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故鄉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19:17: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十年后的故鄉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二十年后的故鄉作文

篇1

當空姐告訴我們:“飛機已到達宜昌上空,馬上就要著陸了,請旅客們做好準備……”時,我往窗外一看,只見下面綠色的田野上,處處鮮花盛開,大地幾乎成了花的海洋。

當我走下飛機,一眼看到白發蒼蒼的父母站在遠處,手搭“陽篷”。目光搜索著女兒出現的方向,我激動極了。

坐在小車上,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講過去,講現在,講未來。我坐在媽媽身邊,不時地指著路邊和遠處的建筑,問這問那。媽媽告訴我:這是摩天大樓;那是衛星發射臺;再看遠處那坐大樓,是環形立體電影院等等。我似乎聽傻了,僅僅二十年的時間,家鄉竟有這么大的變化。

第二天,我約了幾個兒時的好友,去游覽我們過去經常去的地方。

我們先去了“國貿大廈”,哇!它已不是原來的七層樓,而是二十多層了,面積也擴大了許多倍,而且每一層的商品都不相同,這么大的大樓,這么多的商品,卻沒有一個售貨員和收銀員。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靜怡告訴我:“心宇,你還不知道吧,這里是無人售貨大樓,一切全是自動化,你要買什么東西,自己去取,然后到收款機前去投幣或刷卡,接著發票就自動打出來了。不信,你去試試看。”

出了“國貿大廈”,我們直奔“夷陵廣場”。咦!那里原來的小噴泉,現在已經變成大噴泉了,廣場四周的坐欄都是木雕的,既精致又美觀。坐欄旁邊都有大樹遮蔭。廣場的面積也擴大了許多,有鮮花,也有綠茵,有一方草坪經工作人員精心設計,竟是一幅逼真的中國地圖,旁邊小一點的是一幅宜昌城區地形圖。我邊看,邊覺得心里熱乎乎的。

篇2

可是,當我一下飛機,展現在我眼前的故鄉,卻是一個嶄新的城市:寬闊平坦的公路旁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像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以前那些低矮的房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具有“活化石”美稱的銀杏樹也“亭亭玉立”地站在公路兩旁,取代了以前扭曲難看、高低不一的普通樹木。路燈也換了頭和身體,燈座安上了不銹鋼,熠熠閃光。廣告牌也不甘示弱,變得五彩斑斕,煥然一新,極富文化氣息,透出一股朝氣與時尚。

城市的地下通道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新修的更長、更寬,而且,更具有人文特色,充分替老人和殘疾人著想,修建了無障礙專用通道,使他們在美麗而文明的南充暢通無阻。

以前的筆架山只是雜草叢生,而現在經過人工的改造,變成了蒼翠欲滴、生機勃勃的青山。往日的清溪河又臭又臟,許多的死魚死蝦成群地浮在水面上,垃圾堆滿了河道。但經過政府的修建,變成了一條清澈見底的人工河,河里生長著美麗的蓮花,五彩繽紛的魚蝦吸引了許多游人駐足觀賞。

夜晚,各種形狀、不同顏色的路燈把整個城市照得如同白晝,街邊的霓虹燈變化萬千、多姿多彩,把整個城市點綴得更加輝煌。道上的行人也是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向家中走去。在相如廣場上,少女們穿著時髦的衣服載歌載舞;小伙子們在運動場里鍛煉;老人們悠閑地在廣場里散步;一群小孩子們在游樂園里嬉戲不停。整個城市顯現出一幅美麗、祥和的場景。

篇3

二十年后的家鄉時怎么樣的,無法穿越到未來就只能通過想象力啦,來寫下你認為的二十年后的家鄉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五年級20年后的家鄉滿分作文500字左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十年后的家鄉作文1我覺得二十年后的家鄉一定更好,我一定能更加享受以后家鄉的快樂。

我二十年后,應該已經變成了一個小伙子了,我要到國外做一筆大生意,乘著飛機,飛到我以前的家——寧波。

我終于到我的家鄉——寧波,哇,本來只有水泥路,現在都變成柏油馬路了呢!還有本來是沒的橋的,現在怎么全都是立交橋!好高級啊!還有本來只有破破的貧房,現在怎么全都變成高樓大廈了呢!現在的生活真是美好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F在的寧波已經綠樹成蔭,還有許多的地方,都非常地好玩,以前本來沒有垃圾清理房,也沒有垃圾分類,現在都能滿足,厲害吧!我們以前本來沒有公園,現在小區里都建了好多的公園,到了春天,百花盛開了。真美啊!還有公路旁邊,也有好多的樹木,以前,都沒有這么多的樹木,現在的生活真是讓人享受啊!

我喜歡二十年后的家鄉。

二十年后的家鄉作文2我的家鄉歷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富饒的地方,可現在的家鄉那一根根高聳的煙囪使我們很難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錦秋湖的水變黑了、變臭了,湖里沒有了魚、蝦、螃蟹,那么二十年后家鄉會是什么樣呢?

二十年后家鄉的空氣特別清新,藍藍的天、白白的云,到處是綠油油的草地、樹木。一根根大煙囪不見了,現代化的工廠配備了高科技的排污設施,幾乎沒有了污染。那時的垃圾箱可以自動分解垃圾,不管有多少垃圾只要放進去,立刻就會被分解,對空氣、土壤沒有任何污染。公路上的汽車對空氣也沒有污染了,那時的汽車不用汽油,它使用最新型的沒有任何污染的能源,汽車還可以在空中飛,汽車上有各個城市的按鈕,你只要按一下按鈕,電腦司機就會以飛快的速度載你到達那里。汽車的坐椅背面有電視,并且這種電視對小朋友的眼睛不會有危害。那時的錦秋湖可真美啊!清清的湖水、茂盛的蘆葦、碧綠的荷葉、粉紅的蓮花、成群的鴨鵝、數不清的魚蝦,人們生活的多么幸福!環境美了,來旅游的人很多,游船的樣式很多:有古老的傳統的木船,由農家大嫂撐船,游人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聽大嫂講傳說故事;有現代化的高科技游船,船根本不需要專人駕駛,游人直接按“開始”按鈕,只要握住方向盤就可隨意行駛,按“停止”按鈕,船就自動停止,游人可享受自駕的樂趣。

二十年后的家鄉可真美,我盼望那一天快點到來!

二十年后的家鄉作文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想知道家鄉變成什么樣子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闊筆直的大馬路;低矮的房屋變成了高大的樓房……變化的當然是衣食住行啦。

衣,二十年后的的衣服看起來沒什么變化。但是,卻多出了五個小按鈕。分別是黃、橙、藍、紅、彩色的。如果下雨了,就按一下黃色按鈕。這樣,衣服就變成了雨衣。按一下橙色按鈕,就會出現一把太陽傘,為你遮擋太陽。我想,冬天不冷嗎?夏天不熱嗎?原來,紅色按鈕是一個微型制熱空調的開關;藍色按鈕是一個微型制冷的開關。剩下一個彩色按鈕,當然就是挑衣服的顏色的了!

食,食物呢,變化也不小?,F在的食物非常像藥丸。但是你可別小看它,只要吃一粒,就可以頂我們吃三頓飯呢!而且,它還預防許多的疾病。

住,二十年后的房子都是四層樓,一層是春天,在里邊開會、喝茶、談事情……都可以,而且春天的空氣非常清新;二層是夏天,夏天里邊有池塘,池塘里邊種著美麗的荷花,現在的荷花也不一樣,有紅、橙、黃、綠、青、藍、紫色的。你只要看到那些美麗的荷花,就會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三層是秋天,里面種滿了火紅的楓葉。這些楓葉慢慢的飄落下去,但是到了晚上就又會長出新的楓葉了;四層是冬天,這是孩子們娛樂的場所。打雪仗、堆雪人……

行,二十年后的汽車在飛速的改進中,已經從普通的陸地汽車改為四用汽車。它們可以在寬闊的馬路、藍藍的天空、美麗的海洋、深深的水底自由暢行。這些汽車還非常環保,使用太陽能電池充電的,只要有太陽就有電。你可能會說,如果是陰雨天怎么辦呢?路上的噪音就是很好的發電工具,這種車可以把噪音轉換成電。這樣不但把噪音消除了,而且還節省不少資源。

二十年后的家鄉變化可真不小呢!希望我們更加努力,讓家鄉變得更加美好!

二十年后的家鄉作文4現在是2040年,我早已成了大名鼎鼎的發明家。我駕著飛行滑板,回到了我的家鄉。

在飛行中我一直在想:現在的家鄉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小河渾濁不清、房子破爛不堪、天空已被工廠的濃煙給污染了……過了一會兒快到家鄉了,我往下一看,只見四周綠樹成蔭、百花齊放,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終于到了,我的滑板在家鄉的山腳下停了下來。哇,好美。低頭看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來游去。往上看,只見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棉花糖似的白云,可愛的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好像在和云朵捉迷藏呢!

到了家門口,只見寬敞的大門突然打開了,聽到一個聲音說:“主人歡迎回家?!币贿M門我發現那潔白的墻竟然是動態的,現在正是夏天,只見墻壁上向大家展現了一池的荷花,隨風飛舞,里面還有青蛙為你唱歌,蜻蜓為你舞蹈,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讓疲憊了一天的我,一下子神清氣爽起來!

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這些不可思議的變化令我感到震驚和自豪!

二十年后的家鄉作文5“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發展。”離開家鄉有20年了,今天終于有回家鄉的機會,我們一家人開著車開往我那日夜思念的故鄉。

離開了城市,一路上兩旁全都是綠色的大樹。我在車上回想故鄉,沒有一棟別墅高樓。只有高高的山崗,一片穿著黃金衣服的田園,不時還有一絲絲香味,撲入鼻中,我還經常和小伙伴們在河邊一起摸魚戲水……

不知不覺我已經到了我的家鄉,那里已經有寬大的馬路和紅綠燈。晚上只要有人走在馬路上,路邊的燈也會自動亮起來。家鄉里有兩畝大田園種了很多蔬菜水果。我站在大菜園里,看見生機勃勃的蔬菜,突然空中來了一絲絲涼風,我抬頭看!是無人機在澆水。再仔細一看,還有促進光合作用的帳篷!原來現在家家戶戶都已經有智能化了。故鄉中的變化多多啊!

突然間耳邊傳來媽媽的聲音,我睜開了眼睛,哦,原來這是一場夢啊!不過二十年后的故鄉真是豐富多彩!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把家鄉變得更加美好的。

二十年后的家鄉作文6轉眼,我離開家鄉已經20年了,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會想念自己的家鄉,中秋佳節,我千里迢迢從美國回到了家鄉。

剛下飛機,眼前的景象令我非常震驚,空氣甜潤,樹木比原來更茂盛了,花兒也多了;新型的玻璃大廈拔地而起,造型獨特的高科技樓錯落有致。以前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汽車、地鐵取代了以前的三輪車、面包車。

回到家,我看見爸爸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爸爸以前下班回到家都要給工人記賬,算工資,今天怎么這么悠閑?我問爸爸,爸微笑著看了看我,隨后拿起一個遙控板,按了按鈕,客廳就出現了一個機器人,只見他左手拿筆,點擊賬本,輸入數據,不過一會兒每個工人的工時,每天的工資,每個月工作情況一目了然,我不得不驚嘆于家鄉的變化之大!

夕陽西下,最后一縷陽光灑了下來,整座城市燈火輝煌。爸爸看起了電視,媽媽沉浸在音樂里,爺爺的鍛煉身體,奶奶正在學習茶藝……我不得不感嘆家鄉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之大!

時光如流水,我又要回美國工作了,想著巨變后的家鄉,我真心舍不得。我在心里祝福家鄉更加繁榮,更加昌盛,更加美麗!

篇4

――題 記

二十多年前的一個秋天,西風中梧桐送走了母親養了十八年的兒子。

母親的心頭微微一顫,像是梧葉被秋風吹動。在母親的眼中兒子永遠是孩子,但孩子終究會有長大的那天,然而,再坦然的心情也無法正對肅殺的秋氣,即使梧葉注定了要乘著秋風而去。

遠山銜去了落日,暮鴉馱著最后一抹夕陽從山的那邊飛來,繞著梧桐盤旋一陣之后,終于撲棱著翅膀融入了暮靄。梧桐最終留不住一只飛鳥的翅膀,亦如母親最終留不住兒子遠行的腳步。

母親輕輕地嘆了口氣,兒子轉過身來,驀然發現母親老了,母親是在一夜間老去的!他簡直無法想象,梧桐的清霜是怎樣一夜間染白了母親的雙鬢,蕭瑟的秋風是怎樣一夜間吹皺了母親的額頭。母親安詳地注視著兒子,有一縷遮掩不住的哀愁從母親眼中滑下,落到了兒子泣血的心頭,兒子連忙垂下眼,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

兒子的目光觸到了那被母親長滿老繭的手磨得細膩的衣裳,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愛,分不清哪一針是絲線,哪一針是淚痕,母親的愛在心頭裝不下了,便從眼中溢出,卻不小心弄濕了一個游子的衣衫。

兒子倔強的一扭頭,就在那一瞬間,他分明看到母親的肩頭抽動了一下,兒子哽咽了。

當山間的小路在腳下延伸,當裊裊的炊煙在眼中拉長,當故鄉的模樣在淚里閃爍,兒子忍不住再次回頭,梧桐樹下佇立的身影卻愈加清晰,階前的梧葉落了一地,西風嗚咽,梧桐嗚咽。

二十多年后的一個秋天,西風中梧桐又送走了等待一生的母親。

梧桐花開了又落,梧桐葉綠了又黃。母親的守望也如梧桐在歲月里綿長,從第一片秋葉落下到最后一只南雁飛斷,從第一縷晨光將兒子跋涉過的足跡照亮到最后一抹夕陽給兒子歸來的小徑散灑微光。母親會拾起每一片落葉,然后將它們撒進門前的溪里,梧桐樹啊,這故鄉的樹,梧桐葉啊,這故鄉的情!它們會載著故鄉人的心兒,舞成翩躚的蝶,一直飛到遠方人的夢里。

又是一年秋天,梧桐的花結成了梧子,母親的愛亦結成了思念,秋風把梧子送回故土,獨留思念高高地掛滿枝頭。在每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母親會將窗前那盞昏黃的桐油燈點起,有了這長夜孤燈,母親不再寂寞,兒子會在每一個夜晚來叩母親的門。

當最后一葉梧桐落下,窗前的桐油已燒成了土灰,夜半梧葉叩門的聲音,再也沒能將母親從睡夢中叫醒。

人們說是梧桐勾去了女人的魂。

或許,十年,二十年之后,當最后一片梧葉隨著西風繾綣而去時,會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載著遺恨蹣跚而來,赤子終于回歸故里,可是梧桐樹下分明多了一座小小的墳塋,遍野的清霜無人能識,滿地的梧葉只有秋風來掃,古道、殘陽、荒冢、清霜、白發、秋風、老人、梧桐、蒼穹……在時空中定格。

這時,有一滴渾濁的老淚潸然而下,母親無言,梧桐無言,愛亦無言。

(指導教師王永華)

點 評

這篇文章深感人心。作者選取梧桐這一景物貫穿全文,梧桐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它總會勾起人們的滿腔愁緒和無限遐思,全文感情基調也就此奠定。文章主題鮮明,深感無聲的母給予子的愛蘊藏于秋風、梧桐之中。二十年前西風中的梧桐送走的不僅僅是兒子,更多的是母親對兒子的牽掛與擔心。二十年后的西風中的梧桐送走的不僅僅是母親,更多的是這二十年母親對兒子的等待與思念。母給予子的情寄于密密麻麻的絲線中,寄于“梧桐花開了又落,梧桐葉綠了又黃”中,母親還未等回兒子就隨梧桐落葉而遠去。文章融情于景,邊繪景邊抒情。結尾處假想游子歸來,仿佛讓人能感受到兒子對母親的埋藏心中已久的歉疚之情。作者選取了“古道、殘陽、荒冢、清霜、白發、秋風、老人、梧桐、蒼穹……”這些意象,不禁讓人想到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含蓄雋永,意味深長。

(余 丹)

篇5

【關鍵詞】山區小學生 寫好作文 指導 建議

山區小學生語文基礎薄弱,學生感到作文難、怕作文。指導學生寫作對山區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作文教學效果低下等問題始終困擾著廣大小學師生,實際上由于很多學生對語文的基礎知識不鞏固,寫起作文來無話可說,提筆忘字,說話零亂,語句不通順,找不到內容可寫的現象諸多。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文,我有以下建議與大家共識。

1.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提高小學生寫作文水平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兩免一補)學生不擔心沒有機會讀書、吃住,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這樣,家長失去了對學生嚴格要求,甚至對自己的子女的學習、生活置之度外。農村有些學生學習不主動,大多數學生是留守兒童,家長只讓他們進到學校即可,對他們在校的行為及學生的成績都不了解。家長對他們的各方面不夠關心,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底子薄弱,造成學生不想學習,只把學校當作他們的游戲娛樂場所,沒有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方式。如一至三年級的學生教師一定把關字、詞、句的訓練,對于生字、新詞一定要讓學生能讀能寫、牢記,做到人人過關。能記住生字、詞語,學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這樣日久天長學生的說話,寫作有了興趣,就能寫出更多的句子出來,為寫作文打下了基礎。

2.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因為閱讀不僅開發學生的智力,開拓學生的思路,而且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低年級時要經常提醒學生讀一些帶有拼音的讀物,借助拼音識字,鼓勵一些識字能力強的學生看一些純漢字的兒童讀物,不認識的漢字經過自己查字典解決,經常開展朗讀比賽、背誦比賽等活動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并給予鼓勵。到中高年級鼓勵他們大量的閱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書籍,讓他們做一些讀書的體會,養成讀書的訓練。因此,多閱讀能對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對語言的積累,有利于寫作。

3.因地制宜,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可見,興趣是學生寫作的先導,學生一旦對作文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地、主動地去寫作,要引導學生的觀察興趣,因為我們農村具備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地上的蟲子、水中的魚等方面優勢,作為農村的學生是非常了解。教育學生們要多觀察,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及心里所想的事物用語言表達出來,養成隨見隨記隨寫的一種練筆習慣,激發學生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愿望。其次,多數學生的作文屬于被動作文,作文課上,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欣賞優美的短文或段落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草原》中的第一自然段、《桂林山水》一文中的寫山和水的一段特別精彩,同時,指導學生的觀察能力,理清寫作順序,讓學生去欣賞。最后,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和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經常寫日記,借鑒作文讓學生萌發把身邊的人、事、物寫出來的欲望,變被動寫轉為主動寫。

4.排除學生寫作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寫作表達能力

小學生初寫作文會遇到寫作上的各種困難,不會寫開頭和結尾,有一肚子的話不知道從何處說起,怕說怕寫,不敢說的現象較多。因此,作文教學應鼓勵學生自由的表達,教師應給予肯定,表達是人類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寫作中表達出的應該是他們生活的感悟。例如,作文課以"二十年后回故鄉"為題時,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環境的變化,從現實上看,引導他們從觀察如路、房子、飲用水等生活環境的變化入手,學生們會滔滔不絕地對這些環境京華作出闡述;最后讓他們想象二十年以后的故鄉的變化的情景,學生會更加大膽地提出他們的想象,這樣學生的寫作思路就清晰可見,有事可寫有話可說了,而且還做到真情實感,從中表達出他們的思鄉之情。

篇6

關鍵詞 遠程教育技術;語文教學;整合

隨著遠程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先后走進課堂,給教育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使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遠程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創設了鮮明動人的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增大了課堂教學容量,加大了課堂教學密度,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動手動腦,增加了學生的活動量,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尤其是在農村中小學顯示出強大的優勢。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由于語文學科相對于理化科目來說,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單靠傳統的教學手段勢必造成課堂氣氛的單調枯燥。運用遠程教育技術就可以完全改變這種現狀,使教育技術更加現代化,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教育模式更加新穎,從而促進語文教學實現跨越發展。

1 運用遠程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對事物產生的好奇心的開始,是學生主動設疑、勤于思考、深入探索的內在驅動力。在語文教學中,興趣的培養需要創設再現真實的教學情境,而情境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遠程教育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鮮明的畫面、逼真的聲音,模擬親臨其境的教學氛圍,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

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筆者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MTV歌曲《幸福在哪里》導入新課,美麗的旋律,動人的畫面,給學生帶來春天的氣息,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在引出課題,介紹完作者的生平、寫作背景后,播放事先做好的課件,學生一邊欣賞春天的景色,一邊聆聽課件中極標準的范讀,然后再讓學生跟讀。通過信息教育技術強大的視聽功能,將聲音、圖像和文本等信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學生很容易融入“春”的意境中。這種學習氛圍是傳統的教學手段所無法實現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語文信息容量,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2 運用遠程教育技術特有的功能突出教學重點

語文課是培養學生語言信息交流能力的學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通過一定的信息儲存、傳遞、交換、處理,從而使學生更多地掌握語文知識,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相互交流,相互了解,豐富內涵,發展智力,形成能力。遠程教育技術內存容量大,傳播速度快,既方便又快捷,它以其動感的閃爍,圖像的縮放,顏色的變換,視頻的快放、慢放、回放等特效手段,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突出重點,提高理解能力,強化記憶。

如在教學魯迅的《故鄉》一課時,課前讓學生自己在網絡上搜尋作者魯迅的生平、寫作背景、主要作品、在文學上的地位等;教學時,先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相互交流,互相補充,共同提高。在這個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特有的功能,慢放視頻中閏土等人的典型形象, 如少年的閏土,項帶銀圈,紫色的圓臉,月夜里看瓜刺猹,冬天裝捕鳥……二十年后的閏土,先前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紅活圓實的手已變得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樣重點回放學習人物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表現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理解《故鄉》的內容,提煉作品的主題,感受作者的情感。

3 運用遠程教育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擴大課堂教

學容量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單單依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學參考進行教學,那么教學的信息量是相當有限的。久而久之,勢必會造成語言貧乏,交際面過窄,遠遠不能滿際的需要。因此,要巧用遠程教育技術,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擴大教學容量,拓展學習時空。

如在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樣的課文后,給學生播放《水滸傳》中“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醉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視頻片斷,指導學生注意觀察魯智深的言行舉止、神態變化,體會魯智深的性格特點、形象塑造。同時還可以給學生選播《水滸傳》中其他膾炙人口的精彩的視頻片段,對比了解其他各位英雄好漢的性格特點、人物形象特征,從中體會作者的寫作藝術手法。這樣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大大增加了語文教學的信息容量,調動了學生課外閱讀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

4 運用遠程教育技術拓寬習作時空,提升作文教

學的實效性

隨著學校布局調整工作的不斷推進,雖然使教育資源相對集中,但是學校班容量越來越大,農村初中學校班級人數由十幾個人增至四五十人,這也給教學帶來不利因素。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課時要求,兩周安排一次作文,時間雖長,但每次作文數量很大,對所有學生作文詳批詳改很不現實,不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學校教學網絡的開通,學校網站的建成,將有效地改變這一弊端。如利用多媒體微機教室上作文寫作課,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及時上傳到班級網站的“寫作天地”網頁上(課上沒有完成的,回家用家庭電腦),不受時空的限制。在“寫作天地”網頁的留言板上,不僅可以隨時得到教師的點評,更多的可以獲得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從而相互提高。學生也可以在學校網站的“學生天地”網頁中自由地發表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到網絡上其他有關寫作的網站,讓更多的讀者去評價,去交流;甚至可以將自己的作品通過網絡進行投稿。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作文全批全改的問題,而且更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的作文水平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提升了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5 運用遠程教育技術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社會的信息化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如何獲取信息,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快速處理信息。網絡信息是豐富多彩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運用遠程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使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量,以開闊學生視野。如在教學《〈蜘蛛〉兩篇》這篇課文時,利用遠程教育技術平臺,播放《蜘蛛俠》影視資料及蜘蛛圖片,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激發探索欲望。在這個基礎上比較學習周建人的《蜘蛛》和涂靜怡的《蜘蛛》,體會選材、構思、語言特色等方面的差異,提高多向思維的能力,啟發培養創新思維的意識。

總之,遠程教育技術給教育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其優勢顯而易見,已被大多數教育工作者認可并自覺使用。面對日新月異的教改新形勢和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教師應當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新理論和現代教育新技術,努力尋找遠程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積極探索遠程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新模式,大膽實踐,勇于創新,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馬好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例談[J].甘肅教育,2009(10).

[2]張天寶.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