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幫扶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3 09:56: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結對幫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結對幫扶工作總結
為進一步統籌做好“五個一”幫扶工作,打好2018年脫貧攻堅考核工作基礎,按照全縣“五個一”幫扶力量全覆蓋要求,我局現將“五個一”幫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自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幫扶村基本情況:村貧困戶共77戶319人,單親家庭18戶51人,貧困戶中學齡兒童91人,入學率達到100%。至今全村貧困戶已脫貧53戶236人(其中2014年脫貧4戶17人;2016年脫貧47戶204人;2017年脫貧2戶15人)。2018預脫貧24戶98人。
(二)幫扶工作基本情況:2018年8月確定我局定點幫扶村為求鄉村,駐村工作隊員派駐點為鄉村;我局按照“五個一”要求,派駐1名駐村幫扶隊員全脫產到鄉村開展幫扶工作;選派黨員干部11名對求鄉村38戶貧困戶進行干部結對包戶工作,每月不少于2次到村開展幫扶工作。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嚴格按照駐村幫扶工作組紀律和有關要求,遵守駐村幫扶工作考勤和工作安排,定期與幫扶鄉、村研究扶貧、黨建等工作,對聯系鄉、村進行脫貧攻堅工作業務指導,內業檔案資料規范,六有系統業務操作指導。
結對幫扶 共建美好家園
以城帶鄉,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進步,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條成功經驗。近年來,##區積極響應省委宣傳部、省委文明辦關于“結對濟困、情暖八閩”活動的倡議,以及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的有關通知精神,從2002年下半年起,組織轄區內各級文明單位與特困家庭開展結對濟困活動,在此基礎上,促進各級文明單位與鄉鎮、村共建,全區上下形成了扶貧濟困、關愛人生、互助互愛、人人行動的良好風氣。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共建機制。在文明單位中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是精神文明建設落實“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求的具體表現,有利于發揮文明單位的示范表率作用,影響和帶動社會各方面力量,送溫暖,獻愛心,建立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區委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民心工作”來實施,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區文明委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具體實施意見,對結對共建活動進行布置和安排。區文明委還專題召開“城鄉結對,共促共榮”工作會議,區委書記、區文明委主任江興祿作動員講話,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保證結對共建活動有序開展、有力推進、有效落實。同時區文明委還建立健全了競爭激勵機制,把結對共建工作成效列入文明單位申報、評選的重要依據,引導各級各部門單位在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自覺地把自建與共建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社會精神文明共建活動。對結對共建工作成效顯著的文明單位給予表彰,2003年5月,我區表彰了20個先進單位。此外,還通過完善督查機制,及時督促工作不力的單位,確保各項共建項目落到實處。
二、詳細調查摸底,簽定結對協議。為了使真正的特困家庭得到實實在在的援助,我們通過街道、社區居委會干部,對轄區內困難家庭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了解,對上報上來的特困戶進行一一核實。我們要求各級文明單位根據自身條件,與1戶或1戶以上的特困家庭結為濟困對子。各級文明單位要與結對濟困家庭極其所在的街道、社區鑒定《結對濟困協定書》,明確援助內容、形式和時間,務求實效。結對的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抓出實效。2002年6月25日,我區文明單位與首批20多戶特困家庭簽定了幫扶協議。之后,轄區265個文明單位都參與到扶貧濟困行列中來,共與298個特困家庭結為幫扶對子,共為特困家庭捐款67.1萬元,捐物906件,解決再就業崗位232個,資助貧困生85名,為許多特困家庭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實事,不僅在經濟上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而且從精神上幫助他們樹立起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2003年,我們把鄉鎮、村納入結對幫扶對象,經過協商與協調,選擇25個省、市級文明單位與3個鄉鎮和22個行政村結為共建對子,并向他們頒發了證書。25個文明單位積極發揮人才、信息、項目、資金等的優勢,努力為結對鄉鎮、村建設出謀劃策,幫助農民提高素質、增強致富本領、拓寬發展門路、增加實際收入、改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質量,為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三、突出工作重點,豐富共建內涵。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既要推進各級文明單位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增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效,也要推進社區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必須把結對共建活動與“創文明行業、建滿意窗口”活動結合起來,與“倡導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活動結合起來,力求創建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措施完善、服務高效的高質量文明單位,努力建設一批經濟發展、文化活躍、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新型文明村鎮。根據實際情況,在結對共建活動中,我們要求各級文明單位主要在四個方面予以重點幫扶。一是扶持弱勢群體,幫助困難戶解決生活貧困、孩子輟學等問題。如##電信公司為陳大鎮中心小學和陳大中學15名貧困學生解決了學費問題。##市總工會出資8000元幫助洋溪鄉連茂村的困難家庭和學生,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二是改善發展基礎,幫助農村健全完善交通、衛生、飲水、供電、文化、辦學等基礎設施建設。三鋼集團公司為幫助洋溪鄉巖兜村修建村級公路,先期撥款了5萬元。##電業局去年投入106.6萬元,從東新六路至洋溪架設了10kv聯絡線路,為洋口子的開發區建設提供了優質可靠的電源。##人保公司出資5000元支持徐碧鄉廖源村創辦科技文化活動中心,并捐獻了大量圖書。三是積極推銷產品,為農民提供信息、牽線搭橋、拓寬銷路,幫助農民增產增收。##人保公司在廖源村著重扶持5個飼養土雞“專業戶”發展生產,幫助他們尋找市場、打開銷路,使該村土雞飼養增加到2萬多只,使相當部分農民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市技術監督局幫助陳大國林場的“瑞云金柚”申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注冊商標,制定和產品標準、種植規范,使之身價倍增,從原有每公斤3元,漲價到每公斤6.5元,產值翻了一番多。##煙草公司與陳大鎮砂蕉村結對共建,精心指導12戶種煙農民,使他們的上等煙比率達69.66%,總收入達15.27萬元,戶均12727元,極大增強了村民種煙的積極性。今年,該村種煙的農戶增加到26戶,種植面積200畝,比去年翻了一番。四是協助招商引資,把農村的資源優勢宣傳出去,幫助農村引進發展項目。如##重機公司與陳大鎮大源村瑞云采礦廠簽定了每年1000多噸的石灰石供應合同,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往來關系。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針對2003年罕見的旱災,各級文明單位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盡最大努力幫助結對鄉鎮、村度過難關。##紡織有限公司捐贈了5萬元支持陳大鎮大源村抗旱。##地稅局及時為陳大鎮棕南村送去了3臺潛水和配套設施,##市地稅直屬分局也為陳大鎮碧溪村送去了一臺嶄新的4.4匹馬力的采油抽水、水管和機油。##市交通局不僅撥出2萬元為陳大鎮臺溪村整修道路,還捐助1萬元支持抗旱工作。##農行騰出1萬元給洋溪鄉下坑村作為抗旱就災經費。眾人拾柴火焰高。各級文明單位的鼎力相助,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抗災自救的斗志,保持了農村經濟的平穩發展。去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2.16億元,比增2.6%;農民人均收入4249元,比增2.1%。
“雙創”活動暨結對幫扶調研報告
5月15日上午,省地稅局麥正華局長、市地稅局林川局長及區政府田麗霞區長一行在鎮委書記和鎮長等相關人員陪同下,深入到市地稅局幫扶聯系點鎮仁三村委會開展“雙創”活動暨結對幫扶調研工作。
調研組與地稅局在職黨員首先來到仁三道本村開展“雙創”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緊接著調研組參觀仁三村委會文化室,并聽取鎮委書記匯報仁三村委會結對幫扶工作。
聽取書記的匯報后,麥正華局長對仁三村群眾的精神面貌、村容村貌及基層組織建設的大變樣給予充分肯定。為了讓農民更富裕,鄉村更美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他提五點意見,一要抓“雙創”,地稅局將積極響應省、市、區的“雙創”號召,走在前頭,樹立榜樣,有力有序推進“雙創”工作,確保“雙創”工作取實效。二要抓規劃,地稅局將繼續深化調研,幫助仁三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利用“互聯網+”,因地制宜,發展養羊業和檸檬產業。三要抓發展,通過引入“公司+農戶”的模式,把生產發展抓上去,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四要抓教育,教育是扶貧的根本,要通過引導,對富余的勞動力有針對性進行技術培訓,定向培養技能人員,發揮致富能手的帶頭作用,同時,地稅局也會充分利用相關資源優勢,力所能及幫扶仁三村脫貧致富。五要抓文明,通過制定村規民約,講文明樹新風,形成良好的文明風尚和衛生習慣,樹立環境衛生及精神文明建設的典型。
結對幫扶活動通知
各級黨組織:
根據《中共延邊州委關于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延州發[2007]30號)文件精神,按照《延邊州貧困黨員“幫扶工程”實施辦法》和《延邊州農村黨組織和黨員“致富先鋒工程”實施辦法》,以全市機關和事業單位為主體,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城鎮貧困黨員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夯實我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素質為重點,以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幫助解決城鎮貧困黨員的實際問題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積極性,確保每一個結對幫扶村的組織建設和經濟建設取得實效;確保每一名城鎮貧困黨員都能親身感受到黨的溫暖。
二、活動目標
(一)通過對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結對幫扶,力爭使結對幫扶村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村級組織建設進一步夯實,黨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素質明顯提高,致富能力明顯增強,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進而更好更快地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
結對幫扶活動意見
為充分發揮各類科技人才的技術優勢、信息優勢和管理優勢,促進科技資源向生產力轉化,幫助農民盡快增收致富,日前,**縣在全縣開展了科技人才“結對幫扶”活動。一是縣鎮聯動結對子??h委組織部會同縣農林局、縣資源開發局等單位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深入村、組,摸清種植、養殖等農副業大戶的有關情況并結合科技人員自身的特點,實行自愿選擇對口幫扶,有關省“333”和市“111”工程培養對象及縣鎮專業技術人員與農村黨員、干部、種養大戶結成幫扶對子,基本達到每名高級職稱技術人員結對幫扶一個農副產品龍頭加工企業、特色基地科技示范園,每名中級職稱技術人員結對幫扶一個種養大戶,每名初級技術人員對口結對幫扶一個一般的種養戶,截止目前,全縣形成累計各類幫扶結對320個。二是產業互動強整合。該縣根據農戶己從單一的生產模式向多元化生產格局過渡發展的實際,組織種植、養殖、畜牧、林桑等產業方面的技術人員實行橫向互動整合,加強技術協作,努力使結對幫扶戶能掌握更多更好的致富技術,拓展增收空間。三是培教帶動促發展。今年以來該縣利用縣鎮黨校、農校等現有教育培訓陣地,舉辦培訓班16期,采取靈活性、多樣化的方式,廣泛開展科技素質培訓活動,由廣大科技人員輪流教學,搞示范、樹樣板,提高廣大結對幫扶對象的科技素質;同時還積極籌建**農業信息網,設立結對幫扶專欄,建立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為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各類科技信息服務。
財政局結對幫扶活動報告
今年,我局按照《關于開展文明單位進社區結對幫扶活動的實施方案》文件要求,深入社區,認真地開展了公益結對幫扶活動,實實在在為群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受到好評?,F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1、領導重視,落到實處。根據區文明委關于開展“結對幫扶”文件要求,我局領導高度重視進社區結對幫扶工作,局領導班子召開數次會議專門研究落實如何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明確了幫扶工作目標、任務。同時,為使幫扶工作落到實處,我局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結對幫扶”領導小組,并指派一名分管文明建設的副局長具體負責幫扶工作的開展,確保了此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為我局扎實開展好幫扶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加強聯系,了解實際困難。為及時了解社區老年人、兒童、殘疾人、下崗職工等弱勢群眾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解困幫扶工作,我局組織人員多次分別到對象家中走訪了解實際情況,通過走訪了解,基本掌握了人員的基本情況及困難狀況等。同時,針對了解的對象實際情況,我們及時制定了困難戶的幫扶措施。
3、充分利用各種載體活動,積極開展進社區結對幫扶工作。為充分發揮文明單位的帶頭引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做到“傳遞愛心、傳播文明”的目標,我局充分利用各種活動載體,積極開展進社區結對幫扶工作,切實為困難群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和困難。一是積極參與新村社區“七彩”義工活動。我局積極響應義工活動,在局內張貼新村義工招募倡議書,共有17人自愿加入義工活動,不定期開展環境保護、扶貧幫困等服務項目,不計報酬,盡己所能,幫助他人。二是充分利用節假日,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了能夠使困難戶在節日里過的愉快,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我們充分利用端午、“七一”、春節等節日,為幫扶對象送去慰問金、米、油、粽子等,他們非常感激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走訪慰問。
總之,按照區文明委關于做好社區結對幫扶的文件要求,我局結合實際,認真地開展了此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須進一步加強。今后,我局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和服務群眾的方法,為促進全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城鄉文明結對共建幫扶計劃
為進一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根據縣文明辦《關于開展2018年度城鄉文明結對共建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文明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積極開展與街道辦事處村城鄉文明結對共建活動,現制定如下幫扶計劃。
一是高度重視,精心部署。
進一步充實城鄉文明結對共建活動領導小組,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定期與街道村村民進行座談,聽取意見建議,保證幫扶工作針對性強。
二是做好結對村教育培訓工作。
結合我縣“新農村新生活”培訓教育活動、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民主法制、文明禮儀、誠實守信、科普知識等宣傳教育,開展文化和識、科學常識、農業實用技術、實用職業技能等培訓,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拓展村民致富途徑。
三是做好結對村文明創建工作。
鄉鎮結對幫扶工作總結
鄉鎮結對幫扶工作總結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開展諸城與東平結對幫扶工作中,我們與沙河站鎮結成對子,雙方在兩地黨政組織的關懷與支持下,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經過交流和磋商,把經濟協作與全面交流結合起來,把沙河站鎮的市場空間、人力資源等有利條件與我們的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結合起來,增強幫扶力度,拓寬協作領域。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組織形式。從賈悅鎮與沙河站鎮的情況來看,賈悅鎮區位優勢明顯,農業基礎較好,近年,在工業發展上也有一定優勢;沙河站鎮在畜牧業和農業的保護地栽培方面擁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工業經濟相對薄弱,雙方具有一定的互補性。通過結對幫扶,彼此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能夠共同實現鎮域經濟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诖耍覀儼呀Y對幫扶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黨委、政府聯席會議進行研究,并由一名副書記和一名副鎮長具體靠上,專門負責與沙河站鎮的結對幫扶事宜,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堅持以項目扶持為切入點,變增加輸血總量為增強造血功能
結對幫扶絕不是單純的送錢送物,要想從根本上產生實效,必須在思想上求突破,在增強造血功能上做文章。對此,我們圍繞沙河站鎮提出的“畜牧富鎮、工業興鎮、旅游強鎮、商貿活鎮”的奮斗目標,以項目扶持為切入點、積極探索雙方在畜牧、工業、農業、商貿等方面的合作,相互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一)立足賈悅鎮在畜牧業發展上的傳統產業優勢,組織我鎮的營子、楊家水墩、王莊、葛家同等畜牧業專業村與沙河站鎮的沙南、馮洼、李村、辛莊等村結對子,引導他們發展家兔、山羊等“短、平、快、省”的發家項目,加快農民增收步代。
結對共建、調研幫扶工作總結
一、領導重視,廣泛宣傳動員
縣局關于結對共建工作的通知下發后,××分局黨支部立即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教育大家從維護社會穩定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出發,從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高度出發,努力做好這項工作,并把上級的工作要求傳達到每一位黨員干部,動員黨員同志積級參與這項活動。
二、制定計劃,落實結對共建措施
分局按照要求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幫扶活動。
(一)分局成立結對共建工作小組,確定××分局分局長兼支部書記××同志為結對共建指導員,是結對共建工作第一責任人。
(二)結對共建領導小組進入了結對企業——××縣××養殖有限公司,進行理論宣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共建雙方黨員的政治堅定性和政治素養,通過調研交流、專題輔導、座談、演講等形式,加強溝通和聯系,提高結對企業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結對幫扶體會感言
赴對口幫扶村開展學習交流實活動后,支部及時召開了小結會,會上,大家聯系實際,暢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其主要收獲有以下幾點:
一是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持黨員先進性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到農村基層的參觀學習實踐活動,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觸動,充分認識到黨員教師肩上擔子沉重。有的黨員教師談到:到貧困農村看一看,深深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經濟的落后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反過來,教育的滯后又制約著經濟的發展,農民不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很難擺脫貧困,更談不上科學發展。作為高校黨員教師,要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做好本職工作,多為農村為基層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要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學生到基層、到農村去就業,把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結合起來,與建設家鄉、服務基層緊密結合起來,與振興貴州基礎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腳踏實地到基層去開創自己的事業,為貧困山區的早日脫貧做出自己的積極貢獻。
二是增強了對貧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認識,轉變了作風。有的黨員教師談到:我們的普高生大多數都來自農村,多數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境與聯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經濟狀況都差不多,我們應該對貧困生給予特別的關愛。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實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項工作的時候,工作責任心應更加強一點,心應更細一點,工作效果更公平一點,力爭把國家資金用在刀刃上,把國家對貧困生的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要通過對口幫扶活動,提高認識,加強自身的教風學風建設,只有把我們的各項工作都做好了,才能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
三是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和敬業精神。大家一致認為,要改變貴州農村的貧困面貌,我們必須努力擔當好為貴州基礎教育服務的職責,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好改制迎評的攻堅戰。有的黨員教師談到:聯合村地處黔南州東北部,屬此次全國凌凍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現在村前村后仍可以看到被雪凝壓倒堆放的樹木。村干部介紹,兩個月的雪凝天氣造成停電停水,交通中斷,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災難。但面臨嚴重災害,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在最困難的時刻,人民解放軍來了,武警部隊來了,全國各路電力搶修大軍來了,自愿者隊伍來了,政府的救災物資資金到了,原計劃三個月完成的救災重建任務一個月就完成了,村民們轉憂為喜,稱贊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辦到。有的黨員說:這種抗凌凍精神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偉大精神,我們深受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作為共產黨員,在學院發展的最艱難時期,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當前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就應該理解為院黨委霍書記提出的“八論”要求,即:論精神、論觀念、論時間、論學習、論正氣、論責任、論實干、論細節。我們一定要落實“八論”要求,一定要堅定迎難而上的決心,一定要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為學院的跨越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把工作做好。黨支部通過對口幫扶交流學習的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和黨員保持先進性的自覺性,是新時期高?;鶎狱h組織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