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熱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04:43: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供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筑供熱及節能改造意見
為加快供熱計量改革步伐,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供熱管理和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構建節約型產業和消費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供熱體制改革,實現供用熱系統節能,維護供用熱雙方權益。
二、工作任務
(一)2011年采暖期前,所有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熱計改的既有建筑取消以面積計價收費方式,全部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二)2011年完成住宅分戶計量總量達到全部集中采暖住宅戶數的25%。從2011年起用5年的時間完成既有建筑供熱計改任務。
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為目標,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市場運作為導向,以降低既有建筑采暖和空調能耗為重點,以激勵政策和供熱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融資和技術服務體系為依托,因樓制宜,分類指導,創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目標任務。
二、基本原則
(一)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精選一批業主改造意愿強,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居住舒適度差的既有居住建筑作為示范項目進行改造,探索和積累改造技術及政策經驗,加強示范宣傳,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完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政策法規,明確不同既有建筑改造的技術路線、激勵政策和財政資金支持方式,促進供熱企業加強節能管理和進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引導社會資金投資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鼓勵和支持有經濟能力的單位和節能改造要求的業主進行節能改造,提高業主、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全社會參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積極性,促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化機制的形成。
(三)科學決策,統籌規劃。制定全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統一規劃,分階段、分批次對全市進行節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實行科學規劃,統籌安排,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節能減排規劃協調一致,有序推進此項工作。
十二五建筑供熱改革實施方案
對所有既有建筑的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程,五)加大監督力度。為保證供熱計量改革工作高標準、高質量順利推進。以及所有新建建筑的建筑節能和供熱計量工程,都要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工程施工監督和竣工驗收。對不符合供熱計量要求的新建項目,建設部門一律不予竣工驗收、備案,對不按規范規范裝置供熱計量裝置的設計、施工、房地產開發和供熱企業及其負責人,要堅決依法給予處分。
加快推進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深入開展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的通知》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財政廳關于下達“十二五”期間及20112013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期間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目標任務,根據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推進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作的有關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動建筑節能和供熱系統節能工作,逐步實現按用熱量收費,建立和完善各項配套政策,盡快建立起城鎮供熱新體制,推動我市城鎮供熱事業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時提高的需要,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現狀分析
市市區既有建筑總面積約為2165.42萬平方米,2010年底。其中應集中供熱面積為1732.34萬平方米,現已供熱面積1537.10萬平方米(其中既有居住建筑供熱930.5萬平方米,公共建筑供熱606.6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為88.73%需要進行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的約1326萬平方米(其中居民建筑91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416萬平方米)2010年已完成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112.2978萬平方米。
關于在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會議上的講話稿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和全區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建筑節能墻改與供熱計量工作,部署安排2011年各項工作任務,交流經驗,表彰先進。為全面完成2011年建筑節能墻改與供熱計量工作目標任務,下面我就全區建筑節能墻改與供熱計量等方面的重點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年工作回顧
年,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支持和指導下,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在相關部門及各市縣人民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干部職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全面超額完成了“十一五”和年度建筑節能墻改和供熱計量目標工作任務。重點作了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扎實推進,建筑節能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建筑節能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截止年底,全區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率為100%,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比率達99.2%,完成目標任務的104.5%。其中五個地級城市竣工驗收階段建筑節能標準的執行率為100%,銀川市城市規劃區內實施65%的節能標準,其他地級城市開展65%節能標準的示范工作。全區新增節能建筑1407.9萬平方米,建成抗震節能示范農宅6800套?!笆晃濉逼陂g累計新增節能建筑4413萬平方米,全區累計已建成節能建筑5299萬平方米,占全區既有民用建筑總量13777萬平方米的38.47%,新增節能潛力78萬噸標準煤/年,累計用于新建建筑節能的增量投資約53億元。
市政府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意見
各區(市)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大企業:
為加快推進我市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促進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意見》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任務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政府主導、部門組織、企業參與、用戶配合”的原則,加大政策扶持,強化市場監管,加快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和建筑節能改造,確保新建建筑達到熱計量條件;通過對保溫隔熱性能差、能耗較高的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提升建筑品質、提高居民居住舒適度;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二五”相關工作任務,努力改善群眾的居住生活條件,推進幸福建設。
(二)任務目標。
城鄉管委關于供熱計量改革實施方案
市城鄉管委為加速推進我市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促進建筑節能和綠色轉型,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建城〔2010〕14號)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全面推進供熱計量改革的意見》及《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學合理供熱、滿足群眾需求、落實節能減排任務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用戶配合原則,強化用戶節能意識,調動供熱企業積極性,全面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促進我市供熱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從2010年開始,我市所有新竣工交付使用和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取消按面積收費,一律實行按熱計量收費;
(二)到2011年,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局長在節能改造動員會發言
同志們:
一、提高認識,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供熱計量改革,就是對使用集中供熱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由現行的按面積收費,改為按實際用熱量計價收費,實現多用熱多交費、少用熱少花錢的目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主要是對2007年10月1日之前建成的住宅,通過安裝供熱計量和室溫控制裝置,在墻體、屋面加裝保溫材料并更換門窗,使其達到建筑節能標準和供熱計量收費要求。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實施節能減排、建設“兩型”社會的迫切需要。建筑領域是節能減排重點領域之一,開展供熱計量改革,是推動建筑節能的重要前提和關鍵環節,是促進建筑領域節能減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把量大面廣的老舊建筑能耗降下來,既是全面實施供熱計量改革的基礎,也是建筑領域節能減排潛力最大的地方,還避免了拆除重建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居民動遷等問題。據測算,我市“十一五”期間完成節能改造80.68萬平方米居住建筑,在20年使用期內,可節能18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56萬噸、二氧化硫4萬噸,節能減排效果十分突出。
二是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我市是人口大市、經濟大市,也是能源消耗大市,隨著城鎮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能源供求矛盾日益凸顯。做好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充分挖掘節能潛力,有助于加快改變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用能模式,實現房地產業和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實施供熱計量改革,加上與節能改造相關的舊住宅區整治、公共建筑修繕以及相關產業配套聯動,可以從終端使用環節,直接拉動儀器儀表、墻體保溫材料、管材管道、節能門窗、新能源、專項施工等產業的發展,產生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推動發展等多重效應。
三是提升住房品質、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我市每年冬季采暖期一般在4個月左右,由于熱源廠投資巨大,城市規??焖倥蛎?,城市集中供熱能力相對不足,許多居民還無法享用。實行供熱計量改革,能夠顯著降低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在不新增熱源的情況下,較大幅度地提高供熱能力,擴大集中供熱覆蓋面,讓更多居民享受集中供熱的溫暖。另外,住在城市老舊住宅的大多是中低收入家庭,房屋保溫隔熱性能差,能源浪費多,居住舒適度低,對這些房屋進行節能改造,“穿衣戴帽改門窗”,能有效解決保溫隔熱問題,明顯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實現外觀美化、品質和價值提升。從目前已完成改造的住宅項目看,冬季室溫普遍提高3-6度,每戶每年節省空調采暖費近千元,這項工作已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民生工程”。
縣城供熱分戶控制改建工作意見
為了保證供熱質量,削減供熱浪費,提高運營效率,依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建城[2012]4號),依照省市有關精神,并結合我縣供熱實踐,經研討,決定從2012年起對縣城一切熱用戶進行分戶節制改造?,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縣城供熱近況及政策趨勢
當前,縣城供熱面積90萬平方米,用熱量卻高達50多萬吉焦,大大超越一個吉焦供兩個平方米的規范,熱能浪費嚴厲,而供熱結果普通。其首要緣由:一是三網(天井和樓內管網)老化,循環不暢;二是建筑不節能,特別是村民房屋泄熱耗熱量大;三是三網供熱系統不合理,大多是串聯方法,處于大循環形態,一處不暢整棟樓不熱。因而影響了供熱質量,降低了收費率,加大了財務供熱擔負。
我國北方地域冬天供熱采暖每年耗費煤炭1.5億多噸標煤,占北方地域建筑能耗50%以上,大大高于統一天氣前提下發達國家程度,浪費嚴厲。為了節能降耗,推進供熱計量改革,促學習建節能,2012年2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再次提出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要求“從2012年開端,北方采暖地域,新完工建筑和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寓居建筑,作廢以面積計價收費方法,執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對既有建筑進行分戶改造,改串聯為并聯,是完成用熱計量收費的前提。為了貫實國家和省市有關供熱計量改革精神,縣縣政府決定從本年起到2011年應用兩年時間對縣城樓房悉數履行分戶節制改造,并對微水村等可控區域施行分區域計量收費。
二、供熱分戶分區域改造范圍
縣建設局新居供熱計量管理通知
各供熱單位、各房地產開發建設單位:
為推進新建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工作,加強供熱計量管理,實現節能降耗,根據國家、省、市相關規定,結合本縣實際,特作如下通知:
1、本通知的適用范圍為我縣城市規劃區內新建居住建筑供熱計量的實施及其監督、管理。
本通知所稱供熱計量是指采用集中供熱方式的熱計量,包括用戶熱量以及熱源、換熱站供熱量的計量。
本通知所稱供熱計量設施是指供熱系統的熱源、換熱站、管網的計量裝置和用戶供熱計量及溫控裝置。
2、新建居住建筑應當按照規定設計、安裝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配套建設的換熱站和管網應當設計、安裝計量裝置和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等調控裝置。供熱系統應當滿足溫度調控、供熱計量和熱平衡的技術要求。
計量供熱收費管理論文
摘要提出供熱耗熱量分戶計量收費應該考慮由于山墻、頂、地面等公共面積耗熱量對各住戶單位面積耗熱量差異的影響。住戶實際供熱費用,以抵消因各住戶所處建筑位置不同而存在的不公平性合理分擔。本文提出了通過對各住戶單位面積耗熱量與平均單位面積耗熱量的比較,確定各住戶實際耗熱量的修正系數,并進一步分析了由于供熱費用分兩部分(固定比例費用和變動比例費用)已經把住戶實際耗熱量一部分按面積平分,各住戶實際耗熱量修正系數的如何取值問題。
關鍵詞供熱單位面積耗熱量熱計量收費修正系數
1前言
《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指出:"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統應使用雙管系統,推行溫度調節和戶用熱量計量裝置,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以及《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以下簡稱節能標準)規定:在各地1980~1981年住宅通用設計能耗水平基礎上節能50%的節能目標。而在現今購房的房價中只考慮樓層的高低、陽光、潮濕等因素的差別對居住條件的影響,并沒有考慮在同一建筑中各住房的單位面積耗熱量存在差異而引起的住房在今后居住年限內支付的熱費的差異。具體的說,由于山墻、頂、地面等公共建筑部分的耗熱量客觀存在而使具有山墻、頂、地面的房間的耗熱量要比沒有公共建筑部分的房間耗熱量大,而這部分耗熱量理應由建筑物內所有用戶共同承擔。
2計費修正的分析
各住房的實際耗熱量包括太陽輻射和溫差作用下通過維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和冷風滲透耗熱量。傳熱耗熱量可根據節能標準計算。冷風滲透耗熱量在節能標準中是對整棟樓的耗熱量的估算,至今仍沒有較成熟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各戶的冷風滲透耗熱量,且住戶冷風滲透量大,室內得到的新鮮空氣也多。所以,這里只討論對傳熱耗熱量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