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夏玉米管理方法

時間:2022-06-28 05:25:17

導語:談論夏玉米管理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夏玉米管理方法

夏玉米中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合理運籌肥水,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培育健壯植株。后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養根護葉,保持綠葉功能,防止早衰,延長灌漿時間,提高灌漿強度,增加粒數,提高粒重。

1穗期田間管理

玉米從拔節到雄穗開花稱為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經歷25~30d。穗期階段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此階段既有根、莖、葉旺盛生長,也有雌雄穗的快速分化發育。大喇叭口期以前植株以營養生長為主,其后轉為生殖生長為主。

1.1適期重施攻穗肥。重施攻穗肥是玉米高產的重要技術,施肥時間一般在玉米10~12葉期(即大喇叭口期),每畝施尿素25~30kg或碳銨50~60kg,氯化鉀7.5kg;可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在兩株玉米之間打10cm左右深的穴,將肥料施入穴內,覆土埋嚴,同時可結合施肥進行澆水,保證大喇叭口期水分充足供應。

1.2中耕培土防倒伏。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鏟除雜草、蓄水保墑、促根發育。中耕大多集中在喇叭口期,連續中耕2次,中耕深度5~7cm,要掌握行間深一些、根周圍淺一些,以防傷根。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增厚玉米根部土層,有利于氣生根的形成和伸展,也有利于灌溉和排水,中耕、培土可以防止風雨造成玉米倒伏;及時清除雜草、拔除分蘗,減少養分消耗。

1.3及早去除空稈。大喇叭口期前后,根據玉米品種的長相長勢,及時去除田間感病苗、弱苗、自交苗等有可能形成空稈的植株,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損耗。

1.4及時防治病蟲害。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顆粒劑0.25kg,摻細沙7.5kg,混勻后撒入心葉;防治大、小斑病、玉米褐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d噴1次,連續噴2~3次。

2花粒期田間管理

從雄穗開花到成熟稱玉米的花粒期,經歷50d左右?;F谝卜Q生殖生長階段,是雄穗開花到籽粒成熟階段,包括開花、吐絲和成熟三個階段。

2.1酌情補施攻粒肥。在抽雄至開花期插穴施肥,每畝追施尿素10~15kg,施肥后立即澆水,提高肥效;玉米吐絲后,土壤肥力不足,玉米下部葉片發黃的宜進行葉面施肥,用稀釋后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過磷酸鈣浸出液,均勻噴灑上部葉片。

2.2及時澆水防干旱。玉米抽雄開花,對水分的反應十分敏感,如果水分不足,直接影響雌雄小花發育,造成雌雄不協調,影響正常授粉,導致禿頂缺粒,穗粒數減少,影響產量。因此在玉米開花期遇旱要及時澆水。玉米抽雄至開花期土壤相對含水量要達到80%左右,籽粒形成至蠟熟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75%為宜。

2.3配套增產技術。在搞好玉米中后期水肥管理的同時,配套管理技術增產效果也不容忽視。一是隔行去雄,在玉米生長后期可采取隔行去雄法,以利于田間通風透光、節省養分、減少蟲害、增加產量;二是人工輔助授粉,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風,連續2d以上陰天、雨水多或高溫不利授粉環境,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從而產生飽滿的籽粒,提高千粒重;三是去除玉米無效果穗,玉米植株上,除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果穗發育遲緩,吐絲較晚,基本不能結實,抽出后必須逐個去除,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實;四是打底葉,及時打除玉米底部老化、枯黃或感病的葉片,增加田間通風透光;五是除“烏米”,玉米“烏米”即是絲黑穗病。發現“烏米”在破耙前必須連同玉米植株清除,妥善處理,防止病害再度傳染;六是剪掉“干巴纓”,剪絲的時間應在玉米花絲受精枯萎后用剪刀將枯萎的花絲剪去,以便使沒有受精的花絲繼續受精結實。

2.4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蚜蟲、玉米螟、紅蜘蛛、褐斑病、莖基腐病、大小斑病、紋枯病等病蟲害??捎?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防治蚜蟲;用80%掃螨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紅蜘蛛;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褐斑病、大小斑病、紋枯病、莖基腐病等病害。

2.5推行適期晚收。玉米苞葉開始變黃并未達到完全成熟,此時粒重只相當于最終產量的80%~85%,玉米完全成熟的標志即籽粒變硬,籽粒灌漿線下移到籽粒的基部并完全消失;籽粒根部黑色層形成;籽粒呈現品種固有的顏色和特征;果穗苞葉變干、蓬松、呈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