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16:35: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道路交通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措施綜述
一、“十一五”城市道路建設主要成效
全省城市道路從2005年的6804公里、10047萬平方米增至2011年的9480公里、16792萬平方米,在城市人口增加291萬人(含暫住人口)的情況下,人均道路面積從11.16平方米提高到12.37平方米。優化改造城區重點交通節點,構建立交橋、高架橋等立體交通,打通斷頭路、丁字路,改造瓶頸路口、路段,增強路網微循環功能,解決城市交通中的路口瓶頸問題,城市路網結構逐步改善。
二、當前主要問題分析
由于機動化的快速發展,我省城市道路及公共停車場等靜態交通設施建設速度仍滯后于車輛和運輸量的增長速度,路網結構還不很合理,城市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仍相當突出,福、廈、泉等中心城市交通擁堵日趨嚴重,并逐步向次中心城市和縣級城市蔓延,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原有國家標準和城市規劃理念跟不上機動化快速發展的需要
1.城市規劃的路網密度指標偏低。路網好比人的血液系統,快速路、主干道猶如主動脈和靜脈,次干道和支路猶如毛細血管,而毛細血管的數量和長度要遠遠大于和多于主動脈和靜脈。研究表明,同樣的道路面積,采用不同的路網密度,得到的結果是路網密度高的區域,其承載力要比路網密度低的區域高很多。我國現在還在執行的1995年頒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是參照原蘇聯體系,對大中城市的道路網密度僅要求5.4~7.1公里/平方公里(7米以上道路)、小城市9.2公里/平方公里,沒有考慮機動化時代的要求,已經遠遠不符合城市發展的實際。目前,我省設區市道路網密度平均5.5,僅達到原國家標準的下限,而且這個數據是按6米以上道路計算的,其中,福州中心城區的道路網密度為4.5,廈門為5.2,泉州只有3.2,都低于95年頒發的國家標準下限。歐美、日本的道路交通理論體系則不一樣,是考慮如何快速疏散以人為主體的交通流,路網密度就要高很多,很少發生堵車現象,歐、美、日城市路網密度達到17~22公里/平方公里,臺灣地區達到24以上(6米以上道路),香港、澳門等地路網密度也達13~15。深圳在2003年修訂《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時,已將道路網密度指標提高到9.7~12.4。路網密度低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路口間距過長(福州市路口間距平均達到400米,臺灣地區平均70米),信號燈交通組織難度大,路網微循環作用不強,人流、自行車流、摩托車流等不能及時疏解到支路、小巷中去,大量行駛在主次干道上,增加主次干道上的交通擁堵壓力。
城市道路交通暢通方案
為進一步優化我縣城市交通結構,積極開展創建“平安暢通縣區”活動,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建設部城建司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年暢通工程工作的通知》(公交管〔**〕86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公安局等部門關于**年城市道路交通暢通工程實施及考核意見的通知》(渝辦發〔**〕220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道路交通暢通工程的實施,是一項系統的具體工程,點多面廣、涉及部門多。為切實加強對實施暢通工程工作的領導,決定成立大足縣城市道路交通暢通工程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雷兵兼任主任,具體負責暢通工程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目標
按照市政府辦公廳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結構,提高通行效率,努力實現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工作目標。**年11月底前我縣城市要達到D類城市優秀管理(二等)水平。
城市道路交通暢通意見
一、工作目標
**年11月底前龍崗、棠香城區道路交通管理達到D類城市優秀管理(二等)水平。交通管理部門參與城市交通規劃、建設;龍崗、棠香城區平均車速增加15%;龍中路、南北街北環中路等嚴管路段建成城區“交通文明示范路”,行人、非機動車遵章率分別達到93%、95%,其他路段達到90%。全縣實施暢通工程總體工作水平邁上新臺階。
二、組織領導
成立大足縣道路交通暢通工程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陳廷劍任組長,縣長助理、公安局長宋偉,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光德,縣建委主任顏強,縣財政局副局長鄧超,縣市政園林局局長楊武勝,縣交通局局長胡可任副組長;縣紀委常委監察執法室主任薛千勇、縣人武部副部長羅華義、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姚培華、縣建委副主任黎俊、縣公安局副局長雷兵、縣市政園林局副局長胡建偉、縣交通局副局長鄧仁高、縣水務局副局長郭慶能、縣環保局副局長胡弘、縣工商局副局長魏紅斌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雷兵兼任辦公室主任,黎俊、胡建偉、鄧仁高兼任副主任,歐光兵、余銳為辦公室成員,具體負責暢通工程的日常工作。
縣暢通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各成員單位在縣道路交通管理協調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工作聯系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布置下一階段工作。
三、工作重點
工程設計城市道路交通簡析
1前言
交通需求預測是城市道路建設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城市道路項目建議書、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礎,是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技術等級、進行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的重要依據。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預測通常是以現狀交通運行情況為基礎,根據未來城市社會經濟、人口規模、土地利用、機動車保有量等相關因素的發展水平,對規劃特征年道路交通量進行預測。常用的交通需求預測方法有四階段法、回歸分析法、彈性系數法等,不同預測方法的預測前提、適用條件也不盡相同。在實際工程設計中,往往由于基礎資料、前提條件的不完備,無法進行科學有效的交通需求預測,導致設計人員根據主觀意向的道路建設規模編制所需的交通量,反向完善相應的推導過程。這樣看似完整的交通預測流程卻無嚴謹的科學依據,使得交通需求預測流于形式,經不起推敲,無法科學有效地指導城市道路建設。[1]本文將對常用交通需求預測方法的流程、前提條件及適用性進行梳理、歸納、總結,為工程技術人員在進行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預測時提供參考依據。
2四階段法
預測方法:“四階段法”是國際上通用的城市交通模型預測方法,將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劃分、交通分配四個階段分別建立相應的預測模型,用以模擬現狀出行狀況并預測未來的出行需求。出行生成通過分析影響交通出行的若干土地使用因素(人口、就業、出行特征等),尋求出行量與土地利用之間的相關關系,主要有回歸分析法、類別分析法和交叉分類法。出行分布模型建立的是各個交通小區之間交通量轉換的定量關系,一般采用重力模型法,反映土地使用、交通設施的變化對出行分布的影響。方式劃分預測需從宏觀戰略、政策上確定各種交通方式發展方向及在城市交通體系中的功能地位,從微觀上建立合理的方式模型,以確定交通小區間交通方式分擔比例。交通分配模型通常采用系統用戶平衡分配法,為出行者尋找最短路或最小出行時間,使得出行者與路網系統之間達到平衡。前提條件及適用性:四階段法本質上是根據城市總規、綜合交通規劃等相關上位規劃,對規劃特征年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城市空間結構布局、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土地利用情況、城市交通發展趨勢等相關因素進行預測分析,而后建立整個城市交通預測模型,是基于整個城市視角的宏觀預測分析。四階段法流程復雜,所需基礎資料繁多,需以城市綜合交通調查、居民出行調查為基礎,建立戰略層面的城市交通預測模型。在缺少宏觀層面的交通基礎研究時,四階段法難以得到科學合理應用。
3回歸分析法
預測方法:回歸分析法是根據以往交通量增長與人口、經濟、車輛保有量等因素間的相關性,利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多元回歸方程,并對未來交通量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其形式如下:式中:tY為第t年交通量;itx為第i個相關指標(城市社會經濟、人口規模、機動車保有量等)在第t年的數值;a、b為回歸系數。前提條件及適用性:回歸分析法需提前明確交通量增長的相關因素,并以歷年的城市社會經濟、人口規模、機動車保有量、道路交通量等相關歷史數據為支撐。該方法可充分考慮相關影響指標因素的變化對交通量的影響,避免某個因素突變對預測結果產生較大影響,適合中長期的交通預測,缺點是部分道路交通量歷史數據難以獲得。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分析
[摘要]在城市中,道路交通體系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道路交通奠定了人們出行的基礎,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關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具體探討環保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環保理念;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道路交通四通八達,便捷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越來越多。交通工程對外部環境影響較大,為了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秉持環保理念,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進行優化設計。
1基于環保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的必要性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生態環境和資源造成的壓力越來越沉重。城市環境關乎城市的健康發展,關乎當代人的居住需要,在開展城市建設的同時,必須關注城市環境,凸顯城市環境的生態效益[1]。然而在城市建設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道路交通工程設計不足的問題,破壞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保護城市的綠色生態,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社會的協調運行。環保理念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指引了方向,提高了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的成本,保護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道路交通工程設計必須堅持環保理念,突出城市建設的環保價值。
2基于環保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路徑
城市道路交通發展對策研究論文
我國大中城市的居民已經為城市交通問題深感煩惱:道路擁擠,交通秩序混亂,居民出行時間過長,道路建設速度跟不上機動車車輛增加的速度,市中心地區停車場地不足,等等。展望二十一世紀,我國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城市的人口規模和空間規模將不斷擴大,居民出行次數和機動車擁有量將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城市交通的合理發展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保持城市交通的暢通、便捷和安全以滿足現代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所有這些問題,都要求我們盡早研究,科學規劃,以贏得戰略上的主動。
一、我國城市交通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1.城市交通規劃、建設和管理的觀念有待進一步更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的城市規劃主要是土地利用規劃,城市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相互結合、相互反饋做得不夠。交通研究的著眼點主要放在道路網絡上,對影響交通發展的政策因素考慮不足,造成在規劃實施中對于政策的變化無所適應,規劃缺乏應有的彈性和應變能力。
2.城市交通政策和法規制定相對滯后,缺乏預見性和超前性
由于在城市交通行業管理體制上的分割,使得交通政策和法規缺乏應有的協調,難以對交通發展中的問題作出快速反應,錯過了解決交通問題的大好時機。這種狀態還造成城市交通發展政策和法規往往從某一部門主管的渠道制定,對于關系到交通綜合發展的政策和法規無人系統地進行研究。
交通局城市道路交通綜合整治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集中治理行車難、停車難、走路難和交通秩序混亂等突出問題,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緩解交通擁堵現象,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努力創造更加安全、有序、暢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促進平安、和諧、幸福**建設,根據江蘇省、無錫市的總體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建設平安**、和諧**、幸福**的總體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規劃先行、建管并舉,深入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和“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加大執法管理力度,綜合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優化城市交通結構,在全市形成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聯動、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綜合整治工作格局,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更加有序、安全、暢通、和諧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這次城市道路交通綜合整治的總目標是:城區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顯改善,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交通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交通事故明顯下降,交通擁堵現象明顯緩解;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完好,交通設施齊全完善,交通組織、路口渠化、信號配時科學合理;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不斷推進,公交乘坐率明顯提高;市民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識明顯增強,文明交通素質明顯提高。
三、主要任務
市城市道路交通實施“暢通工程”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營造文明、和諧、綠色的交通環境,根據公安部、建設部《關于2007年實施暢通工程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34號)和省公安廳、建設廳、文明委《關于印發〈2007年福建省城市道路交通實施“暢通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閩公綜[200*]254號)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200*年福州市實施“暢通工程”工作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黨的十7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發揮公安、城建部門的主力軍作用,進一步發揮道路交通綜合協調機構的職能,全面貫徹國家和省里的統一部署,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服務人民群眾為出發點,以提高廣大市民的文明程度和交通安全意識為著力點,以全面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為工作目標,狠抓道路交通管理的重點、亂點、黑點,實現交通管理的新突破。
二、工作目標
(一)福州市區在建城區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的二環路以內,晉安區的福馬鐵路以西、外福鐵路以南的范圍內開展實施暢通工程工作,并要求達到二等管理水平。
(二)福清市建城區內在保持二等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力爭達到一等管理水平。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建設,優化城市交通結構,提升道路通行效能,建立城市交通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按照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的意見》(公交管〔2008〕198號)和省公安廳、建設廳聯合下發的《云南省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的實施意見》(云公交〔2008〕259號)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聯動,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原則,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為中心,以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為總體目標,以服務改革開放,服務經濟建設,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為出發點,以“和諧交通、綠色交通、文明出行”為主題,進一步挖掘城市道路利用潛力和管理潛力,加強省道交通管理科技建設,改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加強交通安全宣傳,以暢通工程的實施推動全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全面、持續、均衡發展,不斷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為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安全、暢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領導機構
為確保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的順利實施,縣人民政府成立由副縣長馬貴迎任組長,縣政府辦副主任王云海、縣建設局局長沈建波、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大隊長王韜任副組長,縣交通局、規劃局、城管局、文明辦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指導協調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由王韜兼任辦公室主任,縣建設局分管副局長任副主任,具體負責交通管理暢通工程日常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集中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部署工作任務。
三、工作目標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建設,優化城市交通結構,提升道路通行效能,建立城市交通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按照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的意見》(公交管〔2008〕198號)和省公安廳、建設廳聯合下發的《云南省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的實施意見》(云公交〔2008〕259號)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聯動,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原則,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為中心,以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為總體目標,以服務改革開放,服務經濟建設,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為出發點,以“和諧交通、綠色交通、文明出行”為主題,進一步挖掘城市道路利用潛力和管理潛力,加強省道交通管理科技建設,改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加強交通安全宣傳,以暢通工程的實施推動全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全面、持續、均衡發展,不斷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為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安全、暢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領導機構
為確保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的順利實施,縣人民政府成立由副縣長馬貴迎任組長,縣政府辦副主任王云海、縣建設局局長沈建波、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大隊長王韜任副組長,縣交通局、規劃局、城管局、文明辦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指導協調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由王韜兼任辦公室主任,縣建設局分管副局長任副主任,具體負責交通管理暢通工程日常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集中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部署工作任務。
三、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