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23:42: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漢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文商標漢譯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關于外文商標的漢譯名,翻譯界討論頗多,但對其常見的漢譯技巧全面總結的文章卻甚少。本文欲拋磚引玉,對商標的漢譯技巧進行初淺的探討。
關鍵詞:商標漢譯技巧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商標和品牌幾乎就是商家的代名詞。如果商標翻譯得好,就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從而留下印象,產生聯想和觸動,將商標與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印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本文探討外文商標常用的一些漢譯技巧,希望能對有關方面特別是外資企業有所幫助。
音譯法
音譯法就是模仿外文商標的發音而進行漢譯的方法。這種方法應用非常普遍,其特點是翻譯快捷、簡便,并能保留原名的音韻之美,讓人體驗到正宗的異國情調,同時也滿足部分消費者追崇“洋味”的心理。他們往往認為這種商標更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通常是若原語商標構不成意義,或屬新奇型或專有獨用型,多采用音譯法。如大家熟知的一些品牌:Motorola摩托羅拉,Nokia諾基亞,Sony索尼等代表的系列產品;Ford福特,Audi奧迪,BUICK別克,LINCOLN林肯等轎車;adidas阿迪達斯,CHANEL夏奈爾,PierreCardin皮爾·卡丹等服裝;ROLEX勞利士,OMEGA歐米茄等手表;BOSS波士,ELIXIR怡麗絲爾,BVLGARI寶格麗,LANC?ME蘭蔻等化妝品;Levi''''s李維·斯(牛仔服);ALIDA阿儷達(高級女鞋);Finbid芬必得(藥品);Corona科羅娜,(啤酒);MacLaren麥克拉倫(嬰兒車);Cartier卡地亞(珠寶手飾)等。
直譯法
英文商標漢譯原則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商標也日益具有國際性,如何把英文商標翻譯成為中國消費者所接受的漢語也備受矚目。本文立足中國文化的獨特性,結合翻譯應遵循的意義轉移、可接受性及相似性三大基本原則,運用音譯、意譯及音意結合三種常用的商標翻譯法對英文商標漢譯進行了實例分析并做出了評價。
[關鍵詞]英文商標翻譯原則方法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商把目標瞄準中國,外來商品源源不斷地涌入這一巨大市場。要想在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立足,外商面臨著兩大重要任務:一是產品質量;二是產品商標的翻譯。因為商標所代表的是產品乃至整個企業的形象。
在洋貨充斥的中國市場上,商標詞的漢譯倍受矚目。由于外國與中國所處地理位置、風俗文化、宗教信仰、消費觀念的不同,英文商標的漢譯涉及到文化的差異。外國商品要進入中國,要讓中國顧客喜歡,首先就要讓中國顧客樂于接受該商品的信息,即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譯文商標詞應盡量兼顧中國消費者的文化習慣和審美心理,商標詞的翻譯也應盡可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挖掘出商品與中國文化上的共同的特征,盡可能地向中國文化貼近以求得他人的共識。因此,商標詞除了能夠反應商品屬性之外,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它如同一座橋梁,把東西方文化,企業,商品與消費者緊密相連。本文立足于中國文化的獨特性,結合翻譯原則及幾種常用的商標翻譯法對英文商標漢譯進行了實例分析。
一、意義轉移與音譯法
范仲英在《實用翻譯教程》中提出翻譯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是意義轉移,即:用目標語表達源語的意義。具體到本文,就是用漢語表達英文商標的涵義。
談論英語電影漢譯片名
一、引言
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其“語言金字塔”塔尖地位毋庸質疑。然而,涉及翻譯這一以語際交流(本文限探討英漢兩種語言)為研究對象的領域,尤其是電影片名譯制這一特殊翻譯類型時,就必定要把英語從塔尖位置拉回到與對譯語言相平衡的位置。這是由英語電影漢譯片名的特殊性質造成的:它蘊含并體現著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相互制衡關系,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僅要適當保留影片源語片名的異域特色及信息,還要照顧目的語觀眾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以及接受心理,從而譯出最恰當的片名。然而一個好的電影譯名絕非一蹴即得,而是需經反復揣摩、精心推敲,甚至“一名之立,旬月踟躕”(嚴復語)??梢姡娪捌此坪喍?,實則頗費神思,寥寥數詞需凝聚整個作品的精髓,實在是短小精悍的典范。
二、英語電影漢譯片名的語言特征
(一)語音特征
1.字調平仄相間,聲調抑揚頓挫,具有鏗鏘動聽的音律美。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聲調是漢語的一大特色?,F代漢語將聲調劃分為兩大類,即平聲(陰平和陽平)和仄聲(上聲和去聲)。相對而言,平聲長而緩,仄聲短而促。平仄相間之處彰顯漢語語音獨特的音韻美和平衡美。翻譯英語片名時,譯者要秉承漢語音韻美和平衡美的美學觀念,通過字調的平仄相間,使聲調曲直婉轉,形成鮮明跳躍的語段節奏,在或急緩弛張、或升降抑揚的誦讀體驗中給觀眾以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享受,例如“阿甘正傳”(平平仄仄)、“末路狂花”(仄仄平平)、“革命之路”(平仄平仄)、“桂河大橋”(仄平仄平)等。
2.運用漢語語音獨特的音調和節奏,使某語段的末字用韻相同或相近,從而譯出具有押韻特色的漢譯片名,既瑯瑯上口,又優美動聽,如將“Outland”譯為“天外天”(押[ian]韻),“SingingintheRain”譯為“雨中曲”(押[u]韻)。
旅游宣傳資料漢譯英
一、中國旅游資料英譯的重要性
人們通過國際旅游活動,不僅可以觀賞風景名勝與文物古跡,英語論文了解和探究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歷史傳統,而且可以進行極有意義的學術交流、藝術交流以及商談貿易,購買土特產品或工藝品.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壯麗景色的國家,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許多美麗的景點和歷史遺址,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得以形成和保存下來。有壯觀的古建筑群,以及大量的歷史遺跡,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奠定了重要基礎。它的自然地理條件變化多樣,東西南北景色各異,高山大川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形成了無數自然景觀。1985年中國加入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協定;從1987年至1998年,中國有21個景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單,其中的3個世界遺產為自然風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九賽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還有3個是自然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泰山、黃山和樂山大佛。中國是一個旅游資源大國,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各民族不同的習俗和文化不僅給中國,也給世界留下豐富而寶貴的多姿多
彩的民族風情(民族歌舞、戲曲、習俗和飲食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另加濃郁的宗教文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薩滿教、東正教、東巴教等)[1]。當今的全球化時代和中國的入世對于宏揚中國旅游文化提供了機遇。通過信息和通訊,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如此一個信息社會濃縮了傳統的時空概念,人們交往更直接,更方便,隨著全球化的出現,世界不同文化日益歸一,我們在因特網上可獲取大量信息,而且不同社會、文化和國家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其中語言起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英語,故旅游資料的漢英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和不可缺少。為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來華旅游,對中國旅游業和旅游資源有更清楚的了解,展開大規模的國際旅游市場促銷活動,把“中國的世界遺產——21世紀的世界級旅游景點”的品牌作為中國的拳頭產品推向國際旅游市場,以旅游促開放、促發展,把發展旅游作為入世后的經濟增長點。中國作為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國,一直是外國游人神往的地方,那么如何向海外游客推薦我國旅游品牌?這就顯現出最重要的媒質——旅游資料跨國界、跨文化翻譯的迫切性、重要性。
二、旅游資料中的文化因素的中、外對比
中國旅游資源包括自然旅游資源和社會文化旅游資源,前者包括地形、水文、氣候、特殊動植物等可供人們休養、游覽、觀光和考察等旅游活動的天然資源;后者則包括歷史文物古跡、古建筑、革命紀念地、民族傳統節日、社會文化風貌、特殊的工藝品和烹調技藝、文化體育活動、現代建筑和美術等能夠吸引人們旅游的古今人類活動的文化成就,它是古今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要把中文旅游資料中的這些文化信息準確翻譯并傳達給外來游客,讓他們了解中國景觀的文化底蘊,從而吸引國外游客,有必要了解旅游資料中表現出的中西文化差異。
1、語言對比:漢語屬漢藏語系、分析型、表意文字、聲調語、隱含性語法、重意合,而英語屬印歐語系、畢業論文分析和綜合型、拼音文字、語調語言、外顯性語法、重形合。
英文貿易后置定語漢譯分析
[摘要]貿易協定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的重要工具,其語言嚴謹、結構清晰、表達準確。由于英文貿易協定文本自身的語言特色和文體特點,后置定語修飾語在此類文本中使用較為頻繁。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的漢譯,總結文本中出現的不同后置定語類型,擬將其分為單項型、多項型、包孕型及多項包孕型四類,并根據分類,在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提出五種相應的翻譯策略,旨在為相關貿易協定文本中后置定語的翻譯提供參考。
[關鍵詞]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后置定語;翻譯策略;功能對等
1引言
貿易協定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的重要工具,其語言嚴謹、結構清晰、表達準確。在翻譯此類文本中亦要力求做到準確、嚴謹、規范和通順。定語修飾語,尤其是后置定語在英文貿易協定文本中的應用較多,正確解讀后置定語,特別是結構復雜的后置定語,確定其修飾范圍(Government),成為翻譯此類文本的關鍵,而對協定準確的翻譯正是各項經貿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由于英語和漢語分屬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兩種語言在使用定語修飾語時,位置均較為多樣,且迥然不同。如何將英語復雜的定語修飾語翻譯為符合漢語習慣的表達,成為翻譯中的難點。英語修飾語位置比較靈活,漢語修飾語的位置比較固定;漢語傾向于前置,英語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同時更傾向于后置。(劉宓慶,1998:79)本文將以《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為例,討論定語修飾語中的后置定語修飾語(以下簡稱后置定語ThePostmodifer)在貿易協定英漢翻譯中的常見形式和相應的翻譯策略。
2后置定語的分類
英語中充當后置定語,可以為一個詞或詞組,甚至是一個句子。為方便討論,通過觀察,作者擬將英語中的后置定語分為單項型、多項型、包孕型以及多項包孕型四類討論《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中的不同后置定語的翻譯。單項型后置定語指后置定語中僅包含一項,即一個詞、詞組或從句,此類后置定語結構簡單,大多情況下比較容易翻譯。單項型后置定語包括形容詞、非謂語動詞及詞組、介詞短語和定語從句等。多項型后置定語指后置定語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功能不同的成分,各成分之間可能為并列關系,可為詞、詞組或從句的任意組合。包孕型后置定語即定語本身帶有其他修飾成分,可www.esteachers.com第1期(總第085期)2018年1月能是定語修飾成分,結構復雜。多項包孕型是在處理相關文本翻譯時,結構最復雜、翻譯難度最大的一類后置定語。其結構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修飾成分并列,其中至少一個成分自身含有其他修飾成分:如名詞性從句或狀語從句等。
商務英語詞匯特點及漢譯探討
摘要:商務英語是一種實用和專業應用程序最強大的語言,并且在對外貿易、投資、國際旅游、外國投資和其他業務活動在國際運輸中得到廣泛使用。英語被稱為商務英語在于其特定的目的,其地位重要且運用活躍,是發展最快的英語語言的分支。近年來,商務英語在中國外交上使用頻繁,商務英語翻譯質量水平顯著提高。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外交事業和水平,這就需要譯者在單詞和句子更卓越。本文主要從三大方面進行論述,首先對商務英語詞匯的概念及特點進行概述;其次闡述了商務英語漢譯的原則;最后論述了商務英語詞匯漢譯的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商務英語;詞匯;漢譯方法;特點;注意事項
近年來,我們國家的開放程度不斷增加,商務英語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商務英語翻譯的數量顯著增加翻譯質量也吸引了太多的關注,這就需要譯者在單詞和句子更卓越。商務英語詞匯具有明顯的特異性,具有“準確原則”和“統一的原則。商務英語主要以適應職場為主要目的和要求,因此在翻譯上必須結合商務英語詞匯的特點和原則進行。
一、商務英語詞匯的概念及特點概述
(一)商務英語詞匯的概念
如同漢語一樣,詞語是最基礎的翻譯單位,只有詞語翻譯得當,整篇文章才能更加通順。依據學術資料,人們將商務英語定義為“專門英語”。專門英語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英語和學術目的,指完成學業英語進行學術研究,利用其強大的學術交換;另一個是與這個職位商務用途英語,指的是一個行業從事工作所使用的英語。商務英語是實用的和專業應用強大的語言,當然,屬于后者。目前,對外貿易,投資、國際旅游、外國投資和其他業務活動在國際運輸中使用英語被稱為商務英語。
英語定語漢譯技巧分析論文
摘要:一般來說,一個句子主要由主語和謂語兩大部分所組成,定語在句子中不是主要部分。但作為名詞詞組中心語的修飾語,定語在準確理解句子的意義上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定語同世界上大多數其他語言一樣,雖然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確實又各有其獨特之處。在翻譯的實踐中,很多人常??嘤谀切┹^長的定語,特別是比較復雜的定語從句和多項定語的順序排列,覺得無從下手,有時甚至完全脫離了原句的意義,違背了翻譯工作中“信為第一”的基本原則。因此對英漢定語進行一些對比以及討論一些翻譯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前置定語以及后置定語翻譯時側重點不同;定語從句是英語定語的一大特色,翻譯時必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在此從定語的多種形式和用法方面出發,進行探討,從而歸納出一些定語翻譯的技巧。
關鍵詞:定語;中心語;翻譯
英美國家與中國地理位置相隔遙遠,歷史文化傳統不同、風土人情各異。這就導致了思維方法不同,而思維方法的不同也就直接影響著兩個民族語言的表達方法。另外,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不同語系---前者屬印歐語系(Indo-Europeanlanguage),后者為漢藏語系(Sino-Tibetanlanguage)。他們在句子結構上有很大的區別:“英語重形合法,句法結構嚴謹,所以往往把好多句子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長而復雜的句子;而漢語則偏重于意合法,句子大都有內在的思想貫穿在一起,沒有明確的連接成分,因此就不可能像英語那樣組成復雜的長句,往往句法結構松散。”[1](25)這個差別給英語定語,特別是定語從句的翻譯帶來了很多困難。尤其是當遇到一個長而復雜的定語時,更是讓人覺得無從下手。
所以,有人得出了翻譯必有“失”這個結論,因為“英語的詞義豐富靈活,漢語的詞義相對嚴謹固定,這就往往給直譯帶來困難,意譯之下‘失’則難免”。[2](35)若不掌握兩種語言定語之間的異同,翻譯時作出相應的轉化,既不流暢,也不忠實于原文,會使讀者難以理解。翻譯時定語的用法、詞序的變動和應用轉譯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方面。以下就把定語分成詞或者詞組的翻譯以及定語從句的翻譯兩方面來說明如何翻譯英語定語:
一、定語詞或者詞組翻譯
(一)、前置定語的翻譯
日本文學作品漢譯異化現象
在我國,對日本文學作品的譯介十分活躍。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間,我國翻譯出版的日本文學作品中,單行本超過15部的作家就有20多位。在這些文學作品的翻譯過程中,許多譯者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翻譯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從而使日本文學的翻譯工作日臻成熟,忠實、完美地向讀者傳遞了作品的原始信息。筆者在比較日本同一文學作品在不同時期的漢譯本后發現,譯本中異化現象日漸增多,詞語的使用逐步向原作靠攏。下面以日本社會小說作家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為例,通過對不同漢譯本的比較探討日本文學譯本中詞匯使用方面出現的異化現象,并對這種異化現象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提出拙見。
1.文學翻譯中的異化現象及其原因
異化和歸化理論的最初表達出現于19世紀初期。上世紀末,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Venuti)將解構主義的翻譯思想具體化,并根據施萊爾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的理論提出了“非譯文通順優先”的翻譯策略,其宗旨就是“存異”。在《譯者的隱身》(1995)中,韋努蒂正式提出了“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并將“隱身”詮釋為在譯文中看不見譯者痕跡的“不可見性”(in-visibility)。韋努蒂甚至認為“異化”策略是“對英語文化中透明翻譯的霸權地位的抵抗”。(郭建中,2000:51)近年來,這種西方翻譯思想在我國的日本文學譯介中得到很多體現。
1.1異化現象的主觀因素:譯者的作用
在討論文學翻譯到底應該求同還是存異時,我們首先要探究譯者在翻譯活動中起到的主導作用。譯者的文化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翻譯策略及譯文風格。依瑪塔•埃文-佐哈爾(ItamarEven-Zohar)指出,當民族文學處于“危機或轉型期”,翻譯文學在整個文學系統中占據主導地位。這時譯文會注重“充分性”(adequacy),即盡量忠于原文的結構、內容,(姜秋霞等,2003:32)也就是常說的異化。綜觀我國日漢翻譯史,當譯者處于特定的背景條件下時,異化風格便十分明顯,具體表現可以從魯迅的翻譯作品中略窺一二。在譯作《與幼小者》中,魯迅不僅在詞語的使用方面,甚至連語法、語序等都盡量模仿原著。例如:(1)而我的萬年筆(萬年筆)將停未停之際,……(2)又突然發了原因不明的高熱(高熱)。(3)一到停著自動車(自動車)的處所,……(4)……死終于殺到(殺到)了。(2007:151-157)梁實秋將這樣的翻譯策略判定為“硬譯”“死譯”。對此,魯迅撰文說:“許多句子,即也須新造,———說得壞點,就是硬造。據我的經驗,這樣譯來,較之化為幾句,更能保存原來的精悍的語氣”。(1973:11)可見,魯迅采用“異化”策略的出發點是為了拓展漢字的功能,豐富漢語的詞匯,并通過“新造”等手段向國人積極介紹外國文化。近年來,日本文學作品的漢譯偏重保留原著的表達方式,異化現象明顯,其更多體現的是中日兩國的文化差異,而非差距,更不存在民族文化優劣的問題。譯者通過譯文想傳遞的不單單是作品本身,還希望讀者能夠深切體會日本文化的獨特魅力。如何真切地體現日本文學的獨特美學,如何真實地傳遞每部作品的個性特征,對譯者來說,其手段之一就是在翻譯過程中盡量減小對原作字詞的替換,引領讀者從最直觀的角度審視作品的美意識,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因此,許多譯者在詞語的使用、搭配等方面盡量貼近原作,以達到異化的效果??梢哉f,譯者這種翻譯理念的變化是異化現象的主觀因素。
1.2異化現象的客觀條件:漢字
旅游宣傳資料漢譯英論文
摘要:旅游資料的宣傳不僅是一種經濟活動,也是一種文化交流,其翻譯則是跨國界、跨文化、跨社會的宣傳活動。翻譯工作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又面臨各國文化與語言差異所帶來的各種困難,加之旅游資料屬“呼喚鼓動”類型的文稿,有宣傳鼓動、加強影響的功能,它的英譯不同于其它文體的翻譯,譯者需具備語言、社會文化、民俗、美學、心理學、市場經濟學、廣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識,翻譯時必須變通手法體現原語功能。
關鍵詞:旅游資料跨文化交流語言文化差異翻譯方法
一、中國旅游資料英譯的重要性
人們通過國際旅游活動,不僅可以觀賞風景名勝與文物古跡,英語論文了解和探究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歷史傳統,而且可以進行極有意義的學術交流、藝術交流以及商談貿易,購買土特產品或工藝品.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壯麗景色的國家,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許多美麗的景點和歷史遺址,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得以形成和保存下來。有壯觀的古建筑群,以及大量的歷史遺跡,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奠定了重要基礎。它的自然地理條件變化多樣,東西南北景色各異,高山大川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形成了無數自然景觀。1985年中國加入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協定;從1987年至1998年,中國有21個景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單,其中的3個世界遺產為自然風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九賽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還有3個是自然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泰山、黃山和樂山大佛。中國是一個旅游資源大國,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各民族不同的習俗和文化不僅給中國,也給世界留下豐富而寶貴的多姿多
彩的民族風情(民族歌舞、戲曲、習俗和飲食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另加濃郁的宗教文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薩滿教、東正教、東巴教等)[1]。當今的全球化時代和中國的入世對于宏揚中國旅游文化提供了機遇。通過信息和通訊,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如此一個信息社會濃縮了傳統的時空概念,人們交往更直接,更方便,隨著全球化的出現,世界不同文化日益歸一,我們在因特網上可獲取大量信息,而且不同社會、文化和國家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其中語言起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英語,故旅游資料的漢英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和不可缺少。為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來華旅游,對中國旅游業和旅游資源有更清楚的了解,展開大規模的國際旅游市場促銷活動,把“中國的世界遺產——21世紀的世界級旅游景點”的品牌作為中國的拳頭產品推向國際旅游市場,以旅游促開放、促發展,把發展旅游作為入世后的經濟增長點。中國作為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國,一直是外國游人神往的地方,那么如何向海外游客推薦我國旅游品牌?這就顯現出最重要的媒質——旅游資料跨國界、跨文化翻譯的迫切性、重要性。
二、旅游資料中的文化因素的中、外對比
教科書經典古詩漢譯英研究
【提要】《尚書》云:詩言志,歌詠言。古詩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從小學階段起,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大力提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英譯古詩也逐漸融入英文課堂,成為學生英語語言習得的重要材料。2020年中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專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做的古詩詞中英雙語讀本,譯文主要出自享有“詩譯英法第一人”美譽的許淵沖教授。文章以“三美論”為指導,從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對書中篇目進行分析,探究“三美論”在古詩英譯中的體現,以提高學生對英漢雙語古詩的鑒賞水平。
【關鍵詞】許淵沖;“三美論”;古詩英譯
古詩語言精煉,意蘊深遠,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2021年,教育部印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指出,開展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永續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堅守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價值自信的根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將英譯古詩帶入英語課堂,開展古詩雙語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還能加強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2020年中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許淵沖翻譯的《古詩里的核心詞》,該書是專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做的古詩詞中英雙語讀本,收錄了109首義務教育階段的經典古詩詞。本文將結合許淵沖提出的“三美論”,對書中的英譯古詩進行賞析,探究“三美論”在古詩英譯中的體現,以及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指導作用。
一、“三美論”概述
“三美”一詞,出自魯迅先生的《自文字至文章》:“中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痹S淵沖先生在翻譯毛澤東詩詞的過程中,將魯迅在文學創作中的“三美說”應用到翻譯中,就成了譯詩的“三美論”。詩詞翻譯中的“意美”,指的是要再現詩的內容與情感;“音美”,指的是“詩要有節調、押韻、順口、好聽”(許淵沖,2006);“形美”要求譯詩形式與原詩形式盡量對等,或對照英詩格律再現中詩結構。“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三足鼎立的,在《翻譯的藝術》一書中,許淵沖(2006)清晰地闡述了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許淵沖教授始終致力于將該理論應用到詩詞翻譯實踐中。
二、古詩英譯中“三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