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04:0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情商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情商教育論文

篇1

1在緒論課上明確情商教育方向

首先,要明確情商教育對高職教育的重要性。高職學校和那些綜合型大學人才培養目標不同,高職教育是要培養實用性的技能型的人才,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全方位的準備。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習做人;不僅要提高智商,還要提高情商。要讓學生明白,情商在一生的成功與幸福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其次,要明確情商教育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因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要讓學生明白,雖然語文考試時還沒有相關內容的測試,但思想上要對情商的培養重視起來,平時要多關注這幾方面的內容,主動提高自己的情商。第三,明確情商培養的方法。情商培養的方法是課堂上老師的指導和學生課外實踐的結合。課堂上教師的指導又包括個別指導和集體輔導相結合。個別學生有關于情商方面的問題可以單獨找老師,老師會單獨輔導(課堂時間有限,可課外進行);對于共性的問題,老師會利用教學內容不密集的時間給學生做專題講座。

2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滲透情商

教育與其他課程相比,語文課的內容本身就富有情感,在情商教育方面有獨特的條件,老師可以利用相關內容進行情商滲透。這樣每堂課滲透一點,點點滴滴積累起來,也會有一定的效果。首先,利用課前三分鐘口練對學生進行情商滲透。為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每節語文課前都安排兩個學生每人三分鐘的即興口練時間。這些口練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學習的,也有情商方面的,比如如何寬愛待人、如何與同學相處、母親節怎樣表達對母親的祝福、如何做自信的大學生等等。學生口練完,老師都要對口練的情況進行點評,而這點評的時間,就是情商教育的最好的機會,老師可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情商內容的滲透。其次,利用小組討論對學生進行情商滲透。在語文課上,有許多學習任務要學生討論完成。在對學生討論動員時,老師要指導學生互相配合,互相學習,要有團體意識。組長要調動起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要勇于表達,要為目標的完成貢獻自己的力量。經過多次討論課的訓練,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小組長可以不固定,輪流當,活動中又可鍛練組長的責任心和管理他人的能力,這些也是情商的培養。第三,利用實訓課加強對學生的情商滲透。許多內容都是先講理論,之后安排學生訓練。比如調查報告,要讓學生分組確定題目、設計問卷、進行調查、歸類整理、寫成調查報告,最后每組選一個代表上臺匯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共同合作,又有所側重。組長要根據每個組員的特長分配任務,擅長表現的負責匯報,擅長寫作的負責寫作等等,結束之后,組長還要根據每個同學的表現給出成績。通過這樣的實訓,既鍛煉學生與課程相關的能力,更鍛煉學生的情商,包括心態、協作能力、理解能力、表現能力等。老師在實訓中和實訓后要針對全班同學的優缺點和每組的優缺點進行點評,給予引導。

3開設專題講座進行情商教育

除了對個別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外,老師還要想學生所想,對于可能是共性的問題,進行情商教育內容的系列專題輔導。為了保證效果,老師可把輔導內容分別安排在學期初、學期中、課程末進行。語文課一般安排在學生入學后第一年,因為初到學校,學生對學校、對學習、對同學都還不十分熟悉,還不完全適應。對此,第一次情商的專題輔導就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進行。比如安排“改變不了環境、改變態度;改變不了別人,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一切,改變心情”為主題的專題講座以及“選擇自己所愛的,愛自己所選擇的”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在環境適應及與同學相處時,要有主動、積極的心態。讓學生明白,這個學校、這個專業是自己選擇的,既然選擇了,就要喜歡它、愛它。學期中,學生對于學校、專業、同學關系有了一定的體會、經驗,對于家鄉、親人,都有想念的感覺。教師可據此進行專題輔導,可安排“看人、看世要多看陽光面、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感情是需要表達的,表達感情要注意什么”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看人看事多看好的一面,不看或者少看不好的一面,遇事樂觀面對,與人友好相處,這樣利于自己快樂前行;引導學生在與同學、親人相處時學會表達感情,養成表達的習慣,要把握好表達的機會(如對母親感情的表達,要利用節日、生日、三八婦女節等)、表達的方式(語言、行動、禮物等)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期末,針對學生中已經有談戀愛的苗頭,其他沒有談戀愛的學生對這個問題也有所思考的情況進行專題輔導??砂才拧叭绾螌Υ龖賽蹎栴}?愛要有愛的能力”的專題輔導。從感情的重要性、選擇戀人前要注意什么、選擇后相處時要注意什么、愛應該有哪些愛的能力才更幸福等方面和學生交流、溝通,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為學生畢業后乃至一生幸福打好基礎。

4教師以身作則加強情商教育的效果

首先,第一節見面課做好自我介紹,給學生一個好印象,更給情商教育打基礎。情商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認識自己,與人相處。與人相處的方式有許多,面對新環境,得體的介紹自己,給人一個好印象很重要。老師第一節課要設計好漂亮的自我介紹來以身作則,拋磚引玉,便于學生將來做的更好。其次,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言行舉止,要笑對學生,教師和藹、親切、平等、欣賞式的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學生會起一個示范作用。第三,當學生犯錯時,教師要耐心的教育學生,而不是粗暴的批評。要告訴學生想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要注意方式方法,這樣才可以讓別人容易接受自己的觀點。第四,做有責任心的教師,按時上下課,認真備課,生動講課。有學生上課睡覺、看手機,不能聽之任之,要提醒學生,這也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因為做有責任的人是情商教育重要的內容。第五,上好最后一節道別課。從人之常理來說,人在分別之際,表達感情、真誠道別是必要的。語文課作為有強烈人文性的課,在最后一節課上,教師要設計好與學生的道別,要表達感情,要給學生的未來寄語,這樣不僅給課程畫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給學生如何表達感情做最好的示范。

二.高職語文課強化情商教育的途徑

1教師從生活和媒體中學習情商教育藝術

首先教師要通過電視、生活、網絡繼續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教學的藝術。教師自己的情商高了,才能給學生更好的指導;教師的教學藝術提高了,才能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和互動中更好達到提高學生情商的目的。

2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媒體和生活中學習

提高情商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情商的指導,還要引導學生借助網絡、電視及平面媒體自學,提高自己的情商。另外,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同學間要互相交流、學習,或者汲取長輩在人際交往、心態調節等方面的經驗來充實、提高自己,以便為將來走入社會乃至一生的幸??鞓纷龊萌轿坏臏蕚?。

3注重反饋,強化情商教育的效果

篇2

摘要: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的生源結構與市場人才培養戰略決定了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向職業性傾斜,突出“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商務學科知識+商務操作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對基礎與應用、理論與實踐、選修與必修等課程進行優化組合,確保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具有多專多能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

關鍵詞: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建設

一、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與特點

商務英語專業到底要培養什么人才?比較一致的說法是“復合型人才”。我們經??吹揭恍┯萌藛挝坏恼衅笍V告要求應聘者“英語某級,電腦某級,專(本)科學歷,精通商務管理,有一定的公關能力”、“精通國際商務關系和運作程序,有較高的漢語知識和外語水平,并能熟練地操作電腦、使用網絡”等等,這可以說是對當代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圃盒I虅沼⒄Z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又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知識和技能,會計算機操作,能進行國際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應用型人才。程同春教授在《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研究》一文中對國際商務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與技能素質要求作出了具體的描述,即為了適應現代化建設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需求,對國際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本專業畢業生應是外語與國際商務兩門學科有機融合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即英語+國際商務。具體而言就是:

(1)具有英語和國際商務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

(2)具有較強的英語和國際商務知識應用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各種知識與技能正確分析、處理和解決國際經貿工作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傮w技能素質要求是:

(1)能聽懂有關國際經貿的英語報道、報告和國外商人的英語洽談。

(2)能用英語討論國際商務的專業問題,能用英語介紹國內外經貿動態,能進行熟練、流利的涉及對外經貿活動各種環節的商務英語洽談。

(3)能閱讀國內外經貿報刊的英語文章、經貿法規、商務文件與外商的來函來電。

(4)能用英語撰寫正確、地道的商務報告與各種涉外商務函電。

(5)能準確、清楚地進行有關國際經貿方面各種題材與各種活動的英漢、漢英口譯與筆譯。

無論是一般院校制定的粗略的培養目標,還是程同春教授對國際商務英語教學的具體描述,都反映了課程結構應與人才所具備的素質結構相適應,使學生達到國際通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要求。

商務英語本身具有跨學科的復雜性,培養的是“英語+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商務英語專業的結構是“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應該既重視語言和技能,又重視商務專業內容,兩個元素缺一不可。英國的尼克·布里格BriegerNick設定的商務英語范圍包括三個主要板塊:

(1)語言知識;

(2)溝通技能;

(3)專業內容。在專業內容中,對“商務”一詞的內容要有所界定。由于“商務”一詞包括眾多含義,以致許多人認為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應該是懂經濟、貿易、法律、營銷、金融、財務、管理甚至保險的“復合型人才”。然而,教學實踐證明,幾年的大學教育要造就這種全能型的“復合型人才”是不現實的??梢詤⒖剂硗庖环N提法,將商務英語細分為一般商務用途英語與特殊商務用途英語兩類。以訓練語言或商務技能為主的一般商務用途英語的設置可以是比較固定的,涉及專業內容的特殊商務用途英語的設置應該是有限的、動態的。有限即體現“?!弊?,不能與“商務”沾邊的內容都包括,各院校應根據實際情況,較系統地精選一至兩個方向;動態則是指選擇的方向可以有所不同,可以選擇國際貿易,可以選擇營銷,也可以選擇人力資源、電子商務等,各個學校應根據各自具體的培養目標選擇不同的課程側重點。

二、課程設置的基本架構與內容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源于《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洞缶V》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應該培養具有扎實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文化知識并能熟練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在我國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中,語言知識與商務知識都十分重要。語言與商務兩個元素的學習融為一體,是解決問題的較好方式。在基于商務內容的語言教學當中,商務專業內容是主線,英語是媒介,教學的目的是融商務學習與語言學習為一體。因此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體現如下原則:突出學科主干,注重能力培養,提倡個性發展,優化學生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根據該原則,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可按照“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環節”四大板塊構建。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的生源結構與市場人才培養戰略決定了課程設置應該向職業性傾斜,突出“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商務學科知識+商務操作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對基礎與應用、理論與實踐、選修與必修等課程進行優化組合,確保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具有多專多能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

商務英語作為專業英語課程,即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一個分支,其課程設計可參照PeterStrevens對ESP教學提出的定義,即四個根本特點(absolutecharacteristics)和兩個可變特點(variablecharacteristics)。四個根本特點是:

(1)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

(2)課程必須在內容(主題和論題)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職業以及活動有關;

(3)重點應放在努力使詞法、詞匯、篇章結構與那些特定的活動相適應的語言運用上;

(4)必須與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形成鮮明的對照。兩個可變特點是:

(1)可以只限于某一種語言技能的培養;

(2)可以根據任何一種教學法進行教學。

目前,各高等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主要有商務英語綜合技能、商務英語泛讀、商務英語聽力、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視聽、商務英語寫作、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談判、劍橋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口筆譯等。經貿知識課程主要有市場營銷、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企業管理、WTO與國際慣例、國際貿易與進出口實務、國際結算與支付、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統計學等。文化背景知識課程主要有英美文化概況、經濟地理、公共關系學、文化比較等。這樣的課程體系改變了過去完全按學科與專業設置課程的做法,突出了能力與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拓寬了文化與經貿知識的基礎。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課程交叉重復,分化有余、綜合不足,缺乏理論依據,未能充分體現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人才素質觀等。

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完成這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認真研究與運用科學的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充分考慮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體現鮮明的專業特色,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程同春,程欣.國際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研究[J].中國教育與教學,2006,(2):1-4.

[2]Brieger,N.TeachingBusinessEnglishHandbook[M].York:YorkAssociates,1997.

[3]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

篇3

[關鍵詞]課程地圖;應用型人才培養;行業需求調研

[中圖分類號] G64 [文I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6-0125-03

高校對于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的首要問題,是應該詳細了解用人單位對于應用型人才的素養和能力的具體要求,通過了解企業對于學校提供的課程的意見反饋,來調整以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上,編制課程地圖可以清楚地反映應用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幫助應用型高校學生清楚明白地進行未來職業生涯規劃。[1]

一、調研方法說明

本次調研的目的是通過行業人才需求的調研,初步確定人才規格、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進而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編制課程地圖打好基礎。本次調研通過E-mail方式對67家企業進行標準化問卷調查,返回140份問卷;對其中的43家不同行業、規模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進行詳盡的實地訪談,彌補內容深度的不足。標準化問卷回收后,利用spss.Statistics.17.0進行數據分析,同時,與實地訪談的結果進行對比和印證,使得我們的分析結果的信度和效度的可靠性有保障。

調查組通過E-mail方式對67家企業進行標準化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員工,其中進行實地訪談的43家企業的調研對象主要是企業高管和部門主管。從調研的地域來看,廣東省有26家,海南省有22家,其余32家在全國其他省市。在實地訪談中,從所有制性質看,調查對象有29家私營企業、7家外資企業、4家國有企業和1家混合企業;從所處的行業看,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旅游服務業、信息服務業三大行業;從規???,調查的企業中有15家是1000人規模以上,8家是200~1000人規模,21家是200人以下規模。

二、調研結果分析

(一)行業的崗位需求

通過對本次調研的數據進行分析可得知,目前各行業對人才緊缺度反應不一致,認為非常緊缺的比例為3.6%,認為比較緊缺的比例為23.74%,而72.66%的企業認為對人力專業人才已滿足需要。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人力專業人才需求在海南及廣東區域已基本滿足。

(二)行業的人才需求

1.關于職業資格證書

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在企業中的關注度,是我們關心的問題。通過數據分析可知,65.47%的企業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重要,其中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為23.74%,認為比較重要的比例為41.73%。這要求人力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提前了解未來就業市場對職業資格的要求,做好充分準備。

2.關于英語等級和計算機等級

48.92%企業對人力專業畢業生英語的等級要求為CET4及以上,其中35.97%企業對英語等級要求為CET4,12.95%企業需要CET6,而46.76%企業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這一結果在現實中也得到印證,大部分私營企業和國企對英語水平要求不高,而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對英語的口語能力要求較高。

63.98%企業對計算機能力有要求,其中30.95%企業認為人力專業畢業生應達到計算機一級水平,而33.03%企業認為應達到計算機二級水平。雖然28.78%企業認為沒有要求,但依據現代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計算機能力的重要性很明顯。

3.關于課程重要程度排序

依據實際工作情況,筆者對11門學科基礎課程的重要程度進行了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NO.1 人力資源管理,NO.2 管理學,NO.3 市場營銷學,NO.4 財務管理,NO.5 勞動經濟學。該結果對人力專業的教學計劃安排和課程設置有重要影響。

依據實際工作情況,筆者對11門人力專業課程的重要程度進行了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NO.1 管理溝通,NO.2 薪酬管理,NO.3 培訓與開發,NO.4 工作分析,NO.5 組織行為學。該結果對于專業課程的重新設置具有指導作用。

4.核心能力和基本素養

在人力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哪些核心能力方面,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達成一致意見,依次是:NO.1 溝通能力,NO.2 解決問題能力,NO.3 團隊合作能力,NO.4 適應能力,NO.5 遵守職業倫理,N0.6組織策劃能力,NO.7領導能力。實地訪談還增加了以下方面的核心能力,具體包括:分析總結能力、靈活變通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能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人際關系敏感度。

在針對應用型人力專業本科畢業生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養方面,問卷調查的結果依次是:NO.1 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NO.2 基本社交禮儀,NO.3 健康人格,NO.4 人文涵養,NO.5 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實地訪談的結果顯示,除了問卷中的五個基本素養,還增加了兩個基本素養:一是抗壓能力,二是敬業精神。

(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綜合對企業的實際調研一手數據,結合以往確定的培養方案中關于人才規格、基本素養和能力的表述內容,我們初步擬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素養為:1.共通素養:創新意識、保持熱情、健康人格、適應與學習能力、基本社交禮儀。2.專業素養:良好溝通、團隊合作、職業道德、情商與抗壓能力。

初步擬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為:人力資源敏感度、分析與決策能力、團隊激勵能力。

三、基于課程地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構建

課程地圖的概念始于20世紀70年代,隨后臺灣地區一些高校開始引入課程地圖的理念,近年內地也有部分高校的部分專業開始使用課程地圖,用于直觀地展示教學計劃的各個環節的關聯。[2]許多高校引入課程地圖的目的,是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否具體反映在所制定的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和學習效果測評中,從而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最低要求。[3]

為響應教育部倡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三亞學院進行了基于行業需求調研的課程地圖編制的嘗試工作。根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所進行的關于人才的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的需求調研結果,結合業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結合三亞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走向調查,根據三亞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構想,學院構建了基于行業素養與核心能力需求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地圖,如下圖1所示。

根據三亞學院的人才培養構想,大學生應當具備基本素養、專業素養和創新創業素養。大學生基本素養由通識課程實現,具體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公共選修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的實踐教學模塊。這些模塊教學和實踐指向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中的共通素養部分。大學生的專業素養由專業課程模塊完成培養,具體包括專業入門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實驗環節以及實踐教學模塊。這些模塊指向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和核心能力,同時指導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

其中專業方向課程的形成基于地方經濟發展的特殊性,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定位,所進行的企業需求調研以及三亞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走向分析,以及參考其他高校的經驗,初步確定兩個專業方向:一個是人力資源管理師方向,另一個是旅游+方向。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由創新創業課程模塊構成,該部分模塊與專業課程模塊一起指引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

應用型大學可以通過行業需求調研來了解行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求。編制反映應用型人才需求的課程地圖,可以使學生“適應性地學習”,真正培養業界所需核心能力之專業人才,達到“畢業就可就業,就業即可上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6]

1.根據調研結果,結合國內其他同類高校的經驗,應該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核心課程進行提煉,模塊化其他專業課程,使教學內容對應企業的具體崗位要求,使學生能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期望,進行有針對性的未來職業生涯規劃。

2.學生在校期間需要更廣泛地接觸實際工作,這是這次調研得到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最多的反饋意見。相應的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應包括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比如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作業類型、考試方法和內容、畢業論文等環節。學院還需要針對90后學生的特點,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同時探索互聯網教學的有效形式。

3.通過此次調研可知,企業普遍反映學生實踐能力不足,需要大力增強實踐經驗。許多企業提出應該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將與海南省內外有意愿合作的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在日常教學環節中盡量使教師及學生盡早接觸實際工作現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使其適應企業的實際要求。

[ 參 考 文 獻 ]

[1] 董文娜.課程地圖是什么?[J].教育發展研究,2014(17):56-63.

[2] Timothy G Willett.加拿大和英國醫學院校的課程地圖[J].復旦教育論壇,2010(3):90-93.

[3] 柯曉玲.國外高校課程地圖探析[J].高教探索,2012(1):59-62.

[4] 王春梅,陸珂珂.質量視野中的臺灣高校課程地圖――基于臺灣東華大學的案例[J].復旦教育論壇,2014(3):78-82.

篇4

關鍵詞:藥學有機化合物光譜解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7-0118-03

《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結構與其波譜性質相關性,并進而確定未知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學科。學生通過學習和訓練應該熟練掌握常見結構類型的有機化合物光譜和波譜性質,并能夠掌握解析未知化合物結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可以解析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借助文獻和資料可以確定復雜化合物的分子結構。本課程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高于對課本內容的簡單記憶,而目前課堂理論教學的現狀,不能完全滿足以上教學需求。本文以學生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實踐教學為突破手段,對教學方法、內容和考評制度等進行了系統的改革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一、教學內容的完善與實踐

(一)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科前沿相結合

目前,《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在課堂上主要以介紹紫外、紅外、核磁共振波譜和質譜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譜學特點為主。隨著波譜學測試技術和新的測試方法的不斷出現,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注重基礎知識與前沿科學技術的銜接,及時將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方面的新方法、新知識和新技術融入教學當中。例如,將教學大綱中雖沒做要求的,但在解決化合物絕對構型方面起非常重要作用的(circular dichroism,CD)譜、(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ORD)譜[1]以及Mosher法作為附加內容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們了解立體化學的現代研究方法和手段[2]。

(二)注重教學內容與科研實際相結合

高校教師一般都是教學和科研雙條腿走路、相輔相成,那么在課堂上講授波譜學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例如,將自己在科研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結構新穎、圖譜特征鮮明、易于解析的化合物作為實例在課堂上進行結構分析討論,加深學生對典型化合物結構特征的記憶,也有助于學生對于新型骨架化合物的了解。

此外,還可以篩選本學科優秀的碩士、博士論文,作為學生課外的學習材料,以補充現有教材內容上學科前沿介紹的不足,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增強學生有機化合物結構解析的實踐能力[3]。通過以上幾個方面及時不斷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保持了課程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完善

(一)加強學生對實際測試譜圖的分析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基本是從四大波譜的測試數據推導結構,與實際工作從圖譜―數據―結構有一定距離,因此,學生對實際測試譜圖的解析能力較差。針對此問題,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具體化合物的實際測試譜圖,如核磁共振圖譜、紅外圖譜、質譜等,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們辨認譜圖上的目標化合物信號、溶劑峰信號以及雜質信號,結合理論知識,仔細研究并推敲,增強實際譜圖解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也要改變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教學型”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并大膽嘗試解決問題式、課堂討論式等啟發式教學方法。在圖譜解析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發言、自由討論,通過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加深入、靈活地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解析能力[4]。

(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融入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有機化合物的立體結構不僅影響其理化性質,而且也會影響化合物的生物學活性。因此,必須增強學生對三維空間分子結構和有機立體化學知識的理解。為了實現此目標,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應多采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和分子模型等輔助教學手段[5]。并且在課件制作過程中,應積極與計算機相關專業教師合作,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各種信息軟件技術(如Chem office、Chem win、Flash等)相結合,有效提高傳授給學生信息知識的質與量,增強學生對有機化合物平面和空間結構的理解[6]。

(三)設置學生自主設計的教學環節

為了與上述理論課教學內容相適應,理論課教學應設置4學時學生開放性和自主設計式的課堂教學環節。教師事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把優秀的碩士、博士論文中代表性的不同結構類型的化合物圖譜復印給各組同學。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對代表性化合物進行討論和分析,自主設計解析過程并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各組同學分別介紹自己化合物譜圖的特點,不同譜圖解析結構的優勢以及結構解析具體分析過程。學生利用此開放性的教學過程,積極探索、各抒己見,結合教師對問題的歸納與點評,增強學生自我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數據歸納推理等能力[7,8]。

三、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

針對《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結構解析能力的特點,該課程的考試制度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完善,改變過去期末一張考卷定成績的傳統,實施“三個結合”的考試制度,即開卷閉卷相結合、期末平時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評定方式。這種評定方式更加突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更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三個結合”的評定方式中,要特別注重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評估和學生實踐應用(未知化合物結構解析)能力的評估,使得對學生能力的評估,更加真實、合理[9,10]。

此外,作為平時成績的考評內容,我們嘗試了每位學生針對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的知識點擬一套考試題,并給出標準答案。通過此環節的學習,一方面可以考察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及其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在擬試題的過程中,也進一步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強化實踐教學改革

《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的實驗教學是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學理論加深理解和消化的關鍵環節。實驗課教師結合理論課內容,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及與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并不時的地針對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等內容,讓學生思考回答,或讓學生提出問題,與教師討論解答,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能力[11]。在實驗課結束后,要求學生將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質譜的原理及其應用進行歸納總結,同時結合實際測試的四種譜圖,對測試樣品的結構進行解析,四種譜圖相互佐證、融會貫通,增進了學生對抽象的理論課教學內容的理解。此外,在完成教學任務之余,積極配合波普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自主設計性試驗,讓他們能夠了解影響圖譜測試的主要因素及二維核磁共振譜測試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們在實踐中深入掌握波譜學的原理,幫助他們進一步增強圖譜解析的實踐能力[12]。

五、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課程建設與完善的實施者,所以青年教師的不斷補充與培養,形成一支學歷層次高、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教學效果好、可持續發展勢頭良好的教學梯隊顯得尤為必要。

(一)搞好傳幫帶,使新增師資盡快成長

青年教師一般均為相關專業畢業的博士研究生,基礎理論知識扎實,但缺乏一定的理論課講授經驗。針對這一問題,青年教師必須經過一輪的試講過程,并針對自己在講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去聽取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課程1~2輪,注意老教師在難點知識講解的方式與技巧,吸取經驗不斷完善自己。此外,為了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為每位青年教師可以選擇本專業經驗豐富的教授作為指導教師,定期交流與規范授課內容,教授可以親臨教學課堂聽課,指導青年教師授課內容與方法,并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隨時指正,促進青年教師成長進步[13]。

(二)建立集體備課制度

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教學團隊一直實行集體備課、學科會制度,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探討學科前沿知識的發展與教學內容的相應性調整。通過集體備課制度,有計劃地組織中青年教師講授分別講授紫外、紅外、核磁共振譜和質譜的相關章節,通過集體討論,進一步明確重點掌握知識點和一般了解性知識點的范圍[14]。特別是在集體備課中邀請有經驗的教授以及師范專業畢業的教師來講授示范課,引導青年教師熟悉、掌握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要求和標準以及授課的技巧和方法。

(三)鼓勵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并重

鼓勵青年教師重視科學研究,一方面要鼓勵青年教師開闊眼界,在不影響本課程教學工作的前提下,到國外知名高校進一步進修和深造;另一方面,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申報和研究工作,發表研究論文,在科研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15]??梢酝ㄟ^青年教師加入教授課題組的方式,引導青年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并通過在課題組中參與一些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申報和科研工作,不斷地總結經驗,完善自己科研思路并建立自己的科研方向。此外,還要鼓勵青年教師多參加國內外藥物化學或譜學技術領域相關的學術研討會,通過在學術會議上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科發展前沿和發展方向,促進青年教師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快速成長。反過來,青年教師在科研工作中增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經驗,會豐富課堂教學實例,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即科研反哺教學[16]。

六、討論

21世紀高等教育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從人的個性出發,充分調動人的創造力和潛能,這樣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堅持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教學相結合,堅持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相結合,堅持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相結合[17]。

目前《藥學有機波譜解析》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計劃,更多于傾向于四大光譜(紫外、紅外、核磁共振譜和質譜)的原理和有機化合物結構類型的譜學介紹,而綜合譜學的運用以及譜學在實際科研工作中的應用介紹較少[18]。課堂譜學理論基礎知識介紹多,試驗教學和課外教學內容較少。因此,對于該課程來講,難免存在學生死記硬背,難以掌握未知化合物結構解析思路的現象。甚至在后期的《天然藥物化學》和《藥物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以至于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實踐中,對于稍復雜化合物的結構解析仍存在困難,實踐應用能力較差。

本文針對本科生教學總結的經驗和《藥學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課程的特點,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評制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以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自學相結合,創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培養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會學生有機化合物解析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了學生對藥學和中藥學事業的熱愛,樹立為我國藥學事業奮斗的志向和自主創業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吳立軍.旋光譜和圓二色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J].沈陽藥學院學報,1989,6(2):148-151.

[2]王國凱,劉勁松,王舉濤,許鳳清,李云志,王剛.中藥學專業波譜解析教學改革探討[J].廣州化工,2014,42(1):132-135.

[3]潘為高,羅彭,李兵,霍麗妮,盧汝梅,任賽賽,李勇.高校藥學專業波譜學應用型教學模式[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14(3):107-109.

[4]謝彩俠,催永霞,胡亞楠.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教學模式的改革[J].教育論壇,2009,6(22):157-159.

[5]汪洪武,韋壽蓮,劉艷清,劉玲,嚴子軍,趙建芬,張素斌.《波譜解析》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廣州化工,2010,38(6):273-275.

[6]左華,袁呂江,張保順.《波譜解析》教學新思路[J].中國西部科技,2009,8(2):71-73.

[7]郭麗冰,陶曙紅.《波譜解析》課程教學改革及教學效果調查分析報告[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21(4):480-482.

[8]劉勁松,王剛,林,王舉濤,李云志,王路明.《波譜解析》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醫藥,2013,17(1):178-180.

[9]冷炎,蔣平平.《波譜解析》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廣州化工,2012,40(8):202-204.

[10]周峰巖,劉麗娟,閆鵬,張文志,趙玉亮,周利.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有機波譜解析》教學實踐[J].廣州化工,2014,42(24):178-180.

[11]許招會,王`,熊斌,林春花.波譜解析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光譜實驗室,2013,30(3):1271-1274.

[12]周含笑,許招會,王`,熊斌,廖維林.《波譜解析》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探討[J].廣東化工,2011,38(11):149-151.

[13]洪銀興.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養學術領軍人才[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4:1-4.

[14]楊光明,潘揚.關于中醫院?!队袡C波譜解析》教學的思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22):43-45.

[15]趙興秀,何義國,吳華昌,鄧靜,周健.科研教學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州化工,2012,40(3):131-133.

[16]徐清萍,堯俊英,何培新.科研教學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西輕工業,2011,27(1):155-158.

篇5

關鍵詞:青年教師 隊伍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1)02-090-0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對我國今后一段時期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措施?!毒V要》明確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笨倳浽谌珖谌谓逃ぷ鲿h也進一步強調:“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充分信任、緊密依靠廣大教師,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他們投身教育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提升教師素質、優化隊伍結構,著力加強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建設,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北彼纬跄曛膶W者和教育家胡瑗在《松滋儒學記》一文中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職教化者在師儒?!彼J為教師之對人才的培養、對教育的作用,甚至對國家的治理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古往今來,有識之士對教師的重要性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梢哉f,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關系著教育的興衰成敗,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振興。目前,在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而且他們的成長環境、知識結構、思維特點等都顯現出與中老年教師群體很不一樣的特質。毫無疑問,青年教師將成為今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力軍。青年教師強則教育強,青年教師弱則教育弱。因此,如何培養好青年教師隊伍,發揮他們的特長,激發他們的潛能,促進青年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顯得任務緊迫而意義深遠。

一、青年教師隊伍的整體特點及存在問題淺析

由于我市招聘政策的變化,這幾年招聘的教師主要來自本地生源,外地優秀畢業生和在職優秀教師進不來,學??蛇x擇的范圍大大縮小,新招聘的教師個體素質也參差不齊,這就出現了青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下降、培養困難等一些問題。一些青年教師通過努力,脫穎而出,成長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但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師進步不大,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1.職業理想淡薄,責任意識不強

許多年輕教師攀比心理嚴重,熱衷追逐時尚潮流,這山看比那山高,現實主義思想較嚴重,職業理想較淡薄,因此,往往無法做到“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曾有年輕教師在交流時坦言:至今并沒有把教育當作事業,也沒有把教師當作畢生職業來看待。從現實來看,教育體制存在著一些弊端,教師工作也存在著壓力大、責任重等問題。但是,作為教師,若不能樹立牢固的職業理想,在工作中就會不思進取,容易滿足,缺乏敬業精神,最終失去前進的動力,只能淪落為一名學生不喜歡、家長不信任的“庸師”。

2.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貧乏

現在的青年教師學歷相對都較高,至少是全日制本科,也有碩士、博士。他們的理論知識都比較豐富,但是在實踐方面,青年教師往往還要面臨著“轉型”,就是要實現把專業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有效的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要實現從紙上談兵的“空中樓閣”轉化成面對學生的“腳踏實地”。許多青年教師交流起來一套一套的,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很是老道。但在自己處理班級管理的問題時卻往往捉襟見肘,缺乏有效方法。有的青年教師在授課時沒有關注到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訓練、掌握和落實,沒有關注到學生的情感、意志和價值觀,而是自顧自地上課。這樣的課是有缺陷的課,一段時間后,問題的嚴重性就顯現出來了。更有甚者,有的連起碼的課堂紀律都未能保證,更不用談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了。

3.自我意識強烈,合作精神欠缺

青年教師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自主意識比較強,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比較突出,表現在具體工作中,就是合作意識欠缺。筆者接觸到的一部分青年教師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容易采納別人的建議,往往是你說歸說,我也不反駁你,但就是我行我素,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也有比較典型的,當場就會和你辯解,甚至是狡辯,完全不領情,更不懂得去想同事的建議是友善的提醒,是為了幫助自己少走彎路。青年教師的這一特點,這兩三年尤其明顯。

4.浮躁心理突出,抗挫能力較弱

青年教師一路從學生時代走來成為一名教師,經歷一般都比較順利,心理上有優越感,自信與傲氣同時存在,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困難估計不足,總覺得教育教學是挺簡單的一件事情,功利心理、浮躁心理較為突出。許多青年教師都會遇到從被教育者到教育者身份轉變帶來的困惑,并且面對這些困惑束手無策、無從下手。一些青年教師在面對這劇烈的落差時,找不到教育成就感,于是,對自己的能力就產生了懷疑,對教師職業產生了畏懼心理,有的甚至選擇了逃避。有位畢業于重點師范學院的教師,剛參加工作時信心滿滿、熱情高漲,但同時也很固執,聽不得勸,對一些班級管理的問題沒有及時很好解決,而且我行我素,一味堅持自己認定的做法。終于,一段時間后,四處碰壁,四面楚歌,學生唱對臺戲、家長四處投訴、各項考評屢屢落后,連同事都指指點點。她家長找到學校,希望學校能把他孩子轉崗到職員或者能長期請假,原因是沒有信心面對學生、班級,每周日晚就會心情煩躁、睡不著覺,甚至躲到房間流眼淚。上班對她來說,簡直是在經受“煉獄”般的痛苦,家長甚至擔心她會干出“傻事”。這在以前是聞所未聞的事情,而在新一代的青年教師中卻真真切切的存在著。

二、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思考

青年教師的成長與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以及青年教師自身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要提升青年教師的素質,加強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就必須多管齊下,共同努力,才能有成效。

1.主管部門要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創設交流平臺,加大培訓力度

在培訓經費和師資資源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有著學校不能比擬的優勢。應該說,教育主管部門這幾年在師資培養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經費和心血,但在新教師和青年教師培訓方面還是有欠缺的。根據這幾年新招聘教師和青年教師的整體特點來看,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

(1)加大經費投入?!毒V要》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資,是教育事業的物質基礎?!逼渲?在教師培訓,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培訓方面應該加大投入,為青年教師的成長起步打好基礎。

(2)形成長效機制。教育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可以充分利用資源,邀請名師來開講座、授課、指導等。教育局曾邀請過任小艾、孫維剛等名師名家來我市給教師開設講座,取得很好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專家都能獲得教師的認同。教師一般傾向于認同理論能與實踐相結合的、對一線教育教學指導意義大的、易于掌握和操作的講座。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外地和本地資源相結合的做法,形成長效機制,把青年教師的培養常態化、規范化、專業化,引領青年教師能夠腳踏實地的健康成長。

(3)創設交流平臺。可以多組織一些青年教師之間的觀摩、研討、交流、互動,可以按照“小、專、活”的原則創設青年教師的交流平臺?!靶 笔侵附涣鞣秶?不宜太廣,最好能讓每個青年教師都有上臺交流、互動的機會,在“小”平臺交流的基礎上穿插“大”平臺展示?!皩!笔侵赴凑諏W科、專業、年級或者課題、班級管理等專題進行交流?!盎睢笔侵附涣鞯钠脚_、方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課堂交流,也可以是思想交流。

2.學校單位要積極發揮引領作用,落實具體措施,促進健康成長

學校要用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青年教師,只有樹立了這樣的培養理念,才能從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角度,從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程。因此,對待青年教師應該克服“求全責備”的思想,多挖掘青年教師身上的優點和潛力,多鼓勵,多指導,多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讓青年教師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1)從內容上看,應堅持師德與師能并行。筆者認為,師德和師能是“合格教師”之雙翼,二者缺一不可??偫碓谌珖逃ぷ鲿h上強調:“要重視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聘用)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師德是成就一名“合格教師”的基礎,更是造就“名師”的首要內容。針對目前青年教師群體出現的職業理想不牢固、師德意識不強的特點,應該著重加強這方面的引導、教育和培訓,讓奉獻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關愛意識成為青年教師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

但僅有師德內容是欠缺的。一個教師如果存在師德或者師能上的欠缺,就猶如單翼之鳥,任你如何撲騰,也無法高飛。有的教師,性格很溫順、內向,從不和學生賭氣,更不會體罰學生,也從未接到過師德方面的投訴。但是,他們在課堂上總是紀律很亂,對不自覺的學生,他們也沒有好對策,學生還常常會“欺負”他們。這樣的課堂效率可想而知,教學效果一直都不好。究其原因,其實,就在如何掌控課堂、組織教學、關注學生、落實知識點等教育教學具體技能方面出現了問題。這樣的教師,從嚴格意義上講,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因為他影響不了那些自覺性不夠而可塑性極強的學生,學生的進步絕大部分因素只能依靠自身學習態度的轉變,教師的引導、教育、示范、感染等作用基本沒有發揮。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還應該注重提高業務技能,注重基本功訓練,注重知識的遷移技巧訓練等,這也應該成為青年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綱要》也指出:“必須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模式,增強實習實踐環節,強化師德修養和教學能力訓練,提高教師培養質量?!?/p>

(2)從方法上看,應堅持目標與過程并重。青年教師培養是一個過程,要有目標,也不能忽略過程。可以給青年教師制定 “三年成長,五年骨干,十年成熟” 的總體目標,給他們提供 “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名師)”的成長階梯。

一是制定“成長規劃”,明確目標。引導青年教師根據學??傮w目標,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出三至五年的師德和業務成長目標,分析個人的優勢劣勢,確定具體的措施及業務上的各項指標。為避免出現規劃中看不中用的通病,應要求全體青年教師半年至少一次交流,一年至少一次展示。通過對規劃實施過程的監控,比較及時和有效地引導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教師觀、學生觀和教學觀,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

二是開展“青藍工程”,落實幫扶。對工作未滿五年的青年教師,要安排師德高尚、治學嚴謹、經驗豐富、業務過硬的中老教師和班主任與之結成教學對子和德育對子,落實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幫扶。學校應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加以確認,并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所規定的聽課、評課、反思、論文、教案、競賽、課題、活動設計等具體指標都列入年度考核。目前出現的問題是各組對子重視程度不一,個體強弱不一,實際效果也大大不同。今后,如何打破結對子的固有標準和形式,如何發揮具體個體的個性特長,促進青年教師的扎實成長,是亟待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三是舉辦“讀書沙龍”,促進交流。青年教師接受新生事物快,不喜歡拘泥于古板形式,熱衷寬松的交流和活動。因此,學校成立青年教師讀書俱樂部,不定期舉辦讀書沙龍,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深得青年教師喜愛。交流的內容可以是一本書的學習心得,也可以是一部影片的觀后感,可以是一個教育教學案例的研討,還可以是一場小型說課比賽等,青年教師在豐富多彩的主題研討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交流的地點形式也是靈活多樣的,有時在閱覽室,有時在野外、沙灘,有時在休閑吧,有時甚至在網絡,比較少去的倒是正規會議室。應該說,“讀書沙龍”僅僅是一個載體,一個青年教師比較喜歡的交流平臺,幾年來,許多青年教師就是在這種寬松而有效的交流平臺上逐步成長起來的。當然,這個載體并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它也必須得到精心護理,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氣,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只有這樣,交流才會出成效,這個載體也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3)從機制上看,應堅持競爭與人文并舉。在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應適時引入競爭機制和人文機制,為青年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青年教師個體意識較強,主觀愿望上從不肯低頭服輸。如果在引導加強團隊合作意識下引入競爭機制,營造一個既實現合作交流、資源共享,又合理競爭、相互促進的成長環境。如舉辦各種業務競賽:優秀教案評比、優質課評比、主題班會評比、說課比賽、三筆一畫評比、演講比賽、德育故事評選、師德之星評選、優秀青年教師評選等,多設置一些競爭的平臺,讓青年教師多一些展示、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同時,配套引入激勵機制,除了精神激勵外,也應該有一定的物質激勵,如為這些先冒尖的青年教師創造一些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如優先考慮職稱評聘、晉升等,盡可能激發青年教師的潛能,克服容易知足狀態,促進他們盡快成長。

在人文機制方面,筆者很佩服山東博興的周奎齊校長。周校長很注意關注教師的心理需求,點點滴滴融入學校的人文關懷,充分調動了教師的情商,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校管理也就順了。如:他在春節前,組織鼓樂隊,一路敲敲打打、熱熱鬧鬧地到優秀教師家里掛紅燈籠,上書“優秀教師之家”,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在會議室發一本榮譽證書了事。這樣做,相信這些優秀教師更會珍惜這份榮譽,更會對自己嚴格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至少,應該做到對得起這份榮譽和信任吧。周奎齊校長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業務競賽,他說由于專業不同,往往不能在專業上給這些教師什么建議,但是,有一件事情,他是必做的。那就是在比賽前,一定會找到這位教師,誠懇的關心準備的情況,問問還有什么需要校長配合做的。我想,任何一個教師在面對這樣人文關懷的時候,除了感動,就是滿滿的信心和動力,這時候,教師個人的榮譽、得失已經和學校緊緊聯系在一起了。我們在培養青年教師的時候,尤其需要人文關懷,也許只是簡單的一句關心問候,也許只需要一條情真意摯的短信,當然,有時候也要利用學校的資源為教師解決一些后顧之憂。在提倡“以人為本”的環境下,學校管理者把人文關懷融入到具體教育教學管理中顯得更有意義,其實,人文關懷并不只是一種付出,由人文關懷激發的工作積極性產生的回報必定會更加豐厚。

3.青年教師要準確把握主體地位,激發驅動力,實現自我超越

青年教師是學習的主體,是成長的主體,是促進自身進步的內在因素。只有內在因素積極發揮作用,才能掃除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和障礙,并獲得可持續成長的發展力。

(1)主動學習,在學習中厚積薄發。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成學習和閱讀的良好習慣是青年教師實現持續發展的途徑。善于學習不僅是一種過程,一種積累,更是一種觀念和習慣。通過學習,在學習中汲取營養成分,積累知識,更新觀念,學習是指導實踐和促進反思的基礎。

(2)積極實踐,在實踐中螺旋上升。青年教師要積極參加實踐鍛煉,用專業理論來指導具體的實踐。要充分發揮年少無畏的勇氣和精神,勇于承擔各種教育教學任務,在實踐中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法和模式,不斷提升對教育教學規律的正確認識,通過積極的實踐來實現自身認識和能力的不斷提升。

(3)善于反思,在反思中總結提高?!皩W而不思則惘”。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得。針對學習與實踐過程中的亮點、心得或者問題、困惑,進行有針對性地思考,并及時形成書面文字,長此以往,對自身的成長進步是很有幫助的。

《綱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讓教師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要讓教師成為體面的工作?!睋Q一句話說,就是要讓教師成為“幸福之師”,讓教師充分感受到幸福。而我們要實現“體面的職業、幸福的工作”,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保障和提高教師的待遇和地位;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恪守師德,錘煉師能,升華師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從內因來說,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是能否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應該成為一項長期的、持續的、根本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顧明遠、王炳照.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論著選(上)〔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