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器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03:28: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讀寫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IC卡接口芯片讀寫器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闡述T=0傳輸協議,給出IC卡讀寫器中使用的IC卡APDU指令流程和原理框圖;重點介紹其中的IC卡接口芯片Philips的TDA8007,給出通過TDA8007對CPUIC卡上下電過程、具體程序及TDA8007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CPUIC卡TDA8007ISO7816

IC卡(IntegratedCircuitcard)即集成電路卡,是將一個集成電路芯片鑲嵌于朔料基片中,封裝成卡的形式,外形與常用的覆蓋磁條的磁卡相似。IC卡芯片具有寫入和存儲數據的能力。IC卡存儲器中的內容根據需要可以有條件地供外部讀取,或供內部信息處理和判定。根據卡中所鑲嵌的集成電路的不同,可以分成存儲器卡、邏輯加密卡、CPU卡三類。其中CPU卡即為由中央處理器CPU、EEPROM、隨機存儲器RAM以及固化在只讀存儲器ROM中的片內操作系統COS(ChipOperationSystem)組成的IC卡。IC卡按與外界數據傳送的形式來分,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

圖1T=0的CPU卡APDU指令實現流程

1CPUIC卡T=0的協議介紹

目前大多數CPUIC卡采用T=0模式。所謂T=0,即CPUIC卡與接口設備(即讀寫器)中數據傳輸方式為異步半雙工字符傳輸模式。

查看全文

IC卡讀寫器設計分析論文

摘要:針對網絡計算機安全問題,提出了一種完整的智能IC卡讀寫器子系統設計方案。此方案討論了基于單片機的IC卡讀寫器硬件和軟件設計、基于PC/SC行業規范的讀寫器驅動程序設計和IC卡的軟硬件選取。

關鍵詞:網絡計算機安全單片機智能IC卡IC卡讀寫器PC/SCISO7816

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應用模式正發生著巨大的變革。網絡計算機(NC)的出現標志著計算機體系結構的革新,代表著未來計算機系統的發展方向。由于網絡計算機可以采用開放源碼操作系統,為發展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中,Linux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它源代碼公開,可以根據要求自行剪裁并且穩定,對資源要求低,有大量應用軟件支持。按照網絡電腦的特定需求,可以開發出具有自主智能產權的CPU,從而提高網絡電腦的安全。網絡電腦走的是一種網絡服務器集中式管理的道路,具有成本低廉、管理費用低的優勢。

為此,國家863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主題發展規劃提出了以下要求:組織優勢力量,研究網絡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研制網絡計算機系列產品,選擇若干典型應用領域的進行應用示范,以此推動國產微處理器芯片和系統軟件的發展,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網絡教育、金融、社區服務、企業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迅速發展,網絡計算機的安全問題顯得非常突出。尤其在某些特殊領域,如電子政務等,安全問題顯得極端重要。目前,在計算機安全方面,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但效果都不太好。本文提出的智能IC卡技術,在網絡計算機是一種全新的方法,能夠很好地實現網絡計算機的安全。智能IC卡(SmartIC)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以前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領域,筆者把此技術推廣應用到網絡計算機,以提高安全性。智能IC卡本身含有自行研制的COS(ChipOS)和加密算法,并采用多密鑰、多加密算法體系,對所有的敏感數據文件加密保護。如圖1所示。

IC卡子系統是整個網絡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的核心,它保存了加密算法所需要的私有密鑰,供加密算法對網絡上傳輸的數據加密使用。

查看全文

讀寫器電路設計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非接觸式IC卡芯片MCFR200的特點和工作原理,并對其在PSK工作模式下的讀寫器電路設計作了較詳細的論述。該PSK解調方法亦可用于設計TYPEB型卡讀寫器BPSK的解調電路。PSK方式的優點是讀出速度快捷。

關鍵詞:非接觸卡;MCRF200;讀寫器;PSK;負載調制

1MCRF200簡介

MCRF200是Microchip公司生產的非接觸式可編程無源RFID器件,它的工作頻率載波為125kHz。該器件有兩種工作模式:初始Native模式和讀模式。所謂初始模式是指MCRF200具有一個未被編程的存貯陣列,而且能夠在非接觸編程時提供一個缺損狀態其波特率為載波頻率fc的128分頻,調制方式為FSK,數據碼為NRZ碼;而讀模式是指在接觸或非接觸方式編程后的永久工作模式,在該模式下,MCRF200芯片中配置寄存器詳見后述的鎖存位CB12置1,芯片上電后,將依據配置寄存器的設置并按協議發送數據。

MCRF200的其它主要性能如下:

●帶有一次可編程(OTP)的96位或128位用戶存儲器(支持48位或64位協議);

查看全文

芯片讀寫器電路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T5557是兼容e555x的RFID芯片,但又具有與e555x系列芯片不同的新性能。文章著重介紹了T5557的新特點及工作原理,并對其RSK工作模式下讀寫器的電路設計作了分析,最后給出了D類功放和FSK解調的應用電路。

關鍵詞:RFIDT5557讀寫器FSKD類功放

1T5557的主要特點

T5557的Atmel公司生產的非接觸式無源可讀寫RFID器件,這的工作頻率(載波)為125kHz??杉嫒輊555x系列芯片。T5557芯片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具有75pF的片上諧振電路電容;

*7×32bitEEPROM數據存儲器(包含32bit的密碼存儲器);

查看全文

電力儀器設備管理論文

1RFID技術原理

隨著20世紀初物聯網技術概念的產生,RFID技術也得到快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無線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需與識別對象建立物理連接,可工作于各種油漬、灰層和輻射等惡劣環境?;镜腞FID系統由標簽、讀寫器和天線組成。標簽是數據的載體,它和讀寫器之間通過微波天線實現射頻信號的空間耦合,根據時序關系實現能量的傳遞和數據的交換。射頻信號的耦合分為兩類:電感耦合和電磁反向散射耦合。電感耦合方式適合用于中、低頻工作的近距離射頻識別系統,電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適用于高頻、微波工作的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RFID技術與條形碼識別技術相比具有很多優勢,RFID讀取數據無需光源,具有穿透性,只要在讀寫器、閱讀器作用范圍之內標簽數據就可被讀取;RFID標簽支持數據的反復寫入,可動態地更新標簽數據;讀寫器可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可讀取數個標簽信息。項目利用RFID技術的自動識別和反復讀寫的特點,全面考慮設備基本信息、功能、位置、狀態等設備信息,研究手持終端設備與管理平臺的數據傳輸機制,研究電力儀器設備管理流程,開發適用于電力企業的儀器設備管理平臺,實現資產入庫、檢定、借出、調撥、報廢等全壽命周期狀態信息的判別和跟蹤。

2基于RFID的電力儀器設備管理

平臺框架體系如圖2所示,基于RFID的電力儀器設備管理平臺分為4層結構,分別為采集對象層、終端采集層、數據接口層、數據層和應用層,包括管理主站、手持讀寫器、發卡器和UHF標簽四大部分。采集對象層由貼有RFID標簽的各種儀器設備構成。根據電力企業儀器設備多用于電磁環境的特點,標簽選用UHF(UltraHighFrequency,超高頻)抗金屬標簽。這種標簽具有無源、識別距離遠、防金屬干擾的特點。數據采集層包括手持讀寫器和發卡器兩大部分,通過手持讀寫器可執行儀器設備的入庫、借出、調撥、檢定、維修和報廢等業務,完成的數據結果通過數據同步功能傳輸到數據接口層;發卡器用于標簽的制作,將初始化數據寫入RFID標簽中,建立儀器設備與標簽的對應關系。數據接口層負責數據采集層和數據層之間的通訊,一方面將在讀取標簽信息時,將對應的設備資產信息同步到手持讀寫器中;另一方面,將手持讀寫器讀取到的標簽數據寫入到資產數據表中。數據層包括資產數據、基礎數據、用戶數據和運行數據。其中資產數據包括ERP設備資產信息、自購資產信息以及其他各種儀器設備的資產信息,是整個平臺的核心數據?;A數據主要包括組織機構和設備廠家等檔案信息,是系統運行的支撐性數據。用戶數據保存有整個平臺使用用戶的信息。運行數據包括審計數據、設備運行過程數據等用戶和資產狀態變化產生的歷史數據,主要用于設備的狀態回溯以及系統的數據審計。應用層主要實現數據的統計查詢、資產入庫、檢定、借出、調撥、報廢等業務的在線審批。

3RFID電力儀器設備管理流程

儀器設備管理包括資產的登記、入庫、借出、調撥、維修、報廢、檢定、盤點等操作,包含設備從購置投入使用到報廢退出使用的全過程。

查看全文

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射頻識別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在中國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本文簡單介紹射頻識別技術及其分類,以及目前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國幾個代表性領域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射頻識別技術射頻卡分類

引言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實際上是自動識別技術(AEI,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具體應用與發展。該項技術的基本思想是,通過采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光學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兩個方面。本文主要介紹自動識別技術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應用。

1射頻識別技術簡介

查看全文

射頻識別技術發展探討論文

1射頻識別技術簡介

20世紀80年代,由于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成熟,射頻識別系統的體積大大縮小,使得射頻識別技術進入實用化的階段,成為一種成熟的自動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是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目的并交換數據。它與同期或早期的接觸式識別技術不同。RFID系統的射頻卡和讀寫器之間不用接觸就可完成識別,因此它可在更廣泛的場合中應用。

典型的射頻識別系統包括射頻卡和讀寫器兩部分。

射頻卡是將幾個主要模塊集成到一塊芯片中,完成與讀寫器的通信。芯片上有EEPROM用來儲存識別碼或其它數據。EEPROM容量從幾比特到幾萬比特。芯片外圍僅需連接天線(和電池),可以作為人員的身份識別卡或貨物的標識卡??ǚ庋b可以有不同形式,比如常見的信用卡及小圓片的形式等。與條碼、磁卡、IC卡等同期或早期的識別技術相比,射頻卡具有非接觸、工作距離長、適于惡劣環境、可識別運動目標等優點。

在多數RFID系統中,讀寫器在一個區域內發射電磁波(區域大小取決于工作頻率和天線尺寸)??ㄆ瑑扔幸粋€LC串聯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發射的頻率相同。當射頻卡經過這個區域時,在電磁波的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有了電荷。在這個電容的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導通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儲存。當所積累的電荷達到2V時,此電容可作為電源為其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取讀寫器的數據。讀寫器接收到卡的數據后,解碼并進行錯誤校驗來決定數據的有效性,然后,通過RS232、RS422、RS485或無線方式將數據傳送到計算機網絡。簡單的RFID產品就是一種非接觸的IC卡,而復雜的RFID產品能和外部傳感器接口連接來測量、記錄不同的參數,甚至可與GPS系統連接來跟蹤物體。

查看全文

射頻識別技術論文

摘要:射頻識別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在中國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本文簡單介紹射頻識別技術及其分類,以及目前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國幾個代表性領域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射頻識別技術射頻卡分類

引言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實際上是自動識別技術(AEI,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具體應用與發展。該項技術的基本思想是,通過采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光學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兩個方面。本文主要介紹自動識別技術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應用。

1射頻識別技術簡介

查看全文

射頻識別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射頻識別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在中國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本文簡單介紹射頻識別技術及其分類,以及目前射頻識別技術在我國幾個代表性領域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射頻識別技術射頻卡分類

引言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實際上是自動識別技術(AEI,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具體應用與發展。該項技術的基本思想是,通過采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光學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兩個方面。本文主要介紹自動識別技術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應用。

1射頻識別技術簡介

查看全文

射頻識別技術發展分析論文

1射頻識別技術簡介

20世紀80年代,由于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成熟,射頻識別系統的體積大大縮小,使得射頻識別技術進入實用化的階段,成為一種成熟的自動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是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目的并交換數據。它與同期或早期的接觸式識別技術不同。RFID系統的射頻卡和讀寫器之間不用接觸就可完成識別,因此它可在更廣泛的場合中應用。

典型的射頻識別系統包括射頻卡和讀寫器兩部分。

射頻卡是將幾個主要模塊集成到一塊芯片中,完成與讀寫器的通信。芯片上有EEPROM用來儲存識別碼或其它數據。EEPROM容量從幾比特到幾萬比特。芯片外圍僅需連接天線(和電池),可以作為人員的身份識別卡或貨物的標識卡??ǚ庋b可以有不同形式,比如常見的信用卡及小圓片的形式等。與條碼、磁卡、IC卡等同期或早期的識別技術相比,射頻卡具有非接觸、工作距離長、適于惡劣環境、可識別運動目標等優點。

在多數RFID系統中,讀寫器在一個區域內發射電磁波(區域大小取決于工作頻率和天線尺寸)??ㄆ瑑扔幸粋€LC串聯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發射的頻率相同。當射頻卡經過這個區域時,在電磁波的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有了電荷。在這個電容的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導通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儲存。當所積累的電荷達到2V時,此電容可作為電源為其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取讀寫器的數據。讀寫器接收到卡的數據后,解碼并進行錯誤校驗來決定數據的有效性,然后,通過RS232、RS422、RS485或無線方式將數據傳送到計算機網絡。簡單的RFID產品就是一種非接觸的IC卡,而復雜的RFID產品能和外部傳感器接口連接來測量、記錄不同的參數,甚至可與GPS系統連接來跟蹤物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