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市場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1 11:2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品市場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市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按照市愛國衛生委員會的具體要求,受市XX局委托,我處迅速組織力量,查字典網于20xx年8月24日至26日對城區范圍內的26個商品市場進行了為期3天的調查,總的來看,環境衛生工作有喜有憂,但形勢不容樂觀?,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一、城區商品市場環境衛生現狀
據調查,我市目前共有各類商品市場26個,總營業面積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場4個(XX大市場、XX大市場、XX大市場、XX大市場)、農貿市場11個。城區商品市場共有管理人員200余人,其中,專職清潔員120人。從性質上看,事業性管理的商品市場有8家,占30.8%;民營型商品市場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場1家,占3.8%??諝な袌?家,占3.8%。4個商品市場配有垃圾站,5個商品市場配有垃圾桶,9個商品市場對廁所每天進行沖洗,9個商品市場有污水管并與市政污水管連接,13個商品市場有公廁,3個商品市場建立了綠化帶,15個商品市場聘有保潔員,9個商品市場由環衛部門代運垃圾,11個商品市場每天進行衛生清掃,6個農貿市場有家禽宰殺場地,并每天進行沖洗,1個商品市場對生鮮經營場地每天沖洗,1個商品市場有肉食類保鮮設施,1個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辦有健康證,5個商品市場有專門的物業管理機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貿西街(區XX局南側)馬路市場(未計入全市26個商品市場內),該馬路市場既無專門的管理機構,也無固定的管理人員。但見有人收費,卻無人進行管理和清掃,致使市場內臭氣熏天,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環境衛生令人堪憂。
近年來,城區各商品市場管理機構,圍繞經濟發展需要,把環境衛生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為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如XX市場、XX市場、XX市場等,在環境衛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應的衛生設施配備齊全,每年從收取的門面、攤位和衛生費中拿出部分資金用于環境衛生的整治。聘請了專門的保潔員,并做到每天對場地、廁所、排水溝、家禽屠宰場地等衛生角落進行清理,確保了垃圾及時得到清運。XX區市場服務中心為改變市場環境衛生,先后對XXX市場、XXX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使市場環境衛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級。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場由于沒有人員管理,也沒有相應的環衛硬件設施,業主自發組織請人打掃衛生。如XXX農貿市場,該市場已整體拍賣,正在改建,原來業主自發組織對市場內環境進行清掃。還有XXX建材市場,該市場原屬區農委管轄,由于建筑商離開,致使物業無人管理,業主也是自發組織請人對場地衛生進行打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少數商品市場對衛生工作重視不夠;二是衛生投入不足,衛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場周邊發展不平衡,易受影響;四是周邊環境有待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五是綠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數商品市場沒有綠化帶;六是個別商品市場環境衛生服務工作走過場、標準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七是環境衛生監督力度不夠;八是熟食飲食經營人員辦理健康證的不多;九是多個商品市場防塵防蠅設施為零;十是治安問題比較嚴重,經常有被盜現象。
三、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商品市場環境衛生好壞,關系到我市省級衛生文明城市的創建,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市委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落到實處。
(二)、積極服務,建立綠色通道。環境衛生管理有關部門要對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進行督查,對沒有辦理健康證的經營人員,采取上門辦證服務,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取締。
(三)、繼續完善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對商品市場的環境衛生保持24小時清潔,積極加大環境衛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環境衛生各項規章制度。
(四)、建立綠化帶。對有條件的商品市場要逐步進行改造或創建綠化帶和公共綠地,提高商品市場的綠化覆蓋率。
(五)、切實加強市場內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聯防聯動機制,為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
(六)、建議有關部門對南貿西街馬路市場堅決予于取締,徹底清除城區內的衛生死角,同時就近規劃興建一個農貿市場,以方便這一帶的居民生活。
篇2
近年來,我國藝術文化市場逐漸活躍,收藏拍賣市場也相繼火熱起來,吸引了更多的資金進入到藝術市場中來。從剛剛過去的內地藝術品秋拍來看,中國嘉德、北京榮寶、北京翰海、北京誠軒、北京華辰等公司的秋拍相繼發力,盡管多數公司的秋拍成交總額較今年春拍的瘋狂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比2010年秋拍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在樓市調控、股市低迷的情況下,藝術品市場在2011年則表現得十分“給力”。
書畫仍是焦點
11月13日,榮寶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會落幕,1600多件作品成交總額達到4.57億,成交率為76.54%。其中,書畫部分600余件作品成交額為3.2億元;古董文玩、紫砂茗具等成交額為7237萬元;珠寶鐘表成交額為2009.7萬元;油畫及當代水墨部分成交額為4157萬元。從數據可見,書畫成交額占整個拍賣會的70%。
在榮寶秋拍的現場也可以看出,近現代名家與當代名家的書畫精品仍是競拍追逐的焦點。近現代書畫中,齊白石的精品之作《歲朝圖》,以1344萬元成交;張大千得意之作《情寄河山》以336萬元成交;吳昌碩《富貴神仙圖》以1097.6萬元成交。當代書畫部分,吳冠中的《殘陽如血》,以1078萬元成交;何家英的作品《秋夜聽雨聲》以257.6萬元成交。
其實,近年來中國書畫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表現一直比較搶眼。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2011年春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今年春拍書畫成交額達到257.28億元,所占市場份額高達60.05%,在成交價過億的15件拍品中,書畫就占據12席。而今年秋拍,中國書畫也依然延續了之前的繁榮態勢,繼續稱霸拍賣會現場。除了以上提到的榮寶秋拍,在中國嘉德的秋拍會上,書畫的成交額達到25.9億元,占整個拍賣的65%,其中成交價超千萬元的書畫有41件,另外,有兩件書畫的成交價過億元;北京翰海秋拍會上,書畫成交16.40億元,占成交總額21.24億元的77%。
現場驚喜不斷
北京榮寶2011秋拍推出的珠寶首飾及鐘表專場也吸引了眾多藏家的眼球。據了解,此番是榮寶數度推出珠寶鐘表拍賣后最具規模的一次專場拍賣。數量超過二百多件的首飾鐘表,璀璨華美,令人贊嘆不已。
一組由香港著名設計師設計的豪華款祖母綠項鏈和手鏈套裝,華麗亮相,祖母綠主石顏色純正鮮艷,總重量超過83 克拉,令人不禁聯想到卡地亞的鎮店之寶。此外,一顆特大銀色系南洋珍珠,實屬當今世界難得的“狀元級”寶貝。鐘表專場也異彩紛呈,其中不乏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等超一線品牌,以及19世紀歐洲精美座鐘。
在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上,一件 “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以1.68億港元創下明代瓷器成交最高紀錄。同時,在內地秋拍市場上,據報道統計,已有超過100件拍品成交價超千萬元,新產生的拍賣紀錄為16項,成交價破億元的拍品已有5件。
拍賣回歸理性?
當然,相對于2011春拍的火爆,2011年秋拍各大拍賣公司的成交額、成交率還是或多或少出現了縮水現象買家顯得更為謹慎冷靜,一些高估價拍品大量流拍或以接近底價成交。
篇3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整個藝術品市場也受到沖擊,出現低速行情,但中國經濟似乎一枝獨秀,恢復態勢良好,藝術品市場更是逆勢飛揚,其中中國書畫增幅巨大,所占市場份額也從2008年秋的32%上升為2009年秋的49%。在2009年秋拍中,中國嘉德以全季度18.71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再次占據中國藝術品拍賣全球市場之冠。而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則跌落至第五和第七,稱為南方拍壇老大的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此次秋拍也以史無前例的6.12億元佳績位列第九。
這次超億元級的四件天價拍品均為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新的紀錄打開了古代書畫的價格空間,并提高了市場預期,在此影響下,近現代書畫的扛鼎人物齊白石作品也以9520萬元的價格向億元逼近,其他近現代名家和個別當代名家作品也迭創高價。2009年,中國書畫引起了全世界藝術品市場的關注,成為帶動整個中國市場發展的新引擎。
瓷雜、中國書畫、油畫及當代藝術歷來是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三大主力品種。占藝術品拍賣市場超過80%的份額,此次秋拍中國書畫增幅巨大,瓷雜、油畫及當代藝術都有不同程度的滑落,漸趨理性。由海外提升的當代藝術的天量行情,由于金融危機的爆發,而急劇下降,2009年秋拍,當代藝術無論上拍數量、成交額、高價拍品方面都大幅度減少。以張曉剛作品為倒,2009年秋僅上拍10件作品,與此相比2007年秋的上拍件數是45件。從高價拍品看,油畫及當代藝術2009年有16件作品入圍前100名。老一代油畫藝術家的作品在此時顯示出面對市場的抗跌性,特別是重量級代表畫家群、趙無極、常玉的作品拍價均能列入個人作品價格的前三名。
中國經濟的持續性增長會進一步推動以中國書畫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推廣,縱觀世界歷史。當一個國家和民族開始崛起的時候,集中反映這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藝術品。也會受到更多的推崇和珍視。在接下來的藝術品市場交易中,中國書畫仍舊會是市場的主角,古代書畫做先鋒創天價,近現代書畫為主力,套帶來新一輪的市場機會,并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名家精品、高價拍品仍將成為市場熱點。
中國古代書畫以其富舍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文物價值、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多年來。由于傳統文化的缺失,對中國古代書畫一直處于一種普遍的缺乏認知的狀態,隨著經濟發展引發的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中國古代書畫的價值也為更多人所認識。在2009年內地成交的四件超億元古代書畫,分別是:乾隆時期宮,廷畫家徐揚的《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手卷。以1.34億元成交;吳彬的《十八應真圈卷》,以1.69億元成交;曾鞏的《局事帖》,以1.08億元成交;朱熹、張景修等的《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以1.008億元的價格成交在2009年秋拍的過千萬級拍品中。內地市場的拍品數量是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三倍,由此表明,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中心逐漸由香港向內地轉移。本土藏家的實力和眼力正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藝術品市場的壯大而快速提升。2009年12月16日,在北京新聞大廈舉行的“芷蘭雅集”年度峰會上,有專家認為,隨著億元時代以及更多精品千萬級價格的到來,“撿漏時代”已經終結。也有人認為,內地藝術品市場出現精品過億現象是一件好事,說明中國藝術品走向了世界舞臺。上海收藏家、吳彬《十八應真圖》的競得者劉益謙先生認為,藝術品進八億元時代,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者。如果對同一精稀作品感興趣的人越多,則價格容易競高,從千萬級躍至億級也就順理成章;必然者,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們對藝術品的關注和投資理財意識的提高,使藝術品被納入同房地產、股票相似的投資領域。在此次峰會上,還有人提出,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正從以前的“行情時代”走向現在的“價值時代”,說明藝術品的價值從“跟市場行情走”向“跟美術史地位走”過渡。未來市場,藝術品價值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一方面是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獨特歷史地位的藝術家的作品會持續走高;另一方面,同一畫家,不同藝術水平的作品價格差距會不斷拉大,精品將進入高端收藏領域,而普通作品只能是低端收藏品,甚至流出市場。實際上。天價作品的大量涌現,其背后也是收藏群落的變化,作為一種投資渠道,意味著在這中間參與資本有股市、房地產利潤的輸入,也有基金、藏家、行家及消費的資金。中國改革開放30年歷史中,藝術品市場的建立,只占了一半的時間,現仍處在初級階段,從長遠來看,它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篇4
關鍵詞:高職高專;營銷類專業;非營銷類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模塊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228-02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開設市場營銷課程的專業有:市場營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城市交通運輸管理(物流方向)、會計與統計核算、報關與國際貨運。在以往的市場營銷課程模塊化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塊,沒有突出不同專業對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要求。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校逐漸摸索出營銷類專業與非營銷類專業市場營銷課程差異性模塊化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模塊選擇。
一、營銷類專業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
1.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我校市場營銷專業主要培養掌握市場營銷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業務談判、推銷、市場調查、價格策劃、渠道研究、廣告策劃、產品分析、營銷計劃制定和實施等專業技能,能夠從事市場調查、銷售、導購、收銀、市場開發、電話營銷、客戶關系管理、售后服務、網絡營銷、促銷、廣告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如表一所示。
由于市場營銷專業為了培養學生的營銷能力,后續的專業課程還有消費行為分析、市場調查、網絡營銷、廣告策劃、推銷實務等課程,因此,該課程在教學中針對廣告、推銷、市場調查等內容不做深入的展開。但是,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行業,在教學中盡量介紹汽車、手機、房地產、家具、服裝、飲料等行業產品的營銷策略,比如,王老吉市場定位、中國汽車市場細分、Iphone6手機營銷策略、龍湖地產精品項目研究等內容,讓學生通過這些產品了解相關行業。
2.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我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主要培養掌握基本的市場營銷和汽車技術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新車銷售、二手車評估鑒定、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保養與維護等專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結合該專業特點,在模塊二市場研究分析模塊,重點介紹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環境,中國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消費行為分析,中國汽車市場調查報告,中國汽車市場細分(微型車、小型車、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豪華車、MPV、SUV、跑車、面包車、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皮卡)等內容。在模塊三市場營銷策略模塊,重點介紹汽車的產品策略、定價策略、銷售渠道(汽車4S店、二手車交易市場)、促銷策略等內容。
二、非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
1.城市交通運輸管理專業(物流方向)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專業技能和良好職業素養,掌握物流管理及相關知識,具備物流市場開拓、采購、倉儲、配送、運輸、收派、處理、報關與貨代、客戶服務、電子商務與快遞管理等物流職業能力,能夠從事采購管理、倉儲管理、成本核算、運輸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管理、客戶服務、快遞管理、外貿物流、電子商務等物流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結合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市場營銷課程授課過程中,重點介紹中國物流市場現狀,中國主要的快遞公司經營現狀,快遞新產品的開發,物流中如何開展市場營銷、服務營銷,物流市場定位,市場競爭戰略選擇,公共關系等方面內容。
2.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會計與統計核算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既能用手工方法處理日常業務又能用相關軟件進行業務操作,并能勝任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會計、統計以及其他相關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在該專業的市場營銷課程授課過程中,除了介紹市場營銷的相關知識,還要結合該專業學生就業,利用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市場競爭戰略選擇、SWOT分析等內容,教會學生分析自身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利用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低成本戰略,在就業過程中學會自我推銷,找準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3.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報關與國際貨運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能夠應用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在海關、報關行、國際物流和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從事國際商務活動、國際貿易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在該專業的市場營銷課程授課過程中,在模塊二市場研究分析中,重點介紹國際貿易環境,重點學習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市場競爭戰略選擇、SWOT分析等內容。同時,結合該專業學生就業,教會學生分析自身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利用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低成本戰略,在就業過程中學自我推銷,找準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4.其他主要的財經大類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1)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等專業。從事國際貿易、工商管理、連鎖經營等工作,市場營銷顯得尤其重要。市場營銷更多的是研究消費者需求,進行市場調查,市場細分與定位,市場競爭戰略選擇,營銷計劃制定執行,4P營銷策略選擇等。因此,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必須牢牢記?。阂粋€企業如果產品銷售不出去,所有的生產、人事、財務工作都是徒勞,這個企業必定走向死亡。如果當年諾基亞大力開發智能手機,而不是固守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的老式手機,那么諾基亞就不會倒下。因此,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等專業學生而言,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中,消費者需求、市場調查、市場細分與定位、營銷環境分析、市場競爭戰略選擇,營銷計劃制定執行,4P營銷策略選擇等內容是學習的重點。(2)公共事務管理、民政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這些專業培養的學生工作在營銷第一線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塊選擇中,對于市場營銷知識,只做簡單的介紹。需要加強的教學模塊主要是,模塊三市場營銷策略的任務四公共關系。因為,對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公共團體而言,公關顯得尤其重要。做廣告、宣傳,爭取民眾的支持理解,其實也是公關的一個內容。當然,在開展公關之前,需要輿論調查、環境分析、廣告研究等工作,因此,營銷環境分析、市場調查、4P營銷策略分析等內容也是教學模塊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沈瑩.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模塊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7,(12).
[2]林瑛.非經濟管理類專業《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09,(12).
Discussion on the Modular Teaching of Marketing Course in Marketing and Non-Marke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Chongqing Public Transport Career Academy as an Example
ZHAO Dong-ming,SHU Hong
(Chongqing Public Transport Career Academy,Chongqing 402247,China)
篇5
三線城市是相對于一線直轄市,二線省會城市而言的地縣級市,其樓市的發展情況、城市的經濟和媒介環境等不盡相同,因此操盤的時候也是手法不一,但有些環節還是非常重要且必須要做的。
首先市場摸底,做好樓盤角色定位工作。
要理清此地區的樓市發展脈絡,深入理解樓市的發展處于哪一個階段,了解項目營銷的大環境。大環境是項目發展的基礎,只有順應大環境發展趨勢的項目才能獲得較好的發展空間。
經濟運行情況、商業興旺程度、現有居住環境考察、建筑風格考察等都是研究區域營銷大環境的重要問題,一般來說,通過以上的專項研究,結合相近城市情況,進行橫向比較就可以初步推斷出此區域樓市處于哪一個階段,然后根據發展趨勢,給項目做一個合適的角色定位,使項目的發展能順合市場的發展趨勢。比如直線廣告去年在做嵊州的一個住宅項目時,就是先通過以上的幾個方面研究,確定嵊州的樓市正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就把項目定位于一個樓市領軍者的角色,再通過引進杭州上海等地先進小區的模式,在建筑設計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使整個小區的生活理念,建筑品質、建筑風格、環境設計等各方面全面超越當地已有的小區,用實體情況來配合這個領軍者的定位。后面的熱銷證明了這個角色定位是非常準確的,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
其次要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的特征,做好產品優化工作。
現在的開發商大部分還是沒有這個概念,總是在建筑方案確定后才找推廣公司來做推廣,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當建筑方案確定后,修改的余地就很小了,那策劃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市場研究的工作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市場經濟需要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而計劃經濟則是先生產產品,然后再找市場。因此產品的設計能否符合市場需求特征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先通過專業的市場調研,分析市場需求特征,然后根據市場需求特征來設計符合需求的產品才是策劃的上上之選,不戰而屈人之兵。而產品設計一旦定型后,如果恰好符合市場需求的那還好,如果不符合市場需求特征的,那在推廣中就非常被動了,因為你必須得找另外的理由來說服消費者購買他不滿意的商品,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如能在建筑方案出來之前,策劃工作能介入的話則是相當完美的。所幸的是我們恰好在產品設計之前參與到了這個項目的操作中,因此詳細的市場調查報告對產品的設計方案有了一個明顯的優化作用,保證了此項目的建筑風格、戶型面積等各方面都是基本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為后面的銷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是做好財務預算,一般人會覺得開發商的財務預算對于策劃來說不大相干,這也是一個很錯誤的認識。你必須充分了解項目的成本、利潤空間及推廣的預算情況,因為媒介計劃、促銷計劃等大量的工作都牽扯到財務預算問題,因此只有你充分了解了財務預算的構成,才能游刃有余地根據預算來做推廣,這叫量力而行,打有計劃的仗。否則推廣中產生的費用是很難控制的,一旦超出預算,合作的愉快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解約。
了解財務預算需要開發商和推廣公司雙方坦誠相對。
第四,推廣工作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情況,可行性要側重考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許多策劃者在操作三線城市樓盤的時候,往往根據大城市的習慣來想一些大創意大推廣,到執行的時候發現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結果往往是無功而返,有的甚至因為虎頭蛇尾,為當地人所垢病。事實求是的態度是做策劃推廣工作的前提,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完善推廣環境,小城市也有小城市推廣的優勢條件,比如我們在操作這個三線城市的樓盤的時候,就充分利用小城市人們大多相互認識的特點,根據人際傳播原理,把樓盤的信息通過政府官員、相關單位的人員之口傳播出去,結果在醞釀期兩個月內不花一分推廣費,卻取得了近千人慕名前來預訂的成績,打了一個漂亮的推廣戰。只是苦了項目的銷售經理,一個多月來整天拿著建筑方案往各政府部門跑,請他們提意見(實際目的是希望他們來傳播信息)。
而在預售證拿出來后,進行正式推廣的時候,我們也充分考慮了小城市的廣告環境比較簡單,廣告形式單調,因此設計了一個“突襲”的方案,通過電視、報紙、戶外、現場、SP、試銷等各方面途徑,集中在一天完成,做到路上走的能看見戶外廣告、市中心玩的能參與到SP當中,在室內的能看到電視廣告和報紙廣告的全方位立體營銷效果,由于這種突襲式的推廣方式比較新穎,加上信息集中,此樓盤的信息一下子就在整個城市傳播開來,成了市民相互談論的話題。
篇6
故宮博物院藏古畫
理性回歸史名史價
誠然,經過歷史刀斧手的"殘酷",能在書畫市場流通的蓋棺定論的古代名家名跡已經是鳳毛麟角,只要是真品、精品、極品、絕品,其價值是永恒的,任何風波都不可能動搖其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政治動蕩、經濟滑坡都是短期行為。
客觀地說,中國的書畫市場不過十來年的光景,比較起西方藝術品市場近兩百年的歷史,中國的書畫市場還是一個雛形。但中國的書畫市場形成的歷史背景卻遠非西方所能比擬,穩定的政局和持續穩健、科學發展的經濟環境,使得中國的書畫市場在起步伊始便沐浴了和煦的春風。特別是在經過了2004至2006年間的無序、躁動、虛高、炒作等非理性挫折--人造的"時名"使他們在相當程度上血本無歸以后,才因對"時名、時價"的心灰意冷而轉向對"史名、史價"的理智回歸。這,抑或就是古代書畫名跡成了人們關注的收藏亮點和投資績優股的因由所在。
2007年初現回暖趨勢
古代書畫回暖是在2007年,上半年的市場數據顯示,古代書畫的成交總額達6.23億元,占到2007年上半年中國書畫成交總額的26%,這比2006年中國古代書畫成交額占整個書畫成交總額的16%增加了10%的份額。在2007年上半年中國書畫成交價格前100位排行榜中,中國古代書畫占據了39位,其中前10位中有5位均為古代書畫作品,這5件作品的成交價格均超過千萬元。其中的最高成交價是在中國嘉德春拍上以2408萬元成交的清代宮廷畫家錢維城的《雁蕩圖》手卷。至此,古代書畫便走出了"死人賣不過活人"的怪圈,顯現出主宰和支撐中國書畫高價位市場的態勢。
到2007年下半年,古代書畫的整體行情在上半年回暖的基礎上又呈現出了突破性的漲幅。
在中國嘉德、匡時國際、西泠拍賣、香港佳士得等拍賣行推出的秋季大拍中,多件精品的重磅推出使得古代書畫作品的成交價格也得到了不斷刷新,非但打破了國內外原有的書畫作品成交價格紀錄,而且高價位作品的頻頻出現,更顯露出2007年的秋拍市場上古代書畫強勁上揚的價格走向,明代仇英的
《赤壁圖》創造出了中國古代書畫的最高價7952萬元,更使古代書畫的國際價格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不僅創造了中國繪畫拍賣成交價的世界紀錄,也標志著中國繪畫作品的拍賣成交價首次超過一千萬美元級別。
其中徐渭《墨花》、董其昌《書畫小冊》與《草書杜甫詩》、文徵明《細筆山水圖卷》、王鐸《草書詩卷》、華新羅《紅樹青山圖》、徐揚《南巡紀道圖》、清乾隆御制"鑒古席珍"《乾隆肖像圖冊》、王《唐宋人詞意圖》、王鑒《仿趙松雪山水》、張懌伯《鎮江淪陷記》等作品,成交價都在一千多萬至四千多萬元之間。
國內書畫市場對古代書畫的清醒,也使得倫敦、紐約等國際拍場不得不調整從2005年起就再沒推出過中國古代書畫相關專場的策略,重新挖掘中國古代書畫不可再生的價值。如蘇富比倫敦公司推出的"Mu-Fei收藏中國繪畫"專場中,推出了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品及少量近現代書畫的拍品共計120件,成交率為90%,總成交額為4622,652萬元。拍品年代涉及從中國的北宋時代一直到近現代各個時期,如北宋時代米芾的《山水》以137,379萬元成交,梅清的《黃山十景》成交價格為273,999萬元等。
2008年春季的古代書畫市場,更是高歌猛進。如:文徵明、董其昌《赤壁賦》、《后赤壁賦》、唐寅《層樓拔嶂圖》、石濤《花卉冊》、惲壽平《載鶴圖》、乾隆、董邦達《中秋帖子詞卷》、山人《鷺石圖》《瓶菊圖》等成交價也在一千多萬元至三千多萬元之間。
有多少真跡可以上市?
2009年春拍山人的《仿倪云林山水》刷新古代書畫拍賣紀錄的8400萬元拍出,顯然是再一次揭示了中國古代開宗立派的書畫大家的作品不畏動蕩的升值潛力,同時也驗證了"如今古書畫再貴也有人買"的收藏、投資取向。
是的,中國古書畫還剛剛走出市場洼地,從目前成交的價格來看,有些作品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而有些作品不排除有情緒性的虛高現象。面臨著古代書畫在書畫市場呈主角的態勢,我們要防止早些年一窩蜂的跟風現象再度出現。古代書畫雖然沒有情感因素的炒作成份,但卻不排除因攀比"打破紀錄"而采取的商業炒作的可能,更要警惕假拍、假成交的報道和數據。
此外,古代書畫雖有其不畏其他動蕩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大跌大漲,但其有限的存世量以及流通量會影響其整個大盤指數。有限的資源,自會引發非理性的扎堆競爭,而競爭的激烈會使很多介入者頭腦發熱,而介入者頭的腦發熱,正中賣家的下懷。因此,有些賣家很有可能借機大量投放洗白了的贗品。
根據我對市場的了解,賣家無時無刻不在研究市場和買家的層次、買家的心理、買家的腰包,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啟用業界媒體、業內專家對即將上拍的拍品進行"粉飾";而買家,很多時候都處在被動的局面,舉手投足無不受制于賣家的引導,缺乏自我判斷、自我做主的能力。
此前,我曾與相關專家就當下的書畫市場進行過多層面的分析,大家得出這一共識,即:國人玩書畫市場,是以賣家的奸詐迎合買家的幼稚、無知、狂熱、擺闊而形成的市場格局。我以為,市場的成熟應該取決于買家的成熟,亦即有賴買方市場的形成和占主導地位。近來,業界媒體多有報道的一些專家所謂"民間收藏95%是贗品"的說法,盡管我并不完全同意這一說法,因為說這話的專家是對某個地區的民間收藏而言,因而此說有以偏蓋全之嫌。但從央視"尋寶"到河南衛視等各地尋寶、鑒寶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寶級、天價級藏品也確實難得一見,當然,真正的收藏家寶不外露也是原因之一。但這一切卻給我們一個不得不引起警覺的發問,那就是:接踵而至的拍賣會和應接不暇的上拍真跡究竟是從哪兒來的?鑒于國內拍品資源枯竭,很多拍賣公司將征集拍品的觸角伸向域外,于是,"海外遺珍"就成了拍場一道令眾多買家神魂顛倒的五彩光環。無可否認,歷史的原因,中國很多國寶曾經大量流失域外。但是,事實上其中也有很多贗品,因為造假也是傳統文化中一個忽略不掉的組成部分,否則,庋藏歷代書畫的總記錄的《石渠寶笈》也不會充斥著許許多多的贗品。
既然凝聚著集體智慧的《石渠寶笈》也真假共存,難道憑一己之力匯集藏品的,諸如比利時的尤倫斯夫婦、美國的王己千(已故)、中國香港的張宗憲等大收藏家的收藏都是件件珠璣?這可能嗎?事實上,"海外遺珍"的蜂擁回流,只能演繹海外藏家狂拋狂賺、國內藏家放血接盤的鬧劇。
篇7
Who is Manag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誰在玩中國當代藝術}
國際拍場頻繁流標
2月6日是中國農歷的除夕,華人忙于迎新除舊之際,倫敦佳士得舉行了“戰后和當代藝術”夜場拍賣。在這場拍賣中總成交額為7293萬英鎊,成交總額尚可,但成交率僅為69%,創下自2003年6月以來倫敦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成交率的新低。其中安迪?沃霍和格哈特?里希特都有作品流拍。這場拍賣結果似乎對之前Art Tactic那份針對當代藝術市場的報告做了印證,國際當代藝術作品的流拍顯然“傳染”了中國當代藝術。
相比2月份佳士得的這場拍賣,當月倫敦蘇富比的“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似乎更令國人關注,因為在此場中有10件中國當代藝術的拍品并且每件都堪稱精品,此前專家對這些作品的期望值就很高,其中法國藏家麥克?博耐特收藏的張曉剛和岳敏君的4件作品都估價不菲:張曉剛三件作品的《大家庭NO.1》估價150-200萬英鎊、《記憶與失憶NO.1》估價50-70萬英鎊、《同志》估價100-150萬英鎊,另外岳敏君的《黑夜里的愚人》估價為75-95萬英鎊,四件作品最終的成交價為170萬、69.25萬、114萬和91.6萬英鎊,雖然成交價格都不低,但是都在估價范圍之內并且張曉剛的三件作品都在剛高出最低估價成交。而另有4件作品被安排在這場拍賣作為“壓軸”出場,但這4件作品中只有劉野的作品《下午的蒙德里安》以52.4萬英鎊成交。方力鈞的《無題》、劉野的《我相信我能飛》、以及岳敏君的作品《制服》均以流拍收場。此前岳敏君的《制服》的估價高達120-180萬英鎊,而市場的表現明顯低于專家的預估。
大量中國當代重量級藝術家作品流拍的現象同樣出現在另一場拍賣中。3月17日,蘇富比拍賣公司的2008春季拍賣會“亞洲當代藝術”專場在紐約舉辦,在曾梵志的《面具No.11》(三張一組),以105萬美元(不含傭金),超出了最高估價100萬美元的同時,很多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流拍或者以低于最低估價的價格成交。如張曉剛的《血緣系列:大家庭No.8》成交價為702.75萬元(93.7萬美元),雖然位于該場拍賣成交價格的第二位,但卻低于最低估價100萬美元,《綠軍裝》的成交價為534.75萬元,也低于150萬美元的最低估價,而那件備受矚目的《2001 No.8》,估價高達180萬到250萬美元,占全場拍品總估價的近十分之一,卻遭到了流標的命運。蔡國強2003年受蓬皮杜中心邀請制作的巨幅重要火藥宣紙作品《升降梯:蓬皮杜中心爆破計劃》,估價為50萬到70萬美元,也遭遇流標。耿建翌的一件《The Second Condition》也以其最低估價30萬美金的價格成交。
香港市場堅挺企穩
縱觀佳士得、蘇富比幾場當代藝術拍賣我們看到中國當代藝術品重要接盤者尚在,盡管和預期有些偏差,但是張曉剛的作品《大家庭NO.1》仍能以170萬英鎊成交,在曾梵志的《面具No.11》仍能以超百萬美元成交這些都是證明。而在國外的這幾場拍賣,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估價過高,也就是在整體大經濟環境不好,人們處在摸不太清行情的時候,過高的估價影響了人們在競拍前購買的信心。而且一些作品在最低估價作品成交,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讓人們感覺市場抬升不足。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部主管林家如在攜春拍作品到北京預展時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她說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市場上的“意外”流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估價過高所致,而且她覺得美國次貸危機對股市、房市的影響并不會波及藝術市場,給出的證據是:藝術品拍賣市場是由頂尖的一些大藏家來支撐,而這些人資產的減少度并不會影響他們在藝術品上的開銷。
我們可以從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的估價來看,顯然冷靜了很多。在“仕丹萊•重要當代中國藝術珍藏”中,張曉剛《血緣:大家庭3號》是張曉剛1995年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尺幅作品(179×229cm),并且參加了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之前的估價為1,950萬―2,700萬港幣(低于張曉剛的作品《大家庭NO.1》約2,301.1―3,069.2萬港幣的估價),最終由居住在美國的一位臺灣藏家通過電話競投,以含傭金4,736.75萬港幣的價格將其收入,此成交價格超過了最高估價2,000萬元,這也創下了張曉剛作品世界拍賣成交的價格紀錄。另外在另一個專場中劉小東的《十八羅漢》(18件)最終以6,192.75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超過此作品之前的最高估價5,500萬港元,同時也締造了該藝術家個人作品的成交記錄。在這兩件作品都是精品的前提下,這一方面證明了香港蘇富比低估價策略起了效用。另一方面如此高價仍有人接手,這也印證了之前林家如說的經濟危機對“高端藏家”影響不大的論調,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為403,042,750港幣 (51,672,148美元)創下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最高紀錄,證明中國當代藝術在香港信心猶在。
大量出貨令人堪憂
在為香港蘇富比可喜的成交結果高興的同時,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不能讓我們視而不見。事實上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上中國早期當代藝術的藏家就在大量出貨。此次香港蘇富比“仕丹萊?重要當代中國藝術珍藏”108件作品的推出讓人們看得更真切。這些作品的出售者為紐約畫商威廉姆?阿奎維拉(William Acquavella),他開辦的畫廊之前主要經營一些大師如保羅?塞尚和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去年8月,他通過紐約和倫敦的畫商邁克?高蒂(Michael Gouehuis)買下這些作品。僅事隔8個月,阿奎維拉將這些作品的一部分投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構成了“仕丹萊?重要當代中國藝術珍藏”專場。而其中的另外一部分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在紐約拍賣。當時高蒂斯以什么樣的價格轉手這些作品不得而知,但他明確表示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3號》在賣給阿奎維拉之前的三年半時間里已經漲了15倍,不知道阿奎維拉又從這次拍賣轉手中賺得多少鈔票。再聯系2月份倫敦蘇富比的“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中,法國藏家麥克?博耐特售出其收藏的張曉剛和岳敏君的4件重要作品;另外,去年菲利普拍賣行推出了“法伯收藏專場”,這些收藏家和經紀人的這些舉動給人一個信息:他們并不看好中國當代藝術的后續市場。而且從今年內地尚未開槌的拍賣公司征集的作品看,重要當代藝術作品出貨特征明顯。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走到如今這個節點似乎還沒有明確性的結論,它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成為中國藝術市場整體走高的主引擎。由此在artprice網站公布的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排名中,中國代替法國排名第三,僅次于美國和英國。香港蘇富比國內首拍的良好成績給市場一粒鎮定劑,以此或可推斷今年的當代藝術市場還會走好,但是人們對于它的憂慮也日益增大。
Who will be the Focus in Next Wave of Auctions
{誰是下一波拍場熱點}
自2003年以來的中國藝術市場它一直是在品類的輪轉中一步一步完成整個大盤的擴大,從近現代書畫到當代書畫再到油畫及當代藝術,熱點在不斷的輪轉,這也是市場自身的規律。2003到2005年似乎滿市場都是齊白石、張大千,這幾年又都是“四大天王”,
中國當代藝術成為中國藝術市場提成的主引擎但是我們在如今反過頭來看一下中國書畫,會有不同的認識。
國畫市場增勢明顯
3月23日,嘉德四季拍賣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圓滿落槌。此次推出了13個專場共計五千余件拍品,包括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古籍善本等在內幾個部分的總成交額高達16,777.303萬元,成交率為75%,創下嘉德四季拍賣會總成交金額的最高紀錄。尤其在與中國書畫相關的4個專場中,上拍作品2192件,成交量為1762件,成交率為80%,總成交額為10,105.88萬元,該項數據也均刷新了嘉德四季拍賣中該門類的成交紀錄。作為中國嘉德在2008年推出的第一場拍賣會,此次中國書畫拍品的數量規模較大。從本次拍賣的成交場面來看,書畫市場的交易十分熱烈,成交價格也表現不俗。當書畫作品市場遭到調整之后,熱點隨之轉向資源豐富,價格較低的當代藝術方面,而恰在這段時期內,之前進行投資炒作而持有大量書畫作品的人便會出貨,市場由爭奪激烈導致的資源稀缺情況改變了。
中國畫市場是一個傳統市場,它一直都有一個廣泛的收藏群體,在市場資源豐富、價格回落之時,之前被高價排擠的人就會再次進入。在香港蘇富比今年春拍書畫看,競爭的信心顯然高過預期,有的作品高出了原估價的十倍以上,如傅抱石的《蘭亭雅集》僅為一件33.1×39.2厘米的小幅鏡心作品,估價為40-60萬港元,而成交價則高達422.5125萬元;林風眠的《秋森》鏡心以205.9125萬元成交,而估價僅為80-120萬港元;齊白石的《荷塘》立軸原預估價為50-70萬港元,而成交價則高達205.9125萬元,高出估價4倍之多。
而目前當代藝術也正是處在相對資源稀缺的階段,一位著名市場人士不無風趣的說:“要是管我要100張齊白石(的作品),我打打電話半個小時就能搞定,如果是要10張張曉剛(的作品),那我只有跳樓了!” 對于當代藝術來說再追高進入風險明顯加大,而在市場不甚明朗之時,或許傳統類別市場會是一個避風港,除中國書畫呈現抬頭之勢外,古玩、瓷器在這幾年中一直是穩定增長的門類。
文玩或成熱點
三月中旬,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分別進行了瓷雜小拍,成交情況比較理想。
就該場拍賣結果,我們第一時間采訪了嘉德3月15日上午,中國嘉德舉行了嘉德四季第十三期拍賣會。這也標志著今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春拍”拉開了大幕。15日這天率先舉行的是“瓷器、玉器、佛像、文房工藝品”的專場拍賣。這兩場拍賣的成交總額達到了4,054.4萬元。其中的“瓷器”專場的成交總額為1,966萬元,成交率72%,“玉器、佛像、文房工藝品”專場的成交總額為2,087.8萬元,成交率為79%。
在“瓷器”專場中,一件清乾隆《粉彩御題詩壁瓶》以112萬元成交,共有23件拍品的成交價格在20萬元以上。在“玉器、佛像、文房工藝品”專場中,成交價格最高的一件是以57.1萬元成交的明《犀角雕花卉杯》,明《銅鎏金加漆金真武大帝像》(一組四件)以56萬元成交,這一場中有3件成交價格超過50萬元,20件拍品的成交價格在10萬元以上。
嘉德四季瓷器工藝品部的經理劉越先生說:“通過這兩場拍賣所取得成交結果,我感覺瓷器雜項的市場行情穩中有升,因為這部分市場中的買家比較成熟,所以瓷器雜項的市場價格一般不會大起大落,行情一向比較穩定。在瓷器這部分,目前明清官窯瓷器依然是市場的熱點,尤其是明清出自景德鎮燒造的官窯瓷器最受藏家的追捧。從類別上來講,“青花瓷”的成交最為活躍,另外單色釉瓷器和粉彩瓷器的行情也比較“熱”,目前的市場中只要有精品出現,肯定也會拍出較理想的價格?!?/p>
劉越同時談到了今年雜項市場有可能出現的兩個變化:
一是玉器普漲:由于近兩年新疆和田玉玉料的數量急劇減少,玉器的價格上漲很快,所以玉器整體交易的行情有所升溫。具體到拍賣市場,目前一些大的玉器擺件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關注,這與前兩年小的、適合把玩的玉擺件受市場歡迎的情況有所變化。
二是文房類拍品逐漸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這類拍品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并且它們適合近距離把玩。這類拍品中一些有特色的東西比較受藏家看好,以前瓷器是瓷器雜項市場的“主角”的狀況在今年可能會發生變化。
3月14日,保利的新春拍賣以“瓷器、玉器、工藝品”作為“開年大戲”,上拍作品877件,成交率66%,總成交額為1,397.2萬元,有26件拍品的成交額超過10萬元。成交價格最高的拍品是以48.1萬元成交的清乾隆《銅象耳鹿頭尊》,另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鋪首尊》以41.4萬元成交。保利瓷器工藝品部主管李移舟先生認為:“我們這場拍賣的定位在中小型拍賣,拍賣結果與我們自己相比是進步的。瓷器這部分的清代官窯瓷器還是市場的熱點,從類別上來講,“青花”還是很穩定的,粉彩瓷器也是不錯的,斗彩的價格更高一些。從這場拍賣的成交前10位來看,“青花瓷”占據了7席。
對于文房類拍品的行情,李移舟和劉越有類似的認識。他說:“收藏這類拍品的藏家主要還是出于他們自己對這類東西喜歡,覺得很有收藏樂趣。另外,很多收藏瓷器的藏家也對文房類拍品比較喜歡,這兩部分的藏家其實是有重合的。文房類拍品的價格比較有彈性,價格目前漸漲。”
本場中,一件清乾隆《銅鎏金無量壽佛像》以6.72萬元成交。對于佛像類拍品的行情,李移舟先生認為:“這部分購藏的人群既有從工藝品收藏角度介入的,也有很多信佛的藏家,還有的藏家是從“宮廷藝術”角度介入,尤其是一些明清宮廷佛造像,它們的造型精致,藝術價值較高,成為藏家首選?!?/p>
對于今年瓷雜市場的整體行情,李移舟的判斷是:“瓷器的行情肯定會更好,雜項漲幅會比較大,尤其是木器以及一直被市場所低估的明清銅器可能會是新的成交亮點?!?/p>
瓷雜高端市場堅挺
嘉德四季的拍賣和北京保利的瓷雜小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眾收藏市場的一些情況,但是高端的市場資源一直被國際市場所占領。
3月19日,紐約佳士得2008春季拍賣會舉槌,主打瓷器古董。 在其中國瓷器工藝品專場中,作品的上拍量為370件,成交量為285件,成交率為77%,總成交金額為15,185.044萬元。從高價作品來看,上千萬元以上拍品就占2件,即一件五代遼時期的《鎏金銅菩薩坐像》估價為100-150萬美元,成交價則達1,878.75萬元(250.5萬美元),另一件《龍泉窯青瓷瓶》估價80-120萬美元,成交價則高達1,710.75萬元(228.1萬美元),高出了最高估價兩倍以上。而百萬元以上拍品則有29件,占成交量的10%。該專場中佛像作品的成交引人注目,除成交價格位居榜首的上述《鎏金菩薩坐像》外,另一件《鎏金文殊菩薩像》的成交價也為786.75萬元。此外,在瓷器上,一件釉下彩紅紋罐成交價為576.75萬元,另一件精美的景泰藍鐘的成交價也為492.75萬元,成交價格普遍高出最高估價。
香港蘇富比今年春拍在瓷雜方面也是捷報頻傳。香港中國陶瓷拍賣的成交額為757,970,250港幣 (97,175,674美元)創中國陶瓷藝術品拍賣的新高。其中明朝宣德金胎鏨“趕珠云龍”紋嵌寶石叁足蓋爐拍出116,807,500港幣創中國金屬制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南宋官窯粉青釉紙瓶(《玉津園》款)”拍價港幣67,527,500港幣,創下了宋代陶器的最新記錄;“清乾隆金胎掐絲琺瑯開光式畫‘仕女花鳥’圖多穆壺”拍價為56,327,500港幣,創下了清代金制品的記錄。
篇8
近幾年C2C(Customer to Customer)模式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帶來的稅收問題則尤為嚴重。中國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200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增長迅猛,網上成交額由2004年的3500億元升至2005年的5531億元,增長158%。其中C2C成交額達135.05億元,比2004年增長280%。據目前國內最大的C2C網上交易平臺淘寶網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數字顯示,淘寶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2200萬,目前每天的成交額超過4700萬。淘寶網新聞發言人還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今年淘寶的全年交易額估計會有160億元,加上易趣等其他網站的網上交易額,整個C2C市場的2006年總交易額將達到230億元左右。但網上商家都未曾進行工商登記,更不會主動納稅。按照現行的稅收政策,這些只是買進賣出的網上商家應該繳納4%的增值稅。按此計算,2006年我國網上交易的“漏稅額”將達到9.2億元。
一、C2C電子商務模式引發的稅收問題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稅務部門的稅收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難題。首先是因為稅務部門對于網上貿易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這種行為。比如有些買賣雙方網上看貨,線下現金交易,這就會導致稅收流失;其次,電子商務模式使得網上貿易都是通過無紙化操作達成交易,使稅務稽查失去了原有的最直接的紙質憑證。而且交易中的納稅人可通過加密、授權等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再次,對于網絡這樣一個虛擬的市場,納稅人的身份難以判定。
C2C電子商務模式是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其特點就是消費者與消費者討價還價進行交易。C2C網站的本意則是構建一個網上二手跳蚤市場,個人將其閑置物品到網上供其他有需要者購買,而非從盈利角度來專門出售商品。C2C電子商務模式引發的稅收問題還對其他方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對實體店造成一定的沖擊
現在的C2C電子商務模式實際上已經是一種純商業行為。C2C商家與現實中的個體戶其實沒有區別。不同的是,個體戶必須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并取得營業資格后才能在經許可的經營范圍內營業。而網上開店不需要經過任何行政審批過程,只需在C2C網站上注冊用戶,提交身份證復印件即可。因此網上開店的商家就不必象那些工商個體戶那樣去納稅,同時由于網上開店不需要象實體店那樣交納租金等原因,吸引了越來越多實體商店的商家將其部分或全部生意轉移到C2C網站去經營。
2.對B2C網站產生不小的威脅
如今C2C網站上很多人做起了專職的網絡賣家。打開淘寶或ebay易趣等國內大型C2C網站,大部分賣家已經不是以個人名義,而是冠以“××精品店”、“××連鎖店”等名稱。從商品內容看,都是一手商品,商品種類上至汽車、家電,下至服裝禮品,B2C(Business to Customer)網上有的商品在C2C網站上幾乎都能有。有業內人士尖銳地指出,“eBay易趣和淘寶上的很多店已經不再是C2C,而是B2C。傳統的B2C網站和C2C網站里的商戶已經形成競爭,并且這還是一場并不公平的競爭?!边@主要是因為稅收政策的不同使B2C和C2C處在了兩條起跑線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費包括營業稅(地稅)、城建附加和教育附加。其中營業稅為主要部分,收取額度為當年度該公司營業額(即公司收入,并非網上交易總額)的5%。而eBay易趣和淘寶網上這些連“工商許可證”都沒有的商家是不可能去繳稅的。再說也沒什么強制政策,又礙于技術操作上的難題,稅務部門根本不可能找到這一家家商戶收稅。因此C2C網站商品在價格上顯然比B2C網站更有優勢。一部分B2C的商家轉移到C2C網站上去經營,以逃避相應的稅款。
3.使網上經營向跨境交易發展
如今通過淘寶網或ebay易趣網的商家進行境外購物比較普遍。買家可以直接買到或者讓賣家代購化妝品、首飾、名牌服裝、電子產品等多種商品,價格當然要比在商場便宜許多。這些交易基本上都是以郵局或快遞公司作為物流渠道。這類境外賣家中有部分并非專職賣家,而是利用自己或親戚經常出國回國的有利條件,為買家捎帶所需物品。他們一般將商品圖片貼到網站上,買家看中后,交付定金要求代購。賣家在國外購買后帶回國再按一般的C2C網上交易流程進行交易。這些交易一般都不涉及納稅。
所以C2C市場的蓬勃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個體經營者從傳統交易或從B2C市場轉移到了C2C市場。這必然導致可征稅貿易方式的交易數量減少了,相應征收的稅款也就減少了。
二、C2C電子商務模式征稅的可行性分析
今年5月24日商務部公布了《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網上交易者應經工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注冊批準,引起了各方激烈的爭論。其實網上商家關心的并不僅僅是工商執照的有無,而是是否要繳納稅款這一敏感問題。那是否應該對C2C網站上的商家進行征稅呢?筆者認為目前進行征稅還為時過早,原因如下:
1.C2C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我國電子商務尤其C2C業務正處在起步階段。淘寶、易趣、騰訊等眾多服務商紛紛打出免費口號吸引個人網店入駐。這些商家本小利薄,正是沖著免費二字開起網上小店。正因為此,當易趣部分項目開始收費后,淘寶憑借免費手段吸引走了易趣上的大量商家。2005年第三季度淘寶網總成交金額達到23.4億元,根據成交額衡量,淘寶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0%。如果現在要求這些商家進行工商登記,收取稅款,勢必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成本的增加定會促使相當一部分商家放棄C2C交易,并加劇網上小商家的滅亡,這對正處在培養階段的C2C市場是很不利的。另外,在網上開店的人大多不大富裕,如果通過這個途徑解決其就業、溫飽問題,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此這個市場還需要政府的寬松政策加以扶持。
2.大額交易難逃繳稅
純粹的C2C難以有大額交易,無非是B2C或B2B轉移到C2C才能產生。對于大額交易,其在網上偷稅其實也難以產生。一方面,在工廠進貨方面,工廠要交增值稅,另一方面,廠家給客戶要開發票,否則財務上也不好控制。同時客戶也會要求開發票。
3.小額交易征稅則“得不償失”
收稅對于實體店來說,是比較容易辦到的。但對網上交易進行收稅難度很大。首先有部分網上商家只是兼職,這些生意規模很小,如果他們都要去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無疑增加了工商部門的工作量;有部分商家僅僅是出售自己使用過的二手物品,在我國相關的增值稅法規中曾指出,“個人銷售其使用過的舊貨免稅”。如果稅務部門根據其在網上的具體業務內容加以區分征稅,也是不現實的,收的稅還可能不夠這方面的管理開支。
4.其他方面也不完備我國目前的法律對電子商務如何征稅仍是空白,稅收制度在設計上尚未對網上交易做出明確的規定,稅務部門的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設還跟不上電子商務的進展。這些方面不完善起來,對C2C征稅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因此,筆者認為,不管是從促進C2C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這個角度來看,還是從現有的軟硬件來看,都還沒到對C2C商家征稅的時候。
三、C2C電子商務模式征稅的必然性分析及其應對措施
目前C2C交易的比重相對其他交易方式,絕對數額還是很低的,征稅不會給國家財政帶來太大收益,所以對C2C征稅還為時過早。但從C2C健康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 對C2C交易的征稅是必然的。首先是因為C2C模式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交易額持續大幅上漲;其次稅收的一個核心問題即公平、公正。C2C電子商務模式作為一種以Internet為交易媒體的實體商品交易方式,與傳統商店在實質上是一樣的。網下交易要繳稅,而網上交易卻沒有繳稅,這對傳統銷售方式是不公平的。再次,前文也分析了C2C的逃稅問題給B2C交易造成了很大威脅,如果不對C2C征稅,勢必會影響到B2C的健康發展。
C2C的稅務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可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相應的征稅法規、制度
這是首要的一步,能使對C2C征稅有法可依。按照公平的稅收原則,修改和補充現行稅法,并在我國現行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等條例中補充對電子商務征稅的相關條款,合理區分稅收種類。除此之外,還要建立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要求所有的電子商務企業到稅務機關辦理電子商務稅務登記以便管理,提供網上交易平臺的第三方運營商也應要求申請網上開店者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的復印件以便向工商部門和稅務部門驗證。
2.加強合作與交流
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實現與海關、銀行、工商、公安等部門的無縫連接,實現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共同研究電子商務運行規則,對企業的生產和交易進行有效的監控與稽查。
3.建立電子商務稅收代收制度
C2C市場中的買賣雙方交易都是通過第三方提供的C2C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為解決網上交易的信用問題,淘寶和易趣分別推出了“支付寶”和“安付通”支付系統。即買家付款時,錢先支付給淘寶或易趣,當收到貨物滿意后錢才轉到賣家手中。這種支付方式保障了買家的利益,所以買家一般都愿意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支付。這樣雙方交易的資金流都經過第三方服務商,便可由服務商的交易系統替稅務機關自動計算并扣除應付稅款。
4.稅務機關還應重點培養相關人才,加強科研投入力度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稅務機關應積極培養、引進既懂計算機、電子商務又懂稅務的高級人才,加強稅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開發網上自動征管系統,在技術、能力上超越企業、商家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監督、控制、打擊其偷稅行為。
總之,C2C電子商務模式在我國持續迅猛發展,其所引發的稅務問題,我們應該積極面對,深入研究。不管現在是否對C2C市場進行征稅,我們都應該在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稅收制度、征稅系統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 楊曉榕. 電子商務的稅收及對策研究. 財會經緯. 2006年4月. 第四期
[2] 趙立秋,劉振華.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 學術交流. 2006年4月. 第四期
[3] 胡利民. 中國C_C電子商務模式的稅收問題與對策. 涉外稅務. 2006年2月. 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