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害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07:15: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杉木害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杉木害蟲
1.研究方法
1.1野外調查方法。選擇具有代表性地段設置若干樣地(20×20m2);采用實地調查所有其它動物的方法:采集重點是昆蟲種類,對其他動物通過肉眼目擊觀察、聽覺探測。在杉木林植物體上采用網捕、掛板、手采、兜捕。每樣地選5株,逐一調查主要的危害動物,定時調查(30min)的方法。調查計算林分蟲害指數F=∑(各蟲害級株數×該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10×最高級代表值:4)×100。
1.2昆蟲鑒定方法與物種多樣性、相似性系數和同質性系數計算。采用蔡邦華34目分類系統,在實驗室雙目解剖鏡下觀察鑒定。采用1963年Shannon-Wiener公式計算多樣性指數,即H=-ΣPiLnPi,式中Pi=ni/N,ni是樣方中第i種的個體數,N為所有種的個體數。Pi是第i種的個體數ni與個體總數N的比例。均勻度指數(J)計算采用公式:J=H/lnS,式中H為多樣性指數,S為群落的種數。生態度優勢度計算公式為:C=∑ni(ni-1)/N(N-1)。物種相似性系數計算公式為:T=2g/(a+b)×100;式中a:在A樣地的物種數;b:在B樣地的物種數;g:在A、B樣地共有的物種。首次提出動物群落同質性系數Th=(T+H)/2,即相似性系數與多樣性指數的平均值。
2.結果與分析
2.1廣西武宣縣杉木林動物種類。2009年8月調查發現廣西武宣縣杉木動物有3綱18目97種,其中昆蟲綱14目50科73種,其他動物為蛛形綱、鳥綱,有4目12科24種,其中蛛形目最多有18種。
1977年營造的杉木種子園有50種動物,其中害蟲有15種:杉膚小蠹PhloeosinussinensisSchedl、粗鞘雙條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杉梢小卷蛾PolychrosiscunninghamiacolaLiuetPai、蝗蟲、蠟蟬、螟蛾、蚱蟬、癭蚊、白翅葉蟬、灰翅葉蟬、黑網蝽、綠條象甲、斑帶綠沫蟬、紅葉螨、瘤象;天敵動物有18種:紅腹蜓、尖腹蛛、黃蛛、黑螯蛛、微蛛、大巢蛛、紅蛛長腹綠蛛、小黑蟻、紅胸蟻、黑球蛛、猛蟻、黑微蛛、小山雀、伯勞、黃衣、大球蛛、白蛛;中性動物有17種:弄蝶、蛺蝶、小黃粉蝶、多斑鳳蝶、小黑蛺蝶、微甲、葉甲、綠木虱、紅毛葉甲、雙尾蟲、黑蟋螽、小綠螽、紅叩甲、白嚙蟲、小灰蝶、小綠蝗、白蠟蟬。
杉木害蟲與動物群落農業科技論文
【摘要】2009年8月調查發現廣西武宣縣杉木動物有3綱18目97種,害蟲占動物物種的比例低,只有3.3。.杉木種子園與實驗林的共有害蟲是杉膚小蠹PhloeosinussinensisSchedl、粗鞘雙條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杉梢小卷蛾PolychrosiscunninghamiacolaLiuetPai;首次提出動物群落同質性系數計算公式,發現武宣縣杉木動物群落同質性系數平均為5.54,表明武宣縣杉木主要害蟲不突出,尚可通過自然天敵控制。
【關鍵詞】廣西武宣縣;杉木,共有害蟲,
動物群落同質性系數廣西武宣縣最早在1977年營造杉木種子園,后來匯集中國各省的223個地理種源進行科研,1994年改制后六峰山林場停止種植杉木,2000年遙感調查還有杉木9.3萬畝,2009年僅有二塘、東鄉等鄉鎮還種植約6.8萬畝左右杉木。2009年大面積種植廣林9號等桉樹達20萬畝,探索目前在外來桉樹擴種壓力下杉木種子園與實驗林害蟲與動物群落物種的演化,對于保護本土物種有一定意義。
生物同質化是指特定時間段內兩個或多個生物區在生物組成和功能上的趨同化過程。近年來,生物同質化問題已引起生態學界的高度重視,成為保護生物地理學的一個全新議題,王光美等(2009)指出外來物種入侵和本土物種滅絕是生物同質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未見文獻報道杉木害蟲與動物群落的同質性[1-6]。
1.研究方法
1.1野外調查方法。選擇具有代表性地段設置若干樣地(20×20m2);采用實地調查所有其它動物的方法:采集重點是昆蟲種類,對其他動物通過肉眼目擊觀察、聽覺探測。在杉木林植物體上采用網捕、掛板、手采、兜捕。每樣地選5株,逐一調查主要的危害動物,定時調查(30min)的方法。調查計算林分蟲害指數F=∑(各蟲害級株數×該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10×最高級代表值:4)×100。
園林大樹栽植與養護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園林綠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園林綠化項目中,有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項目造景要求,就需要進行大樹移植,而大樹移植技術要求高、成本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巨大損失?,F就大樹栽植工藝及植后養護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樹栽植;養護管理
隨著我國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社會對于景觀建設的品質與工期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大樹移栽數量也越來越多。大樹一般意義上指胸徑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或胸徑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現在重點項目也會使用胸徑50cm以上大樹。大樹在園林綠化建設中作用非常巨大,在園林項目中起到景觀骨架的作用,移植大樹可迅速改善景觀效果,提升園林項目的景觀品質。雖然現在園林施工養護技術發展迅速,但大樹年齡大、細胞再生能力弱、根系恢復慢,如果不采取精細的栽植養護技術,很可能導致苗木死亡,造成巨大損失。本研究在多年從事園林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一些技術措施,以期為其他園林綠化從業者提供參考。
1栽植方法
大樹移栽的基本要求與一般樹木相同,但大樹樹體高大,重量過重,操作困難,成活率低,需要精心栽培養護管理。
1.1栽植前準備
林業造林技術方法探討
摘要:指出了林業造林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為生態環境的安全性提供保障,還能促進經濟的平穩發展,對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基于此,分析了林業造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林業造林前的準備工作及對林業造林的相關技術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林業;造林技術;問題;思考
1引言
在新時期的發展下,林業資源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但保證了我國的生態環境良好運行,還能帶動相關經濟行業的發展,從而為人們的經濟收入提供保障。然而在種種原因的影響下,我國的造林技術仍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林業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林業方面的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因地制宜,選擇合理有效的林業造林技術。基于此,本文進行了相關探討。
2林業造林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存儲量小,質量較低
林業災后重建管理論文
摘要:文中闡述了今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使大面積森林遭受歷史罕見的破壞,嚴重地影響了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有進程。與此同時,提出了加速林業災后重建,如期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災后重建;建議
今年一月出現的特大冰凍災害,使林木遭受嚴重創傷。全市共有1500萬畝林木受災,損失活立木蓄積1550萬立方米。也對全市林業帶業界多方面的長期影響:首先,災后林業生產恢復任力長期而繁重。因為林木受災面積大,占有林地面積約三分之一。一些林區縣海拔400米以上的林地成片的杉木、馬尾松、濕地松、闊葉樹梢、折枝,毛竹爆形裂、折斷、倒伏。一般規律,毛竹林恢復需5~6年,杉木、濕地松需10年,闊葉樹需12年以上或更長的時間。其次,雪災后森林次生災害隱患增多。災后形成的雪壓木、林下堆積物驟然增多,給森林防火帶來較多隱患,增加了防火難度。第三,森林病蟲害將會暴發。災區內大量倒木、斷枝、森林枯死物的存在,將為白蟻、蛀干害蟲提拱拱繁殖環境同時也為森林病蟲害的可能暴發提拱了有利條件,如松毛蟲、竹蝗、松材線蟲草等。第四,重災區森林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近期內難以恢復,將導致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大為降低。主要表現在下雨時,即降即流,河水有雨即速漲,無雨即速降,水位極不穩定。泥沙含量增加,水質變渾,產生新的水土流失。第五,災后將在較長時期內影響林農收入。全市受災林農30多萬戶,經濟損失很大,特別是經營毛竹林的農戶,今后5年內基本無收入。第六,這次災后將嚴重影響201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6%一規劃目標的實現。
鑒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保護已經形成的森林環境,恢復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高林地的生產力。為此,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科學制定中期林業恢復和發展規劃。各縣(市、區)要組織林業技術人員進行調查,落實災后面積,受損情況,全面搞好災后評估,做到科學規劃,穩步實施。規劃時間擬從2008年起至2020年止,用13年時間,分兩個階段制定實施目標。第一階段2008~2015年8年時間為恢復森林資源階段,第二階段2016~2020年5年時間為發展森林資源階段。在各縣(市、區)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全市的規劃。此項工作由市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進行技術指導和負責全市的總體規劃。
2、科學清理受災林木。對災后受損林木要分類型進行科學清理。一是對公益林受損林木的清理。要以恢復森林的生態功能為重點,對能夠存活的林木要全面保留。做到砍凍死、壓死的,不砍活的和能夠恢復生長拈花惹草;砍倒伏、折斷的,不砍被雪壓彎曲的;砍主干爆裂的,不砍斷梢、斷枝的。清理受災林木后出現林中空地或變成疏林地的,特;別是馬尾松疏林生態效益,還必須嚴禁使用商品林采伐限額采伐生態公益林。二是對商品林受災林木的清理。要以保護和恢復林地生產烽為重點,對主干折斷或受損嚴重,沒有培育價值的林木可全部清理。對可以復壯的林木予以保留。清理受災林木后,變成疏林地的要進行補植,應補植杉木、濕地松馬尾松和闊葉用材樹種。如清理后變成次林的要進行全面改造。要堅實行高標準整地造要,采用良種壯苗營造速生豐產林。三是對毛竹林受災竹的清理。彎曲竹宜盡量保留,梢部斷裂竹如斷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翻兜竹、爆裂折斷竹可全部砍伐。目前仍處于彎曲的竹子應當及時鉤梢,使其直立,減少竹材品質損失。受災3年內禁止伐竹,其后至第6處的夏季,允許少量伐竹。在清理受災竹后,如果竹林地沒有混生樹種,在春季每畝應補植8~10株杉木或等樹種。還要做到夏季搖梢、秋季鉤梢。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是科學有效地預防雪災的重要措施。
人工蕭氏松莖捕捉防治論文
摘要:根據人工捉蟲的生產實踐,分析防治效果。結果表明:有蟲株率在35%、50%、80%左右的三種林分經過治理后與各對照林相比下降了70.57%、76.17%、80.80%,效果顯著。樹木死亡率只有0.33%,明顯小于對照林的6%,有效阻止了樹木死亡,挽回了經濟損失。
關鍵詞:人工捕捉蕭氏松莖象幼蟲效果
蕭氏松莖象[HylobitelusxiaoiZhang]屬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dae松莖象屬Hylobitelus,是我國近年來新發現的危害松科植物的鉆蛀性害蟲。主要危害濕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火炬松Pinusteada和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以幼蟲侵入樹干基部或根莖部蛀害韌皮組織為害,嚴重時切斷有機養分輸送,導致樹木死亡。
目前,在江西省10個設區市50余個縣(市)都發現了蕭氏松莖象,面積已達157.33萬畝,枯死樹500萬余株,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此外,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貴州等省都先后報道了蕭氏松莖象的發生,并呈逐漸蔓延擴散之勢。因此,蕭氏松莖象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防治對象。
從2000年起,國內外部分專家學者展開了蕭氏松莖象生物學、生態學和防治方法的研究,但還沒有一個經濟、安全、有效的方法來防治蕭氏松莖象。本文對信豐縣萬隆林場生產中捕捉蕭氏松莖象幼蟲的林分進行調查和分析,以期為防治蕭氏松莖象提供借鑒和參考?,F將結果報告如下:
1概況與方法
櫸樹繁育與造林技術論文
摘要:介紹櫸樹的繁育與造林技術,并重點介紹櫸樹的育苗方法,主要包括扦插育苗、嫁接育苗、播種育苗、組織培養等方法,從而為培育櫸樹苗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櫸樹;繁育方法;造林
櫸樹(ZelkovaschneiderianaH-M),又名大葉櫸、血櫸、紅櫸、黃櫸、巖郎木等,榆科櫸屬樹種,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之一,屬二級保護植物,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風景園林觀賞樹種。目前,櫸樹苗木已被廣泛用于園林配置、城市街道綠化美化及生物多樣性方面。
櫸樹為深根性樹種,是一種落葉喬木,主、側根系都很發達,性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沃濕潤條件,在酸性土、中性土、石灰巖山地及輕鹽堿土上均能生長。櫸樹初期生長較緩慢,八年生以后加快,可持續生長70~80年,成年樹高達30m,胸徑1m以上。櫸樹在我國分布很廣泛,主要產于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
1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櫸樹繁育技術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櫸樹;繁育方法;造林
論文摘要介紹櫸樹的繁育與造林技術,并重點介紹櫸樹的育苗方法,主要包括扦插育苗、嫁接育苗、播種育苗、組織培養等方法,從而為培育櫸樹苗木提供技術參考。
櫸樹(ZelkovaschneiderianaH-M),又名大葉櫸、血櫸、紅櫸、黃櫸、巖郎木等,榆科櫸屬樹種,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之一,屬二級保護植物,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風景園林觀賞樹種。目前,櫸樹苗木已被廣泛用于園林配置、城市街道綠化美化及生物多樣性方面。
櫸樹為深根性樹種,是一種落葉喬木,主、側根系都很發達,性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沃濕潤條件,在酸性土、中性土、石灰巖山地及輕鹽堿土上均能生長。櫸樹初期生長較緩慢,八年生以后加快,可持續生長70~80年,成年樹高達30m,胸徑1m以上。櫸樹在我國分布很廣泛,主要產于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
1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簡述櫸樹育苗培植技術方法
摘要:介紹櫸樹的繁育與造林技術,并重點介紹櫸樹的育苗方法,主要包括扦插育苗、嫁接育苗、播種育苗、組織培養等方法,從而為培育櫸樹苗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櫸樹;繁育方法;造林
櫸樹(ZelkovaschneiderianaH-M),又名大葉櫸、血櫸、紅櫸、黃櫸、巖郎木等,榆科櫸屬樹種,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之一,屬二級保護植物,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風景園林觀賞樹種。目前,櫸樹苗木已被廣泛用于園林配置、城市街道綠化美化及生物多樣性方面。
櫸樹為深根性樹種,是一種落葉喬木,主、側根系都很發達,性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沃濕潤條件,在酸性土、中性土、石灰巖山地及輕鹽堿土上均能生長。櫸樹初期生長較緩慢,八年生以后加快,可持續生長70~80年,成年樹高達30m,胸徑1m以上。櫸樹在我國分布很廣泛,主要產于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
一、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櫸樹造林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摘要介紹櫸樹的繁育與造林技術,并重點介紹櫸樹的育苗方法,主要包括扦插育苗、嫁接育苗、播種育苗、組織培養等方法,從而為培育櫸樹苗木提供技術參考。
櫸樹(ZelkovaschneiderianaH-M),又名大葉櫸、血櫸、紅櫸、黃櫸、巖郎木等,榆科櫸屬樹種,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之一,屬二級保護植物,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風景園林觀賞樹種。目前,櫸樹苗木已被廣泛用于園林配置、城市街道綠化美化及生物多樣性方面。
櫸樹為深根性樹種,是一種落葉喬木,主、側根系都很發達,性喜光,喜溫暖氣候和肥沃濕潤條件,在酸性土、中性土、石灰巖山地及輕鹽堿土上均能生長。櫸樹初期生長較緩慢,八年生以后加快,可持續生長70~80年,成年樹高達30m,胸徑1m以上。櫸樹在我國分布很廣泛,主要產于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
1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櫸樹資源稀少,生產上可采用硬枝扦插和綠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的枝條取自一至二年生健壯枝條,插穗長度10~15cm,粗度0.5~1.0cm,每個插條上至少含有2個以上健壯飽滿腋芽,時間以春季扦插為好,其平均成活率可達16.7%;扦插時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使插條生根率達到80%以上,當年苗高可達50~180cm。綠枝扦插宜在6月上旬進行,自母樹年齡較小當年生半木質化的粗壯嫩枝上剪取帶2~3片葉的插穗,迅速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做到隨采隨噴水,隨用生根劑處理,隨扦插。扦插苗床基質以蛭石、河沙等為宜。扦插密度以插穗間枝葉互不接觸為宜。插后噴水1次,上罩塑料膜弓形小棚,再搭起1.2~1.5m高的框架,用草簾或遮蔭網在上方和兩側遮蔭,保持20%~30%的透光率。扦插前期要做好葉面噴霧保濕、消毒防病、通風換氣和噴水降溫等工作;中期要以揭除薄膜和逐步移去遮蔭物煉苗為主;后期做好消除雜草、施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