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23:10: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排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汽車庫排煙設計方案探討
摘要:住宅小區地下汽車庫排煙系統設計方案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開發商的投資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在滿足設計防火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結合一些已施工完成的工程實例,對在工程設計中消防排煙及補風形式幾種設計方案的優缺點進行比較,綜合考慮,設置合理的消防排煙、補風系統。
關鍵詞:排煙量,補風量,防火分區,防煙分區,排煙風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數量迅速增加,車輛停放問題亟待解決。由于地上用地緊缺,地價昂貴,遠遠不能滿足住戶停車的要求,致使停車位緊張問題日益尖銳。因此,地下汽車庫是住宅小區向地下空間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建筑物的地下空間修建地下停車庫成為設計單位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這樣,住宅建筑地下汽車庫的消防安全已成了認真對待的課題,它是我國建筑工程防火設計規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減少和防止火災對汽車庫的危害,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1概述
1)根據GB50067—20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汽規》)第8.2.1條:“除敞開式汽車庫、建筑面積小于1000m2的地下1層汽車庫和修車庫外,汽車庫、修車庫應設置排煙系統,并應劃分防煙分區”;第8.2.1條:“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宜大于2000m2,且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防煙分區可采用擋煙垂壁、隔墻或從頂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劃分”;第8.2.10條:“汽車庫內無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區,當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補風系統,且補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筆者通過這幾年地下汽車庫的檢查及驗收,設計單位在滿足《汽規》的條件下有四種消防排煙設計方案,下面通過舉例說明其各種設計方案的優缺點。2)某住宅小區地下汽車庫建筑面積7800m2,汽車庫凈高4.0m,該地下汽車庫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根據《汽規》第5.1.1,5.1.2條,汽車庫應劃分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4000m2。本工程劃分為兩個防火分區Ⅰ,Ⅱ,防火分區Ⅰ建筑面積均為3800m2,防火分區Ⅱ建筑面積均為4000m2,其中防火分區Ⅰ無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防火分區Ⅱ設置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根據《汽規》第8.2.10條,可不設置補風系統。對于汽車庫平時排風量與火災時的排煙量基本相當。因此,排煙系統與平時排風系統“合二為一”,排煙風機與平時排風可共用。3)現以防火分區Ⅰ(無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展開討論:防火分區Ⅰ采用活動擋煙垂壁劃分為兩個防煙分區1,2,擋煙垂壁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根據GB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第4.6.2條,活動擋煙垂壁設置在緊貼地下汽車庫的頂板下,其擋煙垂壁的高度為1.20m,每個防煙分區建筑面積均為1900m2。按照《汽規》第8.2.5條表8.2.5規定,每個防煙分區排煙風機的排煙量為31500m3/h,根據《汽規》第8.2.10條,則補風量不宜小于15750m3/h。排煙管道采用鋼板或鍍鋅鋼板制作,管道設計風速不應大于20m/s,主排煙(風)管道斷面尺寸為1400mm×400mm,鋼板厚度為1.2mm。4)排煙系統設計。該地下汽車庫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根據GB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第4.6.7,4.6.9,4.6.14條,熱釋放速率為1.5MW,車庫凈高為4.00m,設計清晰高度為2.80m,儲煙倉厚度為1.20m,煙層厚度為0.70m,排煙口采用單層格柵側排煙(風)風口,葉片水平(葉片角度可調,平時常開),每個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為4300m3/h。每個防煙分區需設置31500m3/h4300m3/h=7.33個風口≈8個風口。排煙口應設置在儲煙倉內,且排煙口的設置應滿足防煙分區內的任一點與最近的排煙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大于30m,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0m/s。排煙口與附近安全出口相鄰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5m。排煙風機選用離心風機或排煙軸流風機,在風機的吸入口處設置280℃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風機應滿足280℃時連續工作30min的要求,排煙風機與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連鎖,當該閥關閉時,排煙風機應能停止運行。排煙風機應設在專用機房內,且風機兩側應留有600mm以上空間。排煙系統流程:煙氣(風)→排煙(風)口→風管→280℃排煙防火閥→消聲靜壓箱→消防排煙(風)→止回閥→機房豎井(土建豎井應內襯鋼板管道制作)→單層防雨百葉窗→室外。5)補風系統設計。a.消防補風機選用混流式風機,補風機應設在專用機房內。b.補風機的送風管道在穿過風機房的隔墻處應設置70℃的防火閥。當補風口設置在同一空間內相鄰的防煙分區時,補風口位置不限;當補風口與排煙口設置在同一防煙分區時,補風口應設置在儲煙倉下沿以下;補風口與排煙口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補風口的風速不宜大于10m/s。c.補風系統流程:室外→單層防雨百葉窗→機房豎井(土建豎井應內襯鋼板管道制作)→止回閥→電動風閥→補風機→70℃防火閥→雙層百葉送風口。
2各種排煙與補風系統方式介紹
中庭建筑火災排煙措施
據火災統計分析,火災過程中造成人員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煙氣和熱,占火災中死亡人數的75%~95%。因此,研究探討建筑火災中煙氣在建筑內部的流動特性,對進行合理的建筑防火、防排煙設計,控制火災的蔓延擴大,減少傷亡及財產損失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一)中庭建筑的定義
《民用建筑防排煙設計規程》中給出的中庭的定義為:三層或三層以上、且短邊不小于6m的大容積空間,即稱為中庭。
(二)中庭建筑火災中煙氣層的形成
中庭建筑的煙氣流動不同于普通建筑,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煙氣在上升過程中會卷吸大量周圍冷空氣,并可能導致以下兩方面的后果:一方面,火災產生的高溫氣體上升到火焰上方形成煙羽流,煙羽流受熱浮力驅動上升,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卷吸周圍的空氣,在浮力、膨脹力和“煙囪效應”等作用下,煙氣上升到頂棚,進而沿頂棚四周向下擴散填充,形成煙氣層。隨著火災的發展,煙氣層厚度不斷增加,當煙氣層下降到其它層頂棚以下時,熱煙氣就會逐漸蔓延到著火層以上各層。另一方面,煙氣在中庭的上升過程中,由于層高較高,隨著高度的增加,煙氣通過上部墻壁開口、縫隙、建筑導熱構件等散熱很大,煙氣溫度逐漸降低,其上浮力越來越小,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會出現“層化”現象,即在火災初期火場溫度較低,同時煙氣在上升過程中被不斷卷入的低溫空氣冷卻,部分下落,在未達到頂部空間時就橫向擴展,逐步停止上升,從而在中庭的中間或稍底位置,在熱對流的作用下形成混合氣流,致使煙流方向倒轉。實驗證明,相當多的煙氣在上升到22m后,再上升的速度已相當緩慢,常常無法到達中庭建筑頂部而懸浮在中庭中部偏高處形成煙氣層。
(三)中庭建筑火災條件下煙氣的流動特性
鋼結構廠房自然排煙透析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企業生產倉儲用房日趨大型化,而鋼結構骨架建造的廠房,以強度高、自重輕、跨度大、吊裝施工方便和建設時間短等優點正越來越被廣大廠家所采用。但鋼結構廠房具有耐火性能低的弱點,在未進行防火處理的情況下,其本身雖然不會起火燃燒,但火災時,強度會迅速下降,一般結構溫度達到350℃、500℃、600℃時,強度分別下降1/3、1/2、2/3。理論計算顯示,在全負荷情況下,鋼結構失去靜態平衡穩定性的臨界溫度為500℃左右,而一般火場溫度達到800~1000℃,在這樣的火場溫度下,裸露的鋼結構一般在15min左右,就會出現塑性變形,產生局部損壞,造成鋼結構整體倒塌失效。
如:1992年5月無錫興業有限公司全鋼結構占地1000平方米廠房發生特大火災,將整個廠房燒得支離破碎:1992年6月上海聯合毛紡廠兩層全鋼結構廠房5400平方米,由于設備油箱形成爆燃氣體發生火災,整個廠房燒毀;1993年11月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的單層全鋼結構廠房,建筑面積58752平方米,由于人為縱火,導致這個廠房鋼結構全部被破壞;2003年2月5日四川綿陽三角生活用紙制造有限公司成品2號倉庫因放火發生火災,鋼屋架建筑全部燒毀。這類建筑還存在空間大,火勢蔓延快,設備、人員密集,疏散困難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常用的自動消防設施很難發揮預期作用。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難度較大,有造成群死群傷的潛在危險。
一、建筑火災煙氣的特點
火災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隨機性和確定性的雙重特點。隨機性是指火災發生的起火原因及時間、地點等因素是不定的,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遵循一定的統計規律;確定性是指在某一特定場合下發生的火災會按基本確定的規律發展蔓延。燃燒過程與煙氣流動過程皆遵循燃燒學、流體力學等物理和化學規律?;馂牡拇_定性規律可采用工程科學的方法研究,一般室內火災的自然發展過程大體分成三個主要階段,即:初期增長階段、充分發展階段及衰減階段。
在火災發展的初期增長階段,隨著放出熱量迅速增多,在可燃物上方形成溫度較高、不斷上升的火羽流。當羽流受到房間頂棚的阻擋后,便在頂棚下方向四面擴散開來,形成了沿頂棚表面平行流動的較薄的熱煙氣層,達到了一定厚度時又會慢慢向室內中部擴展,不久就會在頂棚下方形成逐漸增厚的熱煙氣層。當火災達到充分發展階段,熱煙氣層的溫度與中心溫度相差無幾。
如果室內有通向外部的開口(如門和窗),則當煙氣層的厚度低于開口的上沿高度時,煙氣便可由此流到室外。開口便起著向外排煙的作用。在建筑火災的發展過程中,煙氣的排放相當重要,煙氣排放速率的大小決定著煙氣層高度的變化情況。當排放速率大于煙氣的產生速率時,煙氣層的高度會逐漸升高,最終保持在對人沒有威脅的高度。
地下建筑排煙模式研究
現代大型商業建筑正朝著大型化、多功能化、整體化的方向發展,集商業、餐飲、游藝、文化、休閑等功能于一體,形成了業態豐富的建筑綜合體。由于建筑規模龐大,功能復雜,且追求建筑的整體性和商業業態的連續性,現代大型商業建筑特別是大型地上商業建筑面積往往遠超過20000ITI。為了控制大片地下商業連在一起的情形,往往采用防火墻、防火隔間、下沉廣場等進行防火分隔,為了保證商業的整體性和營造空調環境,很多下沉廣場平時封閉,火災時開啟屋頂自然排煙窗排煙,以營造等效于半室外的效果,這種特殊的設計也給建筑整體排煙帶來了新的難題。下沉廣場采用自然排煙,與下沉廣場相鄰的地上半封閉商業街采用機械排煙,由于商業街直接通向下沉廣場,相鄰區域兩種不同排煙系統勢必相互影響,如何有效進行排煙模式設計,優化排煙口位置,提高火災時的排煙效率,營造人員疏散安全環境,需要進行深入論證分析。筆者將針對某具體案例進行分析。
1建筑概況與問題的提出
某城市副中心工程為4個大型綜合商業地塊聯合開發,地下共3層,其中一、二層為商業,總面積近17萬m,三層為汽車庫,各地塊之間相互貫通,商業規模大、功能多、人員密度大、正常運營時內部交通流線復雜,而建筑設計則需將緊急事件下人員疏散安全、功能使用便利合理、建筑美觀環保作為基本的設計要求。地下商業共設置了13個下沉廣場,結合防火墻、商業步行街等分隔措施將地下商業分隔為9個面積小于20000Tn的防火區塊。該項目巨大的體量形成了人員密集的地下商業街區,可類比地下商業城的概念。以其中某個下沉廣場地下二層為例,下沉廣場采用屋頂和高位側窗自然排煙,地下二層商業步行街采用機械排煙,與下沉廣場之間擬采用擋煙垂壁進行防煙分隔,剖面如圖i所示。該項目防排煙設計難點:當啟動地下商業街機械排煙時,下沉廣場下部向地下商業街內補風,補風氣流將降低下沉廣場內的自然排煙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二者之間的防煙分隔,優化布置地下商業街內的機械排煙口,減小其對下沉廣場自然排煙效果的影響,以及二者均啟動時,下沉廣場的排煙效果如何,需要論證分析。
2地下商業街火災排煙模擬及優化
2.1火災場景設計
在下沉廣場區域,大部分下沉廣場的最底層或下部幾層在每層都有一定面積的樓板覆蓋區,樓板覆蓋區也作為下沉廣場的一部分,在此稱作“下沉廣場環廊區”。以下沉廣場為例,為了考察環廊區的排煙策略,研究了環廊區設置機械排煙和利用下沉廣場上部自然排煙窗排煙兩種情形下下沉廣場的排煙效果,設置了兩種工況l、2。為了考察地下商業街最近排煙口離地下商業街與下沉廣場之間擋煙垂壁距離對下沉廣場自然排煙的影響,設置了工況3~5,如表1所示。表1下沉廣場環廊區排煙策略研究工況表下沉廣場地下商業街最近排煙口離商業街工況火災規模與下沉廣場之間擋煙環廊區排煙排煙垂壁距離/m下沉廣場相機械排煙,洞口火災時l鄰餐廳火,與環廊區邊緣8MW設有擋煙垂壁不開啟下沉廣場相利用下沉廣場2鄰餐廳火,自然排煙窗排火災時煙,邊緣無擋不開啟8MW煙垂壁利用下沉廣場地下商業街自然排煙窗排火災時310火災,1MW煙,邊緣無擋開啟煙垂壁利用下沉廣場地下商業街自然排煙窗排火災時415火災,1MW煙,邊緣無擋開啟煙垂壁利用下沉廣場地下商業街自然{{}煙窗{{}火災時520火災,1MW煙,邊緣無擋開啟煙垂壁參考上海市《建筑防排煙技術規程》對各種場所火災規模的規定,考慮噴淋失效下的公共場所火災,工況1、2設定火災為t陜速時間增長火,穩定火源功率為8Mw;工況3~5中考慮地下商業街火災,由于該區域僅作為人員交通功能,保守起見,亦考慮該處發生火災,可能的火災形式為座椅、垃圾桶等火災,設定火災為t陜速時間增長火,穩定火源功率為1Mw。筆者采用火災動力學軟件FDS進行火災煙氣仿真模擬,圖2所示為工況1和工況2的建模圖,圖3所示為工況3~5的建模圖。
民用建筑防排煙設施設計論文
簡介:本文從自然排煙設施達不到排煙目的、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壓值難以形成,機械排煙設施的排煙效果不明顯、防排煙風機的配電不符合規范要求、應設機械防排煙設施的部位未按規范要求設置等方面論述了高層民用建筑的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和施工中問題,并分析了對策。
關鍵字:自然排煙機械排煙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通常高層民用建筑的防排煙設施主要包括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閉樓梯間、避難層(間)等場所設置的防煙設施,地下室、內走道、中庭、無窗或設有固定窗房間等部位設置的排煙設施,防煙分區之間的擋煙垂壁等。防排煙設施是高層民用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設施,但由于部分設計、施工人員對防排煙設施的結構、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對國家規范標準理解不透徹,往往導致在設計、施工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排煙設施達不到排煙目的
自然排煙是一種經濟、簡單、易操作、維護管理方便的排煙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設計、施工過程中不按規范要求進行,往往導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煙設施不具備排煙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自然排煙窗的設置位置不當。從自然排煙效果考慮,排煙窗應盡量靠近墻的上部設置,目前有相當數量的自然排煙窗不是設置在墻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頂板、吊頂的距離較大,不利于自然排煙。
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探析
摘要:我國建筑高層化、多元化已經成為了發展趨勢,給消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近些年來城市建筑火災時有發生,特別是高層建筑火災往往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而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存在漏洞是導致火災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針對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在消防審核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消防審核
現階段,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正在不斷提高,對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向著多樣化發展。基于這情況,負責消防圖審的單位和人員應加強對建筑工程消防設計的審核力度,特別是防排煙設計審核,避免因排煙不暢而引發建筑火災并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1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在消防審核中的重要性
當前建筑工程的防火性能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評價建筑工程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而建筑消防審核工作的責任在消防法中有著明確規定,即通過對建筑工程中各種消防設施的設計進行檢查,確保其設置達到消防法規要求。據相關資料顯示,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的不合理是增加建筑火災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視對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的審核,確保防排煙設施在火災發生時能正常發揮作用,是避免火災蔓延、避免造成較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舉措。
2建筑工程防排煙設計消防審核的關鍵問題
地鐵站臺隧道通風排煙研究論文
摘要:介紹了防排煙設計在地鐵建筑設計及火災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國內地鐵防排煙設施的情況,并詳細地分析了地鐵建筑的防排煙方面存在的問題及防火設計的對策。
關鍵詞:地鐵防排煙隧道通風
1科學地設置防排煙設施及事故狀態下進行合理的防排煙處置,對于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地鐵站臺、隧道設置通風排煙設施是由地鐵的建筑結構決定的。與地面建筑相比,地鐵工程結構復雜,環境密閉、通道狹窄,連通地面的疏散出口少,逃生路徑長。發生火災,不僅火勢蔓延快,而且積聚的高溫濃煙很難自然排除,并迅速在地鐵隧道、車站內蔓延,給人員疏散和滅火搶險帶來困難,嚴重威脅乘客、地鐵職工和搶險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這是造成地鐵火災人員傷亡的最大原因。經統計,北京地鐵自1969年至今的34年運營歷史中就曾發生過151起火災。1969年11月11日,北京地鐵客車行至萬壽路東600米處時,在隧道內因車下放弧引燃車體起火,造成300多人中毒,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1987年11月18日英國倫敦地鐵國王十字車站電梯引發火災,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傷。2003年2月18日韓國大邱市中央路地鐵車站因縱火造成火災,造成196人死亡、147人受傷。國內外地鐵火災的歷史充分證明:地鐵車站、客車和隧道不僅會發生火災,而且一旦發生火災將很難進行有效的搶險救援和火災撲救,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災害事故。根據國內外地鐵火災資料統計,地鐵發生火災時造成的人員傷亡,絕大多數是因為煙氣中毒和窒息所致。而且地鐵是人員高度密集的公眾聚集場所,恐怖集團、邪教組織、對社會不滿分子均有可能把地鐵作為襲擊的目標,人為破壞造成的火災,其損失和影響將更為嚴重。因此,有地鐵的國家,均對地鐵的通風排煙設施極為重視,不僅將通風排煙設施做為地鐵必備和最為重要的安全設施,在各自國家的規范中明確提出了很高的設計標準和設置要求,而且無一例外在地鐵的站臺、隧道都設置了機械通風排煙設施。由此可見,在地鐵站臺、隧道科學地設置防排煙設施以及事故狀態下合理地進行防排煙處置,對于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目前國內地鐵站臺、隧道設置的通風和排煙設施的情況
因建設年代不同,北京地鐵、上海地鐵、廣州地鐵的通風和排煙系統不盡相同。總體可分為兩類。
中庭排煙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通過對超高層辦公樓及中庭火災時排煙量的計算和煙氣流向分析,認為30m以上的超高中庭仍需要進行消防排煙處理,確定了中庭排煙方式及排煙所需面積,排煙窗位置和控制方法。
關鍵詞超高中庭排煙熱量釋放著火層煙氣量煙溫煙勢流速自控排煙窗
中庭排煙的主要任務:一是在火災時能及時排除煙氣,保證人員在較好的能見度下進行安全疏散,使消防人員獲得更有效的安全工作環境,把人員,建筑物及設備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及時排除辦公層火災時涌入中庭的煙氣,防止煙氣層化,減少非著火層工作人員對火災的恐懼感,防止由于恐慌而造成不必要損失。結合上海交銀金融大廈項目就中庭煙氣來源于自身的裙房層和辦公層這一觀點進行闡述。
交銀大廈地面以上一層至五層為裙房(主要為營業,計算機房,餐飲);裙房以上為南北兩幢辦公塔樓(樓高分別是190m和230m)。南北辦公樓中間由163m高中庭相連。辦公樓和中庭的東西外墻均為玻璃幕墻,中庭的南北向與辦公樓之間由玻璃幕墻隔開,(幕墻上設一扇可開啟窗)根據消防規定中庭和辦公樓均須作消防排煙處理。
一、辦公層火災時對中庭的影響
火災發生時如何確?;馂膮^的人員在潔靜的環境下有秩序地疏散到安全區,便成為消防排煙設計的主要課題。保證人員疏散所必需的安全高度的確定對排煙量有很大影響,控制此高度實際上就是控制煙氣量。筆都根據規范和國外某些計算方法結合交銀大廈項目進行了計算,通過比較尋求最佳的設計方案。
超高層建筑防排煙系統問題分析
摘要:建筑用地的緊張使很多超高層的建筑涌現出來,在近20年間,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物產生的數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些超高層建筑物功能完善、體型高大,且活動的人員較多,因此,做好防火措施是管理人員所要關注的重點。如何做好建筑防煙和在緊急時刻的排煙設計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內容,其不但影響人們在發生緊急狀況時如何快速疏散,還影響施救人員消防撲救的效率,這更加說明了科學設計排煙系統、完善煙氣控制設施的重要性。本文筆者主要對超高層建筑排煙系統中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給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防排煙;系統;問題分析
科學的防排煙系統既能做到火前防控,又能協助火情撲救。根據調查顯示,管理人員對防排煙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設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是影響防排煙系統科學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國內外發生的重大火情表明,在火災發生時,煙氣是造成人員傷亡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對超高層建筑物的防排煙系統的設計與完善一直是人們的關注點,需要對如何提高超高層建筑物防排煙系統的科學性進行探究。
1儲煙倉厚度和最小清晰高度
當火情發生時,為了快速將建筑物室內的煙氣排到室外,會使用兩種排煙系統,分別為自然排煙系統與機械排煙系統,這兩者所需要的動力不同,系統設計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儲煙倉高度和最小清晰高度依然是衡量我國防排煙系統的主要因素。其中儲煙倉高度對排煙口的面積和數量發有著重要的影響;而最小清晰高度則主要是為了保證室內人員安全撤離以及施救人員可以迅速控制火情的最低標準,無論是自然排煙還是機械排煙的系統設計,都必須達到這個指標?!督ㄖ罒熍艧熛到y設計標準》(GB51251-2017)指出,為了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室內空間的高度以及走道的空間高度不作硬性要求外,其他區域的凈高度應當嚴格高于3m,且保證室內的排煙口都要設置在儲煙倉的內部。尤其當使用機械排煙系統時,更應當注重儲煙倉的內壁厚度,保證排煙口的數量不會受到影響。經研究表明,室內高度、儲煙倉的厚度以及最小清晰度應當滿足以下關系:H-d>Hq(1)式中,Hq表示最小清晰高度;d表示儲煙倉的厚度;H為室內的凈高度。
2地下樓梯間的防煙系統設計
高層建筑消防防火排煙設計效果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層建筑的建設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而在高層建筑工程的設計與建設中,消防防火排煙設計的合理性會對整體工程的消防防火質量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最大限度確保用戶的生命與財產安全?;诖耍恼聦Ω邔咏ㄖこ讨械南婪阑鹋艧熢O計進行分析,期望可以為高層建筑工程消防防火排煙設計質量的提升和整體工程的安全保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層建筑;消防防火;排煙設計
目前,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極易引發火災,因此在設計高層建筑物時必須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在進行高層建筑工程的設計和建設中,加強消防防火排煙設計是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也可以促進高層建筑工程行業的良好發展,滿足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所需。因此,在具體的高層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對其消防防火排煙設計加以重視,根據實際工程需求,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進行設計,以此來保障整體工程的消防防火排煙效果,盡最大限度降低火災對居民的不利影響。
1高層建筑火災事故的主要特點
1.1火勢蔓延速度快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之后,火勢的蔓延速度非???,很容易出現立體火災情況,為消防救援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同時,在火災發生時,高層建筑也很容易出現煙囪效應,這種情況的主要形成原因是高層建筑工程內部有電梯間、樓梯間和管道井等多種管道,這些管道都會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通道,進而很快形成煙囪效應,導致立體火災發生,進一步擴大高層建筑的燃燒面積[1]。
熱門標簽
精品范文
1排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