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創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7 00:18: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全民創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加快全民創業 推進全民致富
建設全面小康,必須依靠全民致富;實現全民致富,必須著力全民創業。近年來,由原**、**兩鎮合并而成的新建**鎮,積極貫徹落實省、市“六放”“四全”精神,把推進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引領全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全鎮發動,全民動員,全面推開,營造了“自主創業、競相創業、共同富裕、共奔小康”的生動局面?,F就我鎮全民創業的現狀、做法及下一步打算總結匯報如下:
一、搶抓機遇,著力大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力在百姓,活力在民間,動力在民眾內心涌動的創業意識和激情。近年來,**鎮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積極搶抓發展機遇,點燃民眾創業激情,力求在創業中發展,在發展中壯大,在壯大中推進創業。
1、創業群體日益壯大。自2003年以來,每年新增私營企業數均在40戶左右,特別是今年1-7月份,新發展私營企業46戶,同比增長100%。目前,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1327戶,私營企業474戶,注冊資本達3.72億元。創業的群體主要呈現五種類型:一是“自發型”。我鎮享有“獼猴桃之鄉”的美譽,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加之近幾年政府的大力推動,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種植農戶近200戶,是省內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同樣,我鎮**村的“劉家碾子笆斗”也曾經享譽大江南北,目前從業人員近600人,而且大部分產品都是出口外銷。二是“還巢型”。近年來,我鎮吸引了20多名在外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能人回鄉投資興業,累計投入8億元,形成了“人回鄉、企回遷、錢回流”的“鳳還巢”現象。其中,**先后投資3億多元,分別在市區和我鎮興辦兩家汽配生產企業,而且**地區最大的民辦**醫院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等回鄉創業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帶動形成了民資引民資、民資帶外資、民資促內資的生動局面。三是“闖蕩型”。我鎮在外從事浴業、建筑安裝的勞動力有近1.1萬人,其中很多人在外經過多年的闖蕩,成為個人資產達百萬元、千萬元的大老板。特別是從事浴業人員達8000多人,年收入達1億多元。四是“轉化型”。近幾年,鎮、村國有集體工業企業改制為私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改制,我鎮機械、化工類的原有企業負責人、技術骨干等成為了自我發展的創業帶頭人。目前,我鎮印染、紡織機械制造是省內科技民營企業,而且從事鋅系列產品的企業有大小30多家,從業人員1260人,年產值達6.2億元。五是“新生型”。我鎮原先的農具廠過去都是為**集團生產塑料模具的,如今都紛紛從事了塑料產品制作,大小老板近20個,年產值達4000億元。而且,近幾年,我鎮從事絎縫工藝的企業日益增多,從業人員960人,年加工被服600萬條,均出口外銷。
2、創業領域日趨寬廣。私營工業已成為我鎮創業的主要途徑,行業不僅涉及汽配、機械制造、化工等傳統產業,而且逐步在精密鑄造、醫藥制劑等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取得新進展。**有限公司即將投入生產的三氯蔗糖,屬東南大學新研發的專利產品。目前市場前景廣闊,國外很多醫藥生產大企業都想投資合作。在三產服務業上,我鎮過去許多從事浴業人員成了許多浴室、休閑中心的老板,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此外,我鎮是農業大鎮,耕地面積達8.8萬畝。近年來,我鎮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并從中走出來一批創業典型,有“獼猴桃大王”**,養龜能手**,養鹿行家**,養鵝狀元**,種糧大戶**,并帶動著身邊的農戶走上了致富路。
3、創業層次日見提升。我鎮創業群體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老板由小到大。工業列統企業35家,其中年產值千萬元以上的企業25家,億元以上企業1家。今年1-7月份,新增注冊資本1.08億元,同比增長320%。二是投入由少到多。民資投入呈現倍增勢頭,去年我鎮民資投入2.8億元,超出前兩年之和。今年1-7月份,民資投入3.08億元,同比增長43%。投入的項目也逐步壯大。今年以來,已開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其中5000萬元項目2個,分別完成年計劃的90.9%、100%。三是水平由低到高。逐步向科技化、集團化、外向化方向發展。目前,全鎮從事汽配生產的企業達10家,產品達20個系列,100多種產品,近20億元的產值規模,生產的汽車緩速器、汽車“黑匣子”都是省高新技術產品。而且日資、港資、臺資逐年增加,去年我鎮吸引外資達464萬美元。目前,全鎮有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個,有4家私營企業正在申辦自營出口權,月底可辦成2家。農業方面,**鵝成為“**省無公害畜禽產地”,獼猴桃取得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有機食品證書,“金寶來”大米是“**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而且,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一批專業村、專業組不斷形成。比如**村的柳編,**村的鈑金、**村的浴業、**村的獼猴桃、**村的布輪、**村的翻沙鑄造、**村的化工等。
全民創業
今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市委八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全市全民創業動員大會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放寬政策,以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為重點,扎實推進機關效能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較好地激發了全社會各個層面的創業沖動,推動了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新的發展,出現了“作風正、民心順、事業興”的好形勢。第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5億元,同比增長92%;完成財政收入5132萬元,同比增長34.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66元,同比增長8.8%;新增工業從業人員1180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750元,同比增長13.5%。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宣傳發動,積極營造全民創業的強烈氛圍。市全民創業動員會后,我縣迅速召開了縣委常委、副縣長聯席會議,認真學習×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五個放寬、五個鼓勵、五個扶持”,認真分析了我縣推進全民創業存在的問題與差距,研究了具體對策措施。大家普遍認識到,推進全民創業是××加快發展、追趕前進的動力源,也是加快解決貧困人口生產生活困難、破除貧困制約的總開關,必須借全市推進全民創業的東風,積極謀劃,扎實推進,努力走出一條切合山區發展實際的創業之路。大家普遍感到,去年,我縣作出的“創業、創新、創優”的安排部署,完全符合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要求,也得到了全縣干群的一致擁護。但我縣全民創業的意識還不夠濃,創業的面不寬;全民創業的層次還很低,大老板、大企業很少;創業的環境還不夠優,思想解放程度比不過兄弟縣市;企業的潛力還沒有充分挖掘,許多干群潛在的創業沖動沒有轉化為創業行動,唯有拿出過硬的措施,扎實開展全民創業的行動,才能不負市里提出的“奮起直追,比速度,比增量”的重托。在此基礎上,3月4日,我們召開了縣、鄉、村三級干部參加的千人全民創業動員大會,認真傳達貫徹全市全民創業動員大會精神,提出了破除“三論”、突出抓好“三大創業群體”的總體思路,即:破除“知足常樂”論,支持敢想敢干、敢創敢超;破除“照本宣科”論,鼓勵放開手腳、靈活服務;破除“為富不仁”論,倡導大膽創業、以富為榮;在所有層面都發動的基礎上,重點面向機關干部,面向農村小能人、科技人員、務工人員,面向個私業主,著力培育和發展“三大創業群體”。同時,對全縣評比出的300多名“創業先進個人”披紅戴花,隆重表彰,為全民創業造勢助威。會后,縣委、縣政府組成了9個督查組,分赴各鄉鎮和縣直單位督促檢查動員大會的貫徹落實情況,從督查反饋情況看,各鄉鎮、縣直各部門都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紛紛召開專題會議,著手制定推動全民創業的優惠政策、服務辦法,為全民創業添火加薪。
二、推進招商引資,努力提升全民創業的水平。針對我縣創業資本不足、不活的實際情況,縣委、縣政府出臺了新的鼓勵招商引資的政策,積極謀劃強勢招商,通過吸引外資,推動全民創業。一是突出領導帶頭招商,決定每月開展一次由縣領導帶隊的專項招商活動,發揮好引導示范作用。今年3月份,縣委、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帶隊赴香港、惠州等地開展小分隊招商活動,落實了2個簽約項目,一個是香港富景集團投資300萬美元進行中藥材系列開發項目,一個是香港天州公司投資2.5億元的旅游資源開發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效。二是突出專業隊伍招商。通過個人申請、單位推薦、組織部門審核、招商領導小組審定的程序,選拔了10名優秀干部,建成5個招商小分隊,分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等地區常年駐外招商,縣政府安排每個小組活動經費15萬元,同時,成立了15個兼職招商隊伍,目前,各招商小組都已展開了工作。三是突出企業招商。要求各個規模企業籌措專項資金,安排專門人員從事招商引資,抓好增資擴股、引資合作項目。目前,縣直有關部門正在幫助41家規模企業排項目、排產品,全力支持其對外招商引資。現已有8家骨干企業尋找到合作伙伴。前3個月,全縣招商引資勢頭較好,合同引資項目有51個,總金額9.8億元,已到位資金6937萬元。
三、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全民創業的載體。我們堅持把道路建設、市場建設、園區建設作為打基礎、筑平臺、蓄后勁的關鍵來抓。在道路建設上,××高速完成路基土石方270萬立方米、橋涵16943延米,隧道進洞1972延米;×××××等重點工作進展順利,均完成80%以上的工程量。在市場建設上,已編制了縣城茶葉交易市場、石關高山蔬菜交易市場工程詳規方案,即將動工建設;與×××有限公司達成了由其投資1000萬美元建設山貨大市場的協議,縣里成立了由縣長任指揮長的工程建設指揮部,力促工程在上半年動工建設。在園區建設上,××新區已完成了小通水、通電工程,新增入園企業10家;××工業園9000平方米輕鋼廠房、5000平方米職工宿舍樓均已竣工;××工業園輕鋼廠房也初步完工。對××工業園區整合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力促“百姓創家業“。堅持立足我縣資源特色,重點做大做強茶葉、高山蔬菜、生態養殖三大特色產業。新建了1萬畝高標準茶園葉基地,新發展了1萬畝茭白基地,實施了“國際小母?!卑l展項目。為促進三大產業良性發展,我們推進了農村合作組織創建行動,組建了×××縣農村合作組織聯合會、養殖業協會,進一步規范高山蔬菜協會和茶業協會;實施了農技示范推廣行動,每個產業選擇2個村,每個村選擇50個示范戶,組織農技人員掛點服務;實施了小額貼息貸款扶貧行動,共向農戶發放貸款5890萬元,基本滿足了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資金需求;實施了農民創業免費培訓行動,已投入培訓資金150萬元,對3000名農村“小能人”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
五、加強督促檢查,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h委、縣政府完善了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把民營經濟和特色產業發展速度、總量規模、貢獻份額作為目標考核的重頭戲,緊拎不放。實行了縣干掛鉤服務重點企業制度、定期召開個私業主座談會制度,加大了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對民營企業反映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安排專人牽頭幫助解決。出臺了干部到企業幫助工作的政策,根據企業意愿和需要,按企業與干部雙向選擇的原則,對每個企業安排1到2名干部幫助工作。干部在企業幫助工作期間,原單位的行政關系、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各項待遇不變,原崗位予以保留。
全民創業現狀調研報告
所謂全民創業,是指以全民為主體創辦事業、創造業績的實踐,主要包括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全民創業不是指每一個人都當老板,而是指每一個人在整個社會分工、發展當中,能夠擁有自己的知識和才能,都能夠從事某一項社會工作,并通過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財富。
一、市推進全民創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宜昌市關于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堅持把推動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引領全民致富、增強市域經濟實力的重要抓手,強化引導,完善政策,著力激活創業要素,逐步掀起了全民創業的熱潮。截至目前,全市個體工商戶8879戶,從業人員30174人,注冊資金18394萬元;私營企業889戶,投資人數2472人,從業人員21188人,注冊資金160049萬元。全市21000名城鄉富余勞動力,已輸出轉移4266人,其中就地轉移2072人,外出務工2194人。呈現三大特點:
(一)創業隊伍不斷壯大。既有外來創業者,又有本地創業者,形成了群眾自主創業、打工者轉化創業、能人投資創業、黨員干部帶頭創業的良好局面,涌現出以李萬清、時克勤、閆友林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家,以施昌錦、周代剛等為代表的農村創業帶頭人,以黃衛民、王有江等為代表的自主創業能人。總體來看,我市創業群體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群眾自主創業。部分群眾利用自身掌握的資金和信息,積極開展物流、運輸、工程承包等業務,涌現了一批車老板、船老板、煤老板、包工頭,成為個體經營的中堅力量。全市90%的個體工商戶是群眾自主創業。二是打工者轉化創業。全市4266名城鄉轉移就業的勞動力中,有93人成為小老板,有1480名下崗職工自辦了經濟實體。三是外來老板投資創業。通過配套設施、優化服務、營造環境等措施,吸引市外投資者前來投資創業,成為我市創業的主導力量。如亞泰陶瓷、天元罐業、恒輝彩印等企業,都是外地客商來投資創業的典型。四是黨員干部引領創業。鎮村干部隊伍中涌現出一批創業先鋒,正帶領廣大農村干部群眾逐步走上創業致富之路。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的落崗人員及被辭退、解聘教師發揮綜合素質高、能力較強、交際廣泛的優勢,通過自主創業,成為小老板、小業主。
(二)創業途徑逐步拓寬。從創業領域看,涵蓋了一、二、三產業,既有工業、農業、運輸、建筑、零售、批發、餐飲等傳統經營業態,又有、咨詢、技術培訓及開發等新型經營業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工業經濟。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打造了以經濟開發區為核心,以安福寺食品加工園、姚家港化工園、白洋裝備工業園、江口民營工業園為支撐的沿江經濟增長極,累計建設各類工業項目180多個,建成了華潤啤酒、衛材、迅達科技、山水樹脂、今貝飲品等一批骨干項目和龍頭企業。同時,堅持改革與招商并舉,引進客商和引導有投資意向的群眾收購、買斷、參股資產較好的企業,使一批工業企業重獲新生,并逐步發展壯大。二是商貿經濟。商貿經濟是我市朝陽產業,聚集了妙尚、北山等商貿龍頭,帶動了建材、五金、餐飲、服裝、電子等專業市場發展,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億元,同比增長24.6%。東方超市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成為市內最大的連鎖企業。三是種養經濟。積極引導農村能人發展種植、養殖、水產規模經營,促進種養經濟上檔次,上規模。市水產協會由能人陳建華牽頭興辦,每年幫助農民銷售水產品2萬多噸,會員年人平純收入達到1.6萬元。
(三)創業形式豐富多樣。一是創辦項目。鼓勵創業人員放開手腳,大膽創辦新企業,加快技改擴規,逐步做大做強。酒業、奧美、三寧等企業通過擴規,已發展成行業的龍頭。二是領辦項目。發動有組織協調能力、有創業門路的人員帶領有創業愿望的人員開展創業活動。恒輝彩印公司老板徐章平原是磚瓦廠的一名普通職工,但他不甘平庸,主動尋找合作伙伴辦起了企業,一步一步發展壯大,每年上繳稅金100多萬元。三是協辦項目。引導部分缺乏創業門路但有一定資金或技術的人員,發揮自身的特長,協助具有創業愿望的人員開展創業。目前,我市有一批投資者通過掛靠清江公司、葛洲壩集團,形成利益共同體,專門從事掛靠業務,實現了協辦創業。四是聯辦項目。對一部分有創業愿望,但苦于有資金沒技術或有技術沒有資金和創業門路的人員,實施捆綁聯合,共同創辦項目,或與現有的民營企業聯合創業。五是打工創業。大力發展打工經濟,引導打工人員靠誠實勞動致富,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特長,為以后的自主創業打下基礎。
全民創業暨優化全民創業環境工作匯報
全民創業暨優化全民創業環境工作匯報
各位領導:
為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全民創業環境和優化全民創業環境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我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放寬政策,以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為重點,扎實推進機關效能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全民創業暨優化創業環境各項工作的領導,分別成立了“渦陽縣交通局全民創業領導小組”和“渦陽縣交通局‘月環評’工作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峰親任組長,各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局機關各股室負責人及所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對全系統內全民創業暨優化全民創業環境進行統一指揮和領導,下設辦公室,明確了工作任務。局屬各單位也紛紛成立了相應組織,健全了工作制度,為實施全民創業,優化發展環境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加強學習,吃透精神
全民創業興業調查報告
為摸清我縣創業工作基本情況,掌握企業和城鄉創業者創業需求,推進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有效開展,我縣組織專人深入工業園區、鄉鎮社區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4年12月底,全縣新增創業基地1.8萬平方米,創業培訓人數700人次,新增各類企業130個,新增個體戶260個,新增就業人員2500余人。創業項目主要集中在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其中創辦養殖企業98家,創辦農家樂56家。全縣回鄉創業主要集中在。其中,以鎮村創辦的水產養殖規模最大,年產值達0.5億元,吸納400余人就業。
二、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資金短缺是制約全民創業的重要因素。資金短缺是企業和創業人員反映的最為突出的問題。打工的原始積累對于創辦企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新辦企業沒有財產抵押,貸款困難,資金周轉困難常使企業陷入起步容易運轉難的尷尬境地,步入正軌的企業也沒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擴大再生產和技術改造。許多回鄉創業人員有一腔創業的熱情,卻因資金問題得不到解決,無法實施創業計劃和施展自己的才華。融資難、貸款難成了影響全民創業的最大問題。
2、公共基礎設施落后影響創業發展。我縣大多微小企業都是在鄉鎮創業,而鄉鎮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道路不通暢,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水電氣使用得不到保障,嚴重制約了小企業的發展。加之鄉鎮創辦的多是養殖企業,規模小、分布散,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家庭創業的落后模式。
鄉鎮全民創業指導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民創業活動推動我鎮“興工強鎮”和經濟轉型戰略深入實施,進一步培育全民創業主體、激發全民創業激情、落實全民創業政策、優化全民創業環境,實現民營經濟數量和質量的新突破,確保我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今年全民創業的階段性目標是:按照要求建立機構,制定工作方案,認真開展工作;編發全民創業工作簡報,及時向市創業辦報送;建立創業輔導隊伍,開展創業輔導和咨詢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各類技能和創業培訓活動;建立全民創業項目庫,定期向創業者項目信息,并上報市創業辦。
三、活動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3年5月至6月)
鄉鎮全民創業工作總結
zz鄉全民創業工作進度情況
今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對全民創業工作十分重視,把全民創業工作與當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發展主導產業等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千方百計激活民資,增強群眾的創業和就業能力,努力在全鄉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F將近期全民創業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在全鄉形成全民齊創業,共同謀發展的濃厚輿論氛圍
我們通過各種形式,向干部、群眾宣講全民創業的意義,鼓動群眾創業,誘發群眾創業沖動和激情,取得了一定效果。首先表現在村干部對全民創業的熱情有了明顯的提高,干部找項目多了、干部辦實體的多了,群眾做生意的多了,干部和群眾都在積極想點子,找路子,尋求致富途徑。
二、進一步加強領導,組織上更加嚴密
調整了全民創業領導小組成員,明確兩名工作人員專抓全民創業工作,積極為全民創業需要資金的群眾協調資金,搞好服務。
全民創業問題調查報告
依據區委辦、區縣政府辦《關于印發年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和區政協本年重點調研課題安排,我和區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區民建、區工商聯局部成員構成結合調研組,對我區全民創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狀況及委員建議申報如下。
一、我區全民創業工作獲得分明成效
上一年以來,區委、區縣政府高度注重全民創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行動不斷向前推進,在全區上下,各級組織的通力合作下,我區全民創業工作出現出優越的發展態勢。據計算,截止到本年6月底,全區新增創業基地上積6.8萬平方米,創業培訓人數1901人次,新增創業小額擔保借款956筆,合計4734萬元,新增各類企業1313個,新增個別戶3707個,新增就業人員6525人。創業帶動就業,也促進了經濟發展。在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上一年全區完成地域生產總值310億元,同比增進15.1%,本年上半年全區完成地域生產總值182.61億元,同比增進13.3%。
經過本次調研,委員們感應,我區上一年以來的全民創業工作,有以下四個突出的特點:
(一)指導注重,組織有力
一是實時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兩位副區長任副組長,37個部分和街道首要指導構成的全民創業工作指導小組,并抽調人員成立日常工作專班。各相關部分和街道也明確分擔指導和工作人員,設立工作機構,構成了分條理、分系統全體推進的全民創業工作系統。
政府主導推動全民創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全民創業文化的內涵及其重要性;政府在培育創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培育創業文化的思路和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新出路、全民創業文化是指人們在追求財富、創造價值、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創業文化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政府在創業文化建設中有引領和推動作用、解讀“溫州模式”,最值得研究的是政府行為,尤其是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切實轉變觀念、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正確引導,高揚創業文化的主旋律、營造最佳的創業環境、打造優惠透明政策環境等,具體請詳見。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新出路。推進全民創業的關鍵在于以建設創業文化為突破口,形成全民創業氛圍。推動全民創業的最緊迫任務,是進一步解放思想,營造創業文化。
一、全民創業文化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全民創業文化是指人們在追求財富、創造價值、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和意識心理等,是一種鼓勵開拓創新、積極進取、與時俱進的先進文化。創業文化有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觀念文化,是人們對財富的創造和追求的看法;另一個是制度文化,是社會為人們追求財富、創造財富提供的社會經濟法律制度。
創業文化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是營造經濟社會發展良好氛圍、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在活力之所在。創業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在動力,它可以影響人們的觀念,塑造人們的精神,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一個有濃厚創業文化的地方,經濟發展就有活力,始終占有先機,走在前頭。溫州之所以能創造經濟奇跡,就得益于其勤勞務實、敢為人先的創業文化。只有培育和弘揚創業文化,才能為全民創業提供力量之源。
二、政府在培育創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州長在全民創業推進會發言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表彰獎勵全民創業先進集體和個人,總結工作,部署任務,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更大發展。剛才,勝利市長宣讀了《2012年全民創業暨新一輪民營經濟騰飛實施方案》,四位創業明星做了典型發言,很受啟發和教育,希望大家以先進為榜樣,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迅速掀起全民創業新熱潮。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形成全民創業新共識
實踐證明,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最具潛力、最充滿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市正處于積聚能量、加快發展的攻堅階段,既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和壓力。在這一關鍵時期,深入推進全民創業,加速民營經濟發展,最大限度地把蘊藏于民間的發展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第一,開展全民創業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自啟動實施民營經濟騰飛計劃以來,我市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強化創業政策扶持,加大工作推動力度,民營經濟呈現了蓬勃發展態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攀升。2011年末,全市民營企業發展到891家,個體工商戶達到2.2萬戶;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實現249.8億元,占全市經濟總量的90%以上;實繳稅金8.6億元,占全口徑財政收入的66%。華康藥業、東北亞藥業、大福門業、中信木業等骨干民企不斷發展壯大;拜特科技、凱萊英藥業、眾達禽業、中興建材等一批新興民企迅速崛起。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在促進產業發展壯大、增強地方財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開展全民創業是激活民間資本的有效途徑。當前,在區位、資源、政策趨同的情況下,對民間資本的爭奪已成為各地競爭的新焦點。從目前情況看,我市還有大量的民間資本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據統計,全市金融機構現已發放貸款66億元,尚有各項存款159億元,大量資金處于“休眠”狀態,甚至通過不同渠道流向外地,為他人所用。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業熱情,把民間資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生產經營領域、引導到全民創業中去,只要我們政策到位、引導得當,完全可以激活這部分民間資本,為富民強市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