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用品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9 19:16: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用品調研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文化強省”戰略做好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邵陽××縣組織開展了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調研表明:近幾年來,××縣文化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對促進××經濟和社會建設事業發揮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文化產業總值偏低、結構不合理、規模程度不高、整體影響力和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總體上說離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要求相距甚遠。

一、文化產業發展的目前狀況

1、文化產業的主要行業分類及布局

按照國家文化產業領域的分類分項要求劃分,××縣文化產業主要有文化演藝類、文化休閑娛樂業類、網絡文化游戲服務業類、文化旅游業類、文化用品設備銷售業類、印刷業類等六個大類。文化演藝類有國有劇團1個,即××劇團,但只保有牌子,人員老化,現已全部退休,由縣財政全額供養;民間文藝演出團體42個,從業人員520人;專門表演場所2個,其中××劇院為國有單位,兼有大會堂功能,從業人員3人,××電影院改制后為個體所有制企業。文化休閑娛樂業有游戲廳22家、歌舞廳2家、文化休閑廣場1處、個體書店12家。網絡文化服務業主要有縣電視臺1家,有線電視臺、廣電網絡公司1家(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網吧37家,其中縣城內11家,各鄉鎮主要集鎮中心26家。文化旅游業主要有白云巖和白水洞2個旅游景區、賽雙清公園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2個公園、1家旅行社。文化用品設備銷售業主要有8家音像制品銷售店。印刷業有10家印刷包裝廠,主要生產文化用品和商業包裝用品。

2、文化產業行業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文化產業國有成份較少,以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生產經營以市場為主導,政府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調控。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①演藝類:年內創產值(收入)523萬元,其中國有文化館從事文藝輔導、藝術培訓,年收入3萬元,民間演藝團體年收入520萬元。

②文化休閑娛樂業年收入136萬元,其中游戲廳收入66萬元,歌舞廳收入10萬元,書店收入60萬元。

③網絡文化服務業年收入1684萬元,其中××電視臺廣告收入95萬元,廣電網絡公司收入1295萬元,網吧收入294萬元。

④文化旅游業創收入238萬元。

⑤文化用品設備銷售創產值28萬元。

⑥印刷業總產值800萬元。

綜上,全縣文化產業解決勞動力就業1600人,實現產值總計為3409萬元,占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的0.071%。文化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問題:尚未形成具有戰略意義的理性共識,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社會動力。

一是文化產業發展未能合理進入決策層面的議事空間。縣級黨委政府注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是完全正確的。問題是,作為社會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產業發展,往往處于被忽略狀態,無論地方發展方略,甚至連“十一五”規劃等各類地方發展綱要或發展目標,較少見到“文化產業”字眼,縣財政亦沒有編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預算,難能形成以“抓工業的工作力度、抓農業的認識高度”促文化產業發展的政府導向,以致文化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明顯不同步。

二是相關管理部門未能給予文化產業發展以科學合理的工作定位。文化、廣電行政管理部門往往側重于文化、廣電行政日常管理,更多關注納入政府考核范圍的文化、廣電事業發展,對于主要依托市場運作的文化產業發展,缺乏足夠合理的科學認識,較少關注,:請記住我站域名較少研究,沒能理直氣壯地、科學合理地向( )黨委、政府提出可行性發展規劃。文化產業發展未能進入地方發展規劃籠子,未能引起決策層面的高度重視,與主管部門積極 宣傳造勢、主動爭取支持作為力度不到位不無關系。

三是文化產業經營者大多無有做大做強行業的追求愿景。由于以自主經營、小本經營、就業型經營為主,文化產業經營者往往但求小利潤、不求大效益,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緊跟時展脈絡,不斷吸收現代科學營養,做強經營行業;不能增大行業規模,實現強強聯合,形成集約優勢,做大文化產業。面對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湖湘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大好發展機遇,既缺乏趁勢而上的動力感,也不具備必需的對接能力。

突出問題:尚未建成主導產業領軍、結構布局科學的產業集群,文化產業發展缺乏規模張力。

一是沒有一個能發揮主導領軍作用的支柱文化產業?!痢量h經濟欠發達,除賽雙清藝術節和全國詩詞之鄉以外,沒有典型的特色文化現象,培育主導文化產業存在先天不足,只能任由市場調節。網吧業有利可圖,大家爭辦網吧,民間樂隊能謀生計,人人學吹小號。行業規模完全由民間組織或個人自發形成,自然不可能成規模、有水平、上檔次。要培育擬或包裝一個標志性支柱行業,發揮其主導領軍文化產業的作用,短時期內恐難成軍。

二是現有產業結構布局不夠科學合理?!痢量h現有六大類文化產業,多為傳統型消費類行業,結構單一,沒有適應現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產業。特別是文化科技新產品研發、應用與推廣,文化市場創業信息服務、文化產業投資服務,動漫文化、文化會展、文化旅游業開發等尚未起步,仍是盲點和空白。

三是文化產業規模偏小偏散。全縣文化產業除廣電網絡公司捆綁在省廣電網絡公司外,其余基本上是個體經營、無文化產業集團或產業公司。無論是單個企業,或者在某個行業系列,沒有一家具有規模優勢,文化部門曾在網吧業推行合并集約經營,但仍未產生理想的集群效應。目前為止,全縣沒有一家產值上千萬元的文化產業或文化項目。

重要問題:尚未整體性樹立適應時展要求的現代經營理念,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競爭活力

一是沒有樹立大市場集約化經營意識。文化業主囿于小資本、小行業、小范圍“三小”經營,既小氣無力,以致無序經營,又缺乏協作,難已形成氣候。因而社會影響力小,市場競爭力弱,這種“弱小”型行業,實難贏得更多、更優的社會成果份額。

二是沒有樹立前瞻性市場評估意識。文化業主有的追求短期效應,熱衷于投資成本低、收效快的行業(如網吧、民間樂隊等),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和規避風險意識,導致爭占坐位甚至相互撞車。有的選業不準(如印刷業),盲目上馬,一遇行政管理吃緊,出現經營鏈條斷裂,甚至直接導致破產倒閉。

三是沒有樹市場營銷創新意識。文化業主習慣于傳統化,一般性市場經濟模式經營,不能“走出××”求發展,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規模效應好的經營項目,不斷學習外地同行業先進的經營方式,積極引進先進經營經驗和優秀經營人才,幾年一貫制,甚至多年一個樣,產業發展缺乏生機和活力。

三、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要抓住機遇,趁勢而上,合力營造文化產業發展氛圍。要認真貫徹實施省委、省政府“文化強省”戰略,重點做好文化產業發展進領導議程、進發展規劃、進項目籠子“三進”工作,贏得話語權,爭取發展空間。重點做好承接先進地區文化產業轉移基礎準備工作,提升承接能力。

二要培育壯大特色文化產業骨干項目?!痢量h應重點培育賽雙清藝術節、文化旅游、文化演藝和文化會展博覽等品牌項目和骨干企業,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成立相當經營團隊,引進戰略投資者。賽雙清藝術節是××縣的品牌文化,每2年一屆,在全市全省影響較大,過往九屆均為政府舉辦,交由民營團隊承辦,可期做大規模,形成產業效應;依托白云巖、白水洞2個旅游景區和龍山森林公園、資江風光帶,打造邵陽市后花園;組建一個縣有演藝團體,規范指導民間演出活動;利用近城優勢,建造會展博覽中心,承接全市文化會展和博物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