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16:40: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法律服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法律服務推進鄉村振興探討
摘要:主要以探究加強法律服務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重點進行闡述,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銀田鎮為調查對象,通過實地調研后,分析了該鎮鄉村法律服務現狀,歸納了鄉村法律服務距鄉村振興“治理有效”的法治環境要求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對加強法律服務推進鄉村振興提出了積極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法律服務;鄉村振興;銀田鎮
黨的報告明確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舉措,法律服務作為鄉村治理的重要組織部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起著保駕護航作用,不可或缺。但現階段鄉村經濟、文化的發展仍然不夠平衡,社會矛盾糾紛比較突出,鄉村文化基礎和法律意識淺薄與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相比,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農村法律服務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通過加強鄉村法律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銀田鎮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思考,研究加強農村法律服務的新途徑,有利于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法治鄉村,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為鄉村振興建設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1銀田鎮鄉村法律服務現狀
1.1基本情況。銀田鎮主動聚焦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做好法治宣傳、司法調解、社區矯正等工作。不斷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助力鄉村振興政策落地生根。該鎮在引導全鎮干部職工學法守法的基礎上,大力加強村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教育。通過送法進村、結對服務、扶貧幫困、法律援助等形式,積極為鄉村中的孤寡老人、婦女兒童、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重點對社會保障、贍養撫養、工傷交通醫療事故、坑農騙農、拖欠民工工資等涉及到農民和農民工切身利益的案件提供法律援助,確保了村民能就近獲得法律幫助,保障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化解了基層矛盾糾紛。積極有效地為鄉村的經濟建設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維護了基層社會穩定,促進了鄉村振興。先后獲得湖南省美麗鄉鎮示范、湖南省衛生鎮、湖南省安全生產示范鎮、湘潭市網友最喜愛的十佳魅力鄉鎮等榮譽稱號,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湖湘風情文化旅游小鎮創建名單。1.2探索及成效。(1)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銀田鎮把工作重心從打擊防范向服務轉移,建立了“三官一律”進村、社區工作機制,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每村聘請法律顧問,簽訂法律服務合同,使政法干警向基層下沉,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全力維護基層平安。形成了鎮司法所,村人民調解提供法律服務、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協助辦理的綜合法律服務體系。(2)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該鎮深入開展鄉村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精準普惠法治宣傳,推進“法律進鄉村、進社區”活動。圍繞基層關注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就業就學、農村宅基地政策解讀、鄰里糾紛矛盾化解等問題,通過知識競賽、法律宣講、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農村群眾法律意識宣傳教育。以農村土地和集體產權、婚姻家庭、交通事故賠償等與鄉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為重點內容,編印了婚姻家庭類、鄰里糾紛類、土地糾紛類等農村普法讀本向村民發放,組織“以案釋法”等涉農法律問題主題宣講。同時緊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植入法治元素,打造農村法治文化廣場、法律宣傳欄,營造濃厚的學法、懂法、用法的氛圍。結合主題教育日,開展“鄉村文明,與法同行”專題普法宣講,發放各類法律宣傳資料500余份,現場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30多人次。開展“憲法進農村,法治助脫貧”活動,主要就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勞動權、婚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多項權利和義務、法律援助制度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扶貧等政策開展講解,還現場解答了村民提出的脫貧攻堅、鄰里糾紛、財產糾紛等問題28人次。將法律宣傳滲透在基層的治安、教育、醫療、農業等方方面面,增強了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在鄉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3)不斷拓展法律服務形式。推進村(居)法律顧問制度,建設農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組織村(居)法律顧問定時、定點、定項目開展法律服務,如定時在社區、村委會擺點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以一期一主題的形式開展普法宣講活動。其次,以法律顧問微信工作群為載體,為轄區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處和法治宣傳服務,打造指尖上的法律服務。建立了法律服務微信群,每個村(社區)都有一名干部加入了微信群,借助微信平臺讓群眾能夠隨時隨地享受法律服務,有效地解決法律顧問不能現場服務的問題,打通了鄉村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從老黨員、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師、村干部中吸入有調解經驗的熱心人到人民調解員隊伍中,成立了法律服務志愿服務隊指導法律服務。積極預防和減少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及時協調督辦重點矛盾糾紛,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該鎮現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7個,人民調解員共21名,鎮級人民調解員3名,公安派出所人民調解員3名、村級人民調解員15名。2019年共排查調處矛盾糾紛63起,調處成功62起,調處率100%,成功率達98%。
2存在的主要問題
法律服務進社區思考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居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落到實處的著陸點,社區穩定直接關系到城市基層政權的鞏固,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國家穩定的關鍵。隨著城市改革的步伐加快,社區建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社區發展作為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途徑,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所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社區民主法制建設也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我們在加強社區民主法制建設、開展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中,大膽實踐、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加強基層基礎建設,開展形式豐富的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
開展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是中央文明辦、中央綜治辦、文化部、衛生部、司法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9部門為認真貫徹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關于加強社區建設的重要指示而開展的一項重要活動。我局法律服務工作由于涉及部門多,職能分散,僅業務工作就涉及律師、公證、法制宣傳、法律援助和基層法律服務,因此只有在各業務處室職責到位、協調一致、團結協作才能有效的發揮職能作用,將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帶入新的發展領域。
(一)夯實基礎,規范基層司法所建設
司法所作為司法行政的最基層組織,作為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第一道防線”,其對社區法制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為此,我們一直把司法所建設當作一項基層基礎工作長抓不懈。
自20*年底司法所正式“立戶列編”至今,我市司法所建設已初具規模。根據“一辦三局”文件精神,我市于20*年起開展了大規模的建所工作,于當年7月底前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建所任務,共建司法所3*個,建所率達到95%。20*年6月,市局和有關區縣積極協調,在全市的312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起了司法所,實現了百分之百建所的工作目標,使司法所的工作范圍覆蓋全市,充分保證了社區百姓對法律服務、法制宣傳、人民調解等工作的需求。
誠信法律服務標兵方案
為進一步強化我區基層法律服務誠信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全區基層法律服務所和法律服務工作者中開展“誠信法律服務所、誠信法律服務工作標兵”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基層法律服務所建設實際,積極推進基層法律服務執業誠信制度建設,不斷規范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行為,全面提升基層法律服務所社會公信力,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內容與方法步驟
凡參加本年度年檢注冊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均列入此次活動評定范圍。當年度有嚴重違法違紀的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均不在評定范圍內。
此次誠信基層法律服務所、誠信基層法律服務標兵評定活動,誠信法律服務所分為三個等級:A級(80分),AA級(90分),AAA(95分);誠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分為兩個等級:誠信法律服務工作者為95分以上,滿分為誠信法律服務標兵。
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2020年,我縣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州局公共法律服務科的指導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人為本、服務為民,提升服務質量,以人民滿意為標準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全力推進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按照相關安排,現就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工作措施,確保民生實事工作順利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為加強對公共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工作的領導,確保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經局黨組研究,成立了“民生工作”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丁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辦公室負責人和法法制辦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為完成工作任務,確保民生實事工作落到實處,將工作任務分解到法律顧問團身上,各鄉鎮司法所為完成具體工作目標,建立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責任的工作機制。
(二)加強工作協調落實
各級司法所借助精準扶貧迎國檢、下村檢查工作等有利時機,主動向當地鄉(鎮)黨委、政府匯報工作開展情況,在黨政領導對法律顧問進村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的重視和支持下,確保了法律顧問進村開展法宣工作落到實處。
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工作要點
一、完善體制機制,抓好規范化建設,提升工作水平
1、推進社區矯正法制化和規范化建設。認真貫徹省委辦、省政府辦《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意見》的指示精神,嚴格執行《省社區矯正人員獎懲考核辦法(試行)》,積極推進社區矯正監管指揮中心建設,健全社區矯正各項管理制度,確保社區矯正執法隊伍、工作隊伍和志愿者隊伍人員力量的落實;進一步健全和落實社區矯正監督考察制度和監管安全防范體系,扎實推進社區矯正人員思想文化教育、警示教育、法制教育、傳統教育以及技能培訓基地建設,不斷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疾病治療等工作;繼續加強和規范社區矯正檔案和信息化管理,充分發揮各種電子和監控設備的作用,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效率和矯正效果。
2、強化刑滿釋放人員管控,構建社會化幫教體系。繼續開展刑滿釋放人員排查工作,掌握刑滿釋放人員底數。完善刑滿釋放人員報到登記、建檔立卡、定期走訪、重點對象管控、信息報告和跟蹤或委托幫教等各項制度,建立常態幫扶工作機制,有效落實幫教措施。按國家有關政策,做好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安置。整合社會力量、完善幫教網絡,加強管理制度創新、深化社會化幫教機制建設,發揮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幫教優勢。加強與全省相關監獄聯系和信息互通,提高服刑人員回歸社會的適應能力。
3、深化人民調解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社會矛盾聯合調解工作機制。貫徹落實全國和省、市人民調解工作會議精神,繼續抓好人民調解組織的規范化建設,全面深化“示范性”和“規范化”調委會創建活動,以人民調解工作信息化建設提升規范化建設的水平。擴大人民調解工作覆蓋面,重點培育建立規上企業和商務樓宇人民調解組織。加強人民調解員培訓工作,落實調解員準入機制,規范《人民調解員證》使用管理,完善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制度。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深化行業性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工作聯系,提升醫患糾紛、交通事故、物業管理糾紛、勞動爭議等人民調解工作的規范化水平,并穩步拓展學生傷害糾紛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行業性、區域性專業調解組織。強化司法行政職能作用,加強部門聯動配合,提升區社會矛盾聯合調解中心的窗口服務功能。適時召開全區人民調解暨社會矛盾聯合調解機制建設工作推進會。構建矛盾糾紛預防體系,完善日常排查、專項排查和重點排查機制。進一步規范警調對接、訴調對接、檢調對接、訪調對接、專調對接五調聯動機制。
二、圍繞中心大局,踐行群眾路線,提供惠民服務
4、持續推進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品牌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工作品質,優化服務能力和服務方式,樹立具有鄞州特色的規?;?、綜合性、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品牌。堅持中心工作制度完善,加強相關職能科室聯系合作,堅持發揮中心值班律師、進駐中心的各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等作用,認真做好社區矯正人員首次報到、集中學習等工作。按照業務完善的要求,將進一步整合中心工作資源,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監督和管理,保障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基層法律服務所工作的實際和發展需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是依據本辦法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所工作者的執業機構。
第三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依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面向基層的政府機關、群眾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伙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
基層法律服務所接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鄉鎮、街道司法所的委托,協助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工作。
第四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事業法人體制進行管理和運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自主執業,其執業活動不受干涉,其財產權益不得侵犯。
司法局法律服務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進一步促進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我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實施的“以港興市”戰略和“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重民生、保穩定”政策要求,結合市司法局《關于指導律師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服務的意見》文件精神,現就指導律師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服務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為應對經濟社會形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提出了“以港興市”戰略決策,為的發展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同時,也為我市律師拓展業務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使律師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律師是從事法律服務的專業人員,在實施“以港興市”戰略、“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重民生、保穩定”和服務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過訴訟案件、承辦非訴訟法律事務、擔任政府及單位法律顧問等多種形式,廣泛地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為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法律服務,有效避免法律風險。各律師事務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要求,發揮職業特長,為確保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
二、建立健全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機制
為切實做好律師法律服務工作,我局成立“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指導小組”,由崔錫業局長任組長、李玉蘭副局長任副組長,并成立4個團隊,即“陪同市級領導走訪法律顧問單位律師團”、“重大項目建設法律服務志愿團”、“預防和解決企業工資拖欠法律服務律師備選庫”、“律師參與涉法信訪法律顧問團”,根據各團隊的專業需求挑選的專業律師,分別是我市金融、公司改制、勞動爭議、涉外經濟、房地產、行政、刑事等方面的優秀人才。各律師事務所要結合自身實際,抽調專長、骨干律師組成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積極投入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認真履行法律服務職能。
三、積極拓展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業務領域
區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二屆五次全會以及全區“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保障重點工作完成”動員大會精神,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制保障的職能作用,全力支持企業克難求進,全力支持農村改革發展,全力保障我區三十項重點工程(工作)扎實推進,按照市委政法委《關于在全市政法機關開展“法律服務年”活動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決定在全區司法行政系統組織開展“法律服務年”活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區委二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創新、發展、提高”的主旋律和“保增長促發展、保投入促調整、保民生促和諧”的要求,緊緊圍繞全區三十項重點工程(工作)、緊緊圍繞企業發展壯大、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展,找準司法行政服務的切入點,把握服務的結合點,突出服務的主攻點,整合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援助職能優勢,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果,為全區重點工程推進、企業生存發展、農村改革進步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
二、主要內容
圍繞全市政法機關“法律服務年”活動的部署和要求,結合省司法廳開展的服務企業發展“雙千百日”活動的部署和要求,突出“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和諧”的主題,全力實施好“四項工程”、十二項措施:
(一)法制宣傳惠民工程。
司法局法律服務經驗材料
“我們這次來××村開展四聯四幫活動,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教育、法律援助、兩勞人員幫教等工作都納入了我們的聯系幫助內容,我們的聯系電話和聯系人都要向你們公布,群眾們有什么法律咨詢和法律疑問盡可與我們聯系,我們都將為你們免費提供法律服務。”6月19日,××縣司法局政工科長張體剛作為該局“四聯四幫”工作隊隊長向××鎮××村支書吳明祥允諾到。
日前,××縣司法局在開展“四聯四幫、黨員干部大深入”活動中,充分發揮部門職能,針對××鎮××村提出需要法律服務的需求,深入到一線、深入到村組開展實打實的法律服務幫助,并在現場舉行了法律服務咨詢和解惑答疑。
“我們村近兩年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大力發展果蔬經濟和生態旅游,全村群眾的腰包都鼓了,全村人均純收入去年達到了4000多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還要高幾百元?!薄痢伶偂痢链逯鴧敲飨楦懈诺卣f到。“但是由于我們對法律知識了解太少,在生產生活中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和吃了虧自己都還不知道?,F在張科長們一行把法律服務送到了我們家門口,大家都別提有好高興了,都感覺底氣更足了?!?/p>
“黃主任,我丈夫今年在××打工受了工傷,工地老板進行簡單醫治后,給了我老公2000元錢的賠付和路費后就不再管了,現在我丈夫回來后不能做體力活兒,整日在家都不想出門。請問黃主任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鎮××村村民張宗群向××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黃正東咨詢到。黃正東根據張宗群所說當場就給她作出解釋和建議:“像這種情況首先是通過工會進行協商解決,若解決未果,可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仲裁,通過傷殘鑒定后根據標準賠償,其中的過程和申訴渠道可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免費援助?!碑敿矗S正東還向張宗群表示,遵義市司法系統在××設立有法律聯絡點,可為張宗群辦理好法律援助事務。
“黃律師,我侄兒是我大哥家獨子,現在結婚后就不管他父母了,他父母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請問通過法律渠道有什么辦法?”
“黃主任,我家隔壁修房子后侵占了我們的土地,幾次通過村委會調解都沒得結果,請問通過法律渠道怎么辦?”
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匯報材料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現將近三年我縣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匯報如下:
一、規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大廳建設情況
我縣已于2017年完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將法律援助、律師律師事務所、縣公證處、人民調解設在臨街一層。一是完善了來訪接待制度、案件受理審查指派制度、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檢查制度、崗位職責制度,大廳醒目位置設立法律援助流程圖,列明法律援助條件、范圍、申請程序、辦案流程等基本內容,保障了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強化了接待受理窗口規范服務,為群眾提供及時便捷的法律咨詢,及時受理法律援助申請;三是完善硬件的設施建設,盡力保障工作人員的基本工作需求,同時為咨詢群眾提供舒適的咨詢環境。在大廳里擺放了各類報紙、飲用水等,盡力滿足群眾的各類需求。
二、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建設情況
我縣原共有25個鄉鎮,都均依托司法所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目前因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我縣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也調整為17個。截止2020年6月10日,我縣的我縣已構建了從鄉鎮到縣為網絡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三、村居法律顧問覆蓋情況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