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因素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10:19: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發病因素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發病因素

情志病證發病因素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為了解三級甲等中、西醫院醫生對于情志病證發病因素的認識,各疾病與情志因素致病的相關性,為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提供基礎。方法:參照情志病證診斷標準,采用整群分層抽樣法對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山東省中醫院)近3年54703份住院病歷進行回顧性病因學調查,對506例陽性病歷進行分析。結果:與情緒有關病歷共篩出506份,占總病歷數的0.92%。陽性病歷中疾病分布情況,心內科疾病占陽性病歷的62.5%,神經內科疾病占12.06%,消化科疾病占7.11%,婦科疾病占的3.56%,致病情緒中情緒激動占情志病歷的43.87%,怒占25.69%,情志病歷中女性較多,占情志病歷總數的56.72%,結論:心血管疾病與負性情緒關系較大,基本情緒“怒”與疾病關系較大,女性情志病患者發生率高于男性,年齡與情志病證發生率呈正相關。

【關鍵詞】情志病證發病因素;病歷資料

情緒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尤其是負性情緒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已成為當今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研究報道顯示:全世界約5%的人罹患情感障礙性疾患,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情緒異常刺激(情志內傷)是導致該類疾患的重要因素。我國在社會經濟政治及文化轉型過程中情緒尤其是負性情緒對人們身心健康及社會和諧產生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顯得格外重大。為進一步研究負性情緒與疾病的關系。我們從三級甲等中、西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山東省中醫院)住院病歷資料入手進行調查研究。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山東省中醫、山東省立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3家三級甲等醫院2004年7月-2007年7月近3年14~65歲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患者住院病歷。

1.2住院病歷納入排除標準病歷納入標準:現病史中明確記載發病與情緒〔包括模糊情緒(情志/緒相關、情緒激動等)和具體情緒(喜、怒、悲傷等)或情緒相關的事件(如爭吵、親人去世等)〕相關的記述;疾病診斷明確;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結果齊備;發病年齡在16歲以上,65歲以下,上述四項標準均具備者方可納入。排除標準:現病史中沒有因情緒致病的記述(包括模糊情緒、具體情緒),也無任何與情緒相關的事件(如爭吵、親人去世)引起發病的記述;病、證診斷不完備;發病年齡小于16歲或大于65歲。共抽取54703份病歷,符合納入標準者506例。

查看全文

小議云杉落針病發病因素及防治

摘要:人們對植物病害的判斷首先是從癥狀開始,通過癥狀給人感性認識,要得出正確的結論必須對病原進行系統的研究分析,進而研究規律、特性、防治技術等等,筆者對云杉落針病的發病因素和防治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云杉落針??;原因;防治方法

影響云杉落針?。òl病程度的因素有很多,有生態因子、生物因子、氣象因子,以及人們的經營活動,均可對該病的發生起作用,如果對每個因子都加以限制,來控制病害的發生,實施起來就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做到,所以了解每個生態因子和生產經營環節對該病的影響程度,找出影響該病的主要因子,對于指導營林生產、森林經營是很有應用價值的。

1調查方法

在普遍發病的林分,依據不同的立地條件、不同的林分因子、不同的發病等級(分級標準見表1)設立標準地,同一條件下設多次重復,共設標準地45塊。每塊標準地里標準樹均在150株以上.在此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地形確定標準地面積,大小不等。在樣地內分別調查記載樹木的發病等級、林齡、密度、郁閉度、坡向、海拔、坡度等因子,其中林齡通過造林檔案查定,密度以標準地株數推算每公頃株數,郁閉度用壓線法,海拔高度用海拔儀測定,坡度用羅盤儀測定。

2分析

查看全文

肝癌的中醫病名病因分析綜述

摘要:該文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基于導師周仲瑛教授診治研究疑難雜病的學術思想及對原發性肝癌的認識,以“癌毒”為主線,探索中醫藥對肝癌的病名、病因的認識。論文著眼于肝之生理、病理及其與它臟的關系,從理論上系統探討原發性肝癌的病名及病因,為肝癌治療奠定基礎。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中醫病名;中醫病因

原發性肝癌(以下簡稱肝癌)進展迅速,療效較差,生存期短,流行面廣,是世界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10種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人約為14萬,年死亡率為20.4/10萬,約占全世界肝癌發病數及死亡數的50%[1]。近20年來,病死率又有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第2位惡性腫瘤致死原因[2,3]。目前,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此法多適合于亞臨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治愈率亦僅為15%~30%,5年復發率達40%~80%。而且,由于肝癌起病隱匿,缺乏特異性癥狀,發現時多數已是中晚期,故相當一部分患者已失去手術切除機會[4]。姑息性介入手術或化療等法又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許多病人難以耐受。因此,中醫藥及其他新技術、新藥物有機結合的綜合治療措施已得到腫瘤治療界廣泛認可。中醫中藥是我國的傳統醫學,作為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措施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預防肝癌發生、減少復發轉移、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隨著社會進步、社會環境的變化,肝癌發病率逐步提高,肝癌的中醫藥研究亦若雨后春筍。然而,對肝癌病因、發病、病機、病理因素、治則治法,皆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尚未形成系統和規范的認識。因此,如何更加深刻地認識肝癌,中醫藥治療肝癌的作用機理是什么,如何使中醫藥防治肝癌的潛在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高防治肝癌整體水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探索的重大課題。導師周仲瑛教授業醫近六十載,學驗俱豐,以治療疑難雜病見長,對原發性肝癌的研究頗有心得。導師在幾十年的臨床工作中,遵循“實踐出真知”的準則,勤于實踐,不斷探索。在臨證時,強調“審證求因”“辨證施治”的重要性,重視肝癌致病“癌毒”的多樣性、復雜性、多變性,不斷探尋肝癌的病因、病理及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本文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在導師數十年研究本病的基礎上,總結繼承導師的學術思想,分析歸納肝癌病名及病因,為臨床治療的合理性有效性奠定基礎,目的在于不斷提高臨床療效。

1肝之生理病理

肝居中焦,具有主疏泄、主藏血之功。其為剛臟,體陰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郁,郁則氣滯或化火、生風、動陽,故而肝病病理因素復雜、兼夾;肝之性易動而難靜,因五行生克乘侮的關系,肝病多延及他臟,諸如肝病及脾,肝病及腎等。臨床可多見濕熱毒瘀蘊結肝膽脾胃、肝腎陰虧、肝血不足之證。

2癌毒特性概述

查看全文

原發性高血壓病因分析論文

【摘要】原發性高血壓病因至今仍不是十分明確,主要責之于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但也有其他相關因素影響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本文就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淺談引起高血壓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相關因素,對高血壓病的預防及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病因;相關因素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而高血壓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迅速升高,全世界平均發病率10%,而我國平均發病率7.73%[1]。而認識高血壓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1中醫病因病機

1.1中醫對高血壓病因、病機的認識高血壓病應屬于中醫學疾病中的眩暈、中風、肝陽上亢之類。但此三者并不完全等于高血壓病,而是互相包括的。高血壓的發病機制應以內因為主,外因只是某些兼證的發生原因,高血壓病的形成主要是肝腎兩經的陰陽消長失去平衡所致,而除了七情、六欲、飲食、起居等因素直接作用于肝腎二經外,心經、沖任二脈失調亦能促使肝、腎二經陰陽失調,而使本病發生和加劇[2]。李氏[3]認為正氣不足是高血壓發病的根本內在因素,七情郁結、勞倦內傷、飲食失調是引發該病的直接誘因,“精血虧耗,機體失養”是高血壓病形成和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體質因素是高血壓病發病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陳建鴻,杜建[4]等認為高血壓的病因主要有4種:(1)體質偏盛偏衰;(2)七情內傷,心肝火盛;(3)勞逸失度,氣血失調;(4)飲食失節,痰濁內蘊。錢氏[5]認為風、火、痰、瘀是其因,陰陽動態平衡失調是病機,病位主要在肝、心、腎,證候表現為本虛標實。龔一萍[6]認為高血壓病總的病機是: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氣血津液代謝失常,肝腎陰陽調節失衡。其病理機轉有虛實兩端:實證肝氣郁結為始,而后肝郁化火,肝陽上亢;或肝郁氣滯,肝氣不疏,心氣不展,氣滯血瘀,氣滯痰凝。虛證肝郁化火傷陰而致肝腎陰虛;或肝氣虛,木不生火,子病及母,而致心氣腎氣也虛,氣虛血瘀,氣虛水停,病久心腎陽虛。眩暈病證,中醫歷代醫家有很多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認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指出眩暈與肝臟關系密切;嚴用和第一次提出六淫、七情所傷致眩說;明代張景岳在《內經》“上虛致?!钡睦碚摶A上,對下虛致眩作出了詳盡論述;漢代張仲景認為痰飲是眩暈發病的原因之一,為后世“無痰不作?!钡恼撌鎏峁┝死碚摶A。元代朱丹溪倡導痰火致眩學說,提出“無痰不作?!钡睦碚摚?]。

1.2中醫辨證治療眩暈的辨證要點主要在辨臟腑、虛實、標本,治療原則主要是虛補實瀉,調整陰陽。臨床分型主要有肝陽上亢、肝火上炎、痰濁上蒙、氣血虧虛、肝腎陰虛、瘀血阻竅等。但臨床常見肝陽上亢及痰濁上蒙證型。《丹溪金匱鉤玄·六郁》強調:“氣血沖和,諸疾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也?!遍L期憂郁惱怒,氣機郁滯,郁而化火,肝陰暗耗,風陽升動,上擾清空,多見眩暈,頭痛,急躁易怒,甚至猝然昏倒。故張景岳說:“此等證候原非外感風邪,總由內傷血氣也”?!秲冉洝酚小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的記載。有學者調查了1239例高血壓患者,頭部癥狀為1082例,占87.133%。癥狀的臨床意義顯示了以人體上部為主的規律,說明肝火上炎、肝陽上亢以上部病狀為主,與高血壓的常見臨床表現一致[6]。龔氏[8]認為肝腎陰虛、陰不制陽,導致肝陽上亢是高血壓病病理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階段。臨床有很多患者服降壓藥后,雖血壓可降至正常范圍,但頭暈、頭癮等癥狀不減輕,使患者很苦惱,中醫辨證施治可解決此問題[9]。臨證之時應該綜合地靈活地把握高血壓辨證治療的規律,實證以平肝熄風、清熱瀉火為法,擬方宜選用天麻、鉤藤、石決明、虎杖、黃連、地骨皮等;虛實夾雜者治以補益肝腎、熄風清熱、活血化痰,在上述方藥的基礎上加用桑寄生、淫羊藿、杜仲、黃芪、川芎、瓜蔞、前胡等[10]。

查看全文

降低口瘡病復發率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復發性口瘡的臨床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收治診斷為復發性口瘡病患者32例,進行藥物治療以及調整飲食結構;結果32例復發性口瘡病患者,經治療24例痊愈出院。8例患者繼續接受治療。結論復發性口瘡病,病因雖不明確,但經過治療和調整飲食配合,還是可以減少發病率。

【關鍵詞】復發性口瘡治療分析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病毒、細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亂、微量元素缺乏等有關。關于感染因素,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本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皰疹病毒和I型腺病毒,但這些病毒是否為本病的致病菌,至今尚有爭議,因有人用多種細胞進行病毒培養,及采用細胞病理學觀察均未能測定出病毒。又有人認為L型鏈球菌是本病的病原菌,因報道從復發性口瘡中分離出L型鏈球菌,并發現口瘡患者對L型儀一溶血性鏈球菌疫苗的皮膚敏感性增加,且用L型鏈球菌感染動物可產生類似口瘡的表現,但有人認為L型鏈球菌僅僅是繼發性感染。關于遺傳因素,不少研究報告,明顯地反映出復發性口瘡具有遺傳傾向。例如,據調查,父母雙方均有口瘡史者,其子女的口瘡患病率明顯高于雙親中不患口瘡或僅一方患口瘡的子女的患病率,說明本病的發病有明顯的家族史。

關于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與本病的關系,有人發現有些口瘡患者有維生素B12、葉酸、血清鐵蛋白、血漿鋅含量偏低現象,故認為口瘡的發病與維生素B12、葉酸、鐵、鋅等缺乏有關。

還有研究表明,口瘡患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故認為口瘡可能是機體內、外因素引起的免疫應答或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口腔粘膜組織的損害。

對于植物神經和免疫系統尚不穩定的兒童,其神經營養障礙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兒童患復發性口瘡的重要因素。此外,兒童胃腸功能紊亂,或從食物中攝入的量不足,容易影響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往往也與復發性口瘡的發病有關。

查看全文

復發性口瘡臨床分析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復發性口瘡的臨床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收治診斷為復發性口瘡病患者32例,進行藥物治療以及調整飲食結構;結果32例復發性口瘡病患者,經治療24例痊愈出院。8例患者繼續接受治療。結論復發性口瘡病,病因雖不明確,但經過治療和調整飲食配合,還是可以減少發病率。

【關鍵詞】復發性口瘡治療分析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病毒、細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亂、微量元素缺乏等有關。關于感染因素,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本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皰疹病毒和I型腺病毒,但這些病毒是否為本病的致病菌,至今尚有爭議,因有人用多種細胞進行病毒培養,及采用細胞病理學觀察均未能測定出病毒。又有人認為L型鏈球菌是本病的病原菌,因報道從復發性口瘡中分離出L型鏈球菌,并發現口瘡患者對L型儀一溶血性鏈球菌疫苗的皮膚敏感性增加,且用L型鏈球菌感染動物可產生類似口瘡的表現,但有人認為L型鏈球菌僅僅是繼發性感染。關于遺傳因素,不少研究報告,明顯地反映出復發性口瘡具有遺傳傾向。例如,據調查,父母雙方均有口瘡史者,其子女的口瘡患病率明顯高于雙親中不患口瘡或僅一方患口瘡的子女的患病率,說明本病的發病有明顯的家族史。

關于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與本病的關系,有人發現有些口瘡患者有維生素B12、葉酸、血清鐵蛋白、血漿鋅含量偏低現象,故認為口瘡的發病與維生素B12、葉酸、鐵、鋅等缺乏有關。

還有研究表明,口瘡患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故認為口瘡可能是機體內、外因素引起的免疫應答或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口腔粘膜組織的損害。

對于植物神經和免疫系統尚不穩定的兒童,其神經營養障礙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兒童患復發性口瘡的重要因素。此外,兒童胃腸功能紊亂,或從食物中攝入的量不足,容易影響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往往也與復發性口瘡的發病有關。

查看全文

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與措施

摘要:在畜牧養殖過程中,一直困擾養殖戶的一個問題就是動物經常發病。輕則食欲不振,影響成長,嚴重的可能出現死亡,從而影響養殖效益。本文旨在探討畜牧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動物疾病病因,從而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關鍵詞:動物疾??;病因;防控措施;畜牧養殖

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控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養殖工作者應根據不同動物經常感染的疾病及疾病發病時間、發病特征和傳播途徑等進行綜合分析,制定出比較完善的防控預案,保證養殖場安全養殖,盡可能減少經濟損失。

1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類型分析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所患的疾病大致可以分為3類:普通型、傳染性,還有寄生型。這3種類型的疾病通常會表現出以下幾種特點。1.1普通型動物疾病。所謂普通型疾病,顧名思義就是常見的疾病種類。這些疾病本身對于動物生長影響可能比較小,但如果養殖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防控治理可能出現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如動物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外傷、眼部一些疾病等[1]。1.2寄生功能型動物疾病。這種疾病通常是出現在一些散戶養殖中,主要是動物消化道內存在一些寄生蟲,這也是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疾病。很多疾病實際上都是由寄生蟲引起的,如原蟲寄生蟲、蠕蟲寄生蟲等。1.3傳染性動物疾病這種疾病對于整個養殖場來講威脅最大,一旦有個別動物患病而沒有得到及時發現,可能會傳染給更多動物,從而形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因而,對于常見的傳染病,養殖戶應足夠重視。

2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分析

查看全文

公務員西醫理論專業考試大綱

一.生理學

1.細胞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的更新和老化。

2.血液

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的定義;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血細胞及其機能及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血液凝固與止血;ABO和Rh血型系統及其臨床意義。

3.血液循環

查看全文

小兒腹股溝滑疝病因研究論文

小兒腹股溝滑疝的病因、發病機理、診斷和鑒別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腹股溝滑疝的病因、發病機理、診斷和鑒別診斷。方法從我院收治290例腹股溝斜疝中選取確診滑疝13例住院資料,結合國內外文獻,著重分析其病因、發病機理和診斷鑒別診斷。結果發現女嬰腹股溝滑疝發病率比男嬰高得多,且女嬰均屬卵巢、輸卵管傘端滑出,男嬰滑出器官均為盲腸、闌尾和/或乙狀結腸。其原因除患者腹股溝內環腹膜壁層先天發育不良外,與卵巢、輸卵管傘接近腹股溝內環、卵巢懸韌帶和盲腸、乙狀結腸系膜較活動有關。小兒腹股溝滑疝的臨床表現與其他腹股溝斜疝相似,易發生誤診。結論小兒腹股溝滑疝是由于腹股溝內環先天性發育不良和腹腔內較活動的器官滑出所致。臨床表現與一般常見的腹股溝斜疝相似,必須仔細鑒別。從其病因發病方面加以考慮,有助于明確診斷。

【關鍵詞】小兒;腹股溝滑疝;病因;發病機理;診斷;鑒別診斷

Theetio-pathogenesis,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inguinalextrasaccularherniaininfants

GAOWei-hua,HEShu-mei,BAIJian,etal.NanhaiObstetricsandChildren’sHospitalAffiliatedtoGuangzhouChineseTraditionalMedicalUniversity,Nanhai528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tiopathogenisis,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inguinalextrasaccularherniaininfants.Methods13casesofinguinalextrasaccularherniaoutof290casesofinguinalherniainourhospitalwereinvestigatedwithreferatingtheleterture,andfocusedtheattentiononitsetidogy,pathogenisisand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ResultsTorevealthattheincidenceofinguinalextrasaccularheruiainfemalinfantswasmuchmorethanthatinmaleinfants,andtheslidingsubstanceofextrasaccularherniawereovaryandfallopiantubeinfemalinfantsandcecum,appendixandsigmoidinmaleinfants.andtheligmentasuspersoriumorariiandmesenteryofcecumandsigmoidmovedmoreeasily.Itsetiopathogenesishadrelationtothattheovaryandfallopiantubeapproachedtheinguinalinnercircleandthemesenteryofcecumandsigmoidmovedmoreeasily.Theclinicalfeaturesofinguinalextrasaccularherniaweresimilartootheringuinalobliquehernia,sothatmisdiagnosiswaseasilymade.ConclusionInguinalextrasaccularherniasininfantswereduetocongenitaldysplasiaofinguinalinnercireleandmovableorgansinabdominalcavityslidedfromabdominalcavity.Itsclinicalfeaturesweresimilartogeneralinguinalobliqueherniaandthatmustcarefulbedistinguished.Considerationforitsetiopathogenesiscanhelptomakecorrectdiagnosis.

查看全文

消渴病分期治療新思路論文

摘要:消渴病具有病程長、并發癥多、病情復雜的特點。文章基于對古今治療消渴病文獻的回顧性研究結果,提出臨證治療應結合消渴病的病因、病位、體質以及疾病過程中邪正之間的消長變化,針對不同階段的病機特點,分期治療的原則:消渴病初期以健脾益氣為主,佐以清熱;并發癥期以行氣活血通絡為要;化痰除濕、調理體質貫穿始終。

關鍵詞:消渴病;證候演變;治療

消渴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其發病機制多由于過食肥甘,嗜酒無憚、勞逸失度,五志過極、外感邪毒等多種致病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脾的功能,使脾失健運,精、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的生成、輸布、吸收、代謝等發生障礙,繼而導致他臟的功能失調,形成病程長、并病叢生、病情復雜的消渴病。在整個發病過程中,脾失健運為消渴病發病的中心環節,痰、熱、燥、瘀是貫穿消渴病始末的關鍵病理因素,而體質是決定消渴發病及病后轉歸的內在依據。本文基于對古今治療消渴病文獻的回顧性研究,結合消渴病的病因、病位、體質以及疾病過程中邪正之間的消長變化,提出了針對消渴病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病機特點,施以相應的治療原則,以達到祛除致病因素,恢復臟腑生理功能的目的。

一、初期健脾益氣為主,佐以清熱

消渴病初期多以脾虛失運為病之本,燥熱內盛,消灼津液與水谷為病之標。故此階段的組方原則應以補益為先,重在健運脾氣。脾旺則津液化生有源,氣足則津液輸布有力。如東漢名醫張仲景首創“白虎加人參湯”治療消渴,以人參、甘草、粳米等健脾益氣和中,為后世所推崇;河北名醫張錫純認為消渴病多由元氣不升所致,所創“玉液湯”和“滋脺飲”的組方均選用健脾益氣的黃芪、山藥為主藥,取黃芪能助脾氣上升,還其散精達肺之功;山藥能補脾益氣,色白潤肺,可生津止渴;并配伍雞內金助脾胃強健,化飲食物中糖質為津液也,應用豬胰子可以臟補臟也。近代名醫施今墨先生指出:“血糖者,飲食所化精微也。若脾失健運,血中之精就不能輸布臟腑,營養四肢,積蓄過多則小便漏泄至體外矣”,臨床治療常選生黃芪、太子參、山藥、蒼術等藥物,健運脾氣以治糖尿病。

此外,在消渴病發病初期,其矛盾的主要方面還表現為火熱內蘊,傷及津液。故清熱養陰亦是此階段的一個較為重要的治療方法。清熱藥物中首選麥冬、葛根、知母、瓜蔞等甘寒藥物,其次為黃連、黃芩、山梔等苦寒藥物。甘寒藥物既可清熱,又能生津,可謂一箭雙雕,是清熱法的首選配伍藥物;但若火熱內邪亢盛,津液損傷較重,非苦寒之藥不能除,且苦寒藥物多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也可達到泄熱存陰的目的。但因苦寒藥物久服敗胃,不宜久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