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04:01: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深加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國玉米深加工研究論文
摘要: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玉米生產國家,玉米深加工市場也是世界最大的。美國在玉米加工及其新產品開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為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玉米深加工;玉米產業;發展趨勢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玉米產量占全球玉米總產量的40%,中國占20%。美國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量已超過5000萬噸,占玉米產量的20%左右。美國的玉米經濟實力最強,技術最先進,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發達的玉米深加工業。美國玉米深加工產品,由19世紀的淀粉、葡萄糖、飼料、玉米油,到20世紀的變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為玉米深加工的兩大主導產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為推動美國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一、美國玉米深加工現狀
(一)玉米深加工產品多樣。美國玉米深加工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玉米深加工產品伴隨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已制造出3500種以上的產品,由過去單純的淀粉產品發展到淀粉糖、各種發酵產品、變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飼料等多門類的產品體系。玉米深加工產品主要包括:一是玉米淀粉。美國的玉米淀粉工業發展迅猛,是世界淀粉生產產量最大的國家,2003年美國淀粉產量占世界淀粉總產量為50.8%。由于美國淀粉原料基地連片集中,所以淀粉廠的規模大,一般年生產能力在數十萬噸。二是玉米淀粉糖。與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產品多、效益高等優點。美國玉米原淀粉有70%左右被用作制糖原料,僅用于生產糖類的玉米就達3300多萬噸。玉米淀粉糖除用于食品工業外,還應用于其它工業,如用于空氣清潔劑和煙草的保濕劑,也用于磚瓦制造中,通過防止干燥過程中水分移動減少破裂和變形,還可用于水泥中延遲其凝固時間。三是酒精。美國酒精用玉米的消費增長近幾年來非常強勁,酒精生產消費的玉米量已超過淀粉行業,成為美國工業用玉米消費的主體。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產消費玉米234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520萬噸,增長幅度高達28.9%。在2005年,美國玉米產量的14.56%用于生產酒精,2006年,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這主要是玉米燃料酒精迅猛發展所致,燃料酒精將成為未來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四是賴氨酸。玉米深加工產品中,氨基酸類的產品主要是味精(谷氨酸鈉)和賴氨酸。味精的生產主要在中國,賴氨酸的生產主要在美國和日本。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賴氨酸都作為飼料添加劑。隨著世界飼料工業的發展,賴氨酸的消費量逐年增加。世界賴氨酸生產規模最大的是美國ADM公司,約占全球賴氨酸總產量的一半。
(二)有專業的玉米深加工組織。為提高玉米生產貿易及加工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競爭力,美國成立了玉米生產者協會、玉米貯藏與加工協會和玉米精加工協會,且3個協會間長期保持穩定的協同關系,使美國玉米加工產業具有規?;⒔M織化、集約化、現代化等特征。美國玉米精加工協會有9家公司,下屬28家企業,年加工玉米3556萬噸,平均每個企業日處理玉米3500噸以上。
木竹制品精深加工通告
近年來,我縣木竹制品加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初步形成了細木工板、鉛筆、根雕、工藝木鐘、木竹工藝品、家具等木竹系列產品,木竹制品加工業已成為我縣工業主導產業之一。但是,木竹制品加工企業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缺乏主導產品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為了培育和做大做強木竹制品加工產業,鼓勵、引導企業進行木竹制品精深加工,推動我縣木竹制品產業化進程,特制定以下扶持政策:
一、扶持的范圍、對象
凡在縣內從事木竹加工生產、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均屬木竹精深加工企業:
1、外貿出口產品;
2、生產鉛筆、細木工板、木竹工藝品、木竹玩具、木(根)雕等產品;
3、經市、縣確認的新產品;
我國玉米深加工研究論文
摘要:我國玉米深加工業發展迅速,已成為玉米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但我國玉米深加工還存在一些問題,深加工品種少,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小,資源綜合利用差;科技開發投資少,加工技術落后;綜合加工能力弱,玉米附加值低。因此,科學合理地把握玉米加工業的發展規模、區域布局及其產品開發方向,既是實施中國糧食安全戰略的需要,也是推進玉米加工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玉米;玉米深加工業
玉米在世界的糧食生產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的玉米年產量位于美國之后居世界第二位。隨著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以及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作為健康食品概念的玉米深加工產品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2006年實際生產能力達到2400萬噸,設計能力達到3340萬噸,較2005年增加400萬噸,增幅在20%左右。國外加工業中已達數千個品種,加工回收率高達98%。我國玉米深加工工業比較落后,80%以上的玉米以原糧狀態直接上市或者經過初級加工進入市場。與發達國家農產品增值程度相比,我國的差距很大。
一、我國玉米深加工的現狀
(一)玉米深加工產品。玉米是產業鏈最長的糧食品種,利用玉米可加工大約3500多種產品。我國的玉米主要用于以下幾種產品的生產:一是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產中占重要位置,玉米淀粉除直接用于食品、造紙、紡織、醫藥等領域外,絕大多數用于深加工。淀粉工業是我國玉米使用量較大的一個行業,我國玉米淀粉的產量從1999年到2005年呈線性增長。2004年全國玉米淀粉量達862萬噸,比2003年增加了36.09%。二是淀粉糖。淀粉糖是以玉米淀粉為原料的高級產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被廣泛應用在食品、醫藥、化工、發酵等行業中。玉米淀粉制取的淀粉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玉米淀粉深加工制成的玉米糖漿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制作糖果、糕點、飲料和罐頭的優良甜味劑。山梨醇是淀粉糖的衍生物,主要用于生產維生素C,近年來國內需求旺盛。2004年我國淀粉糖產量為347萬噸,到了2005年,淀粉糖的產量達到420萬噸,2006年淀粉糖產量達到520萬噸。三是變性淀粉。變性淀粉是近幾年新發展起來的產品,用途廣泛,國外已開發出3000多個品種,而中國只開發出50多個品種。它廣泛應用于造紙、紡織、食品、飼料、醫藥、日化、石油等工業,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紙、食品和紡織品等行業,前景很好。2003、2004、2005年產量分別為45萬噸、50萬噸、60萬噸,2006年近70萬噸,生產企業基本都在幾千噸左右。四是酒精。玉米為發酵工業提供了豐富而經濟的碳水化合物,通過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發酵工業的良好原料。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的燃料酒精價格低廉且環保,而且燃料酒精絕不會引起汽車發動機的不良反應,市場潛力巨大。乙醇汽油的推廣及使用,不僅可以緩解因石油資源短缺而造成的經濟壓力,還可以消化陳糧,為糧食解決相對過剩問題開辟一條新路。
(二)玉米深加工的規模。近年來,我國玉米加工轉化能力增長迅速,年增長速度在20%左右。特別是在吉林、黑龍江、遼寧和山東等玉米主產區,玉米深加工行業發展迅速。原有的玉米深加工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新建和擬建的深加工企業不斷涌現。有關部門統計,2006年我國玉米加工轉化能力達到2350萬噸,深加工數量約占玉米總產量的18%左右。玉米企業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和山東、河北、安徽、廣東等省。據黑龍江省農委統計,目前黑龍江省已建成各類玉米加工企業1326家,年玉米加工能力1417萬噸,實際加工量在650萬噸以上。其中,省級以上玉米加工龍頭企業有12家,加工能力258萬噸。正在建設的較大玉米加工企業有6家,加工能力245萬噸。12家全省玉米加工龍頭企業,大部分分布在綏化、大慶、牡丹江和齊齊哈爾等地。2001年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能力為280萬噸,2005年已達到600萬噸左右,4年的時間擴大了一倍多。目前,吉林省玉米加工企業有580家左右,總加工能力達850萬噸。長春大成公司有240萬噸產能(長春60萬噸淀粉、姚家一期120萬噸淀粉糖、錦州60萬噸淀粉),公主嶺黃龍公司有60萬噸產能,松原賽力事達有30萬噸產能,華潤生化30萬噸產能,吉安生化酒精55萬噸產能,吉林燃料乙醇160萬噸能。遼寧省基本上是500多家左右,但其加工量比較低,在200萬噸左右。玉米深加工企業15家左右,大型企業只有3家,正在籌建廠的企業有2家,目前年加工能力只有150萬噸,遼寧每年的玉米調出量在300萬噸左右。山東省加工能力也相當大。山東省年玉米深加工能力近2000萬噸。山東省較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有:西王集團、諸城興貿公司、諸城潤生公司、魯州公司、壽光巨能金玉米公司、蓮花味精公司、德州華成公司、浮精集團公司、禹城富田公司、信樂味精公司、兗州雪花淀粉公司、濱州昌達淀粉公司、龍力生物公司、樂悟集團公司、濰坊英軒實業集團公司、莒南阜豐發酵公司、聊城莘縣精細化工廠、山東檸檬生化公司、德州富源生物公司。另外,山東還有數十家中小玉米深加工企業。
非金屬礦深加工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在大量的非金屬礦新產品消費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的趨勢下,加之資源有限,環境限制等因素,對加工工藝有了更高的要求。“非金屬礦深加工”課程的開設不僅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填補學生知識空白和專業建設所需,是礦物資源工程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專業課?;凇胺墙饘俚V深加工”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課程改革與探索,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種模式結合教學,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學生的專業自信心,增強了師生的感情,提高了課堂效率,保障了課程質量。
關鍵詞:非金屬礦深加工;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實驗
“非金屬礦深加工”屬于專業選修課,是礦物資源工程和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專業課之一。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并能正確運用有關非金屬礦深加工課程的基本專業詞匯、術語以及常用的學術詞匯和短語;能夠理解和掌握超細粉體的基本特性、加工技術及表面改性技術,通用的非金屬礦深加工單元操作的技術原理、應用工藝與加工設備[1]?!胺墙饘俚V深加工”授課總學時48學時,包含理論教學(36學時)和實驗教學環節(12學時)。教學和實踐進行分開教學,先理論后實驗,需要兩位老師默契配合,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僅要傳授學生應有的知識,還要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心態和正確的價值觀。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基本素養也不斷發生變化,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大膽的課程改革,推陳出新,以滿足當今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所需要的教學模式[2]。
1教學改革探索
1.1增加教學方式,方法多樣化
教學改革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專業,各門課程適用的方法也有區別。目前,BOPPPS模式、現場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學生上臺授課法、大作業教學法和課題式教學法等新教學模式逐漸被推廣和使用[3]。針對各個專業可結合實際,根據學生所需,自身對于專業知識薄弱的環節,對上課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如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介紹我國與發達國家非金屬礦加工技術的差距,國內知名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差異,原料及深加工產品進出口的貿易價格差異,雙碳形勢下非金屬礦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等,讓學生明白學好深加工技術的重要意義。結合老師自身經歷經驗,引導學生對于課程的社會工作定位有明確的認知,細化到企業生產的工藝流程中,對學生有更好的啟迪,如將深加工技術與企業招聘崗位結合,介紹本專業找工作的經驗,介紹企業的需求和對學生的期望,需要具備的能力,企業技術員所承擔的工作,對各種企業的總結與分析等,提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社會生活,了解政策傾向及企業的需求,提升學生的專業自信心。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應該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通過課堂演講、講解PPT等形式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及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加深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緊密對接,既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參與度,同時參照對比學生自己的學習和發展情況,總結經驗進行提高和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核心競爭力,培養學生今后社會生活中解決困難的思維方法,最終得到全面發展。對于書本上落后于實際生產的陳舊理論,果斷放棄,以其他材料或者課本對課程進行完善,讓學生朝著科技的前沿方向,逐步學好非金屬礦深加工這門學科。
構建農產品深加工實施規劃方案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引導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帶動力量,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起步于年月,原地委、行署召開農村工作會議作出決定,在全地區大規模開發荒山、疏林、海涂溪灘、河塘水面,大力發展水果水產品生產。“兩水”生產的發展,呼喚加工業的跟進,于是規模不等的小冷凍廠、魚粉廠、水果罐頭、飲料、蜜餞、果酒等多種加工業依次興起。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兩水一加”發展戰略?!皟伤患印卑l展戰略的實施,為我市的工業發展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并鍛煉、培養了一大批經營人才,使一大批農民、漁民從土地、海灘上走向市場,成為后來發展工業經濟的骨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為我市農村第一步工業化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為第二步工業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洗禮,農業國際化、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對農產品加工業的要求逐步提高,我市農產品加工業深加工規模小、程度低的問題已越來越突出,制約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是指以農產品(包括農、林、牧、漁四大類)為原料,以先進工藝、現代裝備進行二次以上加工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我市農產品深加工發展程度與國內及國際相比差距很大,發達國家農產品深加工占農產品加工業的80%,我國全國平均水平為30%,而我市只有23%左右。為加快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數量增長向質量和效益提高的轉變,培植、壯大一批產品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帶動農戶增收作用顯著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強化農業產后保障,促進農民就業與增收,根據《市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綱要(-年)》(臺市委發〔〕62號)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臺市委〔〕1號)文件精神,制定市—年農產品深加工發展規劃。
一、我市農產品深加工業發展的現實基礎與發展背景
(一)現實基礎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圍繞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我市通過提出并先后組織實施農產品加工企業“1”工程、農產品加工企業“再創百億”工程,以及農業龍頭企業“強龍興農”等工程,農產品加工業總體呈穩步發展的態勢。
1、農產品加工業總量增長。企業家數在發展和淘汰中基本保持穩定,年全市有年產值百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410家,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87家。生產規模、能力不斷擴大,年加工各類原料300多萬噸,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接近50%。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稅利持續增長,年實現產值7億元,銷售收入3億元,上交國家稅收5.76億元,實現利潤6.59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85.6%、94.3%、64.1%和145%。農產品加工出口成為新亮點,全市現有自營農產品出口企業300多家(含外貿公司),其中有出口實績的264家,年實現自營出口額5.5億美元。
外國玉米深加工經驗研究論文
摘要: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玉米生產國家,玉米深加工市場也是世界最大的。美國在玉米加工及其新產品開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為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玉米深加工;玉米產業;發展趨勢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玉米產量占全球玉米總產量的40%,中國占20%。美國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量已超過5000萬噸,占玉米產量的20%左右。美國的玉米經濟實力最強,技術最先進,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發達的玉米深加工業。美國玉米深加工產品,由19世紀的淀粉、葡萄糖、飼料、玉米油,到20世紀的變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為玉米深加工的兩大主導產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為推動美國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一、美國玉米深加工現狀
(一)玉米深加工產品多樣。美國玉米深加工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玉米深加工產品伴隨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已制造出3500種以上的產品,由過去單純的淀粉產品發展到淀粉糖、各種發酵產品、變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飼料等多門類的產品體系。玉米深加工產品主要包括:一是玉米淀粉。美國的玉米淀粉工業發展迅猛,是世界淀粉生產產量最大的國家,2003年美國淀粉產量占世界淀粉總產量為50.8%。由于美國淀粉原料基地連片集中,所以淀粉廠的規模大,一般年生產能力在數十萬噸。二是玉米淀粉糖。與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產品多、效益高等優點。美國玉米原淀粉有70%左右被用作制糖原料,僅用于生產糖類的玉米就達3300多萬噸。玉米淀粉糖除用于食品工業外,還應用于其它工業,如用于空氣清潔劑和煙草的保濕劑,也用于磚瓦制造中,通過防止干燥過程中水分移動減少破裂和變形,還可用于水泥中延遲其凝固時間。三是酒精。美國酒精用玉米的消費增長近幾年來非常強勁,酒精生產消費的玉米量已超過淀粉行業,成為美國工業用玉米消費的主體。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產消費玉米234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520萬噸,增長幅度高達28.9%。在2005年,美國玉米產量的14.56%用于生產酒精,2006年,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這主要是玉米燃料酒精迅猛發展所致,燃料酒精將成為未來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四是賴氨酸。玉米深加工產品中,氨基酸類的產品主要是味精(谷氨酸鈉)和賴氨酸。味精的生產主要在中國,賴氨酸的生產主要在美國和日本。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賴氨酸都作為飼料添加劑。隨著世界飼料工業的發展,賴氨酸的消費量逐年增加。世界賴氨酸生產規模最大的是美國ADM公司,約占全球賴氨酸總產量的一半。
(二)有專業的玉米深加工組織。為提高玉米生產貿易及加工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競爭力,美國成立了玉米生產者協會、玉米貯藏與加工協會和玉米精加工協會,且3個協會間長期保持穩定的協同關系,使美國玉米加工產業具有規?;?、組織化、集約化、現代化等特征。美國玉米精加工協會有9家公司,下屬28家企業,年加工玉米3556萬噸,平均每個企業日處理玉米3500噸以上。
玉米深加工業發展意見
針對玉米加工業存在的問題,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加強對玉米深加工業的宏觀調控,實現飼料加工業和玉米深加工業的協調發展,確保國家食物安全。
(一)加強對新建、擴建項目宏觀調控,全面清理在建、擬建項目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清理玉米深加工在建、擬建項目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立即停止備案玉米深加工項目,對在建、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對已經備案但尚未開工的擬建項目,停止項目建設;對不符合項目土地審批、環境評價、城市規劃、信貸政策等方面規定的項目,要暫停建設,限期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科學規劃,加強政策指導
玉米主產區要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全局利益出發,統籌規劃本地區玉米生產、飼料加工業和深加工業的發展,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業產能規模盲目擴張,使之與《食品工業“*”發展綱要》和《飼料加工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各地規劃進行必要的指導,以加強對玉米加工業發展的宏觀調控。
(三)保持玉米食用消費、飼料和深加工的協調發展
關于畜禽養殖及畜禽產品精深加工的考察報告
按照政協通??h2005年工作計劃和主席會議的安排,在政協副主席楊開偉、楊文良的帶領下,于2005年3月28日至4月7日,組織政協部分經濟科技界委員、縣畜牧局負責人以及部分養殖大戶和食品加工企業法人共10人,對四川成都德陽市、什邡市、宜賓市、新津縣等地的食品加工和養殖業情況進行考察,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四川成都等地畜禽養殖及畜禽產品加工的基本情況
四川成都等地被譽為天府之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食品加工業走在全國的前列,成為四川省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成都市各級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各種養殖及食品的加工。把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增收有機結合,為促進當地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發展,發揮養殖和食品加工業的特色優勢,經過他們認真調查研究、方案比較、反復論證,委托國家有關部門對本地養殖產業、食品加工業發展進行了總體規劃,把德陽市、什邡、宜賓等地規劃為高品質無公害豬肉的生產、加工基地,把養殖產業列為城市和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和幫助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首選項目,并據此提出建設100萬頭以上生豬屠宰加工廠,以此為龍頭,聯動、帶動成都生豬產業化發展項目,確定由德陽、什邡知名企業四川省什邡高金元一食品有限公司、得益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美好火腿腸生產線、泓陽養殖公司等承擔項目實施。
整個項目通過良種繁育、商品豬生產、飼料加工、生豬屠宰加工、流通體系及防疫檢疫監督等五個工程體系的建設,完善了生豬產業鏈,推進生豬產業化和食品加工進程,通過打造綠色品牌,提高產品質量,繁榮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各地區及周邊養殖業、食品加工業和地方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使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成為本地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富民強市的一項重要戰略工程。在考察中我們還了解到,四川高金食品有限公司是以遂寧高金為母體,整合“高金”射洪公司、宜賓“高金”、廣元“高金”、瀘州“高金罐頭公司”、“高金”牧業、“高金元一”組建而成的以生豬繁育、養殖、屠宰、分割、鮮銷連鎖經營、罐頭食品生產及豬肉食品精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四川最大的出口型肉類綜合加工企業。該公司年生豬養殖能力達100余萬頭,加工能力達250萬頭,銷售收入達18億元。200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該公司投資3.3億元,引進丹麥、德國、法國等世界一流的屠宰、精深加工設備和工藝技術,按“歐共體”、美國農業部等國際質量標準,建成以冷鮮肉、高低溫西式肉制品,對日出口的“蒸煮肉”、“熏烤肉”制作及生物科技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現代花園式的高金食品科技園。高金公司強大的實力與良好的發展勢頭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目前,新組建后的高金元一公司擁有按“毆共體”衛生檢疫加工工藝設計的年屠宰60萬頭生豬的自動化生產線,年產分割肉、白條肉、冷鮮肉、大小包裝肉制品及副產品100余個品種、3萬余噸,其中“元一牌冷凍豬分割肉”獲得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公司從生豬原料的采購到市場銷售,經過了29道工序質量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先后通過了ISO9000和HACCP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的認證,并獲得四川省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認證和無公害畜產品認證。產品在成都、德陽等城市的各大超市深受消費者信賴,凍產品主銷北京、上海、東北、廣東、湖南等全國十多個省市,并對香港、澳門和俄羅斯進行了出口注冊。公司還被省、市、縣三級確定為2004年至2005年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二、我縣開展養殖和畜禽產品精深加工的基礎和條件
1、近幾年來,全縣保持了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以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為契機,通過種、料、管、防、訓五大體系建設,推進了畜牧業產業化進程,每年全縣生豬出欄可達20萬頭以上。
核桃機械深加工工藝關鍵技術研究
摘要:介紹了核桃的機械深加工工藝及關鍵技術,并列舉一些常見的核桃產品深加工工藝技術,比如核桃油的壓榨法、浸出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核桃油精煉技術及防氧化技術等提取方法,核桃粉的關鍵技術,核桃飲料的生產加工工藝流程等核桃仁衍生物的加工工藝,同時分析了核桃青皮與核桃殼的深加工工藝與關鍵技術,最后提出其他核桃制品的加工思路,為核桃深加工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核桃;機械深加工;加工工藝
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屬植物,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核桃仁是核桃果實的主要應用部位,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每百克含蛋白質15~20g,富有人體所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以制成多種多樣的食品和保健品。核桃仁經過特殊工藝可以制成營養成分高的核桃油、核桃粉及核桃飲料,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核桃青皮和核桃殼也在醫藥、化工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1核桃仁的深加工工藝與技術
1.1核桃油
近年來,植物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其中核桃油作為一種珍貴的營養油,很多國家已經將其作為高檔食用保健油。核桃油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如黃酮、維生素E和鐵等,并且其亞麻酸含量高于其他常見的植物油。目前,核桃油的機械加工有很多種方法,主要有壓榨法、浸出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精煉技術和防氧化技術等,其中壓榨法運用的較為廣泛。1.1.1壓榨法。壓榨法是利用機械壓榨原理將核桃中的油脂擠出,常用的壓榨法有螺旋榨油機壓榨和液壓榨油機壓榨,根據核桃在壓榨前是否進行熱處理分為熱榨和冷榨兩種類型。運用液壓榨油機壓榨的方法對核桃進行壓榨是在低于65℃的條件下進行的,不僅可以保留核桃油中完整的營養成分,還可以使油餅中的蛋白質不發生變質。但是氣味較差,且勞動強度變大,生產效率相對較低,無法實現產業化的生產[1]。螺旋榨油機壓榨法對核桃進行加工時,在螺旋葉片的旋轉推動下不斷將核桃推入螺旋榨油機的壓榨區域內,由于螺旋的轉動使內部形成壓力不斷擠壓核桃,螺旋桿的同向運動將擠壓出的油通過縫隙流出,剩余的核桃殘渣繼續進行擠壓,最終形成油餅從榨油機的出餅端排出,擠壓出的油通過過濾網收集到容器中。由于壓榨過程中溫度若較低,會使核桃的油脂粘稠度變大,從而導致流動性差引起出油困難的現象,且榨油機運轉易出現問題。因此在螺旋榨油機壓榨過程中,在壓榨機內部需要保持適當的溫度,使得核桃保持必要的可塑性且降低油脂的粘稠度,提高油餅的出油率,減少物料的浪費。采用螺旋榨油機的壓榨方法雖然可以使壓榨過程規?;a,但由于壓榨過程壓榨機內部的溫度過高,容易使核桃油餅中的蛋白質發生變質,微量元素流失,導致生產出的核桃油缺少應有的營養成分。壓榨法生產核桃油的加工工藝流程為:核桃仁→預處理→壓榨→毛油→精煉提取→成品核桃油。1.1.2浸出法。浸出法是利用油脂能夠和有機溶劑相互溶解的性質,將核桃油料破碎壓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常用的正己烷等有機溶劑將核桃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生產效率較高,適用于工廠大批量的生產,但容易引起蛋白質的變性,且得出的毛油普遍含有磷脂、游離脂肪酸及農藥殘留物,不能直接食用,必須通過一系列的精煉工序后才能夠得到可供人們食用的核桃油。丁烷和丙烷浸出法則是一種較為溫和的制油工藝,其成油的品質較好,且脫脂蛋白利用率高,適用于規范化地進行核桃油的生產。預榨-浸出法是將壓榨法與浸出法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方法,即首先在壓榨過程中榨出一部分的油,再用溶劑進行浸出,使油料中的油脂能夠充分的溶出。這種方法將壓榨法和浸出法的優點充分結合在一起,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的制油工藝中。浸出法生產核桃油的加工工藝流程為:核桃仁→預處理→溶劑提取→脫除溶劑→毛油→精煉提取→成品核桃油。1.1.3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是利用超臨界流體作為溶劑,一般運用CO2為超臨界流體,從固體或液體中萃取出某種有效組分,并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運用超臨界流體萃取法具有物料不會發生相變、節約能源、生產流程簡單、萃取效率高且產出油質量好、無環境污染等優點,克服了壓榨法產油率低,制作工藝繁瑣且成品質量不理想等缺點。但也有其局限性,超臨界流體萃取設備屬于高壓設備,投資成本較高,目前只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大規模的生產使用仍然有限。在運用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萃取核桃油的過程中,提取率可達到93%,生產出來的核桃油質量澄清透明、色澤淡黃,并且無溶劑殘留,不需要進行下一步的精煉提取,就可以獲得可以食用的核桃油。超臨界流體萃取核桃油的加工工藝流程為:核桃仁→除雜→清洗→烘干→粉碎→過篩→稱量→裝料→萃取→減壓分離→成品核桃油。1.1.4核桃油精煉技術。核桃油精煉技術是采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去除毛油中的雜質,使產出的毛油可以提煉出可食用的核桃油,一般有脫膠、真空干燥、脫色、脫臭、脫酸等流程。脫膠是利用物理和化學相結合的方法去除毛油中的磷脂成分,其中磷脂具有易溶于水、難溶于油的性質,因此采用水化脫膠的方法,使膠質先與水結合,再利用油脂與水的密度不同的特點,將膠質去除,從而提煉出可食用的核桃油。真空干燥是為了除去核桃油中的水分,運用真空干燥的方法,可以避免高溫對核桃油中營養成分的破壞。脫色的目的是除去核桃毛油中的色素,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脫臭主要是除去毛油中非甘油三酸酯的成分,比如酮類、醛類、烴類等物質,是利用甘油三酸酯與揮發性臭味物質揮發度的差異,讓水蒸氣通過有臭味組分的毛油,從而產生汽-液表面接觸,水蒸氣最終被揮發的臭味組分所飽和,按照其分壓的比例排除,最終達到給毛油脫臭的目的。脫酸是指除去毛油中游離的脂肪酸,運用物理的手段是在一定的溫度下采用真空蒸餾的方法,使游離脂肪酸從毛油中揮發出來;運用化學的手段是在毛油中加入適當的堿,運用酸堿中和的原理,使游離脂肪酸與堿發生反應,從而將游離脂肪酸分離出來。核桃油精煉加工工藝流程為:核桃仁原料→脫殼→破碎→加熱→壓榨→核桃毛油→粗濾→脫膠→脫酸→脫色→真空干燥→精濾→抗氧化→灌裝→成品核桃油。1.1.5核桃油防氧化技術。由于核桃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因此在生產加工以及后期貯藏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酸敗現象,產生過氧化物,進而降解成揮發性混合物,并伴隨著難聞的氣味,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提高核桃油的防氧化性十分重要。在現代的生產過程中,一般加入一些常用的抗氧化劑,如特丁基對苯二酚、維生素E和C等。此外,還可以采用一些排出氧氣、冷藏貯存、加入茶多酚及不透明包裝等能夠一定程度上防氧化的技術措施[2]。
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網絡營銷策略探討
一、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實施網絡營銷的必要性
我國土地面積大,氣候各異,農產品種類極為豐富。同時我國是人口大國,消費前景巨大,但由于我國的營銷方式較為落后,許多中小農產品企業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不過借助網絡營銷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運營進入良性循環。利用網絡進行營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的發展趨勢,因為網絡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傳播范圍廣的特點,企業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滿足消費需求,還可以利用消費者的信息加強其生存能力。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網絡營銷就是利用網絡技術,進行信息的收集和,并以網絡為媒介進行產品的收發和配送,為農產品提供更加豐富的銷售途徑,擴大農產品的銷售量,拉進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F在我國許多地區都為農產品企業建立了網站,將各地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展示,為農產品網絡營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1.有利于市場信息的獲取
在網絡技術普及的今天,我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對網絡信息獲取的依賴性將有顯著增強,利用網絡信息,建立國內外的農產品信息網站,企業可進行營銷技術的更新,并使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能夠及時獲取國內外的變動,以此來改進企業的加工計劃和銷售模式。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由于網絡信息的和獲取多數為免費,所以,利用網絡進行的產品營銷將大大降低企業的宣傳成本,為營銷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雖然在企業網站建立之初,企業將投入許多財力物力,但企業后期維護的費用很低,如果企業能夠合理利用網站進行營銷,那么這部分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有利于企業形象的樹立,并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