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煙系統范文

時間:2023-03-18 12:42: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排煙系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建筑;防排煙系統;設計

近些年,我國城市建設實現飛躍發展,建筑業在這一過程中規模不斷擴大,建設質量也在逐漸提升。建筑火災發生過程中,受到煙氣危害影響,對人員死亡造成直接威脅,此種類型人員死亡比例相比于總因素數值攀升至80%左右?;诖?,在建筑發生火災后,需將火災控制在一定空間內,或利用最短的時間將煙氣其排除到室外,因此確定合理的防排煙系統是建筑防火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1建筑工程中防排煙系統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發展速度較快,但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產生較多消防安全隱患,此種問題凸顯了防排煙系統在工程使用中的作用。在火災發生后會產生大量濃煙,嚴重損傷人體,對人們的逃生造成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均會受到威脅?;馂纳傻臒煔?,會造成空氣中含氧量降低,人們在窒息影響會逐漸死亡?;诖?,建筑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和構建可確保及時有效擴散煙霧,用戶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護[1]。

2建筑防排煙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機械防煙設置未滿足標準需求

防煙系統中選擇的風機型號不滿足標準,通常情況下需要依據相應要求對機械加壓送風量數值進行計算,但人們通常將規范值作為標準,過程中并沒有按照標準開展計算工作,因此風機風壓數值與實際風量并不符合防煙標準。其次,送風口的位置設計不合理。針對樓梯間豎向系統中的送風口,其通常是使用常開的百葉風口,但設計過程中風口規格相同,在風機和風口距離相對較遠情況下,會產生風量不足的問題,嚴重情況下會造成末端風口風量數值接近于0,難以提高防煙效果。每個建筑物都是不同的,各個建筑物均存在差異性,在設置加壓送風系統過程中,需根據不同的要求設置加壓送風系統。

2.2自然排煙設計弊端

自然排煙過程中并不需要借助設備實現火災煙氣的排放,過程中會借助火災發生時產生的熱壓完成煙氣從排煙窗順利排出,具有經濟性,在火災發生過程中,即使電源中斷也不會影響系統功能發揮。自然排煙設計工作中存在較大缺陷和不足,性能也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比較常見的因素有建筑自身密封性能、室外環境中的風向與風速以及熱壓作用等,自然排煙設計通常是利用煙氣浮力完成排煙,在室外環境中風力比較強勁情況下,會出現煙氣倒灌情況,煙氣會加速在室內蔓延,難以滿足預期排煙效果。在冬季排煙過程中,會出現開口難以進行排煙的情況,室外空氣會通過開口位置進入到室內中,過程中沒有利用有效措施解決,會造成煙氣借助電梯井或者是樓梯井傳播。夏季階段,建筑物內部出現下降氣流,煙氣傳播到防煙樓梯前室以及樓梯間等,對人員正常疏散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不利于消防工作順利開展[2]。

2.3加壓送風問題分析

送風量的確定需要結合實際需求,過程中不能盲目進行,設計過程中需要依據相應規定確保計算準確性,避免過程中對防排煙系統功能發揮造成影響。設計建筑防煙系統過程中,需要利用精確的參數數值選擇加壓送風機,設計階段,需有效計算加壓風機全壓參數,在選擇防煙組合方式以及加壓送風機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需要依據相應規范和標準進行,但多數設計人員不夠重視規范以及標準重要性,造成正壓數值設計缺乏合理性,后續工作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2.4機械排煙設施排煙未滿足標準需求

排煙整體質量以及效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的一項是排煙口設置不夠合理,一般情況下,設置排煙口過程中基本是安裝在頂棚火接近頂棚的位置,多數建筑防排煙系統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并沒有按照要求安裝排煙口,將其放置在墻下部分,因此煙氣難以順利排除。這一過程中排煙口設置不夠合理,也會影響人員疏散效果。

3火災特點分析

建筑產生火災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種:1)火勢蔓延相對加快,依據相應測算數據,火災形成的煙氣,處于水平方向上的實際擴散速度顯示為05~3m/s,沿樓以及豎向擴散速度數值顯示為3~4m/s。建筑高度假設為100m,并沒有針對豎向井道開展防火分隔措施,或者是防火處理效果較差,火災生成的煙氣極有可能在30s內擴散到頂層位置;2)煙囪效果,極易出現立體火災?;馂陌l生后,煙囪效應主要出現在高層建筑中的豎向管徑以及共享空間等部位,煙火蔓延速度不斷加快,通常水平方向蔓延速度數值顯示為05~08m/s,垂直方向上蔓延速度數值可達到3~4m/s。這一過程中,火災實際蔓延途徑可順著外墻窗口朝上升騰或者是彎曲,嚴重情況下會出現跳躍式向上蔓延,極有可能造成鄰近建筑物燃燒情況.室內環境中溫度數值會伴隨燃燒時間持續上升到,在外部新鮮空氣進入后,極有可能發生轟燃。

4建筑防排煙系統設計內容分析

工程實例:甘肅某幼兒園綜合樓項目建筑面積522211m2,共設有12個幼兒班,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隔震層),建筑總高11600m,層高均為36m,吊頂后凈空高度為28m,室內外高差03m,建筑主要功能有:活動室、寢室、辦公室、食堂等。一至三層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主要平面布置如下:⑤-⑥軸交-為中庭,長寬分別為69m、51m;一至三層南北側為活動室兼寢室,建筑面積分別10814m2;一層北側為操作間;中間布置凈寬約25m的內走道;一至三層設置兩部開敞樓梯間;全樓均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4.1排煙系統設計

活動室兼寢室排煙系統設計:每間活動室建筑面積均大于100m2,依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463條的規定,每間活動室設置有效面積不小于該房間建筑面積2%的自然排煙窗。中庭排煙系統設計:⑤-⑥軸交-建筑專業定義為中庭,暖通專業按照中庭設計排煙系統。中庭采用機械排煙系統,依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第465條第1款,本工程中庭周圍場所設置排煙設施,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量小于107000m3/h。若采用自然排煙系統,按自然排煙窗的風速不大于05m/s計算有效開窗面積,即外窗可開啟面積為107000/3600/05=594m2。內走道排煙系統設計:本綜合樓內走道采用機械排煙系統。依據《煙規》463條第1款的規定,按照排煙量應按不小于60m3/(h·m2)計算,且取值不小于15000m3/h。依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第423條的規定,在敞開樓梯間的入口處設置固定式防護玻璃擋煙垂壁,擋煙垂壁底部距離20m。采用自然排煙系統時,內走道設置有效面積不小于走道、回廊建筑面積2%的自然排煙窗,依據《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433條第1款,自然排煙窗設置在室內凈高1/2以上,即敞開樓梯間設置柔性活動式擋煙垂壁,擋煙垂壁底部局地高度為14m。

4.2排煙系統設計探討

中庭的定義:文獻[3]對國內外中庭的定義做了相應的分析,我國國家相關規范未對中庭做出類似于上海市地方標準DG/TJ08—88—2021那樣的準確定義,這對實際工程設計過程產生了一定的困擾,實際設計工程中有很多將一二層通高門廳部分也定義為中庭進行相應的排煙系統設計的項目,如醫院或學校綜合樓門廳一二層通高的大廳等。如在實際項目設計時,若將一二層通高處定義為中庭,由于自然排煙窗不滿足要求,需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此時需要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這樣設計的合理性有待商榷。筆者認為,在具體工程設計過程中,可不必硬套規范對于中庭的定義,而是應該根據不同建筑類型確定合理的排煙系統,在保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經濟合理[3]。1)中庭排煙系統對比計算:若本工程中中庭定義為采光天井,按照《煙標》463條凈空高度大于6m的場所計算:①最小清晰高度Hq=16+01·H'Hq=16+01·28=188m②熱釋放速率的對流部分:Qc=07Q(kw)Qc=07×15×103=1050kw③火焰極限高度:Z=188m(燃料面高度按貼地面取值)當Z>Z1時,Mρ=0071Q13CZ53+00018QC當Z£Z1時,Mρ=0032Q35CZ=0032×105035×188=391kg/s④煙層平均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ΔT=KQC/MρCρ自然排煙時:ΔT=05×1050/391×101=1356K機械排煙時:ΔT=10×1050/391×101=2712K⑤自然排煙量計算:T=T0+ΔT,T0=29315K,ρ0=12kg/m3V=MρT/ρ0T0=391×42875/12×29315=477m3/s機械排煙量計算:T=T0+ΔT,T0=29315K,ρ0=12kg/m3V=MρT/ρ0T0=391×56435/12×29315=628m3/s查《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表463,機械排煙量為V1=87000m3/h自然排煙系統、機械排煙系統排煙量為max(V,V1)==87000m3/h,采用頂開窗的自然排煙窗有效面積計算:S=87000/3600/06/14=27m2。綜上所述:本工程當采用自然排煙方式時,按《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凈空高度大于6m空間計算自然排煙窗可開啟有效面積面積27m2,按照中庭計算時排煙窗可開啟有效面積為60m2。按凈空高度大于6m空間計算機械排煙量為87000m3/h,按照中庭計算為107000m3/h。很顯然,按照高大空間和中庭設計排煙系統,不管是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量還是自然排煙系統的自然排煙窗的有效開啟面積,兩個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紤]每棟建筑在空間布局、火災危險性、排煙系統和排煙量計算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排煙系統啟動時間、建筑內人員年齡及體能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中庭的排煙設施應根據不同的建筑形態,綜合火災模型和實際經驗指標,選擇合理的排煙方式。2)敞開樓梯間人口擋煙垂壁設置:原設計設置自然排煙系統系統時,設置活動式柔性擋煙垂壁,擋煙垂壁底部距地14m,此時雖然滿足《煙規》433條的有關規定,但是走道凈空高度28m,擋煙垂壁距地14m時,不利于火災時人員疏散,且《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50253—2019第633條規定,地下室、局部夾層、走道等有人員正?;顒拥淖畹吞巸舾卟粦∮?0m,結合建筑內火災時煙氣流動特點及人員疏散要求,建筑物中具有多層的連通空間,其上層、下層分屬于兩個不同防煙分區,為了防止煙氣向上層蔓延,給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帶來困難,筆者建議在實際工程中,在敞開樓梯口設置擋煙垂壁時盡量使得擋煙垂壁底部高度大于2m,以滿足火災時人員緊急疏散的需要。

5防排煙設計措施分析

5.1全敞開式室外疏散措施

全敞開式室外疏散設施中主要包括全敞開式室外疏散樓梯、屋外停機坪以及檢查用梯等。此種樓梯可實現與外界的直接相通,避免受到煙氣干擾?;馂陌l生時,不能從其他疏散措施中脫離,部分高層建筑可利用屋頂停機坪進行空中疏散;檢查用梯危險性相對較高,并且疏散操作難度較大,僅可以將其作為輔助疏散措施使用。室外疏散樓梯可為人員疏散提供重要安全保證,造價成本較低,結構比較簡單,并不會占用建筑室內空間,全敞開式室外疏散樓梯在防排煙以及安全疏散過程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5.2借助通風空調系統開展防排煙工作這種設計可對原有設備進行充分利用,投資成本得以節約。系統運行會借助非著火區送風,及時對著火區排煙,以此方式實現防排煙目的,實現非著火區送煙,是通過風機以及送風口等,對非著火區進行送風,促使這一區域構成正壓,避免煙氣繼續朝著非著火區蔓延;針對著火區排煙是將原來的送風口作為排煙口,利用獨立的排煙管道將煙氣順利排出室外。送風口以及排煙口位置均需設置自動化裝置,在煙氣溫度數值較低情況下可實現自動關閉。風道部分使用不燃材料,增加材料厚度,起到絕熱的目的[4]。

5.3電梯井用作防排煙設施

針對高層建筑來說,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電梯井是否用作自然排煙或者是正壓送風。高層建筑中設置的電梯井,建筑內部設置具備排煙效果、滿足相應規范要求的機械排煙系統,電梯井可進行自然排煙;反之可將其用作正壓送風豎井。建筑內部設置具備防煙效果并且滿足相應規范要求的機械防煙系統,電梯井在一定條件下可作為自然排煙使用;在建筑內部并沒有設置機械防排煙系統,或者是這一系統的防煙效果并不能滿足規范要求,需可結合電梯井送風量數值對結果進行計算,以此確定防煙方式,電梯井可同時作為正壓送風豎井使用。電梯井作為自然排煙井使用過程中需要實現與大氣相通?;诖?,需要在電梯井頂部位置設置排煙口,排煙口閥門部分需實現自動化開關,發揮防雨以及排煙的作用。電梯井用作自然排煙需要在某層電梯門的上部墻壁處設置排煙口或者接排煙用的風管,設置防火閥門,這一閥門可進行手動控制,也可進行自動化控制。與此同時,需要注意避免煙氣進入到電梯房中,避免直接打開電梯門排煙,人員疏散過程中不會出現誤入電梯造成傷亡的現象。

6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等系統聯合使用中注意問題分析

設計通風系統、空調系統以及排煙系統過程中,凸顯獨立性,維護管理工作也比較便捷,不存在復雜技術,但其中也存在較多弊端,其一是建設造價成本增加,與規范經濟理念不符合;其二是空間較小,兩個系統的風管布置存在局限性;其三是機械排煙系統運轉條件是在發生火災時,平時僅僅是定期檢修,部分建筑在投入使用后排煙系統并未運行過,傳動機構逐漸銹蝕難以運作,排煙閥門部分也出現易熔片脫落情況,控制系統失去靈活性等,基于上述種種情況,排煙系統難以有效發揮作用,也面臨成為火災蔓延通道的風險[5]。出于節省建筑空間目的,建設投資成本降低,保證排煙系統穩定性,一般情況下會利用兩種系統聯用方式。系統聯用,在日常運行過程中按照通風空調系統運行,火災發生時會切換裝置自動轉換為排煙系統完成排煙工作。此種設計系統會保證始終處于運行狀態中,增強其可靠性。除此之外,排煙與通風空調系統聯合應用后,可借助更加完善的自動控制管理系統,實現遠距離中央控制,大大提升檢測控制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兩種系統聯用過程中,需利用更具可靠性的防火安全措施,排煙系統要求得以滿足,通風要求也要滿足。

7結語

建筑防排煙設計中出現不合理情況,極有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后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伴隨我國建筑多元化發展,防排煙系統設計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基于此,設計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需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確保防排煙系統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人員可獲得安全疏散,及時完成火災撲救,有效降低損失,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思成GB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中關于排煙設計若干條文分析[J]暖通空調,2020,50(12):13-19

[2]魚晟睿地下超長區間隧道取消中間風井的防排煙系統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53(03):379-385DOI:1015986/j1006-7930202103009

[3]賴慶林,陸葵建筑中庭排煙設計若干問題探討[J]暖通空調,2020,50(7):84-90

[4]田東,李新偉,馬濤基于BIM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構件系統設計分析與研究[J]建筑結構,2016,46(17):58-62DOI:1019701/jjzjg201617011

篇2

關鍵詞:公路;隧道;防排煙系統

一、引言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公路隧道數量短時間內大大增加,特長的公路隧道也不斷出現。公路隧道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其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是致命的傷害。如此看來,做好公路隧道的防排煙系統的設計意義非常重大。目前我國已經頒布并實施了公路隧道消防技術有關的規范和標準,這給科學合理的設計防排煙系統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持。

公路隧道設計規范總則中指出,隧道的規劃和設計要能充分將其功能發揮出來,還要滿足經濟安全的基本原則,這也是公路隧道規劃和設計者必須要首先解決的重要問題。公路隧道設計首先要進行勘測、尋找資料,充分考慮地形、地質、水文、氣象、地震以及交通量、營運和施工條件,使得隧道設計滿足其功能。本文以我國現行公路隧道設計規范為標準,淺談公路隧道防排煙系統設計研究。

二、公路隧道的通風、防排煙系統

公路隧道的通風、防排煙系統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當發生火災時,能夠成功的實現人、煙分流,即當隧道由于火災產生煙氣時,要將煙氣和人員進行有效隔離,使避難的人能夠在避開煙氣,從而成功的實現避難和逃生。同時,還要啟動隧道內的人員疏散指示燈,使避難人員能夠成功的疏散,并使救援人員有時間實施營救。

1.公路隧道通風系統的設計及要求

公路隧道的通風設計必須考慮火災工況及其對策,根據隧道長度、平曲線半徑、縱坡、交通條件、環境條件和火災危險性等因素進行防排煙設計。隧道內個別場所必須按公路隧道消防設計相應技術規程設置獨立的機械正壓送風系統。可以考慮將整個隧道劃分為一些單獨的通風區段。對所劃分的各個區段分別設置獨立的防排煙系統。若隧道通風與防排煙系統合用時,必須符合防排煙系統的相應設置要求。同時,根據各個區段的交通量大小和負重,進行實際的管道大小設置和計算,以減少經濟投入。每個區的送排風管道,要能夠保證,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煙氣能夠從獨立的排煙口排除,隧道內的煙氣通過排煙斜、豎井排出,使避難人員在短時間內成功逃離火災現場。

2.公路隧道采用垂直方向的排煙方式

在火災發生時,因為煙氣的溫度高于空氣,煙氣就會自下而上的擴散開來。煙氣的擴散導致排煙管道內其它的流速降低,從而減小了排煙管道內部的壓力,這樣就使得隧道和煙道之間形成了一個壓力差。上下行公路隧道采用垂直方向的排煙方式,就能夠利用這個壓力使隧道內的煙氣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煙道中,從而很好的提高了排煙效率。對左、右線區,可分別采用雙豎井、雙斜井或單豎井加隔板雙風道的送排風方式。對各風道,可以采用加射流風機加壓送風。其中風機可選用雙向可逆射流風機,排煙風機可選用離心風機或排煙軸流風機。同時,垂直方向的排煙管道,能將避難人員與煙氣進行有效的分離,更好的保障了避難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3. 公路隧道的防排煙系統設置

例如,在設計上下行隧道時,隧道內必須設置用于應急事故照明的燈泡,以及疏散導流指示標志。當發生火災時,要同時開啟兩條通道上的防火卷簾,以及所有的信號燈給出指示信號,提供車輛及人員疏散通道,使上下行隧道可以相互作為對方的緊急事故避難通道。這樣就能保證在火災發生時,避難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逃離起火隧道,避免人員受到煙氣傷害。同時,救援人員和消防車可以在安全的隧道內,利用聯絡通道進入著火隧道實施滅火救援。在隧道內劃分的各個防排煙分區中,在通向公路路面的出口處要設置擋煙垂暮,以便阻止煙氣進一步擴散開來。

4.公路隧道防排煙系統的性能要達標

公路隧道的排煙風機和整套的供電設施的性能一定要達標,尤其要嚴格規范隧道排煙風機的耐火性能指標。因為在火災發生時,高性能的排煙風機更能經得住災情的考驗,能夠耐得住火災,為避難人員的逃亡和消防人員的施救贏得更多寶貴的時間。將風機電源箱設置在安全的地方,同時對風機房間內的供電線路進行嚴格的耐火保護,從各個方面提高線路的實際耐火性能。這樣才能夠保證,在火災發生時,電源線路能夠更好的運轉和使用,滿足實際人員疏散需要。

總而言之,雖然我國的隧道工程建設發展和投入使用的時間還很短,但是到目前為止所有的隧道使用都還是很安全的。這表明我國的隧道工程建設進展的很順利,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國的公路隧道防排煙系統的設計還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在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公路隧道防排煙系統的設計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吸取國外的成功經驗,建立合理的隧道防排煙系統,為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任。

參考文獻:

[1]彭立敏;楊高尚;張進華;趙明橋;;隧道內火災煙氣流動對疏散救援的影響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2期

[2]張娜,戴國平,郭光玲,馬世杰;坡度隧道中煙氣控制的CFD模擬研究[J];公路;2005年05期

篇3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排煙;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產生大量的煙氣和熱量,如果消防排煙系統設計不合理,導致有毒煙氣肆意蔓延,容易引起被困人員恐慌失措,搜救人員困難重重,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設計科學合理的消防排煙系統,及時排除煙氣,才能為人員的安全疏散和撲救工作提供安全條件和寶貴時間。

1、 煙霧危害性影響

高層建筑火災中產生的煙霧是一種混合物質形態,主要由固態、液態以及氣態等雜質組成。影響煙霧危害性的主要因素在于煙霧的成分與多少。煙霧的多少又與燃燒物的供給條件如燃燒物質質量、溫度、氧氣等是否充足有關,當各方面條件越充足,煙霧量就越多,對人的身體健康損害就越大。當燃燒物處于全面燃燒狀態時,會與各種外界物質混合,發生化合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氣等生成物和有毒氣體。當燃燒物沒有充分燃燒時,不僅會生成上述生成物,還能產生醚、醇等有機物質。通過燃燒過程中生成的有毒氣體作用于人體,出現呼吸道感染灼傷、臟腑受到刺激、窒息等危害,容易消磨人的意識,嚴重者直接導致死亡悲劇的發生。此外,影響消防工作進度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于煙霧蔓延的流動速度。當發生火災時,煙氣水平方向流動速度為每秒0.3~0.8m,垂直方向擴散速度為每秒3~4m,即當煙氣自由流動時,只需1min左右就可擴散到幾十層高的大樓。

排煙口遠離散口示意圖

2、 存在問題

(1)自然排煙不符合要求。單從自然排煙的效果考慮,最好將排煙窗設置在靠近墻的上部位置。而在目前高層建筑中,有很多自然排煙窗都違背了這一規范要求,直接將自然排煙窗設置在墻的下部,這樣使得排煙窗與吊頂、頂板的距離擴大,影響自然排煙效果。

(2)自然排煙窗開窗面積不符合標準要求。《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8.2.2條,明確規定了自然排煙窗的開窗面積。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部分設計人員并沒有根據相關的規范要求,仔細計算開窗面積,有的將固定窗的面積與排煙窗面積重合計算,導致排煙窗面積與規范要求相背離,導致排煙效果大打折扣。

(3)送風道阻力過大。在高層建筑的實際驗收過程中,不難發現很多工程設置的送風口的尺寸大小、風機風量以及風壓能等都富惡化規范要求,而實際對送風口進行測量時,發現其實際風速比設計的小的多,或者距風機較近的送風口的風速較大,離得越遠則風速越小甚至出現無風等狀況,難以達到門洞風速以及產生余壓的規定要求。

3、高層建筑消防排煙系統設計

3.1確定消防排煙部位

高層建筑防排煙部位在高層民用建筑相關的防火設計規范中有著明確的規定,除了劇院、體育館等高于24米的單層主體建筑的其他所有不低于十層的民用建筑或居住建筑等,都應該在其相應的前室、樓梯以及電梯等部位裝置防排煙系統。此外,在高層建筑中人員密集頻繁來往的場所、中庭閉封的避難層、易燃物較多的地下室面積高于一百平方米的房間等也應設置完備的防排煙系統。

3.2劃分防煙分區

按面積劃分、按用途劃分、按方向劃分是高層建筑防排煙系統分區劃分的三種主要方法。按照面積劃分是指在建筑內部進行面積的劃分,根據劃分面積設置基準防煙分區。但是由于每層防煙分區的用途與形狀都存在差異,而它們具有相同的面積。按用途劃分是根據建筑物各個部分的不同功能劃分防排煙分區,在各個功能不同部分如衛生間、辦公室、客房、起居室等的不同劃分,既方便又合理。按方向劃分是根據高層建筑的上層、底層部分功能用途的不同,分別從樓層、面積角度進行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防煙分區劃分。

3.3確定防排煙方式

(1)自然防排煙?!陡邔用裼媒ㄖO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8.2.1條規定:“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煙方式?!贝朔绞绞窃诓痪邆錂C械通風設備的前提下,主要依靠自然力產生的作用實現,避免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受到火災煙氣入侵。其具有經濟實用、造價低、不受電源控制等特點。但是其防排煙效果直接與外界風俗、風向、氣溫等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設計者在進行自然防排煙設計時應正確處理,增強其對建筑排煙的積極作用。

(2)機械加壓送風防排煙。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第8.3.1條規定了采用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的兩種情形,一是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二是采用自然排煙措施的防煙樓梯間,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前室。此設置主要是避免在火災發生后受到煙氣的干擾和影響,讓相關被困人員及時疏散、遠離事故現場。在進行此消防排煙系統設計時,必須與具體的建筑物構造形態相結合,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措施。此設計的原理是采取機械加壓的方式使現場周圍的空氣壓強增大,最終比火災區域內空氣壓力高,使得煙霧的蔓延、擴散進一步降低,與消防工作積極配合,起到控制火勢的作用。根據加壓送風量計算公式計算

Qj=KAjP1/n

在此公式中,正壓送風系數為K,Aj是指在此系統中全部氣流通路的流通面積,正壓與非正壓之間的壓力差為P,數系數以n表示。目前國內在高層建筑防煙設計計算中使用較普遍的兩個公式為基本計算公式。

1、安保持疏散通道需要有一定的正壓值,俗稱壓差法公式:

L=0.827*A*P1/n*1.25

其中,L為加壓送風量,0.827為漏風系數,A為總有效漏風面積,P為壓力值,n為指數,一般取2,1.25為不嚴密處附加系數。

2、按開啟著火層疏散通道時要相對保持該門洞處的風速,又稱流速法公式:

L=f、v、n……(7.2)

其中,L為加壓送風量,f為每檔開啟門的斷面積,v為門洞斷面風速,n為同時開啟門的數量。

4、結語

防排煙系統設計以及相關的控制技術對高層建筑消防排煙系統應用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設計人員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設計要求,完善和落實防排煙系統設計,輔助火災消防工作,降低生命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2]陳穎,薛慧平,曹強,高層建筑的防排煙設計[J].陜西建筑,2008(9) .

[3]鄧慧勇,高層民用建筑防排煙方式[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8(9).

[4]魏林喜,譚磊,高潔,大型商業通風與防排煙系統設計芻議[J].陜西建筑,

2009(6).

[5]張勇,張寧,楊孝鵬,建筑防排煙設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工程與建設,

2009(1).

[6]李福,高層民用建筑防排煙系統若干問題探討[J].城市建設,2010(24).

篇4

關鍵詞:防排煙系統;問題;對策

防排煙設施是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設施。但由于我國尚未出臺關于防排煙系統方面的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或標準,暖通設計人員主要依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關于防排煙系統的相關規定進行設計。由于部分設計、施工人員對防排煙設施的結構、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對國家規范標準理解不夠透徹,往往導致在設計、施工中出現防排煙系統設施配置被忽略或有配置而功能不全等現象。

1.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封閉樓梯間未進行防煙設計

一些大型的商業建筑中,為了滿足規范要求的疏散寬度和疏散距離,常常需要在商業營業廳的中部設置封閉樓梯間。這些樓梯間由于設置在建筑內部,不具備自然通風、排煙條件,但建設方為了節省投資,增大營業面積,往往未按規范要求在樓梯間增設前室,且未設置機械送風系統,一旦發生火災,煙氣極易進入樓梯間,且又無法排出,造成人員無法通過樓梯安全疏散。

解決對策:將建筑物內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封閉樓梯間改設為帶有前室的防煙樓梯間,并對樓梯間設置機械送風系統進行正壓送風。

2.剪刀樓梯間的加壓送風口未分別設置

隨著目前高層住宅樓的建設數量越來越多,能有效節省占地面積的剪刀樓梯間得到了普遍應用。實際工程中,由于風道布局困難,少數設計人員對剪刀樓梯間的2部疏散樓梯合用了1個風道,且對樓梯間的送風口每隔2層設置1個,實際只對其中一部剪刀梯進行加壓送風。

解決對策:對樓梯間的加壓送風口每層設置,才能保證向兩部梯進行正壓送風。同時加壓送風量要按兩部樓梯的送風量考慮,才能滿足送風量的要求。

3.達到規定長度的內走道未設機械排煙設施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無直接自然通風,且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設施。在實際工程中,尤其是一些后期改造裝修的賓館等場所中,內走道的長度超過了20m,但由于先天條件不足,僅能在內走道的一端開窗,或者雖在內走道的盡端和一側開了2個窗戶,但走道長度過長,走道內最遠點距離其最近的窗戶之間的水平距離超過了30m,這2種情況均不能形成煙氣的有效對流,不利于排出火場高溫煙氣。

解決對策:對煙氣不能有效對流的場所仍要增設機械排煙設施

4.防煙分區的劃分不合理

①在實際工程中,由于暖通設計配合建筑設計,尚未和二次裝飾設計配合。暖通設計時,考慮商場等大型營業場所不吊頂,那么暖通設計防排煙時,將梁作為劃分防排煙的分區;但裝飾做二次吊頂后,整個天花基本成一平面,梁將不能作為防煙分區的隔斷。因此此時必須加設擋煙垂壁劃分防煙分區。發生火災時,才能有效減緩煙氣的蔓延到其它防煙分區的時間。②在實際工程中,另一種情況一些消防公司設計的防排煙,將防排煙系統當作排風一樣設計。整個區域均布排煙口,排煙口又無任何控制,純粹是一個風口,這樣連防排煙的虛擬劃分都沒有,是一種均勻的排風。而防排煙的精神實質是:本區域煙感報警,電動自動打開該區域的排煙口,同時聯動排煙風機啟動。對該防煙分區排煙,而不是對整個商場(或大型營業場所)排煙。若如此,不該排的區域也排,該排的區域又排不干凈。

解決對策:

①第一種情況:吊頂后的商場(或大型營業場所)不能將梁作為防煙分區的隔斷應加設擋煙垂壁。

②第二種情況:不能將排煙系統當作排氣一樣設計。應將商場按不大于500m²每防煙分區來劃分。每個防煙分區設一個常閉電動排煙口。該防煙分區的排煙口由該區的煙感控制打開。該區煙感報警,排煙口打開,同時聯動啟動排煙風機進行排煙。

5.自然排煙窗的位置設置、開啟面積不準確

位置設置不當:在實際工程的二次裝修中,業主出于美觀、防盜的需要,往往在走道、陽臺等的朝外部分設置大面積的固定玻璃,導致原設計的自然排煙條件喪失,需要增設機械排煙設施。

開啟方式不便:部分樓梯間、中庭設置的可開啟外窗雖然靠近頂部,但未在低處設置開窗裝置,發生火災時,外窗開啟十分不便,形同虛設。

開啟面積不夠:規范對于建筑物中房間、內走道、樓梯間、前室、中庭等不同部位設置的自然排煙的開窗面積均有明確規定。但設計人員往往按整張窗戶的結構尺寸核算排煙面積,忽視了如側拉窗、高側窗等許多外窗是只能局部推開排煙的,導致實際排煙面積不足。

解決對策:合理布置排煙口

為達到排煙效果,排煙口或排煙窗不應設置在低于室內凈高一半以下的墻面上。當排煙口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時,排煙效果最好。

為避免出現單個排煙口直接將煙層下部的潔凈空氣而非煙氣吸走的現象,在保持總排煙量和總排煙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應盡量增加排煙口的數量,且均勻布置在排煙分區內。對于總排煙量不大,防煙分區內只有單個排煙口的橫向走道的排煙口設計,應盡量將排煙口設計在防煙分區的中間部位。

6.排煙口位置設置不當

設置高度不夠?;馂臅r煙氣溫度很高,排煙口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時,才能有效將煙氣排出。在實際施工中,卻往往出現將排煙口或排煙窗的位置設置過低的情況,影響煙氣排放效果。

與送風口的距離過近。送風口是將室外補充的風量送入室內,應設置在靠近地面的墻面上。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往往忽視排煙口和送風口的設置部位,將排煙口設置在較低的位置,送風口設置在較高部位,且兩者設置距離很近,造成送、排氣流互竄,影響送、排風效果。

布局不合理。在防煙分區面積較小、排煙量不大時,許多設計人員在一個防煙分區內僅設計一個排煙口。由于單個排煙口排煙流量過大,導致出現排煙口直接將煙層下部的潔凈空氣而非煙氣吸走的現象。

解決對策:排風與排煙系統合用時,應滿足火災時排煙需求

將火災時啟動的排煙系統與平時通風系統合用,有助于節省工程造價,但其風機、風管、排煙口、防火閥的設置均應滿足排煙系統的要求。平時,所有的排煙口均處于常開狀態,用于通風換氣。

7.排煙風機的電動控制不合理

聯動控制不合理:在實際施工中,經常有技術員將排煙系統內任一排煙防火閥280℃的自動關閉聯動排煙風機停運,造成排煙風機的過早停運。

未設置多線制控制方式:排煙風機作為排除火災初期大量煙氣的重要設備,必須要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在施工中常見到只通過總線制聯動排煙機的情況,一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出現故障,在控制室內便無法控制排煙風機的啟停。

解決對策:合理設計排煙風機的電動控制

著火區域內的任一排煙口動作,均應能聯動排煙風機啟動;但只有排煙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在280℃自動關閉時,才能聯動排煙風機停運,以防止風機過早停運,不利于人員安全疏散。多線制控制方式是一種點對點敷設電氣線路的控制方式,雖然增加了施工工作量,但相對于總線制控制方式更為安全可靠。在消防控制室內應能通過多線制控制方式及時啟動排煙風機。

8.排風系統和排煙系統共用一套系統如何能保證排煙系統和排風系統均能達到效果?

在實際工程中為了節省投資,常將排風系統和排煙系統共用一套系統。但此類設計常常只能符合排風要求,不能滿足排煙要求。如圖1:

①當低速風機運轉,排風符合要求。

②當高速風機運轉,排煙不符合要求。

如何既滿足排風又滿足排煙呢?

將普通排風口改為常開電動排風口,火災時,常閉電動排煙口打開,常開電動排風口連鎖關閉,這樣排煙系統亦符合要求。

9.空調系統與排煙系統共用一套系統,如何能保證平??照{送風和火災時消防排煙呢?

在實際工程中為了節省投資,建設方通常要求利用空調風管作為排煙用。如圖2:

圖2

那么需要滿足如下要求:

①空調回風風機必須滿足消防排煙用的排煙風機。

②回風口不可以作為排煙口。

③按最大的防煙分區不超過500m²計每個防煙分區設一個排煙口。排煙口必須電動常閉。

④防煙分區的任意一點到排煙口的距離不大于30m。

⑤排煙風機(空調回風機)必須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且能實現煙感報警便可啟動排煙風機(空調回風機)

⑥圖中閥1自動關閉,閥2自動打開,且閥1和閥2必須連鎖。

篇5

【關鍵詞】大型商貿城;防排煙系統;風機風量;阻力

引言

進入21世紀后,新型大空間建筑不斷涌現,其面積龐大,功能復雜,例如大型商貿城,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給消防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與傳統建筑相比,大型商貿城在建筑材料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建筑結構、使用功能也非常復雜。一旦發生火災,將會使煙氣快速蔓延,人員疏散和滅火工作難度巨大。因此,應當對防排煙問題給予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尚未出臺有關建筑防排煙系統設計、施工和驗收方面的規范,相關設計人員只能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等中有關防排煙系統的要求完成設計任務。但是,在實際的設計、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防排煙系統考慮不周或者功能難以滿足顯示需求的情況。本文以某大型商貿城工程為例,對此類建筑防排煙系統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

對此,系統調試人員又對風管進行仔細檢查,并對風管和排煙口上面的調節閥門進行了全面調節,確保了風管管路無杜塞泄露、調節閥門開閉狀態正常、排煙風機運行狀態良好。在此基礎上,對系統又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其調試結果仍然是差強人意。經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結合自身實際的工作經驗,對此防排煙系統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2 風機風量設計方面的原因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設有機械排煙設備的地方,其排煙風機的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擔負一個防煙分區排煙或凈空高度不小于6.0 m的不劃防煙分區的房間時,應按每平米面積不小于60m3/h計算,且單臺風機最小排煙量應大于7200 m3/h;擔負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防煙分區的排煙任務時,應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每平米大于120m3/h計算。根據《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 50098―2009給出的排煙風機的排煙量,擔負一個或兩個防煙分區排煙時,應按照該部分總面積每每平米不小于60 m3/h計算,且排煙風機的最小排煙量應大于7200 m3/h;擔負至少三個防煙分區排煙任務時,應按其中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米大于120 m3/h計算。設機械排煙的地下室房間,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其補風量不應小于排煙量的50。且選擇排煙風機時,應考慮20%的漏風量。

3 系統施工不當方面的原因

由于大型商貿城內部安裝專業多,強電、弱電、給排水、通風空調、防排煙、消防等各個專業交叉施工,造成各種管道、橋架與風管有所沖突,加之建設單位為了滿足使用功能,一味提高吊頂高度,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排煙風管進行了很多不必要的翻彎,使得管道變長,風管內部阻力急劇增加,嚴重影響到了排煙口的實際風量。

4 結語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該商貿城負一層的防排煙系統排煙口的風量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原因有:一是未未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設計,風機風量選擇過??;二是未考慮實際施工情況,忽略了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專業交叉的情況,輕視了施工方面的原因對排煙口風量的影響。因此,經過多方協商,征得監理和建設單位同意的情況下,在調換更大風量的風機后,經調試,排煙口風量能夠基本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方,廖曙江.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2]GB50045―19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中國國家標準,2005:36-45.

[3]Richard G.Sublethal Effects of Fire Smoke[J].Fire Technology,2004,(40):95-99.

篇6

關鍵詞:地下車庫;排煙系統;通風系統;設計要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TU834.2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地下汽車庫在現代建筑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包含著消防水池,水泵房,配電室,變電站,換熱站,鍋爐房等等關乎小區建筑“心臟”的重要“房間”,還有車庫頂下各種設備,電氣管線,現就其中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就一些大家都都關心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理解,拋磚引玉,和大家共同提高,把車庫的防排煙系統設計好。

第一,風井位置選擇,一般選在以樓梯間為一側,做管道井,做成和墻一樣,在外面看到的是一面墻,風井升到車庫地面上以后,可以背靠著樓梯間的地面部分外墻,不至于被風刮傾斜。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違反《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50013-2006,9.4.7條:

“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和排煙補風系統的室外進風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煙口的下方,且高度不宜小于3.0 m;當水平布置時,水平距離不宜小于10m。”對于這一條,排煙井選擇一個樓梯間設,補風井在另一個樓梯間設置是比較科學的,在同一個樓梯間兩邊,即設置送風井又設置排煙井,水平距離難以達到規范要求不宜小于10m,在實際工程中宜盡量避免。

第二,送風,排風系統及補風,排煙系統選擇:

1.經過比較,選用排煙及排風系統風機共用,風管共用,風口共用控制簡單,系統簡單。排煙及排風均按照不小于6次/小時的換氣量考慮,車庫層高小于6m時,均按照3m高度計算換氣體積,計算出來排煙量及排風量相同,風口可選用單層百葉風口,上部排煙及排風,之所以可以上部排煙,是因為,傳統“從下部排風的目的是排除含鉛汽油中的含鉛氣體,鉛的比重大,沉積在下部,考慮到今后使用的汽油中不會含鉛,同時汽車庫一般層高較矮,在汽車行駛的擾動下,室內有害氣體的可能性較小?!痹斠姟杜照{工程設計方法與系統分析》一書8.6“地下汽車庫的排煙設計”一節的描述?!镀噹?、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8.2.3條:“每個防煙分區應設置排煙口,排煙口宜設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其條文說明:“地下汽車庫發生火災時產生的煙氣,開始絕大多數聚集在車庫的上部,將排煙口設在車庫的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排煙效果更好?!币灿∽C了上部排煙及排風的優勢。

《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P1223:“應按每個防煙分區設置排煙系統”,也就是說一個防煙分區設一套排煙系統。

2.選用補風及送風系統共用,送風機的風量按不小于排煙風機排煙風量或者排風量的 50%考慮,《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9年版)》P58推薦,4.3.3推薦“當汽車庫設置機械送風時,送風量宜為排風量的80%~85%”,一般選不小于50%,風口可選用單層百葉風口,上部補風及送風。

地下車庫的補風系統現行的規范,書籍未規定是否需要每個防煙分區設置一套送風系統,但是,一般也是一個防煙分區一套送風系統,這樣做控制簡單,最好。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需要一個防火分區選擇一套送風系統給兩個或者多個防煙分區補風,補風及送風共用系統按照送風量宜為排風量的80%~85%選擇送風機,排風量為一個防火分區中所有防煙分區的排風量的總和。另一種做法是選擇雙速風機,平時,機械送風(補風)系統低速運行,火災時,一個防煙分區排煙時低速運行,兩個以上防煙分區同時排煙時高速運行(送風機帶三個及三個以上防煙分區的實際工程中一般不涉及)。

第三,風閥選擇:

排煙及排風系統可選用280℃排煙防火閥,常開,和風機聯動。

補風及送風和選擇70℃防火調節閥,常開,和風機聯動。

風閥和風口配合選擇,若要實現常閉功能,則其中一個具備即可,共用系統,因為平時要排風,送風,所以只能常開,火災時關閉非著火防煙分區的排煙口,火災時補風及送風共用系統繼續工作,溫度超過70℃時關閉。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6年版)8.4.5條:

“在排煙支管上應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痹诘叵萝噹?,一般一個防煙分區一個排煙風機適宜,一個防煙分區內若排煙存在支管,若支管排煙口(排風口)使用的排煙口(排風口)具備280℃時能自動關閉的功能,支管也可以不設置280℃排煙防火閥。

第四,風口選擇:

補風口或送風口,可選擇單層百葉風口,常開,可平時送風,火災時補風。排煙口或排風口,也可選擇單層百葉風口,常開,可平時排風,火災時排煙。

第五,設備類用房,電氣類用房通風設計:

可以參考《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6.3“機械通風”一節相關要求,排風量:變電室5~8次/h, 配電室3~4次/h,水泵房4次/h,換熱站10次/h,以上“功能用房”送風均可在墻上設置百葉風口從車庫自然進風,無人停留且房間門為防火門的機電用房,如空調機房,通風機房,水泵房,換熱設備用房可不設排煙系統。

第六,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地下部分:

地上和地下同一位置的防煙樓梯間需設置機械加壓送風時,宜分別設置送風井,送風機,送風管道。若合用送風井,送風機,送風管道,做法可參照《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P1221表13.4-10做法實施。

對于防煙樓梯間和其獨立的前室,可以僅對樓梯間加壓送風;對于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應對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分別加壓送風。前室和合用前室加壓送風口應每層設置一個,地上風口和地下風口在計算選型時不用區別。

篇7

關鍵詞:防排煙系統;防排煙措施;管理應用;研究深化

中圖分類號:TU21 文獻標識碼:A

一、關于高層防排煙系統環節分析

1 在實際工作中,高層防排煙系統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但是尋常的排煙設施難以滿足現代建筑排煙的需要。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按照相關高層民用建筑的設計防火制度,進行相關防排煙系統的應用,促進其排煙體系的健全,促進其經濟成本的降低,促進其設計的簡易化,操作的簡便化,促進其排煙系統的應用環節的優化。在此環節中,我們要按照運營過程中的麻煩,實現其設計環節、施工環節等的優化,避免出現施工不規范的現象,實現其自然排煙系統的健全,保障其防排煙系統的健全,以確保其排煙性能的提升。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影響高層防排煙系統建設的因素是比較多的,比如自然排煙窗位置的不合理設置,不能確保其排煙效果的有效提升,從而導致其實際難題的出現,不能確保其高層防排煙系統的健全。在實際工程施工中,有些單位為了實現其工程建設的早日完工,不能實現對其自然排煙窗的有效設置,從而導致其自然排煙工作的不協調運行,不能促進其居民的生活便利性的提升。其相關不合理的自然排煙窗應用環節不能滿足其國家的相關自然排煙規范的要求,相關設計人員難以實現其相關環節的計算,從而不能促進其相關工程環節的排煙窗面積的有效控制,從而不利于其排煙效果的提升。

2 在排煙窗的安裝過程中,由于其相關開啟裝置的缺乏,也不能滿足其實際工作的需要,不能實現其開啟裝置系統的有效應用。在某些建筑設計過程中,由于其排煙窗比較高的設置高度,就容易了排煙窗的開啟,有的為了趕緊完工,進行其固定窗的設置,從而不能實現其火災情況下的人身財產安全的保障。

風機選型不當,按規范要求,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量應由計算確定,當計算值和規范規定的值不一致時,應取兩者中較大值。有少數設計者因忽略這一點而直接按規范給定的值確定送風量,就有可能會導致所選用的風機風量偏小,不能滿足要求。 送風道設計阻力打導致風壓損失,在實際工程驗收時,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看到,其送出口尺度得到不合理的規范,不能滿足其實際設計的要求,從而不能實現對其風量及其風壓的有效控制,從而不利于其防排煙系統的設計環節的優化。在相關高規制度中,我們可以看到超過一定高度的建筑物,需要進行相關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置,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設置合用正壓送風系統的壓差調節裝置,按規范要求,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宜分別獨立設置送風系統,當必須共用一個系統時,應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風管上設置壓差自動調節裝置。目前很多工程的合用正壓送風系統沒有設計壓差調節裝置,無法滿足樓梯間的余壓值高于前室的要求。

3 在防排煙系統的優化過程中,我們也要進行防排煙風機配電系統的優化,使其滿足實際工作規范的需要。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合理的防排煙風機的配電設計情況。防排煙風機是消防設計的一種,它的供電用電負荷較低。在有的施工作業中,如果不能實現對其供電線路的消防電源的應用,就不利于實現對其供配電環節的優化,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現實問題。為了滿足實際配電的需要,我們需要進行其雙電源路的應用,促進其末端自動切換裝置的應用,保障其實際消防設計體系的健全。按規定,排煙風機、正壓送風機的配電線路應采用耐火或阻燃電纜、導線在封閉式防火電纜橋架及封閉式防火金屬線槽內或穿焊接鋼管敷設,暗敷時應敷設在混凝土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時金屬線槽、金屬管均應涂防火涂料保護。但檢查中發現有的施工班組因交底不到位,隨意地將防排煙風機配電線路穿PVC塑料管,或在吊頂內敷設時雖然穿金屬管但未涂刷防火涂料,并存在用普通電纜線取代耐火、阻燃電纜線現象,難以滿足線路的防火性能和應急用電的需求。

二、關于防排煙系統工程的深入開展

為了實現防排煙系統工程的有效推進,我們需要進行其相關環節的監督管理環節的優化,實現對其防排煙系統工程的設計審核環節的優化,促進其竣工驗收環節的有效監督,實現其防排煙系統內部環節的有效協調。我們要實現對優秀的消防工程施工公司進行施工工作的開展,以滿足防排煙設施建設的需要。在此環節中,我們也需要進行消防防排煙系統的建設。它包括排煙風機、送風風機、風管或風井、各種排煙防火閥門、風口以及聯動系統等設施,直接受消控中心控制的、具有獨特功能的、與生活通風和空調系統完全分開的系統。

我們也要實現對施工環節及其監督管理環節的優化,通過對工程施工環節的優化,保證其工程的整體質量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求相關施工單位進行建筑規范的應用,促進其施工體系的健全,實現其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健全,以有助于施工系統的健全,實現對其防排煙系統的深入應用。促進其材料應用環節、設備應用環節及其相關環節的優化,促進其相關建筑準備工作的開展。我們需要進行隱蔽工程管理環節的優化,保障其內部各個應用環節的協調,實現其相關消防工作的開展。防排煙系統建成之后,要進行聯合試運行,發現問題及時調試,直至其符合設計與消防的規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夠進行模擬狀態下安全區正壓變化測定及煙霧擴散試驗等,直觀地對系統的整體質量加以檢驗和驗證。只有端正了對防排煙系統的態度,認識到其單獨的系統屬性和重要性,才能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的完善防排煙系統的設計,保證其設計以及安裝施工都符合國家建筑要求。

結語

為了滿足人們群眾對于高層民用建設的居住需要,我們要進行其防排煙系統的健全,以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防排煙系統;對策

中圖分類號:[TU20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 言

防排煙系統設施是高層民用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設施 ,由于我國尚未出臺關于防排煙系統方面的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或標準,暖通設計人員主要依據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關于防排煙系統的相關規定進行設計。部分設計、施工人員對防排煙設施的結構、作用、性能缺乏了解 ,對國家規范標準理解不夠透徹,往往導致在設計 、施工中出現防排煙系統設施配置被忽略或有配置而功能不全等現象。

2防排煙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防排煙系統主要包括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閉樓梯間、避難層( 間 ) 等場所設置的防煙設施,地下室、內走道、中庭、無窗或設有固定窗房間等部位設置的排煙設施,防煙分區之間的擋煙垂壁等。筆者在參與工程驗收時發現建成工程中的防排煙系統往往存在如下問題:

2.1 自然排煙設施達不到排煙要求

自然排煙是一種經濟、簡單、易操作、維護管理方便的排煙方式,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設計、施工過程中不按規范要求進行,往往導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煙設施達不到或不具備排煙作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

2.1.1 自然排煙窗的位置設置不當

從自然排煙效果考慮,排煙窗應盡量靠近墻的上部設置,目前有相當數量的自然排煙窗不是設置在墻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頂板、吊頂的距離較大,不利于自然排煙。

2.1.2 自然排煙窗的開窗面積達不到規范要求《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采用 自然排煙部位的開窗面積均有明確規定,但由于部分設計人員未按規范要求進行認真計算,或將固定窗的面積計算在排煙窗面積之內,導致部分工程排煙窗面積達不到規范要求,直接影響排煙效果。

2.1.3自然排煙窗的結構形式不合理

有的把排煙窗做成不可開啟的固定窗,有的將窗的上部做成固定窗 ,把可開啟的排煙窗設在窗的下部,嚴重影響排煙功能和效果。

2.2 機械防煙設施達不到防煙要求送風道界面尺寸過小,送風口尺寸、正壓送風系統余壓值達不到規范要求的現象在工程中相當普遍,往往出現送風口實際送風量嚴重不足 ,開啟門洞處風速近似于零等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 風機選型不當

按規范要求,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量,應由計算確定,當計算值和規范規定的值不一致時,應按兩者中較大值確定。而有的設計者往往不經過計算直接按規范給定的值確定,導致選用的風機風量、風壓偏小,不能滿足要求;

2.2.2 送風道阻力過大,風壓損失嚴重

在實際工程驗收時,往往發現送風口的尺寸、以及選用的風機風量和風壓能夠滿足規范要求 ,但實測其送風口風速卻很小 ;離風機較近的送風口風速偏大、較遠送風口無風等現象,難以滿足產生余壓和門洞風速的要求 。究其原因是由于風管豎井施工質量差,漏風嚴重。有相當多的工程因送風道尺寸偏小、施工中混凝土風道內壁未作處理,管道連接不嚴實,常閉風口關閉不嚴密,漏風十分嚴重,導致送風口的風速、風量達不到規范要求。

2.2.3 正壓送風系統與自然排煙設施重復設置

對于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loom的居住建筑,按 《高規》要求,宜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有的工程在上述部位同時又采用了自然排煙,導致火災情況下,機械加壓送風系統與自然排煙窗同時開啟時,防煙樓梯間難以形成正壓,達不到防煙效果。

2.3 機械排煙設施達不到排煙要求

2.3.1 排煙量達不到規范要求

在驗收中往往發現排煙口風量、排煙口的風速甚至接近于零 ,有的設計采用通風與機械排煙合用系統,但施工中未按設計要求選用雙速風機;有的建設單位不按設計的風機型號訂貨 ,購買功率規格較小的風機,導致風機風量嚴重不足。有的施工單位甚至取消了豎井連接吊頂風口的風管,利用吊頂悶頂空間代替風管,也往往造成風管風口風速接近于零。

2.3.2 排煙口的布置不符合煙氣流動規律

排煙口應盡量是指在頂棚上或靠近墻的上部設置,目前有相當數量的排煙口不是設置在墻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頂板、吊頂的距離較大,不利于排煙。有的排煙口位置設置不當,致使煙氣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同,甚至有的將排煙口設置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或跨過安全出口,不僅不利于排煙反而把煙氣引向安全出口。

2.3.3 走道內的排煙口選型不正確

按照煙氣的流動規律,走道內的排煙口應該設置在頂棚上,并選用條縫全寬型排煙口,這樣有利于有效排煙。

2.3.4 應設機械排煙設施的部位未按規范要求設置超過20米無 自然排煙的內走道,有的設計人員因與其相連的防煙樓梯間前室有 自然排煙,認為其具備自然排煙的條件,未按規范要求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2.3.5 排煙風機應與排煙口實現聯動

排煙機與排煙口應設有連鎖裝置,當任何一個排煙口開啟時,排煙機能 自動啟動,即一經報警,確認發生火災時 ,右手動火又消防控制室遙控開氣派煙口,則排煙機立即投人運行,同時能立即關閉著火區的通風空調系統,使非著火區保持正壓,以減少煙氣的蔓延擴散。

3造成上述諸多向腸的主要原因

3.1 防排煙系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建筑工程項 目中的防排煙設施 ,是防止火災和在火災發生時減少人們生命財產損失的重要保障系統 ,是消防工程 系統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人們在進行工程設計和施工時,往往忽視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把它看成是可有可無 的東西了,消防監督部門在審核 、驗收時往往注重 自動報警系統 、消防給水系統等消防設施 ,而對防排煙系統不夠重視 ,這種意識和現象 ,本身就是消防工作

的一大隱患。

3.2 設計把關不嚴,存在不按規范設計配置的問題

有的建筑物雖然設計有排煙送風系統,但卻與通風、空調系統混在一起,認為在暖通圖紙上的防排煙系統,屬于空調系統專業,不是消防系統,只有防排煙的聯動部分,才屬于消防系統。這樣沒有把防排煙系統區分成獨立的系統,也沒有單獨繪制施工圖,這也是造成防排煙系統被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出現先天隱患。

3.3 施工把關不嚴

防排煙設施是建筑 自動消防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按規定其施工應由消防設施施工單位承擔,但目前很多項 目的防排煙設施施工均是由空調專業施工單位負責安裝。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排煙、送排風系統往往交給不具備消防施工資質的空調工程公司或一般安裝公司承包施工,超范圍承包防排煙系統的安裝施工,其技術人員往往并不通曉消防自動控制系統功能原理和施工要求。這樣的施工 ,往往漏洞很多,很難保證質量。

4解決上迷問厄的方法及對策

4.1 從功能劃分上,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消防系統 ,強調防排煙設施的重要性 ,與“自動報警系統”、 “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平行分列在一起所謂消防“防排煙系統”,就是一個包括排煙風機、送風風機、風管或風井、各種排煙防火閥門、風口以及聯動系統等設施,直接受消防中心控制的,具有獨特功能的,與生活通風、空調系統完全分開的獨立系統。只有這樣 ,把它當作一個“系統”提出來,才能促進人們在消防工程實踐中,重視它、完善它,而不至于把它忽略。

4.2 從設計環節著手,把防排煙系統與生活空調系統分開來設計

在每一個建筑工程項 目中,按國家規范要求進行防排煙系統設計 ,并且把它從“暖通”圖中分離出來,單獨制圖,冠以 “消防防排煙”施工圖圖名。就像火災報警系統的“電消”圖、水滅火系統的“水消”圖、氣體滅火系統的“氣消”圖一樣,沒有人對它的消防工程屬性產生絲毫懷疑,明確知道這就是消防工程施工圖內容范圍。

4.3 從施工監督管理方面抓落實

首先,消防監督部門加強工程設計審核、施工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中防排煙系統的監督。再就是明確劃定建筑工程項 目中的防排煙系統設施 ,屬于消防工程內容范圍,必須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資質的工程公司來安裝施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施工落到實處,保證每個建筑項 目的防排煙系統設施配置齊全,功能完善,真正起到防火減災的作用。

結束語

人們只有端正對防排煙系統屬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在思想觀念上重視它,才能在工程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保證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施工落到實處 ,保證每個建筑項目的防排煙系統設施配置齊全,功能完善,真正發揮其防火減災的作用。

篇9

【關鍵詞】通風排煙;系統設計;通風誘導系統

1.規范的適應

(1)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大量興建高層建筑及住宅小區,設計中都設有地下車庫。從平戰結合考慮,這些地下室平時一般用作高低壓配電室、泵房、水池、制冷機房等設備用房和地下汽車庫,而戰時兼作二等人員掩蔽所的五~六級人防工程使用。根據現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98(2001版)的相關規定,對住宅小區及高層民用建筑所屬的汽車庫及人防地下車庫,均應按現行《汽車庫、停車庫、修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的要求進行平時的通風排煙設計。

(2)隨著國家建筑節能標準的全面和強制推行,地下車庫的通風設計還必須滿足《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暖通空調·動力)》的有關規定。

2.車庫的通風量計算

由于缺乏準確的計算資料,工程實際中對車庫通風量多采用估算的方法。根據《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第4.4.2條規定:一般地下停車庫汽車為單層停放,采用機械通風系統時,機械排風量可按換氣次數計算:

(1)當層高小于3m時,按實際高度計算換氣體積;當層高大于或等于3m,按3m高度計算換氣體積。

(2)商業建筑停車庫汽車出入頻率較大時,換氣次數按6次/h;汽車出入頻一般時,換氣次數按5次/h;住宅建筑停車庫汽車出入頻率較小時,換氣次數按4次/h。

3.車庫的通風系統的布置

3.1車庫通風機一般風量較大,風壓較小,故都采用離心風機。由于風機運行時間長,全年不停,從節能考慮應選擇運行效率高的風機,在工程中常采用雙速混流風機代替離心風機。

3.2車庫通風要求。車庫通風要有全面均勻的機械排風裝置,并盡量利用車庫出入口車道及外窗自然進風;為保證此進風方式氣流組織的合理性,在設計排風、排煙系統時,應將排風口、排煙口布置在遠離車庫出入口處,以防止氣流短路。

(1)車庫自然補風量可按車道出入口斷面風速0.5~1.0m/s進風速度計算。車庫內無直接通向室外的車道出入口的防火分區,應設置機械進風系統??傔M風量按不小于總排風量的50%(宜80~85%)計算。車庫排風量應大于進風量,以便場內有一定的負壓,防止場內空氣流入與之相鄰的房間。

(2)由于車輛尾氣(主要是CO)比空氣輕,再加上汽車發動機的發熱,廢氣易滯留在上部;而汽車引擎空轉時在下部排氣,同時汽油蒸汽比空氣重,因此,在廢氣未及擴散就能從下部直接排除則為上策。所以原來的設計規范及技術措施均要求排氣口宜上、下分散布置,下部排除2/3,上部排除1/3。由于受車庫建筑結構的限制,工程實際中,車庫排風口均集中布置在停車位上部,下部排風口已取消。

(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50-052-2006)第5.3.39條規定:“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系統的排風系統,宜與機械排煙系統相結合,自車庫外部至排風的氣流流場應設計合理。排風系統風管宜在車庫上部布置,排風風管按干管方式布置,不宜設計大量排風支管;采用雙速風機時,應視風機低速運行的噪聲值,決定是否配置消聲裝置?!北緱l規定,為簡化車庫通風系統布置設計,合理節省造價,提供了依據,可作為其它地區工程設計參考。

4.車庫通風系統的設計

4.1民用建筑及住宅小區人防地下室汽車庫通風系統。

4.1.1主要包括:戰時人防通風系統,汽車庫平時送風、排風系統,消防排煙、排煙補風系統。戰時人防通風系統及消防排煙、排煙補風系統是專用系統,只有在戰時或火災發生的非常時期才投入運行,平時僅需實行定期檢修、保養。為節約投資,節省建筑空間,便于維護、管理,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通常情況下,宜采用部分系統兼用的設計方案。

4.1.2根據《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規范規定,各通風系統設備、管道配件等技術要求不同,風量計算依據各異。由于各系統所要求的風量、風壓不等,改變系統的風量、風壓可采用以下三種方式:

(1)單風機雙速驅動。

(2)增減風機運行臺數。

(3)轉換不同型號風機運行。

4.2地下車庫(兼人防地下室)平時機械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合用設計。

(1)根據《汽車庫、停車庫、修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第8.2.2條規定,設有機械排煙系統的汽車庫,其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最大可達到2000m2。排煙風機的排煙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計算確定。因此,為了系統控制方便,一般送風機、排風機均不宜(也無需)負擔2個以上防煙分區的通風。

(2)汽車庫平時排風系統主要用于排除汽車廢氣,改善車庫環境。由于地下車庫最小排風量與最小排煙量取得了統一,機械排風系統可與排煙系統合用,工程實踐中使用較多的布置方式為:排風、排煙干管合用,支管功能共用(排風口與排煙口兼用)的系統。這種系統只在車庫上部設排風口(兼作排煙口),排風口采用普通百葉風口。采用一臺雙速高溫排煙風機,排風機入口設置常開型280℃排煙防火閥。雙速高溫排煙風機在平時停車少時可手動低速運行;火災時再自動切換至高速排煙狀態。這種系統優點是排風均勻,排煙到位、及時,并且系統控制簡單,造價低廉。

(3)另外,人防地下室戰時無消防排煙系統,戰時排風系統一般采取自動排氣閥超壓排風方式,因此無需與車庫機械排風(煙)系統合用。

4.3戰時人防通風系統、汽車庫平時送風系統與消防排煙補風系統的兼用設計。

(1)戰時人防通風系統按防護單元設置,汽車庫平時送風系統與消防排煙補風系統按防火分區設置,當防護單元與防火分區一致時,這些系統可共用一條風道。人防清潔通風與濾毒通風風量較小,要保證人防通風要求,風機必須可以采取手動兼電動驅動方式,因此用增減風機運行臺數方式轉換更易滿足使用要求。車庫平時送風量比排煙補風量和人防通風量較大,因此,若按平時送風風量和規定的管道和風口風速來確定系統管徑和風口尺寸,就能保證人防通風和消防排煙補風的要求。同時,平時送風機外形尺寸較大,風機臺數多時占用的建筑空間亦較大,當通風機房面積較小時,用單風機雙速驅動更合適:平時高速運行,排煙補風時低速運行。

(2)圖1是戰時人防通風系統、汽車庫平時送風系統、消防排煙補風系統兼用的系統示意圖。戰時,關閉密閉門13和密閉閥門8,打開插板閥11,平時送風機9停止運行。需要濾毒式通風時,關閉密閉閥門4,開啟密閉閥門5.7,啟動人防通風機6其中一臺;需要清潔式通風時,關閉密閉閥門5.7,開啟密閉閥門4,人防通風機6兩臺同時運行。在平時,關閉插板閥11,開啟密閉門12和密閉閥門8,平時通風機9以高速運行;當接到火災信號,系統需作排煙補風運行時,平時通風機9自動切換成低速檔運行,減少送風量。插板閥12只在隔絕通風時開啟。面積較小的單層地下車庫,其平時送風和消防排煙補風可采用車道自然進風方式。此時,兼用系統僅為人防通風,防護通風設備和風管均可暫不安裝。

5.1誘導通風系統概述誘導通風系統包括送風風機、誘導風機(多臺)和排風風機,其中誘導風機由超薄箱體、低噪音前向多翼離心風機、可任意調節方向的噴嘴三部分組成。系統的流程是由主送風機提供清潔空氣源,誘導風機將其與室內污染空氣進行混合,并沿預定的方向流向排風口,由主排風機排出車庫。

5.2誘導通風系統的特點。

(1)節省空間,減少工程投資,布局簡潔美觀。

(2)施工簡單,安裝靈活 誘導風機體積小,重量輕,無需接管;安裝形式靈活多樣,縱吊、橫吊、壁掛均可;單相220V電源,配線簡單。

(3)管理方便,節省運行費用;誘導通風系統運行噪音低,維修量小。

(4)通風效果好。誘導通風系統能夠有效擾動周圍空氣,解決了下部排風口設置困難的問題。噴嘴方向可隨時調整,室內空氣分布均勻,有害物經稀釋后平均濃度降低。智能型誘導風機自帶CO感測探頭,可自行采樣,由反饋信息自動控制誘導風機的啟停,能較好地滿足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第5.5.11條要求。

5.3誘導通風系統布置。

5.3.1合理設置主干線為設置出穩定的活塞式空間,要因地制宜,根據工程實際形狀及進、排風口的部位,先設置主干線,再設置輔助噴嘴對空氣進行攪拌,避免污染物在近地面處積聚、產生死角。綜合考慮車位的分布和車尾(污染物排放處)的方向來布置噴嘴,盡可能使清潔空氣主流場位于主車道上,而將輔流場布置在停車位上,與主流場風機形成一定夾角,及時稀釋汽車入庫過程中尾氣排放的有害物。

5.3.2防止氣流短路由于地下車庫中送、回風豎井的布置受地面建筑等許多因素制約,有時送、排風口相距很近,這時就需要利用噴嘴來虛擬分隔,設置好流程,防止短路。

5.3.3選擇相應的噴射角度在布置噴嘴時應考慮因層高不同而調整噴嘴的安裝傾角(與水平面夾角),如層高h≤4m則取15°;4

5.3.4誘導風機的間距設置“以允許的射流最小邊界速度來確定作用寬度,以允許的最小核心速度(即末端控制風速不小于0.5m/s)來確定射流接力長度”來確定布置間距,這兩個控制參數即可確定單個射流的作用面積。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應用場所有不同的布置參數,要避免以往純粹按單個誘導風機的作用面積來布置的現象,應結合具體情況分析確定。

5.3.5對電梯間保護電梯間及其前室、梯間入口等處為車庫中人員停留時間較長的區域,應對電梯間或其它的入口進行負壓保護。如將此處作為清潔空氣的起始端,布置誘導風機時不要讓氣流射向此區域。

5.3.6與機械排煙系統的合用可以在雙速排煙風機入口集中設置電動百葉排風口,平時常開,火災時關閉。電動百葉排風口后采用電動調節閥與排煙風管連接。平時,雙速排煙風機作為誘導通風系統的主排風機,低速運行,由誘導通風系統自動控制啟閉狀態?;馂臅r,雙速排煙風機轉入高速運行,電動百葉排風口關閉,排風口后面的電動調節閥打開,接通排煙管路,進行排煙。

參考文獻

[1]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2]GB50098-98(2001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3]陸耀慶編.實用空調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4]孫一堅.簡明通風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篇10

關鍵詞:機械排煙 消防安全 技術措施

一、前言

火災統計資料表明,煙是建筑火災中致人員死亡的罪魁禍首,由于被煙熏死的占比例較大。最高達80%,因此搞好公共娛樂場所的防排煙措施十分重要,在建筑設計中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

二、機械排煙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機械排煙系統一般由排煙風機、排煙閥(口)、排煙防火閥、排煙管道及排煙控制裝置組成。排煙系統一般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系緊密,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對其進行控制,使其具有自動、手動和現場手動功能。一般機械排煙系統的聯動控制程序是:由火災探測器探測到火災信號?;馂男盘栞斎氲交馂膱缶刂破?。由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指令,通過總線編碼模塊開啟該探測器所在的防煙分區內的排煙閥(口),降下活動式擋煙垂壁,連鎖開啟排煙風機,進行排煙。不同情況的排煙系統其控制方式也不相同,有的系統把排煙閥設計常開式的,火災時不必開啟排煙閥:有的系統把排煙防火閥設為常閉式的,火災時還要開啟排煙防火閥才能實現排煙功能;有的系統與通風系統合用,需要設計火災情況下的功能轉換:還有的需要在沒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情況下設計機械排煙系統。對于不同情況應該設計不同的控制方式。盡可能使系統具有自動、手動和現場手動三種功能。

三、機械排煙設置部位的確定和送排煙口的確定

(一)機械排炯設置部位的選擇

多層民用建筑:地下房間、無窗房間、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超過20m且無自然排煙的疏散走道,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40m的疏散走道。

1 設在一類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建筑內的公共娛樂場所下列部位:長度超過20m且無直接天然采光或同定窗的內走道;雖有直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房間;地下窒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m2或一個房間的面積超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設有窗井等采用可開窗自然排煙措施的房間除外。

2 設置自然排煙不能滿足的建筑高度32m以下的二類建筑或地下室內公共娛樂場所疏散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煙的房間時。人民防空工程:電影院放映間、舞臺等;疏散總長度大于20m的走道;建筑面積大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二)送排煙口尺寸和布置位置

排煙口的尺寸和布置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排煙的效果。由于煙氣層浮在房間的上部,因此排煙口應設在頂棚平面上或離頂棚較近的高度。過低會吸入室內下部的空氣。使排煙量減少。排煙口的流速不宜過大,否則會卷吸大量的空氣。降低排煙的效果,排煙口的流速不宜大于10m/s,對于大面積的房間,可分散布置多個排煙口。排煙口離房間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大于30m,過大距離的排煙,會吸不到遠處的煙氣,排煙口的位置不宜太靠近疏散出口。在排煙通道中,條縫形排煙口對整個排煙口都是有效的,而矩形排煙口則不容易排掉通道兩則的煙氣。通常排煙口的最小面積一般不小于0.04m2。在設置排煙口的時候,注意應使排煙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

四、排煙風機的控制

排煙風機的控制一般設有自動/停止/手動轉換開關,有的稱為萬能開關,在設計安裝時應該注意它與其它控制開關的關系,萬能開關可控制風機的現場手動開關,可檢驗風機的就地控制功能,但是排煙閥的聯動開關、消防控制室的手動直接控制開關以及自動控制功能應該不受萬能開關的影響,無論它處于何種狀態,都能控制風機。有的工程設計將其它控制功能都必須通過萬能開關才能控制排煙風機,一旦萬能開關處于停止或手動狀態時,控制室和排煙防火閥就無法對排煙風機進行控制,火災時排煙系統將無法運行。這種情況在消防驗收時也容易被忽視,一般的驗收方法是分別試驗系統的自動和手動功能,通常不會發現這種問題,因此需增加對風機的這項功能試驗。消防控制室有排煙風機的啟、停信號顯示功能,但沒有風機電源信號顯示功能,有時候風機被人為關掉電源后沒有及時打開,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建議消防控制室應能顯示排煙風機電源信號。

五、排煙防火閥的控制問題

排煙防火閥是控制排煙系統實現排煙和防止火災通過系統蔓延的重要組件,一般設在排煙支管上和排煙風機人口前,當煙氣溫度超過2800C時自動關閉,排煙風機前的防火閥還應連鎖關閉排煙風機。但是如果該閥設置不當,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功能和穩定性。排煙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一般應該設為常開式,但有的工程將其設置為常閉式、電動開啟,一旦該閥不能電動打開,整個排煙系統就無法開啟了,這種設計無疑增加了系統的不可靠因素,因此不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