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診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21:57: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就診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護士就診論文:門診護士的就診工作透析

本文作者:姜華馬紅王艷劉巖楊紅工作單位: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外科

應用中發現新問題,配合計算機中心,不斷完善解決外科門診量最多每天1200人,醫生不固定,每周110多個醫生輪流出診,10幾個護士每天要面對病人、新醫生,宣傳、指導新系統的運轉,工作任務很繁重,比如電子病志的操作,年青醫生接受的快,每個區以新代老,幫助老醫生完成病志,加快了看病速度。門診的流動性,要求護士有耐心、服務態度要好。積極面對計算機故障,醫生、患者的不理解,患者樓上、樓下跑,交不上錢的報怨,剛開始,由于懂計算機的專家不懂醫,系統出現許多笑話,如醫生出診排班,來的醫生沒名,沒來的醫生、專家、重名的醫生都出現在接口上,給早班帶來麻煩,有時添加30多個醫生要半個多小時,嚴重影響分診、掛號,我們提出問題,請計算機專家改進,現在開機就能看到當天出診醫生,5分鐘完成。網絡時代,計算機系統有問題,醫院看病就出現混亂,每周一門診,大量患者涌人,掛號,收費、檢查排成了3條長龍,看病、抽血、彩超、X光等檢查做不了,罵聲、報怨聲一片,810、610自助機的出現,病人用身份證可掛號、交費、打印結果自助完成,由人被計算機逼瘋變成計算機為人服務。

提高優質服務,幫助弱勢群體完成就醫外科門診有特病、辦卡的中老年癌癥或慢性病患者、長年開藥治療,由于年紀大,腿腳不方便,習慣開處方,換新系統后,計算機開方,他們不適應,報怨沒有以前簡單,把煩惱發向醫護人員,我們要理解,和醫保辦配合,幫助特病患者順利開藥、診療。來自偏遠農村的患者,對醫院本來就陌生,走一步問一步,對持卡消費,無檢查單,無病志本不理解,護士耐心解釋、指導病人看病流程,陪同交費、檢查,達到患者滿意。病人反映多增加值班人員,每層早晨有引導員,問事處,正確指導病人到各科室。

提倡預約掛號,合理安排時間,對醫生、患者有利從國外回來的醫生說,那里都是預約掛號,幾點來見醫生,準確。每月20人,而國內不同,醫生有的不固定換人,預約無效,乳腺科每天看100個病人,預約掛號沒按點來,著急加塞。提倡預約掛號,病人要批準指定醫生、時間,護士幫助預約,達到醫患都滿意。如,乳腺科當天號己滿,可預約明天以后的時間掛號,病人有選擇權,看檢查單小手術,下次再來也可預約。

對網絡突然出現意外,如何應對由于系統不斷更新、升級,網絡死機、癱瘓,最長達1一3小時,護士要安撫醫生,安撫患者,先看結果,先做檢查,先處置。保障病人及時就醫,家有事的病人,可勸其改日,或留電話,要安撫,理解病人,報很大希望來醫大看病,因網絡癱瘓沒實現。

合理使用叫號系統,保證病人順暢就診外科每天1000多門診量,如果沒有叫號系統,像以往靠護士把門將一片混亂,加塞、不排隊、走后門使醫生診室人滿為患。實行叫號系統,計算機排隊,復診看結果刷條形碼,醫生控制看病人數和速度,保證了一醫一患。順暢就診。剛開始,不出聲,連續叫加多人,叫錯科室,順序經常出錯,有的醫生看完病人忘叫號,有著急的全叫進,護士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幫助叫號,或暫緩進診。

查看全文

醫生就診工作述職匯報

首先感謝領導對我的信任和培養,我重點講述以下負責門診工作應該作以下幾點:

一、粗誠團結、逐步增強組織領導能力

團結才有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在實際工作中,本人能與院委會一班人,醫院領導集體團結一致干工作,齊心合力圖發展,在與廣大干部員工相處中,以誠待人,以誠辦事,以誠感人,精誠所至,處處和諧。在處理上下級關系上,能夠換位思考,體諒上級領導的難處,體恤下屬員工的苦處,千方百計地支持上級領導的工作,千辛萬苦地支持所屬部門的工作,使他們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旺盛的工作斗志,使大家在精誠團結,和衷共濟,同心同德的氛圍下,發揮出更大的能力,為醫院建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在甘當配角,愿作綠葉的工作方法下,自己一定能與院領導集體的關系處理得比較融洽,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大家能夠作滿負荷工作,為工作廢寢忘食,不講報酬,不講條件,不怕苦,不怕累,心甘情愿地為醫院發展出力流汗。

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黨和國家號召建立學習型政黨,學習型國家,就是要通過學習而知不足,通過學習而求進步,作為領導干部,要把學習放在首位,在持續不斷終身學習中增長知識,增加才干,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全面系統地掌握科學發展觀理論的精髓,認真研究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科學發展觀,使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工作實踐,使思想政治覺悟的不斷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

查看全文

三級綜合性醫院全科門診就診情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性醫院全科門診就診情況,探討全科門診在三甲醫院的作用及發展。方法:選擇2020年9月1—30日在我院全科門診就診的2156人次就診病例為觀察對象,通過門診系統導出的就診信息,對就診患者性別、年齡、所屬地區、診斷等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在全部就診患者中女1130人次(52.4%);男1026人次(47.6%),有統計學差異(P<0.05);就診患者所屬區域以醫院所在地區為主(80.9%),同時輻射重慶周圍省市;年齡>60歲1133人次(52.6%);診斷≥2個1556人次(72.2%);第1次就診患者共529人次(24.5%)。結論:綜合醫院全科門診特點為年齡分布范圍寬,地域分布范圍廣,老年患者多,共病現象較普遍,以慢病管理為主,兼顧診治及分診工作。是全科醫師培訓的良好實踐平臺。

關鍵詞:全科門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診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疾病譜也隨之變化,人民對就醫以及疾病的治療、管理都有了更高的要求[1]。以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理念逐漸被大家認識和接受。全科醫學的發展正因順應社會發展,逐漸被重視。目前我國的全科醫學門診和全科醫學科病房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三級綜合醫院全科醫學門診的定位和發展現況有待分析和總結,力求切實發揮其功能。目前,關于全科醫學門診的功能定義主要涵蓋癥狀學及未分化疾病治療分診、單病續治、慢性病管理、亞健康人群管理、健康咨詢等。此外,全科門診也是全科規范化培訓學員學習接診患者的實踐場地,是提高規培學員崗位勝任力的重要學習環節[2]。本次調查對我院全科醫學門診患者的就診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觀察對象選取2020年9月1—30日我院全科門診就診的2156人次就診病例為觀察對象。1.2方法通過電子病歷系統,收集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所屬地區、診斷以及就診疾病的種數、是否為初診。就診人次以每人每就診1次記錄為1人次。近3年未在全科門診就診視為初診。1.3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非參數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婦產科門診就診孕婦高危因素探析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婦產科門診具有高危因素的就診孕婦的高危因素。方法選擇2018年1月1日—6月30日在本院就診的具有高危因素的322例孕婦為研究對象,分析就診孕產婦的高危因素情況。結果2018年1月—6月到本院就診的具有高危因素孕婦合計322人次,年齡為(29.03±4.77)歲,孕周為(18.52±9.54)周;其主要高危因素分別為瘢痕子宮154人次(占比47.83%),患有乙肝28人次(占比8.70%),瘢痕子宮同時患有乙肝24人次(占比7.45%),高齡合并瘢痕子宮15人次(占比4.66%),人流≥3次合并瘢痕子宮13人次(占比4.04%),其他高危因素88人次(占比27.33%)。結論應加強高危妊娠孕婦的早期篩查與圍產期管理,針對不同的高危因素特點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高危妊娠;瘢痕子宮;人工流產;二孩政策

我國于2013年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在2015年啟動全面二孩政策[1]。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使得高齡孕產婦的比例也在不斷地上升[2],醫院婦產科不得不面臨高齡孕婦及產婦增加所帶來的挑戰。高危孕產婦發生妊娠并發癥與合并癥的風險不斷增高,研究顯示,異位妊娠的發生率高達5倍,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高達5.5倍,而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則增加到3倍[3,4]。高危人群因曾經的剖宮產史后再次妊娠,由于子宮瘢痕的原因,更容易發生疤痕子宮憩室、子宮破裂等情況,從而造成難產或產后出血不止的風險也不斷增加,這也是導致此類孕產婦死亡率不斷增高的重要因素[5]。高危妊娠也是導致我國孕產婦和(或)圍生期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6]。本研究對本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門診高危孕婦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現將結果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1月—6月在本院婦產科門診就診的所有具有高危因素的322例孕婦為研究對象。1.2方法。采用excel2010進行數據錄入,數據導入SPSS21軟件,描述性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結果

查看全文

就診收費流程醫院內控優化建設研究

摘要: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確保醫院收費窗口資金安全與資金收付的合法合規,文章以R醫院為例,通過研究醫院門診就診收費流程和住院欠費繳費流程,分析業務流程各個節點,發現其中風險控制點,從COSO內部控制框架的五個方面分別提出優化流程,減少和防范內部控制風險,進一步提高醫院收入,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收費流程;內部控制;風險控制

當今世界是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防患于未然更是任何組織基業長青的基石,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實施與推進適應了國家需求、也適應了醫院內在管理需求。醫院風險無處不在,建立健全規范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確保醫院收費窗口資金安全與資金收付的合法合規,研究醫院就診收費流程,分析業務流程各個節點,發現其中風險控制點,提出優化流程,減少和防范內部控制風險非常重要。

一、醫院就診收費流程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一)醫院就診收費全過程貫穿于內部控制全過程

內部控制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人類自從有了群體活動,就有了一定意義上的控制。因此,內部控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并伴隨著經濟和管理理論在不斷豐富和發展。醫院就診收費管理作為醫院管理的一部分,整個流程貫穿于醫院內部控制的全過程。

查看全文

病人就診公平合理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我院門診病人數的不斷增加。門診部門的壓力不斷增大,病人投訴率持續上升。因此,我們對門診流程的計算機系統進一步改進.以實現病人就診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論文關鍵詞:門診流程計算機管理

要實現門診就診的公平和合理,就必須對原有門診系統進行優化,包括門診流程和計算機系統軟件,原有的醫院門診工作流程側重于“以醫療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而優化門診流程是“以病人為中心”,在轉變服務觀念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管理、科學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機制對現有的工作流程進行重新整合,改變服務模式,減少和杜絕個別病人找熟人插隊現象,縮短病人的等候時間.提高門診單位時間的就診率,切實全面提高門診的醫療服務質量。

1流程優化背景

我院為全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日緩高門診量由去年的6000多人次,猛增到8000多人次,我院的門診樓建造時間較早,門診樓場地較小,門診分布在11層樓的各個樓層,病人看病比較擁擠,很多病人看到等候的排隊很長,為了能盡快讓自己能給高級醫師看病,他們通過各種關系找熟人,讓他們進行安排插隊,我們稱之為“提籃子”。大家相互進行插隊,插隊者越來越多,這樣就造成門診秩序混亂、病人投訴不斷,有些病人一早過來排隊,明明今天可以輪到看病的,但“提籃子”的人一多,就可能看不上病了。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對普通病人來說是很大的不公平。

我院目前采用自主開發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服務器采用IBM/尸550,工作站接近,000臺,使用網絡數據庫管理軟件Oracle9i,系統已穩定運行多年,具有較好的數字化平臺基礎。

查看全文

醫療保險聯網就診推進方案

(1)系統支撐平臺;(2)市級統籌業務數據庫平臺;(3)市級統籌就醫系統組件服務平臺;(4)客戶端業務系統。方案體系架構圖如圖1所示:鑒于市級統籌就醫系統在業務和技術上的復雜性,通過在統籌經辦機構端設置省異地就醫前置機具有以下優點:(1)把市級統籌中心應用服務器到各統籌經辦機構間的廣域網連接變成了市級統籌就醫系統內部的連接,數據從統籌經辦機構到市級統籌中心的傳輸與交換的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得到保證,提高了系統的可維護性;(2)對各統籌經辦機構來說,與市級統籌就醫系統的系統對接就是與部署在本局域網內的異地就醫前置系統的對接,與市級統籌區信息中心的連接是與位置無關的、透明的,大大簡化了系統開發的復雜性,提高了系統的可維護性;(3)通過市級統籌就醫前置機,清楚劃分了系統間的邊界,市級統籌就醫系統不會影響到各統籌經辦機構業務系統的運行,便于快速實施系統的對接。按以上的業務系統設計,已經開發出原型系統,對業務協同模式和數據交換方式進行了有效驗證,證實面對不同架構的統籌經辦機構業務系統[3]都是切實可行的。

總體規劃根據本項目建設任務和需求,平臺系統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設市級統籌數據中心和網絡交換中心,建立業務前置應用系統,通過業務專網與各統籌經辦機構業務系統聯網,建立一個安全、可靠互聯互通的運行平臺系統。(1)搭建市級統籌中心主機、存儲和應用服務器系統平臺,為整個系統提供數據存儲、數據交換、數據處理功能;(2)搭建市級統籌中心局域網網絡平臺,連接全市各經辦機構和醫療收費客戶端,實現對系統的運行、監控管理和業務辦理;(3)搭建市級統籌中心到定點醫療機構、各統籌經辦機構間的兩級網絡平臺,通過市級統籌交換中心,實現各個統籌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間的互聯互通[4]。3.2網絡拓撲根據系統拓撲結構圖,市級統籌就醫交換平臺通過南京市內勞動保障業務專網,與各統籌經辦機構采用星型網絡連接。目前,各個定點醫療機構已經有業務專網和市中心相連,而各個區縣統籌經辦機構并沒有直接的專線與市中心定點醫療機構相連,需要通過市中心到各個區縣統籌經辦機構間、市中心到市中心定點醫療機構間的2級網絡平臺,實現市中心與各個統籌區縣、定點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5]。

(1)業務范圍:市本級和區縣享受人群存在差異,確定哪些人群能夠納入市級統籌聯網就醫,明確業務范圍和流程。(2)中間件:各地信息化建設進度不同,南京市早于區縣進行3層升級,目前南京市本級的版本較低(CICS5),而區縣版本較高(CICS6),使用交換平臺調用各統籌區服務存在困難,需要保證各統籌區版本一致。(3)市民卡:南京市市民卡內統籌區全部記為市本級的區碼,不能區分具體統籌區,需要建設全市參保人員信息庫,作為標志就醫人員屬于哪個統籌區。(4)參保人員信息庫:統一人員信息庫尚未建立,建立起來難以管理,由于人員信息是動態數據,變化性比較高,必須制定一套信息管理機制保障數據準確有效。(5)統一界面:各地參保人群納入醫保管理發展進度不同,目前參保人根據待遇標準分為離休干部、公務員、企業職工、城鎮居民、農村戶口等多種類別。比如,公務員就會多個補助字段,有的地方可能還有公務員賬戶字段,界面需要做最大兼容所有信息,才可以滿足各地需要。(6)3個目錄庫管理:目前南京市3個目錄庫并不完全一致,3個目錄庫作為整個費用計算的基礎,其標準程度對于后面計算的準確程度非常重要。(7)編碼參數和定點管理:醫療機構使用的參數標準局限性太大,比如定點機構、疾病編碼、醫務人員信息屬地化太強,不便于共享。如編碼不能統一,則需統一標準,各地對照標準庫管理;當經辦機構有醫療機構服務協議管理和醫務人員管理要求,對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范圍和醫生開藥權限,應使用市級統籌管理規定。(8)票據格式:票據格式不統一,可能會造成打印出來的信息有歧義,不宜對照。

各統籌地區的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基本都已經建設完成并正在運行,醫保業務系統與本地定點醫療機構也已經聯網運行。因各統籌經辦機構本地政策、業務經辦流程不同及信息系統建設進度差異很大。而為實現市級統籌就醫實時聯網結算,需要在盡可能不改變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接口的情況下,將各個異構系統的跨統籌區就醫相關業務聯網起來,各個異構系統按市統一接口規范及標準整合、連接至市級交換平臺,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就需要改造現有的信息系統,實現與市級異地就醫系統的聯網信息交換。所以,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系統資源,通過成熟完善的技術手段,對各統籌經辦機構醫療保險信息系統通過最小化改造實現市級統籌就醫信息實時交換,這樣既能減少改造程序工作量,又能確保市級統籌就醫系統盡快上線運行。

本文作者:王超段文寶徐佳工作單位: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文

農村合作醫療就診暨醫療費用補助制度

為規范和方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居民(以下簡稱參合農民)就診和辦理醫療費用補助,維護參合農民的正當權益和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根據《*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實施方案》和有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合作醫療)政策,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參合農民門診就醫及門診費用的補助程序

(一)、參合農民到縣及鄉鎮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看病的程序是:掛號、醫生看病、檢查、開處方(雙處方)、算帳后,再持自身的合作醫療證、處方到該定點醫療機構的合作醫療補助窗口辦理門診補助結算、交自付藥及超出個人帳戶余額部分的醫療費、在合作醫療證上登記后取藥、治療。

參合農民憑合作醫療證,在定點的村衛生室就醫的,由村衛生室處方、結算、在合作醫療證上登記,交自付藥及超出個人帳戶余額的醫療費、取藥、治療。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醫療費用補助結算單》、處方、正規發票,由村衛生室負責每月15日或31日到所在鄉鎮(中心)衛生院辦理補助,也可由參合農民持合作醫療證、處方及正規發票年內不定時到所在鄉鎮(中心)衛生院自行辦理補助手續。

(二)、村衛生室及定點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進行合作醫療證、身份證件或戶口簿及各種診療費用的審核,填制一式三份的《*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醫療費用補助結算單》,并在醫療證上填寫本次門診就醫的相關情況及門診補助的金額、家庭帳戶的余額等。交參合農民查對無誤,參合農民要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醫療費用補助結算單》上簽字和蓋章,結算本次門診費用補助。定點醫療機構的補助窗口要與醫療繳費窗口一起辦公,方便參合農民結算。

二、參合農民住院及住院費用補助程序

查看全文

解析當代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兒保科心理門診首次就診的兒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兒園體檢時心理問題的咨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對所有首次就診的兒童均給予詳細登記,如就診日期、父母職業、文化程度、住址、兒童姓名、性別、年齡、就診原因、兒童生長發育情況等。分拆總結登記表中的項目,參照CCM仆2-R標準進行疾病學診斷,就診原因根據臨床情況及醫生的診斷歸類。配合疾病診斷及就診原因分類的有兒童行為量表、丹佛發育篩查試驗(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圖片詞匯測驗(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韋氏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統計學方法采用丫檢驗。

2結果

2.1就診兒童一般情況分布首診兒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為53%、47%。6歲以下就診兒童64人,612歲就診兒童112人,13歲以上就診兒童22人;<6歲組、612歲組、>13歲組就診兒童分別占全部就診兒童的30.76%、58.65%、10.58%。就診兒童年齡集中在612歲。就診兒童中家住城鎮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專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查看全文

急腹癥預檢分診管理制度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急腹癥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103例,女77例;年齡19~74歲,平均(52.7±8.1)歲。最終診斷結果:內科67例,包括急性胃炎41例,急性腸炎26例。外科81例,包括急性闌尾炎38例,膽囊炎21例,急性胰腺炎17例,腹膜炎5例。婦科11例,包括宮外孕破裂出血7例,巧克力囊腫破裂出血4例。心內科21例,包括心肌梗死13例,心絞痛8例。將患者是否依從預檢護士的建議就醫分為預檢分診組97例和自主選擇組83例,二組預檢護士均為女性,年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預檢分診組對護士進行急救培訓,要求護士掌握預檢分診的原則、分類標準,并強化相關技能知識培訓。①初步診斷:熱情招待到預檢處的患者,消除患者疑惑、緊張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護士詢問。了解患者發病情況、既往病史,為進一步診斷提供參考。②檢查患者血壓、體溫、呼吸頻率和心率,初步排除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潛在因素。③常規腹部檢查:對患者腹部進行常規檢查,檢查時手法要輕柔,從無痛感部位逐漸過渡到疼痛部位,了解腹部壓痛、反跳痛、叩擊痛和放射痛的有無。④分類:護士將上述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做出相對正確判斷,并將患者指引到相應科室,使患者得到及時救治。自主選擇組為不接受預檢分診,自主選擇科室的患者。

1.3評價指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