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音樂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04:50: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影視音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影視音樂

影視音樂構思文化傳播

影視音樂最早是1896年在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中出現的,科技的進步和影視作品的增加使影視音樂得到了發展和完善,而影視音樂和影視作品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影視作品需要音樂的襯托,音樂需要借助影視作品更直觀的呈現。本文主要分析了影視音樂特點及影視音樂設計中多元文化的互動,進而闡述了影視音樂設計與文化傳播的結合。

一、影視音樂的特點

影視音樂對影視作品有鋪墊和引導的作用,一般來說影視音樂是為作品而存在的音樂,受眾在聆聽時會聯想到影視作品的內容和所宣揚的精神。具體來說影視音樂包括主題音樂、背景音樂、敘事性音樂、情緒音樂、節奏氣氛音樂、時空過渡的連續音樂及中間插曲等等。所以影視音樂的設計要根據影視作品的特點,那么影視音樂都有哪些特點呢?

1.影視音樂具有片段性影視作品中,有的場景需要音樂來渲染,但并不是從頭到尾的穿插,只是一部分參與了故事情節,或悲或喜的感情需要影視音樂的襯托。像背景音樂、情緒音樂等,融入適合的音樂,可以使劇中人物心理表現的更加深刻。還有的情況是,沒有對白的場景,直接展示的情感表達,只能靠影視音樂來突出主題,刻畫人物。當然在選擇片段性的音樂時,要注意配合故事的現狀和發展,順其自然的支持畫面效果,不要用強烈的音響去爭奪受眾,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影視音樂片段性的選擇要正確的剪輯和應用,敘事性、節奏性的氣氛音樂大多會采用音樂片段或主題曲的片段,完成對影視作品的詮釋,因此,影視音樂幾乎也可以說是影視作品的代名詞。好的影視音樂能使影視本身的感情更加豐富,更強烈的抓住觀眾心理,使其產生共鳴,促進影視文化的傳播。

2.影視音樂具有鋪墊作用在刻畫人物時,人物的有些心理活動是無法通過人物表面展現出來的。就像悲傷,人物只有盡可能的用眼神展現,但這一表現手法又不是很全面,這時候就需要加入悲傷的音樂來幫助人物展現悲傷的氛圍,提升劇情效果。因此影視作品中情感表達大多會采用加入影視音樂作為鋪墊的方法,提升整個作品的表達效果。所以鋪墊性影視音樂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在選擇歌曲時,不單單只是歌曲旋律的優美,還要看與作品的聯系緊密度,這樣才能使影視作品得到更好的宣傳、評價。有鋪墊作用的影視音樂,輔助影視作品所展現的內容也會更加生動,富有感情,廣為傳播。

3.影視音樂的文化傳播功能大多影視作品開頭不是人物的直接出現,而是風景或建筑。因此會使用引導性的音樂,使人們帶著相同的心情去欣賞影視作品,引導性的影視音樂可以使受眾提前進入作品情景,更加深刻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更容易理解作品故事情節。另外,大多數的無對白場景也是需要影視音樂的引導,渲染影視作品氛圍,使受眾更加深入理解影視作品內容。有些影視作品的流行使引導性的影視音樂大量涌現,大街小巷都開始流傳,這樣就使影視作品更加引人入勝,它不僅提升了影視產業的發展,還促進了不同區域間的文化交流。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的協調性

一、在優秀的影視劇作中,音樂總能帶給我們一種如期而至的舒暢和不期而遇的驚喜。影視音樂是伴隨著影視藝術的發展而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怎樣使得影視音樂應該充分體現作品的總體藝術構思。從而能夠為影視劇增色添彩,而非畫蛇添足。下面將從影視音樂的協調性方面作一些論述。

二、影視音樂的諧調性

電影是一門視聽藝術,20世紀20年代,隨著有聲電影時代的開始和影視技術的進步,音樂逐漸成為影視藝術的重要構成元素。音樂與影視的關系不再是松散聯盟,表現方向也不再是“各行其道”,而是與影視藝術的其他構成元素有機地融合成為一個藝術整體,去共同實現這一藝術形式的整體表現力。與單純的音樂形式不同的是,在影視作品中。影視音樂既定的藝術效果一般不可能通過單純音樂形式那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去獨立地實現。而必須通過與影視藝術整體相協調才能實現。這便是影視音樂的協調性。

三、形式上的協調性

在影視這種綜合藝術中,影視音樂協調性首先體現在形式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影視作品中畫面的協調。即與視覺的共融。以達到聲畫并茂、水乳交融的效果:二是與影視作品中的其他聲音,包括人物的語言、以及相關的音響的協調,即與聽覺的協調,以達到和諧一體、渾然天成的效果。影視音樂的各種樣式,包括聲樂歌曲和器樂樂曲、畫內音樂和畫外音樂、主題音樂、主題歌和插曲。以及場景音樂和背景音樂等,都應當通過這種與畫面、與人物語言和音響的協調,來服務影視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故事情節的展示、主題和思想感情的表達:去實現影視藝術的整體表現力。

比如影片《甜蜜蜜》是以鄧麗君的歌曲命名而且以此歌為音樂線索貫穿始終。歌曲作為一條心理主導線索,賦予影片以意義的詮釋和氣氛的烘托,是一種復雜而巧妙的隱輸。該片的主題曲與片中的畫面和聲音協調性上處理得非常完美。主人公李翹和黎小軍合伙賣鄧麗君的磁帶,但在當時的香港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喜愛鄧麗君的歌。因為那樣就說明自己是大陸人。結果這場生意就在風雨中“泡湯”了。二人竭力叫賣,雨越下越大,影片的音響卻由混雜的聲音過渡到只保留鄧麗君的歌聲——從磁帶傳出,音量越來越大——動聽的旋律中帶著些許哀怨。音樂和畫面的巧妙配臺,使其它聲響(叫賣聲、風雨聲)在淡化中細膩化了。而且產生了虛實相生的意境美。影片中歌曲《甜蜜蜜》第一次淡淡切入,是李坐在黎的自行車上唱出來的。伴著歌曲節奏。李的雙腿前后搖擺,“音樂和畫面在運動和節奏范圍內部是對稱的”。這是視覺節奏與音響節奏之間的一種簡單明了的契合。渲染了一種微妙的情感氛圍——淡淡的甜蜜。類似的還有,黎為疲憊不堪的李按摩時所唱。慢慢地他的手指的跳動也與音樂節奏相協調,而且深刻表達了人物感情心緒——沉沉的愛憐。直到結尾,李、黎邂逅于商店櫥窗前,由漫步街頭到四目相接,由“月亮代表我的心”到“甜蜜蜜”。歌曲以抒情綿長的旋律與鏡頭節奏對位配合,營造出溫馨浪漫的情調。這部影片獲得成功之后,甜蜜蜜一歌再次流行,也就不足為怪了。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下音樂教學論文

一、影視音樂引入大學音樂教學的作用

傳統大學音樂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及學生的唱為主,把所有的關注都集中在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唱功能力方面的培養,往往忽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影視音樂被引入大學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體表現:

(一)影視音樂通過學生對音樂的聆聽和感知,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開闊音樂視野,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影視音樂引入課堂音樂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教師引導學生們進行審美訓練,體會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情感,讓學生們產生強烈的審美渴望。積極引入具有視聽功能相結合的音樂作品,可以采用多媒體、音響等教學工具進行播放,當然也可以老師自己進行演唱,在學生面前展現不同的表現方式,讓學生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及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情感變化。增加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無形中就對音樂產生了興趣,進而達到欣賞音樂,培養音樂學習興趣。

(二)通過影視音樂,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記憶,激發學生創造力。通過影視音樂在課堂上的播放,使得學生學會欣賞、體驗和聆聽音樂,讓音樂先入為主,教師輔以啟發性的講解和提示,簡明、生動地引導學生去發揮自身的潛能,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視聽體驗,在影視音樂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強化音樂學習的知識點,同時引導學生多思考,啟發和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熱情。影視音樂走進課堂大大加強了音樂的直觀性和感染力,教師在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后,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音樂知識,并且讓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加深。

(三)通過影視音樂的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影視音樂可以使學生處在一種積極、主動、興奮的狀態下參與教學和學習活動,通過影視作品動感畫面,可以滲透到學生的大腦并留有印象,激活大腦音樂細胞,不斷激發學生新鮮的興奮點,回收學生的注意力,加大音樂知識的課堂容量,而又不讓學生感到乏味或疲勞,有效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二、影視音樂不當運用帶來的教學問題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對大學音樂教學輔助作用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對于藝術的需求以及要求不斷增長,而選擇走上音樂之路的青年人越來越多,因此,在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利用常見的影視音樂來輔助教學,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從探究學生對影視音樂的認識開始,剖析影視音樂對大學音樂教學的影響,探索未來影視音樂對大學音樂教學的發展方向以期對大學音樂教學中影視音樂輔助作用的發揮提供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影視音樂;大學音樂教學;輔助作用;教學應用

進入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高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生活元素進入了教學的課堂,而在大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影視音樂的身影逐漸進入了各大課程。當然,為了讓影視音樂的輔助作用最大化,還需要教師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影視音樂融入教學中的模式,為了學生更高效更快速學習音樂知識,形成良好的鋪墊。

一、探究學生對于影視音樂的認識

首先必須清楚了解大學生對于影視音樂的基本認識,筆者在這里采用了時下流行的微信公眾號投票的形式,通過在學院的微信公眾號中發起投票,來了解四個年級大學生對影視音樂的認知,還原學生對影視音樂的認知現狀。調查發現有44%的學生對于影視音樂沒什么了解,56%的學生對于影視音樂只是了解其名字,66%的學生對于影視音樂認為只是配樂而已,并沒有什么特殊價值,只有12%的學生對于在觀看電影電視的時候,會認真去聽配樂,并且認為這些音樂能夠渲染氣氛,調動觀看者的情緒。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出大部分大學生影視音樂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初級的階段,這對于影視音樂融入到大學音樂教學中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在課程設置方式加強學生對影視音樂的重視程度,引導他們在日常觀影觀劇過程中形成感受影視音樂的習慣,從而為影視音樂發揮輔助作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影視音樂對大學音樂教學的影響

查看全文

國內影視音樂協調性探究論文

摘要:影視音樂必須與影視作品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形成協調共融,才能更好地增強影視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關鍵詞:影視音樂藝術形式協調性

一、引言

在優秀的影視劇作中,音樂總能帶給我們一種如期而至的舒暢和不期而遇的驚喜。影視音樂是伴隨著影視藝術的發展而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怎樣使得影視音樂應該充分體現作品的總體藝術構思。從而能夠為影視劇增色添彩,而非畫蛇添足。下面將從影視音樂的協調性方面作一些論述。

二、影視音樂的諧調性

電影是一門視聽藝術,20世紀20年代,隨著有聲電影時代的開始和影視技術的進步,音樂逐漸成為影視藝術的重要構成元素。音樂與影視的關系不再是松散聯盟,表現方向也不再是“各行其道”,而是與影視藝術的其他構成元素有機地融合成為一個藝術整體,去共同實現這一藝術形式的整體表現力。與單純的音樂形式不同的是,在影視作品中。影視音樂既定的藝術效果一般不可能通過單純音樂形式那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去獨立地實現。而必須通過與影視藝術整體相協調才能實現。這便是影視音樂的協調性。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摘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觸次數的最多的音樂就是影視作品中的音樂,無論是電視還是電影中其音樂都是伴隨著影視情節而被我們所熟知。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跟他們討論貝多芬的音樂、李斯特的音樂等等,他們可能會感覺到迷茫,但是如果跟他們說某某電視劇或者電影中的音樂,他們則會興致勃勃。將影視音樂引入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具有積極的意義,會成為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的好幫手。

關鍵詞:影視音樂;高中音樂;作用;興趣

隨著電視機的普遍以及電影院消費水平的日趨大眾化,看電視劇和電影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觸次數的最多的音樂就是影視作品中的音樂,無論是電視還是電影中其音樂都是伴隨著影視情節而被我們所熟知。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跟他們討論貝多芬的音樂、李斯特的音樂等等,他們可能會感覺到迷茫,但是如果跟他們說某某電視劇或者電影中的音樂,他們則會興致勃勃。將影視音樂引入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具有積極的意義,會成為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的好幫手。本文旨在對影視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產生的作用進行分析,期望對當前有關該問題的研究課題有所裨益。

一、激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的期待心理

由于深受我國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對高中階段所設置的文化課程之外的課程幾乎都沒有興趣,認為這些參與到這些課程的授課中就是在浪費學習知識的時間。故而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不高,期待感不強。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都處于15——18周歲之間,他們還屬于精力充沛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觀看一些影視作品很容易記到心中。開展音樂課堂的授課時,教師能夠以影視音樂導入課堂授課內容,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接下來的音樂學習充滿期待。正如美國教育家克萊•貝德福德所說的:“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好奇心來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也就說明了教師用學生感興趣的音樂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音樂,則會給學生的音樂學習夯實基礎。

二、增強學生對課堂授課內容的注意力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發展問題及策略

音樂是一部影片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好的音樂,很難想象一部電影會成為經典,尤其是一些為了影視作品中的特定情節而量身定做的音樂,它們將更加容易使觀眾產生共鳴并在觀眾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電影與音樂的結合我們稱之為影視音樂,它是視聽藝術的完美契合。當音樂融入電影,一種嶄新的音樂載體應運而生,它不僅增強了電影的戲劇性,渲染了電影的氛圍,更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以及調動了觀眾情緒的高漲。我國的影視事業蒸蒸日上,在這段時期中,我國的影視音樂也由當初的幼苗茁壯成長為如今的參天大樹,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它還不斷地融入了大量的新科技元素,在未來的發展中,它還將不斷地朝著多元化、現代化發展。

一、影視音樂的發展瓶頸

我國的影視音樂發展雖然已由當初的幼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但從使用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一方面,它在運用上太過于隨意,太過于膜拜某種曲調。在一部影視作品中,同一首音樂反復出現,這是使用樂曲泛濫化的表現。另一方面,它有著太過于明顯的商業性質,從而導致了藝術性的欠缺,使觀眾在聽覺上產生了疲勞,而那些配樂者卻還在往影片中不停地灌輸,為此不亦樂乎。

(一)濫用

我國影視音樂的發展從萌芽到成熟歷經了一個較長的時期,已然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但仍然有許多影視制作人只把它當成是陪襯畫面的附屬品,只作為一種充實耳畔的純背景聲音,并沒有深入研究,從而忽視了它的許多本體作用,如烘托氣氛、描述情節、反映年代、表情達意等。在現在的許多影視作品中,由于前期的拍攝不足,就拿大量的音樂去堆積、充數,導致配樂過滿,這種“戲不夠,歌來湊”的觀念更是影響了影片整體的藝術美感。在意大利著名導演安東尼奧尼看來,多余的影視音樂就如同一粒老鼠屎,而整部影視作品就是那一鍋好粥,影視音樂只有在需要出現的時候出現,那才是恰到好處,才能給整部影片帶來升華,反之,還不如不出現。一般來說,影視音樂在一部影視作品中所占的時間在二到三成最為合適,當然,除了一些歌舞類的電影,或是特別需要音樂作為素材的電影。在使用音樂語言前,我們都應仔細考量其表意色彩和產生的情緒渲染力,以免產生堆砌感。一段好的影視音樂對于整部電影來說,起到了情感升華、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那僅僅只能作為一種輔助作用,在運用的整個過程中,制作人應分清主次,影片的戲份才是主體。在我國近幾年的許多電影中,音樂與戲份的時間平分秋色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一部時間總長為90分鐘的電影,當中就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播放音樂的,雖然現在改善了音樂在時間上的配置,但它仍然沒有安守本分,甚至企圖喧賓奪主,在許多不需要它出現的地方,它硬生生地擠了進來,音樂聲大作,搶盡風頭,掩蓋了聲音元素中音響和人聲的戲份,使聲音內部出現混亂,破壞整體美感,導致觀眾在觀影時變得異常煩躁。

(二)抄襲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參與下大學音樂教學研究

【摘要】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的研究已備受廣大音樂老師的關注。在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的研究中,最受關注的話題是參與的原則、途徑與方法,效果的評估。其中,常用的原則有興趣化原則、輔助性原則;參與途徑和方法有課改途徑與教材拓展兩種;效果評估中應該關注影視音樂的選擇、參與的方式以及最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影視音樂;大學音樂;教學研究

影視音樂作品參與大學音樂教學實踐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探討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的相關問題,一般需要關注: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的原則、參與的方法、參與的效果評估等。下邊結合具體的個案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一、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的原則

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是有原則的,并非所有的影視音樂都可以參與到大學音樂教學中來,也并非所有的大學音樂教學都需要影視音樂作品的參與。因此,在這里我們首先探討影視音樂參與大學音樂教學的原則。首先,興趣化原則。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在具有積極學習興趣的時候,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影視音樂作品,首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視音樂作品之所以能夠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影視音樂作品可以借助影視故事內容產生激發興趣的作用。例如,在傳統四大名著改編而成的作品里,《紅樓夢》中“枉凝眉”、《三國演義》里的“滾滾長江東逝水”等都可以用于這樣的教學。

查看全文

影視音樂的協調性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影視音樂藝術形式協調性

[論文摘要]影視音樂必須與影視作品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形成協調共融,才能更好地增強影視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一、引言

在優秀的影視劇作中,音樂總能帶給我們一種如期而至的舒暢和不期而遇的驚喜。影視音樂是伴隨著影視藝術的發展而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怎樣使得影視音樂應該充分體現作品的總體藝術構思。從而能夠為影視劇增色添彩,而非畫蛇添足。下面將從影視音樂的協調性方面作一些論述。

二、影視音樂的諧調性

電影是一門視聽藝術,20世紀20年代,隨著有聲電影時代的開始和影視技術的進步,音樂逐漸成為影視藝術的重要構成元素。音樂與影視的關系不再是松散聯盟,表現方向也不再是“各行其道”,而是與影視藝術的其他構成元素有機地融合成為一個藝術整體,去共同實現這一藝術形式的整體表現力。與單純的音樂形式不同的是,在影視作品中。影視音樂既定的藝術效果一般不可能通過單純音樂形式那種“自我表現”的方式去獨立地實現。而必須通過與影視藝術整體相協調才能實現。這便是影視音樂的協調性。

查看全文

動漫專業影視音樂鑒賞教學

隨著影視藝術的發展,影視音樂已成為一種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影視音樂的創作或繼承中,作曲家與編曲家們通過運用各種技法、各種音樂的表現手段,使影視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今天,影視音樂已成為影視劇創作的重要一環。而《影視音樂欣賞》課程是高職動漫專業的一門素質教育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對藝術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也能為學生將來生活、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探討和研究的問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該課程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實踐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不主動,教學效果不明顯的現狀。為此,我們對這門課程進行積極探索,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1、缺乏對學生正確的分析對于高職動漫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既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也不是專門搞音樂研究的,他們有的甚至都沒有上過音樂課,不知道什么是樂譜,也不清楚學習影視音樂對他們有什么作用。所以,課程一開始就一味的去灌輸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專業知識,只會導致學生聽不懂,覺得學的東西不實用,不知在哪里用,就會越來越沒有興趣。

2、教學方法單一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講授法教學。就是由老師先講知識點,再欣賞音樂,然后老師再解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信息量大、靈活性大、邏輯性強、教學進程中便于調控。缺點也非常明顯,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直接實踐和及時做出反饋的機會。這種方法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忽視個別差異的存在,師生間缺乏互動,課堂氣氛單調。

二、教學改革及創新

1、明確《影視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目的《影音欣賞》課程的教學目的:通過對影視音樂的歷史、發展狀況與音樂的制作過程、制作技術等等介紹,讓學生了解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特性與音畫關系,學會鑒賞影視音樂,培養學生的美學素養中欣賞美、評價美的素質;了解影視音樂的設計特點、創配方式,學會分析影視音樂與設計影視音樂;了解影視音樂配置中的各種技術處理方式,學會對影視音樂進行技術處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