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會議主持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15:12: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經理會議主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
一、總則:
1、為進一步明確總經理辦公會議事程序,保證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承擔義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湖南省湘潭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章程》,結合集團公司實際,特制訂本規則。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總經理辦公會議是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對工作中的重要事項進行決策和處理的重要途徑。要在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的前提下,堅持依法議事、權責統一的原則,以達到互相協調、科學決策、高效運行的管理目標。
二、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范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湖南省湘潭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章程》,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范圍如下:
1、研究實施經董事會討論決定的集團公司年度生產計劃、發展規劃、新項目開發、資金投向、財務預算、利潤分配、職工培訓、職工工資分配、職工福利等方案;審定月生產經營計劃及階段性中心工作方案。
購物中心開業慶典及開業前后系列公關活動方案
開業慶典
順聯國際購物中心開業
慶典及開業前后系列公關活動方案
第一部分:活動整體策劃構思
隨著佛山大市的合并,今天的佛山更具形成了“大佛山商業圈”吸引力了
百花廣場
乘勝前進 正視不足 嚴格自律(企業員工試用期工作總結)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試用期已接近尾聲,首先感謝公司經理室能給我展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這段時間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憶。在這段時間里公司給予了我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充分感受到了領導們“海納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豪氣,也體會到了**人作為拓荒者的艱難和堅定。同時,也為我有機會成為****的一份子而感動高興。
記得當初應聘時,公司和和諧、團結向上的氛圍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和睦的大家庭感覺。進入公司后的三個月時間里,在經理室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將我的工作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對公司的認識
****是從事****、**、****經營的專業公司,經營網絡遍布省內各地市縣,總經銷、諸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經營規模居**省第一。
****以正確的經營和管理理念為指導,依靠精干的團隊,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二、工作成績:
公司工作規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使公司的各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電網公司的有關規定和《xxx有限公司章程》,按照科學、高效的原則,制訂本規則。
第二條公司各部門要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制度行使職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注重協調,密切配合。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規范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第三條公司本部的工作人員要認真貫徹執行公司的經營方針和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確保公司政令暢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要恪盡職守,勤奮工作,嚴守紀律,令行禁止,講求效率,開拓進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熱情為基層服務,創建文明機關。
第二章公司領導和部門主要職責
第四條公司實行總經理任期責任制。總經理負責公司全面工作,行使公司章程規定的和xxx公司賦予的職權。
鄉鎮專題會議紀要10篇
第一篇:土地流轉問題會議紀要
2015年5月25日,副縣長主持召開鎮村、村土地流轉問題專題會議??h農委,財政局,信訪局,審計局,等同志參加會議。現將會議討論決定事項紀要如下:
一、由于前土地流轉經營者資金鏈斷裂,拖欠土地流轉費用、基礎設施投入、農資款、機耕費及其他債務,資金數額大,涉及人員多,引發相關人員多次在省長、市長信箱留言,并多次到市縣有關部門上訪,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2014年9月,涉及相關村村委會及時解除了承包合同,消除了長期風險和潛在不穩定因素,保護了群眾利益。鑒于2014年秋種期間,原承包人已不具備經營能力,為了不使土地拋荒,王緒大等人種植了9000余畝土地。目前,土地已歸還農戶,王緒大等人的種植費用應予以解決。
二、鎮政府要責成相關村委會,制定已經分到戶的土地小麥種植費用收取方案,在午收期間,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之際,積極組織宣傳動員,收取種植費用。國元保險積極協助,按照最高賠付標準據實賠付,用于支付2014年秋種費用。
三、在農戶種植費用未收取之前,縣財政先行分期分批調度資金,借于鎮政府,用于支付農資款、機耕費及其他種植費用,待農戶種植款收取后逐步償還。
四、有關倉庫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鎮政府協助配合有關建設人盡可能完善手續,村級道路建設資金由鎮政府牽頭,縣監察局、審計局配合,拿出具體解決方案,理清道路的債權債務關系,適時逐步解決。
服裝質量檢查工作總結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加強質理管理工作;加強公司干部的培訓考核工作;加強績效考核辦法;努力提升企業質理管理水平;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當前全球經濟環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各行業在經營上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公司領導積極應對經濟環境的不利因素,以質量求生存,在科學發展觀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工作,達到提高產品質量以及各崗位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目的、進一步強化對干部的管理、培訓和考核工作、通過強化員工考核制度,要求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部門月工作計劃和各項工作,保證質量目標實現、公司在每個月都會召開質量管理會議,領導小組定期進行產器檢查考核,并保存記錄、今年,在工作中雖然加強了管理力度,但是產品質量問題在生產中是還是很難避免的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我們***公司做為河南省知名的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在2009年共生產各類服裝***件,盈利***萬元,我公司做為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為推進公司的名牌發展戰略,更好的宣傳***公司的服裝產品,加強公司的知名度,公司對產品的質量檢測嚴格要求,從原材料進廠檢查到成品出廠前的質量驗收工作,我們都做到嚴把關,確保服裝產品的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從而提高公司產品的名牌效應,現在將2009年公司產品質量檢查工作匯報如下。
今年,我們根據公司領導關于產品質量的工作指示,質量檢查部門的工作人員精心組織部署有關工作,加強了公司重點服裝產品的質量檢查工作,通過一系列得有效工作措施,今年,出廠產品合格率達到***%,比去年同期增長**%,產品質量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一、加強質理管理工作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各行業在經營上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公司領導積極應對經濟環境的不利因素,以質量求生存,在科學發展觀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工作,達到提高產品質量以及各崗位工作人員工作質量的目的。年初,總經理親自主持、連續召開了廠級領導班子擴大會、中層以上干部會、全體職工大會進行動員發動,統一全廠干部職工思想認識,讓大家進一步明白,質量是企業生命的重要性。公司制定了關于產品質量的實施方案,將各項管理要求和標準細化,進行責任的層層分解和落實,我們把工作標準、產量、質量以及安全生產要求寫入《質量整治管理承包責任書》,在全廠職工大會上,由各部門第一責任人與總經理現場簽訂責任書。各部門、車間對照責任書的要求,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尋找實施的落腳點,進行管理工作的細化,完成企業的質量指標,對所有從事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人員質量教育培訓率達100%,加強體系的有效性建設,開展5s管理,嚴格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在保證本廠生產的產品質量同時,將外加工單位的生產質量工作也納入到本廠相關部門的工作中去。
二、加強公司干部的培訓考核工作
公司品牌文化宣傳一年工作總結
本人自9月1日加盟富紳集團以來,承蒙公司領導信任和青睞,擔任企業文化公關部經理一職。本人就這3個多月以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新改版《富紳報》,建設通訊員隊伍
作為集團文化建設前沿陣地的《富紳報》,集團領導對《富紳報》寄予厚望,曾多次在公司高層會議上對《富紳報》的定位、辦報風格和宣傳重點作了相關指示。自2010年9月改版以來,注重以“反映公司重大管理、經營決策,促進溝通、增強員工凝聚力,為市場服務、為銷售服務”為主題方向,先后確立“集團要聞”、“總裁寄語”、“贏銷天下”、“富紳印象”、“員工心聲”等重要欄目,全方位及時報道集團發生的一切重大事務。以部門班組、科室為單位,正式組建通訊員隊伍,并啟動培訓事宜。12月10日,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九屆四次執委會議在廣州珠島賓館召開,在參加評比的283家企業內刊中,《富紳報》獲得“優秀期刊”稱號。
不足:企業文化公關部除內刊編輯出版外,還兼顧外部媒體公關及企業、產品廣告策劃、文案撰寫等職責,因為人手不足,導致相關工作往往交錯進行,既耗費大量精力,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富紳報》既往時期??^久,通訊員在新聞稿件采寫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亟待提高,但以企業文化部現有的人員編制(事實上本部門就一個人,經理和員工兼職),根本抽不出人和時間來對通訊員進行必要的系統性培訓。通訊員能力無法提升,找不準內刊宣傳方向和重點,所遞交的稿件難以達到編輯要求。如此一來,《富紳報》稿源緊張,現有編輯能夠用于深入員工、深入車間采寫的時間無法保證,通訊員積極性難以提高,編輯用于修改投稿的工作量繁重,《富紳報》辦報質量也難以進步。
建議:部門需要招聘至少兩名普通職員,分擔內部培訓和行業資訊收集、媒體初步聯絡、接待、函件往來等較為簡單但繁瑣的工作。
二、加強媒體公關,創造媒體支持平臺
二十世紀管理會計的產生與演進
至近代社會,當公司生產經營制度取代家庭生產經營制度,并占據統治地位之后,自此,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便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同時,正如馬克斯·韋伯所指出的:以合理的資本會計制度作為公司的管理標準,是資本主義企業存在最起碼的先決條件。也正是在此階段,會計在企業里的管理功能作用日益突出起來,尤其是在進入20世紀之后;人們已經認識到會計是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會計的管理功能作用最初集中體現在成本管理方面。19世紀下半期,尤其是在最后的20年,工業化大生產格局已處于形成過程之中,在此期間,公司里業主、經營主持者及其管理人員都逐漸認識到產品固定成本的增加對公司盈利的影響日益擴大,并且這已成為一個必須研究、處理好的重要問題。這樣,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人們已逐步集中精力研究與解決這方面的問題。20世紀初期,隨著工業化大生產基本格局的形成,不少公司的組織規模一直處在不斷擴大之中,大公司,尤其是工業中那些具有不同壟斷組織特征的大公司,開始在經濟發達國家中處于支配地位。在工業公司中重型機器設備在資產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產品制造程序亦日趨復雜,于是人們又開始著手研究、解決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的間接費用分配問題了。同時,隨著經濟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與一系列成本問題的集中,很快便促使人們從總的方面考慮到對產品制造成本的全面控制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對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不僅在會計師中有了明確認識,而且同時也在工程師中有了明確認識,甚至在對一些與工程技術相關聯成本問題的認識方面,工程師比起會計師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
同樣,在20世紀初期,美國人在其得天獨厚的經濟環境與科技環境的影響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尋找到拓寬會計參與公司管理的通道。緊接著,通過以美國為首的經濟發達國家中的會計師與工程師的共同努力,終于在20世紀會計的發展中出現一個新的突破——管理會計產生,一門在20世紀與財務會計并駕齊驅發展的新興分支學科管理會計建立起來了。
一、20世紀前期的管理會計
當人們的思想、行為開始由成本計量、記錄方面轉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時候,管理會計創立便處于萌芽階段。從前文已可見,管理會計形成的歷史源流確實來自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關理論的產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為的發生,并且后來管理會計的演進也正是由此順流而下,最終在20世紀前期奠定了管理會計的發展基礎。
盡管從1885年美國軍械師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埃米爾·加克與會計師M·費爾斯合著的《工廠帳目》,到1911年E·韋伯納的《工廠成本》這些書還主要是講產品成本計算問題,但其中已開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依次考察其內容,這些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單純講成本核算向兼顧論及成本管理問題過渡的狀況。1880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成立,它的成員諸如泰羅、埃默森等工程師開始超出工藝技術范圍研究產品成本問題。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師H·R·湯在協會的年會上發表題為《作為經濟學家的工程師》的論文之后,工程師便更加注重從解決產品成本問題著手研究公司經濟效果問題,正是圍繞著這方面的問題而展開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國的科學管理運動處于醞釀之中。1911年,繼泰羅所發表的“計件工資”及“車間管理”著作之后,他的《科學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一書問世了,書中對標準化管理制度的確定,為“標準成本制度”的確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論基礎。隨后,“標準成本控制”與“預算控制”制度、理論及其“差異分析”方法的產生,便為管理會計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管理會計演進論文
至近代社會,當公司生產經營制度取代家庭生產經營制度,并占據統治地位之后,自此,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便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同時,正如馬克斯·韋伯所指出的:以合理的資本會計制度作為公司的管理標準,是資本主義企業存在最起碼的先決條件。也正是在此階段,會計在企業里的管理功能作用日益突出起來,尤其是在進入20世紀之后;人們已經認識到會計是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會計的管理功能作用最初集中體現在成本管理方面。19世紀下半期,尤其是在最后的20年,工業化大生產格局已處于形成過程之中,在此期間,公司里業主、經營主持者及其管理人員都逐漸認識到產品固定成本的增加對公司盈利的影響日益擴大,并且這已成為一個必須研究、處理好的重要問題。這樣,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人們已逐步集中精力研究與解決這方面的問題。20世紀初期,隨著工業化大生產基本格局的形成,不少公司的組織規模一直處在不斷擴大之中,大公司,尤其是工業中那些具有不同壟斷組織特征的大公司,開始在經濟發達國家中處于支配地位。在工業公司中重型機器設備在資產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產品制造程序亦日趨復雜,于是人們又開始著手研究、解決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的間接費用分配問題了。同時,隨著經濟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與一系列成本問題的集中,很快便促使人們從總的方面考慮到對產品制造成本的全面控制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對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不僅在會計師中有了明確認識,而且同時也在工程師中有了明確認識,甚至在對一些與工程技術相關聯成本問題的認識方面,工程師比起會計師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
同樣,在20世紀初期,美國人在其得天獨厚的經濟環境與科技環境的影響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尋找到拓寬會計參與公司管理的通道。緊接著,通過以美國為首的經濟發達國家中的會計師與工程師的共同努力,終于在20世紀會計的發展中出現一個新的突破——管理會計產生,一門在20世紀與財務會計并駕齊驅發展的新興分支學科管理會計建立起來了。
一、20世紀前期的管理會計
當人們的思想、行為開始由成本計量、記錄方面轉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時候,管理會計創立便處于萌芽階段。從前文已可見,管理會計形成的歷史源流確實來自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關理論的產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為的發生,并且后來管理會計的演進也正是由此順流而下,最終在20世紀前期奠定了管理會計的發展基礎。
盡管從1885年美國軍械師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埃米爾·加克與會計師M·費爾斯合著的《工廠帳目》,到1911年E·韋伯納的《工廠成本》這些書還主要是講產品成本計算問題,但其中已開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依次考察其內容,這些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單純講成本核算向兼顧論及成本管理問題過渡的狀況。1880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成立,它的成員諸如泰羅、埃默森等工程師開始超出工藝技術范圍研究產品成本問題。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師H·R·湯在協會的年會上發表題為《作為經濟學家的工程師》的論文之后,工程師便更加注重從解決產品成本問題著手研究公司經濟效果問題,正是圍繞著這方面的問題而展開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國的科學管理運動處于醞釀之中。1911年,繼泰羅所發表的“計件工資”及“車間管理”著作之后,他的《科學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一書問世了,書中對標準化管理制度的確定,為“標準成本制度”的確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論基礎。隨后,“標準成本控制”與“預算控制”制度、理論及其“差異分析”方法的產生,便為管理會計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管理會計產生論文
至近代社會,當公司生產經營制度取代家庭生產經營制度,并占據統治地位之后,自此,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便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同時,正如馬克斯·韋伯所指出的:以合理的資本會計制度作為公司的管理標準,是資本主義企業存在最起碼的先決條件。也正是在此階段,會計在企業里的管理功能作用日益突出起來,尤其是在進入20世紀之后;人們已經認識到會計是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會計的管理功能作用最初集中體現在成本管理方面。19世紀下半期,尤其是在最后的20年,工業化大生產格局已處于形成過程之中,在此期間,公司里業主、經營主持者及其管理人員都逐漸認識到產品固定成本的增加對公司盈利的影響日益擴大,并且這已成為一個必須研究、處理好的重要問題。這樣,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人們已逐步集中精力研究與解決這方面的問題。20世紀初期,隨著工業化大生產基本格局的形成,不少公司的組織規模一直處在不斷擴大之中,大公司,尤其是工業中那些具有不同壟斷組織特征的大公司,開始在經濟發達國家中處于支配地位。在工業公司中重型機器設備在資產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產品制造程序亦日趨復雜,于是人們又開始著手研究、解決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的間接費用分配問題了。同時,隨著經濟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與一系列成本問題的集中,很快便促使人們從總的方面考慮到對產品制造成本的全面控制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對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不僅在會計師中有了明確認識,而且同時也在工程師中有了明確認識,甚至在對一些與工程技術相關聯成本問題的認識方面,工程師比起會計師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
同樣,在20世紀初期,美國人在其得天獨厚的經濟環境與科技環境的影響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尋找到拓寬會計參與公司管理的通道。緊接著,通過以美國為首的經濟發達國家中的會計師與工程師的共同努力,終于在20世紀會計的發展中出現一個新的突破——管理會計產生,一門在20世紀與財務會計并駕齊驅發展的新興分支學科管理會計建立起來了。
一、20世紀前期的管理會計
當人們的思想、行為開始由成本計量、記錄方面轉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時候,管理會計創立便處于萌芽階段。從前文已可見,管理會計形成的歷史源流確實來自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關理論的產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為的發生,并且后來管理會計的演進也正是由此順流而下,最終在20世紀前期奠定了管理會計的發展基礎。
盡管從1885年美國軍械師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埃米爾·加克與會計師M·費爾斯合著的《工廠帳目》,到1911年E·韋伯納的《工廠成本》這些書還主要是講產品成本計算問題,但其中已開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依次考察其內容,這些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單純講成本核算向兼顧論及成本管理問題過渡的狀況。1880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成立,它的成員諸如泰羅、埃默森等工程師開始超出工藝技術范圍研究產品成本問題。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師H·R·湯在協會的年會上發表題為《作為經濟學家的工程師》的論文之后,工程師便更加注重從解決產品成本問題著手研究公司經濟效果問題,正是圍繞著這方面的問題而展開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國的科學管理運動處于醞釀之中。1911年,繼泰羅所發表的“計件工資”及“車間管理”著作之后,他的《科學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一書問世了,書中對標準化管理制度的確定,為“標準成本制度”的確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論基礎。隨后,“標準成本控制”與“預算控制”制度、理論及其“差異分析”方法的產生,便為管理會計的產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