國際標準已經成為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一部分和產品質量仲裁的準則,許多國家千方百計地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爭取主動權、發言權,竭力在國際標準中反映本國利益。通過標準化途徑,不但能擴大我國中醫藥服務行業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而且還增加我國中醫藥服務行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3總結
篇4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語料庫已發展成為翻譯研究的重要工具,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通過自建的西北工業大學科技論文摘要漢英平行語料庫為基礎,以連接詞為研究對象,驗證了科技論文中顯化特征這一假說的成立,說明了連接詞作為顯化銜接手段的作用。
關鍵詞:語料庫,科技論文,摘要英譯,顯化特征
引言
語(料庫是上世紀8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的語言學研究手段。語料庫方法通過收集實際使用的語料,研究和發現語言使用的規律,使翻譯研究擺脫了憑直覺和個人經驗的研究方法,轉向了實證性研究。近年來語料庫翻譯學研究內容主要涉及翻譯語言共性特征、譯者風格、翻譯轉換過程等,其中以對翻譯共性假說的
一.語料庫與顯化假設
語料庫翻譯學是指以語料庫為基礎,以真實的雙語語料或翻譯語料為研究對象,以數據統計和理論分析為研究方法,依據語言學、文學和文化理論及翻譯學理論,分析翻譯本質、翻譯過程和翻譯現象的翻譯學分支學科。[1]語料庫翻譯學的興起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其源頭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但通常以Mona Baker于1993年發表的《語料庫語言學與翻譯研究:啟示與應用》作為語料庫翻譯學建立的標志。Baker[2]在文中提出了語料庫在譯學研究中的理論價值、實際意義及其具體路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研究范式。其研究范圍覆蓋了從翻譯過程到產品的各個方面,其中尤為突出的是翻譯語言普遍特征、翻譯過程、翻譯轉換與規范、譯者風格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本文作者收集了西北工業大學科技類碩士論文漢語原文與英語譯文各30篇,組成一個小型的科技論文摘要英漢平行語料庫。該庫庫容約5萬字,庫內所收集的摘要主要來源于該校的特色專業航空專業2007-2012年的碩士畢業論文,論文質量相對較高,代表性較強。
三.顯化特征相關數據的檢索與分析
(一)連詞的使用情況
通過運用上述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將漢語摘要和英語譯文中的連詞使用量進行整體和系統的統計和比較,結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與漢語摘要原文相比,英文譯本中連詞的使用頻率更高。為了進一步探討造成英譯文本連詞增加的原因,作者又使用Antconc軟件分別對并列連詞、目的連詞和承接連詞這三類出現頻率較高的連詞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統計。
以上表中的數據說明了英語譯文中對三類連接詞的使用率均高于漢語原文。其中,并列連詞的使用增幅較大,而目的連詞和承接連詞的使用次數相對較少,但增幅明顯。
(二)連接詞的轉換情況
以上主要對漢英文本中的連詞使用情況進行了定量研究,發現科技論文摘要的英譯文本與漢語原文相比,并列、目的和承接連詞的使用頻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為了進一步證實顯化這一特征在科技文本漢英對譯中的存在,本文進而對以上三類連接詞中最具出現頻率較高、較具代表性的連詞的具體轉換情況進行定性分析。主要研究內容為各類連詞的對應和顯化關系。研究結果如下:
1.并列連詞“and”的轉換情況
作為本庫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并列連詞,“and”在使用上與漢語原文對應的比例為37.8%,而明示和添加比例高達55.6%,顯化趨勢較明顯。以下從自建語料庫中選取的例句將進一步說明這一點。
例1.隨著航空器低空高速性能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卓有成效的工作,飛行器結構鳥撞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craft performance at low altitude and high speed,and the marked progress of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issue of bird impact to aircraft has been concerned more and more.
例2.本文在第三章中系統闡述了機構運動可靠性分析的模擬算法,重點討論了將人工神經網絡引入復雜機構運動可靠性分析的可行性。
In Chapter 3,simulation algorithms of mechanism mov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a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and a discussion on the way of introducing neural networks into complex mechanism mov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is made.
在例1中,漢英文本中的并列連詞是明顯對應關系?!癮nd”對應原文中的“以及”。而在例2中,漢語原文中沒有連接詞,而譯文卻添加了“and”以更好的符合英文的語言習慣,使銜接更流暢。
2.目的連詞“so that”、“so as to”的轉換情況
由上表可知,目的連詞“so that”和“so as to”在庫中出現的頻率雖然不是很高,但顯化趨勢仍然明顯,分別為 57.1%和54.5%,下面兩個例子將具體闡釋“so as to”的顯化轉換情況。
例3.最后對系統結構進行數字仿真,并進行故障注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驗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Finally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simulated in digital method and is researched about fault injection so as to validate its reliability and rationality.
例4.本文借鑒于遺傳粒子濾波(GPF)的思想將智能優化算法中的一些優化策略引入到重采樣過程當中,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優化的粒子濾波算法(PSOPF)和基于退火策略的粒子濾波算法(APF),這樣粒子集在保證優良性的前提下仍不失去多樣性。
This paper adopts some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and propose two algorithms which is called PSOPF and APF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ample set diversity so as to overcome the phenomenon of sample impoverishment.
在以上兩組例句中,前一組是目的連詞的對應使用,后一組是英文譯本中連詞的顯化現象。例3中,“so that”對應原文中的“以便”,而例4原文中卻沒有明顯的表目的的連詞。通過添加“so that”,更明確地闡釋了使用“基于粒子群優化的粒子濾波算法”和“基于退火策略的粒子濾波算法”可以達到怎樣的目的,實現怎樣的效果,使英文譯本的邏輯思路更清晰,順暢。
四.結語
本文以自建西北工業大學科技論文摘要漢英平行庫為基礎,使用語料庫檢索軟件對英漢文本中連詞的使用情況做了系統統計。由數據可知,英語譯文中使用的連詞數量明顯高于漢語原文,呈明顯顯化趨勢。但僅靠定量分析不能夠準確說明翻譯顯化的存在,作者又用定性的方法重點對本庫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并列連詞、目的連詞和承接連詞的具體轉換情況做了分析,結果發現并列連詞在漢英文本中出現頻率均較高,在譯文中的顯化趨勢也較明顯;而目的連詞和承接連詞使用的總數相對較低,但與原文相比,添加和明示的比例仍舊很高,總體仍呈顯化趨勢。因此作者得出結論:漢英對譯過程中連接詞的顯化特征在科技文體中有著明顯體現。
由于建庫需要時間和物質支持,本研究所建語料庫目前庫容較小,還需后期進一步管理、維護和擴充庫容。相信科技類文本的漢英翻譯平行語料庫將對翻譯共性假說的驗證提供可能,并對我國碩士研究生的摘要英譯提供借鑒和參考。(作者單位:1.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2.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
(基金項目: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創業種子基金項目:基于自建科技論文英語摘要的類比語料庫的翻譯共性研究(Z2013179)
參考文獻
[1] 胡開寶,國外語料庫翻譯學研究述評[J]當代語言學,2012(4):380
[2] 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C]M.Baker,G.Francis,and E.Tognini-Bonelli 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3:233-250
篇5
關鍵詞:聲樂藝術文化抒展演唱傳播互動性
聲樂藝術是包括文學(詩、詞)、音樂(旋律)、行腔(歌唱發聲)、器樂(伴奏)、舞蹈(伴舞)以及形體表演等多種藝術因素構成的綜合藝術形式。這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通過聲樂演唱和借助現代傳媒技術來實現超越歷史、超越國界的文化意義。千百年來,無論是聲樂藝術實踐、聲樂藝術鑒賞,還是聲樂藝術教育,無論是聲樂文化的傳播、消費、流行,還是聲樂文化的交流等等,與其它藝術門類一樣,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打下了極為鮮明的時代烙印;它的精神文化催化和影響著若干代人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意識,為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
1聲樂演唱的文化傳播
聲樂文化賦予聲樂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詞作家、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化成可讀、可看的優美詩詞,曲作家把極具文化色彩的詩、詞創作成可唱、可聽的賞心悅目的歌曲;而將詞、曲作者的作品賦予鮮活生命的是聲樂演唱。聲樂演唱者既是聲樂文化最好的詮釋者,又是聲樂文化精神最佳傳播者。聲樂文化是在他們的演唱中得以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得以抒展。優秀的聲樂演唱者,通過她們出色的演唱技巧,鮮明的演唱風格,將歌曲中豐富的文化內涵,真實、感人、創造性地傳遞給觀眾、聽眾,使聲樂文化在眾多的群體中得以傳播。因此,聲樂演唱者擔負著聲樂文化傳承、傳播的神圣使命。
回顧二十世紀20、30年代,一批批從國外留學回國的音樂家、歌唱家如:蕭友梅、應尚能、黃自、趙元任、黃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等,她們不但把國外先進的聲樂教育理念帶回中國,而且通過在國內舉行音樂會的形式將國外優秀的聲樂作品、聲樂文化、科學的發聲方法傳播到中國,是她們精湛的演唱影響著中國一代又一代聲樂藝術表演者和聲樂藝術教育工作者;是他們的辛勤努力為中國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歌唱家和聲樂藝術教育家。這些歌唱家如迪迪拜爾、廖昌永、吳碧霞、宋祖英、等,她們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舉辦個人音樂會,參加國際聲樂比賽;通過她們出色的演唱將中國優秀的民族聲樂文化傳播到全世界,讓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民族聲樂文化。這種聲樂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是靠一批批優秀聲樂藝術表演藝術家的努力得以體現和完成。正因為有聲樂演唱的傳播才使聲樂文化在眾多的群體中得以抒展;正因為有聲樂藝術的相互交流才使得全世界以藝術為紐帶能和諧的相處在一起,這是聲樂藝術的力量,這是聲樂藝術文化深刻意義所在。
2聲樂藝術文化抒展的互動性
聲樂藝術文化的抒展,不僅只需要演唱者將詞曲深入仔細地研究,把演唱技巧、情感以及表演動作進行形象、準確的藝術處理與創造,而且更重要的或者必可少的需要與觀眾、聽眾進行自然、親切的交流和溝通,這種交流和溝通就是演唱與欣賞的互動。聲樂藝術意義的最后實現也是通過藝術作品的展示,進而在與接受者的對話中得到實現的。聲樂作品的接受者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給予作品新的理解,賦予它新的意義,潛移默化中受聲樂藝術美的感染和熏陶;這是聲樂藝術創作者對作品生動的表達,使欣賞者在欣賞中與藝術創作者情感的互動。這種互動是欣賞者對演唱者所傳達的聲樂藝術美的欣賞、接受、認可的效果。聲樂藝術文化抒展的互動性,在欣賞者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
一種是形式上的互動。演員的歌聲、動作、表情是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對觀眾構成一種刺激,觀眾對這種刺激從表情、掌聲、叫好聲或其它手段對演唱者作出反映,這種反映又反過來刺激演員,對現場的演員的表演產生作用。這是一種形式上的互動。這種互動性,是根據某種演出內容、演出任務、演出形式,為了渲染某種氣氛,需要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交流所要達到的藝術效果。節日、慶典活動、流行歌手的商業演出等等演出活動,都需要這種形式的互動。這種互動風格體現了敢于張揚個性、敢于突破傳統的時尚、能夠渲染演出內容所需要的氣氛。這種互動成為聯系觀眾的情感紐帶。凡是從歌曲內容出發,發自內心而又有調控身心的互動可以增強演唱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也可使觀眾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享受到聲樂藝術的美,不知不覺中去吸收豐富多彩的聲樂藝術文化。那些片面追求形式上與觀眾的親密接觸的互動,自我吵作、自我作秀、嘩眾取寵的表演,完全脫離歌曲內容、沒有聲樂藝術文化美學品格,這種庸俗而低級的形式上的互動,是不可取的。
第二種是情感心理上的互動。歌唱是一種情感交流活動,是以演唱者的心靈感受來塑造藝術形象的創造性活動。演員在演唱時,歌曲的審美內涵、精神內容,必然通過歌唱的情感體驗而溢于言表,產生于心動、情動、形動。首先是演唱者被演唱的作品中所描寫的情景、人物、故事所感動。演唱中,將這種感動生動的、深情的、聲情并茂的表達給觀眾,使觀眾被演員真情所感染,在心理上產生震撼。演唱者和欣賞者圍繞歌曲內容所展開的情感心理交流活動,廣泛存在于一切有藝術價值和意義的聲樂演出活動中。
震驚中外的5、12地震發生后,藝術家們一場場募捐和慰問演出,如《愛的奉獻》募捐活動,《向祖國報告》演出,心連心藝術團抗震救災現場慰問演出,每一場演出都感動著許許多多的人們。藝術家們沒有舞臺上做作的形式表演,他們把心系災區人民的真情、把感天動地的抗震救災精神傳遞給觀眾,使現場所有觀眾感動,使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動,使全世界人民感動??拐鹁葹难莩鲋?舞臺上那一曲曲讓人熱血沸騰的歌曲《我們眾志成城》、《生死不離》、《讓世界充滿愛》、《祖國在召喚》等等,振奮著許許多多的人心靈。舞臺上演員激動的唱著:
生死不離,你的夢落在哪里?
想著生活繼續,天空失去了美麗;
你卻等待夢在明天站起,
你的呼喚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離,我數秒等你的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為你祈禱一起呼吸;
我看不到你卻牽掛在我心里,
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義。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造奇跡,生命是命題;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著手,生死不離。
生死不離,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愛是你的傳奇;
彩虹在風雨后堅強升起,
我的努力看到愛的力氣。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脈能創造奇跡,大山也依然舉起;
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去縫起。
手拉著手,生死不離。
臺下觀眾心靈被震撼,早已熱淚盈眶,淚流滿面;這發自肺腑的藝術感染力,是希望和愛的力量傳遞;使災區人民在無助中看到愛和希望的感動;使非災區人民自發地要為災區出力的感動。臺上臺下觀眾與演員感情融匯在一起,這種情感心理上的互動讓人刻骨銘心,永世難忘。這種情感心理的互動,使人們的情感在聲樂藝術文化抒展中得到升華;這是聲樂藝術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聲樂藝術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綜上所述,聲樂藝術,當它的每一次藝術實踐和創造活動產生的時候,總具有大量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它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和感化著人們。在聲樂藝術日益繁榮的今天,聲樂藝術文化活動的參與群體越來越廣泛;廠礦、企業文化有廠歌;部隊文化有軍歌;校園文化有校歌;老人文化有夕陽之歌;少年兒童文化有兒歌;百姓文化有家庭卡拉OK;山區有山歌;漁民有漁歌、、、、、、。專業舞臺、業余文化場所、音樂廳到處都有歌唱家、流行歌手、歌劇演唱家的歌聲。聲樂,這門最能直接抒懷和感動人心、最易掌握和普及、最具綜合文化內容的藝術形式,如今,通過一代代藝術家的傳承和傳播,眾多群體的參與,它已深深地植根于社會歷史和人們審美文化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郭建民.聲樂文化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韓勛國.聲樂藝術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篇6
關鍵詞:一枝黃花鎮痛鎮咳祛痰急性毒性
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canadensisL.為菊科(Compositae)一枝黃花屬(Solidago)植物,作為泌尿疾病和消炎鎮痛治療藥,在歐洲已有幾百年藥用歷史[1],為《歐洲藥典》收錄的常用植物藥。現代研究證實,歐美等地產加拿大一枝黃花富含黃酮、皂苷及二萜類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鎮痛、解痙、利尿、抗氧化等廣泛藥理活性[2],在臨床上廣泛使用。本種1935年作為觀賞花卉被引入我國,20世紀80年代擴散蔓延為雜草,于近年在我國華東、華北、華南等地大面積爆發性生長,對我國生態造成了嚴重威脅[3]。目前國內對國產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學特性及生態防治方面,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方面僅見有揮發油成分和黃酮類,以及抗菌抗氧化活性的報道[4,5],其體內活性及毒性研究未見報道。我們首次對其鎮痛、鎮咳、祛痰作用、急性毒性進行了研究?,F將結果報道如下。
1器材
1.1動物清潔級昆明種小鼠,體重(20±2)g,雌雄兼用,由中科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滬2003-0003)。
1.2藥物加拿大一枝黃花,200409采于上海,由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李曉波教授鑒定。干燥全草粉碎過40目篩,95%乙醇滲漉提取,回收乙醇后得提取物,干燥備用。
1.3試劑吲哚美辛片,上海辛帕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50601;阿司匹林片,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554010;鹽酸依普拉酮片,上海衡山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40201;氨水,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050120;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4儀器YLS-6A智能熱板儀,山東省醫學科學研究院設備站;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5統計軟件SPSS11.5,進行One-WayANOVA檢驗。
2方法
2.1鎮痛作用研究[6]
2.1.1對熱刺激小鼠痛閾值的影響將健康雌性小鼠置于(55±0.5)℃熱板儀上,以小鼠舔后足反應的潛伏期為痛閾指標,記錄小鼠痛閾值,剔除痛閾值小于5s或大于30s或跳躍的小鼠,取預選合格的小鼠間隔5min再重新測定痛閾值一次,取兩次痛閾值的平均值作為該鼠給藥前的平均痛閾值。將符合標準的40只小鼠隨機分為蒸餾水組、吲哚美辛組(50mg/kg)、加拿大一枝黃花低劑量組(相當于生藥2g/kg)、加拿大一枝黃花高劑量組(相當于生藥6g/kg)4組。灌胃給藥,觀察并記錄給藥后30,60,90,120min的痛閾值,痛閾值大于60s的以60s計。
2.1.2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蒸餾水組、阿司匹林組(200mg/kg)、加拿大一枝黃花低劑量組(相當于生藥2g/kg)、加拿大一枝黃花高劑量組(相當于生藥6g/kg)4組。灌胃給藥30min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只,觀察并記錄小鼠首次扭體時間和15min內小鼠的扭體次數。按下式計算鎮痛率:
鎮痛率(%)=蒸餾水組扭體次數-試藥組扭體次數蒸餾水組扭體次數×100%
2.2鎮咳作用研究[6]40只健康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為蒸餾水組、鹽酸依普拉酮組(20mg/kg)、加拿大一枝黃花低劑量組(相當于生藥2g/kg)、加拿大一枝黃花高劑量組(相當于生藥6g/kg)4組。灌胃給藥30min后,將每只小鼠置于自制的引咳裝置中,使小鼠接受飽和氨水的噴霧刺激5s,從噴霧氨水開始計時,以腹肌收縮,張大嘴為準,觀察和記錄小鼠的咳嗽潛伏期和2min內咳嗽次數。
2.3祛痰作用研究[7]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蒸餾水組、氯化銨組(2g/kg)、加拿大一枝黃花低劑量組(相當于生藥2g/kg)、加拿大一枝黃花高劑量組(相當于生藥6g/kg)4組。。每只小鼠灌胃給藥30min后,腹腔注射5%酚紅生理鹽水溶液10ml/kg,30min后脫臼處死,剝離氣管周圍組織,剪下自甲狀軟骨至氣管分支處的一段氣管,放入盛有1ml蒸餾水的試管中,再加入1mol/L氫氧化鈉溶液0.1ml,以1ml蒸餾水/0.1ml氫氧化鈉溶液為空白,546nm處測量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A作為評價指標。
2.4急性毒性實驗[6]LD50的測定:健康小鼠3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每組6只,實驗前禁食12h,可自由飲水;灌胃給藥,劑量分別為:0.1,0.5,2.5,12.5,62.5g/kg,連續觀察7d,每天記錄小鼠體重及死亡數目,并觀察小鼠反應情況。最大耐受量實驗: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為蒸餾水組、加拿大一枝黃花組(81.0g/kg),實驗前禁食12h,可自由飲水;灌胃給藥,連續觀察7d,每天記錄小鼠體重及死亡數目,并觀察小鼠反應情況。7d后處死全部小鼠,肉眼觀察心、肝、脾、肺、腎等臟器的變化。
3結果
3.1鎮痛作用
3.1.1對熱刺激小鼠痛閾值的影響
結果見表1。與蒸餾水組比較,加拿大一枝黃花高、低劑量組小鼠的痛閾值均無明顯提高。表1加拿大一枝黃花對熱刺激小鼠痛閾值的影響(略)
3.1.2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
結果見表2。由表2可見,加拿大一枝黃花明顯延長了醋酸致小鼠扭體的出現時間,抑制其扭體次數,高劑量組的鎮痛率與陽性藥效果相近,說明加拿大一枝黃花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表2加拿大一枝黃花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略)
3.2鎮咳作用
結果見表3。與對照組相比,高、低劑量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均能顯著抑制氨水誘發小鼠的咳嗽潛伏期和咳嗽次數,提示其具有鎮咳作用。表3加拿大一枝黃花對氨水致小鼠咳嗽反應的影響(略)
3.3祛痰作用
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高、低劑量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均能顯著增加小鼠氣管的酚紅排泌量,效果優于氯化銨,且呈量-效依賴關系,提示本品能提高小鼠的氣管分泌功能,具有祛痰作用。表4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祛痰作用(略)
急性毒性實驗在較大劑量(62.5g/kg)下小鼠無死亡,未能得出LD50,故改做最大給藥量實驗評價其急性毒性,結果實驗給藥至81.0g/kg也未引起小鼠死亡;除自發活動輕度減少外,未觀察到其他急性毒性反應,即最大耐受量可達81.0g/kg(相當于人體常用藥量的324倍)。同時與蒸餾水組相比對小鼠體重增加無明顯影響(見表5),說明不影響小鼠的正常生長,可認為加拿大一枝黃花無明顯急性毒性。表5加拿大一枝黃花對小鼠體重的影響(略)
4討論
一枝黃花屬植物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我國原產4種,其中一枝黃花SolidagodecurrensL.和毛果一枝黃花SolidagovirgaureaL.在我國均以全草入藥,有退熱行血、疏風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加拿大一枝黃花為生物入侵種,近年在我國部分地區迅速蔓延,我國規定其為林業上的檢疫性有害植物,國內未見有藥用報道。但本種也是歐美著名植物藥,已被歐洲藥典收錄,國外對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較多,而國內有關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研究相對較少,體內藥理作用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對其進行藥理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了藥理作用研究,首次發現國產加拿大一枝黃花具有明顯的鎮痛、鎮咳和祛痰作用,且無明顯毒性,與國產同屬植物一枝黃花SolidagodecurrensL.具有相類似的功效,為合理對待這一入侵物種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于北美,作為一種庭院裝飾植物于18世紀首次從美洲東北部引入歐洲。在1850年左右從中歐開始傳播,在19世紀50年代遍布歐洲。據報道,歐美產加拿大一枝黃花具有廣泛的藥用前景,地上部分具有殺菌消炎,增強腎臟功能的作用,用于治療外傷、慢性腎炎、膀胱炎、尿結石、風濕等疾病,并可用于糖尿病的輔助治療[8];其揮發油具有促進循環,消除疲勞的作用。近年的研究還發現在其提取物中具有多種能抑制DNA聚合酶和蛋白質合成酶活性的物質[9]。國產加拿大一枝黃花是否具有相同功效,值得深入研究。國產加拿大一枝黃花如能在我國藥用,一方面可以變廢為寶,另一方面還可有效控制其蔓延,因此加強國產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藥理作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YarnellE.Botanicalmedicinesfortheurinarytract[J].WorldJUrol,2002,20(5):285.
[2]ApátiPál,Houghton,PeterJ,etal.HPLCinvestigationofantioxidantcomponentsinSolidagoherba[J].ActaPharmHung,2004,74(4):223.
[3]李振宇,解炎.中國外來入侵種[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170.
[4]張勁松,李博,陳家寬,等.加拿大一枝黃花揮發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5(3):412.
[5]王開金,陳列忠,李寧,等.加拿大一枝黃花黃酮類成分及抗氧化與自由基消除活性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6,41(7):493.
[6]徐叔云,卞如濂,陳修,等.藥理實驗方法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82,1362,227.
[7]陳奇,沈映君,孫學蕙,等.中藥藥實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158.
篇7
1.1教師的準備
實驗課的準備和理論課有所不同,除了需要備課、書寫教案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做好預實驗。教師在實驗教學前一周事先進行預試實驗,熟悉整個實驗的各個環節,掌握操作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設想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解答,從而加強教學過程預見性;同時檢驗實驗試劑及儀器設備是否正常工作,從而降低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程度。即便講課多年,許多教師每次上課前仍堅持預試,因為只有通過預試實驗才能取得最有效、直接的資料。對于新增的實驗內容,為保障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求所有授課教師都必須參加集體備課、預講、預試。另外,教師實驗課準備還需要事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專業、學習基礎等,以便于調整教學方式、因材施教。
1.2學生的課前準備
我們對學生強調實驗前預習的重要性,要求每次實驗課前充分預習,并書寫預習報告、課前提問檢查。由于各類高等院校不斷擴招,二本院校生源質量有所下降,教學過程需要同時培養智力和非智力素質,所以指導其做好課前預習就顯得更為關鍵。我們將整個學期的實驗安排和預習要求提前印發給學生,明確要求其將實驗原理簡要寫在預習本上,以流程圖或其他簡明的形式寫出實驗主要內容(避免完全照抄實驗指導),注明實驗注意事項。并建議學生結合理論知識討論寫出可預知的實驗結果,教師在實驗課前檢查并給出相應的成績。通過預習可以使學生對于實驗原理和實驗內容有初步的認識,聽教師講解時能較快跟上進程,做實驗時能較早準備好實驗所需試劑、器材,較快進入狀態,縮短了實驗總體花費時間,使實驗順利開展。學生準備充分、操作順利、實驗成功,更容易激發自身興趣,然后更積極地思考實驗相關的問題,比如除了本實驗所采用的方法外還有哪些其他方法、各有什么優缺點等,無形中引導學生自覺拓展相關知識。因此,要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還需要教師督促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
2重視實驗課第一課的講授
二本醫藥院校開設生物化學實驗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了解獲得基礎醫學實驗知識的科學方法。在實驗過程中,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但是,部分同學對生物化學實驗課不夠重視,興趣不大,也認為在將來的工作中不會發揮實際作用。因此,鑒于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我們認為,首先要從生物化學實驗課的第一節課入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物化學實驗在整個生命科學乃至醫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在第一節課時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向學生介紹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適當引入相應諾貝爾獎案例的簡介,以展現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對人類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使學生充分認識生物化學實驗課的重要性,正確地對待實驗課,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一課還包括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主要是教師指導學生初始就養成規范的操作習慣。除基本操作技術外,我們在第一課時將分光光度法、電泳和層析等這些貫穿整個實驗體系的主要技術重點向學生講解,以利于后續實驗的開展。
3與時俱進,更新實驗教學內容
傳統的實驗教學因儀器設備和試劑等條件的限制,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較難反映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實際應用。例如,本室以往開設的組織核酸提取與定量實驗,將動物肝臟勻漿破碎,離心分離細胞質與細胞核,水解后分別用二苯胺和苔黑酚測定DNA和RNA含量。這個實驗對儀器和試劑的要求不高,對本科生而言是一個綜合性的嘗試。但這種方法并不能真正得到純化的DNA或RNA,定量所用的試劑基本上是強腐蝕性或強氧化性試劑(如過氯酸、KOH),實驗過程影響因素較多,實際應用已較少。為適應醫學和分子生物學快速發展的特點,除基礎性生物化學實驗外,目前醫藥院校的本科生還應該掌握一些分子生物學實驗新技術。因此,在實驗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非常必要。我們在經過開放式實驗教學課題實踐論證的基礎上,更新實驗室設備,將上述實驗刪去、改換成基因組DNA的提取及電泳鑒定。新開設的綜合性實驗涉及口腔拭子標本采集、真核細胞基因組DNA提取以及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核酸鑒定等步驟,利用了商業化的微量DNA抽提試劑盒,讓學生直接接觸和領略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現狀,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4加強互動式和啟發式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照做;這對于一些基本操作的講授可能效率較高,但實驗課如果僅僅如此,那么學生就會缺乏積極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教師應該適當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和回答,多進行師生互動。一些基本操作如刻度吸量管的使用,我們會讓學生演示操作,由其他同學觀察、并提出其操作是否有不規范之處。我們還發現,即便是讓某位學生朗讀某一操作步驟及其注意事項,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行之有效的簡單辦法。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應該將實驗目的、操作與原理有機結合起來,實驗前啟發學生認清實驗目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結果,有什么樣的意義,最后根據結果分析得出結論,即使不是最初想要的理想結果。比如紙層析法分離檢測轉氨反應體系中的谷氨酸和丙氨酸,就實驗設計而言,要帶領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同時檢測四組樣品,即谷氨酸、丙氨酸、轉氨反應組、轉氨反應對照組,讓學生學會標準品對照及陰性對照的運用,了解他們的意義。實驗完成后,將學生的實驗結果與我們預先準備好的實驗結果圖片(包括不理想的結果:層析斑顏色很弱、分離效果不佳、各組層析斑塊間重疊等)做對照,逐一分析產生的原因,了解點樣量、展開劑用量、層析系統的密閉性等對結果的影響,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討論如何調整實驗條件、重新操作。使學生通過這些實驗不僅掌握其操作技術,更要學會獨立分析結果,做到舉一反三,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科研實踐的興趣。作為醫藥院校的基礎課程教師,還應將生物化學實驗與學生的學習專業恰當地融會貫通,這也是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辦法之一。比如上述基因組DNA提取及電泳鑒定實驗,我們提出就地取材采集每組學生的口腔拭子,學生自己用消毒后的棉簽擦拭口腔中兩側臉頰收集口腔黏膜脫落細胞,學生的興趣立即被激發。隨后結合本系教師的研究方向跟學生介紹基因組DNA分型研究在闡明人體對疾病的易感性、毒物敏感或耐受性以及藥物治療的反應性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學生自然產生積極動手的意愿,想體驗學有所用的樂趣,了解自己的基因分型及對某一物質的代謝特點,無形中使學生自覺地參與科研實驗當中。
5綜合評定實驗課程成績
篇8
1病因病機
中醫古籍中并無FD這一病名,根據其臨床癥狀可將其歸于中醫學“痞滿”、“胃脘痛”、“嘈雜”、“噯氣”、“呃逆”、“嘔吐”等范疇。《雜病源流犀燭•腫脹源流》:“痞滿,脾病也。本由脾氣虛,及氣郁不能運行,心下痞塞滿,故有中氣不足、不能運化而成者,有食積而成者,有痰結而成者,有濕熱太甚而成者?!比~桂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曰:“嘈有虛實真偽,其病總在于胃……”李東垣《蘭室秘藏•中滿腹脹》提出:“脾濕有余,腹滿食不化?!薄端貑?#8226;太陰陽明論篇》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入五臟則滿閉塞”。FD病位主要在胃脘,但與肝、脾密切相關;基本病機是中焦氣機不利,升降失常。脾胃同居中焦,為氣機運化之樞紐,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共司水谷的納運和吸收,升清降濁,納運如常,則胃氣調暢。表邪入里,飲食不節,痰濕阻滯,情志失調,脾胃虛弱等各種原因導致脾胃損傷,升降失司,胃氣壅塞,即可發生痞滿。同時,中焦氣機順暢,尚賴肝之調達,若肝氣郁結,侮脾犯胃,影響中焦氣機運行,亦致胃脘痞滿??傊現D的發病基礎是脾虛,發病條件是肝郁,引發諸證的原因是胃氣不降。近年來,隨著對該病的深入研究,中醫對FD病因病機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劉鳳斌[1]認為FD的發病主要與飲食不節,情志不暢,脾胃虛弱有關,患者多以脾胃削弱為本,邪氣實為標,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肺,病機關鍵在于脾胃虛弱,中焦氣機阻滯,升降失常。喬艷丹[2]認為FD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多因情志內傷、飲食不節、勞倦憂思導致肝失疏泄、脾胃虛弱,中焦氣機升降失常,病機是肝郁氣滯、脾運失職、胃失通降。廖建良[3]通過對FD中醫病因病機進行了探析,總結出FD的中醫病因病機主要包括情志失調、飲食失常、脾胃虛弱、寒濕不慎、寒熱錯雜等,一般均或為氣機阻滯,或為中焦不利,或為陰陽失調。張善舉教授[4]認為FD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脾氣虧虛,則脾不升清,胃失降濁,則濕濁內停,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證屬本虛標實。
2辨證分型
由于FD在中醫范疇內病名不統一,加之其中醫病因病機的復雜性,該病的辨證分型至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中醫辨證分型的指導思想是“本虛為綱,標實為目”,“以本為主,標本結合”。2009年l0月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討論并修改了FD的中醫辨證證型,將其分為:脾虛氣滯證、肝胃不和證、脾胃濕熱證、脾胃虛寒證、寒熱錯雜證[5]。劉永芬[6]將FD分為脾胃濕熱型、肝郁氣滯型、脾胃虛寒型、肝胃不和型觀察辨證治護FD的療效。王建榮[7]根據辨證將FD分肝胃不和、肝郁脾虛、濕熱內蘊、脾胃虛弱、寒熱錯雜及飲食停滯六型論治。趙魯卿[8]以“寒熱虛實”為綱對565例FD患者癥候特點進行研究,將FD分為脾虛氣滯證、脾胃濕熱證、脾胃虛弱(寒)證、寒熱錯雜證四型。秦燕鴻[9]從肝論治FD,將其分為肝胃不和證、肝胃郁熱證、肝郁脾胃虛弱證、肝郁濕阻證、瘀血停胃證五型。
3臨床治療
3.1應用中藥基礎方治療
很多醫家學者通過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做了大量實驗研究,證實了中藥基礎方加減治療FD有顯著療效,且明顯優于西藥治療。馬繼紅[10]將60例F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給予辛開苦降甘調法,方用半夏瀉心湯隨癥加減,對照組40例用多潘立酮。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與對照組70%比較,差異顯著(P<0.01),證明辛開苦降甘調法治療FD效果較好。穆大成[11]將125例F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多潘立酮,試驗組給予四君子湯隨癥加減,結果試驗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7.8%和56.5%,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四君子湯為基礎的消痞散結方對FD療效肯定。孫靖若[12]將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采用健脾疏肝祛濕中藥方劑治療,對照組給予多潘立酮,治療組有效率為86.0%,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馬海麗等[13]將60例F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服用柴胡疏肝散,對照組30例服用多潘立酮片,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6.67%較之對照組70.00%差異顯著(P<0.01);兩組治療后癥狀總積分及氣郁質積分比較差也均有顯著差異(P<0.05,P<0.01)。證明柴胡疏肝散治療氣郁質FD效果顯著。馬春[14]將70例FD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35例組給予麥門冬湯加減,對照組35例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4%,明顯優于對照組6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麥門冬湯加減治療FD有良好效果。
3.2應用自擬驗方治療
隨著對中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近年來許多醫家通過大量實驗研究,證實了一些自擬驗方治療FD有明顯療效。郝筱倩等[15]將2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分兩組,與嗎丁啉對照,結果胃復康膠囊組有效率為68.57%,且改善臨床癥狀方面與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梁景翠[16]將120例F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中藥自擬方(柴胡、廣木香、川樸、半夏、茯苓、陳皮、麥芽、谷芽、甘草)煎劑、多潘立酮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與對照組總有效率75%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該自擬方治療FD療效顯著。齊春紅[17]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60例FD患者分為治療組30例給予自擬疏肝和胃散湯(陳皮、柴胡、川芎、香附、黨參、白術、茯苓、姜半夏、郁金、炒麥芽、枳殼、芍藥、炙甘草),對照組口服嗎丁啉。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00%較之對照組73.33%差異顯著(P<0.05)證明自擬疏肝和胃散治療FD療效明顯。李文菊等[18]將117例FD患者隨機分為西醫治療對照組、自擬疏肝健脾湯(柴胡、炒、黃芩、炒白術、扁豆、炒白芍、炙甘草、蘇梗、制香附、醋元胡、焦神曲)治療組,療觀察患者臨床療效,結果:兩組在治療后臨床療效之間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自擬疏肝健脾湯治療組療效優于西醫組。自擬疏肝健脾湯治療FD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3.3應用中成藥治療
為服藥方便,減少西藥的不良反應,近年來,很多臨床醫生通過大量臨床試驗,生產了各種中成藥,在臨床上也有顯著療效。陳盛盈[19]將96例動力障礙型F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8例予氣滯胃痛顆粒口服,對照組48例給服莫利片;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證明氣滯胃痛顆粒治療動力障礙型FD療效確切。只德廣等[20]采用FD大鼠進行動物實驗,通過觀察藿香正氣軟膠囊對FD大鼠外觀、體質量、胃電圖、胃腸運動的影響,以及對FD大鼠胃腸激素及NO等的影響;結果是藿香正氣軟膠囊可以增強胃腸運動功,增加MTL與SP的量,減少VIP的量,減少NO的生成,該實驗證實了藿香正氣軟膠囊可通過增加胃腸運動功能,達到治療FD的目的。徐振華等[21]將117例F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2例,給予香砂六君丸,對照組55例,口服多潘立酮,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香砂六君丸雙向調節胃腸道的作用,抑酸、解痙的同時能改善胃腸動力。
3.4應用中醫外治法治療
祖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除服用中藥治療外,各種外治法也有顯著療效,近年來,中醫外治法治療FD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周國贏等[22]將250例FD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25例。觀察組給予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經皮電刺激穴取足三里、梁門、太沖等;對照組給予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多潘立酮、奧美拉哇藥物治療。結果觀察組的FD癥狀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FD優于藥物治療。黃琪等[23]將64位FD患者隨機分為辯證針刺組和普通針刺組各32例,各組每日針刺1次,1次30min,6d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檢測患者胃動素、胃泌素水平,結果兩組患者血漿中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充分說明針刺治療FD有顯著療效。張黨升等[24]將FD患者分為腹部推拿組34例和西藥對照組38例,治療后主要癥狀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兩組總有效率和療效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部按摩推拿對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且無不良反應。陳媛等[25]通過針灸治療FD的臨床試驗和動物實驗,闡明了針灸治療FD的機理主要是通過針灸對胃動力、內臟敏感性的影響以及對心里應激作用的干預三種途徑實現的。
3.5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FD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取得了很大進展,中醫的辨證論治、中藥方劑與西醫的輔助檢查、各種促胃動力藥、保護胃黏膜藥等聯合運用,既能增加療效,又能減少復發率。王會麗等[26]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有效率占85.0%。彭紅瓊[27]將80例F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給予莫利;治療組38例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自擬中藥方(茯苓,白術,柴胡,陳皮,焦三仙,枳殼,法半夏),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9.5%與對照組66.7%比較差異顯著(P<0.05),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FD療效顯著。彭惠平等[28]將60例F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給予穴位敷貼聯合胃炎片;對照組30例,給予多潘立酮、鋁碳酸鎂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明顯高于對照組73.33%(P<0.05)穴位敷貼聯合胃炎片是治療FD的有效方法,也充分說明了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劉登峰[29]將76例F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8例,對照組予給予奧美拉唑+嗎丁啉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枳實、法半夏、黃連、干姜、炒谷芽、炒麥芽、木香、砂仁、雞內金)治療,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3.2%,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9.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FD療效顯著。
4結語
篇9
瑤族人長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以深山老林為居,以毒蛇猛獸為鄰。為了本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生息,他們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瑤族醫藥文化。有瑤必有藥,醫藥不分家,是瑤醫藥最主要的特色。盈虧平衡理論是瑤醫臨床實踐的基礎性理論,這一理論注重機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的盈虧平衡,這與現在所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瑤醫藥旅游是一種探索性的以瑤醫藥文化為載體的旅游項目,集旅游與瑤醫藥為一體,是瑤醫藥的延伸和旅游業的擴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致使人們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外出旅游的方式放松身心,旅游需求與日俱增,開發新的旅游項目迫在眉睫?,庒t藥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作為全新的旅游項目,其發展潛力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何發展成為一個艱巨而復雜的問題。
二、“微笑曲線”理論
“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是由國內重要科技業者宏基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在當今世界的產業鏈中有三個環節,即研發、制造、營銷。這些環節的附加值曲線呈中間低兩端高的“U"型弧線,即產品研發和營銷環節附加值高、生產加工環節附加值低,如同一個人微笑,因此被稱為產業"微笑曲線”(如圖1所示)。我們亦可大膽地定論:經濟主體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其產品只有不斷地往附加值高的專利技術和品牌服務兩端移動。
應用“微笑曲線”理論,我們要回答和解決好如下問題:一是如何有效地保護傳承瑤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走向科學化、現代化、市場化的道路;二是瑤醫藥文化旅游產品如何突出獨特性,構筑瑤醫藥文化的品牌效應;三是瑤醫藥產品通過什么渠道進行推送到旅游消費者消費活動中。
三、瑤醫藥文化發展現狀及困境
(一)瑤醫藥文化發展現狀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指出非物?|文化遺產的工作指導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我們尚可將其理解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是要將它繼承下來,二是要促其發展。自2006年以來,經過逐級申報、政府和專家審批,文化部公布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少數民族醫藥有19項被入選,其中包括了瑤族醫藥(藥浴)。
據統計,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有1000多名民間瑤醫師,其中金秀縣就有490名。全國現有瑤醫醫院2所,其中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瑤醫醫院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國家事業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縣級瑤醫藥特色醫院。2006年廣西成立了瑤族醫藥研究開發中心,主攻三大方向:一是研究瑤藥野生資源保護及合理開發利用;二是研究探討瑤醫常用的、來源清楚的、療效明確而 質量可控的瑤藥材質量標準;三是建立瑤藥產、學、研、開發體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附加值高的新產品。
瑤族醫藥給當地瑤族人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忽視。據從江縣瑤族村民趙成清所述,他們家每年都要接待前來泡藥浴的游客100~200人,每年僅從瑤族藥浴項目他們家就有了幾千塊錢的收益,生活環境得到大大的改善。
(二)瑤醫藥文化旅游發展困境
1. 瑤醫藥旅游人才匱乏,基礎設施薄弱
瑤族沒有本民族的語言,瑤醫技藝的習得都是通過大量的經驗獲得,通過“口傳”“心授”世代相傳。這些瑤醫并沒有接受正規醫學院校的教學經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瑤醫藥本身的可信度和科學性,因而瑤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選定是十分必要的,這是瑤醫藥文化旅游發展的有力保障。
此外,懂旅游的人不懂瑤醫藥,習得瑤醫藥的人不熟旅游業務,這使得瑤醫藥旅游進入尷尬的境地。專業知識的交互性受阻,是瑤醫藥旅游發展的一個基礎性障礙,也是值得我們探究的。
瑤醫藥生存環境較為原始,現代基礎設施跟不上,交通的不便利,阻隔了更多的外來人了解和體驗瑤醫藥文化,這種“進不來出不去”的現象容易造成供需關系鏈的斷節,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轉。
2. 瑤醫藥產業滯后,核心競爭力不強
就廣西而言,十萬大山的瑤醫藥資源十分豐富,民間瑤醫經驗豐富,有大量療效顯著的藥方,同時還開設了玉林制藥廠、桂林三金藥業集團、桂西制藥廠以及東蘭制藥廠等一批具有開發瑤醫藥經驗的老廠,但由于創新和資金技術投入的不足,致使藥廠處于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階段,這些企業發展重點處于產品的制造加工階段,產品創新技術以及品牌的創造欠缺,產品附加值不高,瑤醫藥發展不緊不慢。
3. 社區居民參與程度缺乏,保護和傳承意識不高
從瑤醫傳承方式,我們可以看出,老瑤醫都是選定自家人作為傳承人繼承他們的醫術,筆者在走訪金秀瑤族自治縣也了解到,許多老瑤醫不太愿意接收外來人作為學徒,這種排外的傳承方式不利于瑤醫藥文化的擴散和延續。
瑤醫藥本身的神秘性和民族性,游客認可程度較低。筆者在走訪金秀大瑤山時發現,旅游的發展確實給瑤醫帶來了不少的受益,但在民族風情街上也僅有二十多個經營瑤醫藥的店鋪,店主們感受到了旅游給瑤醫藥帶來的效益,但是所占人數還是少數,大部分都是進入當地的瑤醫院,或者繼續行醫坐醫。旅游參與人數的匱乏說明了居民的參與意識不高??坪眨↘och)在識別妨礙社區積極參與旅游發展的條件中也指出“在社區層面,社區成員嘗嘗缺失合適的技能、知識和資源”,因此對社區居民的管理和培育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瑤醫藥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各方爭取而來的成果,是瑤醫藥文化向前邁了堅實的一步。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并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中將“保護”解釋為“Safeguarding”,旨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和系統性的保護,而不是簡單的“還原”。以《意見》和《公約》作為基準,綜合瑤醫藥發展現狀,,筆者從旅游發展的角度對瑤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作出以下的對策和建議。
四、瑤醫藥文化旅游開發的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瑤醫藥文化商標意識和知識權保護意識
魚龍混雜的旅游市場,在利益的驅動下會連帶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庒t藥文化作為一項旅游資源在旅游市場平臺上發展,就要先解決產品研發的專利和技術問題。無論是瑤醫藥文化旅游度假養生產品,還是瑤醫藥文化旅游觀光產品,首當其沖的應該是瑤醫藥的商標意識和知識權保護意識,精工細琢瑤醫藥旅游產品,端正瑤醫藥旅游市場的立場,以提高瑤醫藥產品的附加值,獲得占領市場的主動權。
(二)加強政府部門的管理,提供制度性保障
瑤醫藥旅游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主導型進駐旅游市場發展,會導致瑤醫藥旅游發展處于被動的狀態,筆者認為政府部門要加強瑤醫藥旅游的管理,加大對瑤醫藥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比如瑤藥種植基地建設、瑤山地區交通、住宿等的建設,鼓勵和適當放寬市場準入,發展瑤醫藥旅游的政策措施有所傾斜,制定瑤醫藥旅游行業標準,投入資金深入挖掘瑤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貫徹實施少數民族自治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地開展當地瑤醫藥文化旅游發展,積極引導社區居民參與到瑤醫藥旅游開發中。
(三)優化勞動力資源,促進人才高產化發展
旅游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是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競爭。管理理論及模式都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而改變,運用高科技手段和設備開發的旅游項目,智慧旅游、O2O(線上線下)電子商務營銷等,都需要旅游從業人員盡快的適應和使用。擴充瑤醫藥知識產業鏈,培育現代化的瑤醫藥旅游人員,以先鋒模范帶動連片發展的模式,掃除瑤醫藥旅游人才匱乏的死角,這也是提高瑤醫藥文化知識產權和商標意識的重要途徑。
(四)促進瑤醫藥旅游產品升級,轉變瑤醫藥發展方式
2008年,從江瑤族藥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申請的成功是大力發展瑤醫藥的契機,促使瑤醫藥旅游產品更新換代,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市面上關于瑤醫藥產品的多以各類藥酒(湯)、原始藥材、藥粉的形式呈現,產品形式較為粗糙,這樣的旅游消費低端,產生效益不理想,瑤醫藥產品應該從醫藥的角度擴張到其他領域,比如香薰產品類、盆栽養殖類、養生保健品類等,建立“一個基地,兩個中心”,即瑤藥種植基地、瑤醫藥藥膳食療中心、瑤醫藥康復理??中心,將產品規模化、高端化、品質化,加大廣告宣傳營銷,使旅游者能夠住瑤寨、吃瑤藥膳、玩在瑤藥種植基地、娛在瑤藥體驗中心、購于瑤藥產品的旅游一條龍服務上。
篇10
關鍵詞 石油運輸 企業文化 重要方法 意義見解
一、構建石油運輸企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探討企業文化建設的功能。石油運輸企業文化能夠明示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利用核心價值觀去引導企業員工,導向企業員工向健康、向上的企業氛圍和企業經營方向努力。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企業文化中制度層面的各項規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規范企業員工的言行。從而使員工能夠逐漸將外在制度內外為自身的一種行為準則。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企業文化能夠運用其核心價值理念、愿景、目標等持續激勵員工,促使員工形成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主動自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石油運輸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一個企業的文化內化了企業整體的歷史,是企業生存發展和興旺發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企業歷史文化、改革創新的深刻積淀。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支撐,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將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更談不上企業的快速發展。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從根本上將是企業在新時期促進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戰略選擇。
二、構建石油運輸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創造石油運輸企業長久價值,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石油運輸企業的企業文化首先是理念文化,表現為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理念系統。理念是現代企業統領管理、激勵員工的“靈魂”,要使企業理念真正成為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信奉和行動的準則,關鍵是實現大多數員工對企業理念的認同。豐富企業文化內涵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建立企業文化要不斷豐富它的內涵,要突出它的核心,即企業精神。
(二)培養石油運輸員工審美觀,陶冶個人情操。通過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培養員工的審美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豐富情感,提高思維能力,振奮個人精神面貌。其影響和作用往往是一般的說理教育和行為訓練所不能達到的。
(三)豐富石油運輸員工的知識、,提升自身素質。先進、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提高了員工知識水平,豐富生活,開闊視野,而且提升了員工素質。僅靠課堂學習畢竟是有限的,還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等閑暇時間。這就需要“寓智于樂”,能使大家從中汲取新的知識,強化或改變自身的某些素質,得到智能的開發。
(四)激勵石油運輸員工進取心,增強團隊凝聚力。企業文化可激勵起員工的職業榮譽和自豪感,增強了大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潛移默化地融洽員工個體和群體的關系,促進和諧企業、和諧文化、和諧團隊的發展。使得年齡、性格各異的企業人員,在不同層次上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最大限度地縮小職工間的差別,發揚統一協調的內聚作用。
三、構建適合石油運輸企業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方法
(一)構建石油運輸企業文化要以人為本。企業的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管理者要注意吸收員工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創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發現和升華員工在工作中創造的閃光點,不斷充實企業文化的內容。要加強企業文化組織管理,營造企業文化宣傳氛圍,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員工、激發活力。要充分發揮企業管理者自身倡導和示范企業文化的帶頭作用,這樣更能激發員工踐行企業文化的熱情。
(二)構建石油運輸企業文化要傳承歷史,立足根本。對于企業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認為那是從本企業孕育出來的,而是看重外部引進、移植。移植和引進的企業文化不具有企業真正的文化底蘊,是不切合實際的。企業文化是內生的,而不是外在的。構建企業文化需要對企業發展以來歷史傳承和文化現狀做全面深刻地梳理和剖析,反復斟酌、不斷歸納和提煉,最終形成適合企業自身的文化精髓。
(三)構建石油運輸企業文化要走出口號,走向實踐。很多企業以為寫幾句有感染力口號就會形成企業文化,其實不然??谔柸菀讱w納提出,但只有員工能夠接受并以之為行動準則才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關鍵。因此,企業要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員工的文化教育和業務培訓,并教育引導員工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增強工作責任心。
四、總結
石油運輸企業文化建設是在現實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塑造良好企業社會形象的有效手段、如果沒有強大的、優良的企業文化,再高明的經營戰略也無法取得成功。只有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才是抓住了根本,才是企業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 聶勇.石油企業文化建設[J].企業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