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22:42: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空間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空間設計

書籍空間設計與建筑空間研究

摘要:書籍空間設計和建筑空間設計存在一定的聯系,兩者之間的聯系性表現在設計觀念、表現形式以及設計目標等方面。本文主要針對書籍空間設計和建筑空間設計的內在契合性進行探索和研究,目的是使建筑設計靈感更好地服務書籍空間設計。

關鍵詞:書籍空間設計;建筑空間設計;契合;探索;研究

人類文化主要通過書籍和建筑的形式來展現,書籍和建筑作為兩種不同形式的精神載體,在某些方面存在必要的聯系,此種聯系可稱為內在契合,兩者具備這種聯系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書籍和建筑的構建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構建特殊時空;另一方面,書籍空間設計和建筑空間設計都是在人類文化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1]因此,兩者內在是相通的,它們在某個特殊位置存在空間內在契合關系。

1統一的設計觀念

“天人合一”是我國古代建筑遵循的設計思想,建筑在設計中需要將“禮教”的中庸思想體現出來。建筑工程發展到現代,“天人合一”思想還能在設計中得以體現。比如,在園林設計、單體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都可以探尋此種設計思想的含義。古代建筑結構使用的材料主要以木材為主,此種類型的結構設計重視邏輯性的表達和傳遞。選用木材作為建筑材料,可以將輪回和陰陽互補的內容體現出來。建筑遵循的設計觀念是集群的組合。對書籍空間設計內容進行分析,書籍作為人類智慧和文化的傳播載體,在書籍設計中也將整體性作為主要考慮的問題,整體性既包含在系列性書籍里,也包含在書籍不同局部之間。我國現代的書籍在設計時需要遵循一定的規范、標準和法度。評價書籍是否優秀需要從功能與審美、時間與空間、平面與立體、藝術與技術等方面的融合性來分析。[2]建筑和書籍在設計理念上都追求整體性,這正是兩者內在契合的表現之一。此外,從藝術精神角度分析,伴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流動變換,永恒性和無限性正是中國建筑藝術精神的體現。此種藝術精神與古代中國追求的“道”存在必然的聯系。書籍和建筑一樣,具有生命。書籍的生命體現在時空的交錯和融合。承載多種信息、具備多種實用性功能是書籍主要的優勢,此外,在書籍中還可以體會審美的含義,即賦予在書籍上的精神價值。正如著名作家彭程所說,“人選擇書的同時,本身也在為書所侵占”,侵占人體的正是書籍中具備的氣息、精神、趣味以及美學方面的內容。[3]因此,不少熱愛書籍的學者認為:“通過書籍可以滿足人類在心理上的需求和心靈上的慰藉。”

2對應的設計形式

查看全文

探討住宅空間設計策略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習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房子作為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于時代的變遷,人們對自己的住宅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的要求就使得住宅空間設計師要不斷更新設計策略,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的現代化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住宅空間設計師帶來了挑戰。設計師們需要滿足客戶對住宅現代化設計的要求,為住戶提供一種溫馨的家庭環境。

關鍵詞:住宅;空間設計;策略

住宅空間設計就是對建筑物內部的空間進行設計,自古以來,室內設計從屬于建筑設計,再加上人們對住宅設計也看的簡單,因此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隨著現代化水平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自身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住宅空間設計一下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室內環境的舒適?,F在傳統的住宅空間設計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住戶的需求,健康、綠色、環保的居住環境才是當今住戶追求的生活潮流,這就要求設計師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深化空間設計,賦予住宅空間更多的現代化元素。其實,正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推動了住宅空間設計策略的變革,以前在進行住宅空間設計時往往都是依靠圖紙,設計師將腦海里的空間數據和模型轉換在圖紙上,之后再根據圖紙進行設計。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一技術在住宅空間設計的應用中也越來廣泛,以前在空間設計中遇到的瓶頸將會得到解決,住宅設計的質量也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旨在研究我國住宅空間設計策略,并就其現狀展開深入探討。

1住宅空間設計的一般策略

(1)以平面設計為基礎,完善功能布局。住宅設計是建筑設計的一種,說起設計,任何一種設計最初都離不開平面圖。住宅設計也一樣,設計師在進行空間設計前,需要準確了解住宅的相關數據,再將數據進行整合,繪制出一定比例的平面圖。平面圖繪制出以后,設計師要與住戶進行溝通,明確各個空間的用途。之后,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各個空間的分割方式,在進行空間分割時,設計師除需要滿足客戶對住宅設計的要求外,還應考慮設計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一味的滿足客戶的要求而忽略安全要素,那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此外,設計師還要利用人體工程學的知識,考慮各種家具、電子設備及儲藏器具的擺放,只有將這些住宅必需品進行合理的擺放,才能使整個住宅體現出一種和諧美??傊谶M行平面設計時,除了考慮住宅的自身條件外,還要考慮其他影響因素,這樣才能實現局部與整體的結合。(2)平、立、剖相互結合,實現三維立體設計。當今計算機技術如此發達,住宅空間設計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數據輸入計算機系統內,電腦會自動生成最理想的住宅空間設計模型并且呈現出立體效果,設計師根據模型便可了解住宅的整體結構和內部細節,同時,設計師還可以對數據進行調整,一旦數據發生變化,電腦便會重新生成設計效果,這些所有的變化計算機技術都能夠呈現出直觀的立體反映,這樣設計師就能夠在可視的情況下與住戶進行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設計策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此外,利用計算機技術還可以對住宅的空間設計進行效果展示與相關測試,從而提高整個設計的質量與精度,這樣在設計過程中也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并且大大縮短設計周期,同時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用戶可以直接參與設計,提高了整個住宅空間設計的透明度。(3)住宅空間設計需體現時代氣息。住宅是一個人一個家庭安居的地方,住宅設計的本質是為人們創造更多的使用空間,為人們的棲居創造物質環境,因此,住宅的空間設計必須體現人文關懷。人文精神是設計的靈魂,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在他所設計的住宅空間中體現對人的基本關愛和尊重,通過設計來改善、提高住戶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從而讓住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此外,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環保政策,各行各業應都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范行業準則,為建設環保型社會做貢獻,住宅空間設計也不外。住宅空間設計看起來好像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實則不然,設計師在進行空間設計時,必然要對住宅的陳設裝飾和設備安裝進行設計,為了體現綠色生態設計,設計師在進行時應綜合運用設計合理的原則,盡量使用綠色的建筑材料,將各種材料進行循環利用,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住宅空間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查看全文

新空間設計共生化研究

摘要:當代建筑及空間設計已擺脫傳統時期下的孤立靜止狀態,愈加注重與建筑外界環境的交流與溝通?;煦缋碚摷皷|方古典哲學論的共生思維對于當代空間設計有著重大的啟示性作用,正受到當代建筑師及空間設計師的廣泛重視,多元融合的共生理念被運用于當代空間設計之中,呈現出許多別具新意的作品,帶給人們新的體驗和精神與視覺享受。

關鍵詞:混沌論;東方古典哲學;空間設計;共生思維

當代空間設計以反叛、否定和摒棄傳統審美觀念為基點,并且伴隨著諸如生態論、系統論、解構主義、不確定論、混沌理論、有機論等各種理論觀念的涌現,設計師們開始了更深入、更多角度的設計實踐探索。他們以復雜的非線性觀念認知世界,將建筑空間置于外在世界和龐大復雜的各種關系的總和之中加以綜合考量,建筑空間不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與周遭一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空間本身與外圍環境的互動性及共生觀念被較多地運用到了當代建筑空間的設計探索中,激發思維,更新觀念。

1混沌理論與當代共生空間設計

混沌理論被稱為20世紀第三次偉大的發現,成為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后在認識論領域的新一輪革命,幫助人們對這個世界展開的新的探索和發現?;煦缋碚撨h遠超越了學科間的界限和壁壘,是一門整體性的科學理論成果,廣泛地應用于當代醫學、建筑學、藝術學、物理學等各個門類學科之中。1.1混沌理論的內涵概念。對于復雜的混沌概念的認識,可以集中簡單地概括為:它是從有序中產生的無序運動狀態,無序來自有序,無序中蘊含著有序,有序和無序是對立統一的,高一層次上是有序的,而低一層次上是無序的[1]?;煦缬^念揭示了這個世界復雜隨機、普遍無序卻又整體同一的本質,體現著當代科學家對世界宇宙的認知。對于混沌學理論的研究一直在持續推進和不斷發展之中,它由多重理論觀點加以支撐,主要可細致分解為不規則論、普遍無序論、內在隨機論、整體論等。這些理論觀念綜合作用,將人類對自然及未來的認知推進到新的高度。根據混沌理論,可以解釋自然界的分形現象(不規則論)。在理想的模型中,可能存在著無窮的內在層次,層次之間存在著“自相似性”或“不盡相似”,適當地放大或縮小幾何尺寸,整個結構并不改變,具有這類結構的幾何體稱為分形[2]。如海岸線的形態是不規則多維度的,無法用整數來測量其維度,同理還有人類及動物身上的血管脈絡,天空中變化莫測的云彩等等,這些自然現象客觀存在,并且又呈現其自身的特殊規律。又如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應”,其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給整個系統帶來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體現著混沌學的知識(內在隨機論),蝴蝶振翅本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就是這樣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卻能夠引起千里之外的其他地區的一場大規模的龍卷風。這再次充分說明這個世界各種因素相互交織,錯綜復雜,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偶發性,對于事物因果關系的判斷也更為復雜,趨于混沌。1.2混沌理論下的共生思維與當代空間設計。進入信息時代,混沌學的同一性特征更為突顯,不同學科之間驚人地遵循著相同的混沌原理,這種整體性思想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依賴于其整體系統而非構成世界的單一個體元素,各種事物、各部分與各層次系統相互之間存在著極為復雜的整體性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轉化,部分與整體構成復雜混沌的、不確定的構合關系[3]。這種由此及彼相互聯系的多元共生思想與當代空間設計的結合,使得建筑空間在功能、形態及空間關系層次上呈現出新的、區別于以往的新面貌。建筑空間形態不再如以往那般端正嚴整,而轉向混沌和不規則,傳統空間界面被消解,建筑細部的設計被重視,建筑空間所傳遞的人文關懷試圖更大限度地引起共鳴,建筑被置于動態發展的觀念之下進行分析,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得到空前的強化。

2東方古典哲學與當代共生空間設計

查看全文

地域文化鄉村展示空間設計研究

1相關概念闡釋

1.1地域文化?!暗赜蛭幕笔侵改硡^域在幾百年至幾千年的時間歷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源遠流長、獨具特色的文化。地域文化是一個較為廣義的概念,包含了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地理特征、歷史人文、風俗習慣等??梢哉f,地域文化對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地域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文化氛圍;經濟的發展又為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提供了保障,從而推動當地社會生產力發展[1]。1.2展示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是指有計劃、有規劃的擬定某個主題,對確定展示的目標選定場所進行展示,以達到具體某種特色信息的傳遞[2]。展示空間是一個地區的“形象窗口”———既是一個地區的歷史情況、風俗民情、自然風景等文化的縮影,又是外來參觀者了解該地區的重要場所。展示空間在城鄉環境中十分常見,例如博物館、展廳、文化展館、紀念館等,在記錄、繼承與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曲阜古建筑博物館展廳”“浙江松陽石倉契約博物館展廳”等展示空間設計,對于城市古建筑發展歷史、鄉村民俗風情等做出全面的詮釋,展示地區獨有的文化特色。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展示空間設計在交流與合作中擔任著重要角色,發揮著文化交流與傳播媒介的作用。

2基于地域文化的鄉村展示空間設計原則

鄉村展示空間設計隸屬于鄉村環境,那么它的設計應該扎根于鄉村,符合鄉情,體現鄉村之特色。具體來說,應具有以下3個設計原則:2.1尊重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是該地區經過長時間的沉淀后所形成的精神風貌、群體意識、風俗人情等非物質性因素的綜合,是文化沉淀的焦點,是當地歷史的載體[3]。在進行鄉村展示空間設計時,要從本土文化中充分提取文化元素。以此作為當地文化特點及精神的代表,并成為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重要靈感來源。同時,對鄉村風土民情、傳統手工藝、傳統民俗等進行元素提取,結合設計形成文化理念,從而可以建立展示空間與村落文化之間的聯系,以適應當地村落環境的整體風格。2.2結合現實需要與村民意愿。在鄉村展館設計中,要結合現實需要與村民意愿,考察該村落的傳統文化現狀、經濟情況、人文情況等,確定展示空間設計具體應包含的內容和可實施性。以常熟李市村為例,該村文化底蘊深厚,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人口外流,村落出現空心化狀態,傳統文化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變得刻不容緩。鄉村展館應結合傳統文化復興的現實需要,進行相關內容的考量。村民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主體,是村落空間的使用者、文化的傳播者。在鄉村展示空間設計過程中,應圍繞村民意愿展開民意調查,加強公眾參與,使展示空間設計為民之所需、民之所喜、民之所向。2.3彰顯時代精神。在黨的報告中指出,培育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鄉村展示空間設計應是鄉村時代風采的良好展示窗口,應緊跟隨時代步伐,結合科學技術新材料的發展,讓鄉村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例如展覽方式可以結合3D投影、VR虛擬影像等信息化技術,帶給游客更好的參觀體驗[4]。

3常熟李市村展示空間設計實例

3.1設計調研。3.1.1建筑環境調研。李市村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古里鎮東南部白茆社區以南約5km處,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李市村“十”字形的河網結構將整個街區劃分為4部分,形成了沿河道的“雙十字”商業街以及“沿河而居”空間格局。鄉村建筑按時間可分為4大類型:①清代居民建筑。建筑多為“雙坡頂”紅磚建筑,具有較高的地域文化價值,除墻體受損破壞外其他風貌保存較完整。②民國時期居民建筑。建筑多為“雙坡頂”院落青磚墻建筑,保存較為完整。③20世紀50~70年代建筑。④20世紀80年代建筑。整體建筑基本保持了江南水鄉粉墻黛瓦的建筑色彩[5]。李市村原供銷社村落西街與東街的盡頭交匯處。建筑位于李市村的中心地帶,周圍臨河臨街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如今建筑已長時間荒廢,廢棄雜物隨地堆放,內部墻體已被雨水腐蝕。項目計劃以此建筑為改造對象,進行基于地域文化的鄉村展示空間設計研究探索。3.1.2地域文化梳理。歷史上,李市村具有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傳統民間文藝上,有白茆山歌、賽龍舟、蕩湖船、挑花旦、打腰鼓等特色節慶活動;在節慶習俗上,有元宵燈會、說宣卷、迎神賽會等;在風味小吃上,有麥糕、青團、蟹肉心饅頭、豆腐花、各類湯面等;在特色產業上,有繡花、打鐵、中醫藥等。但隨著城市化發展和經濟中心的轉移,村落的空心化帶來了傳統鄉村文化的流失?,F在這些傳統文化活動已基本不復存在。傳統民間文藝方面,唯有白茆山歌作為“吳歌”的一部分流傳下來了,其他都已逐漸從村民的生活中消失。在風味小吃上也就有青團、蟹肉心饅頭還比較常見,其他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特色產業上,村落唯一一家的打鐵鋪也關門了,唯一的打鐵人李振坤手存手藝卻無繼承人……傳統地域文化處于如此危險境地,對傳統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復興刻不容緩。3.2設計理念。每個地方都自己的根脈、靈魂和風韻,每個人也有著獨特的“鄉愁”記憶,現今在一些地方卻被“跑偏”的城鎮化列車碾的支離破碎。在此背景下,我們基于對村落整體環境調研以及地域文化梳理,結合時代現狀,確立“憶鄉•歸鄉”為展示空間主題。一方面,通過對村落傳統地域文化的展示,激發參觀者對家鄉的感情;另一方面,從保護傳統村落文化出發,通過展示空間設計激發村落與外界的聯系,喚起村落新的生機與活力。3.3設計表達。3.3.1凝練鄉村歷史文化符號。在項目設計中,提取鄉村建筑的典型結構作為文化符號,在展示空間加以復刻和表達。例如,展示空間設計原建筑是“雙坡頂”建筑,外墻是頗具有當地特色的紅磚。在進行展示空間改造設計時,保留了獨具特色的“雙坡頂”以及紅磚。并根據多樣化的磚瓦疊砌方式,形成幾組主要的磚瓦組合方式。作為展墻和隔斷,根據不同的排列方式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保留并提取花窗的樣式,運用到室內隔斷設計中,使空間之間既獨立呈現又相互滲透。3.3.2場景再現表達。場景再現表達能夠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向參觀者傳遞歷史和美學信息。本項目中,二號展廳為傳統民間文藝的立體展示———白茆山歌廳。白茆山歌是鄉村勞動人民自創自唱的民歌,抒發著土生土長農民的豁達質樸的胸懷,飽含著愛家鄉、愛勞動、愛生活的熱情。選用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白茆溏上好風光》,運用大面積的情景再現陳列形式,來表現村落景色、村民勞動及日常生活的情境。配合音樂、動畫等形式,使參觀者融入此氛圍中,陶醉在質樸的民歌中,感受傳統鄉村生活。3.3.3傳統技藝體驗。三號展廳設為傳統技藝廳。在該廳中除對傳統鐵藝品陳列展示外,設有傳統技藝體驗設計區,讓參觀者親自參與到鐵藝技藝制作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技藝溫度。廳內投影播放制作過程及鐵藝相關知識普及,跟隨視頻動畫通過“燒、壓、踩、錘”等步驟,自制鐵藝小器具。既可以增加參觀者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參觀者對傳統技藝的認識,同時對傳統地域文化的發揚與復興發揮積極作用。3.3.4空間色彩表達。結合李市村落整體空間色彩傾向,展廳整體色彩以“黑、白、灰”色彩為主。展具則采用大量的“有溫度、有感情”的木質元素和天然材質(如舊木、棉麻織物、老物件等),樸素清雅的色彩風格與獨特水鄉意境的村落環境相互融合,統一和諧。

查看全文

現代茶飲空間設計探討

摘要:就目前而言,“室內外景觀元素融合”這一理念的應用將有助于現代茶飲空間設計實現創新發展?,F代茶飲空間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體現為:景觀元素的生態性、體系性、融合性;景觀元素運用手法的后現代主義化;景觀元素設計的人文性突出。室內外景觀元素融合對現代茶飲空間設計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有利于迎合不同消費群體的審美觀念、有利于促進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室內外景觀元素融合在現代茶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策略可以嘗試茶飲空間功能布局的有機互補性策略、自然生態與人文內涵相結合的設計策略等。

關鍵詞:室內外景觀;元素融合;現代茶飲空間;藝術設計;茶文化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種茶、制茶、飲茶的國家,更是從古代到近代、現代、當代世界上最重要的茶葉出口國家,同時我國的茶葉及其茶文化思想體系還是世界上最具典型意義的茶文化流派。作為中華茶文化在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傳承物質載體,“現代茶飲空間”融傳統性與現代性于一體,在文化歸屬感上可以為現代人提供一種精神審美需求的滿足感?;趧撔卢F代茶飲空間藝術設計的需求,我們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通過引入“室內外景觀元素融合”這種思路,可以為當代的茶飲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

1現代茶飲空間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

廣義來說,茶館產業屬于服務業范疇,而傳統的茶葉產業主要是屬于農業范疇,兩種產業盡管在產業內涵上有所差異,但是本質上都是對茶葉及其衍生業的服務進行消費的產業,符合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物質消費———文化消費”之發展路徑??偲饋砜?,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飲空間的藝術設計呈現出這樣幾種趨勢特質:1.1景觀元素的生態性、體系性、融合性。在傳統社會中,茶館作為最主要的社會化公共茶飲空間,一度是作為民俗景觀、特色文化景觀而存在的,相關的布局和設計主要是注重室內的仿古氣息之營造,兼具景觀元素的實用性。而進入現代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后,我國各城市的茶飲空間藝術設計就“景觀元素”而言則多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的特征便是其景觀元素的生態性、體系性和融合性。一般來說,藝術設計的景觀元素主要包括“山水地形”、“綠地種植”、“園林建筑”、“設施小品”等幾個主要的類型,而我們認為“景觀元素”除了這些之外還包括了“意念理念”這種較為抽象的元素,例如我國傳統的茶文化中的“禪宗審美觀念”即是一種景觀元素。改革開放以來,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現代人的消費水平、審美觀念、生活節奏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代人對于茶飲空間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超越了單純依靠某一種景觀元素開展設計的審美標準,因此出現了借助于多樣化的景觀元素來表現的設計趨勢。1.2景觀元素運用手法的后現代主義化。在我國傳統的茶飲空間設計當中,無論是茶館、茶肆、茶坊還是茶樓等,相對而言都是屬于“熟人社會”的產物,盡管前來飲茶的人物三教九流、雜七雜八,但是整體上屬于熟人社會形態,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景觀元素之運用手法主要是拘泥于傳統性、穩定性等加以考量。但是當前經過迅速的城市化進程,當代城市中的茶飲空間之城市功能早就發生了改變,在“陌生人”社會的參與下,現代茶飲空間更為注重商務、談判、約會、交易、休閑等較為私密的功能發揮。因此,現代茶飲空間的藝術設計充分地借鑒了后現代主義提倡的碎片化、隱私化等特征,通過使用較為個性化的色彩調度等實現為消費者尋求精神安慰的一種消費目的。1.3景觀元素設計的人文性突出。我國茶文化向來提倡“道德內涵”,注重通過茶文化的行為儀式、道德宣教、文化浸染等實現思想整合的目的。現代城市中的飲茶空間設計不僅僅注重其自身的娛樂休閑功能,還積極拓展自身的商務交際功能、文化消費功能等,通過在景觀設計中引入當代較為知名的流行人文元素、國外人文元素以及傳統文化中與德性、義利觀等有關的人文元素等,烘托出了當代茶飲空間的人文內涵。

2室內外景觀元素融合對現代茶飲空間設計的重要意義

查看全文

餐飲空間設計符號分析

【摘要】“空間”是一個大的范疇,餐飲空間是這個大范疇之中富有生活氣息、文化底蘊、個性展現的框架主體,其功能利用、裝飾藝術、空間布局、美學價值等方面值得設計師深入探討與研究。文章認為,只有將地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設計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備,這也是中國設計師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使作品更加具備現代時尚氣息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餐飲空間;徽州建筑;符號;設計

徽州自古就有“無山無水不成居”的說法。與水為伴,是徽州人在生產與生活上的選擇,也是詩情畫意的精神追求?!捌呱揭凰环痔?,一分道路和莊園”,這是對徽州自然地貌的形象概括?;罩莞蛔愕氖举Y源為徽州雕刻提供了物質基礎,也豐富了徽州建筑的裝飾工藝?;丈痰挠楷F更是為徽州的建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程朱理學以及儒學對徽州的影響,同樣是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其逐漸成為徽州人行為處事的道德標準,形成了具有獨特地域特色的建筑與人文風情。本文以徽州建筑圖形元素為例,深入探尋現代餐飲空間設計之路,希望當代設計師能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餐飲文化與設計風格。

一、徽州建筑圖形符號與裝飾要素

(一)馬頭墻。馬頭墻(圖1)是徽州建筑中最常見的標志之一,其起伏感與走向是由徽州獨特的自然地貌、建筑高度以及粉墻黛瓦凸顯的輪廓感三個因素決定的。馬頭墻中間高兩邊低,層層疊落,呈折線狀,拱形曲線與水平直線相結合富于變化,呈現出韻律美。(二)門樓?;罩萁ㄖ拈T樓(圖2)分為門罩式、八字門樓式、牌樓式。整體布局設計大方莊重,以前是用來驅魔辟邪的,后來逐漸演變為裝飾門面的飾品,并成為徽州建筑圖形構成的重要元素之一。(三)天井。由于徽州建筑墻壁又高又厚,窗戶又小,采光就成為一個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天井應運而生。天井由四面屋頂圍合而成,屋檐傾斜到院內,正對著天井的庭院四周有一圈青石凹槽,雨水從天井流入凹槽再排向室外,這種設計叫“四水歸堂”。徽州人認為聚水如聚財,寓意著“肥水不外流”。(四)色彩?;罩萑顺缟凶匀?,追求樸素、淡雅、自然的居住環境。白墻、黑瓦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調,俯瞰青山綠水花叢中,黑白相間的老屋若隱若現,就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隨著時間的流逝,墻壁上留下斑駁的印記,卻多了一份厚重的歷史韻味。(五)雕刻?;罩莸窨蹋▓D3)指木雕、石雕、磚雕,主要運用在民居、祠堂、牌坊、家具等處的裝飾,是徽州建筑裝飾中的精華。在梁架、門罩、漏窗、槅扇、雀替、斗拱、欄桿、柱礎等地方隨處可見精致的鏤雕裝飾,雕刻的圖案題材豐富、栩栩如生,令人贊嘆?;罩菽镜袷腔罩萁ㄖ胁豢苫蛉钡脑?,主要用于對建筑物和家具的裝飾,有著沉雄、奔放、古拙的藝術風格,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徽州木雕直接或間接受到徽州版畫以及新安畫派的影響,獨特的藝術手法使其在構圖、藝術形式上更具審美價值?;罩菔翊蠖鄳糜谑品?、漏窗、門罩等地方,利用鏤空、加強虛實疏密對比等藝術手法,給人視覺上營造出一種輕松、優雅的感受,以達到減輕石質材料笨重感的目的?;罩荽u雕是徽州建筑重要的構成元素,來源于漢代畫像磚,主要應用于徽州建筑上,增強建筑物典雅、莊重的氣質。

二、空間設計與餐飲空間分析

查看全文

小戶型住宅拓展空間設計

1小戶型住宅的空間拓展問題分析

從住宅面積上來講,小戶型住宅的空間有限,但是并不一定會限制住戶的生活質量。因為,只要合理進行住宅拓展空間的設計,就可以使空間的大小和位置滿足住戶的需求,繼而使住戶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從設計角度來看,小戶型住宅的拓展空間設計首先需要考慮影響住宅空間拓展的因素。就戶型本身的缺陷來講,影響住宅空間拓展的因素主要是室內各空間相對較小,并且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繼而造成了物品無處存放。而不同住戶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和家居物品不盡相同,所以對拓展空間的設計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就目前來看,主要可以通過較好的搭配色彩、運用光影、選擇材質和點綴綠化這四種拓展方式進行拓展空間的設計,以便從視覺角度增加空間的拓展性,繼而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而從功能角度來看,則可以通過收納設計使小戶型住宅的空間得到合理利用,繼而實現真正的拓展空間的設計。

2小戶型住宅拓展空間的設計研究

2.1住宅平面的布置

一般來講,小戶型住宅都是一室一廳一衛的一居室空間結構。在進行住宅的拓展空間設計時,需要先進行戶型的墻體尺寸數據的分析,以便完成平面圖的繪制。而繪制的平面布置圖需要將每個功能空間的布置和設計情況反映出來,以便結合收納空間設計原則進行空間的拓展性設計。在靈活運用多種收納方式的基礎上,則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充分拓展空間功能,繼而使住戶的需求得到滿足。就目前來看,可以采用展示式收納空間、綜合式收納空間和儲藏式收納空間完成小戶型住宅的拓展空間的系統設計。

2.2起居空間的拓展設計

查看全文

餐飲空間設計情境表達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節奏、快速消費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特點。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使設計逐步走向國際化、趨同化,這導致設計的多樣性,特色性逐步褪色,地域性鄉土情結的設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本文闡述了江南鄉村生活情境和餐飲空間的概念,論述了江南鄉村生活情境對餐飲空間設計的作用,通過情境編排,空間營造,裝飾設計,燈光處理等方面探討了其在餐飲空間中的表達方式,以便探索出地域性餐飲空間設計的新方法。

關鍵詞:餐飲空間;室內設計;江南鄉村;生活情境

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出現快節奏、高壓力的特點,城市的喧鬧和霧霾使人們向往鄉村的寧靜、淳樸和悠然。鄉村生活情境的設計能將人們帶回鄉村,回歸到大自然之中,體驗鄉村生活。本文力求用描繪鄉村生活情境的方法在餐飲空間設計中演繹江南鄉村生活的獨特魅力。

一、江南鄉村生活情境與餐飲空間設計概述

情境是人們對周圍環境所產生地一種情感,江南鄉村生活情境中的“境”就是一種圍繞水展開的江南水鄉生活場景,比如依水而建的江南鄉民居,零星散落于山水間的小村落,村子里炊煙裊裊,山環水繞,竹林掩映一片祥和安靜。江南地區的農家鄉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魚羹稻米。江南鄉村生活情境中的“情”正是從江南生活的場景中感悟出來的鄉村生活情感,是一種對鄉村寧靜,閑適生活的贊美和熱愛。江南鄉村生活情境需要江南鄉村生活的“境”和體驗者的所產生的“情”來共同演繹,它能使空間充滿綿綿情韻。餐飲空間設計是為滿足餐飲需求的空間而進行設計,在設計中既要滿足飲食的功能性需求也要滿足空間的美觀性,裝飾性需求。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餐飲空間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餐飲空間已不再只是飲食的場所,更是體驗生活,交流情感的場所。因此具有主題性,地域性,情節性的餐飲空間設計更能滿足人們對空間體驗與情感的需求。餐飲空間的設計還需要綜合考慮餐廳的主題定位,地域文化背景,經營模式,服務人群,等級檔次等。在空間布局,裝飾設計中要緊扣這些要素,運用燈光,材質,色彩,擺件等進行設計。

二、江南鄉村生活情境對餐飲空間設計的作用

查看全文

集裝箱公寓空間設計研究

當下中國青年人群面臨著巨大的住房壓力,新型住房策略、多樣化、個性化的居住空間成為緩解住房困難的新途徑。而集裝箱公寓因其空間模塊化、制作周期短、節能環保以及成本低的優勢成為了當下青年公寓的重要建筑形式。受到互聯網生活的影響,年輕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發生著巨大改變,從而會對居住空間的功能需求產生變化,他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棲身之處,而是對生活環境的宜居性和舒適性有著更高的追求。目前,國外關于集裝箱進行居住建筑改造的經驗十分豐富,但其中針對青年人進行空間設計的項目和案例并不多見,由于文化差異及城市發展現狀等因素,已有的國外集裝箱公寓建筑并不能完全適用于中國青年當下的生活。而國內的集裝箱青年公寓設計理論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且大部分研究仍是從建筑建造的角度入手,缺少對消費者本身價值觀和生活形態的探討。因此本文將基于對當下中國青年群體價值觀、生活方式發展趨勢的分析,分別針對有不同需求類型的用戶群體探討相應的空間設計原則及策略,并結合相關空間設計方案進行說明。

一、青年人群的需求分析

(一)青年價值觀。青年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他們的思想、行為、生活方式都因特定時代下的歷史和社會變遷而產生群體特征。所謂青年群體價值觀是青年對于周圍事物的好壞、意義、重要性等所呈現的認知、理解與判斷,它體現出青年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1]。90后已經成為當下年輕消費主體,他們是伴隨著新媒體成長起來的一代,有著同80后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個體主義、實用主義和網絡環境下的多元認知在90后身上都有更明顯的表現。1.個體主義:根據江傳月與劉曼曼所進行的青年人價值觀現狀調查顯示,大部分青年人比較注重自我完善,重視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看重自我價值的實現[2]。他們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已經從改革開放之前的關注和思考國家大事、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政治理想追求,轉變為注重自我成長和成才的個體主義取向[3]。2.實用主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實用主義也成為當下青年人的一個重要標簽。他們對政治體制和政治生活的期待與其現實利益訴求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和清晰[4]。相較于政府干預,他們更肯定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并具有較強烈的競爭意識和效率觀念。在職業選擇上,他們也比較關注“工資待遇”和“發展前景”,當就業壓力與個人能力提升出現沖突時,他們能夠在強調個人選擇的基礎上,理性地看待就業市場,先為自己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此外,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會突破傳統就業觀念的局限,去選擇更加多樣化的職業來實現其利益追求。3.網絡環境下的多元認知:對于90后來說,電視、網絡和手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網絡信息最主要的傳播者和網絡技術升級的主要力量[5],他們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念到日常生活都已經嵌入互聯網時代的互動邏輯體系及其情景中[6]。海量的信息為他們獲取知識、參與活動提供便利,也會影響他們文化價值觀的塑造。對網絡亞文化的過度依賴與認同,使得他們對于主流文化產生越來越多的質疑、抵制甚至是舍棄[7]。然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青年群體對社會現實發展的關注與參與愿望。2016年是中國的“網紅經濟”元年,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通過網絡所構建的虛擬平臺來創造自己的另一個身份,實現更加簡單平等的社交活動,甚至是進行擇業和婚戀。(二)青年生活方式發展趨勢。由于價值觀念的轉變、社會發展的多元化,青年人在追求自我、享受生活的同時,還需要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與發展,因此而產生多樣化的生活方式。滿足青年人對于效率的追求、個性化、社交娛樂需求以及智能化的引入,都將成為青年人未來生活發展趨勢的切入點。1.高效率生活:在中國人才結構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生活節奏的加快,是當下青年人生活形態的主要特征之一[8]。多樣化的職業類型,產生了有別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隨時“充電”也讓青年人的工作和生活界限變得愈加模糊和隨意。因此,居住空間不僅僅需要滿足他們遮風避雨的基本居住需求,如何建立高效便捷的生活和辦公相融合的環境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2.個性化生活:社會化的影響以及年齡段的特征,青年人對自己的居住空間有著特有的個性化需求。私人化、定制化的家居風格,更多關于個人展現的內容成為設計師發揮創意的設計元素,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親自設計自己的居住空間。青年人對個人空間的渴望也遠遠強于其他年齡段群體,相較于青少年他們的獨立意識則是更加成熟的,審美需求與精神層面的需求滿足成為青年人群對自我生活水平評價的重要標準。3.社交娛樂化生活:生活壓力的增大,使得人們對于娛樂空間的需求日益增多。旅游、聚會、健身等休閑活動不僅僅是年輕人放松壓力的選擇,也成為他們顯示自己品位生活的一個方式。不同于中年、老年群體,微信朋友圈成為了年輕人互相了解互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AR、VR技術在游戲領域的應用出現爆發性增長,除了娛樂行業之外,AR、VR技術也逐漸涉足人們生活中的更多領域,如醫療、汽車、教育等[9],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更加模糊,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之發生改變,這將對年輕人未來的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4.智能化生活: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智能家居步入真正全面實現的階段[10]。高效率、重享受的生活需求,讓嚴重依賴于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一代成為未來智能家居的最大消費群體。智能化的生活將衍生至出行、學習、工作等多個場合,伴隨著云計算的發展和應用,以用戶為核心的一體化智能化環境也會指日可待。(三)青年人群居住需求類型分析根據以上對青年人價值觀及生活方式和需求的分析,本文將青年人居住需求劃分為三個類型:居家休閑型、交友娛樂型、從業辦公型。1.居家休閑型:居家休閑型用戶對于臥室和衛生間的舒適度需求要高于其他局部空間。對于他們來說,該居住空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滿足睡覺休息和其他基本生理需求。在總空間受限的情況下,尤其是單身青年公寓,進行烹飪、會客、娛樂、辦公所需要的空間可讓位于臥室和衛生間。同時,儲物需求、私密性需求也會突顯出來。2.交友娛樂型:交友娛樂型用戶更加關注空間的靈活性和可變性,甚至對于“功能間”有特殊需求。影音投屏、健身區、游戲區的劃分都可能成為他們的住房剛需。多功能的空間不僅僅為用戶提供了的個性化展現的可能性,同時也會是他們向外界展示自我與眾不同的重要途徑。3.從業辦公型:工作模式的變化使得從業辦公型用戶越來越多,居住空間不再僅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場所,而是他們工作環境的延伸甚至是完全的融合。他們需要獨立的書房或書桌等學習工作的空間,對于空間利用的高效性要求較高。

二、集裝箱青年公寓室內的空間設計

集裝箱建筑具有靈活性強、移動方便的特點,以及其廂體本身的封閉結構,使其對周圍環境及設施的適應性很強。同時,其區別于傳統的建筑形式,建造成本較低,不會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能夠在節能的基礎上解決年輕人所面臨的住房難問題[11]。靈活的空間組合模式也符合青年人對個性化的追求,對空間利用率的提升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一)設計原則。由于受到集裝箱本身的尺寸限制,以及要考慮到人體尺寸及活動空間的基本條件,集裝箱空間設計需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遵循以下設計原則。1.居家休閑型空間:在對休息環境的舒適性需求較高的情況下,考慮到該類型用戶的較多活動范圍集中在臥室,因此在功能設計上,臥室空間大小應在滿足床體、衣柜等家具的基本尺寸的基礎上,預留足夠的空間方便臨時進餐、更衣和生活用品的收納。在設計風格上,應采取較為柔和、安靜的色彩,打造出一個簡潔、溫馨的空間。2.交友娛樂型空間:會客區的多功能化將有利于滿足對娛樂需求較高的青年用戶,此外針對不同類型的休閑活動可將娛樂區與其他各空間進行整合。如對于愛好健身的用戶,健身器材的擺放空間可與陽臺、臥室等結合,或進行可移動功能空間設計。而對于喜愛VR游戲的年輕人來說,安全且充裕的伸展空間則是必要的,同時對于一些特殊設備的安置,如投影熒幕、音響等也需要考慮。在設計過程中,可嘗試用戶參與式設計的方法,讓用戶自身的個性化特征凸顯出來。3.從業辦公型空間:從業辦公型的用戶對于空間功能的穩定性需求較高,對于書籍、電腦甚至打印機等辦公用品和設備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安置空間,并能夠提供給居住者一個相對安靜、封閉的辦公空間。對于將工作與生活完全融合的用戶,如網店店主,他們的居住空間則會更多得作為儲藏空間來使用,因此空間的收納能力與靈活性則變得十分重要。在設計風格方面,簡潔、輕快的裝修風格則更適合該類型用戶。(二)設計策略。針對于不同類型的青年用戶,根據以上設計原則提出三種空間功能布局的設計方案。1.居家休閑型空間設計:針對居家休閑型用戶,該設計根據人們如廁、沐浴、更衣的生活習慣將衛生間進行了三分離處理,分別規劃出了淋浴間、洗手間以及更衣間,(如圖1)。這樣的布局方式,有別于傳統的衛生間格局,干濕分離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防滑的安全性,同時能夠提高衛生間的使用效率,對氣味和濕氣的隔絕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更衣間的設置,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收納自己的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培養用戶使用更衣室的生活習慣。臥室空間較為寬敞,可根據居住者個人喜好放置不同類型的家居用品。2.交友娛樂型空間設計:針對交友娛樂型用戶,該設計強調空間的靈活性,通過大面積的推拉門,將臥室、客廳以及活動區進行臨時分割或整合,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娛樂需求對空間的大小及位置進行選擇,(如圖2)。在保護了個人隱私的基礎上,與朋友共同游戲、大熒幕觀影或者在線互動都可實現。島式廚房讓廚房空間更加開闊,有利于烹飪者與用餐者的溝通。3.從業辦公型空間設計:(如圖3)為針對于從業辦公型用戶所進行的公寓空間設計。有別于居家休閑型及交友娛樂型空間,從業辦公型的用戶的臥室中為工作臺留有大量空間,這將十分方便用戶進行臨睡前短暫的工作或學習,有助于用戶在休息、工作狀態下的快速切換。同時,在房間的中間部分設計了步入式書房,這種被包圍的感受有助于產生更專注、投入的工作狀態,同樣也方便居住者對工作資料的整理、收納和取用。

本文通過對當下中國青年群體的價值觀、生活方式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三種居住需求類型,分別為:居家休閑型、交友娛樂型、從業辦公型。針對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青年用戶,提出了關于不同居住空間的功能需求、使用需求及審美需求的設計原則作為空間設計的指導,并通過三個設計方案,展示在空間尺寸受限的情況下,集裝箱建筑的室內空間設計將如何更好地滿足不同居住需求的廣大青年群體。

查看全文

餐飲扮酷空間設計論文

一、對“扮酷”設計的理解

(一)“酷”,是一個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詞匯開始是用來形容人比較硬朗,冷峻的形象或氣質。比如說:美國大兵很酷,王菲也很酷。后來“酷”的用法和內涵漸漸拓展,發展到“酷”的時裝,“酷”的包裝,“酷”的產品甚至“酷”的娛樂方式、生活方式?,F在,“酷”是包含了標新立異、與眾不同、新奇、時尚等許多內容的多義詞。在當今這個消費文化日益發展,追求個性的年代,“酷”的風格也就自然成了人們的偏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媒體不斷感受到“酷”風流行。漸漸地“酷”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或是曇花一現的流行術語,而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對于品位的評判標準之一,實實在在地影響著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審美取向。

(二)“扮酷”設計既然人們在生活中有對“酷”的一種表達愿望,而設計為人,為人更美好的生活,那么“扮酷”設計便自然而生了。前面提到的時裝設計、產品及包裝設計,以及視覺傳達的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都有“扮酷”的表現。其實,“扮酷”設計早有版本:法國的埃菲爾鐵塔,英國的水晶宮等。它們那超大的物理尺度及運用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結構方式給當時人們帶來的視覺和心理沖擊,無疑是給世界做了一個工業革命成果及工業時代精神的大秀。說白了“扮酷”設計也就是作秀設計?;剡^頭來,我們知道為著不同的目的,設計需要作秀,秀出不同的模樣。又如前面提到的“歐式”、“中式”、“民俗風格”或“極簡主義”等。而我稱作的“扮酷”設計是要秀出創意,秀出時代感,秀出品位的設計。即“扮酷”設計富有時代精神。

二、當代餐飲空間“扮酷”設計的表現

(一)“扮酷”的空間形態設計當代餐飲空間的空間形態不再刻意追求方方正正的效果,而是尋求變化與突破。北京陽光廣場的“俏江南”的大庭空間挑高兩層,布置散座就餐區,空間開闊氣派。但最特別的還是大廳中點綴的白色帳篷(其實為餐廳的包間),這些帳篷下部立方體3米高左右收攏,白色復合材料作為“帳篷布”,燈光亮起,影影綽綽,很有意思。如此大空間中含小空間的層層布置讓人感覺到室內室外空間的交流互通,給餐飲空間帶來了活躍的因素。另有“新都里無二”,它沒有將入口設置在沿街邊上,而是深深地隱藏在特意營造的竹林幽徑之后,看似低調的入口空間處理卻是闊綽的手法,以大方的空間處理,換來消費者的審美愉悅。其大廳周邊散座區運用了臺階,使大廳中央區的地面略低。這樣處理不僅豐富了空間的層次,還營造了中央區一種特別的尊貴感。

(二)“扮酷”的尺度設計尺度是室內設計中的重要問題。尺度設計也是具體而細致的工作。在“扮酷”設計中,尺度也作為設計者借以發揮的元素,在空間中創造出獨特的感受。在重慶南濱路上,“順風123”旗艦店的設計中采用了大量小尺寸的鐵藝鑄件和面磚來裝飾室內的柱體、墻體和入口構架,同時又運用了留白的手法,讓形式尺度的大小對比拓展空間深度、廣度?!吧虾Hг骸币粚釉O置有雅間,圍合雅間所用屏風的木條柵尺寸是加大了的,配以統一的深褐色,將雅間扮得像個牢籠,與眾不同,“很酷”。同樣,“扮酷”設計還反映在家私、燈具等細節的設計上。“蘇荷天地”中陳列了巨大的燈柱?!胺劭帷钡奶炫锊贾昧顺山M的大尺寸燈籠?!白显栖帯辈捎昧爽F代主義超高靠背的座椅。它們形成的視覺沖擊勝于實際的使用功能,具有強烈的美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