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品格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4 21:39: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學術品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論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
【內容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研究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自然人文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時代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睘榱苏?、修訂《資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整理馬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
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論文
【內容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研究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自然人文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時代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睘榱苏怼⑿抻啞顿Y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痹谡眈R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
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論文
【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人文社會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睘榱苏怼⑿抻啞顿Y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痹谡眈R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
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論文
【內容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研究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自然人文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時代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為了整理、修訂《資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痹谡眈R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
論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自然人文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時代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睘榱苏?、修訂《資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整理馬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
六十年代以來,由于多種嚴重疾病纏身,馬克思感覺到所剩時間已經不多,為了在新的革命高潮到來前完成經濟學著作,他一直跟生命、時間賽跑,“發狂似地通宵”工作,在《資本論》寫作最緊張時刻,從早晨九點到晚上七點在博物館里鉆研,每天夜間則在家中進行寫作,甚至連給朋友寫信的時間都擠不出來:“我并不是我的時間的主人,而寧可說是它的奴隸。給我自己留下的僅僅是夜間的時間,而肝病的經常侵襲與復發,又使這種夜間工作受到妨礙?!薄皳p失一點時間對我來說都是不可彌補的,因為無論如何我不能中斷我的工作?!倍鞲袼菇ㄗh他把一切工作和思考都丟開一些時候去旅行療養,但他卻說,“這對我來說,即使有錢去游蕩,也是辦不到的?!倍鞲袼挂彩且粯?,七十多歲時依然廢寢忘食地工作,“經常一天工作十六小時,直到深夜?!?/p>
嚴謹。嚴謹是學術研究的本然品格??茖W是老老實實的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嚴格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顿Y本論》第一卷出版時,馬克思真誠地表示:“任何的科學批評的意見我都是歡迎的?!边@位科學巨匠對待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有時到了幾乎是苛刻的地步。1858年11月,他在給斐·拉薩爾的信中說:“在我所寫的一切東西中,我從文體上感覺出了肝病的影響?!冶仨殞h負責,不讓這東西受肝病期間出現的那種低沉的呆板的筆調所損害?!盵9]
馬克思從1844年寫作《經濟學哲學手稿》時開始研究經濟學,還在1851年就打算用五個星期完成自己的經濟學著作,1859年又表示用六個星期完成預計的寫作出版任務,可是經過了諸多無端的陣痛后,直到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才得以問世,而第二、三卷則由于他對科學研究極端嚴謹的態度和窮困疾病纏身,終其一生也未能看到出版。拉法格這樣評論道:馬克思“從來不滿足于自己的著作,事后總是要加以修改,并且總是覺得文字的敘述沒有達到思想所達到的高度”,“他所引證的任何一件事實或任何一個數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人士的證實的。他從不滿足于第二手的材料,總要找原著核對,不管這樣做有多麻煩。即令是為了證實一個不重要的事實,他也要特意到英國博物館去查閱書籍。反對馬克思的人從來也不能證明他有一點疏忽,不能指出他的論證是建立在經不起嚴格考核的事實上的?!薄榜R克思對待著作的責任心,并不亞于他對待科學那樣嚴格。他不僅從不引證一件他尚未十分確信的事實,而且未經徹底研究的問題他決不隨意談論。凡是沒有經過他仔細加工和認真琢磨過的作品,他決不出版。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東西公之于眾的這種思想。”[10]甚至連恩格斯也不止一次責備馬克思在科學上過于認真:“只要你那里有一本你認為是重要的書還沒有看,你是不會動筆去寫的”[11],“他向來這樣,總是要把直到最后一天的所有材料都搜集齊全?!盵12]為使《資本論》盡早出版,恩格斯建議馬克思把手稿分批交給出版商,但馬克思堅決不同意:“我不能下決心在一個完整的東西還沒有擺在我面前時,就送出任何一部分。不論我的著作有什么缺點,它們卻有一個長處,即它們是一個藝術的整體;但是要達到這一點,只有用我的方法,在它們沒有完整地擺在我面前時,不拿去付印?!盵13]1867年4月《資本論》第一卷完成后,馬克思就著手修訂第二卷手稿,計劃在1868年春出版。雖然第二卷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就做過長時間研究,并且寫有初稿,但是,這時馬克思再次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不僅閱讀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有關著作,而且仔細分析了有關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的材料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資本主義現實經濟狀況。然而,到1868年他卻表示,“只要去年和1866年法國、美國和英國所進行的某些官方調查還沒有結束,或者這些調查的資料還沒有公布,我對它的最后加工就不可能完成。”[14]187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后,馬克思認為,“必須注視事件的目前進程,直到它們完全成熟,然后才能把它們‘消費’到‘生產上’”,因此,“在英國目前的工業危機還沒有達到頂峰之前,我絕不出版第二卷”[15]。直到1880年6月,他還是堅持“目前某些經濟現象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因而需要重新加以研究。”[16]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中肯地說:“只要列舉一下馬克思為第二卷留下的親筆材料,就可以證明,馬克思在公布他的經濟學方面的偉大發現以前,是以多么無比認真的態度,以多么嚴格的自我批評精神,力求使這些偉大發現達到最完善的程度?!盵17]實際上,從1867年到1881年間,馬克思共為第二卷寫了七份手稿!
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論文
【內容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研究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自然人文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時代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睘榱苏?、修訂《資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痹谡眈R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
馬克思學術品格論文
【內容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研究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中圖分類號:A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0520(2003)04-0014-07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朱光潛的學術品格探討論文
朱光潛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十年有余了。他給我們留下了兩份遺產:一是數百萬字的學術著作;一是字里行間所透出的學術品格。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兩份遺產的寶貴價值越來越清晰地顯露了出來。
今天,尤其值得我們一談的,是他的學術品格。
朱光潛的學術品格,實則就是他的生命品格,因為他的一生便是學者的一生,他的生命完完全全浸注到他的學術生涯中了。朱光潛之走上學術道路,似乎是冥冥之中安排好了的,但是一經搖起了手中的筆,他便意識到它的份量。翻翻他早年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便可知道,他對學術之于青年、之于民族的意義是異常清醒的。40年代,他為呼吁學術的振興寫了一篇文章,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學術研究是國家命脈所系”,“一個國家如果在學術文化方面落后,在其它方面也就不能不落后”,因此,“打長遠計,中國的救星也恐怕還在學者們”①。也許這里透著幾分自負,不過那種對學術的執著和熱忱卻清晰可見。朱光潛在坎坷不平、艱難險峻的學術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了六十多年,直到臨終前仍不甘心停下來歇歇腳,就正是懷著這種執著和熱忱。
當朱光潛踏進英國愛丁堡大學時,他已為自己的一生作了選擇,學術從此成了他“安身立命之地”。他此時需要的只有“宗教家”們的精神和“科學家”們的頭腦。他一頭鉆進浩瀚的古典文學中,尤其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執意要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而為了這個目的,不得不去觸及當時尚十分陌生的哲學和美學。他從眾多的前輩中終于尋到了心目中的偶象——克羅齊(Croce),于是,成了克羅齊的“忠實信徒”。他發現克羅齊的直覺說很有道理:人在審美活動中很難區分物與我,它們通通消融在直覺中。直覺就是美,也就是美感,也就是表現,也就是藝術。不是嗎?——在直覺中,我的思想,情趣自然地流露了,而藝術也就誕生了;很難想象直覺之外的藝術。朱光潛很容易地把直覺說與中國傳統美學中所謂的妙悟、神韻、意境等聯系起來。但是,他不能忘記另一個曾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巨大影響的心中偶象——尼采(Nietzsche)。尼采所倡說的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是那樣深刻地震撼過他。尼采證明,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是人生的兩種基本的心理經驗,前者是一種類似酩酊大醉的精神狀態,后者是一種安祥和諧的精神狀態,藝術就產生于這兩種精神的結合。顯然,這又為理解藝術洞開了一個新的視角。如何才能將克羅齊與尼采兩家的學說統一起來呢?這是剛剛踏進學界的朱光潛為自己提出的一個課題,一個很難的課題。當然,他為解決這一課題付出了大部分青春時光。正像我們從《悲劇心理學》與《文藝心理學》中看到的,他意識到克羅齊的直覺說主要揭示了審美活動的感性層面,而尼采的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學說則較多地觸及到理性層面,即道德精神的層面,于是他把直覺說當作邏輯的起點,把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說當作邏輯的終向,然后把布洛(EdwardBullough)的心理距離(psychicaldistance)說,閔斯特堡(Mnsterberg)的孤立絕緣說,谷魯斯(KarlGroos)的內模仿(innernachahmung)說,立普斯(TheodorLipps)的移情(Einfhlung)說以及英國經驗派的聯想說等等作為前后相接相續的邏輯環節放在它們中間,從而構成了一個新的在結構上甚是嚴整的理論框架。這樣,不僅把形式主義美學的各個支派聯綴在了一起,且把黑格爾(Hegel)、托爾斯泰(ЛлевТолстой)等道德主義美學也包容了進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消解了長久以來形成的感性與理性、形式與道德精神的對立。同時還有一層,為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美學的融合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契機。
朱光潛初試鋒芒便在學術上取得如此重要的收獲,這既得益于他的學術精神,也得益于他的治學方法。他把他采用的方法稱作“綜合”、“折衷”。在他看來,作為一種學術研究,這種方法是謹慎的,也是富于創造性的。他曾說過:“學與問相連,所以學問不只是記憶而必是思想,不只是因襲而必是創造?!雹谒^“綜合”與“折衷”便是記憶與思想、因襲與創造的統一。他相信,“每種學問都有長久的歷史,其中每一個問題都曾經許多人思慮過、討論過,提出過種種不同的解答”,需要人們去弄個明白并承繼下來,同時,所有思慮過、討論過,乃至被“認為透懂的幾乎沒有一件不成為問題”,需要人們去清理和進一步解決,“疑問無窮,發見無窮,興趣也就無窮。學問之難在此,學問之樂也就在此”③?!熬C合”、“折衷”,實際上便是將前人成果集中起來進行分析、比較和重新闡釋的過程。
朱光潛把自己置放在了學術的前沿。他的精神和方法都是具有挑戰性的。他所面對的是西方最有權威的一批學者,其中特別是一直為他景仰的康德之后形式主義最大代表克羅齊。朱光潛沒有放棄直覺說,而是僅僅把直覺說當作全部美學的邏輯起點,這就等于說,藝術雖植根于直覺,并不就是直覺,藝術還包容了由“心理距離”所引發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以及由聯想所觸動的各種復雜的道德觀念;同時,藝術還有一個借助語言、文字、色彩、線條、形體、聲音等媒介傳達出去的問題。而這種主張是克羅齊所堅決反對的。當然,朱光潛意識到依他的學術地位尚不足以與克羅齊抗衡,但他毫不氣餒,毅然在已寫完的《文藝心理學》中補進了一章,亮明旗幟,專門批評克羅齊。而且并不就此而止,為了徹底認識和批評克羅齊,于40年代還親自翻譯了他的《美學》中屬于原理的部分,深入考察了他的全部學說,并寫了長達六萬字的批評文字;50年代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后,又從認識論角度深深觸動了克羅齊學說的哲學根基。
朱光潛學術品格分析論文
朱光潛的學術品格,實則就是他的生命品格,因為他的一生便是學者的一生,他的生命完完全全浸注到他的學術生涯中了。朱光潛之走上學術道路,似乎是冥冥之中安排好了的,但是一經搖起了手中的筆,他便意識到它的份量。翻翻他早年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便可知道,他對學術之于青年、之于民族的意義是異常清醒的。40年代,他為呼吁學術的振興寫了一篇文章,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學術研究是國家命脈所系”,“一個國家如果在學術文化方面落后,在其它方面也就不能不落后”,因此,“打長遠計,中國的救星也恐怕還在學者們”①。也許這里透著幾分自負,不過那種對學術的執著和熱忱卻清晰可見。朱光潛在坎坷不平、艱難險峻的學術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了六十多年,直到臨終前仍不甘心停下來歇歇腳,就正是懷著這種執著和熱忱。
當朱光潛踏進英國愛丁堡大學時,他已為自己的一生作了選擇,學術從此成了他“安身立命之地”。他此時需要的只有“宗教家”們的精神和“科學家”們的頭腦。他一頭鉆進浩瀚的古典文學中,尤其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執意要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而為了這個目的,不得不去觸及當時尚十分陌生的哲學和美學。他從眾多的前輩中終于尋到了心目中的偶象——克羅齊(Croce),于是,成了克羅齊的“忠實信徒”。他發現克羅齊的直覺說很有道理:人在審美活動中很難區分物與我,它們通通消融在直覺中。直覺就是美,也就是美感,也就是表現,也就是藝術。不是嗎?——在直覺中,我的思想,情趣自然地流露了,而藝術也就誕生了;很難想象直覺之外的藝術。朱光潛很容易地把直覺說與中國傳統美學中所謂的妙悟、神韻、意境等聯系起來。但是,他不能忘記另一個曾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巨大影響的心中偶象——尼采(Nietzsche)。尼采所倡說的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是那樣深刻地震撼過他。尼采證明,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是人生的兩種基本的心理經驗,前者是一種類似酩酊大醉的精神狀態,后者是一種安祥和諧的精神狀態,藝術就產生于這兩種精神的結合。顯然,這又為理解藝術洞開了一個新的視角。如何才能將克羅齊與尼采兩家的學說統一起來呢?這是剛剛踏進學界的朱光潛為自己提出的一個課題,一個很難的課題。當然,他為解決這一課題付出了大部分青春時光。正像我們從《悲劇心理學》與《文藝心理學》中看到的,他意識到克羅齊的直覺說主要揭示了審美活動的感性層面,而尼采的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學說則較多地觸及到理性層面,即道德精神的層面,于是他把直覺說當作邏輯的起點,把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說當作邏輯的終向,然后把布洛(EdwardBullough)的心理距離(psychicaldistance)說,閔斯特堡(Mnsterberg)的孤立絕緣說,谷魯斯(KarlGroos)的內模仿(innernachahmung)說,立普斯(TheodorLipps)的移情(Einfhlung)說以及英國經驗派的聯想說等等作為前后相接相續的邏輯環節放在它們中間,從而構成了一個新的在結構上甚是嚴整的理論框架。這樣,不僅把形式主義美學的各個支派聯綴在了一起,且把黑格爾(Hegel)、托爾斯泰(ЛлевТолстой)等道德主義美學也包容了進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消解了長久以來形成的感性與理性、形式與道德精神的對立。同時還有一層,為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美學的融合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契機。
朱光潛初試鋒芒便在學術上取得如此重要的收獲,這既得益于他的學術精神,也得益于他的治學方法。他把他采用的方法稱作“綜合”、“折衷”。在他看來,作為一種學術研究,這種方法是謹慎的,也是富于創造性的。他曾說過:“學與問相連,所以學問不只是記憶而必是思想,不只是因襲而必是創造?!雹谒^“綜合”與“折衷”便是記憶與思想、因襲與創造的統一。他相信,“每種學問都有長久的歷史,其中每一個問題都曾經許多人思慮過、討論過,提出過種種不同的解答”,需要人們去弄個明白并承繼下來,同時,所有思慮過、討論過,乃至被“認為透懂的幾乎沒有一件不成為問題”,需要人們去清理和進一步解決,“疑問無窮,發見無窮,興趣也就無窮。學問之難在此,學問之樂也就在此”③?!熬C合”、“折衷”,實際上便是將前人成果集中起來進行分析、比較和重新闡釋的過程。
朱光潛把自己置放在了學術的前沿。他的精神和方法都是具有挑戰性的。他所面對的是西方最有權威的一批學者,其中特別是一直為他景仰的康德之后形式主義最大代表克羅齊。朱光潛沒有放棄直覺說,而是僅僅把直覺說當作全部美學的邏輯起點,這就等于說,藝術雖植根于直覺,并不就是直覺,藝術還包容了由“心理距離”所引發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以及由聯想所觸動的各種復雜的道德觀念;同時,藝術還有一個借助語言、文字、色彩、線條、形體、聲音等媒介傳達出去的問題。而這種主張是克羅齊所堅決反對的。當然,朱光潛意識到依他的學術地位尚不足以與克羅齊抗衡,但他毫不氣餒,毅然在已寫完的《文藝心理學》中補進了一章,亮明旗幟,專門批評克羅齊。而且并不就此而止,為了徹底認識和批評克羅齊,于40年代還親自翻譯了他的《美學》中屬于原理的部分,深入考察了他的全部學說,并寫了長達六萬字的批評文字;50年代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后,又從認識論角度深深觸動了克羅齊學說的哲學根基。
但是,對于一個從克羅齊陰影中長大的人,一個曾“恭順地跟著克羅齊走”的人,對克羅齊的批判同時就是對自己的批判。這時,朱光潛的心情有如永遠“告別”一個“多年老友”那樣的彷徨與失落,他跨越了克羅齊這座高山,卻發現克羅齊背后只是一片沙灘、一處旋渦,原先,即便是幻覺,至少腳下還是堅實的,而現在竟感到突然懸在了空中,沒有了落腳之地。他精心建構的美學框架由于沒有一定哲學體系的支撐,顯得像是風中之燭,那樣渺茫和脆弱。
朱光潛之結識馬克思主義,就學術角度講,是有其必然性的。當然,馬克思主義對于他完全是新的問題,他不得不像“初級小學生”一樣從頭學起。但是,他有充分的自信,他相信他“性格中的一些優點,勤奮、虛心、遇事不悲觀”,可以作為他“新生的萌芽”④。為了學習馬克思主義,他甚至在幾近花甲的年紀,跟隨一位白俄羅斯籍家庭教師學會了俄語。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一門學術、一種理論體系,同時也是一種世界觀,學習馬克思主義不像學習克羅齊主義那么得心應手,這一點,朱光潛一開始入門就感覺到了。他知道橫亙在他面前的主要障礙不是他曾經是個克羅齊主義者,而是世界觀上的“個人自由主義”,是“脫離實際的見解偏狹”和“意志不堅定”⑤。1956年,朱光潛寫了一篇自我檢討的文字《我的文藝思想的反動性》,可以看出這是經過認真思索了的、是真誠和嚴肅的,他確實期望馬克思主義不僅為他的學術,也為他的人生打開一條新路。
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學術品格是學術研究品格與學人品格的統一,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活動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馬克思恩格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研究品格與推陳出新、樸實無華、謙遜誠實、善于爭論、淡泊寧靜的學人品格,是真正的學人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學術品格/學術研究品格/學人品格/學人
【正文】
面對當前相當嚴重的學術失范現實,人們在思考“怎樣的學術才是真正的學術,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人,什么是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品格”諸問題。治理學術失范,規范學術研究,樹立崇高的學術品格,已成為學人們以至全社會的共識。筆者認為,學術品格包括學人的學術研究品格和學人的個人品格兩個基方面,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品格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本文試以論之,作為對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紀念。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研究品格
勤奮。勤奮是學術研究的首要品格。做學問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深入而淺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勤奮學習,汲取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馬克思主義,廣泛汲取了自然人文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優秀文化成果,可以說達到了同時代人的最高水平,甚至連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學識淵博的人,但他們并不以此為滿足,仍然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恩格斯稱贊馬克思道:“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為了整理、修訂《資本論》第二卷手稿,1869-1873年間,馬克思以五十多歲高齡自學了俄語,對大量關于俄國土地關系的資料,“按照原文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錄”,打算在第二卷中“非常詳盡地探討俄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痹谡眈R克思遺稿時恩格斯發現,單是俄國統計學方面的書籍就有兩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