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靜脈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2 10:13: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頭皮靜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頭皮靜脈

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探討論文

【摘要】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是兒科護理中一項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兒科護士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飽滿的熱情、無私的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而且還要有精湛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善于總結工作方法,注意小兒的心理護理。

【關鍵詞】頭皮靜脈穿刺;靜脈穿刺;按壓方法;心理護理ShallowlydiscussedhowcarriesontheyoungchildscalpvenoustransfusionWangZhihongZhuBin

【Abstract】Theyoungchildscalpvenoustransfusionisthedepartmentofpediatricsnursesanitemtobemostbasicbutthemostimportantbasicskills,thedepartmentofpediatricsnurseinusualnursesinthework,notonlymusthavefullwarm,theselflesscompassionandtheintensesenseofresponsibility,moreoveralsomusthavetheexquisitetechnology,therichexperience,isgoodatsummarizingthemethodofwork,paysattentiontoyoungchild’spsychologytonurse.

【Keywords】Scalpvenipuncture;Venipuncture;Holdsbackthemethod;Thepsychologynurses1頭皮靜脈穿刺的基本方法

1.1血管選擇:小兒從出生~3歲這一時期,頭部皮下脂肪少,靜脈清晰表淺,呈網狀分布,血液可通過側支循環回流,因此,這個時期的小兒宜選用頭皮靜脈穿刺。3~12歲的患兒頭皮皮下脂肪增厚,頭發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頭皮靜脈的穿刺。從解剖位置方面講,額正中靜脈固定表淺,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輸液過程容易滲漏,主要用于藥物刺激性小,短時間內輸液的患兒;眶上靜脈表淺,清晰,輸液時不易滲透漏;顳前靜脈及顳靜脈粗大,位置深,適用于大量輸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藥物時使用。

1.2光線的強弱:光線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光線太強瞳孔縮小,光線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線是最理想的光線,靜脈顯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勞,光線不好時,我科選用2根30W日光燈,燈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靜脈在50cm左右,以保證充分的照明條件。

查看全文

小兒頭皮靜脈輸液護理探討論文

小兒靜脈輸液是臨床給藥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搶救危重患兒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兒科護理工作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護質量、患兒康復及護患關系。我院急診科在近年來平均每日輸液量400人次左右,現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1頭皮靜脈穿刺的基本方法

1.1血管選擇小兒從出生至3歲這一時期,頭部皮下脂肪少,靜脈清晰表淺,呈網狀分布,血液可通過側支循環回流,因此,這個時期的小兒宜選用頭皮靜脈穿刺。3~12歲的患兒頭皮皮下脂肪增厚,頭發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頭皮靜脈的穿刺。從解剖位置方面講,額正中靜脈固定表淺,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輸液過程容易滲漏,主要用于藥物刺激性小,短時間內輸液的患兒;眶上靜脈表淺,清晰,輸液時不易滲透漏;顳前靜脈及顳靜脈粗大,位置深,適用于大量輸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藥物時使用。

1.2光線的強弱光線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光線太強瞳孔縮小,光線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線是最理想的光線,靜脈顯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勞,光線不好時,我科選用2根30W日光燈,燈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靜脈在50cm左右,以保證充分的照明條件。

1.3針頭的選擇對于出生到3歲的小兒,一般選用412~512號大小的頭皮針,用2~5ml注射器抽生理鹽水并與頭皮針連接。

1.4進針手法進針時針頭與皮膚成10~15°夾角,針頭斜面向上,右手持針,左手繃緊皮膚,直接通過皮膚刺入靜脈,見回血后不宜再進,直接固定。如未見回血,右手抽注射器針栓,如穿刺成功,即可回血。

查看全文

新生兒頭皮靜脈留置針采血護理論文

【摘要】靜脈留置針又稱為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廣泛應用于臨床,我院自2006年以來,對于需要采血及輸液的新生兒采用“一針兩用”的方法,即先用留置針采血,再接上肝素帽用于輸液,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新生兒頭皮靜脈留置采血

隨著社會的發展,頭皮靜脈留置針作為一項新的護理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其不僅可以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同時也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長期以業,新生兒采血多采用股靜脈、頸靜脈及后囟等部位,上述操作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并有一定的危險性,我院兒科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對10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試用頭皮靜脈留置針經頭皮靜脈采血做到了采血輸液一步到位,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00例均為我院住院新生兒,男:64例,女:36例,出生后1-7天28例,出生后8-14天26例,出生后15-21天為34例,出生后22-28天12例,采血量根據化驗需要而定,多用于肝功能膽紅素測定。

1.2方法

查看全文

幼兒頭皮靜脈取針后日常護理研究論文

【摘要】小兒頭皮靜脈淺表易見,便于固定,使用頭皮靜脈輸液,體位舒適,不影響小兒活動,并便于保暖,最適用于新生兒與嬰幼兒,頭皮靜脈給藥是兒科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拔針意味著當日的靜脈治療結束。

【關鍵詞】小兒;頭皮靜脈;護理

小兒頭皮靜脈淺表易見,便于固定,使用頭皮靜脈輸液,體位舒適,不影響小兒活動,并便于保暖,最適用于新生兒與嬰幼兒,頭皮靜脈給藥是兒科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拔針意味著當日的靜脈治療結束。但是我們有的護理人員并不重視這項收尾工作,往往草草了事,給患兒及家屬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同時也增加了護患之間的矛盾。

筆者通過多年臨床工作總結了幾點經驗供大家參考,現分別敘述如下。

1準確掌握拔針時間

在液體瓶內液體滴完,輸液管中余液面下降速度明顯減慢時,助患兒取平臥位,抬高液體瓶,使輸液管中液體全部進入患兒體內,這樣可保證給藥劑量的準確,不影響療效。

查看全文

小兒靜脈穿刺成功護理探討論文

靜脈穿刺術是護士最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術之一,小兒靜脈注射是兒科疾病治療和搶救中的一項基本操作,在兒科搶救中靜脈穿刺做到一針見血能保證靜脈通路的順利開通。為搶救和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如何做到小兒靜脈注射一針見血,筆者總結多年的護理經驗,淺談幾點體會。

1靜脈穿刺部位的選擇

1.1根據患兒年齡選擇新生兒至3歲的小兒宜選用頭皮靜脈。小兒頭皮靜脈注射是兒科護理基本功,由于頭皮靜脈是網狀分布,所以,順行和逆行進針均不影響靜脈回流。應選用正中靜脈,此靜脈直、較大,不易滑動,易固定,其次額淺、顳淺靜脈、耳后靜脈等。3歲以上至12歲兒童宜選用四肢靜脈。

1.2根據病情治療慢性疾病宜由遠心端開始選用;搶救時宜選用肘靜脈或大隱靜脈等大血管,一般性治療宜選用頭皮靜脈和肢端靜脈,靜推鈣劑、高滲糖、20%甘露醇滴注及升壓藥宜選肘靜脈及大隱靜脈;靜脈采血時最好選用肘靜脈,股靜脈及頸外靜脈。

2光線強弱及照射角度對靜脈穿刺成功的影響

高度適宜,靜脈顯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勞。如光線太強,又是直射穿刺部位,因光線的刺激反而無法看清血管;在陰雨天或夜間借助150W燈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離穿刺靜脈45~50cm高度為佳,此時燈光對眼的刺激小,靜脈暴露好,穿刺易成功。

查看全文

新生兒靜脈穿刺方式運用

靜脈輸液是新生兒給藥的主要途徑,但由于新生兒特殊的解剖特征和生理特點,如血管脆弱、管腔細小、好動、不合作等,容易導致穿刺部位腫脹、出血。如果多次穿刺,將對患兒造成一定的傷害,同時也給護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難度和工作量。對于需要長期靜脈輸液的新生兒,靜脈穿刺留置是最好的選擇。由于其具有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對血管刺激小、可長期靜脈內留置等優勢,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用藥和急救,并且可顯著提高護理工作效率J。當前靜脈穿刺的部位主要有腋靜脈、頭皮靜脈、踝部大隱靜脈及前臂頭靜脈,但對于新生兒這類特殊人群來說,哪個部位的靜脈穿刺留置效果最佳目前尚存在爭議。本文就新生兒靜脈穿刺的方法做一比較分析,為臨床靜脈留置輸液方法的選擇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科行靜脈留置輸液的新生兒243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編號,其中男139例,女104例;胎齡28~36周,平均33.8周;出生體質量1353~1937g,平均1663g。根據隨機數字方法分成3組,每組81例,分別為腋靜脈穿刺組、頭皮靜脈穿刺組和前臂頭靜脈穿刺組。3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胎齡、出生體質量以及病情方面均沒有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3組患兒均采用24G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其靜脈穿刺部位分別為腋靜脈、頭皮靜脈和前臂頭靜脈。穿刺成功后均采用3L無菌透明敷貼封閉穿刺部位,平整粘貼并固定好;采用含肝素鈉的生理鹽水5mL(使用250mL生理鹽水加入12500U肝素鈉配制而成)正壓封管。穿刺固定好后,每隔24~48h揭開無菌敷貼,用75%酒精消毒穿刺針眼處,待于燥后換用新的無菌敷貼。輸液管每24h更換1次。整個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注意每天觀察穿刺部位,當穿刺處出現腫脹、留置針阻塞、2級及以上靜脈炎時應及時拔除留置針。如果未出現上述情況,留置針保留時間應不超過14d,應注意及時、主動拔針,以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比較分析3組患兒的留置針留置時間、穿刺時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合作率、患兒家長滿意程度等情況。

查看全文

兒科護理學研究論文

【摘要】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是兒科護理中一項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兒科護士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飽滿的熱情、無私的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而且還要有精湛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善于總結工作方法,注意小兒的心理護理。

【關鍵詞】頭皮靜脈穿刺;靜脈穿刺;按壓方法;心理護理Shallowlydiscussedhowcarriesontheyoungchildscalpvenoustransfusion

【Abstract】Theyoungchildscalpvenoustransfusionisthedepartmentofpediatricsnursesanitemtobemostbasicbutthemostimportantbasicskills,thedepartmentofpediatricsnurseinusualnursesinthework,notonlymusthavefullwarm,theselflesscompassionandtheintensesenseofresponsibility,moreoveralsomusthavetheexquisitetechnology,therichexperience,isgoodatsummarizingthemethodofwork,paysattentiontoyoungchild’spsychologytonurse.

【Keywords】Scalpvenipuncture;Venipuncture;Holdsbackthemethod;Thepsychologynurses1頭皮靜脈穿刺的基本方法

1.1血管選擇:小兒從出生~3歲這一時期,頭部皮下脂肪少,靜脈清晰表淺,呈網狀分布,血液可通過側支循環回流,因此,這個時期的小兒宜選用頭皮靜脈穿刺。3~12歲的患兒頭皮皮下脂肪增厚,頭發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頭皮靜脈的穿刺。從解剖位置方面講,額正中靜脈固定表淺,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輸液過程容易滲漏,主要用于藥物刺激性小,短時間內輸液的患兒;眶上靜脈表淺,清晰,輸液時不易滲透漏;顳前靜脈及顳靜脈粗大,位置深,適用于大量輸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藥物時使用。

1.2光線的強弱:光線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光線太強瞳孔縮小,光線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線是最理想的光線,靜脈顯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勞,光線不好時,我科選用2根30W日光燈,燈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靜脈在50cm左右,以保證充分的照明條件。

查看全文

兒科低年資護士經驗技巧論文

動靜脈采血的技巧

采血技巧:臨床上抽血一般多用5~10ml的一次性注射器,取下針頭,套上5號半頭皮針抽血,操作簡單,成功率高。方法是將一次性空針的注射針頭取下,把5號半頭皮針套在空針乳頭上,穿刺操作同打輸液針一樣。穿刺成功后,左手只需固定好患兒的肢體,右手回抽血即可。由于頭皮針是軟管而且長,可以隨患兒的肢體活動而活動,而不會因為強行固定針頭在患兒活動時刺破血管。

采血部位的選擇:對于嬰幼兒或新生兒采血來說,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采血需要量10ml時(血培養、血氣分析、抗凝試管、再干操)嬰幼兒或新生兒靜脈采血難以成功?,F我科一般首選橈動脈,此位置在掌面正中外側1/2橈關節處(是成人測脈搏處),因此位置較易暴露,患兒任何舒適臥位都可。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兒拳頭,順著血管走向把輕輕拉直。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以動脈搏動最強點為圓心直徑>5cm),同時消毒操作者右手示指、中指指腹。用已消毒好的示指、中指摸清動脈搏動點。左手拇指、示指背面繃緊皮膚。右手持5號頭皮針連接注射器。在搏動點最強下約0.3cm處5°~45°角進針,見鮮紅色回血,停止進針。左手固定好患兒穿刺手,防止針頭移位。右手持注射抽吸,若抽吸有困難,稍轉動針頭位置,直至抽吸順利。抽取所需血量后,用無菌干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針。棉簽按壓約5分以上,凝血功能障礙者按壓時間延長至10分,見無出血后,再用無菌醫用膠布壓貼針眼,防止針眼再出血及感染。采血后,按需要分別注入所需試管(先注入血培養、血氣分析、抗凝試管、再干操試管等)。其次是頭皮顳動脈,因頭皮顳動脈能用肉眼看到其動脈搏動和走向,可沿其走向,由淺入深進針,使進入皮下及血管內針的長度較多,不易滑出,對不配合的患兒也便于固定,而且類似于頭皮靜脈輸液法的手法及固定,易學易掌握,穿刺并發癥少,減輕了患兒的痛苦,穿刺后便于觀察有無供血不良及出血傾向,方便且安全,家長也易于接受。股動脈、靜脈易滑動,一般不做穿刺采血,而且損傷性大,易出現瘀斑,甚至血腫,給患兒帶來痛苦。

留置針采血:新入院的患兒需要急采血,在靜脈輸液時,選擇較大,充盈度好、粗直、有彈性的靜脈。用留置針接空針先采血后輸液,可一舉兩得,既減輕了患兒2次穿刺的痛苦,又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同時增加了家屬對護士的信任感,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靜脈穿刺輸液的技巧

頭皮靜脈穿刺進針及潛行的角度:頭皮靜脈表淺,穿刺失敗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進針過深。正確的方法是:在距靜脈最清晰點向后移0.3cm處將針頭近似平行刺入頭皮,然后將針頭稍挑起沿靜脈向心方向穿刺,關鍵就是進入頭皮后潛行的角度,要有一種挑起頭皮進針的感覺才行。

查看全文

小兒靜脈輸液中外滲原因探討論文

靜脈輸液是住院小兒達到治療目的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徑,由于小兒年齡、生理解剖及心理等特點,在輸液過程中易發生外滲。不同年齡組患兒外滲原因及護理措施也有所不同,排除穿刺技術的因素,下面談談外滲的原因及相應對策。

1各年齡組患兒的特點及外滲原因

1.1新生兒組患兒幼小體弱,反應能力差,睡眠時間長,自主動作少。頭皮靜脈豐富,交織成網,無瓣膜,血管內壓力低,管腔細嫩,血管表淺,皮下脂肪少,皮膚松弛,易受周圍組織活動的牽拉。年輕的家長缺乏正確的護理知識,過多的摟抱、搖動患兒,頭部蒙蓋衣物,無意中觸碰頭皮針或牽拉輸液管,是造成針頭活動穿破血管壁外滲的主要原因。

1.21個月~2歲組患兒對外界刺激反應強烈,痛覺靈敏,對醫護人員本能的恐懼、反抗,哭鬧而不合作。此組患兒頭皮靜脈豐富,皮下脂肪厚,血管不易活動,但易造成血液反流?;純夯顒恿看笠壮龊梗履z布粘貼松動,使針頭脫出。另外,家長看護不當,小兒用手搔抓,造成針頭移位外滲。

1.33~6歲組患兒啟蒙教育時期,在家長和護士的說服和指導下,他們基本能配合。該年齡組患兒血管腔相對粗大,血流速度快,血管壁彈性好,針頭漂浮在血管腔內,不易造成血管壁損傷,往往因患兒在床上玩耍、寫畫或大小便等活動而引起針頭滑脫使液體外滲。

1.47歲以上組患兒已上學,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對護士的解釋和要求能積極配合。該年齡組患兒血管腔粗大,血管壁韌性強,血流速度快,針頭浮在血管內,很少引起血管壁損傷而外滲。

查看全文

探索幼兒靜脈留置針臨床運用措施

【摘要】目的:介紹我科在臨床中使用小兒靜脈留置針的經驗體會。主要內容:對小兒留置針的留置部位,穿刺方法,固定方法,留置針封管,置管期間的護理作了詳細闡述。體會:靜脈留置針可提高療效,減少患兒的痛苦,緩解護患關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兒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體會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換代產品以其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留置時間長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在搶救危重患兒時使用留置針保持靜脈通道暢通非常重要。靜脈留置針可減輕患兒多次穿刺的痛苦,保護血管,又可降低護士反復穿刺的心理壓力,緩解護患關系,提高工作效率,給患兒及護理人員帶來了很多的益處,易被患者及家長接受。我院兒科自2007年臨床應用BD公司生產的四代Y型Intima-Ⅱ24G靜脈留置針,收到良好的效果?,F將該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體會介紹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住院患兒1321例進行護理觀察,小兒年齡1h~12歲,其中新生兒30例、1歲以內的患兒685例、1~3歲的患兒420例、3~5歲的患兒106例、5歲以上的患兒80例。輸液期間,液體點滴通暢,其中留置時間最短1d,最長5d,平均以3-5d為多。

1.2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