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02:06: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創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舞蹈創作
(一)觀察生活,熟悉生活。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產生都是從生活當中來的。舞蹈創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認真細致的觀察生活,逐步積累這些來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對這些素材進行科學的分析、理解和熟悉,從中篩選出典型的、具備象征意義的“材料”,并對它們有了真正的切身體會和實踐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成功作品。
例如:浙江省孫紅木在談她創作《養蜂的小妞》的創作過程時說:從表面看,養蜂的工作按照舞蹈創作要求缺乏動態,即可舞性,難以很好的樹立舞蹈型像。但從舞蹈長于抒情的角度認真地思索分析,發現蜜蜂這種神奇的小昆蟲勤勞、堅韌、勇敢,它為人類創造財富,送來甜蜜。而養蜂人常年四處奔波,追蹤蜜源,工作辛苦、平凡。養蜂人的工作和蜜蜂的精神都值的我們去贊美。但是如何用舞蹈去表現呢?經過細致的觀察,發現養蜂人與蜜蜂有著不同尋常的親蜜的愛的關系,而這種特殊關系使我們在他們“靜態”的勞動中看到他們“動態”的內心世界。他們那種歡樂、甜蜜、幸福的內心世界洽洽適合用舞蹈去表現。具體的方法就是把思想、情感化為能被觀眾看見的“動”的形像,這種形像是情感,升華的表現,絕不是去勉強模仿表現他們勞動的外部形態,而是要始終抓住并表現養蜂人的“情”。
藝術作品不夸張就沒有表現力,而夸張就必須有豐富的聯想——想象力。聯想到養蜂人的頭、身、手都沾滿蜂蜜,引起蜂對人的追逐、嬉戲,從中體現蜂與人之間感情的交流。這種交流形成的歡樂勞動中的“節奏因素”使舞蹈“形”、“情”具備,由此產生了舞蹈的形像基礎。加之巧妙的運用道具,突出養蜂小妞可愛的性格特征等,使《養蜂小妞》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像。
生活美不等于藝術美。創作者對生活中各種美的事物要進行高度的濃縮與升華,要善于像蜜蜂吮吸花蜜那樣,吸取生活中最甜美的營養,進行藝術的高度概括,使其成為鮮活動人的舞蹈形像,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與薰陶。
(二)舞蹈作品要歌頌崇高品格,富于時代精神。
舞蹈創作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一、舞蹈創作中典型形象的塑造
在藝術創作中塑造典型形象必須比一般藝術形象具有更高的概括性,這就意味著典型形象不是孤立的,只有在真實典型的社會環境中塑造典型形象才能使整個作品具有典型性,典型環境是藝術作品塑造典型形象的基礎和前提。在舞蹈創作中,肢體語言在敘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從這點考慮,利用一些外在的音樂和舞美手段營造更具典型特色的舞臺環境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使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既具有概括性又具有新穎性,把作品整體的典型性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國舞蹈藝術史上曾經產生了大量杰出的典型形象,如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和洪常青、舞劇《一把酸棗》中的酸棗和小伙計等。這些都是我國舞蹈作品中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都是受到封建社會壓迫并堅持斗爭的典型人物形象。這些舞劇中,在塑造具有獨特個性的人物形象的同時,都圍繞著人物形象選擇了恰當的典型環境,在那種封建社會殘酷壓榨、勞苦百姓深受迫害的典型環境下,更突出了藝術形象典型化的斗爭精神和解放精神,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成為經典的舞蹈藝術形象。典型形象不僅是藝術作品成功的標志,同時也滲入了人類的精神生活,形成了“經典”的藝術作品,典型形象的塑造要與典型環境的營造融為一體,才能突出作品整體特色的典型性。
二、舞蹈創作中典型細節的刻畫
典型細節是塑造典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那些對于深化主題、刻畫人物、發展情節、顯示環境等最具有表現力的一切富有特色的細節。舞蹈典型細節是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提煉之后所創造的能夠揭示事物本質意義和思想內涵的典型化的細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好地體現了作品的藝術意蘊,一個舞蹈作品藝術意蘊的典型化也就更能突出作品整體氣質的典型性了。在舞蹈中,無論是舞蹈語匯、舞蹈構圖的典型細節還是舞蹈音樂、舞蹈服裝,以及舞美燈光的典型細節都決定著一個舞蹈作品的成功與否。舞蹈《孔乙己》從舞蹈語匯上來講,充分體現出了典型細節的刻畫,很多舞蹈動作都從生活中提煉而來,富有極強的典型性,很多典型的滑稽動作都深刻地體現了主人公的畏縮、害怕、絕望無助的心境。在舞蹈的第一段中,有一個典型細節:舞蹈演員身體面向后,全身半蹲著呈蜷縮狀態,并不時地用左腳搓著右小腿。創作者對這個典型細節的捕捉,成功點明了主人公的社會地位,使觀眾一目了然了解了作品的人物背景。如果沒有這種典型細節的出現,也就很難刻畫出鮮明的藝術形象。《孔乙己》中服裝和化妝上的設計,也都是捕捉了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形象進行了有效的加工和提煉,都是典型細節在作品中的體現。舞蹈典型細節是編導綜合運用多種藝術手段把自己心靈活動的成果外化為可以直觀的、感性具體的藝術呈現,是創作主體經過心靈外化的物質存在,是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提煉之后所創造的能夠揭示事物本質意義和思想內涵的典型化的細節。也就是這些典型細節的恰當運用,才能體現出舞蹈作品的整體意蘊,在典型細節的貫穿下,使作品的意蘊得到提升,出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藝術效果,從而突出地體現了作品整體氣質的典型化,更貼切地與欣賞者進行交流與互動。
三、舞蹈創作中典型性與真實性的完美結合
真實是藝術的生命。在藝術創作中不能反映真實生活本質的作品是不會在觀眾心中得到認同的。我們塑造藝術形象一定要在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基礎上展開,對客觀生活加以藝術概括,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發掘典型的藝術原型,再經過藝術加工和虛構,創作出具有較高典型性的藝術形象來。在舞蹈的創作過程中,塑造一個藝術形象要堅持真實性與典型性的完美結合。舞蹈創作的構思過程其實就是藝術形象典型化的過程,舞蹈是通過人體程式化的、具有韻律感和雕塑感的動作來表達創作主體的思想情感,對現實生活中的人體動作進行照相式的模擬或拼湊并不是我們所強調的真實性,我們強調的是在尊重社會生活本質的基礎上追求藝術的真實性,使藝術作品在具有鮮明個性的同時又具有普遍性,成為觀眾心中所“熟悉的陌生人”。這就需要典型化的藝術創作過程,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塑造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舞蹈《祥林嫂》就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進行加工、提煉和虛構的,使觀眾感到舞蹈形象貼近生活真實的自然美,又在真實的基礎上塑造了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身上集中了封建社會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特征,具有典型的普遍意義,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從而喚醒了觀眾的欣賞熱情。因此,在舞蹈創作中,典型性和真實性的完美結合是提高作品藝術性和審美性的關鍵。
播音語言創作美
語言是一門有聲藝術,但是如何把這門有聲藝術在播音領域內創作得更好,從特性認識和文字表達兩個方面來簡要分析一下播音語言的創作之美。
一、從語言的特性認識播音創作之美概括起來講,播音的有聲語言創作的藝術特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有聲媒介的特性有聲語言是廣播電視節目傳播的重要媒介,其長處是,訴諸聽覺,隨著播音的更加可感、變化可以使形象更加豐滿,加深印象。電視播音加上圖像的因素,則更易于受眾的接受。
2.內容的真實性廣播電視節目中由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表達的內容,從整體上看具有真實感的特征。播音所要表達的內容主要是新聞性的,是社會中的真人真事,沒有任何夸張和修飾。播音員除了播新聞節目也播知識性節目,這些內容更是科學的、真實的,而文藝性節目的播音主要擔負節目內容和文化知識方面的介紹及文藝評論等等文藝表演演播決策化的處理。
那么播音員在播送新聞性節目時如何堅持和體現新聞性與藝術性這一創作特征呢?
第一,做到稿件文字內容的準確性。對于新聞稿件中的人名地名,事件專有名詞等不播錯。同時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勤查字典做到播音準確,防止錯別字。
舞劇創作反思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舞劇創作,包括舞蹈詩、音舞詩畫、樂舞等類似作品,一直處于興旺狀態,以每年至少七八部的規模生產,從中直文藝院團到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的藝術團體大多都有舞劇問世,許多省級院團直至地市盟的歌舞團也創作了不少作品,有的還不只一部兩部。10多年來全國究竟產生了多少舞劇,連主管部門都難以統計,可見其數量之多。
十幾年來,舞劇創作已經不再是少數藝術家關心的事情,而經常成為各地的重頭戲,或者是“重大文化工程”。領導親自掛帥、管理機關全力參與,是普遍的現象,投資、撥款因此也可以一路暢通,在各類舞臺節目中往往獨領風騷。目前,僅河南一省就有3臺舞劇正在運作。舞劇為什么受到如此青睞?
有的專家認為,舞劇是綜合性藝術,可聽可視,并且塊頭大,與音樂會、話劇相比,容易產生轟動效應;與歌劇、戲曲相比,更能吸引社會的注意;與歌舞晚會相比,可以作為一部完整作品流傳下來。因此,舞劇是地方“政績”中最佳的文化項目。有的專家認為,舞劇比較容易體現地域的文化風貌、歷史事件、自然景觀、知名人物,所以,各地方都以舞劇作為自身推廣、宣傳、介紹的載體,江西是瓷,北京是圓明園,廣東是“刑場上的婚禮”,河南是少林,江蘇無錫是阿炳,湖北宜昌是土家,甘肅當然就是敦煌了。也有的專家以為,由于近幾年晚會普及,使一批舞蹈編導因晚會而走紅,由他們轉回來編導舞劇,既提升了舞劇的知名度,又把一些流行的藝術手段帶入舞劇之中,推動了舞劇的大眾化。
究竟是利是弊
舞劇數量大增,是利是弊?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舞蹈理論家于平代表了一種意見。舞劇是舞臺藝術中的重要劇種,是舞臺綜合能力的體現,舞劇的增加和發展可以促進舞臺繁榮,也標志著舞臺綜合能力的提高。相對歌劇的衰微、音樂劇的難產、戲曲的原地踏步或者本體褪色而言,舞劇能夠多產,并且有的作品在表現方式上明顯進步,有的作品贏得了市場,應該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現象。而且視舞劇為“政績”也未嘗不可,因為納文化發展于地方“政績”之中,對文化本身有益。各地的舞劇如今其實都是全國舞臺力量優化組合的產物,這也大大推動了我國藝術人才的流動。至于舞劇發展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那是另一回事情。
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就是因為看中舞劇的市場才于1年多以前成立的,他們先后制作了多部舞劇,在海內外市場取得了明顯的成績。董事長孫明章說,舞劇發展在舞臺藝術繁榮中不可或缺,各種問題都是在發展中才產生的,關鍵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重點就是解決舞劇的藝術價值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動畫創作中的鏡頭設計
一、概念
動畫分鏡頭就是將動畫文字劇本轉化成以鏡頭為單位的連續的可視畫面,它遵照一定的情節邏輯關系順序,用于處理鏡頭的景別、角色調度、機位的安排以及對鏡頭進行編號等內容。
二、分鏡頭設計中的景別
在動畫作品創作中,景別是一個絕對不可以被忽視的創作元素。景別為創作者提供了一種廣闊的表現空間和靈活的表現手段。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也是通過對景別的選擇來體驗影片內容的。第一,在動畫作品的創作中,一些景別承擔著描寫和敘述的作用,景別主要發揮了表現心理內容的功能。比如,特寫是對渲染人物的精神狀態表現特別有利的景別,注重一些主觀情緒的烘托;又如中景可以非常客觀的表現人物間的交流的景別,體現一定的距離感和客觀性;再如全景景別適合烘托一些大場面氣氛,用以配合畫面越來越高漲的情節發展。第二,畫面本身的運動要依靠景別的變化來實現。景別是攝像機能動性表現之一,創作者可以根據需要及時采取有利的拍攝景別,使其能夠在動作展開時改變畫面內容的性質,例如,攝像機的推進動作,全景變成了大特寫;攝像機向后拉,畫面從一個人物的細部特寫變成這個人物孤零零地站在一個空蕩蕩的草地上,從而實現了畫面本身的運動感。第三,景別的變化可以影響畫面節奏。這里面主要指的是作品內在節奏的變化,實際上作品的質量和性質在許多方面都取決于這些節奏。在觀看一部動畫作品時,我們往往覺得有些個別的畫面特別慢或特別快,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以全景景別拍攝一輛快速行駛的摩托車,或拍攝一艘船在海上行駛。給觀眾一種快速運動或緩慢的感覺。主要依靠創作者的直覺來把握每個畫面的景別,即根據某個畫面的性質決定畫面的景別,這個景別持續的時間,這個畫面前后是什么景別,創作者必須根據畫面本身和前后的景別關系來進行選擇,以此來把握畫面節奏。第四,觀眾不僅在畫面時空和視距的變化中可以感受到攝像者的畫面思維,也可以從景別跳度、視點跳度的大小、緩急中具體地感受到整個片子的節奏變化。
三、分鏡頭設計中的調度
首先,動畫分鏡頭設計中的調度,它同影視調度一樣也包括演員調度和攝影機調度兩種調度。這兩種調度相輔相成,都以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人物關系所決定的人物行為邏輯為依據。在動畫創作中,由于表現透視較為困難,所以使用平面調度較多。例如描繪人物側面的行走動作并且使其循環表現,然后通過移動背景造成人物向前行進的感覺。其次,場面調度在動畫創作中的作用表現在多個方面。第一,產生畫面構圖的作用,表現畫面景物;第二,刻畫人物心理、渲染環境、創造特殊意境;第三,還可以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推動觀眾的聯想。再次,一個場景中的鏡頭銜接的是否流暢、內容表達的是否準確到位,被攝對象動作及心理展現的是否合理,都需要依靠場面調度來實現,都是場面調度的職能所在。總之,場面調度對動畫形象的造型處理,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影響畫面構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畫面組接的重要因素。
美術創作創新研究
一、美術創作規律
美術創作有其規律性,是可教可學的,而且是必須教與學的。創作本身也需要練習基本功,但素描不是唯一的基本功。創作也如素描一樣,有步驟,有規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說在美術學院里只要學好素描,創作是畢業以后的事,那便把素描與創作割裂開來了。素描應該為創作服務,這是常識。這種純技術觀點,顯然是片面的?,F在我們在闡述藝術規律的同時,列舉出美術作品作為范例,通過作品分析具體說明藝術規律的運用,使學生獲取全面的理論知識,使創作能力穩步提高。
二、美術創作基礎
從事美術創作,首先要會畫,而且還要畫得好,這就要苦練基本功,但是,我們常看到有些基本功較差的業余美術作者卻創作出較好的作品。這就說明基本功對于美術創作雖然十分重要,但作品的成敗不完全取決于它,還包括作者的思想、生活、表現手法,以及藝術修養(包括藝術規律的掌握和運用)和反復實踐等,這些都是更重要的條件。比如一個好醫生,得先要有醫德,再要掌握足夠的醫學原理,具備更多的臨床實踐經驗,如果只滿足于學些基本病理知識、藥物知識、解剖知識等,是遠遠不夠的,雖然也能醫好幾個病人,卻不能算作名醫。我們學習美術,要創作出好作品,成為一個成功的美術家,也應該這樣。技術多偏重于手和眼的練習,而藝術規律則偏重于理論的學習,其內容更廣,而掌握它們更難,所以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繪畫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問,只要你投身進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便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其樂無窮。
三、美術創作的創新
藝術的創新意味著有標新立異的創造精神。要打破常規陳套,想別人所未想的,說別人所未說的,畫別人所未畫的;不甘與別人雷同,不愿重復自己過去的作法,這就要在創造的過程中,處處運用匠心。所謂匠心,就是有獨到的見解,獨創的技能。這要求畫家有正確的思想,高超的技巧與深厚的修養。魯迅先生的兩句詩“愿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边@里說畫家的“新意匠”,也即是魯迅先生的“新意匠”。我們知道,春山應用青綠來畫,而畫家用朱墨畫它,這個意匠就夠新奇了。魯迅先生愿乞畫家一反常規用朱墨作春山,是什么意思呢?試讀這首詩的頭兩句“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薄鞍紫隆笔悄暇┑膭e名,南京是反動派的巢穴,這樣我們就明白這首詩的意匠了。這就是說,在反動派統治下刮起的“妖風”使樹木都變得陰暗了,被“毒霧”籠罩著的花卉都凋殘了。在這樣悲慘的世界里,魯迅先生熱情地希望畫家(革命畫家)用不尋常的筆墨畫出一幅新圖畫,創造出一個光輝燦爛的新天地來。魯迅先生運用“朱墨作春山”的新意匠,使這首詩的構思不落陳套,而畫家如真能用朱墨畫春山,他的畫法也是不落陳套的了。這是藝術創新的一例。
舞蹈創作論文
在這里要說的是,舞蹈來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眾的藝術。舞蹈的本質已決定了它的群眾性,因此,舞蹈創作就不是什么神秘王國。只要掌握了舞蹈創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確的創作途徑,緊緊抓住舞蹈藝術表現手段的根本,在不斷的總結與實踐中,就會有許多好作品從你手中涌現出來。
我將從“舞蹈創作的前提”、“舞蹈創作的基本技法”、“與廣場舞蹈創作的同與異”、“少兒舞蹈創作的若干問題”等幾個方面,漫談有關舞蹈創作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為舞蹈創作的繁榮出一點微薄之力。
我們首先談舞蹈創作的前提。
要創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必需有正確的途徑。前提是創作者必需具備較高的專業修養,這些修養的靠持之以恒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的。概括講,要首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觀察生活,熟悉生活。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產生都是從生活當中來的。舞蹈創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認真細致的觀察生活,逐步積累這些來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對這些素材進行科學的分析、理解和熟悉,從中篩選出典型的、具備象征意義的“材料”,并對它們有了真正的切身體會和實踐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成功作品。
陶瓷藝術創作研究
摘要:本文結合古今中外藝術創作的有關論述和個人創作體驗,對陶瓷藝術創作的收藏、價值和創作狀態等問題進行了粗略梳理與思考。
關鍵詞:國畫;瓷畫;藝術創作;創作狀態
羅伯特•亨利在《藝術精神》的序中說:“博物館里收藏的藝術作品,無法造就藝術之國。但是,有藝術精神存在之處,就會出現珍貴之作供博物館典藏。更棒的是,人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能夠獲得無比的快樂。藝術讓人邁向平衡與秩序,判斷相對價值,了解成長法則,檢視經濟生活,這一切都是值得人們探究的美好事物?!惫P者從這段話中提煉出了三個問題:1、怎樣的藝術作品是值得收藏的?2、怎樣的藝術創作是有價值的?3、怎樣的藝術創作狀態是最好的?其實,這幾個問題是我思考已久的,它在我心里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只是苦于不能提煉出精準的語言來表述,羅伯特•亨利先生精準地為我作了回答。
1、怎樣的藝術作品是值得收藏的呢?羅伯特•亨利說“有藝術精神存在之處”的藝術作品是珍貴的。這一思想與我們國畫的創作理念是一致的,因為中國畫追求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內涵。中國人有極強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常常將自己從自然物象中品味出來的特別品格與人們認為人類應該具有的精神品格相關聯,將其以各種藝術形式呈現出來(比如文學作品、書畫作品等),以之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例如,國人酷愛梅、蘭、竹、菊,尊之為“四君子”:于梅,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在畫作《墨梅》中贊曰:“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以梅之品格引導人們樹傲骨,不同流。于蘭,《孔子家語•在厄》曰:“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币蕴m之品格引導人們立世需守節。于竹,清代畫家鄭板橋在畫作《竹石圖》中贊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币灾裰犯褚龑藗兠鎸Υ鞌〔磺?。于菊,魏晉文士鐘會(司馬昭的謀士)在《菊花賦》中贊之:“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碧拼娙税拙右自凇对伨铡分袑懙溃骸澳秃ㄓ袞|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以菊之品格引導人們不爭世,守貞操。“四君子”,是中國文人畫表現最多的素材之一,文人士大夫們借之表達自己的情志,引導世人培養優秀品格。大自然里的梅、蘭、竹、菊以其獨特的品格教會人類怎樣面對現實,文人畫里的“四君子”以其極具正能量的“藝術精神”鼓勵人們做最好的自己。亦因此,人們喜與梅、蘭、竹、菊為伴,將其培栽于房前房后,日日品賞;亦因此,人們還喜以“四君子”圖為伴,將其懸掛于堂前室內,時時品讀。“四君子”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里是崇高的,“四君子”圖在中國人的心里是珍貴的。
2、怎樣的藝術創作是有價值的呢?羅伯特•亨利說:“讓人邁向平衡與秩序,判斷相對價值,了解成長法則,檢視經濟生活”的藝術創作是有價值的。這與國畫的創作主旨也是一致的。中國畫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鳥。對于人物畫,唐代畫家、繪畫理論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說:“以忠以孝,盡在于云臺。有烈有勛,皆登于麟閣。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敗,以傳既往之蹤?!比宋锂嫷摹敖袒弊饔茫屩袊擞辛苏_的道德觀。對于山水畫,南朝•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圣賢暎于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熟有先焉?!鄙剿嬕浴敖杈笆闱椤薄敖杈笆銘选钡谋憩F形式,引導人們感悟人生哲理,培養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對于花鳥畫,人人皆知,其核心是“以物寓意”“托物言志”。中國畫,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無一不在引導人們“邁向平衡與秩序,判斷相對價值,了解成長法則,檢視經濟生活”,因此,參與創作中國畫的人們的一生都是有價值的。
3、怎樣的創作狀態是最佳的呢?在“創作過程中能夠獲得無比的快樂”的創作狀態是最佳的。其實,這個問題,我們的先輩早給了答案:清代畫家鄒一桂在《小山畫譜•天趣》中答之:“人能以畫寓意。明窗凈幾,描寫景物,名花折枝,想其態度綽約,枝葉宛轉,向日舒笑,迎風欹斜,含煙弄雨,初開殘落。布置筆端,不覺妙合天趣,自是一樂;”宋代畫家宗炳在《山水畫序》中答之:“于是閑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不違天勵之藂,獨應無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賢映于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結合自己的從藝經歷,再讀自己的創作狀態和感悟。筆者是一位瓷畫創作者,即用彩繪技法在瓷器上繪畫。彩繪,是陶瓷藝術的一種裝飾形式。彩繪藝人從起初只會在瓷上簡約地裝飾一些紋飾,到最終可以在瓷上描繪精美的圖畫,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探索——改革——創新——精益求精,讓瓷富有了極高的“藝術精神”,無論是技藝,還是內涵。創作瓷畫最能令人“自是一樂”的是“布置筆端,不覺妙合天趣”。我創作最多的是傳統文人畫,但并不是完全承襲,而是以當代人的視角去理解傳統文人畫,詮釋當代人的思想和情感。我喜歡看文人雅士的故事,喜歡讀古代詩詞,因為它們常常帶我進入精神愉悅的狀態,常常在我眼前浮現賞心悅目的景象。我很喜歡明四家(亦為吳門四家),因為他們都才學廣博。明四家里我研究最多的是沈周,因為沈周非常享受生活,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一直保持著樂觀開朗的心態,更因為沈周有《廬山高圖》。《廬山高圖》是沈周在四十一歲時,為賀老師陳寬(醒庵)七十壽,憑借想象而作的。我好奇沈周為老師賀壽為什么要選擇廬山入畫,他沒有到過廬山卻憑想象將廬山表現得如此精彩。原來,陳寬是江西人,江西有廬山,而廬山是文人雅士們所向往的名山,沈周要以老師家鄉的名山,來比喻老師有廣博的學問和崇高的道德,所以,他選擇了“廬山高”這個主題,以之表達對老師的高山仰止之敬意。沒有到過廬山,卻能把廬山表現得如此精彩,令我對“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于是,我也興筆創作了一幅表達對沈周敬仰之情的瓷板畫《山水清音》。此作品將畫面一分為二,上半部分示遠山,下半部分繪近景:遠山入云,飛瀑萬丈;近景一橋跨壑,流水潺潺。橋的兩端,一是坐于山頭亭間觀景的高士,一是攜杖急步上橋奔亭的儒者。想象能拜謁我崇敬的沈周先生的場景,好爽……,快意無窮。沈周的《廬山高圖》激發了筆者深入廬山感悟山水、感悟生活的念頭,于是,我邀約好友一起造訪廬山。在與廬山親密接觸的那些日子里,令我受益匪淺:觀真山真水,感其態其形;靜坐聽音,悟人間百態。深入現實生活,令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感受,獲得了不少感悟,也讓我對沈周的《廬山高圖》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我對廬山瀑布情有獨鐘,常常以之入畫。因為心里有,所以創作時多為一蹴而就,無論是構圖布局,還是意境營造,都是從心底油然而生。我曾在鑲器上創作了一幅廬山瀑布圖,朋友們都認為很有氣勢、很美??晌颐棵慷嗽敹加X得好像少了點什么,反復琢磨終于找到答案,是意猶未盡,而這種意是用物象無法說盡的,于是我想到了前輩的辦法——意之未盡,題跋述之,在畫中的留白處題寫了唐•徐凝《廬山瀑布》的詩句“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詩畫相融盡我意,暢快……喜歡陶瓷藝術的都知道,瓷畫的構思布局與瓷器的器型天然合成,融為一體才是最佳的,因此,瓷畫藝人要想出佳作,先得讀透所有的瓷器的造型語言和藝術內涵,并且將它們存入自己的腦海,胸有成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有獨特的藝術構思的時候,腦海里會立刻想起怎樣的意境能賦于怎樣的瓷器之上,怎樣的瓷器能完美表達你的藝術精神。
農村題材戲劇創作探索
論文提要本文結合連云港市農村題材地方戲劇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淮海戲為例,簡要闡述了在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地方戲劇藝術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我市農村戲劇藝術目前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重點指出劇作者在創作農村題戲劇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戲劇藝術作用農村題材戲劇創作
作者姜成波(市劇目工作室5681839)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作出的重大決策,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目標之一。加強我市新農村建設,需要戲劇藝術尤其是地方戲劇藝術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戲劇藝術應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戲劇,我市地處蘇魯交界,淮海戲、呂劇、京劇、童子戲、柳琴戲等戲劇在我市均有較長的流傳歷史,其中淮海戲為我市地方特色劇種。筆者以淮海戲為例說明地方戲劇在我市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以及農村題材戲劇的創作問題。
要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新農村,新字新在哪里。我市總人口468.81萬,其中農業人口占70%。隨著我市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農村人口不再務農,文化娛樂項目日趨多元化,如今很多農村家庭開通了有線電視、電話上網,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與城市毫無差別,觀眾欣賞習慣求新求異,但看戲仍然是農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目前,我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步增多,大多數青壯年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學生又住校,留在家鄉的老人和孩子變成農村文化的服務對象。在城鄉結合處,網吧、游戲室、桌球室是年輕農民和農村學生熱衷的地方,而偏僻地區,人們聚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賭博。面對社會的急速發展,面對農村結構發生的明顯變化,文化建設需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相對于歌舞、魔術等其它藝術形式,戲劇藝術不失為發展農村文化的一個相對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畢竟,無論是什么活動,最重要的是農民對此有興趣。
首先,戲劇藝術能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國農民具有欣賞戲劇藝術的悠久傳統,農村是戲劇藝術的根。戲劇一直以來根植于農村這片豐厚的土壤,具有很強的鄉土氣息和群眾性。張家港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局長曾在全國戲劇藝術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論研討會上說過,張家港屬于經濟較發達地區,農村文化娛樂生活比較豐富,但無論是嚴冬還是盛夏,只要有劇團送戲下鄉,露天廣場上都是觀眾如潮,戲劇在農村的生命力由此可見一斑。目前鄉鎮村的文化傳播渠道主要有這樣幾種,一是政府主辦的文化館、文化站以及相關的文化事業;二是自上而下舉辦的各類文化下鄉活動;三是農民自發操辦的文藝演出,比如婚喪嫁娶請來的戲班、電影,一些致富大戶出資搭臺的演出等;四是多年來形成的那些民間自娛自樂形式??梢?,地方戲劇在其中占有相當的分量。相對于歌舞、相聲、表演唱等形式,地方戲劇通過農民能夠理解的劇情、親切的地方話語、曲折的情節、形象的人物刻畫,引起他們的共鳴,能充分發揮高臺教化的功能,在潛移默化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倡導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充實農村文化活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提升全民族的文明水平、進而促進和諧社會健康和健全發展等方面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梢哉f,地方戲劇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最有效的載體之一,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東北二人轉之所以那樣紅火,就因為它貼近生活,形式活潑,注重教化的效果又不僵化教條,老百姓愛看。
詮解怎樣創作舞蹈
舞蹈的創作,沒有其它高的綜合修養,生活視野的廣度和深度,很難達到高的水準。舞蹈的創作在風格,樣式和表現手法上越來越走向多樣化的發展,芭蕾的套路,民間的傳承,現代的異招,再加上紡織流動編舞法,交響編舞法,形象編舞法等,東拉西扯就糅合成一個舞蹈,這樣的舞蹈,把十八般武藝通通用上,泛用技術活,結果藝術的獨特風格個性卻蕩然無存,一個舞的創作過程是一個苦苦的思索,感悟的過程。
一、近距離觀察生活,真切地表達感受
好的舞蹈作品,其中一定濃濃地積淀著作者內心,獨有的那份生活體驗與感受。例如《石頭·女人》就是一個叫人看了有很多感慨,又一時難以言盡的舞蹈作品。很顯然,編導對閩南惠安女的生活是十分熟悉的,他們住在山惠安女組成的民兵哨所,與她們朝夕相處,睡的是上下鋪,吃的是一鍋飯。印象最深的就是惠安的石頭的整天打搬運石頭的惠安女人,后來這就成了他們作品的題目?!妒^·女人》的成功進一步印證了“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唯一源泉”。
舞蹈的創作者——編導,要用舞蹈藝術特有的“動作感”的眼睛把握現實,表現生活,在這雙眼睛后面,需蘊含著一個社會的人所具有的生活觀,藝術觀以及審美情趣作為雄厚的精神基礎,這就決定于舞蹈所負荷的深廣的社會生活內容。
二、注意舞蹈的內在蘊意美
創作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舞蹈的內在蘊意美,這是山舞蹈藝術的本體特征所決定。眾所周知,舞蹈藝術是具有節奏性,造型性的人體動作姿態為主要物質表現手段,來反映客觀事物的。所以,它就不可能象運用語言,文字手段那樣去全面表達事物的方式,它只能是舞蹈家將個人對待客觀事物的看法,態度的情感活動中的心理變化的節奏規律,與形象思維的邏輯規律轉換成,一種帶有造型性,節奏性的人體動作姿態的邏輯規律,盡管這種動態邏輯不可能全部等于舞蹈家濃縮出的情與理的情感內容,但它卻具有仿,概括情感節奏規律的象征作用。當審美主體通過這種帶節奏邏輯變化規律的時候,即可與舞蹈所抒發的情感發生的共鳴,并為之感染,加上音樂,服飾,化妝,燈光等多種感性因素的配合,使舞蹈形象直接進入感覺意識的范疇,形成一種濃縮的“內在蘊意美”。編導必須十分注意提煉創造蘊意美的積極而深刻的主題,正確而豐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