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生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8 23:07: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木材生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市木材生產述職述廉報告
按照伊紀發【2009】16號文件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
況,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十七屆三次全會、省紀委十屆四次和市紀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委新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總結過去述職述廉成功經驗,嚴密述職述廉工作程序,完善述職述廉工作方案,聯系木材生產機械設備管理的實,進一步發揮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紀檢監察綜合作用,建立預防前置、關口前移和規范有效的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監督約束機制。
二、時間
從2009年11月1日始到2009年12月5日至
商品木材生產計劃通知
根據市林業局林字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將我鎮年度商品木材生產計劃下達給你們,并就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次下達的木材計劃十我鎮年度商品木材生產的最大限量,各村要在1個月內通知農戶(林權所有者),提交申請。
二、把握程序,精心操作。堅持“兩榜公示”,計劃分配與采伐許可證發放“雙線運行”,木材生產計劃分配必須與可采伐資源緊密掛鉤,不搞平均分配,不分配給無采伐資源的農戶,更不能將計劃切塊分配給加工企業和木材經營商販。
三、基本原則
年木材生產計劃下達和管理遵循如下原則:
1、管理雙線運行。木材生產計劃按照省-市-鄉-村-戶逐級下達,林木采伐許可證由市林業局統一核發。
全縣部分木材生產計劃管治暫行方案
第一條為規范集體(個人)部分木材生產計劃管理,增強計劃分配的科學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保障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落實林木處置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我縣林木所有者采伐林木作為商品銷售的,必須納入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嚴格按計劃采伐。但是,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上個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第三條計劃分配的原則。
(一)嚴格限額采伐管理原則;
(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三)堅持基礎設施建設、特殊困難優先的原則;
淺談森林采伐木材生產成本核算管理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木材實際經營狀況,浙江省也在不斷加強森林采伐木材管理。木材生產一直以來都是林業的中心,而木材生產成本核算也是林業企業會計核算的主體,而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森工企業生產經營也從逐漸轉移到生態建設中來,其木材生產作業方式和經營管理發生變化,傳統的木材生產生本核算方法和管理已經難以滿足當下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因此規范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加強木材生產生本核算管理勢在必行。
1 當前木材生產成本核算特點
隨著林業企業逐漸將木材生產重心轉移到生態建設軌道上,木材產量逐步調減,木材生產作業方式發生極大的改變,傳統的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因此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1.1 以撫育擇伐為主的木材生產作業形式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傳統的大面積皆伐的木材生產作業形式已經逐漸被摒棄,更多的是選擇撫育擇伐的形式進行,這導致了木材產量大幅度下降,呈現多而散的生產作業特點,大規模采伐、生產、運輸的形式逐漸消失。
1.2 勞動組織形式發生改變
有關木材生產全年計劃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市直有關單位:
根據《省林業廳關于轉變林木采伐方式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通知》(閩林綜〔年〕19號)及南平市有關工作要求,為切實轉變林木采伐方式,建立皆伐面積限額制度,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轉變林木采伐方式。根據武委[2010]95號文件內容中“禁止天然闊葉林的采伐,暫停對天然針葉林皆伐,坡度大于25度的一般人工用材林實行擇伐,全市年度皆伐面積不超過十一五期間皆伐面積的50%以內。”的有關規定,年度采伐指標實行采伐出材與皆伐面積雙重控制(具體木材生產計劃見附件)。
二、根據武政辦[2007]52號文件有關規定,繼續執行“份額分解、分類排序、公開透明、強化監督”的采伐指標分配機制,落實林木采伐處置權。各鄉鎮、街道要做好排序工作,將采伐指標及時落實到山場,對參加采伐指標“公平、公正、公開”分配排序的集體人工用材林,不再分大、中、小徑材,其中杉木、馬尾松最低主伐年齡分別為16年、21年。市監察局、林業局要加強對木材采伐指標分配使用情況的監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分配木材采伐指標。
三、加強閩北新興發展區域保護與控制。根據南政綜〔2009〕227號文件精神,我市閩北新興發展區域內的五夫鎮劃定為保護與控制區域范圍,禁止采伐天然林。根據市委關于研究加快推進五大戰役工作專題會議紀要([2010]25號)的要求,興田鎮轄區內暫停林木采伐審批。
四、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和監督機制。對于國有林,仍執行伐前撥交、伐中檢查、伐后驗收等監管制度。對于集體林(含個私林),森林經營者對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自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林業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并視情況組織對伐中、伐后進行檢查。
木材生產機械局保密工作總結
市國家保密局:
根據市保密委《關于開展2009年年終保密工作檢查的通知》精神,我局領導對此十分重視,及時召集局保密小組成員開會,對保密自查工作進行了布置。并組織局辦公室、局黨支部相關人員對我局綜合性保密工作進行了全面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增強保密意識
保密工作事關國家安全和利益。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形勢下保密工作的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精神,局黨組主要領導及成員歷來高度重視保密工作,始終把保密工作擺上主要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并列入年終各科工作目標考核之中,做到與全局工作同時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并針對人事變動,及時對局保密工作領導機構進行調整,明確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對保密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負具體責任,各職能科室各司其責,真正對保密工作做到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落實保密責任,做到機構、責任、措施、人員四到位。
二、加強對涉密人員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一)我局根據保密工作規定,進一步完善了《保密工作制度》、《涉密人員保密管理制度》、《保密宣傳教育制度》、《計算機保密管理制度》、《要害部位保密安全管理制度》、《傳真機、復印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保密管理制度》、《會議保密制度》、《送閱、傳閱文件保密制度》、《檔案保密管理制度》等保密工作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了保密工作制度建設,使保密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嚴格按制度規范辦事程序。
木材生產機械局政務公開實施方案
一,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木材生產機械局政務公開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以及《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精神,從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出發,全面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推進質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行政管理監督機制,提高行政行為透明度和辦事效率,努力為我市的經濟發展服務。
政務公開要遵循合法、準確、及時和全面公開的原則。各類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凡是不涉及國家安全的保密事項、不涉及保密規定的內容和不對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的基本信息,在便利操作的前提下,都要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企業和群眾的監督。
政務公開的目標:要緊密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目標和進程,逐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健全政務公開程序,加強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拓寬與人民群眾的溝通渠道,形成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新局面,不斷提高木材生產,對俄森林采伐,林業公路管護,機械設備及機械行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努力在狠抓源頭、提高質量,、確保安全,在服務伊春經濟方面取得更大成績,。
二、政務公開的內容
國家林業局,省森工總局及上級部門的相關法律法規、有關政策文件、工作職能,公開下列內容:
關于加快推進木材節約和代用工作的意見
長期以來,國家積極發展木材節約和代用,進行木材生產加工剩余物綜合利用、木材防腐等保護處理、廢舊木制品回收利用與再生利用,以非木質材料替代木材,取得積極成效。但是,當前木材節約和代用工作仍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木材消費行為、消費結構還不合理,生產加工、保護處理、回收利用的水平較低。為進一步提高木材資源利用效率,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精神,現就加快推進木材節約和代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木材節約和代用的重要意義
(一)木材節約和代用是緩解木材供需矛盾、實現木材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途徑。我國是世界上木材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隨著木材消費量的不斷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快發展木材節約和代用,對滿足市場需求,抑制森林超限額采伐,保持生態平衡,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維護我國積極保護自然環境的國際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二)木材節約和代用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木材綜合利用率僅約60%,而發達國家已經達到80%以上,木材防腐比例僅占商品木材產量的1%,遠遠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木材生產和消費方式不合理,加工水平落后,回收利用機制不健全,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必須把木材節約和代用作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作為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潛力,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和循環利用率,減少木材不合理消耗。
二、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基本原則。根據我國國情,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堅持產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堅持強化監督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堅持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與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相結合。
木材加工原料利用與技術管理探究
[摘要]木材加工業是林業產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發展木材加工產業,才能夠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本文從森林資源利用的角度來體現木材加工原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結合當前已有的木材加工形式,探討提高木材加工原料利用率的方法。
[關鍵詞]木材加工;原料;合理利用;技術管理
目前,我國的森林面積為1.75億hm2,位居世界第五位。盡管我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然而,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我國目前的森林人均面積僅為0.132hm2,世界排名僅在120位,我國的森林人均面積不到世界水平的1/4。此外,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木材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的人造紙、紙板等消費能力已經名列世界前茅。然而,由于我國林地生產能力不高,森林資源相對不足,使得我國社會對木材的需求量與環境之間產生了嚴峻的供給矛盾。為了解決目前木材加工業發展的困境,本文從森林資源利用的角度來體現木材加工原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結合當前已有的木材加工形式,探討提高木材加工原料利用率的方法。
1木材加工業的發展進程
1.1發展背景
我國的木材加工業發展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我國便開始利用原木進行加工,并運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國最著名的木工匠是春秋時期的魯班,他所發明的諸多木材加工工具至今對木工師傅來說仍然受用。而直到北魏時期,我國才開始有較為初級的木材加工技術。隨著唐宋時期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唐朝年間的貞觀之治,言論自由、經濟發達,我國當時與外界交流豐富,木材加工技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當時,人們已經開始嘗試鋸開、氣干、拼合、包封等相對復雜的木材加工處理技術。在后來的明朝時期,為我國木制家具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多種復雜的木材加工技術,并逐漸促使我國的木材加工技術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