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18:11: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疾病預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疾病預防控制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突發公
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社會
穩定與經濟發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重點是:加強國家、省、設區的市、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基層預防保健組織建設,強化醫療衛生機構
疾病預防控制的責任;建立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突發公
家禽養殖疾病預防及管理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固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家禽行業較以往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以禽流感和大腸桿菌病為主的禽病越來越成為制約整個家禽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從家禽養殖疾病預防及管理的角度,詳細分析了保障家禽健康生產的具體方式,希望能供家禽生產者參考,并有效促進整個家禽行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家禽;禽?。患膊☆A防;健康發展
近年來,在人民生活質量逐步改善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家禽行業的健康發展。但是,從各地區日益頻發的禽流感事件不難看出,禽病依舊是制約整個家禽行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針對家禽生產中的常見禽病構建完善的預防管理機制已經成為當前家禽行業及養殖戶面臨的主要問題。對此,依托于家禽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探索家禽生產中疾病預防及管理的具體方式,符合當前家禽行業發展的需求。
1家禽生產中疾病預防及管理的重要性
從目前來看,我國對于禽病的重視力度始終處于較高水準,尤其是疫苗接種政策的下發,使得許多大型家禽生產企業的禽病發生率已經顯著降低。但是,基于當前家禽行業發展情況,以禽流感為主的禽病依舊時常發生,因此我們仍需要進一步重視,并切實完善現有家禽生產中疾病預防及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預防管理機制能夠從根本上使家禽遠離寄生蟲病和傳染病等常見疾病,有助于保障家禽行業及養殖戶的切實經濟利益。同時,在管理過程中,家禽能夠始終處于科學、健康的飼養環境之下,這對于防止禽病威脅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幫助,并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家禽行業的健康發展。
2家禽生產中疾病預防的具體方式
生態豬健康養殖與疾病預防技術
摘要: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的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綠色、無公害食品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豬肉作為人們食用率很高的食物,人們對豬肉的安全和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生態豬的健康養殖和疾病預防技術做出幾點探討。
關鍵詞:生態豬;健康養殖;疾病預防
1生態豬的健康養殖技術
1.1飼料的選擇。在生態豬的養殖中,飼料是生長的主要營養成分,所以飼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生態豬肉質的好壞和生長狀況。在傳統豬的養殖中養殖戶只是在市場中購買飼料,飼料的質量良莠不齊,很多飼料生產商家在飼料中加入肉骨粉,肉骨粉雖然促進豬的生長,但是安全性不能保證。養殖戶在生態豬的養殖中要選擇天然的材料做飼料,保證生態豬食物來源的安全性,是生態豬健康生長的基礎。1.2養殖環境的管理。養殖環境對生態豬的生長有巨大的影響,好的養殖環境中豬成長迅速,健康;壞的養殖環境豬生長緩慢,易生病,影響豬肉的質量。養殖環境包含豬舍的建設、通風情況、衛生情況等。在傳統的養殖,大多數是零散養殖,在養殖環境方面不重視。而生態豬對養殖環境要求較高,要選擇合適的豬舍,根據生態豬數量進行建立,豬舍要具備很好的通風散氣功能,最重要的是在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要保證豬舍的衛生清潔,及時清理糞便。可以在豬舍的地面上排放有機物料,保持豬舍地面干燥。1.3水源的控制。在生態豬的養殖中,除了喂食天然的飼料,還有水源的重要性,和傳統豬的養殖不同,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水源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優質的水源可以保證豬在飼養過程中不受污染,提高豬的健康性。在養殖中養殖戶需要充分了解水源,在有關部門對水的質量進行檢測,保證水源無污染。在生態豬飲用前加入適量的鹽,有效地減少水中微生物的生長,豬長期飲用可以提高抗病能力,降低豬疾病的產生。
2生態豬的疾病預防技術
2.1生態豬常見病出現的原因。導致生態豬患病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養殖戶養殖過程中的松懈,下面介紹幾點生態豬常見疾病的原因:養殖戶對于豬飼料的檢驗工作不到位,豬飼料的儲存方法不正確導致大量的細菌滋生,在食用前沒有經過檢查就直接投食,生態豬食用后患??;養殖戶的管理方法不正確,在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沒有科學的考慮,養殖方法粗礦,不注重豬舍衛生,導致豬患病幾率加大;養殖戶沒有轉變養殖觀念,在新時代下仍然運用傳統的養殖方法,導致生態豬患病幾率增加,在豬患病后,運用錯誤的治療方法,沒有具體研究疾病種類進行對癥下藥,使生態豬疾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2.2生態豬疾病預防措施。想要有效地預防生態豬疾病需要從根源進行,要提升養殖人員的專業素質,時時刻刻的關注生態豬生長過程中的細節,防止豬出現異常,防止豬疾病的產生,保證科學養殖;養殖戶要科學的進行品種選擇,品種好的豬在生長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吸收營養,自身抵抗力強,在生長過程中飼料的選擇很重要,養殖戶采用天然無污染的飼料,對不同階段的生態豬進行飼料的合理調配,提升生態豬的抗病性;在生態豬的生長過程中,防疫工作是必須進行的,養殖戶要根據生態豬的種類和生長的不同階段對其進行防疫,選擇合適的疫苗,對于生態豬疾病的防治是非常有效的。2.3生態豬常見病的具體預防技術。生態豬的養殖中,豬患病種類多,有豬腹瀉病、豬瘟疫和豬紅細胞體病等,下面對這幾種病的防治進行詳細的介紹。豬腹瀉病。豬腹瀉病的防治,需要養殖戶對豬舍進行科學的設置,保證豬的密度和數量的合理分布,新引進的生態豬要進行隔離檢查,確定沒有疾病后可以進場,禁止無關人員隨意出入,防止帶病生物進出豬舍。生態豬在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在豬飼料中加入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對豬養殖的工具和運輸工具進行徹底消毒,生態豬的糞便進行及時清理。養殖戶還需要加強水源的監控,提升生態豬的飲用水安全;豬瘟病。在進行豬瘟病的防治中,在豬舍的日常清潔時進行消毒工作,防止病毒在豬舍內的肆意傳播,運用2%的燒堿進行消毒。同時,增強蟲害和鼠害的管理,防治鼠蟲身上攜帶的病菌傳染給生態豬[1]。當發現生態豬已經傳染病菌,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已經死亡的生態豬進行深埋處理。對已經傳染豬瘟疫的生態豬,可以利用頭孢噻呋吶和板藍根搭配進行肌注,或者干擾素搭配黃芪多糖注射液進行肌注;豬紅細胞體病。豬紅細胞體病的預防方面,主要是豬飼料的為使中,加入抗生素藥物,例如加入血蟲凈、強力霉素等。防止蟲害的發生,加強豬虱和疥螨等吸血害蟲的清除,保證生態豬的生長。在生物豬的健康養殖和疾病預防中,要注重豬舍內的環境的管理,進行純天然飼料的喂養和健康的水源飲用,針對生態豬的常見疾病,進行有效地預防,在養殖中及時關注生態豬的健康狀況,發現病情及時進行隔離治療。保證生態豬的健康生長,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疾病預防控制要點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衛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完善覆蓋全縣的縣、鄉、村的三級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全面推進免疫規劃工作,切實做好重點傳染病及地方性疾病的防治,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確保2013年度各項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任務目標如期實現。
一、貫徹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全面推進免疫規劃工作
1、落實擴大免疫規劃政策措施,繼續加強各種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大力推廣使用各類預防用生物制品,要加強全縣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統一管理,各鄉鎮要在縣疾控中心的統一指導下開展各種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確保預防接種安全、有效,確保冷鏈運輸,提高預防接種效果。
2、抓好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工作,控制疫苗針對疾病的發生,確保計免90%達標復審通過。重點抓好兒童“五苗”接種和建卡建證工作,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鞏固計免90%達標成果,保證兒童基礎和加強免疫接種合格率以鄉為單位達95%以上。各預防接種單位要抓好轄區內新生兒童的建卡建證工作,建卡率達95%,建證率達90%以上;加強對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預防接種登記管理,全面落實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新入學、入托兒童查驗接種證率達95%以上,同時要做好查漏補種工作,保證基礎免疫接種率,提高及時率。各單位還要做好AFP病例的監測與報告工作,做好有關預防接種的各種登記,加強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報告,按要求及時上報各種計免資料。
3、完成預防接種門診標準化和和信息化建設,完善預防接種服務體系。
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頒布的《預防接種工作規范》,進一步完善優質預防接種服務網絡,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免疫接種服務。
疾病預防控制實施要點
2013年,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血地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防治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疾病,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與免疫規劃管理,做好寄生蟲病、地方病防治,建立慢性病綜合防控機制,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網絡,不斷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保障人民健康。
1、加強疾控體系內涵建設。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從人均建筑面積、實驗室面積所占比例、儀器設備裝備、實驗室檢驗能力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2013年清河區、洪澤縣疾控中心要達到部頒標準,其他縣(區)也要創造條件,爭取盡快達標。全面開展“星級防保所”創建活動,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建成率達70%以上,五星級防保所建成率達50%以上,金湖、盱眙、漣水縣要加大創建力度。
2、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績效考核。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全員培訓,認真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科學評價疾控工作成效,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保障機制,落實疾控職責,五月底前完成各項工作,力爭在全省疾控績效考核中取得好成績。
3、實施重大公共衛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疾控專業機構作用,強化對項目管理人員和基層醫務人員的專業指導和培訓,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成效,提高項目執行能力。精心組織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切實遏制重大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按照衛生部及省廳有關文件要求,建立健全疾控專業機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督導考核制度,定期收集分析相關業務工作數據,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疾控項目的開展,實現疾控工作的連續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不斷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
4、切實抓好重大疾病防控。認真實施結核病防治“十二五”規劃,加強醫防合作,完善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新型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規范結核病定點醫院診療行為,提高結核病防治“五率”水平,確?,F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實施質量。全面落實“五擴大、六加強”措施,開展醫務人員主動提供的艾滋病檢測咨詢(PITC),擴展艾滋病檢測網絡,HIV抗體檢測人次達全人群的10%以上,及早發現感染者和病人,大力開展高危人群宣教與干預,提高藥物維持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工作質量。開展查滅螺和環境綜合整治,以流動人員血吸蟲病防治為重點,加大疫情監測力度,確保完成查螺3000萬平方米等任務,鞏固血防成果。
5、落實重點傳染病防控措施。開展急性傳染病監測工作,提高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監測質量,加強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早期發現、診斷和處置能力。加強麻疹、流腦、流感等重點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及時做好暴發疫情的應急處置。加強霍亂、手足口病等重點腸道傳染病防控,進一步落實腹瀉病門診制度。做好狂犬病等其他重點傳染病的監測、預防、疫情處置和救治,完成菌毒株收集任務。完善麻風病監測系統,提高麻風病人早期發現率,加強新(復)發麻風病人的規范化治療與管理,落實麻風病畸殘者關懷措施。積極開展性病防治工作。努力將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年發病率控制在去年發病率以下。進一步加強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強化技術指導,不斷提高因病缺課監測覆蓋面,妥善處置學校傳染病突發疫情。
疾病預防規章制度
一、辦公制度
1、認真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下班;
2、上班時間堅守工作崗位,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及時處理職責范圍內或臨時分配的各類事務,杜絕懶散、拖拉作風,提高辦事效率;
3、工作時間不得處理個人事務,不得串崗、離崗,有事必須按規定請假;
4、各科室要認真填寫工作日志,記載處理的各項事宜。
5、禮貌待人,文明辦公。
衛生局疾病預防計劃
年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扎實做好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和衛生執法工作,嚴格衛生行業管理,狠抓醫療質量,加強行風建設,全力打造人民健康管理的模范、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的模范和崇尚醫德、優質服務的模范。
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衛生工作科學發展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建立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制,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具體體現。衛生工作要按照中央醫改精神和《北京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11-2011年)》的要求,本著“全面落實,突出重點,積極穩妥,有序推進”的原則,抓好“基本、基礎、基層”建設,努力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做好公立醫院改革的調查研究工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充分準備。
認真謀劃衛生事業發展的全局,科學編制《區“十二五”期間衛生事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區域衛生資源,盤活衛生資源存量,穩步推進新型醫療衛生體系建設。
最大限度利用區域衛生資源,明確區域醫療中心發展定位;進一步加快教學醫院建設,主動與高等醫學院開展教學合作,加強醫師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規劃專科醫院發展,強化專科醫院基礎建設,打造具有衛生特色的專科醫院品牌;深入發展有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真正做到醫務人員受鼓舞,人民群眾得實惠。
疾病預防工作計劃
一、碘缺乏病防治
(一)加強碘鹽監測,完善上報和反饋系統
按照鄭州市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鄭州市碘缺乏病監測方案(試行)》鄭地辦﹝2008﹞2號文件,和
《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鄭州市地方病防治項目技術方案》要求,切實加強全市碘鹽監測工作。各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要指定專人負責碘鹽監測和結果的上報工作。
1、各縣(市)區要按照《鄭州市碘缺乏病監測方案(試行)》要求,認真開展居民戶碘鹽的隨機抽樣監測工作,確保居民合格碘鹽使用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并于5月15日前將檢測結果通過計算機網絡按時上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時上報監測分析報告。
2、有關縣(市)、區要于7月15日前,完成居民戶碘鹽的重點抽樣監測工作及向市疾控中心數據傳報,同時上報監測分析報告。
農村豬疾病預防和治療分析
【摘要】關于豬的飼養是養殖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部分農民因為不能采取科學的飼養方式,造成豬出現大規模的疾病,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其實豬常見的疾病都是能夠進行預防與治療的,科學的采取預防措施能夠大幅度降低養殖成本。本文針對農村中常見的豬疾病做出探究,分析如何進行科學的預防與治療。
【關鍵詞】豬疾??;養殖;預防與治療
在養殖的過程中,農戶最有可能出現的經濟損失原因就是豬疾病帶來的,不但嚴重降低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流進市場,還會對消費者的權益以及健康帶來損害。所以,關注農村常見的豬疾病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掌握關鍵的預防與治療的方法,才能降低豬疾病的發生概率。
1常見豬疾病的原因
受到溫度的影響,豬對于季節的交替反應較為明顯,在夏、秋交替中極易出現應激反應,使得豬體內的菌群發生變異。在一定的條件下,豬身體內的病原微生物會過度繁殖,加速自身病原菌的傳播,直至達到一定數量之后,就會患上豬病。這類情況極易發生在較為偏遠的農村,養殖戶的疾病防患意識極為淡薄,他們不會有意識地進行消毒工作與治療。所以,一旦對豬相關疾病的防范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導致豬疾病的大規模傳播。農村中也有部分養殖戶愿意學習相關的養殖知識,但是由于偽科學的大量傳播,大部分養殖戶都相信在飼料中添加大量的重金屬以及抗生素元素對豬的健康有益。但是,豬長期使用這類飼料的情況下,重金屬在體內累積,對于內臟損害極大,豬的抵抗力也會有所下降?,F階段中,對大部分的農村散養戶而言,疫苗接種程序的重要性極低,抱著僥幸心理不愿意注射疫苗。導致豬群大概率患上因為免疫抑制性相關疾病而出現的細菌、病毒、原蟲等的混合感染形成的高熱病。另外一部分養殖戶無視規則的經營管理,只會加速病原體在豬群中的傳播,致使周圍養殖戶的豬受到影響。
2預防常見的豬疾病
疾病預防控副主任事跡
“5.12地震后,在電視上看到災情,就有了想為災區做點事的念頭。”上饒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在答記者的問題是平靜地說,“如果這次我沒有去抗震救災,我心里會感到不安的。”
我要為災區做點事情
5月16日,江西省衛生廳通知上饒市組建抗震救災衛生防疫隊時,我市各有關單位的醫務人員爭相請纓參戰。得知此消息,*馬上就帶頭報了名。按理說,*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是我市衛生防疫隊隊長的最佳人選。但其家庭狀況卻讓單位和領導犯了難:妻子一年前剛做了右側乳腺癌根治術,女兒在外地工作,父親患尿毒癥一年多,現靠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母親也已76歲高齡:一個弟弟在離市區較遠的民營企業工作,家里平時主要靠*同志照顧,他本人已51歲,年齡偏大并患有嚴重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輕中度不典型性增生”,每年定期赴上海作胃鏡復檢。正因為上述情況,單位和領導不忍心派他去。然而,*多次找到組織和領導表明了堅定的態度,最后終于被確定為我市衛生系統赴川抗震救災首支隊伍的領隊。
5月20日,*同志帶領全隊12名隊員從江西出發途徑湖北、陜西、四川行程二千一百多公里,于22日到達青川,并被安排到離縣城最偏遠的房石鎮。該鎮是全縣最晚通路通電通信號的重災區之一。在得知從縣城往房石鎮的路不通,需要徒步進去約20多公里。*當即表態:“沒關系,我們輕裝上陣,就是步行也要趕到鎮里。到達宿營地后,在其他隊員搭建帳篷的時候,*就馬上找到當地指揮部的領導和鎮衛生院的相關同志,了解掌握全鎮的基本情況地震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震前的衛生防疫工作和傳染病流行情況、鎮后醫療和衛生防疫工作開展情況,從而作出一個災害損失和衛生防疫工作重點所在的初步評估,并提出了按衛生部制定的地震災后衛生防疫工作方案,在當地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工作的構想,使衛生防疫工作在較短時間內就能步入有序的軌道。
吃苦在前,沖鋒在前
房石鎮位于青川縣城的西南面,離縣城59公里,轄8個行政村,1249戶,7394人。5.12大地震造成77人死亡,失蹤5人,受傷893人,倒塌房屋5200余間。該鎮屬山區,最高山約為海拔2800多米,地震造成的山體滑坡裂縫多而險,并且余震不斷。該鎮地域寬廣,群眾大部分深處山區,居住分散,防疫工作要下村入戶開展難度高,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