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游泳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00:57: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游泳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游泳的作文

篇1

那天,爸爸帶我去游泳,那是我還要用游泳圈,雖然戴著游泳鏡,但戴著跟沒戴著是一樣的。

前一天,我剛學會在水里憋氣,但不敢把身體放平,怕會翻跟頭嗆水進去。一次,我接著憋氣,后腳不小心離地了,身體放平了,又不小心眼睛張開:居然沒有進水,而且看到了水下”美麗“的世界,原來游泳鏡的用處就是這樣啊!我又把腳往后蹬了幾下,人前進了,但手沒有向后劃,這是我第一次不靠游泳圈游泳。

后來爸爸教我蛙泳,我照著他的樣子做,伸出手,合攏,雙腳離地,蹬幾下,雙手往后面撥。我手一劃,人就翻了過去,鼻子進了水,特別的難受。我又試了一次,這次,我憋足了氣,但是還是像剛才那樣,我又試了一次、兩次、三次……到了第七次,我調整身體平衡,使勁蹬腿,這次成功了,我終于學會了蛙泳,雖然形狀沒有那么標準。

篇2

桃園小學五(8)班梁程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去游泳館學習游泳。

我剛去的時候對游泳很陌生,心里很害怕,擔心會被淹死。剛下水就嗆了幾口水,但是我并沒有放棄,仍然堅持練習。一開始,我屏住呼吸,將頭埋在水下,過了一會兒,身體慢慢地浮起來,可我松開手后,身體竟像漏了氣的氣球,“撲”的一下,沉了下去,嗆死我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教練鼓勵我重新試一下,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我總結了技巧,最后終于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之后,我漸漸地學習了蛙泳,仰泳等。這些泳姿要練得很標準,你們知道要花多大的努力和流多少的汗水嗎?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篇3

哈!一個學期終于結束了,不過我還不能放松,因為我還需要學十天的游泳。

剛考完最后一門課-——數學,我就要趕往海淀體育館——學游泳。剛到海淀體育館,媽媽就帶我去游泳教練的辦工室,其中一位負責人給我們介紹了一位既年輕又漂亮的女教練,那位負責人說:“以后她就是你的教練了?!蔽倚睦锵耄哼@么漂亮、年輕的教練肯定不會太嚴厲,也不會太厲害,太棒了。我一邊這么想著,一邊拿著游泳用具進了更衣室。

可事情沒我想的那么美好。一進游泳池,光水深就把我給嚇壞了,水深9米1—2米1,我以前在別的地方學游泳,水深才3米1—5米1,這個水池這么深,萬一沉下去了怎么辦?我正想著,教練的一句驚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路,教練用一種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大聲說:“扶著我的竿,從臺上跳下去?!苯叹殗绤柕难凵窈蛧绤柕穆曇羰刮液ε?,所以我不敢跳下去,我的腿開始打哆嗦。沒想到教練一下把我推下水去。當我跳下去后扶邊的時候,因為沒做好準備,所以我嗆了好多口水,我快暈過去了,這時,教練又讓我上岸,再接著跳水。這么連續了十多次,終于教練不讓我跳水了,該學蛙泳的腿了。教練讓我扒在岸邊,腿下到水里去,一下一下的讓我練,當我動作做錯了的時候,教練就會用她手里的打我一下,好疼好疼,我一疼就做不好了,一做不好就要挨打,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節可怕的游泳課終于結束了,我洗完澡,收拾好東西,就和媽媽開車回家了。到家以后,我像三天沒睡覺似的,倒床上就睡著了,連衣服都沒換,誰叫我也不醒。直到下午六點餓的不行了才起來吃飯,吃完飯又睡覺了。

第二天起來以后,我特別的緊張,哭著跟媽媽說:“我不想去了?!眿寢屨f:“你以前學過兩期都沒學會,這次是一對一的,而且特別貴,所以你要堅持下來。”我來到游泳館,又跟第一天一樣,刻苦的訓練起來了。下課后,老師跟媽媽說我不能吃苦,媽媽對我有著相同的意見,便讓教練再對我嚴厲點。就這樣,十天過去了,這一期游泳學完了,我也學會了游泳,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解放。

在這一暑假里,我每天都堅持游泳。以前游泳對我來說是一種負擔現在游泳已經是我的一種樂趣了。我覺得這次學游泳,收獲的不是學會游泳,而是我學會了刻苦,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篇4

關鍵詞:影視資源;小學語文教學;優化

G623.2

一、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學校也定然會出現各種層面的教學硬件變化,故而,語文教學也逐步實現了應有的“課堂多樣化”。 普遍使用多媒體技術這一辦法,又能夠使得影視資源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深度參與”,從而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各種形式的變化。

(一)豐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傳統形式的語文教學往往由于缺乏輔助手段,而“不得不”僅依靠課本講解的形式來提升學生的相關記憶,因為課本內容長期以來一直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故而學生必然會由于一直重復學習課本知識而造成對學習內容感到乏味的情況。截至如今,因為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并不斷更新且走向成熟,語文教W課堂當中逐步融入了為數眾多的影視資源,為此,更可以將語文內容作為基礎來編輯各種形式的影視劇,以之作為給學生補充知識的“影視教具”,從而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和藝術性。

(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向來比較活潑的天性,故而其很難真正在課堂上集中應有的精力進行學習,所以教師的教學效率往往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而生動形象的各類型影視作品,其展示出的一系列畫面與聲音結合形式卻往往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來“抓取”學生的眼球。借助于以其來在課堂中展示和教學內容彼此相互符合的作品,往往可以一方面開闊學生視野,另一方面則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所呈現出的記憶力。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此方面,所展示出的主要特色在于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各種形式的影視資源,并以此來有效地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所開展的各種形式的互動活動。而作為影視作品,往往除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事物所展示出的好奇心之外,還可以有效地對教師的備課負擔加以有效的減輕――這樣的活動,實際上也是師生之間開展各種互動活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要件。

二、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般而言,小學語文教學這一活動主要包括諸如寫作、閱讀、口語表達等一系列“組成元素”,而對于每一個元素來說,影視資源在其所在方面上的相應應用方式也有著較大的差異。

(一)影視作品在口語交際方面的運用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的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其主要的作用表現為有效地培養小學生所掌握的口語表達能力。眾所周知,模仿是每一個小學生與生俱來的一個最大的長處,而影視作品做具備的“表達直接性”特征,則可以很好地指導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運用,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往往可以充分地利用這方面所表現出的特點,借助于對一段影視作品加以播放的辦法,在“不知不覺”中帶動學生開展相應的口語模擬練習。由此可見,對于小學生開展相應的口語練習活動當中,影視作品可以稱得上“再好不過”的素材,小學語文教師在其從事的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對影視素材加以充分利用,以之來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學習口語交際這一方面的相應興趣;同時也可以將相聲、小品等不同元素的“多元化”藝術形式“摻雜”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從而在提高小學生所具備的口語表達能力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小學生的藝術涵養。例如:借助于動畫片《冰河世紀》的播放,教師可以采取安排學生自愿扮演相關角色這一方式來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在觀看的過程中模仿劇中人物的聲音和動作來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演活動,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所掌握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則可以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們樹立所應有的正確的價值觀。

(二)影視作品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的運用

隨著科學技術日益向縱深發展,二十一世紀的諸方面信息技術都獲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相應的人們都因此可以得到越來越多的信息,而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閱讀也必將進一步豐富化和多樣化。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其在小學語文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也更有必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盡可能提前的深入解讀,對其中的各種重點教學內容加以精選和提煉,并結合上述活動來有效地選擇相應的合適影視作品,以之作為豐富教學課堂的最好工具。借助于這樣的辦法,往往能夠有效地對原有呆板枯燥的教學模式加以突破,以之來將學生在學習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加以展示,從而對小學生抱有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加以激發,并最終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加以有效的提升,在此過程中,又能夠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開創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貢獻。而對于每一個小學生來說,其閱讀能力往往顯得至關重要,并從而給其之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一系列的積極影響。同時,借助于影視作品所表現出的傳達作用,又能夠有效地使得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獲得應有的加深。例如:在課文《西沙群島》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學生僅僅是從課本當中對西沙群島有一個基于閱讀的零散認識,而對其一切實際情況的認識卻基本上都是處于空白狀態。故而,借助于影視作品的播放,學生往往能夠對西沙群島的風景有一個盡可能全面的了解和欣賞,在其間逐步對西沙群島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壯美景觀有所領略,其往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加以提升,另一方面則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文章所應有的理解。

(三)影視作品在寫作教學方面的運用

綜上所述,小學生活潑好動這一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特殊性起到了決定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其有必要基于活躍課堂教學這一目的,來對語文教學進行更有效的組織。而傳統語文教學課堂的缺陷往往可以用高效運用影視資源來加以彌補,從而有效地作用于學生的寫作、閱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完美結合信息技術和影視資源這一做法,往往可以更有效地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篇5

一、因地制宜,制訂訓練計劃

農村地區的學生與城市的孩子因生活的環境不同,在認識事物,接受的信息量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區別。例如寫一件高興的事,許多城里的孩子也許會寫到去吃麥當勞、肯德基或到游樂場、公園去游玩等。而農村的孩子只不過在電視上看見過這些而已,并沒有親身的經歷,所以他們不會也不能將這些寫到作文中去。當然,這也不是說農村學生作文沒有東西可寫。相反,農村學生的許多經歷也是城市孩子所體驗不到的。例如農村孩子們的釣龍蝦、參加農忙,以及他們見到莊稼生長的全過程等。因此,作為農村語文教師在制訂作文訓練計劃的時候,就應該考慮這一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學生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的知識水平來進行訓練。發揮他們所長,這樣他們寫起作文來,才會覺得輕松,有東西可寫,文章也會有真情實感。

二、改變學生的作文觀

(一) 消除學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礙。很多學生見到作文課就頭痛,拿起筆就覺得無從下手。這主要跟作文興趣有關,作為作文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談話式的輔導,使他們放下“怕”的包袱,掃除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輕裝上陣,從我要寫我想說開始,逐步培養起作文興趣。

(二) 呼喚出學生胸中的作文素材。作文能力差的學生,往往拿起筆不知寫什么。一般的學生看到作文題目,總是覺得可寫的東西很多,而拿起筆又覺得不知寫什么好。這就要我們作文教師做個有心人,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他們心中的生活積累,讓他們大膽地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并因勢利導,輔導他們學會根據作文的要求和所要表達的中心,來分析素材,選擇素材,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是自己感受深的題材來表述。如要求學生堅持用寫日記的方式,來積累素材,從而達到作文內容真實、感人、中心突出的目的。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作文的主體,教師在輔導學生作文時,應該尊重他們的主體意識。在輔導時,教師不應抑制他們的觀點,要多尊重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大膽地寫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實感。當然,也不是任由學生東拉西扯,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做到有扶有放,給學生發揮的空間。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更加的真實感人。

四、加強習作方法的指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深有體會,學生往往最怕寫作文。作文時,常常瞪著題目,咬著筆頭,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該寫什么。這是學生作文中常有的現象。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學生沒有積累生活素材,也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針對小學生興趣易失,易情緒化,意志力薄弱等年齡特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指導和鼓勵,促使學生快樂作文。

(一) 指導積累。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導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積累分兩部分內容:

1.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卻從學生眼前溜走,造成寫作文時無米下鍋。這種素材的積累,主要是依靠寫日記、周記的形式來落實目標。比方說看完一個動畫片,寫其中自己喜歡的某處情節,哪怕是五六十字都行。

2.積累優美的語言。小學語文課本是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典范,要鼓勵學生多背,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收集大量的語言文字的信息,在腦中儲存下來,長期積累就會為寫作奠定基礎。以教材為本。抓住每篇課文表達的特點加強仿寫訓練。

(二) 激發想象。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新的課程標準別提出讓學生寫想象作文,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從中反映學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學生創新素質。

篇6

關鍵詞:幼兒 語言 教學 文學 作品 作用

一、 幼兒文學作品中的語音知識對語言教學意義重大

語音知識是語言教學的基礎,也是幼兒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因為大部分的幼兒在剛開始說話的時候都很難把握好發音,平舌與翹舌分不清,比如說將“四十(sì shí)”說成是“shí sì”或者“sì sì”、“shí shí”,引起交流的誤會,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常規的語音教學課程理論性又比較強,很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不明顯,造成幼兒語言教學的一個瓶頸。近些年來,隨著幼兒文學作品涉及面的逐步擴展,出現了很多類型的幼兒文學作品,比如兒歌、通話故事等等,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加上配圖不僅能夠有效的豐富幼兒的知識面,而且其中大多也都有注音,標有聲調,能夠引導幼兒在進行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提升語音知識面,實現語言教學的有效進行。

如《七個阿姨來摘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七個果子擺七樣,蘋果、桃兒、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兒歌一韻到底,詠唱中可區別同一韻母不同聲母的字和讀音,掌握聲母的正確發音方法,還可以區別體會普通話的四聲(梨:陽平、李:上聲、栗:去聲)。有時幼兒發音不準某音,教師有針對性編寫兒歌定點訓練,效果更佳。如練習“z”的發音時,有的教師編寫了兒歌《小猴子摘桃子》,并畫成圖片,用桌上游戲方式,邊出示教具,邊朗讀兒歌:“聰明的小猴子,提著一只花籃子,爬到樹上摘桃子,摘了滿滿一籃子,路上遇到小鴨子,小猴子請小鴨子吃桃子,小鴨嘎嘎嘎,謝謝小猴子?!庇變簩W得興致很高。繞口令幽默有趣,利于培養幼兒的發音、辨音和朗讀能力,如:“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走了一里路,看見一只兔。卸下布,放下醋,去捉兔,丟了布,灑了醋?!庇腥さ那楣?,使幼兒在笑聲中受到語音訓練。兒歌優美,是音樂性的語言,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二、 幼兒文學作品中的詞匯知識對語言教學意義重大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詞匯教學也是一個重點。幼兒時期正是他們各種詞匯知識的積累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基礎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引導幼兒做好詞匯知識的學習對于他們的語言能力提升意義重大。但是在日常的語言教學中,由于涉及面較窄,幼兒學習的詞匯知識有限,這也很大程度上的影響著他們的知識學習。而幼兒文學作品中則涉及了很多層面的幼兒詞匯知識,從地下到天上、從宇宙星空到江河湖海、從植物動物到實用事物在文學作品中都能夠得到精彩的描述,這些也是幼兒詞匯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他們語言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

教師在教常用詞“蘋果”、“葡萄”、“石榴”、“桃”時,先編謎語:“大姐長得美,二姐一肚水,三姐露著牙,四姐歪著嘴?!苯涍^幾遍練習,幼兒就記住了,接著教上述四詞,并畫圖說明,效果很好。教“推磨”時,先說:“石頭層層不見山,短短路走不完,雷聲隆隆不下雨,大雪飄飄不覺寒?!边呎f邊用動作說明,幼兒印象很深,其速記率和鞏固率都有明顯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時機,與幼兒進行交談。使他們無拘無束,有話愿意講出來。如:在戶外散步時,引導幼兒交流所見的東西,及時豐富幼兒詞匯。如秋天到了,讓幼兒觀察各種樹木、花朵的變化。幼兒會驚奇的發現“有的葉子落下來像小船”,“松樹看上去像一頂尖尖的帽子”,幼兒在觀察、討論、想象中及時的用語言表達出來,發展了口語能力。

三、 幼兒文學作品中的語法知識對語言教學意義重大

語法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按確定用法來運用的詞類、詞的屈折變化或表示相互關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詞在句中的功能和關系。包含詞的構詞、構形的規則和組詞成句的規則。語法知識是語言教學中的又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幼兒時期正是孩子們各項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引導他們學好語法知識、明白基本的語法規則對于他們的學習、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語法知識較為抽象,幼兒很難理解,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借助相關的載體引導他們進行學習,幼兒文學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幼兒文學作品都是精選出來的符合語法規則的內容,引導孩子們學好了這些知識,也就相當于引導他們學好了語法知識,能夠很好的促進他們語言知識的學習。要教會幼兒正確的使用語言,有條理的說話。如:在看圖講述《送奶奶回家》中,讓幼兒先觀察他們在干什么,后來又怎樣了,最后又怎樣了,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條理講述故事。使幼兒不但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語言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幼兒園訓練幼兒連貫語言有許多方法,復述故事、編故事結尾、看圖講述、練習句子游戲等,都是以幼兒文學作品為材料的。

四、 幼兒文學作品中的豐富內容對語言教學意義重大

在筆者看來,幼兒的語言教學在做好了語音、詞匯、語法等內容的教學之后,還要引導他們能夠重視孩子們知識面的拓展,能夠引導他們認識到更多的事物,拓展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能夠更好的認識世界,以便能夠更好的去表達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觀點,能夠與別人交談的時候有話可說,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比如在引導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不斷的拓展他們的閱讀面,漫畫、詩歌、寓言故事等等文學作品都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學習,以便能夠更好的豐富他們的見識。并鼓勵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說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物,激發孩子們探求課外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引導他們通過對于文學作品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的語言技能,實現學生的不斷發展與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篇7

我暑期進了游泳訓練班,這班里有很多人,老師連一個自己游泳的時間都沒有。除了我們在游泳,還有另一些人來鍛煉的,我喜歡這種游泳環境,因為我能結合老師教來的訣竅和其他高手的特點,來發現我的不足,最終使我成為愛游泳的男孩。

因為我以前有去學過,所以第一天來就拿著浮板游,一開始我還有點怕,但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這恐怖的力量給征服了。過了三天,我一直是拿著浮板游,到了第四天,我下水前想:“我今天不能拿浮板游我要打破我的常規,丟掉浮板,去迎接我學會游泳的喜訊,使大人們大吃一驚,破除我不會游泳的笑話?!?/p>

我下了水,嘗試著丟掉浮板,但我沒做到,我撲通撲通的沉下去,我立馬從水中站起來(因為我不會喚氣),我試了幾次都不行,我失去了信心,只好拿著浮板繼續游。游了許久,我又想:“我要鼓起勇氣去游,因為游泳一定要有膽量,沒有膽量,不下水,不行?!蔽野迅“宸旁谂赃叄峙浜夏_,腳配合手,在水中跳起來,快速的擺了幾下手腳,忽然發現我不但沒沉反而前進,我再次鼓起勇氣,游到大人那邊去,看到我會游他們都瞠目結舌,過了會兒才對我說:“子凡,你會游啦?”我說:“事實都擺在眼前了,難道還有假?”大人們高興的喊:“子凡會游啦!子凡會游啦!”

從此,我就踏上了會游泳的軌道,和會游泳的美言里,真是美滋滋的!

篇8

關鍵詞:國學教育;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改革創新

1引言

二十世紀初期,“國學文化”以及“國學教育”逐漸成為中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當時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都相繼創辦了國學院,并開展系統化的國學教育。當時就有梁啟超、吳宓、梁漱溟、王國維等著名的國學大師。改革開放以后,國學傳統文化又被重新發現,國學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也被重新評估。在教育領域,國學文化都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近年來,教育改革越來約深入到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國學教育新模式也具有非?,F實的教育意義。

2國學教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根

一種文化要想能夠長久發展,就必須有扎實的根基,如果文化沒有根基,那么就如同木之無本,水之無源。木之無本,則必成枯木,水之無源,則必成死水。朱熹也說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蔽覀儌鞒袃炐愕膫鹘y文化,并不是為了回到過去,回到古代的生活,而是為了在新的時代里創造更好的生活,創造更高的文明。中華文明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夯實中華文明的根基。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國學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國學文化資源也非常豐富。在國學教育中,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有利于國學教育模式的創新,有利于提升國學教育的感染力。國學教育對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長遠的意義,對于塑造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涵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國學教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依托

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國學文化是以中華文化體系的土壤為依托,以中國歷代文明體系為基礎的優秀文化資源。國學文化資源與我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當前,我們正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遙相呼應的。例如,“愛國、民主、文明、和諧”其實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內涵相得益彰,《大學》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這些都是與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內在的文化聯系的。

4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完美人格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也塑造一方人的品格。優秀的傳統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塑造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品格。在進行國學傳統教育時,我們要鑒別傳統文化的優劣。在傳統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例如,“三從四德”、“愚忠”、“愚孝”的觀念,這些糟粕都要被阻絕在國學教育內。對于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則要大力弘揚,積極探索其文化價值。例如,“仁義禮智信”“愛國精神”等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則要結合社會主義文化教育的要求,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國學教育的體系中,增強國學教育的引導性,塑造人們的優良品格。此外,我們也要探索國學教育的新形式,開展豐富的國學教育,建立完善的國學教育模式。例如,在基礎教育階段,將優秀的國學經典讀本納入到必讀文本中,引導學生從小就接觸優秀的國學文化,從國學經典中學習優良的文化和精神。同時,還可以挖掘國學文化的廣泛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學文化學習活動,如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國學故事會等。在各個階段的教育體系中都要重視國學教育意義,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5結語

綜上所述,國學教育對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豐富傳統文化的內容,完善傳統文化體系具有現實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國學教育有機融合,改革國學教育的基本形式,關注傳統文化的傳承性和發展性。弘揚國學教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要認識到國學教育的具體內涵,以國學文化為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正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念和精神理念。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國學教育的重要資源,也是中華文明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國學教育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運用多元開放的教育形式,開展多種國學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文化探索,培養文化涵養,在文化傳承中進行文化創新。

參考文獻:

[1]楊維杰,李昳華.把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以普洱市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6,(08):117-118.

[2]袁建瓊.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5.

篇9

一、幽默和諧了師生關系,消除了師生之間的心理障礙

人類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幽默在人類社會中可以起到緩解人與人之間緊張關系的安全閥作用,它可以冰釋誤會、釋解責難、和緩氣氛、淡化矛盾、減輕焦躁。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兒童也不理解教師?!苯逃龑嵺`證明,師生情緒嚴重對立時,學生會拒絕接受來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礙他們對正確認識的真正理解,即所謂“意義障礙”。而教學幽默是和諧師生關系、消除意義障礙的良藥。因此,教師的幽默感能使學生感到教師的性格之美和人情溫暖,從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消除師生間的心理障礙。教學幽默是和諧師生關系,消除意義障礙的良藥。它可使同學感到老師的人情之美和性格優點,從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功效。

二、幽默更加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實踐證明,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同學才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的思維發明活動中,才大膽地與教師一起把課堂教學搞得有聲有色,一起發明出良好的教學藝術效果。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課堂上的笑聲會制造出積極的氣氛,使‘教’與‘學’變得輕松而有效?!绷己谜n堂氣氛是影響和增強教學藝術效果的一種非理性因素,是構成課堂教學藝術情景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教學幽默藝術的快速彌漫性和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運用教學幽默,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新活動,才能與教師一起把課堂教學搞得有聲有色,才能共同創造出良好的教學藝術氛圍。

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部動力,它可以使學生產生極大的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鬃釉浾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好”是掌握知識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學生產生好這種興趣的動因是什么呢?心理學告訴我們:幽默恰是有效的誘發這種學習動因的重要的因素。興趣激發出來,教學效果便會相應的增強。如:在給學生上《烏鴉喝水》一課時,問學生還有什么辦法,讓烏鴉喝水?有個學生嘀咕道,一根吸管不就解決問題了。我接著他的話大聲說:讓我們穿越時空,給這只烏鴉送去吸管吧!并且把烏鴉的硬殼嘴變軟一點吧!學生聽了,哈哈大笑……接著,學生更加積極投入到討論中。

三、亦莊亦諧的幽默使課堂更豐富

篇10

我聽說別的同學都會游泳,我的心里可難受了。我求爸爸教我學游泳。暑假到了,我的機會也來了。

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游泳館??吹接斡境刂泻芏啻笕撕秃⒆釉谒镦覒?,我非常的興奮,但興奮中又有一點害怕。媽媽說:“孩子不要害怕!這里的水不深。我相信你!”爸爸又是一番鼓勵,我終于鼓起勇氣來到了游泳池旁。學著別人的樣子,小心翼翼的走進了水。但我還是一個不小心摔倒了,喝了不少水。

于是,我吵著嚷著不學了,爸爸在一旁對著我說:“不要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爸爸在水里做了一個示范動作,我按照他的動作抓住游泳板兩只腳一起往后蹬。我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不一會,我的身子慢慢的可以浮起來了,能游兩三米了。我心里特別的開心,遠處的爸爸也向我豎起了大拇指,說:“孩子,你真棒!”

后來經過我的努力,我終于學會了游泳。同時也知道了遇到困難就要不放棄才能成功!

三年級:倒帶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