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客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18:01: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外貿客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貿客戶

外貿客戶信用風險管理論文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

下面筆者結合美國鄧白氏公司中國代表對我國外貿企業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問題的調查報告數據,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現狀。

從來源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來源以海外華人公司為主。從我國國際貿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質看,我國的外貿信用風險主要是由海外華人客戶帶來的。筆者認為這些為數不多的海外華人,包括港、澳、臺地區的華人以及少數原籍中國大陸后來移居海外的華人具有與中國同族同種和語言相通的優勢,他們對中國的國內經濟環境比較熟悉,了解到我國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著各種法律、管理漏洞,外貿企業內部的信用風險防范意識和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薄弱。同時他們又抓住我國部分外貿企業領導存在著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態,使得部分海外華人進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國外貿企業貨款,或詐騙屢屢得手,詐騙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國進口商。

從起因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直接起因以惡意欺詐為主。具體結構為:有意欺詐的拖欠款占60%;產品質量、數量或交貨期有爭議的占25%;屬于我方外貿企業交易嚴重失當及管理失誤的占15%;交易人員私下默契臺底交易占2.5%;其他性質占2.5%。我國對外貿易的過半貨款拖欠是由客戶的惡意欺詐引起,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諸如產品質量或貨期等貿易糾紛引起。

從外貿企業性質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導致的國際拖欠所涉及的企業以國內的全資中資企業為主體。具體結構為:80%來自國內的企業,其中的50%為國有外貿企業,30%為私營外貿企業;另外20%來自三資企業。從企業結構中,我們可以明顯了解到我國外資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意識和水平相對要優于中資的外貿企業。

從客戶新舊特征看,過半數的國際貨款拖欠由老客戶造成。根據鄧白氏國際(上海)信息咨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國398件國際應收賬款追討案件的統計顯示,其中的200個案件是由老客戶產生的,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國際貨款拖欠主要由資信不良的新客戶造成。

查看全文

論外貿客戶信用風險防范

【內容提要】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加快發展,外貿客戶信用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等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進而從新的視角為我國外貿企業防范客戶信用風險提出對策建議。關鍵詞: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應收賬款“外包”

論文分類

國際經濟國際貿易行業經濟新經濟學中國經濟國債研究發展戰略稅收理論稅務研討財政稅收財政政策財稅法規財政研究金融研究證券金融證券投資債務市場地方戰略銀行管理公司研究經濟學理論保險學西方經濟經濟貿易保險信托計量經濟財務分析期貨市場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加快發展,外貿客戶信用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等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進而從新的視角為我國外貿企業防范客戶信用風險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應收賬款“外包”

查看全文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論文

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給我國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中國出口企業日益陷入海外應收賬款“黑洞”。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累計至少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2004年總出口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種海外呆壞賬正在以每年1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貿企業的很多利潤被壞賬所吞噬,許多外貿企業不堪重負,甚至破產倒閉,有的即使能夠維持經營,在經營中也常常進退維谷,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部分外貿企業由于懼怕壞賬風險采取非常謹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稱對非信用證業務一律不做,結果限制了業務的發展。

在與各國經貿往來中我國外貿企業并未充分重視客戶信用風險的管理,在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和應收賬款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

下面筆者結合美國鄧白氏公司中國代表對我國外貿企業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問題的調查報告數據,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現狀。

從來源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來源以海外華人公司為主。從我國國際貿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質看,我國的外貿信用風險主要是由海外華人客戶帶來的。筆者認為這些為數不多的海外華人,包括港、澳、臺地區的華人以及少數原籍中國大陸后來移居海外的華人具有與中國同族同種和語言相通的優勢,他們對中國的國內經濟環境比較熟悉,了解到我國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著各種法律、管理漏洞,外貿企業內部的信用風險防范意識和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薄弱。同時他們又抓住我國部分外貿企業領導存在著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態,使得部分海外華人進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國外貿企業貨款,或詐騙屢屢得手,詐騙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國進口商。

從起因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直接起因以惡意欺詐為主。具體結構為:有意欺詐的拖欠款占60%;產品質量、數量或交貨期有爭議的占25%;屬于我方外貿企業交易嚴重失當及管理失誤的占15%;交易人員私下默契臺底交易占2.5%;其他性質占2.5%。我國對外貿易的過半貨款拖欠是由客戶的惡意欺詐引起,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諸如產品質量或貨期等貿易糾紛引起。

查看全文

談外貿客戶信用風險管理及防范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加快發展,外貿客戶信用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等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進而從新的視角為我國外貿企業防范客戶信用風險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應收賬款“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給我國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中國出口企業日益陷入海外應收賬款“黑洞”。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累計至少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2004年總出口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種海外呆壞賬正在以每年1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貿企業的很多利潤被壞賬所吞噬,許多外貿企業不堪重負,甚至破產倒閉,有的即使能夠維持經營,在經營中也常常進退維谷,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部分外貿企業由于懼怕壞賬風險采取非常謹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稱對非信用證業務一律不做,結果限制了業務的發展。

在與各國經貿往來中我國外貿企業并未充分重視客戶信用風險的管理,在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和應收賬款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

下面筆者結合美國鄧白氏公司中國代表對我國外貿企業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問題的調查報告數據,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現狀。

查看全文

外貿客戶信用風險論文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加快發展,外貿客戶信用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等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進而從新的視角為我國外貿企業防范客戶信用風險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應收賬款“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給我國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中國出口企業日益陷入海外應收賬款“黑洞”。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累計至少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2004年總出口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種海外呆壞賬正在以每年1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貿企業的很多利潤被壞賬所吞噬,許多外貿企業不堪重負,甚至破產倒閉,有的即使能夠維持經營,在經營中也常常進退維谷,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部分外貿企業由于懼怕壞賬風險采取非常謹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稱對非信用證業務一律不做,結果限制了業務的發展。

在與各國經貿往來中我國外貿企業并未充分重視客戶信用風險的管理,在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和應收賬款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

下面筆者結合美國鄧白氏公司中國代表對我國外貿企業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問題的調查報告數據,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現狀。

查看全文

外貿客戶信用風險管理論文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

下面筆者結合美國鄧白氏公司中國代表對我國外貿企業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問題的調查報告數據,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現狀。

從來源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來源以海外華人公司為主。從我國國際貿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質看,我國的外貿信用風險主要是由海外華人客戶帶來的。筆者認為這些為數不多的海外華人,包括港、澳、臺地區的華人以及少數原籍中國大陸后來移居海外的華人具有與中國同族同種和語言相通的優勢,他們對中國的國內經濟環境比較熟悉,了解到我國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著各種法律、管理漏洞,外貿企業內部的信用風險防范意識和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薄弱。同時他們又抓住我國部分外貿企業領導存在著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態,使得部分海外華人進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國外貿企業貨款,或詐騙屢屢得手,詐騙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國進口商。

從起因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直接起因以惡意欺詐為主。具體結構為:有意欺詐的拖欠款占60%;產品質量、數量或交貨期有爭議的占25%;屬于我方外貿企業交易嚴重失當及管理失誤的占15%;交易人員私下默契臺底交易占2.5%;其他性質占2.5%。我國對外貿易的過半貨款拖欠是由客戶的惡意欺詐引起,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諸如產品質量或貨期等貿易糾紛引起。

從外貿企業性質結構看,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導致的國際拖欠所涉及的企業以國內的全資中資企業為主體。具體結構為:80%來自國內的企業,其中的50%為國有外貿企業,30%為私營外貿企業;另外20%來自三資企業。從企業結構中,我們可以明顯了解到我國外資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意識和水平相對要優于中資的外貿企業。

從客戶新舊特征看,過半數的國際貨款拖欠由老客戶造成。根據鄧白氏國際(上海)信息咨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國398件國際應收賬款追討案件的統計顯示,其中的200個案件是由老客戶產生的,而非人們通常理解的國際貨款拖欠主要由資信不良的新客戶造成。

查看全文

外貿客戶信用風險防范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加快發展,外貿客戶信用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等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進而從新的視角為我國外貿企業防范客戶信用風險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應收賬款“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給我國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中國出口企業日益陷入海外應收賬款“黑洞”。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累計至少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2004年總出口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種海外呆壞賬正在以每年1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貿企業的很多利潤被壞賬所吞噬,許多外貿企業不堪重負,甚至破產倒閉,有的即使能夠維持經營,在經營中也常常進退維谷,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部分外貿企業由于懼怕壞賬風險采取非常謹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稱對非信用證業務一律不做,結果限制了業務的發展。

在與各國經貿往來中我國外貿企業并未充分重視客戶信用風險的管理,在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和應收賬款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

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

下面筆者結合美國鄧白氏公司中國代表對我國外貿企業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問題的調查報告數據,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現狀。

查看全文

用Google做外貿之客戶關系管理

Google可幫助企業做好客戶資源的有效管理和保值

你把客戶資源當作資產了嗎?

很多傳統外貿公司在展會和工廠間疲于應對。展會、訂單、生產,周而復始,只有少量訂單才能形成長期穩定客戶,很多潛在客戶和意向客戶最終沒有留下來;當員工離職的時候,也經常造成客戶數據丟失。這種現象在外貿公司中屢見不鮮,讓這些企業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無論是銷售過程中的潛在客戶、意向客戶、老客戶以及工廠或供應商等都是企業寶貴的客戶資源,如何有效統一地管理客戶資源是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客戶資源作為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應該得到管理和保值,而不是僅僅廢棄或者閑置在那里。那么,這些客戶資源如何管理呢?

基于我們前次文章關于用Google做外貿的綜合介紹,Google的個性化、集成化、自動化的性能著實讓人們愛不釋手。通過Google可以幫我們尋找客戶,是不是也可以幫我們管理客戶呢?

查看全文

普及西方國家經驗管理國內外企信用風險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前言;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特征;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成因分析;加強外貿客戶信用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給我國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來源以海外華人公司為主、我國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的直接起因以惡意欺詐為主、相關部門缺乏信用風險管理意識、企業內部職責不明確、外貿企業產權不明晰、信用管理方法落后、建立健全并貫徹實施科學的客戶信用風險管理制度、直接將客戶信用風險管理工作“外包”給信用管理咨詢公司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加快發展,外貿客戶信用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等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的特征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進而從新的視角為我國外貿企業防范客戶信用風險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客戶;信用風險;風險管理;外貿企業;客戶信用風險

1前言

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給我國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之相伴隨的卻是,中國出口企業日益陷入海外應收賬款“黑洞”。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累計至少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2004年總出口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種海外呆壞賬正在以每年15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貿企業的很多利潤被壞賬所吞噬,許多外貿企業不堪重負,甚至破產倒閉,有的即使能夠維持經營,在經營中也常常進退維谷,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另一種極端情況就是部分外貿企業由于懼怕壞賬風險采取非常謹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稱對非信用證業務一律不做,結果限制了業務的發展。

在與各國經貿往來中我國外貿企業并未充分重視客戶信用風險的管理,在對外貿易客戶信用風險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債務拖欠和應收賬款問題已成為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

查看全文

小議高職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研究

摘要:高職院校在還原外貿工作過程的同時,可通過對國貿類課程學習領域的分析,提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有效途徑。文章以《外貿客戶開發與維護》課程為例,從外貿業務員工作崗位的要求出發,探討該課程學習情境的設計、組織及實施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學習情境

高職院校國際商務或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專業的學生應該通過在校的學習和實踐,在掌握國際貿易相關的理論、政策知識的同時,具備外貿業務操作技能和業務開拓能力。因此,高職院??蓪⑾嚓P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設定為:能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從事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和外貿跟單員等工作,具備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在課程改革過程中,課程開發必須打破以傳統的知識傳授為主要目的的學科型課程體系,重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使學生通過不同學習領域和學習情境的學習訓練,實現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職業能力的同步獲取和提高。

1.國際貿易類課程的工作任務分析和學習領域拓展

高職院校國際商務或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往往相當于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壓縮餅干”,專業核心技術課程主要是《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業務》、《外貿英文函電》等課程,其中《國際貿易實務》貫穿了與國際貿易相關的各種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常用術語、國際貿易慣例及操作流程介紹等;《外貿單證業務》課程主要對外貿行業所涉及的單證業務進行教學和訓練;《外貿業務函電》則通過與外商英文函電來往內容的教學,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以上這些課程的教學方式大多還是相對獨立地停留在知識灌輸層面,即使有實踐操作,也只是集中于部分環節。

近年來,高職教育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凸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技能型的特點,但同時技能培養被鎖定在相關崗位的靜態工作任務上,如果只有《外貿單證業務》和《外貿英文函電》這兩門課程涉及操作內容,只能滿足出口業務中單一工作崗位的需求,而割裂完整的工作過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