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22:03: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夏玉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夏玉米

夏玉米栽培技術

1玉米市場形勢

玉米與小麥、水稻,被稱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玉米還是重要飼料和工業原料。從國內外市場來看,去年以來玉米市場呈平穩上升走勢,價格一路看漲,達到近10年的最高價位。從國際市場看,去年全球玉米大幅增產,供求矛盾有所緩解,但消費增長快于產量增長,全球玉米庫存下降,國際玉米價格今年將繼續上升。從國內市場看,玉米工業消費增長較快,玉米將由以往總體供需平衡有余向基本平衡至緊平衡轉變,預計2008年國內玉米價格仍將保持上升態勢,但和2007年相比漲幅縮小。當前能源價格高起,而且還在不斷向上樊升,全球經濟都在忍耐高油價的痛苦。在玉米消費中,雖然食用減少,但飼料消費、工業消費增長速猛,玉米市場需求增長強勁。5月和7月仍有可能形成2個價格高峰,國內庫存處于偏緊善狀況,使玉米產需將保持產銷兩旺,所以近幾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總體上呈平衡上升態勢?;蛘哒f種玉米仍有利可圖,多種可以促進增收。因此應抓住當前玉米市場需求旺盛、價格高位運行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玉米生產。加之玉米是公認的高光效作物,其生產潛力非常突出,由于種玉米,特別是種植夏玉米,具有同期短、見效快、產量高、回報多、比較效益好等突出優點,山西省玉米蛋白質含量高,水分低,易銷售,故全省各地近年來夏玉米種植面積有擴大趨勢。為了提高夏玉米產量的種植效益,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特提出今年存夏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夏玉米的栽培技術

2.1選用優種

種莊稼應樹立以種為本的理念。一般選用優種可提高產量15%~20%以上。選擇的品種必須是經過省級以上審定并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同時還要注意選擇高質量的種子。即一要品種對路,二要種子質量好。當前晉南地區可選用通過國家審定的高抗矮花葉病的中科11號、出籽率高產品種先玉335、獲國家科技進度獎的農大108、被譽為“六連冠夏玉米之王”的鄭單958號和山西省審定的中科4號等。

2.2爭早播種

查看全文

夏玉米栽培技術

1播種期

1.1播種時期

夏玉米適時早播,可延長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和光、熱資源,又能錯過“芽澇”和后期低溫影響,是夏玉米高產、穩產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一般以5月25日至6月12日為宜。

1.2播種方法

油菜茬澆足底墑水,油菜收割后搶墑播種。來不及整地,也可收后貼茬播種。玉米出苗后再中耕來滅茬。點播、耬播、機播均可,以機播質量最好。農戶一般采用點播。

1.3播種質量

查看全文

夏玉米栽培技術

1播種期

1.1播種時期

夏玉米適時早播,可延長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和光、熱資源,又能錯過“芽澇”和后期低溫影響,是夏玉米高產、穩產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一般以5月25日至6月12日為宜。

1.2播種方法

油菜茬澆足底墑水,油菜收割后搶墑播種。來不及整地,也可收后貼茬播種。玉米出苗后再中耕來滅茬。點播、耬播、機播均可,以機播質量最好。農戶一般采用點播。

1.3播種質量

查看全文

夏玉米栽種方法

1品種的選用

1.1品種選用原則。一是選擇審定品種:國家或省審定的品種。二是選擇抗性好的品種:只有綜合抗性好的品種,才能抵御不良氣候條件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穩產高產。三是選擇適宜本地氣候特點、水肥地力、茬口安排、自己種植要求的玉米品種,以充分發揮品種潛力。四是選擇商品性好的品種:同等產量水平,商品品質好的品種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五是注意品種搭配:不同品種搭配種植可以起到互補作用,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穩產。六是選擇優質種子:注意查看種子的四項指標:純度、芽率、凈度、水分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國家一級種子的四項質量標準是:純度≧98%,芽率≧85%,凈度≧98%,水分≦15%。優質種子粒型整齊、粒色新鮮光亮,籽粒大小均勻。

1.2衡水市適宜的夏玉米品種。根據衡水市熱量資源狀況及生產水平,宜選用高產、優質、緊湊型、耐密、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活棵成熟、生育期100~105d的中晚熟品種??蛇x擇鄭單958、浚單20、蠡玉35、蠡玉16、秀青74-9、蠡玉68號、金海五號、三北21、連成21等品種。

2播種技術

2.1搶時早播。熱量資源是限制河北省夏玉米生產的主要因素,“夏播無早,越早越好”,所以在小麥收獲后要搶時早播,盡量減少農耗時間,為夏玉米生長發育爭取更多的熱量資源,力爭做到小麥收獲當天就完成玉米播種。提倡采用大中型播種機械播種作業,以保證播種質量。在底墑不足的情況下,播后要及時澆蒙頭水,以保證種子早萌發、早出苗、出全苗。

2.2種子處理。①選用優質包衣種子。②未包衣的種子,播種前要做好選種、曬種和藥劑拌種等種子處理工作。藥劑拌種可用50%多菌靈或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2%~0.3%,兌適量水進行拌種,可有效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絲黑穗病、根腐病等;用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的0.2%~0.3%,兌適量水拌種,可防治地下害蟲。殺菌劑、殺蟲劑同時使用時,先拌殺蟲劑、后拌殺菌劑,以免影響藥效的正常發揮。

查看全文

夏玉米生產技術研究

為進一步提升玉米生產效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根據清河縣實際生產情況,現提出玉米生產的技術指導意見。

1達到增產增效的途徑

針對目前玉米生產中存在的效益低下問題,要著力轉變生產方式,一是節水、節藥、節肥(三節):節水灌溉、科學施肥用藥,確保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二是抓好密度、整齊度、結實度、成熟度(四度):擴行縮株,確保合理密度;把好播種關,提高整齊度;科學肥水管理,提高結實度;適期晚收,提高成熟度。三是適時早播,保證土壤的墑情,也可以在播種好之后澆足、澆透蒙頭水。四是做到及時病蟲害預警、綜合防治、適期機收等。

2抓好落實關鍵技術措施

2.1選用優良品種。根據清河縣生態特點和生產條件,以及近年來玉米生產上不同品種的表現,推薦選擇耐密植、生育期適中、穩產性好的玉米品種作為主導品種,如鄭單958、登海605、蠡玉35、蠡玉86、中科11、偉科702、農華101等;并積極示范裕豐303、邢玉11號、邢玉10號等耐密抗倒優質高產新品種。2.2搶時早播。清河縣夏玉米適宜播種期為6月10~20日。麥收后要搶時播種,力爭做到“當天收麥,當天播種”。墑情不足時,播后要及時澆“蒙頭水”,確保玉米出全苗、出齊苗,以延長玉米灌漿時間,充分發揮高產品種的增產潛力。青貯玉米播種時的氣溫要保證在11℃左右。2.3精細播種。播種時要勻速慢行,切忌高擋快跑。播種機器的播種速度要確保在4km/h以內,以防因為播種時速過快而形成少苗、缺行。采用50~60cm等行距種植。推廣精量播種技術,種子發芽率要保證在95%以上。2.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夠讓植株充分利用光能、肥水能,提高產量。2種種植模式的種植原則:2.4.1等行距種植類型。行距保持59~74cm,株距依密度而定,特點是玉米抽雄前,葉子、根分布勻稱,能夠最大限度利用肥料、水分以及光照,并方便播種、定苗、耕地、除草以及噴藥等作業;但是密度大時,生長后期行間肥水、光照等不充足,植株之間競爭激烈,嚴重影響產量。2.4.2寬窄行種植類型。也稱作大小壟。大壟83~100cm,小壟33~50cm,株距同樣依密度而定。其特點是植株在田間的行距不均,生長前期對光照和肥力利用較差,但能控制玉米后期個體與群體間的矛盾。在密度大、肥水充足的條件下,因為大行間距較寬,有利于植株中后期通風透光。2.5合理適時進行除草。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是玉米進行化學除草的重要時期。每畝施用4%煙嘧磺隆懸浮劑100~120ml或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0.1kg,兌水30kg,全田進行噴霧。2.6化學控制,防止倒伏。在玉米8~12葉期,噴施達爾豐、金得樂等生長調節劑,可以有效控制玉米植株基部節間生長,達到促進莖稈粗壯生長預防后期倒伏的目的。2.7抓住時機,澆灌關鍵水。玉米葉片在中午時段出現萎蔫現象,但是黃昏前又恢復,這時為輕度缺水,便可以開始灌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玉米一般灌水4~5次。第1水后根據玉米生長及氣候情況,每間隔12~15d灌1次水,總灌量320~400m3。早熟玉米一般灌水3~4次。玉米籽粒在灌漿期間需要比較多的水分,當田間持水量低于70%就要灌水,通常情況下每畝需灌水55m3/次。在籽粒灌漿期進行田間灌溉,既可以防止植株早衰,又可以增加籽粒灌漿時間及灌漿速度,利于增加粒重。2.8病蟲害的防治。玉米苗期要特別注意防治二點委夜蛾、玉米蚜蟲、薊馬等蟲害;玉米苗期還應加強苗枯病、粗縮病、玉米爛心病等的防治。2.9適期收獲。清河縣適時播種的玉米,10月1~6日比較適宜收獲,需確保籽粒灌漿時間達到50d以上。玉米成熟的特征是苞葉變色松散,籽粒變硬,皮層光亮。籽粒與穗軸相接的斷面處出現黑色層,標志著玉米已進入完熟期,可以收獲。如果植株綠葉還很好,而生長季節又允許,可以再延遲5~6d進行收獲,可以達到增產效果。

作者:武蘭兵 單位:清河縣農業農村局

查看全文

夏玉米田間管理

1查田補種,移苗補栽

由于玉米種子質量和土壤墑情等會造成已播種的玉米出現不同程度缺苗、斷壟,這將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出苗后要經常到田間查苗,發現缺苗應及時進行補種或移栽,缺苗較多,可用浸種催芽的種子予以坐水補種;如缺苗較少,則可移苗補栽。移栽要在陰雨天或睛天下午進行,栽后要及時澆水,縮短緩苗時間,保證成活,達到苗全。

2適時間苗、定苗

早間苗、勻留苗、適時合理定苗是實現合理密植的關鍵措施。據有關農業科研部門試驗,夏玉米在五至九葉期定苗比三至四葉期定苗減產14%~27%。因此間苗、定苗工作應及早進行。選擇在幼苗將要扎根之前,即幼苗3~4片葉時進行。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雜苗,留齊苗和顏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如間苗過晚,植株擁擠,互爭水分和養分,會使初生根系生長不良,從而影響地上部的生長。當幼苗長到4~5片葉時,按品種、地力不同適當定苗。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地方和地塊,要適當延遲定苗時間,但最遲不宜超過6片葉。間、定苗時一定要注意連根拔掉,避免長出二茬苗。間、定苗可結合鏟地進行。

3蹲苗促壯

蹲苗促壯能使玉米根系向縱深伸長,擴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圍,并使幼苗墩實粗壯,增強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為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蹲苗時間一般從出苗后開始至拔節前結束。當玉米長出4~5片葉時,結合定苗把周圍的土扒開3cm左右,使地下莖外露,曬根7~15d,曬后結合追肥封土,這樣可提高地溫1℃左右。扒土曬根時,嚴禁傷根。一般苗壯、地力肥或墑情好的地塊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墑情差的地塊不用蹲苗。

查看全文

夏玉米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關鍵詞:夏玉米;無土育苗;栽培技術

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及高產、高效農業的迅速發展,支柱糧飼作物玉米的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因而通過改革栽培技術,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單產保總產,是玉米生產的迫切要求。試驗研究證明,夏玉米無土育苗移栽增產效果顯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產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節間縮短,次生根增多,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單株葉面積較小,抗倒伏能力增強,利于密植奪高產;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澇”,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風災,也可在6月嚴重干旱年份保證玉米適期播種,正常成熟,獲得好收成。實踐證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實現正常年份高產優質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災應變能力的科學手段,也是保護地區季節設施栽培實現高產、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無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閑地上作畦,畦寬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鏟平踏實,畦一頭開一排水溝,畦長視苗量而定,畦內放6cm厚腐熟好的土雜肥,踏實,鋪平,把浸好的玉米種均勻播種在育苗基質上,在種子上再蓋一薄層爛草末。為防地下害蟲,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質上噴澆250倍的敵百蟲或1000倍久效磷藥液,播后澆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噴澆1次水,直至出苗,齊苗后一般不再澆水。

苗床播種密度,應視計劃的移栽苗齡而定,苗齡長的播種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葉期移栽,據試驗以播410粒/m2左右為宜,1hm2需秧畦凈面積180m2,秧田與大田比例為1∶50。此播量在畦內按6cm行距、4cm株距擺播為好。育苗基質厚度以6~7cm為宜。

2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夏玉米增產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夏玉米;無土育苗;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夏玉米無土育苗方法,并結合旋轉回歸設計試驗結果,總結了夏玉米無土育苗移栽的高產配套技術,包括選用中晚熟品種、培育壯苗、移栽苗齡不宜太大、移栽適宜密度7.80~8.25萬株/hm2,最佳氮肥施用量為施純N150.0~187.5kg/hm2,以期指導夏玉米育苗移栽技術的推廣應用。

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及高產、高效農業的迅速發展,支柱糧飼作物玉米的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因而通過改革栽培技術,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單產保總產,是玉米生產的迫切要求。試驗研究證明,夏玉米無土育苗移栽增產效果顯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產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節間縮短,次生根增多,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單株葉面積較小,抗倒伏能力增強,利于密植奪高產;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澇”,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風災,也可在6月嚴重干旱年份保證玉米適期播種,正常成熟,獲得好收成。實踐證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實現正常年份高產優質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災應變能力的科學手段,也是保護地區季節設施栽培實現高產、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無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閑地上作畦,畦寬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鏟平踏實,畦一頭開一排水溝,畦長視苗量而定,畦內放6cm厚腐熟好的土雜肥,踏實,鋪平,把浸好的玉米種均勻播種在育苗基質上,在種子上再蓋一薄層爛草末。為防地下害蟲,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質上噴澆250倍的敵百蟲或1000倍久效磷藥液,播后澆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噴澆1次水,直至出苗,齊苗后一般不再澆水。

苗床播種密度,應視計劃的移栽苗齡而定,苗齡長的播種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葉期移栽,據試驗以播410粒/m2左右為宜,1hm2需秧畦凈面積180m2,秧田與大田比例為1∶50。此播量在畦內按6cm行距、4cm株距擺播為好。育苗基質厚度以6~7cm為宜。

查看全文

夏玉米栽培技術

1無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閑地上作畦,畦寬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鏟平踏實,畦一頭開一排水溝,畦長視苗量而定,畦內放6cm厚腐熟好的土雜肥,踏實,鋪平,把浸好的玉米種均勻播種在育苗基質上,在種子上再蓋一薄層爛草末。為防地下害蟲,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質上噴澆250倍的敵百蟲或1000倍久效磷藥液,播后澆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噴澆1次水,直至出苗,齊苗后一般不再澆水。

苗床播種密度,應視計劃的移栽苗齡而定,苗齡長的播種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葉期移栽,據試驗以播410粒/m2左右為宜,1hm2需秧畦凈面積180m2,秧田與大田比例為1∶50。此播量在畦內按6cm行距、4cm株距擺播為好。育苗基質厚度以6~7cm為宜。

2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選用中晚熟品種,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發揮中晚熟品種的增產潛力。

查看全文

談論夏玉米管理方法

夏玉米中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合理運籌肥水,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培育健壯植株。后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養根護葉,保持綠葉功能,防止早衰,延長灌漿時間,提高灌漿強度,增加粒數,提高粒重。

1穗期田間管理

玉米從拔節到雄穗開花稱為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經歷25~30d。穗期階段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此階段既有根、莖、葉旺盛生長,也有雌雄穗的快速分化發育。大喇叭口期以前植株以營養生長為主,其后轉為生殖生長為主。

1.1適期重施攻穗肥。重施攻穗肥是玉米高產的重要技術,施肥時間一般在玉米10~12葉期(即大喇叭口期),每畝施尿素25~30kg或碳銨50~60kg,氯化鉀7.5kg;可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在兩株玉米之間打10cm左右深的穴,將肥料施入穴內,覆土埋嚴,同時可結合施肥進行澆水,保證大喇叭口期水分充足供應。

1.2中耕培土防倒伏。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鏟除雜草、蓄水保墑、促根發育。中耕大多集中在喇叭口期,連續中耕2次,中耕深度5~7cm,要掌握行間深一些、根周圍淺一些,以防傷根。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增厚玉米根部土層,有利于氣生根的形成和伸展,也有利于灌溉和排水,中耕、培土可以防止風雨造成玉米倒伏;及時清除雜草、拔除分蘗,減少養分消耗。

1.3及早去除空稈。大喇叭口期前后,根據玉米品種的長相長勢,及時去除田間感病苗、弱苗、自交苗等有可能形成空稈的植株,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損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