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會議發言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0 17:59: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商會議發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業工作研討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召開全市行業商會建設研討會,主要是交流大家在行業商會建設中的做法和體會,總結幾年來開展行業商會的經驗,探討下一步工作思路。這次會議基于三點:一是自去年10月工資省工商聯組織工作會議以來,各地行業商會建設都有一些好的做法,需要總結交流;二是我市建設國際性的海濱城市、現代化的港口工業城市和山海相擁的知名旅游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的進程中,行業商會能發揮何種程度的作用需要探討,三是市縣區工商聯將要換屆,市委相關文件即將下發,換屆既是按章程的規定,又是對商會領導機構進行調整、充實、提高,作為工商聯的活動所在的行業商會,他的發展狀況如何,商會負責人的綜合素質如何,都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各級工商聯的換屆工作的。為此,以此會為契機,加大行業商會建設力度,提高服務動力和參政水平,很有意義。剛才聽了大家生動而精彩的發言,很受啟發和鼓舞。現在我也作個發言,我的發言既有專家研究的成果,也有在座發言的精華;既有本人工作的體會,又有大家實踐經驗的概括,目的是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討行業商會建設中的有關問題,以期得到新的感悟。
一、行業商會的形成和特點
我國的行會最早出現于春秋時代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前后。從西周開始,我國手工業已經比較發達,分工也逐漸細化。隨著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加上城市的出現和繁榮,產生了行會的萌芽?!墩撜Z》中說:“百工居肆,以成其事”。這里的“肆”,指的就是中國最早的行會組織。
行會在漢代稱為“行列”、“市列”,隋唐代后則稱為“行”。據《中國史稿》記載:大都市經營同一行業的店鋪增多,就產生了同行業的封建性組織——行。行有行首或行頭,主持本行的事務,在行內負責貫徹有關官員和市場的規定,向政府交納稅收,辦理與官府的交涉關系事項等。封建政府則利用“行”這一特別的組織和“行”頭加強對各行的控制。手工業者和商人組成行會,一方面是為了限制競爭,另一方面是為了應付官府的差遣,便于行會會員共同承擔應盡的義務和分攤各會員應付的份額。到明清時期,由于商品流通范圍的擴大,商品數量和品種的增多,在商業中具有“龍頭”作用的行業在一些地區興起,商人地位的提高,商人隊伍的壯大,商業競爭的激烈,以致在在全國各地先后出現了不少商人群體——商幫。商幫是以地域為中心,以血緣、鄉誼為紐帶,以“相親相助”為宗旨,以會館、公所為其在異鄉的聯絡、計議之所的一種既“親密”而又松散的自發形成的商人群體。商幫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封建商品經濟發展最后階段的開始。它的活動在商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商業史中,山東商幫、山西商幫、陜西商幫、洞庭商幫、江右商幫、寧波商幫、龍游商幫、福建商幫、廣東商幫、徽州商幫等十大商幫,在明清300余年中,都是稱雄逐鹿于商界的商人群體。一個商幫,是一方經濟勢力的代表。他們的活動,除與整個社會有一定的聯系以外,更主要的是影響一個地區的方方面面。在當時行會則因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文化領域,開始分別以行幫、幫會、會館和會所等不同名目和組織形式出現在社會生活中。這個時期各類行會的作用大致如下:
(一)通過制訂行規行紀,用對會員強制的辦法,限制行業內部的競爭,同時抵制來自外部的競爭。商業行會的行規偏重于統一市場價格,統一度量衡器,對其他方面的控制較為松動。手工業行會的行規較為細密,限制較多。據《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記載,清代手工業行會的行規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貿促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2005年,在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心,市場,品牌,合力,服務,人才”的總體工作方針,在會黨組的領導下,積極完成和開展各項工作,按規定動作完成任務。本人把2005年度的本職工作做以下回顧總結,并就在本年度中所做的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一、參與完成“第二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宣傳工作
本次峰會的新聞宣傳工作圓滿完成了預定任務,做到部署周密,靈活應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聲勢浩大,效果良好。在今年的峰會期間,各項重大活動新聞采訪的現場管理中,在孫劍秋副會長的直接關心領導下,新聞報道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協調管理,認真維護現場采訪秩序,使整個采訪活動井然有序,保證了各項重大活動的正常開展和及時報道,開幕式直播報道現場畫面干凈好看,得到了國務院新聞辦領導和各方人士的好評。正如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此次博覽會和峰會的新聞宣傳組織工作開展得很好,原創:對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做了充分報道,為博覽會和峰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自治區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公布的調查結果表明,參會人士對第二屆博覽會和峰會宣傳工作的滿意度為94.81%,與首屆基本一致;市民對第二屆博覽會和峰會宣傳工作的滿意度為79.03%,名列第二。與首屆峰會相比,參加第二屆峰會的媒體總數更多,發稿質量更高,宣傳力度更大,形成了強大的宣傳聲勢。第二屆峰會召開的情況以多種形式進行了系列報道,使峰會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激發市民支持峰會,參與峰會的熱情,為峰會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和社會氛圍。
我主要參與和完成以下工作:1、完成了60000多字《首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演講文稿匯編》一書的聯絡、組稿、翻譯、校稿、編輯、校對、印刷及發送工作。2、完成了10月18日上午在南寧飯店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會議的宣傳報道工作。組織中央、廣西和東盟十國及其它媒體20名記者到會采訪,并提供相關新聞通稿。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外各級報刊、電視臺和網上新聞報道及相關轉載報道的共計22800多篇(條、幅)。3、完成了10月18日下午在南寧飯店專訪東盟十國國家工商會負責人的宣傳報道工作。組織中央、廣西和東盟十國及其它媒體60名記者到會采訪,并提供相關新聞通稿、背景資料及專訪提綱。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外各類報刊、電視臺和網上新聞報道及相關轉載報道的篇數7880多篇(條、幅)。4、完成了10月19日下午在荔園山莊峰會開幕式暨領導人演講的宣傳報道工作。組織中央、廣西和東盟十國及其它主流媒體100名記者到會采訪,進行現場電視直播和網上直播,并提供相關新聞通稿、背景資料及部份演講資料。據不完全統計,在各類報刊、電視臺和網上新聞報道及相關轉載報道的共計18600多篇(條、幅)。5、完成了10月20日上午峰會高官論壇的宣傳報道工作。組織中央、廣西和東盟十國及其它主流媒體100名記者到會采訪,進行現場電視直播和網上直播。據不完全統計,在各類報刊、電視臺和網上新聞報道及轉載報道共有5480多篇(條、幅)。6、完成了10月20日中午峰會午餐會的宣傳報道工作。組織中央、廣西和東盟十國及其它主流媒體100名記者到會采訪,進行現場電視直播和網上直播。據不完全統計,在各類報刊、電視臺和網上新聞報道及轉載報道953篇(條、幅)。7、完成了10月20日下午峰會工商精英論壇的宣傳報道工作。組織中央、廣西和東盟十國及其它主流媒體100名記者到會采訪,進行現場電視直播和網上直播。據不完全統計,在各類報刊、電視臺和網上新聞報道及轉載報道的共有3950多篇(條、幅)。8、編輯完成了1-3期第二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簡報,對開幕式暨領導人演講、峰會高官論壇及峰會工商精英論壇作了專題報道,報送中國貿促會、商務部并抄送指揮中心。
第二屆峰會時間緊,報道任務重,面對高密度、高強度的新聞采訪管理工作,克服沒有交通工具、人手少的困難,積極主動地完成好每一項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峰會新聞宣傳的預定任務。
對在這次峰會所做的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1、由于《首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演講文稿匯編》一書的聯絡、組稿、翻譯、校稿、編輯、校對、印刷工作及報審程序關節多,主要在錄音翻譯和小語種文稿翻譯上有反復,拖延了很多時間,因而致使投入到峰會宣傳的前期準備工作的時間顯得很緊迫。2、工作時,因為時間緊、人手缺和急于把工作做好的心理的關系,所以有時候會表現出急于冒進、耐性不足、細心不夠的現象。3、對明年的峰會工作方面,希望能夠加強各工作組之間的協作意識和合作精神,避免造成在時間、資源利用方面浪費的現象發生。在工作中,全體工作人員大力發揚團隊精神,分工合作,相互補臺,齊心協力,團結戰斗,確保峰會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4、在時間上早計劃、早準備,在考慮問題時要更細致、多方面,針對重點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周密的應急工作預案,避免被動的局面再次發生。
近代工商同業公會與勞資處理論文
【內容提要】近代工商同業公會與工會都是勞資分立的產物,二者在組建之后均加強了各自階級的組織整合,也使勞資關系更具有階級政治的特點。不過,工商同業公會作為行業性的雇主組織,并非如一般所認為的與工人及其工會處于完全對立的位置,在政府的勞資處理機制、勞資合作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摘要題】社會·經濟
【關鍵詞】雇主團體/勞資關系/同業公會
【正文】
近代之勞資關系一直為政治史研究的中心議題,早期在“階級斗爭”的視野之下,主要關注的是勞資矛盾及政黨領導下的勞工運動。在此類研究之中,對于資本家、資產階級的政黨、政府、團體剝削壓制工人階級的行為給予了足夠的抨擊。在抨擊的對象之中,既包括資產階級性的商會組織,也包括國民黨管制下的工會。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近代中國政黨、政府、工人、資本家之間的復雜關系有了更為客觀的認識,既研究其矛盾和沖突,也關注其協調與合作。在雇主團體方面,已有較多學者分析了商會與國民黨政府之間的關系,也有學者關注到“資產階級”性的商會在解決勞資糾紛方面的作用。不過,對于行業性的工商同業公會在近代勞資糾紛處理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還缺乏全面認識,尚有探討的必要(注: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王奇生:《工人、資本家與國民黨——20世紀30年代一例勞資糾紛的個案分析》,《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徐思彥:《20世紀20年代勞資糾紛問題初探》,《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徐鼎新、錢小明:《上??偵虝?1902-1929)》,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朱英、馬敏、彭南生、鄭成林、魏文享等合著:《近代同業公會與當代中國的行業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日]小浜正子:《南京國民政府の民眾掌握——上海の工會と工商同業公會》,《人間文化研究年報》(日本ず茶の水女子大學),1991年第14號;[美]裴宜理:《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劉平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彭南生:《行會制度的近代命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馬軍:《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的舞業同業公會》,《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魏文享:《近代工商同業公會的政治參與》,《開放時代》2004年第5期。)。
本文以檔案和報刊資料為基礎,試圖從同業公會之興起及其在勞資關系處理過程中的作為,來分析作為雇主團體的同業公會與階級政治的復雜關系。本文在分析的過程葉,試圖將同業公會、職業工會及政府同步納入研究視野,以三方互動的格局來演示同業公會在勞資沖突及勞資協調機制中的復合角色。
把握重點抓關鍵 夯實基礎促發展 不斷提高協會規范化建設水平
中國個私協工作聯系點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把握重點抓關鍵夯實基礎促發展
不斷提高協會規范化建設水平
**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年月日)
近年來,我們在工作實踐中,認真落實中國個協、省個私協《縣級個體勞動者協會規范化建設實施辦法》規定的基本內容和標準,按照“政治堅定、人員精干、工作扎實、作風優良、經費到位、保障完備”的協會工作要求,遵循“把握重點抓關鍵,夯實基礎促發展”的基本思路,硬件抓完善,軟件抓規范,不斷強化基層規范化建設的基礎性地位,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個私協規范化建設體系,推進了各項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