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操作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7 20:33: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護理操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護理操作論文:淺議護士護理操作的辦法與感悟
本文作者:孫莉工作單位:湖南航天醫院
1.提問與討論相結合的啟發式培訓對培訓項目的基礎理論進行系統講解:并2周后按科室進行提問。提問結合本科現有病例進行,針對不同人員提出不同的問題。例如,對于工作經驗不足的應屆畢業生護士提問:休克引起呼吸加快、尿量減少甚至無尿的原因,心力衰竭患者出現血壓降低的原因及糾正血壓降低對患者的影響及相關病變。對于工作3~5年的護士:重癥肺炎患者呼吸頻率加快的原因以及如何處理,呼吸衰竭可導致機體缺氧,缺氧可涉及哪些系統病變以及如何監護。當被提問者給出的答案錯誤或不完整時,在其他護士間展開討論,以具體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行思維發散。2.設置障礙的刺激式培訓:在全面掌握基礎理論基礎上,患者的多樣性與復雜性還要求護士具備良好的靈活應變能力,因此,我們對某項護理操作設置問題或障礙來刺激護士的思維是很必要的。例如,設置一下情景:給患者使用微電腦泵時,我們按正規操作程序安裝好微電腦泵,根據藥物要求設置好輸液速度,按啟動鍵開始工作.然后提醒護士用手表數一下輸液滴數,發現電腦泵的滴數與設置的滴數并不相符,此時告訴護士電腦泵功能正常,提示大家找尋原因,并想辦法解決問題。護士會認真檢查管路,如果5min后還查不出原因,則展開科室范圍內護士的共同檢查和討論,與此同時,讓大家回想導致微電腦泵工作不正常的各種原因。這樣,不僅讓該護士掌握了理論,還增加了其實踐經驗[3]。3.互換角色的體驗式培訓:(1)通過刺激式培訓,護士已經能夠將書本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的實踐中。但是,為了讓護士的操作更具人文關懷,能夠做到為患者著想,我們將以角色互換為主的體驗式培訓引入進來。在特定護理操作中,讓護士扮演患者,通過角色互換引導護士從患者的角度進行發散性思維,從而了解患者的真實感受,更好的為其服務;(2)比方讓護士自己互相做最簡單的操作中心管道吸氧,有一個護士用濕棉簽給同伴清潔鼻腔時,手持面前垂直的伸進同伴鼻孔,嚇得同伴躲閃開去,于是兩人都明白了:棉簽應該打橫輕輕進入患者鼻腔,螺旋式擦拭,患者舒服且效果好;又比如,讓大家互相做口腔護理,她們通過相互操作,體會到口腔護理時,夾棉球的止血鉗以夾住棉球的一半,側著放入患者的口腔,止血鉗不能碰上患者的牙齒或牙齦,患者最感舒適;冬天時或遇到牙齒過敏的患者,應該使用溫鹽水給患者做口腔護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與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a=0.05。1.考核標準:參照《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與《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同時結合往年培訓考核經驗,護理操作培訓小組根據護理部統一制定的考核標準,對每個階段的培訓效果分別進行記錄,考核分數以百分制計算。最后,對階段考核得分進行比較分析[4]。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單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滿意度調查:為了綜合考察發散性思維培訓對臨床護理的實際效果,科室設計了針對患者的調查問卷,目的是了解患者對護士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共涉及3個大類,12個小類的問題,要求以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做出回答。最后,對問卷進行統計并與2010年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做比較分析。
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到我院見習的實習護士生54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名,對照組實行基本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護理安全教育教學,1年后,比較兩組的實踐能力評分、理論能力評分和不良事件情況。結果觀察組的實踐能力評分、理論能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實習期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3.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安全教育在實際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作用及應用效果顯著優于傳統的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可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護理安全;護理技術;教學作用
護理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在患者接受護理的過程中,未出現法律規定外的機體結構功能缺失及心理上的損害、缺陷及障礙等[1]。在臨床實際情況中,患者的病情及個體差異較大,護理人員必須熟練護理操作,能夠對患者的病情反應做出及時的調整及預防措施,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2]。本文選用見習護士生54名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作用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到我院見習的見習護士生54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名,其中觀察組,男2名,女25名,年齡18~23歲,平均年齡20歲;對照組,男1名,女26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1歲。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護理安全教育的運用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及作用。方法選取我校在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的60名學生,隨機分組,每組30名,對照組采用基本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觀察組30名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護理安全教育教學,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在實踐能力與理論能力的評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在實例操作中不良事件發生率方面,觀察組發生率為3.3%,對照組23.3%、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為76.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護理安全教育能夠提高護理技術操作教學的水平,也能夠使臨床應用中的效果得到實際體現。
關鍵詞:護理安全;教育;護理技術操作;教學
護理安全教育針對于護理過程中對于患者的可能性的心理方面、機體結構方面的某種功能的缺失或損害、障礙等進行差民分析,并以熟練的護理操作手法防止發生不良護理安全事件,從而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渡過治愈過程,順利出院。本組研究中選取60名學生,對其進行分組比較教學研究,探討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及作用,取得了較好效果?,F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60名學生,其中觀察組30名中有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齡從18歲到24歲,平均年齡為(20.4±0.6)歲;對照組30名中有男性2名,女性28名,年齡從18歲到23歲,平均年齡為(20.1±0.4)歲;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首先,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技術操作教學,按照一般的教學流程與內容安排有理有序的進行;其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護理安全教育,具體是按照工作制度所擬定的相關內容,設置好教學目標,并通過理論講解、實踐演練等方式,增加學生在護理中的安全意識;第三,在實際的教學中會分階段、分不同的情況、分不同的科室、分不同的病情等進行具體的教學目標設置、任務安排、實踐訓練;第四,針對學生不同的表現而設定評價標準,自制調查表與評估表,從而做好風險判定,措施應對等;最主要的是從護理動作、操作技術、實踐觀察、護理干預、心理變化等各展開具體的培訓與教學。
兒科護理操作中溝通技巧的運用
摘要:目的探究兒科護理操作中應用溝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兒科收治的82例患兒,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41例和實驗組41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傳統護理操作,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溝通技巧護理操作,對比分析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與糾紛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6%,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61%,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糾紛發生率為0%,對照組糾紛發生率為17.07%,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工作中,應用溝通操作技巧,可降低糾紛發生,提高滿意度,促進患兒疾病康復。
關鍵詞:兒科;溝通技巧;護理操作
臨床護理的重要一項工作是溝通,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能夠幫助護理人員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由于小兒心理尚未發育成熟,無法準確的表達個人情感,大大增加了護理難度[1]。因此,對于患兒護理要掌握溝通技巧,合理應用,以掌握患兒實際情況?,F回顧性分析我院兒科收治的82例患兒,在護理操作中應用溝通技巧,取得顯著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兒科收治的82例患兒,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41例和實驗組41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3~8歲,平均年齡(4.2±0.7)歲。實驗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3.9±0.9)歲。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獨家原創:護理操作示范員競聘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XXX,今年XX歲,中共黨員,XX年XX學校畢業后,到XX醫院XX科工作,現在在XX醫院XX科室從事XX工作。
此刻,面對朝夕相處的領導和同事,我心里充滿了感激和希望。首先感謝領導和同志們過去對我的培養和幫助,并為我提供了這么一個展現自我形象、檢驗自我能力的的機會。我想,無論結果如何,參與此次競聘的整個過程本身就非常有意義。參與競聘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自己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
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句心里話,能夠與這么多優秀的同事一起走上這個講臺,參與護理操作示范員的競聘,我的確有點誠徨誠恐,忐忑不安。聽了剛才幾位同事的精彩演講,我在為他們喝彩的同時,也倍感壓力。但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有道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為一名年輕的護理人員,我擁護改革,渴望競爭。同時將以更加沉穩平實的心態、義無返顧的勇氣以及前所未有的激情,迎接競爭的挑戰,接受改革的洗禮。正確地估價自己,我認為我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符合這個護理操作示范員崗位的要求。
第一,充滿激情的年齡優勢給我帶來了充分的自信。我今年XX歲,對于從事護理操作示范員工作來說,我具有較好的年齡優勢,因為我有健全的體魄、充沛的精力;有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與投入工作的激情;有只做不說的性格、雷厲風行的作風;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耐勞,樸實無華的品格;有不畏艱難、扎實肯干、執著追求的韌勁。還有一點,對我來說也很重要,那就是我家庭穩定,負擔比較輕,家人都全力支持我的工作,使我能擺脫家庭事務的糾纏,全身心地投入我所熱愛的工作。這些,都使我對工作充滿激情與自信、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
護理技術操作安全教育論文2篇
第一篇
一、護理技術操作教學
(一)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設計
首先應確定預期目標。確定預期目標之前,需要詳細了解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實施機構的詳細基本情況。另外,還可以成立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小組。通常而言,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小組一般由醫療機構各臨床科室護士長及部分臨床經驗豐富的資深護理人員組成,各自負責不同技術操作項目的培訓課程,單項技術操作需2~3人負責培訓工作。在參加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科室內需在參訓人員中選出本科室負責人1名,評選標準為:年齡不足35歲,本科室內工作;至少需為護師職稱,學歷至少大專;具有優秀溝通能力,良好心理素質,較強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工作認真,有責任心。評選過程首先需要符合條件護理人員自愿報名;再由科室內護理人員推薦;最后科主任及護士長根據報名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表現,獲得科室內護理人員推薦情況,結合上述4項考核成績、護理理論考核結果以及該人員自身特點,進行綜合評定,選出本科室內護理技術操作參訓人員負責人,公布三天內無人提出異議,即可確定。由于護理技術操作負責人對本院內培訓課程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故需要慎重選擇。另外,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一般分為3個階段,均需要結合臨床護理事故實例進行。第一階段分析教學目標、需求及學習任務。第二階段設計教學內容,在明確教學資源條件、參加培訓護理人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按照護理人員培訓前不同基礎水平進行分層,尤其是護理安全教育。第三階段確定教學方法及護理技術操作練習方法,包括理論教學及示范教學相結合,針對性練習及指導,擬定階段測試及最終測試標準。
(二)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安排
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安排需要加強護理技術操作認知。護理技術操作教學的目的是促進臨床護理人員熟悉護理技術操作的具體步驟、詳細方法、相關細節及注意事項。護理小組成員需按照技術操作相關知識及原則,分辨操作學習程度、臨床風險及有效應對措施,將其融入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同時,還要提高護理技術操作熟練度。護理人員需按照操作標準,檢驗自己的護理技術操作是否符合技術標準,是否足夠正確或有效,在臨床工作中進行護理技術操作對患者是否表現出足夠的關愛及尊重,對護理環境及護理條件的變化是否能夠表現出足夠的適應性。不僅護理認知需要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逐步完善,并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體現出來,護理技術操作的熟練度也是如此,這不僅需要勤奮的練習,還需要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強烈的責任心。
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安全教育研究
護理技術操作教學(Nursingtechnicaloperationteaching)是護理專業實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實習護生護理操作技術的好壞,關系到實習護生走入工作崗位后的護理質量[2]。臨床研究表明,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效果[3],可提高實習護生操作技術水平和護理安全質量。因此,我科選擇實習護生共7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安全教育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神經內科接收的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課程實習護生中抽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護理安全教育組2組。其中,對照組中,實習護生共35名,全部為女生,實習護生年齡16~22歲,平均年齡為19.68歲;護理安全教育組中,實習護生共35名,全部為女生,實習護生年齡16~21歲,平均年齡為19.17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組實習護生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我院實習護生的接收程序者;排除標準:(1)短期見習人員;(2)短期進修人員。1.3教學方法。對照組(35例)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護理安全教育組(35例)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采用護理安全教育。(1)模擬護理操作目標教學。教學老師根據實習護生的情況,結合科室護理工作的特點,制定護理技術操作教學的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并進行模擬護理操作目標教學,根據教學效果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2)護理安全教育。教學老師對實習護生進行分組,開展護理安全教育教學。以近年來科室發生的因護理操作不當引起的護理不安全事件為案例,引導實習護生提出護理安全教育相關的問題,并通過查閱文獻、小組間討論等方法解決問題,提出如何提高護理安全的具體措施,并總結護理安全教育經驗;(3)理論結合實踐。教學老師針對護理操作技術相關的風險因素,組織實習護生強化護理操作技術演練,并對實習護生護理操作技術進行點評和指導。1.4評價標準。(1)探討2組實習護生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考核試卷評分。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考核試卷共包括臨床護理綜合理論知識(0~20分);基礎護理操作技術(0~20分);安全管理規章制度(0~20分);??谱o理操作技術(0~20分);無菌操作技術規范(0~20分)、案例分析題(0~20分)6個評價項目。最高分120分,若評分越高,代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效果越好。(2)探討2組實習護生教學滿意度。采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共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師教學態度、教學模式認可度、自我專業素質提升5個項目。最高分100分,若評分越高,表明護理技術操作教學滿意度越好。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相關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х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2結果
2.12組實習護生護理技術操作教學考核試卷評分護理安全教育組護理綜合理論知識(16.16±2.89)分,基礎護理操作技術(15.93±2.78)分,安全管理規章制度(16.55±2.76)分,??谱o理操作技術(16.39±2.34)分,無菌操作技術規范(16.74±2.13)分,案例分析題(16.27±2.54)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2組實習護生教學滿意度護理安全教育組教學滿意度(88.17±9.2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婦產科護理操作保護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患者對就醫過程中自身隱私的重視程度亦日益增加。因此,護理人員需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以滿足患者不斷增加的隱私保護需求[1]。婦產科是院內較為特殊的科室,患者多數具有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點;科室內主要診治生殖系統疾病,在病因的咨詢、疾病的治療及護理操作過程中,往往會涉及或暴露患者的生活方式、性行為等隱私,屬于患者隱私最容易受到侵犯的科室之一[2]。但目前部分婦產科護理人員法律意識薄弱,存在疏忽或不重視保護患者隱私的情況,導致患者在治療護理時增加心理負擔,進而使護患關系逐漸緊張,最終造成越來越多的患者不信任醫院,不愿來醫院就診等不良情況。因此,重視婦產科患者隱私的保護十分必要[3]。為了使患者隱私得到有效的保護,本文將分析目前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隱私造成威脅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隱私保護措施,以期為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增進護患關系、提升醫院整體形象以及促進婦產科日常工作順利進行打下基礎?;颊唠[私的含義隱私指的是當事人不愿被他人知曉、干涉甚至侵犯的個人信息、私事等,隱私權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颊唠[私則是指患者在醫療機構進行救治的過程中涉及的自身秘密,醫療機構和相關醫護人員等由于實施救治所需,通過合法方式取得患者此類信息,并需嚴格遵守規定,獲取后不得非法泄密[2,4]。婦產科住院患者在救治護理過程中可能會涉及未婚先孕、性器官檢查、婚外性伴侶、異?;橛返茸陨黼[私問題,容易引起患者害羞、焦慮、恐懼、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緒,使患者不愿意如實與醫護人員交流,進而導致疾病診斷失誤,影響治療進程。因此,重視婦產科患者隱私保護,增進患者對醫院、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尤其重要。
威脅患者隱私的原因
1.護理人員方面。婦產科護理人員自身與患者的隱私受到侵犯之間關系密切,主要因護理人員對患者隱私保護的意識(相關法律意識)欠缺。護理人員是接觸患者隱私信息的主要人員,同時還是患者隱私的保護者[5]。但目前存在個別護理人員對保護患者隱私的相關法律缺乏了解,且相關意識薄弱,在侵犯了患者的隱私時還渾然未覺;或為簡化護理操作,明知在侵犯患者隱私卻未進行改正,以提高護理業務與技能為護理工作的重點,卻忽略了法制觀念的培養,未真正做到將患者的權益放在工作首位。另外,因護理人員對患者隱私的保護意識薄弱,可發生在閑暇之余隨意與他人討論患者個人信息、病情,甚至是患者特殊疾病的治療狀況。查房時完全不在乎患者感受,公開且隨意地詢問患者病情或個人隱私問題等不良現象。2.患者自身方面。部分患者缺乏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對自身疾病情況不了解,主動與他人進行病情或隱私交流,導致自身疾病及個人隱私等信息泄露,而增加心理負擔。3.醫院管理方面。醫院的基礎管理、環境管理以及病歷管理等方面的力度不足是造成婦產科患者隱私受侵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特殊性、危險性操作較多,醫院內部缺乏保護患者隱私的相關規定易造成婦產科患者隱私受侵,不利于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形成保護患者隱私的意識,不利于患者自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另外,患者病歷管理不當可直接導致婦產科患者隱私的泄露。病歷上涉及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結果及方式,部分涉及患者月經周期、性生活、婚史、傳染病史、家族史等各種詳細資料,若婦產科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歷資料、化驗單等隨意堆放,造成化驗單丟失、任由他人隨意翻閱等,極易使患者隱私遭到嚴重泄露,在影響患者后續治療開展的同時,惡化了護患關系[6]。此外,婦產科患者在就診中易暴露私密部位,但目前院內就診環境不良,容易增加患者不安感,不利于患者隱私的保護。醫院未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有關“患者隱私保護”的教育,未對護生進行“患者隱私保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教育,未在患者住院時對其進行“自我隱私保護重要性”的講解等,均易最終造成患者隱私的泄露。4.法律方面。保護患者隱私的相關法律不健全同樣是醫院婦產科患者隱私受侵的重要原因。雖然我國法律中有個人隱私權保護的相關規定,但尚無明確的隱私權保護法,總體來說對患者隱私保護的法律發展相對滯后,故導致婦產科患者隱私保護相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存在阻礙。同時,由于目前法律中關于患者隱私保護方面的規定比較籠統,未界定隱私的范圍,未明確在何種情況下患者隱私應受到法律保護及相應具體的保護措施,使一些不法人員有空可鉆,以至于患者個人隱私在護理操作中受到侵犯而得不到應有的法律保護[7]。
患者隱私保護措施
1.強化護理人員對患者隱私的保護意識、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了防止患者隱私受到侵犯與泄露,婦產科護理人員的隱私保護意識、護理溝通技巧及護理質量急需強化與提高。在隱私保護意識方面,婦產科護理人員應重視患者的隱私權,意識到自身為患者隱私的保護者,并應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將保護患者隱私納入日常護理工作,避免患者因隱私的泄露而造成家庭、社會方面的矛盾。在溝通技巧、護理服務質量方面,護理人員應認真嚴肅對待患者隱私,在詢問患者隱私問題時,要足夠尊重患者,避免有第三人在場,并通過有效溝通使患者放心,以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促進診療、護理的順暢進行。在對患者隱私部位實施護理操作時,護理人員應進行必要的遮擋,例如放置導尿管時,對于能夠自由活動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前往操作室進行相關診療,而對于不能自由活動的患者,護理人員在操作時應注意采用屏風、床間簾為患者營造相對的個人空間。最后,護理人員應以專業的技術、負責的態度消除患者疑慮,使患者能夠放心、誠實地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流,減少漏診、誤診情況的發生,最大限度避免患者接受護理時出現尷尬與不安情緒,同時有效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8]。2.增強對患者的隱私保護教育。醫院應在患者入院當天,安排護理人員講解隱私保護的重要性,使患者增強隱私保護的意識,避免因不在乎、不重視隱私信息而引起不良事件,同時對護理人員隱私保護操作起到監督作用。另外,婦產科部分患者在就診時存在羞恥和焦慮的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地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并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患者盡早放下心理負擔,走出心理陰影,從而能夠科學、客觀地面對自身疾病。護理人員可以通過疾病的健康宣教等方式(一對一當面教育或者發放宣傳資料進行教育),積極有效地緩解患者對疾病的疑慮,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體驗到優質護理服務[5]。3.建立或完善院內隱私保護規章制度。為了使婦產科患者的隱私得到更好的保護,醫院急需建立或完善保護患者隱私的相關制度,例如出臺與患者隱私保護相關的獎懲措施,對保護患者隱私提出建設性意見的護理人員進行獎勵;對由于不良工作態度、行為等造成患者隱私泄露,并導致患者家庭、甚至社會矛盾的護理人員給予嚴肅處理[2,9]。另外,醫院應加強保護患者隱私相關制度的實施,例如與相關醫生或護理人員簽訂協議,嚴懲泄露患者隱私者;醫院通過規章制度不斷規范院內婦產科護理人員工作言行,為保護患者隱私的日常工作定下標準,進一步避免患者隱私的泄露。4.加強院內環境、病歷資料管理。改善院內婦產科診療環境、強化患者病歷安全管理是避免患者隱私泄露的重要途徑。在就診環境改善方面,醫院應為婦產科患者創造既能保護患者隱私又能方便診療護理的診療環境,并在條件允許時,盡可能為患者提供單獨的診療空間,空間規格能夠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當條件不允許時,應設立相對獨立的間隔診區。在患者進行診斷、治療或者接受相關護理時,允許患者將診療室、檢查室、病房或者手術室等特殊場所視為私人空間,并嚴格要求除診療工作相關的醫生與護理人員外,其他無關醫護人員均不得入內[5]。醫院還應改善院內硬件環境,例如在多人病房內,于病床間掛布簾營造相對獨立的空間;掛號、收費等處設立隔離帶;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導醫服務,并盡可能配備一對一的私密空間。在婦產科患者病歷管理方面,由于患者病歷資料通常涉及患者多方面隱私,因此安全合理管理病歷對避免患者隱私泄露具有重要意義[10]。護理人員應保管好婦產科患者病歷資料,嚴禁隨意放置病歷,防止他人(除主治醫生外)隨意翻看患者住院期間的化驗單、診療報告以及個人基本信息等資料;嚴禁在學術交流會議、每周例會或者其他會議、報告上顯示患者姓名,以避免患者信息泄露及患者隱私受侵。護理人員在書寫、記錄患者的診斷卡時,應注意患者隱私的保護。建議護理人員將患者紙質病歷、化驗單、檢查結果資料等妥善放置于特定區域,并設專人進行嚴格規范的存管,患者電子病歷應設置密碼進行嚴密存管,以避免患者病情、個人基礎信息等的泄露。5.其他保護措施。法律規定、社會關注同樣是醫院患者隱私保護必不可少的兩大“措施”。法律對護理人員的行為具有顯著的約束作用,在婦產科患者隱私保護方面的效果尤為明顯。建議法律上明確患者隱私權的含義、外部延伸以及侵犯隱私權的具體責任形式,還需明確侵權的法律后果,讓患者的隱私權得到實際保護。另外,社會媒體具有較強的社會宣傳作用和公眾引導能力,建議社會媒體積極關注醫院患者隱私保護問題,并宣傳患者隱私保護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引導患者、醫護人員等群體正視隱私保護問題,自覺尊重、保護患者隱私[2,11]。
總而言之,保護患者隱私是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亦是醫護人員的義務與責任。婦產科護理人員應時刻謹記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法律意識、患者隱私保護意識,時刻注意維護患者的基本權益,并將保護患者隱私作為工作自覺性進行培養。婦產科護理人員應重視護理中的細節,并加強對婦產科患者的人文關懷,尊重并保護患者隱私,盡可能滿足患者隱私保護的特殊需求。醫院可根據婦產科實際情況,出臺最適宜的婦產科患者隱私保護相關規章制度或完善科室患者隱私保護管理辦法,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另外,法律規定及社會媒體的關注監督均為患者隱私保護的有效措施。提高公眾的道德素養,將能從根本上解決隱私泄露的問題,為護患和諧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護理自學考試的操作考核思索
自從開設護理專業自考以來,全國各地區根據國家對護理專業自考的要求,每年都對全部通過理論科目的考生,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自考生進行不同項目的技術操作考核,合格者進入臨床實習。我們對上海地區2001年度上半年參加護理技術操作考核的237名考生的考核成績進行了分析,以描述各級醫院及各護理崗位《護理學基礎》(簡稱《護基》)技術操作的現狀,探討考核不及格的原因,討論對策,并對以后的技術操作考核提出建議,以利提高臨床《護基》技術操作質量和完善《護基》技術操作考核。
1對象
1•1考生概況
237名考生分別來自全市各級醫院,其中一級醫院54名,占22•8%;二級醫院139名,占58•7%;三級院34名,占14•3%;其他10名,占4•2%。從事臨床護理者194名,占81•8%;從事護理管理者39名,占16•5%;非護理崗位者4名,占1•7%??忌鶠橹械茸o理專業畢業。年齡21歲~46歲,平均32歲。中級職稱2名,占0•8%;初級職稱235名,占99•2%。
1•2考核方法及內容
從《護基》技術操作項目中選取6項(鋪備用床、口腔護理、肌內注射法、靜脈注射法、靜脈輸液法、穿脫隔離衣)臨床常用的操作作為考核內容,每位考生隨機抽取1項參加考核。由2位老師同時監考,按全市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評分。
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溝通技巧在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70例住院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操作前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加強護患溝通。比較兩組患兒的配合及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患兒在操作中的配合與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兒科護理操作前宣教中采用溝通技巧可提高患兒在操作中的配合率。
關鍵詞:兒科;溝通技巧;護理
由于患兒治療依從性較差,常常不能較好地配合臨床護理操作。而溝通是執行護理操作中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溝通有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1],提高患兒在操作中的配合度。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對本院收治的兒科住院患兒進行宣教中運用溝通技巧,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患兒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種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專業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