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0 03:39: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班工作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班工作經驗總結

篇1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

在我國新時期的小學教育中,班級授課是基本的教育形式,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靈魂”,承擔了管理班級與組織教學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工作經驗總結的重要性,以實現在科學、合理管理班級的同時,進一步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學生成績的提高。隨著新課程理念的逐步推廣,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班主任,筆者總結了以下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

一、強化常規訓練,帶動課堂教學工作

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必須認識到較強常規訓練的重要性,以保障課堂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根據學校及教研組制訂的教學計劃以及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訂的工作安排,班主任應將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常規訓練融入課堂教學工作中,特別是對于自身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而言,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實際需求,制訂相應的常規訓練遠、近期目標,使得學生更加樂于參與課堂教學工作,保證班級內部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另外,在小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中,班主任必須注重對每一名學生的深入了解,這是強化常規訓練的基礎,也是合理制訂與實施課堂教學計劃的重要步驟。

二、注重班級文化的創建,形成向心力

在小學的班級文化創建中,班主任必須認識到充分發揮學生聰明才智的意義和作用,堅持體現自主與合作的基本理念,以達到“事事講管理、人人為管理、處處有管理”的實際效果。例如,結合學校的實際要求,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適時開展評標兵、樹榜樣等活動,全面提升班級內部學生參與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并且形成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的氛圍。另外,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不斷進步,在小學班級管理及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可以嘗試創建“閱讀長廊”、“星光大道”、“心語信箱”等,這是新時期小學班級文化創建的重要途徑,使得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中面臨的難題,以便其及時地進行解答,并且調整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方法,促進教學工作效率與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三、加強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深入挖掘閃光點

加強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使得每一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是新時期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由于小學生處于年幼好奇的階段,對于新鮮事物充滿了向往與憧憬,敢于大膽去追求與嘗試,所以,根據小學生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班主任應注重保持學生的好奇心,有效地利用節假日、班隊活動等機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使得學生在活動中敢于創造,并且樂于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深入挖掘學生潛能的關鍵環節。

四、完善管理機制,增強班級內部的凝聚力

1.通過學生民主選舉的方式,成立工作分工明確及責任到人的班委會,引導學生樂于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不但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而且有效地增強了班級內部的凝聚力。另外,在班級管理機制的制訂與實施中,必須樹立“團結友愛、創新奮進”的集體精神,使得班級內部的全體成員均自覺做到熱愛集體、維護集體利益。

2.加強小學班級的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中,班主任應將一部分權力放到班委會,在實現安全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班委會成員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與協調能力,促使他們在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形成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這對于增強內部凝聚力具有積極的影響。

3.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機制的完善過程中,應注重競爭觀念的樹立,尤其是要關注后進生轉化工作。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我們正處于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實社會中,為了加強學生對于今后成長與發展的適應能力,班主任必須認真履行相關教學改革要求,協助學生樹立憂患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在提高自身學習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積極幫助后進生共同進步,以形成具備較強凝聚力的班集體。

五、注重社會、學校與家庭之間的協調管理

在新時期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自身能力與精力是有限的,為了進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必須注重社會、學校與家庭之間的協調管理。例如: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可以利用每學期召開家長會的機會,聯合相關社會組織,共同探討新時期班級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尋求加強學生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新策略,引導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這種做法符合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實現了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與立體化。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認識到工作內容的復雜性及任務的艱巨性,不斷加強工作經驗的總結與積累,使學生逐漸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參考文獻:

[1]韓惠.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J].青少年工作論壇,2006.

[2]王義學.淺談小學班主任形象的樹立[J].隴南日報,2009.

篇2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绷晳T貫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剛入園的小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各方面都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提點。那么,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就顯得格外重要。小班幼兒由于其年齡特點,日?;顒又谐31憩F出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如何培養剛入園小班孩子的傾聽習慣呢?下面,我將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總結如下:

一、創造良好的傾聽環境

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關鍵。努力創造適合幼兒“傾聽”的氛圍,給予幼兒“傾聽”的心情,引發幼兒“傾聽”的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傾聽”的質量。

1.生動有趣的傾聽內容。

幼兒因其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要培養幼兒的有意識傾聽技能,教師必須在組織活動時,選取生動有趣、能吸引幼兒傾聽的內容讓幼兒傾聽,并在傾聽的基礎上讓幼兒多模仿,增強其趣味性。如教師在選取的故事中增添模擬聲音,既讓幼兒聽,又讓幼兒模仿,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傾聽活動。如每次語言課中的故事,我都會用不同的聲音和動作的變化來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傾聽的興趣。按照里面的人物或動物變化各種聲音,講述完故事后讓孩子們模仿故事中有特色、生動有趣的語言,時間長了孩子們漸漸喜歡這種富有情趣的各種模仿的語言聲音,自然會在聽故事時特別安靜。

2.運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傾聽習慣。

小班幼兒在與同伴交流或與老師交談時,常常會表現出沒有聽完整或說了一半就走了。在欣賞故事時,喜歡觀看動畫不愿意聽故事。針對以上情況,可在日常的活動組織中采用以下方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1)要求幼兒面對面交流時能看著對方,兩個人交流時要聽完對方的話。對于小年齡幼兒,開始會做不到這些,但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觀察孩子的變化并隨時提醒,逐漸幫助幼兒養成習慣。(2)通過游戲的形式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

二、家園合作,以身作則,為幼兒養成良好傾聽習慣做好榜樣

一個好的傾聽習慣很重要,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學習。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發展的一個階段。孩子傾聽習慣的培養不僅需要好的環境和方法,同樣需要我們成人的示范及家園的配合。

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老師是孩子們的偶像,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要時刻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認真、耐心傾聽孩子的講述,和別人交談時不做其他動作,做到專心致志地傾聽、交談。剛上班時,由于工作經驗較少,容易忽略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和我交談時我總是一邊做事情一邊和他們說話,時間長了我漸漸發現孩子們養成了和我一樣的壞習慣:和別人交談時仍不會停下手里的事情。認識到這一點后,我立刻改變做法,不管多重要的事情,孩子和我交談時我都會認真聽完并解決了再繼續手里的事情。一段時間后,孩子們也明顯有了好轉。

篇3

一、班干部的選拔

班干部選得是否合理,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選得合理了,作為班主任,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選得不合適,可能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這個人選可以由老師來臨時指定、自我推薦和民主選舉產生。

班干部選拔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看他樂不樂意為同學服務。這是一個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也是當好班干部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孩子連為大家服務的心都沒有,他根本不配當一個班干部,當然,如果這樣的品質能夠通過培養而得來,也是可以的,如王雪丹就是由一個不愛管閑事的小姑娘變成了“愛管閑事”的小班長的。其次是作為一名小干部,要在“愛管閑事”的基礎上“敢管事”。先不管他管得好不好,只要是敢管就比不敢管強,這是一個膽量問題,更是當好班干部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當然,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也應該有意識地對班級中的孩子們進行一些培養膽識方面的訓練,諸如鼓勵同學們上臺給大家講個故事、表演個節目等等。如果他們敢于管事、樂于管事,最后再要求他們管好事。這樣,一個良好的班干部隊伍就已見雛形了。在工作方法上,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多多予以指導,在這方面要鼓勵他們開動腦筋、三思而行,既要把工作做好,又要盡量避免與同學們產生矛盾,這就必須講究工作方法。

二、班干部的培養

1.培養小干部正確的工作方法。小干部選出來了,也感覺自己選的人比較合適,但是他們畢竟只是七八歲的孩子,工作中出現差錯在所難免。于是,我就專門制定計劃去培養他們,在班級工作中放手讓他們去鍛煉。通常,我們班主任可以給這些剛剛選出來的小干部們制定易于達到的工作目標,然后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畢竟只是一二年級,有些事情他們并沒有什么方法),放手讓他們去干。就算是出現了問題,也不要予以嚴厲的批評,而應該跟孩子們一起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的方法。

2.培養小干部良好的品質。有些小干部對于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正確地對待,他們會覺得那是小朋友們對他不滿,對工作的熱情減少了不少,對給他提建議的小朋友也另眼相看。于是,我通過耐心談話的方式對這些小干部的錯誤想法進行了糾正,讓他們明白,班級中的小朋友對他們提建議是為了他們能及時改正錯誤,更好地為自己的班級服務,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讓他們知道,只有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才能進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人沒有完美的,只有“取長補短”才能讓自己更加優秀,成為班級同學心目中的好干部。

3.培養小干部的平等意識。由于我們民族“官本位”意識的影響,有些小學生一成為班干部就覺得自己不同于普通學生,他們似乎比別人高一等,對待其他的小朋友呼來喝去,居高臨下。這些對孩子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沒有很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去正確地指導,糾正孩子們的這種不平等意識。要讓他們知道,作為小干部,他們只是這個小團體中的一員,很普通的一員,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肩上承擔著更多的為班級和同學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他們在其他方面都應該是平等的。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為孩子以后走上社會打下基礎。

三、團隊小干部的使用

1.大膽放手,把工作放給學生做。(1)作為班主任,我們更多的時候是一個旁觀者,要更多地調動小干部們的積極性,大膽地把工作放給學生做,在他們工作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孩子們的管理能力。當然,作為班主任,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放任孩子們自己處理,畢竟他們的經驗太少,所以,我們要在班級管理上予以宏觀的指導,在細節上則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步驟、有方法地工作。這樣,小干部在工作實踐中將逐步積累經驗,逐步走向成熟。(2)作為班主任,我們還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輔導員。千萬不可對于班干部放手不管,說到底,我們的作用是一個指導者、旁觀者,起到的作用如同一位導演在一部電影拍攝中的作用。

2.勇于承擔責任。作為一名小干部,從小就要培養一種責任意識,對于自身的工作,要勇于承擔由于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者態度問題而造成的不好后果。孩子們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的,而對于由于自身工作水平而造成的問題,我們應教導小干部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問題并從不斷的出錯、改錯中完善和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