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04:55: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業

遠程教育業務比武競賽通知

各鄉鎮(場)黨委:

為積極推動全縣遠程教育骨干“崗位練兵”活動,進一步提高其業務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推進我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縣委組織部決定于近期舉辦一期遠程教育骨干業務比武競賽活動?,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實施

比武競賽由縣委組織部遠程教育管理中心主辦,各鄉鎮黨委及黨校協辦。

二、參加單位及組隊原則

烏恰鎮、玉奇吾斯塘鄉、阿拉哈格鎮、比西巴格鄉、齊滿鎮、哈尼喀塔木鄉、墩闊坦鎮、牙哈鎮、烏尊鎮、阿克吾斯塘鄉、阿格鄉、塔里木鄉組隊參加。每個鄉鎮需組建鄉鎮遠程教育骨干和村級操作員兩支參賽隊,比賽分鄉鎮和村級兩場進行。鄉鎮遠程教育骨干參賽隊必須由黨務副書記和兩名鄉鎮操作員組成,村級遠程教育站點不足3個的鄉鎮,村級操作員參賽隊員可從經過縣級遠程教育業務培訓的駐村干部中選定。

查看全文

高校音樂教育業胡琴教學探究

摘要:胡琴教學作為音樂教育專業器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元化音樂高速發展與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明確培養目標、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提高教學質量是綜合類高校胡琴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從教學現狀、重點難點分析、教學模式與內容的革新等多個方面入手,對紹興市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胡琴教學進行新的改革探索。

關鍵詞:紹興市高校;音樂教育;胡琴教學;改革

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繁榮,世界文化以多種形式為載體涌入中國,西方音樂文化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西方音樂教育體系引入中國高校課堂,使中國傳統器樂長期以來“口傳心授”的單一授課模式被打破。時至今日,綜合類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胡琴教學當以西方音樂教育體系為依托,以保護傳統授課模式、提高胡琴教學質量為首要任務,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對自身進行有的放矢地改革,這也是綜合類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共同面臨的挑戰。紹興文理學院是浙江省紹興市唯一一所公立綜合類高校,自1994年開設音樂專業,至今已有25年的辦學歷史。2000年,音樂學院(今為藝術學院音樂系)設立音樂教育(本科)專業,胡琴專業教學一直為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胡琴專業教學現狀與教學難點簡析

(一)專業設置與學生專業水平。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成立于2017年,下設音樂系與美術系,胡琴專業歸屬于音樂系器樂與舞蹈教研室,目前分為板胡與二胡專業,胡琴專職教師一名,在校專業學生16名。其中,二胡專業主修生15名,板胡專業主修生1名,暫不開設胡琴選修課。近五年來,學院招收胡琴專業學生數目差距較大,如:2014級6人;2015級1人;2016級10人;2017級5人;2018級1人。生源主要集中于浙江、湖南、江蘇三地,學生專業水平差異大、音樂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少部分學生受過正規的專業訓練,基本功扎實,演奏技術較為嫻熟;大部分同學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胡琴演奏,掌握了一定的基礎演奏方法,因藝考需要,經歷“拔苗助長”般的集訓后,積累了一定難度的演奏曲目;最后一類則是學琴時間短,演奏基礎極為薄弱的同學。胡琴專業學生業水平與綜合素養的參差不齊,以及學習態度、就業目標、演奏方法等的迥異,是胡琴教學面對的第一個難點。(二)教學安排與課時分配。在紹興文理學院2018版培養方案實施之前,音樂教育專業同學,除主專業外,還需必修聲樂課與鋼琴課。胡琴專業同學除主修胡琴外,還要在本科教育的前兩年完成鋼琴與聲樂的學習。而對于多數胡琴專業同學說,聲樂課或者鋼琴課至少有一門為零基礎。胡琴專業主修生專業課采用“一對二”的授課模式,即每兩位同學每周一課時(45分鐘),目前僅一名板胡主修尖子生享有“一對一”的課時安排。由于胡琴教學的特殊性,即專業技能技巧傳遞需要一定時間為保障,即使授課教師將大量上課內容壓縮,沒有足夠時間的示范講解,課堂效果必然收獲甚微。長此以往,個別學生易產生應付的情緒與懈怠的行為,教學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繁重的功課學習與主修專業課時的不足,是胡琴教學面對的第二個難點。(三)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程度。據筆者對多名在中小學任職的胡琴專業畢業生的走訪中發現:浙江省各中小學招聘,對鋼琴、聲樂兩課的要求較高,器樂專業學生在招聘中幾乎無優勢可言。在本單位任職期間,這些胡琴主修生也是以鋼琴、聲樂為主要教學任務,器樂課程較少涉及,即使有也是作為興趣班的形式增設,以一對多的上課形式,起初這些畢業生們面對課堂顯得手足無措,畢竟這些突如其來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是在本科學習中鮮少涉及的。紹興文理學院胡琴專業學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因浙江省各中小學招聘,絕大部分以聲樂、鋼琴為主,器樂考試次之。由此,胡琴專業學生的困境在于必須通過相關聲樂與鋼琴的考試,才有可能入職后擔任音樂教師一職時從事兼職的胡琴教學工作。然而,回歸教學課堂,教師所教授給學生的演奏曲目、練習技巧并不是專門針對中小學學生而設定的,而紹興文理學院于本科四年級開展的大學生實習工作,也沒有為器樂專業同學提供展示與教學實踐的平臺。目前,紹興文理學院實踐中的胡琴教學并未與國家頒布的中小學教材有機結合,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中小學音樂發展動向與趨勢的關注。若教學理論與實踐未能緊密結合,可能出現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正確方向的現象,此為胡琴教學面對的第三個難點。

二、胡琴專業教學改革措施初探

查看全文

用科學發展觀籌劃教育業

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放眼我國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站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高度,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未來負責精神,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那些因素制約著教育的科學發展,如何消除這些因素,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

把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引入教育事業的實踐

教育事業要實現科學發展,首先必須掌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透徹分析教育當前面臨的形勢,明確教育肩負的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歷史任務。

黨的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基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边@四句話全面準確地回答了什么是科學發展觀,如何推進科學發展的問題。我們應該緊密結合教育系統的實際,認真分析影響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問題,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路徑,著力推進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

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的基本特征是:有學上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成為突出矛盾;數量和規模的問題已基本解決,質量和結構的問題成為主要矛盾。這表明:我們教育必須實現由更加關注數量規模向更加關注質量和內涵的轉變;由更加關注設備、校舍等硬件建設向更加關注師資、管理水平、校園文化等軟件建設的轉變;由更加關注統一模式、一般標準向更加注重辦學特色、創造能力的轉變;由更加關注有重點的發展向更加關注均衡的發展的轉變;由著力營造競爭型學習環境向著力營造愉快型學習環境的轉變。

這些變化無疑給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和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們創設了許多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發展機遇。

查看全文

淺析提高教育業稅收思考

論文關鍵詞:稅務教育行業稅收管理稅務登記

論文摘要:教育行業稅收政策的復雜性以及稅收政策宣傳不到位問題的存在,造成稅務機關對該行業的稅收管理出現了盲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各類學校、幼兒園、培訓機構的稅務登記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稅法宣傳,加強財政稅務票據管理,不斷提高教育行業的稅收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教育行業的公益性質無形中造成了人們的“稅不進?!庇^念根深蒂固。教育行業稅收政策的復雜性以及稅收政策宣傳不到位問題的存在,客觀上造成稅務機關對該行業的稅收管理出現了盲區。如何加強教育行業的稅收管理工作,切實堵塞稅收漏洞,應當成為稅務人員認真思考的問題。最近,筆者對教育行業稅收政策及相關問題進行了學習和思考,現對有關問題作出粗淺的分析,以期對教育行業的稅收管理工作有所啟示和幫助。

一、教育行業稅收征管工作現狀

教育機構種類較多,按組織形式劃分,主要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學校等非企業組織和各類企業組織。據統計,目前在虞城縣范圍內,登記注冊且正常運營的教育培訓機構共有557所,其中從事學歷教育的551所,非學歷教育的6所。在從事學歷教育的551所教育機構中,從事幼兒教育的有76所,從事小學教育的有438所,從事中學教育的有37所。在此范圍之外,還存在提供教育培訓服務的個體工商戶、大量的未登記注冊的無照培訓機構和為數眾多的家教執業者個人。

目前虞城縣教育培訓行業提供的主要有學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多種多樣的教育培訓服務,適應了不同的社會需求。根據有關規定,學校主要提供學歷教育,其收費項目和標準較為明確,其他單位及個人則提供除學歷教育以外的諸多培訓,其收費項目和標準基本按照市場供需狀況確定,存在一定自由度和伸縮性。

查看全文

教學能手工作意見

為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示范作用,進一步推進我校教師隊伍建設,促使我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在第2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學校決定表彰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并授予“教學能手”和“教學標兵”榮譽稱號。具體意見如下:

一、評選對象:

①近兩年來至少有一年擔任畢業班教學的教師;

②近兩年連續擔任備課組長或擔任強化班教學的教師;

③近兩年教學成績特別突出的教師。

二、評選條件:(其中1、2條是必備條件)

查看全文

健康促進機關工作計劃

2019年,我局創建健康促進機關工作將以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為契機,創新工作方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職工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一、目標

以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為目標,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和手段,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衛生科學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職工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從而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目。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組織機構

在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領導組指導下,加強對單位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機構,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負責單位健康教育工作組織、協調和檢查,積極參加創衛標準學習和健康教育業務知識培訓。

查看全文

機關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以創建健康促進機關工作為契機,結合干部職工的健康管理及近期的體檢結果,創新工作方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職工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一、目標

以健康創建進機關為目標,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和手段,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衛生科學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職工的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從而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組織機構

在創建國家健康促進區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加強對單位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機構,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負責單位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積極參加創衛標準學習和健康教育業務知識培訓。

查看全文

教育局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實施方案

2016年,縣教育局根據國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總體方案》以及《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契機,創新工作方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職工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一、目標

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目標,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和手段,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衛生科學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職工的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從而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組織機構

加強對單位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機構,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負責單位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積極參加創衛標準學習和健康教育業務知識培訓。

查看全文

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研究

【摘要】“教研”“科研”不僅是學校音樂教育實踐的兩個可靠抓手,同時也是促進音樂教師從“經驗型”向“專家型”“學者型”轉變的最佳途徑。從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教研”與“科研”實際來看,“教研”“科研”實踐的群體基礎,主要包括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師群體、教研員群體、高?;A音樂教育研究者群體。

【關鍵詞】音樂教育;教研;科研;群體基礎

音樂教育“教研”是指對音樂教學工作的研究,它以一定音樂課程科學理論為研究基礎,是對音樂教學中具體教學現象進行研究的過程。音樂教育“科研”是指對音樂課程領域內在規律的研究,它建立在相對多元的理論基礎上,通過遵循一定研究程序,有目的、計劃對音樂課程領域范圍內規律性內容進行創造性研究的過程。如果說音樂教育“教研”是基礎,那么“科研”則是指導,通過音樂教育“教研”“科研”的有機結合,以音樂教育“教研”促“科研”,“科研”帶“教研”,二者形成良性循環,成為推動學校音樂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對于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而言,作為開展“教研”“科研”工作主體的不同研究群體,在研究工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從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教研”與“科研”實際來看,“教研”“科研”實踐的群體基礎,主要包括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師群體、承擔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業務管理工作的教研員群體、湖南省高?;A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研究者群體。不同群體在音樂教育“教研”“科研”中,承擔不同工作,分飾不同角色。

一、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師群體

其一,音樂學專業(師范)畢業生。該部分音樂教師,本科、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通過教師編制考試、特崗教師考試等方式,進入地方教育系統,而后被分配到湖南各區縣農村學校中,擔任專業音樂教師。相比而言,音樂學專業(師范)畢業生,對于“教研”工作具有較強適應性,這與其在高等教育階段所受專業訓練有密切聯系。從音樂學專業(師范)本科人才培養情況來看,各大師范院校對于學生個體音樂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高度重視。無論是培養目標中的明確要求、課程教學中的專門訓練,還是畢業論文撰寫中的研究實踐,都使得音樂學專業(師范)學生在具備扎實專業素養的同時,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研究能力,為他們走上教師崗位,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礎。其二,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的普師生。目前,湖南農村學校中師畢業教師,在整個湖南農村學校教師群體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中師畢業的普師生,由于在讀書期間,接受的是“全科”教學,分散在各個科目教學崗位上的中師畢業教師有很多。其中,有一部分對音樂有天賦、有熱情的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專業知識、技能基礎。進入學校工作后,承擔起了音樂課程的教學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中師畢業教師盡管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了極強的適應性與實用性,但是受培養方式的局限,多數教師教研、科研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究其原因,與當時出臺的中師人才培養方案不無關系。1980年,教育部印發《中等師范學校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對中等師范學校培養目標提出要求,強調“培養合格小學教師”,重視對這部分教師文化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在這種培養目標指導下,中師普師專業學生在學習期間,在全科知識體系構建、教學實踐能力養成方面花費了很多精力、時間,而教研、科研方面則成為了盲區。這為他們走向教師工作崗位后,開展某一學科“教研”工作,帶來了實際困難。其三,基數龐大,本應成為教研科研重要力量的非專業、兼職音樂教師。調查實踐反映,非專業、兼職的音樂教師通常未承擔教研科研工作,是湖南農村音樂教育教研、科研網絡覆蓋的盲區,這部分教師,既不具備基本的音樂教育“教研”能力,也無教研“組織”可以依靠,音樂教育“教研”工作無從談起,但是,從其承擔具體音樂教育教學工作,以及龐大的基數來看,提高這部分教師的教研能力非常有必要。

二、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業務管理

查看全文

教體局干訓與師訓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及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積極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提高培訓質量為核心,采取多種培訓形式,基本形成分級培訓、突出重點、統籌協調、保障有力的培訓格局,強化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重點工作:

1、組織實施2015年“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及市專項培訓。

認真總結經驗,發揚優勢,高標準、高質量創造性地完成任務,發揮“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的引領示范作用。

2、拓寬教育管理干部培訓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