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6 04:39: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使用手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使用手機調研匯報
近年來,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已經成為人們普及的用品。隨著手機已經不單單是成年人的交際工具。許多高中手也開始使用手機。由于手機大量涌入校園,特別的廉價市話的出現,更讓越來越多的高中生成為“手機一族”,從而引發了中學教育問題,“高中生到底該不該帶手機”,已成為當今眾人討論的焦點,而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又如何看待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時尚潮流頻頻沖擊著青少年心理思想,由于中學生心理屬于成長階段,受到沖擊形成一種攀比現象,于是,我決定展開關于高中生配帶手機現象的調查,讓高中生關于配帶手機這種現象做個明智的選擇。為此,我對在校100名高中生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根據結果顯示,有20.5%的同學擁有自己的手機,這顯示現在的高中生處于手機熱當中,手機成了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所以手機成了學校中普遍存的用品和討論話題,信息社會的來臨不僅參考社會造成影響,對在校學生也有一定影響。有61.5%的同學手機用來與家長聯系,26.5%的同學用來發短信玩游戲,12.9%的同學買手機是為了“時尚”。從中顯示,同學們使用手機大多是為了便于跟家長聯系。有86%的父母不同意同學在校配帶手機。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從影響學習上看,中學生使用手機會給學習帶來影響,會影響課堂紀律和學生學習,有的學生上課接手機,影響自己的學習不說,還擾亂整個課堂紀律。
總之,高中生作用手機會產生許多不利影響。
玩游戲。很多手機都有游戲功能,隨著新型款式的不斷推出,手機游戲功能也越來越多了,有的手機還可以從網上下載游戲,這大大方便了一些喜歡上網玩游戲的同學,他們可以通過手機在課堂上玩游戲,雖不如在網吧盡性,但足以讓自制力差的學生樂不思蜀,課間玩課堂上也玩,嚴重影響了聽課質量。
發短信。學生在課堂上偷發短信,玩游戲,根本無心聽講,學習質量大打折扣,很多網站都開通有短信業務,分辨能力不高的同學很容易就可以從網上下載各種各樣的短信,互相發送,內容不健康的短信會影響身心健康。
考試作弊。我校在每次考試中都發現學生利用手機互傳考試答案。雖利用現代通訊手段在考場上作弊的現象在社會上已屢見不鮮,但出現在高中考場上老師還有些吃驚,因此立刻制止。由于手機發短信很簡單,很隱蔽,所以手機又成為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
廣泛聯系。同學之間起了爭執,雙方誰也找不找老師解決,于是掏手機通知社會上的一群“朋友”來幫助擺平對方。一場“大戰”也就在所難免了。
大學生使用手機調查匯報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圍也開始擴張,好像在前幾年,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不過這都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但是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大學里,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大學生擁有自己的喜歡的一部手機不再是很遙遠的事。越來約年輕化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手機。特此,我專門進行了這項調查活動。其調查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80%的學生擁有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10%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手機在大學里已不再是新鮮的玩意兒了,已經普及化了。大學生的消費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
二、使用哪個牌子的手機
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最喜愛的品牌是諾基亞,40%的人使用的是這款手機。很顯然,諾基亞占據了絕對領先的位置,與其他品牌拉開了不小的距離。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愛立,亮麗的外形與實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選擇的重點;第三位是三星,三星雖然擁有高技,接著是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品牌,波導是唯一進軍一線陣容的國內品牌,tcl緊隨其后。
三、質量、服務最好的品牌
國內手機消費趨勢調研匯報
對于手機購買的問題中父母主動提出給孩子買手機的超過半數,男生中自己主動要求買手機的人數明顯多于女生。但對于手機消費的態度總體來說,學生傾向于有手機利大于弊,且對學習影響不大。在手機費用支出項目中,多數人的花費是在短信上,且女生比田生更熱衷于短信聊天且發送的對象大部分都是朋友和同學。這一現象說明高中生開始有獨立的向成人化發展的趨勢。高中生買手機的原因有兩種:其一是為了滿足溝通需要;其二是攀比,有從眾心理。
在手機消費這一問題中也利也有弊,其利在于:
1、方便聯系;
2、促進消費;
3、聯絡感情;
4、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手機對青少年私域建構作用研究論文
家長為了塑造他們理想中的成年人,對孩子進行無處不在的監控,強制地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并侵入他們的私人空間。例如,監控孩子的交友、不征求孩子的意愿而為孩子報名參加補習班或請家庭教師、檢查他們的日記本等等。每個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在他們面前是透明而沒有秘密的。我國的青少年就是在這樣一種“禁閉”中成長的。
那么,青少年將到哪里去再造他們的私域呢?具有隱匿、流動和非面對面等特征的網絡空間提供青少年逾越社會規范與松弛禁忌壓力的機會空間,因為網絡空間可以保證不會有人監視,也不用太顧忌社會規范的壓力,而且又可以隨時撤退。能夠承載網絡空間的物質載體有兩種:其一是電腦,其二是手機。通常來說,電腦由于其體積龐大、價錢較高、隱匿不方便,因此通過電腦進入網路世界,將受家長現有的監控方法的限制。而手機由于它體積小,攜帶方便,隱匿性較高,通過手機進入自己的網路世界,可以不被父母和學校老師輕易的發現,因此,手機變成了青少年建構自己私域的最佳工具。通過手機,青少年改變了他們的溝通方式,從面對面的交流轉變成人、機之間的交流,使空間日益集中于個人化,無形中使自己的私域在手機中得以建構起來。
一、研究方法
本項研究通過“手機”作為切入點,來闡釋當代青少年虛擬的私域的建構。本項研究主張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因此采用了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的方法。本研究共設計了分別針對有手機與沒手機的中學生兩套問卷,即A、B卷。
(一)調查總體與樣本量。本項研究根據BJ中學生手機使用人群生活的家庭、社區背景與學習環境差異性隨機選取了HD區的A中學、CW區的B中學和CP區的C中學。進一步,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和操作的可行性,我們設定目標總體為:B中學初二、高二年級,A中學初二、高二年級,C中學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級,共七個年級人群的總和。綜合考慮精確度、費用和調查實施的可行性等因素后,我們將期望的樣本量確定為360名學生。
(二)抽樣方法。本項研究采取的抽樣方法是分層、整群、二階段抽樣。抽樣框由各學校提供,是所有初二、高二年級按班級的全部學生人數,基本抽樣單位是“個人”。每所學校選取120人,然而綜合考慮各校的實際情況,在C中學和B中學,初二樣本分配量為40人,B中學高二樣本量為80人,C中學高二和高一樣本量為80人。A中學的初、高中不加區別,共選樣本120人。每一所學校中,在抽中的學生中隨機選取10名初二——高二年級使用手機的學生作為訪談對象。
課堂手機與班級管理策略摭探
摘要:智能手機的普及,為職業院校課堂的手機與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文章在分析職業院校課堂上學生使用手機的原因及其產生的不良影響基礎上,提出職業院校課堂手機與班級管理對策。教師應通過培養學生新媒體素養、增強課堂趣味性、加強民主管理等有效措施,提高職業院校課堂手機與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職業院校;課堂;手機管理;班級管理
在當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智能手機的出現,雖然為人們的交流及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尤其是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一些職業院校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差,容易對手機產生嚴重的依賴性,無論在宿舍還是在課堂學習時,都難以脫離手機。為了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效果,本文將針對職業院校課堂手機與班級管理措施進行探討。
一、職業院校課堂上學生使用手機的原因
1.手機的原因。如今的智能手機,不僅有語音通話及短信溝通的功能,還有拍照、聊天、游戲、影視、購物等功能。在當前智能手機普及的環境下,智能手機的種種功能都在吸引著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已成為職業院校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智能手機與現代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手機中的APP可以與各行各業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可以為學生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與趣味。2.學生的原因。職業院校的學生通常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思想較為前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手機中豐富多彩的功能和內容,對他們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他們每天可以通過手機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自己想要的各類信息。同時,職業院校的學生往往自制力較差,難以抵抗手機的誘惑,容易對手機產生過度的依賴,甚至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
二、職業院校課堂上學生使用手機的不良影響
公司手機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保證公司通信暢通,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提高效益、減少失誤,制定本規定。
2.手機分類
2.1公務手機:凡享有公司話費補貼或全額報銷話費的手機(含小靈通)。
2.2私用手機:凡屬個人購置、個人使用,文秘部落公司不補貼話費的手機(含小靈通)。
2.3私有公用手機:凡屬個人購置,公司部分報銷話費的手機(含小靈通)。
注意你的手機禮儀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采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并不能反映你“業務忙”,反而顯示出你缺少修養。因為在會場或會談的短短時間里,你不和別人聯系天也不會塌下來!
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采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是比較適合的。
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無論業務多忙,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飛機上都不要使用手機。
院校輔導員思政工作革新
隨著手機媒體的飛速發展和3G時代的到來,手機媒體因其傳遞信息的即時、交互、虛擬和豐富性等特點迅速走入了大眾生活,手機媒體在大學校園已基本普及,正影響和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大學生如何正確認識、對待及使用手機媒體就成為擺在輔導員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手機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和新問題,更需要輔導員突破傳統思維,及時了解和掌握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狀況,特別是要把握住當前大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教育和引導,構建和諧校園。
一、手機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變化
1.大學生人際關系新變化手機媒體以便攜性、成本低、速度快等特點深受大學生的關注和喜愛,成為大學生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手機媒體打破了地域、時間的限制,手機成了大學生的貼身伙伴,但也因此給大學生人際交往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和諧的人際關系使人心情舒暢,是產生歸屬感和幸福感的基礎;不和諧的人際關系易造成人際關系沖突與關系破裂,容易產生孤獨感和焦慮感,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到其身心發展,學習和事業的成敗。[1]因此,輔導員在進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幫助其處理人際關系問題就成為很大一部分工作。不同年級大學生因手機媒體帶來的人際關系沖突,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使用手機,影響到他人正常生活。大學新生手機媒體成了其貼身的重要伙伴,他們剛入大學校園人生地不熟,新環境的適應還需要一段時間,手機就成為他們和家人、同學、朋友聯系的紐帶,也成了他們情感寄托的一部分,從而忽略了身邊新同學的存在。于是會經常出現宿舍里的手機矛盾,很多同學在晚上臨睡前長時間通話、玩游戲或手機閱讀,給同寢室同學的休息造成干擾,導致同學關系緊張。第二種是大一男同學利用手機短信和彩信騷擾女同學,給一些女同學帶來恐慌和不安。第三種是手機的網絡功能,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廣而不深。很多大學生網上認識各種陌生人,交往對象不穩定,經常換。同時網絡的虛擬性,導致大學生在與人交往時缺乏真誠和信任。越來越多的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環境,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的時間變少,與家人、朋友、同學間的關系慢慢疏遠,有的學生甚至出現真實自我、現實自我和虛擬自我交織與沖突的矛盾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逐漸失去自我和個性,從而導致在現實中人際交往能力的下降。這是輔導員們經常會遇到的新生人際關系沖突問題。
2.手機媒體的娛樂性對大學生專業學習的影響隨著智能手機和WIFI無線上網技術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經不起誘惑,出現了在課堂上玩游戲、看小說和QQ聊天等現象。尤其是大一新生從高中緊張的學習環境中一下進入寬松自由的大學環境,他們大多數很難自控,不分場合、隨心所欲地使用手機直接影響了課堂秩序和自己的學習狀態。大學集體生活具有從眾性的特點,個別學生放縱的手機娛樂活動會影響到一大片學生的貪玩。由于沉迷于手機游戲和上網,很多大一新生出現掛科現象。大二和大三學生則是經常在英語和計算機等考試中,利用手機短信作弊,嚴重影響學風。
3.手機媒體的網絡功能對大學生人生態度的影響手機媒體的環境在影響和削弱大學生道德認知,導致價值自覺失范的同時,也遲滯了大學生的社會行動力。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過多使用手機媒體,容易對它們產生某種程度的依賴,使大學生影響環境的能力,包括影響物體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公民能力等的缺失,致使大學生自我封閉,以自我為中心看待現實社會中的人和事。[6]由于手機媒體缺乏嚴格地監管,一些不良信息在以手機為媒體的環境中肆意傳播,宣揚著種族宗教歧視、反動、色情、暴力、虛假等信息,長此以往,點點滴滴的滲透進大學生的思想,影響了大學生的是非判斷力和核心價值觀,給大學生的“三觀”教育留下隱患。一些學生將大量時間花在手機上,課內、課余時間常與手機相伴。同時,由于手機的短信收發、上網聊天等具有較強的便捷性與隱秘性,大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包括不負責任的言論,導致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責任意識逐漸下降。[2]手機媒體交往是人機對話,缺乏親和力,難以形成真實、可靠、安全的人際交往,網絡中角色頻繁的轉換使人的人格統一性受到影響,致使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個性主義膨脹。手機不論從外形還是功能方面都在進行著快速地革新,因此手機消費成本也越來越高,一部高端手機的價格相當于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而所持手機的型號、品牌、功能卻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一些學生甚至用借錢或拖欠學費的方式購買高端手機,由此引發了大學生的攀比、虛榮、嫉妒等心態。
4.手機媒體給大學生健康和安全帶來的影響隨著手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大學生已經開始認識到手機輻射的危害性。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輻射信號會被人體所吸收,因此手機輻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手機輻射的能量通過一種短暫又突然的刺激影響人的中樞神經,一些大學生曾因過度使用手機(通話、網上聊天、閱讀小說)導致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甚至引發失眠癥狀。其中山寨手機的輻射量是一般手機的50倍之多,然而大學生是山寨手機的主要消費群體。[3]過度使用手機不僅對大學生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對其心理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如強迫癥和焦慮癥。輔導員可通過講座、海報等形式宣傳手機輻射的危害,同時教會學生健康的手機使用方式,相關部門應盡可能為大學生提供輻射小的機型。隨著手機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大學校園中,手機盜竊和詐騙手段越來越高明,更有手機照相和錄音竊取隱私現象的出現。大學校園手機丟失已經成為平常事,還有的利用手機信息騙取現金,給大學生財產造成一定損失。大學生涉世不深,識別力較弱,容易被騙。大一新生和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被騙現象居多,這些已引起高校輔導員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影響論文
一、改變傳統新聞攝影與攝像
具備攝像功能的手機將一大批受眾納入到了新聞圖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來,手機使得用戶成為潛在的新聞圖片拍攝者。傳統的新聞攝影由具備專業技能的攝影記者使用專業相機拍攝出來。而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不少手機生產廠商將拍照、攝像功能作為手機的賣點,紛紛推出具有拍照、攝像功能的手機,而且像素越來越大。完全達到新聞圖片的專業需求。這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平面媒體對圖片的生產、認識和使用。手機拍攝的新聞圖片即時記錄新聞事件現場。彌補了記者無法趕到現場的不足。
國內外一些主流媒體敏銳地認識到了手機攝影的巨大發展潛力,開始在節目或報紙中采用手機攝影圖片,以此來吸引受眾并增加稿件來源。2005年7月7日,震驚世界的英國倫敦地鐵爆炸案發生后,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成為各大報紙、通訊社播發新聞的“主力軍”。2005年8月,一個名為CellJournalist(手機記者)的新聞供稿服務機構在美國田納西州成立,創始人帕克·伯利德認為:今天,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最先拍到照片的人往往是拿著手機電話的過路人,而不是專業的攝影記者。國內的媒體也積極采用極具時效性的手機圖片。2005年8月26日,北京《京華時報》將一幅用手機拍攝的北京和平門地鐵站發生火災的照片刊登在頭版上,雖然照片有些粗糙,但這是首都平面媒體第一次在頭版上使用手機照片。此后,《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競報》和廣州的《羊城晚報》等報紙也相繼開辟“手機照片”專欄。
電視媒體也積極采用手機用戶拍攝的影像作品,如今打開電視,熱心觀眾用手機拍攝的新聞作品并不少見。這些影像資料雖然畫面不夠專業,但無一不具有強烈的現場感,編輯對其進行加工,制作成新聞播放。當突發事件發生而記者無法及時趕到現場的情況下,普通手機用戶和有攝影、攝像功能的手機代替了專業的攝影記者和攝像機,記錄下轉瞬即逝的新聞事件場景。正是在手機的幫助下,受眾獲知了豐富的信息資訊,有時會將許多不為人知的事實揭露出來,引起社會的震動。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采用手機拍攝的作品,用平凡人的視角,用普通受眾的眼光去拍攝,在傳播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真實的親近感,盡管這些圖片還經歷是要編輯選擇。
手機攝影作品給專業的新聞攝影記者、編輯帶來巨大的壓力。在新聞事件發生時,專業攝影記者有時很難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而手機用戶這些潛在的拍攝者則無所不在,這一點顯然是專業攝影記者作不能比的。手機用戶也沒有專業攝影記者面對的各種硬性的規定、考核標準等束縛,可以自由地拍攝自己想要拍攝的題材。同時,他們也“不受媒介立場和其他功利因素的影響,能夠更加客觀、公正、準確地報道新聞”。目前,不少報刊還是采用自己擁有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來確保新聞攝影報道的質量、獨家性和數量。但是,隨著手機用戶及其他攝影愛好者的技術不斷成熟以及采用他們圖片的圖片社、圖片庫建設、運營和服務的日益完善。報刊專職攝影記者的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注意你的手機禮儀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采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并不能反映你“業務忙”,反而顯示出你缺少修養。因為在會場或會談的短短時間里,你不和別人聯系天也不會塌下來!
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采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是比較適合的。
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無論業務多忙,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飛機上都不要使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