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6 09:14: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脈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脈象遠程復現系統設計研究
脈象自古以來就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窗口和中醫判斷人體健康的重要依據。但是傳統的方法需要在醫患雙方在面對面的情況下醫師才能獲取患者脈象信息。地域限制和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制約更多人享受到較高的醫療水平。基于遠程醫療思維設計的脈象遠程復現系統可以有效的解決以上問題。該系統接收經網絡傳輸來的患者處脈象采集端采集的脈象數據,經上位機對信號進行預處理后在脈象發生裝置還原脈搏搏動,醫師在仿生手端便可感受到患者脈象。調研現有脈象發生裝置加以總結發現,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采用液壓系統,通過改變管內的液壓及流量以還原脈搏搏動,過程復雜且影響因素較多。另一種是利用電磁機械運動模擬脈搏振動,這與真實取脈指感區別較大影響判斷?!拔?、數、形、勢”是脈象的四種屬性,其中“位”指取脈時脈位的浮沉,“數”指脈搏的頻率和節律,“形”指靜止狀態下指下脈管本身的形態,“數”指脈搏搏動強弱的趨勢。當前的脈象復現系統可做到對“數”和“數”復現,其余二者卻無法模擬。本文針對以上情況設計了一套全新的脈象復現系統,實現對脈象“位、數、形、勢”全方位的模擬。
硬件設計
整體設計該脈象遠程復現系統包括上位機、主控模塊、脈形模擬子系統、脈象發生裝置、內壓監測子系統、脈位模擬子系統、仿生手。系統設計示意圖如圖1所示。主控模塊行業曲線linkindustryappraisement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9.21.023可替代度影響力可實現度行業關聯度真實度該模塊核心控制器采用ST公司的STM32F373微處理器,數字處理能力強且功耗低。配合外部電路可實現通過USB與上位機通訊,輸出多種PWM信號調節脈形模擬子系統中微型水泵的工作速度;ADC轉換器通過壓力傳感器采集脈管內壓和取脈壓力;DAC轉換器接收脈象數據片段進行轉換復現。
脈象發生裝置
該脈象發生裝置采用“液壓+機械運動”的思路設計。該裝置由振蕩器、儲液波紋管和限位套筒組成。振蕩器的實質為帶電導體在磁場中收電磁力作用,在內部穩定的磁場中,脈象數據經主控模塊DAC轉換生成變化的電流使振動頭上下運動。儲液波紋管內部存滿液體,下部封閉與振動頭剛性連接,上部與系統模擬脈管液路相通,振動頭的上下運動使波紋管產生形變,所儲液體的進出使封閉液路段中液體運動,彈性脈管產生相應的脹縮變化,從而在仿生手處復現了脈搏搏動。限位套筒用于固定振蕩器、儲液波紋管于一體,限制運動部件的運動方向,降低誤差和噪聲,有利于系統穩定可靠。脈象發生裝置實物如圖2所示。脈形模擬子系統脈形模擬子系統包括一個Kamoer微型水泵、兩個電磁閥及相應液路。子系統根據主控模塊發出的高低電平切換電磁閥開合狀態從而控制液路通斷,主控模塊發出PWM信號控制微型水泵轉速帶動液路運動,當仿生手液路后端的電磁閥閉合前段液路的電磁閥打開時,通過控制微型水泵的正反工作方向調節脈管處液體量進而改變脈管充盈度,達到模擬洪脈、細脈等不同脈形的效果。脈位模擬子系統醫師為患者切脈時為了得到全面的脈象信息,指端施于脈管的壓力會有輕重之變,脈管從反饋回的指感也隨之而變。為了盡可能的還原實際切脈的體驗復現全面的脈象信息,采用脈位模擬子系統實現這一功能。復現時仿生手模擬脈管處施加的取脈壓力不斷的被壓力傳感器采集并對應到“浮、中、沉”其中的一個取脈方式上,主控模塊根據不同取脈方式復現相應的數據片段。取脈壓力與“浮、中、沉”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根據判斷結果復現相應的數據片段,流程圖如圖3所示。。內壓監測子系統液壓傳感器對液路內壓進行檢測,輸出范圍0-3.3V。實際實驗標定后,當檢測到壓力轉換值大于2.8V時便有壓力過大導致爆管風險,小于0.5V時判定液路壓力過小有漏液情況。壓力值超過設定門限系統便自動停止運行防止產生更大的危險。軟件設計軟件設計流程系統下位機軟件具體流程圖如圖4所示。
實驗驗證
脈象對疾病的診斷及預測作用
為了更好的診斷疾病,鑒別診斷不可避免,而脈學同樣具有這一功能,如《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云:“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脈數虛者為肺痿,滑數實者為肺癰”,從脈數虛和滑數實兩個方面將肺痿和肺癰鑒別開來。不過這種診斷技術在現代臨床疾病診斷技術的沖擊下目前已很少有人應用,或者認為其為無稽之談。而民間脈學家金偉和許躍遠發展了這一技術,將傳統脈學和西醫疾病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診脈可以診斷各種西醫疾病,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以脈測病,確定診斷的道路可行,值得臨床研究和挖掘。
通過脈象可以推測心理變化
《內經》認為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它和五行、臟腑有著配屬關系,七情是人正常的情志活動,不可太過,過則為病,故《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等九氣之不同,不同的九氣又會導致氣血的逆亂,表現為不同的軀體疾病,因此脈亦隨之發生變化;而《素問•六節藏象論》中又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舍脈,脈舍神”,說明脈和人的情志活動密切相關,通過診脈可以了解人的七情變化《;素問•經脈別論》則表達的更為直接,認為“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脈皆為之變”。這充分說明了人的心理活動均可通過脈象表現出來。因此,現代心理疾病,可通過脈診來診斷。中醫學關于心理疾病的記載有很多,如百合病、狐惑病、癲狂病、癇病、臟躁等數十種疾病,關于心理的脈象亦有很多,如《脈象圖說》云“:過喜則脈緩,暴怒則脈急,悲傷則脈短,大恐則脈沉”;有人對古代情志相關的1328例醫案的脈象做了初步的統計分析[2],認為弦、數、滑、細、澀、動是常見的情志脈象。中醫的七情脈脈象特征比疾病脈更具有特異性,具有更高的診斷價值。如驚恐脈,張景岳在其《景岳全書》中云“:驚傷于膽,其氣亂而脈動掣”“,恐傷于腎,脈當沉而怯”,“恐則氣下”,氣機下沉,脈位亦下沉,故脈見沉弱;再如《金匱要略•驚悸篇》記載“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因此綜合以上兩種之說,可以確定驚恐的脈象應為脈沉而動。如果再將七情和五臟相配屬,我們可以推測驚恐的脈位應該在兩尺腎脈的部位,這種結合部位和脈型的特異脈學特征具有更強的特異性,作者本人驗之臨床可謂十拿九穩。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推測抑郁癥的脈象特征。抑郁癥是西醫病名,中醫并無此病名,但從抑郁癥的臨床表現來看,它和中醫的郁證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均表現為“三低”,即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意志行為降低等,此多為氣機郁滯之象。據《丹溪心法》中記載說“氣郁者脈多沉澀”,《脈理求真•新增四言脈要》中亦有“郁脈皆沉,甚則伏結,或代或促知是郁極”的記載,《景岳全書•脈神章》亦云“:凡脈見澀滯者,多由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F代脈學家壽小云認為肝郁的脈象特征為:“手下有一種酸麻不適的感覺”[3],其實這種“酸麻不適的感覺”就是澀脈,因為澀脈如“輕刀刮竹”,這里的“輕刀刮竹”在手上的感覺除了不暢的感覺外還有一種感覺就是手上有一種震動感,這種震動感就是壽氏所說的“酸麻不適的感覺”。因此縱觀各家觀點,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抑郁的患者特異性脈象為澀脈。在進行抑郁癥臨床研究中,我們亦發現,抑郁的患者均可見到澀脈,但并非沉澀,可有浮澀、弦澀等,其部位多在兩手關部。一般而言,沉澀病情較重,浮澀或弦澀病情相對較輕,癥狀控制相對較好。
通過脈象來推斷疾病的轉歸預后
由診脈來推測疾病的轉歸和預后是中醫脈學的一大特色,也是脈學的最高成就,自從脈學誕生以來的三千年間,其在推測疾病的轉歸和預后方面的作用不斷發展,日臻完善。中醫的最早著作《黃帝內經》就有運用脈診來推測預后、轉歸,只是散在于各章之中,如《素問•大奇病論》曰:“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子奪也,草干而死,脈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詳細論述了九種不同脈象的不良預后。后世醫家也在這方面不斷的努力,通過實踐和經驗總結,不斷補充,形成了脈學專論預后的章節,如王叔和的《脈經》、《脈訣•論雜病生死候歌》,《三指禪•死生章》中記載了“彈石、雀啄、蝦游、魚翔、沸釜”等死脈。上述論述幾種預后不良的兇險脈象都有共同的特點,即脈率過快,脈律不齊。《傷寒論》判斷病傳變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脈,如“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煩躁,脈數急者,為傳也”《;景岳全書•脈神章》又云:“若欲察病之進退吉兇者,但當以胃氣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邪愈進則病愈甚矣”,脈象和緩病情向愈,脈象弦急則病進,預后不良《;三指禪》更加詳細地解釋了這一原理,云:“緩為一身之氣,有十分之緩,即有十分之生,有分毫之緩,即有分毫之生”。因此推測疾病轉歸及預后的關鍵因素是脈的動態變化,即這種變化以脈象是否具有和緩之象為特征,直接關系到病情的轉歸、預后,有則病情向愈,無則病情可能惡化。如果這一結論驗之臨床成為可能,那么運用這一動態變化來推測抑郁癥的復發將具有重要的預測意義。通過脈象來推測預后的另一途徑是反脈,即脈與病性相反,或與病情相反,往往提示不良的預后,如《素問•三部九候論篇》中云:“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又說“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并指出“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微;形痩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張璐在其《診宗三昧》中亦說“歷陳上氣喘咳諸例,皆以軟弱緩滑為順,澀數堅大者逆”。有時候反脈在診斷預后方面可能比脈象本身更有價值。因此對于應用反脈來預測抑郁癥的復發度可能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挖掘研究。
以脈測病與復發性抑郁癥
正常人的脈象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常見脈象在正常人中出現的比率。方法將醫師診脈與ZM-ⅢC型智能化脈象儀檢測相結合,對1062例在校健康大學生進行脈象測定。結果受檢者中,浮脈、沉脈、遲脈、數脈、弦脈、細脈、滑脈、緩脈、實脈出現的比率分別為13.75%,10.26%,5.46%,4.33%,11.11%,12.90%,15.35%,9.23%,8.85%。洪脈則未出現。結論浮脈、沉脈、遲脈、數脈、弦脈、細脈、滑脈、緩脈、實脈皆可在正常人中出現,因此在臨床上遇到這些脈象時,必須注意辨別是生理性因素還是病理性因素引起。
【關鍵詞】常見脈象正常人比率
正常人在生理條件下,除了出現平脈外,還可出現28脈中的多種脈象,可反映不同的機體狀況,對防治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脈診研究的關鍵之一是要能準確客觀地定脈,以往對脈象的研究中,定脈或是單以醫師診脈結果為依據,或是單以脈象儀檢測結果為依據,而這兩種方法各有所長,因此,筆者試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以準確測定脈象,對常見脈象在正常人中出現的比率作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觀察對象共1062例,為2003-04~2007-01廣西中醫學院進行脈診實驗課程學習的中醫、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醫療美容、公共衛生管理等專業的大學本、??茖W生,均身體健康,無全身器質性病變病史,無任何自覺癥狀,無陽性體征;年齡19~23歲;男524例,女538例。
1.2研究方法
醫生轉正年度個人工作匯報
在醫院跟隨我們自己中醫系的老師見習,頗有好處。面對熟悉的老師們,無論是嚴厲的批評,還是親切的鼓勵,同學們都能虛心地接受,認真地學習。見習了一個學期,我們都受益頗多,但又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特總結一下,以利于以后的學習。
一、理論與臨床的橋梁
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聞、問、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藥”。盡管只是膚淺的,但是門了?,F在,一個不太復雜病情的病人來到我們,我們不再手足無措,懂得從哪里著手,診斷處方。
首先,中醫被人們最神奇也最考驗醫生技術的就是把脈了。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跟隨老師了幾種常見的脈象,把抽象的理論現實化。并且我們還懂得了要把我們得出的脈象與病證相結合,分析各種脈象出現的原因,考慮藥物的應用。當然,我們都只是粗劣的這些基本的幾種。很多脈象根本就無法感受出來,比如濡脈,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這發面的體驗。
藥量的運用是一大學問,我們挨了不少批評,主要就在于不善于從病情分析,考慮整個藥方的藥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熱虛實,方該便溫還是清,或補或消。還有我們甚至不知道很多藥物的性狀,把質輕的藥開得很大量,把質重的藥量開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話。通過見習,我們了不少藥量的運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了解藥物還要進藥方,真正的到藥物的性質。
而且見習期間,同學們大都捧著方劑和中藥書在開方,實際上這是一個的過程。我們鞏固了方藥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這是很一大收獲。所以我覺得以后的見習中,更應該及時運用到的知識,真正的吃透這些知識。
脈搏波研究論文
【摘要】脈搏波蘊含著豐富的人體生理和病理信息,歷來都受到中外醫學界的重視,現已成為中西醫共同的研究熱點。本文從脈搏波理論的發展和應用研究出發,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了中西醫對脈搏波信息提取和利用的現狀,提出應對脈搏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之成為一個溝通中醫和西醫的橋梁。
【關鍵詞】脈搏波模型理論脈診客觀化中西醫結合
Abstract:Pulsewave,aresearchfocusinbo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whichcontainsawealthofhuman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information,hasalwaysbeentheconcernofmedicalpractitioners.Onthebasisofthereviewonthedevelopmentofthepulsewavetheoryanditsapplications,theexistingproblemsinthisfieldarediscussedinthispaper.Onthebasisofthestatusquoofpulsewaveinformationextractionmethodsandtheutilizationofpulsewavein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amoreindepthstudyonpulsewaveisproposedtomakeitabridgeconnect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thWesternmedicine.
Keywords:pulsewave;models,theoretical;objectifyingpulsetaking;integrativ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當心臟周期性地收縮和舒張時,左心室射入主動脈的血流沖擊主動脈瓣和血管壁,產生的振動將以波的形式自主動脈根部發出,沿動脈樹向外周動脈傳播,此波稱為向前波。當向前波受到動脈分支和外周動脈等因素的作用時,產生與之方向相反的反射波。反射波沿動脈樹向心臟方向傳播,與向前波疊加后形成具有不同波形特征的脈搏波。脈搏波的傳播過程不僅受到心臟本身的影響,還受到沿途動脈和周圍組織器官狀況的影響,使脈搏波蘊藏著豐富的人體生理和病理信息。另外,由于脈搏波的檢測不需要復雜而昂貴的儀器,操作簡便,而且無創,因此關于脈搏波深入細致的研究,歷來都受到中外醫學界的重視。
1脈搏波理論發展
醫生轉正自我工作總結
在醫院跟隨我們自己中醫系的老師見習,頗有好處。面對熟悉的老師們,無論是嚴厲的批評,還是親切的鼓勵,同學們都能虛心地接受,認真地學習。見習了一個學期,我們都受益頗多,但又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特總結一下,以利于以后的學習。
一理論與臨床的橋梁
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聞、問、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藥”。盡管只是膚淺的,但是門了?,F在,一個不太復雜病情的病人來到我們,我們不再手足無措,懂得從哪里著手,診斷處方。
首先,中醫被人們最神奇也最考驗醫生技術的就是把脈了。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跟隨老師了幾種常見的脈象,把抽象的理論現實化。并且我們還懂得了要把我們得出的脈象與病證相結合,分析各種脈象出現的原因,考慮藥物的應用。當然,我們都只是粗劣的這些基本的幾種。很多脈象根本就無法感受出來,比如濡脈,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這發面的體驗。
藥量的運用是一大學問,我們挨了不少批評,主要就在于不善于從病情分析,考慮整個藥方的藥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熱虛實,方該便溫還是清,或補或消。還有我們甚至不知道很多藥物的性狀,把質輕的藥開得很大量,把質重的藥量開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話。通過見習,我們了不少藥量的運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了解藥物還要進藥方,真正的到藥物的性質。
而且見習期間,同學們大都捧著方劑和中藥書在開方,實際上這是一個的過程。我們鞏固了方藥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這是很一大收獲。所以我覺得以后的見習中,更應該及時運用到的知識,真正的吃透這些知識。
中醫針灸實踐匯報
在醫院跟隨我們自己中醫系的老師見習,頗有好處。面對熟悉的老師們,無論是嚴厲的批評,還是親切的鼓勵,同學們都能虛心地接受,認真地學習。見習了一個學期,我們都受益頗多,但又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特總結一下,以利于以后的學習。
一、理論與臨床的橋梁
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望、聞、問、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藥”。盡管只是膚淺的認識,但畢竟是入門了。現在,一個不太復雜病情的病人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再手足無措,懂得從哪里著手,診斷處方。
首先,中醫被人們認為最神奇也最考驗醫生技術的就是把脈了。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跟隨老師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脈象,把抽象的理論現實化。并且我們還懂得了要把我們得出的脈象與病證相結合,分析各種脈象出現的原因,考慮藥物的應用。當然,我們都只是粗劣的認識這些基本的幾種。很多脈象根本就無法感受出來,比如濡脈,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這發面的體驗。
藥量的運用是一大學問,我們挨了不少批評,主要就在于不善于從病情分析,考慮整個藥方的藥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寒熱虛實,方該便溫還是清,或補或消。還有我們甚至不知道很多藥物的性狀,把質輕的藥開得很大量,把質重的藥量開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話。通過見習,我們掌握了不少藥量的運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入了解藥物還要進入藥方,真正的認識到藥物的性質。
而且見習期間,同學們大都捧著方劑和中藥書在開方,實際上這是一個復習的過程。我們鞏固了方藥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這是很一大收獲。所以我覺得以后的見習中,更應該及時復習運用到的知識,真正的吃透這些知識。
綜合治療中風病對策探討
中風柰屬于現代醫學腦血管病的范疇之中,其中包括以下兩類:1、出血型的腦出血;殊(纟網)膜下腔出血等;2、缺血型的暫短腦缺血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性梗塞,腦血栓形成等,發展迅速,且病情復雜,嚴重而多變,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重要病種之一;現代醫學雖然對比病有比較充分的認識,但是對于解決本病對人類所造成的危害,目前還是個難題,探討祖國醫學之中藥和針灸方面,對於中風的發病機理,治療規律,還是有很大的成功之處,現將目前我對中風病的認識和治療,談一下我的膚淺之見,拋磚引玉,與廣大的同道和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和提高。
一般資料:
自1981年至1994年治療的20例中,男八例、女十二例。36歲——50歲的七人,51——80歲的13人,當病至10天的八人;10日至30日的七人,一個月以上的五人。中經絡的七人,中臟腑的八人,后遺癥的五人。
對本病的認識1、特點:突然發病、昏迷神志不清、不醒人事、進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治療不當,往往致死致殘。
2、病因病機,誘發本病的病因:風、火、痰、毒、中風的發生和發展可涉及到心、肺、肝、腎四個臟器;由于以上四個臟器陰陽失調、平時房勞過度,勞累、嗜酒,生活無常,膏梁厚味,肉食過度而發生。
治療方法:(分類)
內科臨床帶教認識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實現基礎理論知識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是對其在校期間基礎理論知識、臨床理論知識、思維判斷分析能力的綜合檢驗,也是實習生走向臨床工作前的最關鍵的塑型和訓練[1]。帶教查房是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的結合,是臨床實習的重要環節,在每一位醫學生成長為臨床醫師的過程中都會留下深刻的烙印,關系到學生向醫師“轉變”的速度與質量。我院為三級甲等大型綜合醫院,也是一家重要的教學中醫院,每年都有大量的實習醫師入院培訓。中醫教學醫院同時要承擔中醫和西醫的臨床教學,任務繁重。且內科涉及的醫學基礎知識多,病種復雜,理論更新快,給臨床帶教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何在臨床帶教中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同時掌握運用中西醫知識和技能,是中醫教學醫院臨床教學的核心問題,也是每一位內科帶教醫師所面對的難題。本人通過近年的內科臨床帶教,有以下體會,撰寫如下。
1合適病例著重講解
內科是一門理論知識運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對病例進行反復的分析、觀察才能培養較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我們經??梢月牭綄嵙曖t學生抱怨“實習三部曲”:被動地跟著帶教老師詢問病史,抱著病歷查房,僵硬地書寫病程記錄。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成就感而增加其學習興趣,是每一位帶教老師首要思考的問題。選擇合適的臨床病例進行教學,能使課本上枯燥的知識變成活生生的事實,形象生動,易于理解,記憶深刻,然而臨床病例多而雜亂,帶教查房的時間又有限,選擇少數合適的病例著重講解尤為重要。首先應選擇常見病、多發病中病情較為典型的病人,且具備比較完整的病案、相應的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典型病案完成從問診、查體、診斷、鑒別診斷到治療、預后這樣一個完整的臨床過程,基本掌握此類疾病的發病特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遇到類似病例時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效。其次要注意選擇難易適中的病例,過于簡單,難以給學生討論和鑒別診斷的空間;如果過于復雜或罕見,則會使帶教查房變成填鴨式的教學講課,不利于激發學生對疾病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還要注意病例選擇的中醫特色,可安排一些多證型相兼或者是可以從不同角度辨證的案例,培養學生基本的辨證思路,使學生逐漸認識并掌握臨證時應有的思維技巧和治療思路。此外,還可以選擇中醫和西醫兩方面都具有可爭議性的病例,爭議性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思考并展開討論。當然,查房前應提前告知第2天的查房內容,讓學生翻閱病例,熟悉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并事先查閱該類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對需解決的問題有初步的了解及疑問,有利于查房時的師生互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問診體查樣樣基本
疾病都具有一定的病史、癥狀和體征,病史、癥狀的收集在于醫生的“問功”,而陽性體征的發現在于體格檢查的正確與否。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面對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問題的脫節,在問診時常常思路不清,主次不分。帶教老師應針對學生缺乏臨床實踐經驗及應變能力、缺乏獨立性的弱點,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多練習、多思考、多總結,增強其臨床實踐的思想性和科學性,避免隨意、盲目性。另一方面,由于臨床思維的對象是不同的病人及其不斷變化的病情,要認識到觀察和判斷有明顯的動態性[2]。學生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習如何尊重病人,如何把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如何引導病人述說病史,這對培養學生的職業態度、醫德醫風,獲得可靠的病史資料,都有切實有效的幫助。體格檢查手法生疏且不規范,檢測順序錯誤,遺漏陽性體征是醫學生的常見表現。帶教查房時對每個病人都進行系統全面的體檢示范是難以辦到的,帶教老師可以對輪科的每一批學生作一次全面的體檢示范,以后每一天的查房中有順序地針對某一個體檢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的講解和示范操作,次日再對另一個體檢內容進行講解和示范,如此連續進行,把眾多的內容分解消化在每一天的查房之中,學生容易消化,老師也不用屢次示范操作[3]。在實習生進行??茩z查時,帶教老師及時糾正學生操作錯誤的同時,要特別引導學生注意所查病人重要的陽性體征及其在病程演進中的變化,培養學生操作的細心、耐心,學會從體查中尋找臨床診療的線索。善于運用舌象與脈象尋找辨證依據,是中醫院內科帶教的特色和重點。剛進入實習期的學生常會感到難以掌握舌象、脈象的辨證要素。可首先讓學生結合八綱辨證,學會用舌象辨寒熱、脈象辨虛實的基本運用,再逐步深入。舌診時注意提示學生從舌形、舌態、舌質、苔色、苔質、舌底絡脈等各個角度觀察、比較;切診時一邊結合患者的典型脈象,一邊讓學生默默回憶相關脈象的文字描述,讓學生通過親身體會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
3師生互動好問連連
徐經世治療哮喘分析論文
摘要:徐經世老中醫認為,哮喘的發生、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肺氣虛、脾陽虛、腎陽虛和陰陽兩虛,治療應抓住緩解期,立足治本,肺脾腎三臟同治,以宣上納下、化痰和絡、扶正固本為治則。喘證病機多屬肺、腎二臟病變,須辨虛實,實證易治,虛證易累及于心,應益氣養陰、納氣平喘,佐以通利之劑。若病久耗氣傷陰,易生瘀滯,故在補腎納氣治本之中,常寓活血通絡。
關鍵詞:徐經世名醫經驗哮喘驗案
徐經世,男,號筱甫,安徽巢湖人,1933年出生于中醫世家。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全國第二、三、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安徽省首屆名中醫,先后榮獲全國首屆“中醫繼承特別貢獻獎”、“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F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肝膽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中醫藥學會顧問、肝膽病專業委員會主任。擅長治療內科疑難雜癥。徐經世老中醫在長期臨證過程中,在理論和實踐上對治療哮喘病積累了豐富經驗,對于臨床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扶正固本,宣上納下,佐以化痰和絡
哮喘是呼吸系一種常見病,圖治頗為棘手。中醫將其分為哮病、喘證。丹溪承前人之學,把“哮”作為一個獨立的病名,并以發作性的特點而區別于喘證。所謂“喘以氣息言,哮以聲響言”,而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的宿根是痰濁,故“專主于痰”;喘為短氣,不能接續,以氣為病,治以納氣。因為肺主氣,腎主納氣,即使喘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但應屬肺、腎二臟病變。不過在轉歸中,如新感宿邪相引,痰氣相擊,哮鳴有聲,即由喘而發為哮。如張景岳“喘有宿根,遇寒即發,或遇勞即發者,亦名哮喘”。徐老析之,認為兩者存有內在演變,久喘即傷肺氣,又可影響脾肺功能,而至脾虛生痰,腎不納氣,由實轉虛。哮喘的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即肺氣虛→脾陽虛→腎陽虛→陰陽兩虛,是由陽虛日久,陽損及陰,導致陰陽俱虛的病理過程。治療分急性發作和緩解期,發作以治其標,緩解圖之其本,雖所用方藥頗多,能獲一效則難以尋求。徐老認為,應抓住緩解期,立足于本,主以三臟同治,宣上納下,化痰和絡,扶正固本的治則,可收良效。
案例一:周某,女,29歲。2002年11月19日初診。哮喘病史數年,每遇風寒或刺激物則發作,今又復起,喉中痰鳴,痰多色黃,五心煩熱,舌紅苔薄,脈來弦數,此乃痰濁壅塞、肺失肅降之征,擬以清化痰濁、肅肺平喘為先,方藥:南沙參12g,杏仁10g,炙桔梗10g,瓜蔞皮15g,葶藶子15g,蘇子10g,萊菔子10g,蟬蛻6g,夜交藤25g,炙麻黃3g,車前草15g,粉甘草5g,7劑。二診:自進藥后癥狀緩解,熱痰已除,轉偏寒象,大便偏稀,舌淡苔薄,脈象緩滑,仿甘桔二陳加味為用:炙桔梗10g,光橘紅10g,姜半夏10g,炙五味10g,炙麻黃5g,川干姜3g,蟬蛻6g,夜交藤25g,金沸草10g,車前草12g,粉甘草5g,10劑。三診:經診兩次,服藥10余劑,咳喘已平,夜能平臥入寐,飲食、二便如常,擬方以圖其中,扶土瀉木,方藥:生黃芪25g,關防風10g,焦白術15g,廣橘紅10g,炙桔梗10g,杏仁10g,炙麻黃3g,川干姜3g,蟬蛻6g,夜交藤25g,炙五味10g,粉甘草5g,10劑,病已緩解,注意生活起居,避免風寒及刺激性事物,如有不適,再藥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