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開發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08:46: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電開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國水電開發探究論文
為了深入了解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大壩委員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科普聯盟,于2007年8月中旬組織了一次對世界上水電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國家-----挪威的實地考察。以全面地了解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作用。本文現將有關情況和收獲體會介紹如下:
挪威的領土面積為3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4萬的小國家。由于坐落在緯度較高的北歐,挪威的氣候偏冷。每年溫度在零度以下的冬季長達4-6個月,夏季平均溫度也只有15-25攝氏度。盡管如此,挪威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河流湖泊縱橫,但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年降雨量從東部400毫米到西部4000毫米不等。
挪威的水能資源的利用歷史悠久。一百多年前,當地以一頭羊的價格就可以買一條瀑布開發水電。1890年以前,挪威對河流水能資源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水車動力鋸木,磨磨,順水漂流木材和船運等等。真正開始把水能資源用于發電是在1885-1945年間,當時的水電主要用于城鎮和鄉村的照明和取代水車的農業灌溉、化工、造紙、機械制造等行業。早在1906年,挪威就建立了最早期的有關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1945年以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挪威走上了工業振興國家的道路,能源、電力需求開始持續攀升。豐富的水能資源隨之得到重視,水電以其清潔、廉價的優勢到了迅猛發展。
盡管水電為挪威提供了充足的清潔的電力,不僅為挪威的經濟騰飛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相對于燃燒化石能源,利用清潔的水電在挪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挪威的生態環境。但是,與全世界對水電開發的認識的反復過程一樣,到了20世紀60年代,富裕起來的挪威民眾逐漸開始意識到水電站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也多次爆發過反對水電站建設的示威游行。
為了使公眾能夠正確的理解和支持水電開發,挪威政府相關部門在強調對公眾的宣傳教育的同時,特別注重水資源開發過程中聽取公眾的意見,并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證公眾參與水資源開發管理的權利。政府也成立了專門的水資源開發管理部門,保證在審批新建水電站時照顧到公眾的意愿和移民的利益。1969年,公眾參與機制正式開始引入水電開發的審批環節。從那時起,政府部門要批準任何新的水電站建設,必須要有利益相關的公眾團體被邀請參與新建水電站的評估。到1984年,隨著國內能源需求增速的降低,挪威政府為進一步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開始劃定自然生態保護區政策,制定對剩余水能資源的控制開發政策。用法律明確規定哪些資源是可以開發的,哪些保護區內是不可以開發的。目前挪威已開發的水能資源占總量的62%,剩余的大約37%資源中,大約有25%是位于保護區內是不得開發的。政府明確了新水電項目的開發將主要取決于電站的經濟性、環境的容量和公眾的接受程度等。
目前,挪威的水電年發電量已達1180億千瓦時,全國電力供應99.8%來自于水力發電,是世界上水電比重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風力發電和熱力機組。清潔的水電對挪威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人風趣的說,如果全世界都能像挪威人民一樣,堅持首先開發利用清潔的可持續的水電能源,根本就不會有現在的全球溫室氣體過量排放的威脅了。
農村水電開發效益理性研究論文
摘要:鑒于中國能源效益因素,全面開發農村水電,已經勢在必行。全面分析了我國農村水電開發狀況,基于效益因素,探討了水電開發的社會、經濟以及環境效益。
關鍵詞:農村;水電開發;效益
1我國農村水電開發現狀
事實上,我國多數鄉村不具備開發條件,但有的地方沒有珍惜農村水電資源,對電站缺乏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隨意由投資開發商或行政村選擇定點建站,使有的流域本來可建多級電站的只建了1—2級,白白浪費了有限的水資源。有的鄉村缺乏全局觀念,不顧上下游關系,不按技術部門建議的方案開發農村水電,直接影響了整體開發效益。當前我國農村水電開發現狀具體表現為:
(1)征用土地較難。
由于山區鄉村土地極為有限,多數農民視土地為寶貝,而開發農村水電建機(廠)房、修引水渠和調節水庫等都要涉及用地問題。一些電站開發單位在協商租用或征用土地過程中,有的農民只顧眼前利益,漫天要價,硬是敲竹桿;個別農民甚至是不達要求誓不放手,致投資商承受不了而放棄投資;有的農民在電站建設過程中硬要提出一些附加補償條件,迫使有的投資單位只好降低標準建設,產出率大大降低。有的地方水資源開發條件很好,自己無能力投資開發,又不同意外商來投資開發,思想觀念極為落后,目光非常短淺,戀土意識特別強,白白損失有效的創收途徑。
挪威水電開發分析論文
挪威的領土面積為3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4萬的小國家。由于坐落在緯度較高的北歐,挪威的氣候偏冷。每年溫度在零度以下的冬季長達4-6個月,夏季平均溫度也只有15-25攝氏度。盡管如此,挪威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河流湖泊縱橫,但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年降雨量從東部400毫米到西部4000毫米不等。
挪威的水能資源的利用歷史悠久。一百多年前,當地以一頭羊的價格就可以買一條瀑布開發水電。1890年以前,挪威對河流水能資源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水車動力鋸木,磨磨,順水漂流木材和船運等等。真正開始把水能資源用于發電是在1885-1945年間,當時的水電主要用于城鎮和鄉村的照明和取代水車的農業灌溉、化工、造紙、機械制造等行業。早在1906年,挪威就建立了最早期的有關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1945年以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挪威走上了工業振興國家的道路,能源、電力需求開始持續攀升。豐富的水能資源隨之得到重視,水電以其清潔、廉價的優勢到了迅猛發展。
盡管水電為挪威提供了充足的清潔的電力,不僅為挪威的經濟騰飛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相對于燃燒化石能源,利用清潔的水電在挪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挪威的生態環境。但是,與全世界對水電開發的認識的反復過程一樣,到了20世紀60年代,富裕起來的挪威民眾逐漸開始意識到水電站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也多次爆發過反對水電站建設的示威游行。
為了使公眾能夠正確的理解和支持水電開發,挪威政府相關部門在強調對公眾的宣傳教育的同時,特別注重水資源開發過程中聽取公眾的意見,并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證公眾參與水資源開發管理的權利。政府也成立了專門的水資源開發管理部門,保證在審批新建水電站時照顧到公眾的意愿和移民的利益。1969年,公眾參與機制正式開始引入水電開發的審批環節。從那時起,政府部門要批準任何新的水電站建設,必須要有利益相關的公眾團體被邀請參與新建水電站的評估。到1984年,隨著國內能源需求增速的降低,挪威政府為進一步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開始劃定自然生態保護區政策,制定對剩余水能資源的控制開發政策。用法律明確規定哪些資源是可以開發的,哪些保護區內是不可以開發的。目前挪威已開發的水能資源占總量的62%,剩余的大約37%資源中,大約有25%是位于保護區內是不得開發的。政府明確了新水電項目的開發將主要取決于電站的經濟性、環境的容量和公眾的接受程度等。
目前,挪威的水電年發電量已達1180億千瓦時,全國電力供應99.8%來自于水力發電,是世界上水電比重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風力發電和熱力機組。清潔的水電對挪威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人風趣的說,如果全世界都能像挪威人民一樣,堅持首先開發利用清潔的可持續的水電能源,根本就不會有現在的全球溫室氣體過量排放的威脅了。
從挪威的現狀和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盡管任何人類文明活動必然都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是,相對于其它各種能源開發利用方式,我們不能不承認;合理的、盡可能的開發利用水電是最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方式。對比挪威,有人給我國的能源算過一筆賬。我國的水能資源可開發利用的總量大約相當于每年十億噸原煤。假設從水電技術比較成熟的20世紀初起計算,中國由于水能資源未能被利用而流失掉的能源總量,遠遠大于我們同期煤炭的實際開采總量。也就是說,理論上我們也應該存在著像挪威一樣,幾乎不需要開采任何煤炭資源就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的可能性。遺憾的是,至今我國還有80%的水能資源白白的流逝著,而同時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還不得不以每年幾十億噸的速度,過量地開采、燃燒著日益減少的煤炭資源。這種現狀很大程度上來自“大型水電開發必然會破壞生態環境”這樣一個認識誤區。實際上,相對于充分開發利用水電的挪威的山清水秀,我們國家由于煤炭的過量開采、燃燒所造成的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現狀,不能不引起我們在水電開發利用問題上的反思。
水電開發經濟社會影響調研
通過對全縣小水電現狀分析,提出我縣小水電發展存在的問題,了解小水電開發的背景,認識在當前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清潔優質能源建設的小水電,已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并提出我縣發展小水電的建議。
一、我縣水能資源概況
我縣境內小流域分布多,河流屬山區型河流,特點是坡陡流急落差大,水能資源儲藏量豐富,可開發利用潛力大。
(一)境內河流。境內河流流域面積大于20平方公里的有22條,總長649千米;最大平均流量蕎麥地河8.65立方米/秒;最小平均流量苞谷垴河0.35立方米/秒;全縣境內河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金沙江、牛欄江除外)為32萬kw,理論發電量28.0億kw·h,可利用的水資源為11萬kw,年發電量1.86億kw·h,其中:以禮河、蕎麥地河、馬樹河的蘊藏量占全縣水資源的55%。
(二)過境河流。過境河流有金沙江和牛欄江。金沙江是我縣與四川省涼山州的省界河,國家已規劃建設金沙江白鶴灘巨型電站,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現已完成電站的預可研階段工作,預計2008年將動工建設。牛欄江為我縣與魯甸縣、昭陽區的市內縣區界河,總裝機容量70萬KW,其中:天花板電站(18萬KW)、涼風臺電站(12萬KW)、陡灘口電站(16萬KW)、黃角樹電站(24萬KW)。但由于是分界河流,其電站裝機我縣只能占1/2。因此我縣裝機容量為35萬KW。
二、我縣中小水電開發現狀
國外水電開發探究論文
為了深入了解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大壩委員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科普聯盟,于2007年8月中旬組織了一次對世界上水電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國家-----挪威的實地考察。以全面地了解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作用。本文現將有關情況和收獲體會介紹如下:
挪威的領土面積為3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4萬的小國家。由于坐落在緯度較高的北歐,挪威的氣候偏冷。每年溫度在零度以下的冬季長達4-6個月,夏季平均溫度也只有15-25攝氏度。盡管如此,挪威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河流湖泊縱橫,但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年降雨量從東部400毫米到西部4000毫米不等。
挪威的水能資源的利用歷史悠久。一百多年前,當地以一頭羊的價格就可以買一條瀑布開發水電。1890年以前,挪威對河流水能資源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水車動力鋸木,磨磨,順水漂流木材和船運等等。真正開始把水能資源用于發電是在1885-1945年間,當時的水電主要用于城鎮和鄉村的照明和取代水車的農業灌溉、化工、造紙、機械制造等行業。早在1906年,挪威就建立了最早期的有關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1945年以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挪威走上了工業振興國家的道路,能源、電力需求開始持續攀升。豐富的水能資源隨之得到重視,水電以其清潔、廉價的優勢到了迅猛發展。
盡管水電為挪威提供了充足的清潔的電力,不僅為挪威的經濟騰飛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相對于燃燒化石能源,利用清潔的水電在挪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挪威的生態環境。但是,與全世界對水電開發的認識的反復過程一樣,到了20世紀60年代,富裕起來的挪威民眾逐漸開始意識到水電站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也多次爆發過反對水電站建設的示威游行。
為了使公眾能夠正確的理解和支持水電開發,挪威政府相關部門在強調對公眾的宣傳教育的同時,特別注重水資源開發過程中聽取公眾的意見,并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證公眾參與水資源開發管理的權利。政府也成立了專門的水資源開發管理部門,保證在審批新建水電站時照顧到公眾的意愿和移民的利益。1969年,公眾參與機制正式開始引入水電開發的審批環節。從那時起,政府部門要批準任何新的水電站建設,必須要有利益相關的公眾團體被邀請參與新建水電站的評估。到1984年,隨著國內能源需求增速的降低,挪威政府為進一步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開始劃定自然生態保護區政策,制定對剩余水能資源的控制開發政策。用法律明確規定哪些資源是可以開發的,哪些保護區內是不可以開發的。目前挪威已開發的水能資源占總量的62%,剩余的大約37%資源中,大約有25%是位于保護區內是不得開發的。政府明確了新水電項目的開發將主要取決于電站的經濟性、環境的容量和公眾的接受程度等。
目前,挪威的水電年發電量已達1180億千瓦時,全國電力供應99.8%來自于水力發電,是世界上水電比重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風力發電和熱力機組。清潔的水電對挪威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人風趣的說,如果全世界都能像挪威人民一樣,堅持首先開發利用清潔的可持續的水電能源,根本就不會有現在的全球溫室氣體過量排放的威脅了。
外國水電開發研究論文
為了深入了解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大壩委員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科普聯盟,于2007年8月中旬組織了一次對世界上水電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國家-----挪威的實地考察。以全面地了解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作用。本文現將有關情況和收獲體會介紹如下:
挪威的領土面積為3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4萬的小國家。由于坐落在緯度較高的北歐,挪威的氣候偏冷。每年溫度在零度以下的冬季長達4-6個月,夏季平均溫度也只有15-25攝氏度。盡管如此,挪威的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河流湖泊縱橫,但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年降雨量從東部400毫米到西部4000毫米不等。
挪威的水能資源的利用歷史悠久。一百多年前,當地以一頭羊的價格就可以買一條瀑布開發水電。1890年以前,挪威對河流水能資源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水車動力鋸木,磨磨,順水漂流木材和船運等等。真正開始把水能資源用于發電是在1885-1945年間,當時的水電主要用于城鎮和鄉村的照明和取代水車的農業灌溉、化工、造紙、機械制造等行業。早在1906年,挪威就建立了最早期的有關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1945年以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挪威走上了工業振興國家的道路,能源、電力需求開始持續攀升。豐富的水能資源隨之得到重視,水電以其清潔、廉價的優勢到了迅猛發展。
盡管水電為挪威提供了充足的清潔的電力,不僅為挪威的經濟騰飛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相對于燃燒化石能源,利用清潔的水電在挪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效的保護了挪威的生態環境。但是,與全世界對水電開發的認識的反復過程一樣,到了20世紀60年代,富裕起來的挪威民眾逐漸開始意識到水電站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國內也多次爆發過反對水電站建設的示威游行。
為了使公眾能夠正確的理解和支持水電開發,挪威政府相關部門在強調對公眾的宣傳教育的同時,特別注重水資源開發過程中聽取公眾的意見,并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證公眾參與水資源開發管理的權利。政府也成立了專門的水資源開發管理部門,保證在審批新建水電站時照顧到公眾的意愿和移民的利益。1969年,公眾參與機制正式開始引入水電開發的審批環節。從那時起,政府部門要批準任何新的水電站建設,必須要有利益相關的公眾團體被邀請參與新建水電站的評估。到1984年,隨著國內能源需求增速的降低,挪威政府為進一步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開始劃定自然生態保護區政策,制定對剩余水能資源的控制開發政策。用法律明確規定哪些資源是可以開發的,哪些保護區內是不可以開發的。目前挪威已開發的水能資源占總量的62%,剩余的大約37%資源中,大約有25%是位于保護區內是不得開發的。政府明確了新水電項目的開發將主要取決于電站的經濟性、環境的容量和公眾的接受程度等。
目前,挪威的水電年發電量已達1180億千瓦時,全國電力供應99.8%來自于水力發電,是世界上水電比重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風力發電和熱力機組。清潔的水電對挪威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人風趣的說,如果全世界都能像挪威人民一樣,堅持首先開發利用清潔的可持續的水電能源,根本就不會有現在的全球溫室氣體過量排放的威脅了。
流域性水電開發管理論文
一條江河水資源的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開發,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加快水電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承擔流域開發任務的水電開發公司在建設第一個電站以及續建其他梯級電站的時候,其企業形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的情況下,流域性水電開發公司(下稱“開發公司”)面臨著電力市場相對飽和、滾動資本日益緊缺、綜合開發舉步維艱等諸多挑戰。
開發公司是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對電力工業提出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也是電力建設適應市場經濟需要,進行體制改革的產物,是電力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集資方式多樣化、產權結構復合化的結果。譬如,以五強溪為基礎,組建了五凌公司,建設凌津灘,開發沉水;以隔河巖為基礎,組建了清江公司,建設高壩洲,開發清江;以大化為基礎,組建了桂冠公司,建設百龍灘,開發紅水河下游段;以烏江渡、東風為基礎,組建了烏江公司,建設洪家渡,開發烏江;以大峽為基礎,組建小三峽公司,開發小三峽(大峽、小峽、烏金峽);以二灘為基礎,組建了二灘公司,建設官地,開發雅碧江;以葛洲壩、三峽為基礎,組建了三峽公司,建設向家壩、溪洛渡,開發長江、金沙江,等等。
正當各流域性水電開發公司全力以赴、如火如菜地對整個梯級電站進行規劃、籌資、建設、經營、還貸和資產保值增值的時候,開發公司在改革和發展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1挑戰:兵臨城下
1.1電力市場已經成為制約開發公司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電力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已經開始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再加上國民經濟由高速趨于適度增長,實現了軟著陸,增長速度回落到10%以內,社會用電總需求增長勢頭減弱等原因造成目前電力市場新情況,發用電量增幅明顯減緩,電力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嚴峻。使開發公司在埋頭搞工程建設,構想梯級開發的時候,面臨著已建成的電站能否有用武之地的問題。清江公司所屬的隔河巖水電站1998年開春以來,持續高水位運行,在汛期來臨之前,被迫大量棄水,作為一個年設計發電量僅30.4億kWh的調峰電站出現這樣的局面,不能不引起各水電開發公司的深思。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已開始伸向電力企業。
水電開發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自國家發改委主持評審了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電規劃報告》以來,怒江水電開發工程受到了政府、政策專家、社會團體、公共輿論和社會群眾的廣泛關注。文章從影響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集團出發分析其對怒江水電開發政策的可行性和最終價值目標的論證。
【關鍵詞】利益集團;公共政策;怒江;水電開發
2003年9月以來,怒江水電開發工程引發了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討論。對怒江水電開發政策論證過程的分析研究對我國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公共政策論證過程分析也是對利益集團之間博弈過程的分析,從利益集團出發來客觀評價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是否符合當今提倡的科學發展觀是拓寬公眾參與渠道、提高政策制定科學性的必要條件。
一、理論基礎——利益集團
(一)利益集團的定義
美國政治學家阿爾蒙德定義:“所謂利益集團,是指因興趣或利益而聯系在一起,并意識到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組合?!泵绹鴮W者戴維·杜魯門在1951年發表的《政府過程》中給出的利益集團的定義為“利益集團是一個持有共同態度、向社會其他集團提出要求的集團,如果它向政府機構提出要求,它就變成一個政治性的利益集團?!表n麗華等人認為:“有共同利益的個人通常會組成集團,通過對公共選擇施加影響和壓力以增進他們所認可的共同利益,這就是利益集團?!庇梢陨峡梢钥闯隼婕瘓F包含以下內容:首先他們是群體并有著共同的利益目標;其次他們通過影響政府政策來達到自己的目標。本文認為,利益集團是有著共同利益目標的一群人、某個組織組成的以影響政府公共政策來實現自己利益和目標的團體。
水電開發環境效益論文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河流單項水電開發和流域水電梯級開發的環境影響新問題,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一方面是開發項目對環境的有利影響,即從5個方面進行分析;另一方面是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根據開發項目的不同階段,即建設期、初期蓄水期和運行期3個階段,對產生的主要環境新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在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工程設計階段,應注重加強環保辦法,減免開發中的水利環境影響。
摘要:河流流域水電開發梯級水電開發環境效益環境影響
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重視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影響新問題,有關的探究也開始增多。1988年12月頒布了《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規范》(試行)(SDJ302-88),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更加規范和深入。1992年11月頒布《江河流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規范》(SL45-92),強調流域規劃要把流域的環境保護作為目標,首次規定了流域規劃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1993年國家環境保護局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T2.1~2.3-93),1997年11月又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明確指出《導則》是水電及梯級水電開發項目環評的技術指導性文件。迄今為止,我國的水電開發多是進行單項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而梯級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很少。筆者結合單項工程和梯級開發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進行探究。
1流域水電開發的環境效益分析
流域水電的建設可兼顧防洪、航運、供水、澆灌等多種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假如流域水電開發及其它水資源開發利用合理、正確,從宏觀上分析,將對環境有所改善,是具有環境效益的。
1.1水電梯級開發可發揮梯級效益
上游水電開發分析論文
1漢江上游流域水電資源概況
漢江發源于陜西省寧強縣,流經漢中、安康兩地區至白河進入湖北省。漢江上游干流長448km,流域面積95200km2,水力資源豐富。漢江上游在陜西省境內可開發水力資源裝機容量3724MW。其中,干流2085MW,支流1639MW。
漢江干流梯級開發在陜西省境內規劃了7級水電站,自上而下為黃金峽、石泉、喜河、安康、旬陽、蜀河、夾河??傃b機容量2085MW,年發電量67億kW.h各梯級電站主要指標見表1。
目前干流已建成石泉(及擴機)和安康兩個梯級,裝機容量合計1080MW。安康、石泉兩電站均具有較好的調節性能,對其下游待開發的電站可以發揮水量調節作用,使得待開發的水電站投入較少的水庫淹沒處理和工程費用,即可獲得較好的能量指標和投資效果。
漢江上游主要支流有褒河、旬河、任河、嵐河等,已建和在建水電站容量約160MW。
褒河全長175.5km,流域面積3940km2,河東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43.4m3/s,江西營以下至石門為峽谷河段,是褒河主要水電資源河段,該河段長81.2km,天然落差356m,河段平均比降0.438%。根據西勘院《褒河干流梯級開發補充規劃報告》,規劃布置了魯家壩、界牌關、馬道、青橋鋪、石門等5座梯級電站,裝機容量合計165.4MW,另規劃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600MW。其中界牌關水庫具有多年調節性能,并有常規水電開發和常規水電加抽水蓄能兩種開發方案。目前褒河干流已開發的只有石門水利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