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理工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07:38: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河流治理工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要點探索
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自2009年啟動以來,成效較為顯著。但某些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存在基礎資料缺乏、設計理念滯后、后期實施困難等問題。對于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采砂河道,河道現狀情況更為復雜,設計工作的難度也更大。
1.認真搜集資料
設計工作前期應該認真搜集相關資料,包括已有的文字資料和現場調查資料。已有的文字資料主要為流域綜合規劃、流域防洪規劃、土地規劃等文件?,F場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7個方面的基本情況:一是河道歷史特別是近期洪水的水位、流量,是否出現過險情,險情出現位置以及原因分析等。二是河道內外的采砂活動是否有規劃,采砂活動是否處于可控狀態,采砂活動是否對河道的防洪安全產生影響等。三是調查清楚河道內外工程可能影響的范圍內土地權益的歸屬,為工程布置提供參考,土地征用困難是阻止后期工程實施的最大障礙。四是河道內現有的或擬建的水閘、橡膠壩、堰體等對水位和流量起控制作用的水工建筑物,需要明確建筑物的位置、堰頂高程、孔口尺寸等。五是河道兩岸向河道內排水或從河道引水的渠道、涵管、閘門等建筑物,需要調查清楚建筑物的數量、位置、高程、孔口尺寸等。六是穿越河道的電力、石油、熱力、供水管線等,應對管線的權屬、等級、規模、管頂高程、安全要求等進行全面的調查,在設計工作中進行相應的遷建或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七是調查清楚橋梁等級、結構型式、梁底高程、橋孔跨度、橋墩尺寸、橋墩抗沖深度等。對于采砂規模較大并且需要采用外調土筑堤的河道,還需要對取土料場進行調查。
2.合理確定防洪標準
首先應根據保護對象的級別和受災后的影響嚴重程度,按照《防洪標準》(GB50201-2014)分段確定防洪標準。另一方面中小河流治理應服從流域綜合規劃或防洪規劃要求。防洪標準的確定除了應滿足治理河段自身的防洪要求外,還應與大江大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防洪標準相協調,統籌協調治理河段與下游河段防洪標準的關系,防止洪水風險轉移。
3.科學布置堤線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生態理念的融入
摘要:生態理念是當前社會所提倡的理念口號之一,是維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維護生態環境的關鍵因素。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作為水資源重點治理項目,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基礎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防洪安全問題,有助于河流生態的自然修復。文章結合工作經驗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融入生態理念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生態理念;生態環境;水資源
我國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超過10000條,與大江大河相比較,我國中小河流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發展模式滯后,并逐漸成為了我國洪澇災害的主導因素。除此之外,中小河流還存在水資源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會導致中小河流的功能衰退,河體健康受到威脅?,F如今,在國家號召與領導下,治理中小河流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那么如何在工程設計中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如何進一步融入生態理念成為了現階段治理設計工作的重點內容。
1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的理念
伴隨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不斷開展,如何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建設與設計,如何保證中小河流河體的健康性,需要積極遵循七種設計理念:(1)伴隨著生態文明的不斷推進,我國河流治理工作逐漸從工程水利轉變為環境生態水利;(2)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作為根本要求,并且要具備針對性,在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的基礎上保證治理工作能夠抵御較強的水流沖刷,進一步維護河流的穩定與安全;(3)在對堤岸線的布置以及設計時需要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態,并且要進一步保持其生態性、多樣性;(4)河流的治理需要將地域文化以及現念進行整合,要以保護河流生態為主,要將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有機融合;(5)在放坡條件下河流治理需要以生態緩坡為主,并且要按照流速條件的不同種植不同的植物,拉近人與水之間的距離;(6)在河流兩岸要設置生態護案,種植植物,進一步增強岸坡的穩定性和透水透氣性,從而更好地發揮出河流的自我修復功能,避免采用硬質化材料;(7)對于植被覆蓋比較好的河段,需要保持自然狀態,并且要避免采取大規模的工程措施。而對于植被覆蓋較差并且岸坡不穩定的河段,則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護腳。
2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設計的整體實踐
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性
摘要: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要想有效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滿足人類供水以及防洪、灌溉要求,必須要充分重視生態環境建設開發力度。本文主要分析研討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河道治理工程中應用生態水利的原則,明確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方法,旨在實現河道生態系統恢復,增強生物群落互存關系,提高自凈能力。
關鍵詞:河道治理;生態水利;施工
根據水利工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各項污染性問題,通過河道治理工程能夠有效提高污水的處理效率。生態水利工程必須要確保生態系統用水需求,能夠有效實現生態平衡發展,防止河流斷流與植被退化、水生物銳減等各項生態問題,切實改善生態循環系統。所以,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應用原則,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理方法,才能夠實現河道治理工作有序發展。
1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
河道治理是傳統實用工程,是古老活躍的領域,自20世紀70年代起水利工程與河流生態系統有著緊密的關系,也引起了國際科技界的廣泛重視,成為環境領域中的重要話題。生態水利指的是以生態企業管理為中心,以生態平衡要求與法則為中心,基于生態角度對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研究,能夠有效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構建良性循環體系。提高河道治理水平,滿足人類的多元化需求,必須要加強生態環境工程的開發力度,確保生態環境穩定發展。生態水利將人與水土置身于統一的范疇內進行綜合考慮,兼顧人與自然的眾多利益關系,在生態水利規劃以及設計施工過程中應用多元化的方式,有助于豐富河道治理內容。河道治理中應用生態水利能夠有效提高應用效率,改善堤壩結構,控制水源蒸發量,及時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通過選用先進材料有效改善水利工程性能,可以減少小型水利工程中的病害,同時有效保護水利工程的多樣性生活環境,構建和諧生態環境。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有效應用生態水利系統,能夠避免在建設中存在系統破壞以及環境污染問題,將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有效融合,切實取得良好的發展效益。
2河道治理工程中應用生態水利的原則
縣域內流域治理模式和措施
摘要:文章對靈臺縣域內達溪河、黑河兩大流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通過實施水源涵養能力提升工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生態廊道系統治理工程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程等全方位、多維度一體化綜合治理工程,可有效改善和提升流域內生態和生活環境,為縣流域綜合治理及實現區域生態環境的良性進展奠定基礎,并為其他類似生境下的流域綜合治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流域現狀;流域綜合治理;生態環境;靈臺縣;達溪河;黑河
1研究區概況
1.1靈臺縣基本情況
靈臺縣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東南部,總面積2038km2,境內有一塬(什字塬)、一山(南部山區)、兩川(達溪川區、黑河川區),屬黃河流域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治理區。
1.2達溪河、黑河流域基本情況
生態水利對河道治理工程的應用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嚴重破壞了原本平衡的生態環境,尤其是河水污染、洪澇災害等方面,因此,也使得水利工程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通過概述生態水利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當前河道治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具體應用方式,以期為我國河道的生態水利治理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水利;河道治理;應用
1生態水利的概念及重要性
1.1生態水利的概念
生態水利是人類社會對水資源生態文明發展的一種新的認識,與傳統水利相比,生態水利是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工程建設方式[1]。傳統的水利工程建設是充分利用水資源以滿足工農業生產生活的用水用電需求,能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及利用率低的狀況,但是在水利工程大力建設的同時,對周邊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直接影響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將綠色生態水利理念應用到河道治理工程中,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及穩定,對推動現代水利工程建設至關重要[2]。
1.2生態水利應用的重要性
水務局規建股工作總結
2015年,規建股在局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順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5年重點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完成固定資產上報9686萬元,超額完成9000萬目標任務;向上爭取資金初步預計4675.8萬元,其中3348.2萬元,省級1327.6萬元。離今年的6000萬元的目標任務還有一定差距。
(二)做好南河流域青巖快樂河堤整治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目前初步設計已審查,但由于資金原因,目前工作處于停滯狀態。
(三)南河雙流堰頭至曹家河蓮花庵防洪治理工程項可研編制已完成。目前上段正在按山洪溝治理項目編制初步設計,預計投資1600萬元。
(四)南河右岸至大河防洪治理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由于資金原因,目前工作處于停滯狀態。
城區水污染綜合論文
一、基本情況
棗莊市地處魯蘇兩省交界處,是山東省的南大門,面積4550平方公里,人口340萬,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薛城區是棗莊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西鄰微山湖,總面積506平方公里,共4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萬人。棗莊境內河流屬淮河流域京杭運河水系,全市共有主要河道13條,薛城區有3條主要的河流。其中,污染嚴重的有薛城大沙河和薛城小沙河以及小沙河故道。
薛城大沙河發源于棗莊市山亭區柏山飛來泉,由東向西橫穿區境北部,下游沿金河水源地東側向西南進入微山湖,干流全長44.6公里,流域面積260平方公里,多年來平均徑流量6800多萬立方米,為本區最大的河流,也是本區最大的納污河道。。
薛城小沙河發源于薛城區的袁寨山和鉅山,流經棗莊新城和薛城區的東部(小沙河故道從城區內部穿過,在下游朱橋村匯入薛城小沙河),最后排入微山湖,干流全長16.6公里,流域面積64.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700多萬m3,是城區主要納污河道之一。
二、水污染現狀
我區是一個資源型城市,工業結構以煤炭、水泥、造紙、啤酒、玻璃、化工、機械為主,工業廢水重點排放企業9家,結構性污染較為突出,加之城區為開發區、棗莊新城、礦務局所在地,人口較為集中,生活污水日排放量達2萬m3,水污染防治的任務十分艱巨。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干線匯水區,加強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對于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促進南水北調工程的順利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圍繞南水北調的大局,我區堅定不移地實施沙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工程,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確保取得預期效果。
河道治理工程環境污染及保護措施
摘要: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建設對于河流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通過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改善我國當前河流邊界條件,并實現更好的生態效益。開展河道治理工程時,必須根據生態環境發展的總體特點,結合當前環境特點及水環境的總體情況開展治理工作,保證城市的水環境得到完善,促進城市的持續發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對環境的污染影響,然后提出了加強河道治理環境的保護措施,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河道治理;環境影響;環境保護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從國家層面明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改善生態環境。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強調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要求省、市、縣、鄉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江河、湖泊的水環境治理等工作,同時要求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要結合當地流域生態環境的功能需求,對河流、湖泊及濕地等生態系統進行保護及修復,并應因地制宜地建設一些人工濕地、水源涵養林、沿河沿湖植被緩沖帶等工程,以此對流域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及保護,治理和改善黑臭水體,促進流域環境的資源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1]。河道治理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義重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穩定河流槽道,并且對河槽彎道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作用。結合河岸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河道治理措施,可最大程度上實現對水流狀態調整的目標。因此,河道治理工程開展前,必須對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考慮,確保河道治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為河道生態環境的保護奠定堅實的基礎。
1河道治理工程對環境的污染影響
1.1空氣污染
河道治理工程內容復雜,其中石料物資的運輸、使用及爆破施工的粉塵等容易導致大氣環境中PM10及PM2.5超標,進而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并且隨著河道治理工程的持續開展,空氣污染得不到控制,生態環境的穩定就會遭受嚴重的破壞。
水務局民生工程工作總結
根據你辦通知要求,現將我局2014年承擔的民生工程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民生工程完成情況
(一)百姓安居工程:
下達目標:解決1500名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完成情況:該項目已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投入資金100萬元,在鄉新建集中供水站1個,解決了該鄉1821名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二)生態環境工程:
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的應用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并對當下自身生活環境越來越重視,生態建設理念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基礎。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對當地居民生活質量有著重大影響,也成為生態環保領域上的一個重要話題。本文通過探究當前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對城市河道生態治理工程采取了幾點措施,以實現河道治理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水利設計;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應用措施
1當前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問題
1.1重水利功能,輕生態功能。傳統河道設計上,都是以防洪為基礎進行河道整治和景觀建設,河道在改造建設中多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質材料,雖然滿足了防洪要求,但是抑制了植物生長,導致河道生態系統生物鏈的破壞[1]。另外,城市建設中為了更多的土地使用,往往搶占使用河道周邊土地,導致河道周邊生物生存空間更加狹小,使河道河流難以長期健康發展。1.2重河道內部治理,輕內外聯系。從河道內部著眼,它是完整的一個生態系統,具有非常豐富的生物群,各種生物會形成特有的食物鏈去促進生態平衡。從河道外部關系上看,通過雨水徑流以及物種遷移等各種外界自然物種間的相互作用,河道與陸地間各種生態系統會進行能量和物質間的交換。傳統河道治理中,大部分只針對河道內部進行治理建設,比如河水攔蓄等,沒有從河道與外部環境間的內外關系設計建設。1.3重建設,輕修復。很多水利部門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設中,把主要目標集中在其水利功能上的改善。水利設計人員在工程設計上有較為專業的優勢,但是其在水體修復、水凈化以及植物環境影響等方面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比如在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因部分民眾環保意識低等因素,很多廢水污水大量排放,加上農業用地產生的污染,因修復工程以及相關河道環保措施不及時跟上,會導致河道內的污染物逐漸變多,河道內部有害物質日漸增強,水質低下,給河道生態系統的平衡帶來影響。
2生態水利設計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措施
2.1修復城市河道生態功能。1)修復河岸植被,在河道周邊盡可能栽種能恢復重建和強化河岸生態系統的植物,在植被的選擇上應以適宜生長并多種類別,起到緩沖帶功能,發揮出護坡效果[2]。2)修復河道形態,讓河道內有多樣性水流,保證水流中生物的多樣性。3)修復河床斷面,也就是改造硬化的河床,讓河床通過改造恢復多孔質化,并給多種水流生物提供有利生息環境。同時在對河床進行修復時,要以打造生態河岸為目的,去改造河道護岸,及時制止侵占河道行為,在護岸材料使用上,盡量使用草皮或者其他植被做覆蓋物。根據不同的河流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有的河流河床上使用的是硬質的材料,相關人員可以進行拆除,恢復河床原本的泥沙狀態;有的河岸可以使用復試斷面,利用喬木或者爬藤等植物的種植,使河道綠化能更好的向綜合型發展。2.2加強對污染源處理工作的重視。加強對各種污染源的控制,讓截污納管工作落到實處。相關部門要對河道治理中提高對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投入,對沿岸自排的河道,進行污水截留處理,并把此項工作與市政污水管理相結合,把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之后,達到排放標準[3]。在河道污水處理管理中沒有實行統一管理的地區,要加強污水截留的管理工作,建設污水處理中心,把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從根本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2.3對城市河道護岸使用生態設計。城市河道護岸有人工生態和自然生態兩種,人工建設生態護岸主要使用在城市河道,幫助解決河道護坡坍塌問題,打造河道景觀。自然生態護岸就是利用植物種植去鞏固河道周邊水土流失,幫助改善河道生態環境。這種生態護岸一般用于比較寬的河道當中,在河道治理設計時要以草皮護坡為主。一些河岸比較窄并且水流比較大的河道,在設計上要以人工生態護岸為主,要使用自然,比較有通透性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流的沖刷,讓河道內外有效滲透互補,使周邊植物健康成長,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