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5 19:43: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惠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化惠民

文廣新局文化惠民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局“創先爭優、爭做文化先鋒”活動的深入開展,更好地滿足廣大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經研究決定,從5月份開始,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文化系統中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村村行”活動,特制定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著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以及全市創先爭優等活動,通過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村村行”活動,引導全系統干部職工深入基層,積極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讓全市廣大城鄉老百姓共享文化事業發展的成果,不斷助推全市“幸福和美新”建設。

二、活動內容及分工

(一)全市大型群眾文化活動

以文化館、市茂腔劇團及全市莊戶劇團等文藝團隊為主要演出力量,以全市文化廣場、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農村文化活動室為主要活動平臺,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業余文化生活的檔次和水平,助推全市“五有”村莊建設。

查看全文

文化惠民工作匯報

近年來,縣文廣工作以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加快蘇區文化發展為重點,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為契機,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加大了文化事業的投入,推進了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一批文化發展優惠政策相繼出臺,一批文化基礎設施陸續建成,一批文化惠民利民工程加緊實施,一批文化專兼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一、領導關心重視,文化發展政策項目更加落實

設立文化事業發展基金。根據縣人民政府政辦字【2011】192號《關于印發<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規劃(2011-2012)>的通知》,縣里設立了文化事業發展基金基礎2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公共文化建設??h財政每年預算5萬元文藝創作扶持專項資金,對全縣文藝創作進行獎勵補助。

進一步加大了財政投入。縣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僅2013年度,縣級財政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達到3200多萬元。

推動了蘇區文化振興發展項目。啟動市印刷產業園縣分園前期工作;上報了茅店關稅處文化園項目;完成了夏滸紅色影視基地項目規劃;申報24處革命舊址舊居保護項目,實施了5個點的維修規劃設計;省級保護單位維修經費投入50萬元維修;田村鎮、大埠大坑村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

加大了爭資爭項的力度。爭取村維修經費500萬元;爭取農村文化“三項”活動經費、三館及文化站免費開放經費、農家書屋更新經費、文物維修資金、“三館”場所維修資金等達到650多萬元。

查看全文

惠民文化工程意見

為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豐富人民群眾社會文化生活,切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努力構建和諧,現就“惠民文化全覆蓋”工程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目的,構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備、服務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提高居民的認同感,著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的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

二、總體目標

緊緊圍繞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以社區文化為落腳點,以建設完善的文化設施為著力點,以打造“文化魅力”為突破口,以創建“全國文體示范區”為方向,以“人人享受健康快樂文化生活”為宗旨,通過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旅游文化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倡導一種全民參與、文明健康、時尚和諧的生活風尚。力爭用5年時間,把建設成為充滿生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良的文體強區。

三、主要任務

查看全文

文旅局文化惠民工程進展情況匯報

一、項目基本內容

(一)免費開放公共文化場館、圖書館,向群眾提供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公共空間設施場地。

(二)開展送戲進萬村活動。

(三)開展基層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實現應急廣播建成縣、鄉、村三級前端,部署應急廣播戶外終端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加強災害易發生區域等重點區域覆蓋,實現與省級應急廣播調度控制平臺互聯互通,建立應急信息機制。

二、項目進展情況

截至2021年6月底,區文化和旅游局嚴格按照實施辦法推進全區文化惠民工程,兩館(文化館、圖書館)在做好疫情防控下免費開放,瑜珈、書法、繪畫、古箏、民舞、東方舞、柔力球、國服沙龍、合唱等11個免費培訓班有序進行。農村應急廣播項目正常運維,保持終端在線率,完成省局驗收整改工作,對需要移動、拆除的點位及時更新調整。送戲進村已經于4月23日正式開始,目前已在林西村、陳灣村等地完成10場演出。

查看全文

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方案

根據市文旅局《關于印發市2021年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文旅公服〔2021〕3號)文件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財政部及我省相關部門關于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送戲進萬村、基層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等相關政策文件精神,現就我縣2021年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考察對民生工程提出的要求,圍繞黨的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建議內容,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加強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設施免費開放工作,實施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進全縣農村應急廣播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服務效能和應急管理能力,提高基層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和實效性,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二、目標任務

1.全縣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健全與其職能相適應的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并免費向群眾提供,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所有免費開放場館實現規章制度健全,服務內容明確,保障機制完善,設施利用率明顯提高,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2.完成“送戲進萬村”演出任務不少于153場,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查看全文

文化惠民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推動科學發展面臨的任務也有所區別。只有從本地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創新思路,真抓實干,才能有效推動科學發展。××省××市××區是一個古城區,土地面積有限,自然資源匱乏,但文化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推動科學發展必須立足實際、創新思路,充分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

堅持文化立區,增強發展動力。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區提出文化立區的發展戰略,制定了文化××行動計劃,積極打造文化××品牌,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具體措施是:以文化建設和文化發展為龍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的文化含量,大力發展以智力、創意為主要特征的現代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大力推動文化與旅游、商貿等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提升文化品位,優化發展環境。實現科學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如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區立足于文化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堅持從提升文化品位入手,注重在城區改造和建設中融入文化內涵,在城區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努力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良性互動的氛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城區改造和建設中,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累計投入上億元資金用于改造和建設一批重點基礎文化設施,既保護了古城風貌和格局,又拓展了其功能和作用;在社區綜合整治與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中,利用設置文化標識、增加文化元素等形式,彰顯人居環境的文化特色;在城區管理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平安綜治等工作的數字化、網格化,提高城區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推進文化惠民,共享發展成果??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加強文化建設,推動科學發展,目的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圍繞這一目的,××區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努力讓廣大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為廣大市民搭建交流平臺、提供活動場所;成立××藝術團、愛之聲合唱團、吳門藝術團、蒲公英藝術團等文化團隊,舉辦××文化藝術節、社區文化節、民俗文化節等文化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查看全文

元旦春節期間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豐富群眾生活,讓廣大老百姓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文明的新春佳節,經研究決定,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以“深入群眾·扎根生活”為主題的文化惠民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深入群眾·扎根生活

二、活動時間

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3月6日

三、活動內容

查看全文

社會力影響下的公共文化論文

一、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制度建設的情況特點與目標建構

(一)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制度的比較特色

在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實踐中,一些地方分別開展了有關文化類惠民卡的探索與嘗試。目前,國內出現的文化類惠民卡,有政府直接發放,或政府聯合企業共同發放的針對特定人群的惠民卡,有地方文化行業的重點企業發放的類似會員制的文化卡,還有一些大型文化企業發行,在該企業、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或加盟企業購買商品及服務的商業預付卡。這些文化類惠民卡的共同特點是:以推動大眾文化消費為目的,以文化企業和商戶讓利打折為手段,具有便捷性、讓利性等特征。粗略歸為三類:第一類,政府發放的普惠型的文化卡,以北京市文化惠民卡為代表。它是由北京市文化行政部門主導發放,面向全體市民與社會團體發放的“實名制的文化消費積分權益卡”[2]。政府財政不直接補助持卡人,而是通過“以獎代補”形式鼓勵加盟企業給出優惠折扣、提高服務內涵。[3]第二類,地區行業性文化消費卡,以徐州音樂廳文化卡、紹興大劇院文化惠民卡等為代表。它們是在政府部門的協助、監管下,由文化企業自主發行、僅在該企業消費使用的會員制文化卡。文化企業通過消費折扣、積分獎勵等鼓勵大眾進行消費。第三類,文化商業預付卡,以上海的東方文化卡為代表。它們是在政府部門的協助、監管下,由企業發行,“以高科技接觸卡為媒介,在上海文化產業領域進行消費支付、結算管理和客戶服務的智能卡”[4],包括記名和不記名的在線消費卡和線下消費卡;線下POS商戶不僅包括大眾文化商戶,一般也包括泛文化消費領域的商戶。與上述國內這些文化類惠民卡相比較,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在試點階段還屬于政府統籌發放的福利型為主的文化惠民卡的類別。除了具有文化類惠民卡以推動大眾文化消費的共同特點外,惠州市文化惠民卡還有著鮮明的惠民、利民的目標,即針對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眾缺席”的社會特殊人群和困難群體發放,資助他們進行文化消費。因此,對于特約文化商戶的選擇也較嚴格,要求他們能夠給予較低的優惠折扣,使持卡消費者得到真正的實惠。

(二)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制度的構建目標

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在2013年的試點階段和2014年的推廣實施階段,主要是政府對社會特殊和困難群體等特定人群提供文化消費補貼,特約文化商戶讓利銷售和提供優惠服務。其優點是,作為矯正市場向弱勢群體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失靈”的有效方式,財政補貼的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缺點是,符合條件的申領人在全市人口中所占比例較少,他們也缺乏持續消費、拓展消費的能力,因而還不能夠借此帶動全市文化消費市場的整體繁榮。此外,由于文化惠民卡享有財政補貼,又采用銀行卡發行系統,具有銀行借記卡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因此在審核、審批及操作程序上不得不嚴謹,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申領手續復雜煩瑣。例如,由于發放對象結構、層次較為復雜,致使發放對象確定、個人信息資料收集等方面存在困難。又由于申領手續審核,須經過鎮(鄉)、縣(區)、市三級行政部門及銀行、銀監部門,使得一些企業在組織困難員工和申領上會產生畏難情緒?;诖?,惠州市一方面在繼續完善文化惠民卡制度設計的同時,另一方面明確提出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制度的總體目標,旨在打造一個以文化惠民卡為核心支點的公共文化服務的綜合服務載體與網絡平臺。設想的發展方向是:深入發掘文化惠民卡的內涵與外延,拓展卡片的種類和用途,借鑒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發展類型多樣、適應不同文化消費人群的文化惠民卡,利用文化惠民卡方式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有效地搭建起一個互利互惠、共促共贏的文化消費平臺。具體構想目標是:第一,從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目的出發,擴大發放目前這種資助社會特殊和困難群體進行文化消費的福利型文化惠民卡,并將持卡消費使用范圍拓寬到全市影劇院、書店、私立博物館、文化景點、教育培訓、電子商務等多類文化消費場所。第二,從擴大文化消費人群、培養市民的文化消費理念的目的出發,政府籌備發放能夠促成全體市民享受文化消費優惠、擴大文化消費市場的普惠型文化惠民卡。第三,從繁榮文化市場、激勵社會文化消費行為的目的出發,政府將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如大型演出場所經營企業,發放會員制的文化惠民卡。第四,從銜接市場經營需要、聯動促進文化企業拓展文化消費市場的目的出發,鼓勵市內大型連鎖文化企業向社會組織和個人發行文化性商業預付卡。

二、惠州市文化惠民卡制度對于組織社會力量參與模式的創新探索

查看全文

民生工程集中宣傳月宣傳工作總結

為進一步營造全縣心、支持、參與、監督文化惠民工程的良好氛圍,提高群眾對文化惠民工程的知曉率、滿意度和支持度,積極謀劃、精心組織,多渠道開展文化惠民宣傳工作,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文化惠民工程宣傳活動領導小組,切實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宣傳工作。根據《關于開展4月份民生工程集中宣傳月活動的通知》要求,印發了《縣文化惠民工程宣傳實施方案》,就宣傳時間、內容、形式、工作要求做出了明確規定,為文化惠民工程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廣泛開展宣傳

1、通過文字信息進行宣傳。印發《縣2021年文化惠民工程宣傳材料》,懸掛宣傳橫幅、宣傳標語,制作宣傳展板等措施積極宣傳文化惠民工程的意義,進一步營造宣傳氛圍。

2、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受益面廣,傳播迅速快的優勢,編寫《“送戲進萬村”到桃嶺鄉》、《我縣啟動2021年送戲進萬村文化惠民工程》、《大灣情圓我的戲曲夢》、《閱讀讓我收獲更多幸?!返刃麄鞲寮谕钗魅請蟮雀骷壝襟w上刊登,讓宣傳活動有文、有圖,讓文化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查看全文

“三區計劃”專項實施方案

為切實開展好2020年度“三區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工作,按照文體旅關于印發《2020年度“三區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實施方案》通知的總體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開展“三區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工作重要意義

位于省西北部,自治東南部。幅員面積3885.6平方公里。全縣約11萬人,其中占全縣總人口的92%,是全國主要的聚居區,也是文化核心區。2008年“5.12”大地震羌文化受到重創,被文化部授牌我縣為“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通過項目實施,利用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利用文化活動室和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等設施,把我縣文化事業建成硬件先進,軟件突特色的發展態勢,從而提升我縣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提升“三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著力點,面向基層群眾,不斷加大文化惠民扶貧力度,以文化人才為杠桿,撬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達到文化扶貧的目的,通過以文扶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致力文化惠民扶貧攻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