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11:17: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永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品:愛心永恒

時間:2004年某天。

地點:膠南隱珠鎮尹家大村

人物:尹懷存伯父60來歲簡稱存

尹英英姐姐17歲上下英

尹雙雙妹妹12歲上下雙

鎮政府干部干

查看全文

愛國演講稿:永恒的誓言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永恒的誓言》。

1921年7月,上海。一個偉大組織誕生了,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也就是從那時起,神州大地上多了一句誓言——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沸騰了!

古老萌動了青春,進步窒息了腐朽。歲月如梭,征途漫漫。從遵義到延安,從井岡山到西柏坡,中國共產黨整整走過了84個春秋。任憑艱難險阻,他容顏未改;哪怕血雨腥風,它風骨不衰。

在誓言的指引下,劉胡蘭、雷鋒、鄧稼先、牛玉孺、任長霞……一個個響亮的名字,讓我們耳熟能詳,如數家珍。是他們,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話劇,是他們,譜寫了一曲曲壯麗雄渾的贊歌;是他們,唱出了時代的主旋律,是他們,走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查看全文

淺思愛是教育的永恒

【摘要】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有愛的教育是教師必備的道德素養,有愛的教育是永恒的。教師用自己的愛去創造愛的氛圍,在愛的氛圍中,教書育人,培養學生愛的意識,愛的行為,使愛得以延伸,使愛成為永恒。

【關鍵詞】愛的語言;愛的眼神;愛的舉動;愛的意識

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有愛的教育是教師必備的道德素養,有愛的教育是永恒的。愛的教育就是對學生尊重、理解、信任,與他們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用自己的愛去創造愛的氛圍,在愛的氛圍中,教書育人,培養他們愛的意識,愛的行為,使愛得以延伸,使愛成為永恒。

前蘇聯大教育家馬柯連卡曾經說過:“當你對某個學生用盡了所有的辦法,還不見效,感到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愛。當發覺愛也不行時,說明愛的不真,愛的不夠?!?/p>

愛學生并非要轟轟烈烈,有偉大創舉。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陽的光輝,教師的點滴言行也可以體現出愛的思想境界。愛學生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應具備“依法執教,愛崗敬業,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的道德規范,應有不貪圖富貴,不嫌棄貧窮,淡泊名利的境界。教師是美好形象的化身,教師以美好的職業形象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敬愛之情,讓學生從教師身上看到真善美,學會創造美好的人生。

一、教師愛學生要有愛的語言

查看全文

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

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去過了大半個世紀。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照現代社會這種急速更新換代的觀念,早已是好幾個時代過去了。按我們熟悉的某種號召“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再說下去,就成了梟鳴似的煩擾,不免令人生厭。然而長征卻不同。人們總在不斷的言說、探究、拷問。我想或許是由于長征所代表的一種精神吧——一種全人類永恒追求的精神——堅持到底。

長征是一個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這其中的艱險自是我們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難以想見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環境險惡,糧食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而我們的前輩卻穿著草鞋在雪化、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撒滿了長征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英雄的后代,我們也試著學會堅強。

昔日中國的女排姑娘們是何等的神勇,“五連冠”不知使多少中國人為之振奮。然而在一次次的勝利之后,在郎平等一些老隊員相繼退役后,中國的女排是何處境?或許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暢及則衰”在飽嘗了勝利和輝煌之后,中國女排開始了它從未有過的失敗。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間敗下陣來。頃刻間,舉國上下焦慮萬分,人們不禁懷疑起那支曾令他們無比自豪的強隊,究竟能走多遠?然而就在2004年,沉寂了13年的中國女排,在議論和懷疑聲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終于又一次拿回了她們期待已久的“世界冠軍”。當五星紅旗在雅典的奧運會館開起時,中國的女排姑娘們含淚唱完了國歌。

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長征精神將伴隨著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查看全文

圣潔守護的永恒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外科的護士。很高興參加醫院這次以“愛崗敬業、創先爭優、爭當人民滿意白衣天使”的主題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圣潔守護的永恒》。

回首93年的風雨歷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開創了亙古未有的宏圖偉業。

二十一世紀,共建和諧社會理念、人性化服務的倡導早已深入人心。作為護理人員,我們應該如何與時俱進把自己的工作融入時展的潮流中?

如今,我們黨內的創先爭優活動正熱火朝天。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我們科室,旗幟一樣的共產黨員同樣數不勝數。他們默默奉獻,卻又熱情洋溢。

我們正在創辦優質服務,每天陪送陪檢,晨晚間護理,對病人虛寒溫暖。

查看全文

雷鋒精神永恒演講稿

雷鋒精神永恒演講稿

2006年3月5日是為雷鋒同志題詞四十四周年和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日。四十多年來,這位普通戰士的人生軌跡融進了共和國巍巍大樹的年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雷鋒"這個名字已經衍化為一種精神象征,并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雷鋒經歷過舊社會孤兒的苦難生活,解放后,他把自己對黨的情感匯聚成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當過農民,做過工人,后成為解放軍戰士。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人生的三大紅色旅程:入隊、入團、入黨。他無論何時何地,總是自覺地把個人命運和祖國的前途、人類的理想緊密地聯系起來,黨叫干啥就干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閃光,體現出堅定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雷鋒精神是什么?雷鋒精神,究其實質,就是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敬業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知難而進的創業精神,見縫插針、好學上進、善于鉆研的釘子精神,團結合作、樂于助人、攜手并進的友愛精神。這是一種有利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民族精神。

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正義、愛國、奉獻、犧牲等崇高精神;大力弘揚艱苦奮斗、扎實進取的優良作風;大力弘揚民族自尊、人格高尚、情感健康、友愛互助的社會風尚。讓我們在開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進程中,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用雷鋒精神塑造我們城市形象,展現我們城市健康文明、蓬勃向上的活力。

時代擎起了雷鋒,雷鋒輝煌了時代。原創:讓我們用時代的腳步去延伸和拓展雷鋒精神的光彩,升華雷鋒精神,造就出更多我們這個時代的雷鋒。

在學習雷鋒的日子里,我希望大家切切實實地開展好"養成道德好習慣,我做合格小公民"實踐體驗活動。即:在家做父母的"小幫手";在社會做幫人律已的"小標兵";在學校做與同學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場所做環保的"小衛士";在少先隊里做自助向上的"小主人"。

查看全文

安全永恒的主題演講稿

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流年似水,桃符更新。首先要感謝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信任,使我有機會在這里進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安全,永恒的主題》。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對于世界,你只是一個普通人,對于家庭,你卻是我的全部。也許,你曾感受過母親對兒子的那種牽掛;也許,你曾感受過妻子對丈夫的那種依戀;也許,你曾感受過孩子對父親的那種期盼;也許你能感受到所有愛你的人對你思念。但是,只有平安地活著,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你才能感受到一切愛與被愛。安全是多么地重要啊!

“孩子,繞過前面的石頭”,這是母親在我蹣珊學步時的指點;“孩子,當心路上的汽車!”這是父親在我飛車上學時身后的叮嚀。在我們離開母親的攙扶,搖搖晃晃的行走在人生路上后,我們一直依賴著“安全”這根拐杖,沒有它,我們可能會摔跤,可能走不過風風雨雨?!鞍踩睂τ趩T工而言,在于生產運行的安危!不講安全,不懂安全,不學安全,企業單位就得不到穩定長久的發展,我們常說“安全責任大如天”,“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安全是每一名員工的行為規范;安全是一個單位的工作準則;安全同樣也是一個企業的均衡天平。沒有安全,員工幸福健康就得不到保證;沒有安全,單位的生產就沒有依托;沒有安全,企業的天平就要為之傾斜。正是“安全”,讓我們企業單位不斷地走向明天。

立木是房舍的支柱,根莖是花朵的支柱,企業的支柱是什么?是安全!有句諺語:一根再細的頭發也有它的影子;一個再小的事故,也有它的苗子。然而,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有的人在工作中馬虎、湊合,把安全制度、安全規程拋在腦后。有的人安全意識淡薄,抱著完工就行的思想,懷著僥幸心理,少了安全生產這根弦,導致了事故的發生。輕則設備受損,重則人身傷亡。如果每個安全責任人能夠樹立“安全是生命之本,違章是事故之源”的思想,100%嚴格按規辦事;檢查到位,不漏過一個細節;措施到位,不漏過一個疑點,許許多多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要知道,“一個小小的錯誤、一點小小的疏忽對于我們崗位操作者來說都是致命的。“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對我們企業來說,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安全生產不出差錯,我們的企業才能去爭取更好的成績!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們同行。

查看全文

情系百姓 愛心永恒

***常說:我是老百姓,我知道老百姓心里想什么。踐行“三個代表”,就要心里裝著老百姓,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

她這樣說,也這樣辦。有人給她作了這樣一份統計:她和駐區16個單位結成了共建對子,她組織成立了社區為民服務中心和家政服務站。還與駐社區的市中心醫院分院建立了聯系,使本社區殘疾人就醫可優惠15%的費用;還為托老院老人免費體檢;她在黨員中開展了“進千家門、認千家人、知千家情、解千家難”的“走千家”活動;她共介紹38名保姆上崗,為283名下崗職工提供了再就業機會,為10戶特困戶結成了扶困對子;她充分利用208平方米的辦公室和活動室,配備了嶄新的電器設備,室內的健身器材和閱覽室的2千冊圖書、10多種報刊以及麻將、象棋、撲克、跳棋、圍棋,天天向社區居民開放;2002年扶持下崗女工馮玉坤、薛洪云、羅淑梅辦起三所托老院,現收托43名老人;又扶持閆淑榮、孫炳章辦起了兩所幼兒園;扶持孟慶云辦起干洗店;還扶持辦起兩個洗浴中心、一個美容美發店、一個便民小吃部;成立了保潔隊;還積極招商引資了兩個項目到社區,資金達200萬元。

社區群眾的冷暖時刻掛在她心上。她起早貪黑地工作,把社區1575戶居民家平均走訪了4次以上。有一次她在走訪居民曹桂蘭家時,了解到曹夫婦全都下崗,曹桂蘭又患乳腺癌,手術后沒等拆線就出院了,連手術費都是借來的。十一月份了沒錢買煤,屋里冷冰冰的。晚上回到了家,她就和愛人介紹這件事,愛人立即陪著她給曹桂蘭送去100元,讓她家先買煤急用。然后她又寫了材料報給街道,很快為曹桂蘭家補助了400元錢,解決了她家冬天的取暖問題。

社區低保戶葛淑春的女兒患了白血病,她倡議社區居民捐款救助患病兒,***和愛人帶頭各捐款100元錢。社區居民都踴躍捐款,這筆錢通過慈善總會已送到患兒手上。

她的愛心延伸到了千里萬里之外,2003年2月份,當新疆巴庫縣地震在電視上報道后,***寢食不寧,積極組織居民捐衣服給災區群眾,愛人也把他的衣服送到了社區,夫妻共捐20件衣服,社區已向巴庫縣寄去四百件衣服。

民強社區的群眾高興地說:我們有福氣,能遇上宋主任這樣的好干部,這可真是我們民強的緣份。

查看全文

“安全”—— 一個永恒的話題

追求時髦,崇尚流行也許是一種時尚。但是一旦流行成為社會的主流,那種存在于人們心中原本美好的東西,便會成為過眼煙云,變的黯然失色。然而,“安全”卻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遍布于人們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人們外出時要注意交通安全;生活中要注意衛生防病安全;生產中要注意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等等……,所以,“安全”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凡是無視安全的行為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如:甘肅3.5、寶雞3.23人身傷亡事故,向我們警示,違規操作,習慣性違章、經驗主義和麻痹思想是生產事故的大敵,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無視規章制度的行為都會留下一部不堪回首的血淚史。事實證明只有將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才能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社會環境的穩定。

“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一直以來是許多廠礦企業所倡導的口號,意喻人們能夠安全順利的完成一天的工作,平安的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同時也表達了各級重視安全、渴望安全的心愿。而如今,“三個安全”工作的廣泛開展,更加說明了全社會上上下下關心安全、重視安全的程度。尤其是我們作為生產一線的工人,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安全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在操作中不注意嚴格的遵守安全工作規程,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那么一旦發生事故,第一個受到傷害的必然是我們自己。因此,為了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和不被他人傷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我做起,從點滴養成做起,繃緊安全這根弦,決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嚴格按規程辦事,讓事故遠離我們,真正做到事故苗頭不在我身上發生,不在我單位出現。

“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松懈,更不能擺架勢,走過場,虛張聲勢。假如有人拿安全工作當兒戲,最終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堅決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傳達執行兩張皮的做法,更不能一味的為了應付檢查而惶惶不可終日,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樣最終的結果就是害人害己。我們應該把安全預防工作落到實處,形成制度化,做到人人監督,各負其責,廣泛掀起違章可恥、守紀光榮的良好氛圍,真正做到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檢查不檢查一個樣,一切從實際工作出發,把安全工作滲透到每個角落。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不是哪一個人憑空想象出來的,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不斷實踐總結出來的,當前我們全部工作都要圍繞著安全這個中心來進行。必須認真落實《安全法》的規定,把安全責任層層分工,嚴格落實好安全責任制,層層把關,嚴密組織,堅決把事故苗頭和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錯,貫徹執行《安全法》就要有嚴格的監督機制,加大考核的力度,對那些無視法紀,敢于頂風違紀的人就應該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讓敢于違規違紀者懸崖勒馬,決不能講人情,顧面子,將執行安全紀律當成感情交換的籌碼。

查看全文

淺談教師師德的永恒主題

教師師德的永恒主題是什么?是“愛生”。

在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兩大主題,一是學生,一是教師。對學生來談,應尊師;對教師來談,就是愛生。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就有深刻的體會。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尊敬,應首先熱愛學生,只有教師愛生,才會有學生尊師。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有可能熱愛教育事業,真正獻身教育事業。

“愛生”是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它體現在對學生的喜歡、關心、愛護、尊重和期待等各個方面。葉圣陶先生說過,作為一個教師,只把功課教好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一位教育專家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凼亲鹬兀抢斫?,是寬容,是一種鞭策,一種激勵,更是一面旗幟。

現代學生觀要求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并且主動地、全面地、立體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這是建立民主、平等的現代師生關系的基礎和保證。

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就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發展潛能。我們學校是職業學校,社會普遍認為,職校生比普中生差,而且不少是雙差生,這些學生是難教育成人成才的。楊福家院士說:人無全才,人人有才。我們要堅信,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教師是學生成人成才的梯子。只要我們相信每一個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去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學生是會成人、成才、成功的。像我校畢業生每年參加對口高考有不少進入高校深造,而且其中已有好幾個高校畢業后分配到我校任教,對口高考升學率連年居泰州市重點職校前列。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這些都足以說明職校生是完全可以教好的,是會成人、成才、成功的。

“愛生”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們職校的教師看待學生,不要總是“差”字當頭,要知道,教師是一個雕塑家,一舉一動都在雕塑著自己,也在雕塑著學生,看到學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絕不能歧視,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否則,還有人格尊嚴嗎?學生的心靈世界是靠人格尊嚴支撐的,如果沒有了人格尊嚴,他們的心靈世界就會崩塌。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特長,發現并抓住學生的特點、特長,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促使其茁壯成長。教師是素質教育創新的推動者,也是“成功是一種習慣”理念的傳播者,有著明確的目標——育人為本、人盡其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所以,師愛是師德的靈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