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20:17: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外傷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傷性小腸破裂研究論文
【關鍵詞】外傷性小腸破裂
本院從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外傷性小腸破裂120例,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120例患者中,男102例,女18例;年齡5~67歲,其中20~50歲發病率最高,共94例。受傷至入院時間:30min~6d。住院時間:10~136d。致傷原因:墜落傷12例,交通事故65例,鈍器傷19例,銳器傷11例,撞擊傷3例,擠壓傷2例,爆炸傷4例,其他傷4例。
1.2臟器損傷情況
外傷性小腸破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外傷性小腸破裂
腹部外傷中,小腸破裂較常見,因為早期即產生明顯的腹膜炎,故診斷一般并不困難,但是臨床仍然有延誤治療和處理不當而造成嚴重后果的病例[1]。綜合本院自2003年9月至2008年8月診治的23例外傷性小腸破裂資料,并作回顧性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齡15~67歲,傷后入院時間0.5h~3d。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0例、刀刺傷6例、墜落傷4例、踢傷2例、擠壓傷1例。開放傷7例、閉合傷16例。臟器損傷情況:小腸破裂1處15例、破裂2處4例、破裂2處以上2例、橫斷傷2例。合并其它臟器損傷15例,其中腸系膜破裂8例、脾臟破裂5例、肝臟破裂1例、結腸破裂2例、十二指腸破裂1例、膀胱破裂1例、顱腦損傷8例、脊柱骨盆骨折2例。臨床表現:除昏迷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有嘔吐18例、有典型腹膜炎體征19例,伴休克5例,有膈下游離氣體8例,其中22例進行腹部穿刺陽性19例。
1.2治療方法和結果本組均行手術治療,其中單純小腸修補15例、小腸部分切除端端吻合8例。根據病情對合并臟器傷進行治療處理,其中脾臟切除4例、脾修補、肝修補、結腸修補、結腸造口各1例,十二指腸修補加空腸十二指腸減壓、膀胱修補各1例。并發切口感染4例、盆腔膿腫1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1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1例。治愈2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為多發性臟器損傷加手術創傷合并感染性休克,導致MODS所致。
2討論
外傷性睪丸扭轉探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外傷性睪丸扭轉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方法,以提高診治水平。方法回顧性分析5例外傷性睪丸扭轉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2例首診時間在傷后6h內確診,3例首診誤診,復診時經CDFI檢查確診。首診確診的2例均手術復位成功,后確診的3例中1例手術復位成功,2例睪丸壞死切除,其中1例行對側睪丸探查固定。結論外傷性睪丸扭轉首診確診和積極手術探查是提高患睪挽救率的關鍵。臨床上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能減少誤診率。
【關鍵詞】睪丸疾??;陰囊;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
Themanagementoftraumatictesticulartorsion
WANGBin,SUNWei.DepartmentofUrology,BeichenHospitalofTianjinCity300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presentourexperienceinthemanagementoftraumatictesticulartorsion.MethodsClinicaldataof5caseswithtraumatictesticulartorsionwerereviewedretrospectively.Results2casesweregivenmedicalaidswithin6hoursaftertrauma.3casesweremisdiagnosedatthefirstmedicalexaminationandlatercorrectedbyCDFI.Surgerywasperformedon2confirmedlydiagnosedpatientswithin6hoursanditprovedasuccess.Amongthe3laterconfirmedpatients,onesurvivedthesurgeryandtheother2losttheirtestesduetonecrosis.ConclusionEarlyconfirmeddiagnosisisimportantforthepreservationofinvolvedtestesandCDFIisusefulinconfirmingdiagnosis.
【Keywords】testiculardiseases;scrotum;colordoppler
外傷性肝破裂治療論文
【論文關鍵詞】肝損傷;破裂
【論文摘要】回顧性分析30例肝外傷診治的臨床資料。30例肝外傷中,29例做診斷性腹穿,26例抽出不凝血,1例當時陰性,1天后抽出不凝血,1例因刀刺傷血液自傷口外溢未做診斷性腹穿,1例陰性,4例行急診CT或B超診斷。非手術治療3例;術前死亡1例;26例手術治療,其中5例剖腹發現出血已停,18例采用單純肝縫合術、大網膜填塞加縫合術或清創性肝部分切除術,全部治愈,3例嚴重肝外傷中,1例死亡,2例采用紗布填塞、肝動脈結扎術,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合并膽瘺。提示診斷性腹穿可作為肝外傷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方法,采用合理、適當的手術治療方法,可以減少肝外傷的術后并發癥和提高救治成功率。
肝外傷的發生率在因腹部外傷的剖腹術中占15%~20%,在國外的一些主要創傷中心,甚至高達35%~45%。目前,嚴重肝外傷的死亡率仍然停留在15%~20%的較高水平,未有明顯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肝外傷的診斷和處理水平,降低嚴重肝外傷的死亡率,仍然是肝外傷的研究重點。我院1999-2007年共收治外傷性肝破裂患者30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3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例,年齡7~63歲;致傷原因:車禍、重物砸傷及鈍器閉合傷28例,銳器致開放性腹外傷2例。
1.2診斷方法30例中29例做診斷性腹穿,26例抽出不凝血,1例當時陰性,1天后抽出不凝血,1例因刀刺傷血液自傷口外溢未做診斷性腹穿,1例陰性,治療證實為肝內血腫,4例行急診CT或B超診斷。
外傷性肝破裂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肝損傷;破裂
【論文摘要】回顧性分析30例肝外傷診治的臨床資料。30例肝外傷中,29例做診斷性腹穿,26例抽出不凝血,1例當時陰性,1天后抽出不凝血,1例因刀刺傷血液自傷口外溢未做診斷性腹穿,1例陰性,4例行急診CT或B超診斷。非手術治療3例;術前死亡1例;26例手術治療,其中5例剖腹發現出血已停,18例采用單純肝縫合術、大網膜填塞加縫合術或清創性肝部分切除術,全部治愈,3例嚴重肝外傷中,1例死亡,2例采用紗布填塞、肝動脈結扎術,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合并膽瘺。提示診斷性腹穿可作為肝外傷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方法,采用合理、適當的手術治療方法,可以減少肝外傷的術后并發癥和提高救治成功率。
肝外傷的發生率在因腹部外傷的剖腹術中占15%~20%,在國外的一些主要創傷中心,甚至高達35%~45%。目前,嚴重肝外傷的死亡率仍然停留在15%~20%的較高水平,未有明顯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肝外傷的診斷和處理水平,降低嚴重肝外傷的死亡率,仍然是肝外傷的研究重點。我院1999-2007年共收治外傷性肝破裂患者30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3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例,年齡7~63歲;致傷原因:車禍、重物砸傷及鈍器閉合傷28例,銳器致開放性腹外傷2例。
1.2診斷方法30例中29例做診斷性腹穿,26例抽出不凝血,1例當時陰性,1天后抽出不凝血,1例因刀刺傷血液自傷口外溢未做診斷性腹穿,1例陰性,治療證實為肝內血腫,4例行急診CT或B超診斷。
外傷性脾破裂臨床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脾破裂;保脾術;治療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保脾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和手術方式。方法對60例非手術治療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60例脾破裂全部采用保脾手術治療,58例治愈,治愈率96.6%;2例死亡,死亡3.4%。結論保脾手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療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廣。
脾臟是腹腔內最容易受損的器官,在閉合性腹外傷中,脾破裂占20%~40%,在開放性腹外傷中脾破裂占10%[1]。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脾臟解剖學及其功能的深入認識,外傷性脾破裂的手術不再僅僅限于施行單純的全脾切除術,保脾手術就是近年來臨床新興的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手術。我院1994.2005年期間保脾手術治療脾破裂60例,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60例,男44例,女20例。年齡10~55歲,平均30.2歲,就診時間1~48h。車禍傷45例,墜落傷2例,打擊傷6例,刀刺傷7例。所有患者均經腹部B超或CT確診。脾損傷按第六屆全國脾臟外科學術研討會制訂的Ⅳ級分類法[2]:Ⅰ級15例,Ⅱ級16例,Ⅲ級25例,Ⅳ級4例。給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壓增高引發延遲性出血。
1.2手術方法手術均采用左肋緣下斜切口,游離脾周韌帶,無張力托脾臟于切口外。對裂口深在0.5~3cm者,則清除裂口血凝塊和失活組織,用“7”號絲線,細長圓針,貫穿裂口底部,行間斷單純縫合或間斷褥式縫合進行修補:針距1.0cm,邊距0.5~1.0cm。縫合時裂口邊緣加蓋凝膠海綿,使進出針均經過凝膠海綿。如果裂口對合困難或滲血多者,則填入凝膠海綿后打結。對裂口深長、多發性裂傷且局限于脾臟上下極者,我們采用脾臟局部切除術。具體操作:結扎所切脾段分支血管,上極結扎胃短血管,下極結扎胃網膜左血管。大多數脾臟在正常與無血供組織間出現一清晰的界限,在保留側距此界限(切除線)約1.0cm,用“7”號絲線,細長圓針做一排間斷全層交鎖褥式縫合,在線下墊凝膠海綿打結。脾斷面覆蓋凝膠海綿間斷縫合固定。還納脾臟于原位,觀察無明顯滲血后,用大網膜將脾臟包裹(注意脾臟正確解剖位置,防止脾蒂扭轉)。常規用生理鹽水,0.2%甲硝唑溶液徹底沖洗腹腔,在脾臟周圍放置引流管。
外傷性肝破裂探究論文
1臨床資料
本組共63例,男44例,女19例;年齡15~72歲,平均44歲。閉合性損傷46例,開放性損傷17例,交通事故致傷36例,刀刺傷12例,高空墜落致傷8例,其他傷7例。右肝葉損傷39例,左肝葉損傷15例,兩葉肝均有損傷6例,肝門部損傷3例,合并肝外臟器損傷27例。按美國創傷外科學會AAST(1989年)分級標準:Ⅰ級7例、Ⅱ級23例、Ⅲ級23例、Ⅳ級9例、Ⅴ級1例。非手術治療(NOM)8例;手術治療55例,其中有6例為NOM中轉手術。單純縫合25例,大網膜填塞15例,縫合并用明膠海綿壓迫10例,不規則性肝部分切除7例,紗布填塞5例,肝右動脈結扎1例。本組病人痊愈58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早期失血性休克,另3例死于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并發肝膿腫1例,肝腎間隙膿腫2例,均行經皮穿刺引流治愈。
2討論
2.1診斷肝損傷的傷情多較復雜,病情兇險,及時診斷及合理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肝損傷的診斷可根據腹部受傷時,有內出血及腹膜炎體征輔以特殊檢查得到確診。但是,部分肝破裂病人就診時血壓、心率正常,腹痛不明顯,易被忽視;部分病人另有較嚴重的合并傷,致使肝破裂的表現被掩蓋或忽略。這些均提示肝破裂的診斷有其特殊性。外傷性肝破裂多死于失血性休克。對于肝破裂的早期診斷體會如下:(1)肝破裂的輔助檢查可借助腹腔穿刺、B超或CT,首選腹腔穿刺。(2)多方位穿刺及動態觀察反復穿刺可提高陽性率。(3)對于伴有腹部以外嚴重合并傷者應常規行腹腔穿刺以免漏診和誤診。(4)B型超聲、CT檢查僅為可疑病例的第二選擇。(5)術中不可僅滿足于肝破裂的診斷,還應全面仔細地探查脾臟等其他臟器。
2.2急救肝損傷多伴有失血性休克,必須及時、有效地復蘇。術前復蘇的重點是:(1)迅速建立多條輸液通道,最好采用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聯合外周淺表靜脈留置針,這既便于搶救復蘇,又利于術中觀察。(2)迅速輸入平衡鹽溶液或林格液,并同時輸注羥乙基淀粉、血漿。(3)如出血量大,應補充新鮮血。(4)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充分給氧。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5)妥善處理合并傷[1]。根據復蘇效果、病人全身情況、肝損傷的程度及分類、合并傷等合理選擇治療方法。
2.3手術治療對于肝臟損傷手術的主要要求是控制出血,徹底清創,消滅死腔,充分引流。在重度肝損傷時常常需幾種術式聯合應用,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1)單純引流:對于Ⅰ~Ⅱ級輕度肝損傷,傷口已無出血且無需清創者,行單純肝周引流。(2)清創縫合或加明膠海綿、大網膜填塞后縫合:探查(同時清創)肝實質內損傷范圍和程度,不需做其他修補時做單純縫合或填塞縫合。(3)選擇性肝動脈結扎:對創面清創止血填塞縫合后仍有明顯活動性出血或嚴重肝外傷血液循環動力學情況不穩定,無條件行過多操作者,采用傷側肝動脈結扎(無肝硬化表現者)。(4)清創性肝部分切除:對于局限一側的嚴重肝損傷組織破碎片并有大片肝組織壞死或肝葉段主要血管、膽管斷裂傷者則行清創性肝切除,即切除失去血供的毀損肝組織,盡量保留正常肝組織,結扎或修補血管和膽管,大網膜覆蓋創面,腹腔充分引流。黃志強[2]指出肝切除的指征為收縮壓>60mmHg,動脈血pH值>7.2,體溫>32℃,無凝血障礙的證據。(5)肝周紗布填塞:紗布填塞止血對損傷嚴重而一般情況極差的患者可作為暫時壓迫止血的應急措施,為決定性手術創造條件。采用此法的體會是:(1)為防止拔除填塞物時再出血,主張在紗布與肝創面之間襯一層帶蒂大網膜,使紗布不直接接觸創面。這樣,既可清除死腔,又可防止拔除紗布條時再出血。(2)肝周填塞而不是傷口內填塞紗布。填塞紗布要抹凡士林,以免取出紗布時粘連創面出血。(3)一般在術后48~72h血流動力學穩定、凝血功能正常后取出填塞物,以減少術后再出血或肝周膿腫的發生[3]。術后在肝創面及膈下常規放置負壓引流管并注意保持通暢。其作用為防止殘余積液引起感染,同時,便于術后觀察出血情況。
外傷性肝破裂診治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肝損傷;破裂
【論文摘要】回顧性分析30例肝外傷診治的臨床資料。30例肝外傷中,29例做診斷性腹穿,26例抽出不凝血,1例當時陰性,1天后抽出不凝血,1例因刀刺傷血液自傷口外溢未做診斷性腹穿,1例陰性,4例行急診CT或B超診斷。非手術治療3例;術前死亡1例;26例手術治療,其中5例剖腹發現出血已停,18例采用單純肝縫合術、大網膜填塞加縫合術或清創性肝部分切除術,全部治愈,3例嚴重肝外傷中,1例死亡,2例采用紗布填塞、肝動脈結扎術,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合并膽瘺。提示診斷性腹穿可作為肝外傷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方法,采用合理、適當的手術治療方法,可以減少肝外傷的術后并發癥和提高救治成功率。
肝外傷的發生率在因腹部外傷的剖腹術中占15%~20%,在國外的一些主要創傷中心,甚至高達35%~45%。目前,嚴重肝外傷的死亡率仍然停留在15%~20%的較高水平,未有明顯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肝外傷的診斷和處理水平,降低嚴重肝外傷的死亡率,仍然是肝外傷的研究重點。我院1999-2007年共收治外傷性肝破裂患者30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3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例,年齡7~63歲;致傷原因:車禍、重物砸傷及鈍器閉合傷28例,銳器致開放性腹外傷2例。
1.2診斷方法30例中29例做診斷性腹穿,26例抽出不凝血,1例當時陰性,1天后抽出不凝血,1例因刀刺傷血液自傷口外溢未做診斷性腹穿,1例陰性,治療證實為肝內血腫,4例行急診CT或B超診斷。
外傷性脾破裂中保脾術式的應用論文
摘要: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和對人體免疫功能的研究日益深入,以及影像技術的應用和不斷提高,對脾破裂的治療觀點發生了變化,盡可能縮小全脾切除術的指征,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保脾手術已成為目前處理外傷性脾破裂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外傷性脾破裂;保脾術式;綜述
1外傷性脾破裂的分類
對于外傷性脾破裂的分類,以及病情的估計有著不同的方法,在臨床中常用的是Gall4級(型)分類和傳統分度。
Gall4級(型)分類[1]:1級:脾包膜小范圍撕裂或外周區域深度不超過0.5cm的淺裂傷;2級:淺的脾實質破裂,但不遷及脾門;3級:脾實質破裂已涉及脾門或脾部分離斷;4級:脾臟廣泛碎裂,脾門區裂傷,脾蒂血管損傷脾臟供血中斷,脾包膜廣泛剝脫。
脾破裂的傳統分度分為3型[2],即:①中央型;②包膜下型;③真性(完全性)。本文主張依據臨床表現為主結合B超分3度。Ⅰ度一般情況好,無休克表現,腹穿陰性,B超提示單一性裂傷,脾前有少許液性暗區,脾周無暗區;Ⅱ度:有休克早期指征,腹穿陽性,B超提示有多處裂傷,脾周出現液性暗區;Ⅲ度:病人入院時有休克,一般情況差,腹穿易抽出不凝固血,即不作B超。通常情況下保脾手術適合于Gall分級的1、2級或是傳統分度的Ⅰ、Ⅱ度,而且最好結合病人的生命體征和術中所見的脾臟破裂程度來決定是否行保脾術。
外傷性癲癇發作護理對策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顱腦外傷后癲癇(posttraumaticepilepsy)發作的常見誘發因素及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對45例外傷后癲癇患者從藥物依從性、心理、生活習慣及嗜好、發作先兆的觀察和發作期的護理等方面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癲癇發作的常見誘因。結果:經過密切的病情觀察及精心護理,本組患者癲癇發作均得到了較好的控制,無1例出現生命危險,出院后門診隨訪1年均未出現癲癇癥狀的發生。結論:從提高患者藥物依從性、克服其心理障礙、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摒棄不良習性等方面加強護理將有助于預防和減輕外傷后癲癇的發作。
關鍵詞:顱腦外傷;癲癇;護理
癲癇是顱腦外傷后的嚴重并發癥,多發生于外傷后2周,尤以24h內為最多,它在原發損傷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重了腦組織的病理損傷及神經生化改變,導致病情惡化,增大死亡風險,使處理更趨復雜。了解其發作的常見誘因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對于預防或減輕癲癇發作、改善患者預后必然起到積極的作用。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12~65歲,平均39歲,均為腦外傷,其中顱內血腫25例,腦挫裂傷1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6例。45例外傷性癲癇患者中大發作10例,小發作31例,癲癇持續狀態4例。所有患者均經過頭顱CT檢查及腰穿證實,發病前均無癲癇病史及癲癇家族史,外傷性癲癇早期發作時間常為受傷后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