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療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05:58: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運動治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糖尿病運動治療分析論文
1運動治療的意義
1.1加強胰島素的作用效果,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科學的運動,可以減少降糖藥物就能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1.2改善血脂代謝,減少并發癥研究表明運動鍛煉可以提高肌肉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極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癥。從而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減少心腦血管及疾病并發癥。
1.3減輕體重有效的運動可以增強脂蛋白,酶的活性,有效的加速脂肪的分解,使體內過剩的脂肪組織消耗,起到減肥作用。
1.4降低血壓運動可以增加血管彈性,降低糖尿病合并的輕度、中度高血壓,使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5~10mmHg。
1.5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代謝運動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和微循環,并能強壯身體,因而可以對糖尿病的并發癥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針灸聯合康復運動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
帕金森病(PD)是一種運動障礙性疾病,呈慢性進展,老年人群好發。該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呈幾何指數增加,并在80歲以后達到高峰,有報道稱至2030年我國PD患者將達到500萬[1]。PD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闡明,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以及遺傳易感性等密切相關,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參與而發?。?]。PD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睡眠障礙等,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最終因全身僵硬致臥床不起,出現吸入性肺炎、骨折等并發癥,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3]。西醫常使用左旋多巴、金剛烷胺、苯海索等藥物控制病情,部分患者聯合康復運動干預,但療效不甚理想,同時長期口服上述藥物,常出現惡心、便秘、排尿困難、視物模糊、低血壓等副作用[4]。針灸治療PD已經臨床證實確切有效[5-6]。筆者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針灸聯合康復運動訓練治療PD患者35例,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就診的PD患者7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55~73歲,平均(64.75±8.13)歲;病程1~9年,平均(5.67±0.93)年;Hoehn-Yahr分期[7]:1.5期7例,2期11例,2.5期9例,3期8例。觀察組3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56~75歲,平均(64.82±8.07)歲;病程1~10年,平均(5.61±0.98)年;Hoehn-Yahr分期:1.5期6例,2期12例,2.5期10例,3期7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納入標準
1)符合《中西醫結合內科學》[8]中“PD”的診斷標準;2)年齡55~75歲,且病程≤10年;3)Hoehn-Yahr分期為1.5~3期者;4)近1周未服用過抗帕金森病相關藥物;5)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舞蹈運動損傷原因與治療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文章從舞蹈訓練的科學性方面出發,闡述了舞蹈運動損傷的原因、預防和治療,旨在使舞者對舞蹈運動損傷能引起高度重視,科學訓練,加強防治,保持藝術生命常青。
關鍵詞:舞蹈運動損傷原因預防治療
舞蹈是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的一門獨特的、古老的藝術。舞者要達到美感呈現、情感表達及內心世界的體現就必須長期不懈地鍛煉、雕琢。但在這一過程中,舞蹈所引發的運動損傷常常相伴而生,直接影響訓練和水平的發揮。舞蹈運動損傷主要與舞蹈動作有關。據有關學者對從事舞蹈專業多年的在校學生進行運動損傷問卷調查、統計顯示:舞者用于支撐、平衡、穩定的部位損傷發生的幾率較高,尤其以腰背部肌肉、足踝部關節韌帶、膝關節等處最明顯。這與舞蹈專業旋轉、跳躍、復雜多變的舞姿造型多集中體現在腰胯、下肢有關。其中急性損傷僅占總人次的4%,絕大多數損傷都是慢性、積累性損傷。這種慢性損傷常常影響舞者的身心健康,留下終生的遺憾。
如何養成健康、正確的訓練習慣,使藝術生命更加燦爛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舞蹈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1.訓練前準備運動不充分:違反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和功能活動的規律,肌肉的力量、彈性、伸展性和協調性均較差,容易發生損傷。
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運動治療
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致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質、脂肪和繼發性水、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難以根治,已成為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因此,開展積極有效的糖尿病防治研究顯得尤為重要,而糖尿病的康復治療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對提高糖尿病整體防治水平十分有益。運動療法是依據患者的功能情況和疾病特點,利用體育鍛煉防治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患者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有效方法,是糖尿病康復治療中最基本的治療方法之一,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為重要。
祖國醫學很早就認識到運動對糖尿病康復的重要性。隋代的《諸病源候論》、唐代的《外臺秘要》都記載了消渴病的體育運動療法。此后,歷代醫家皆有論述。到18世紀中葉,國外的一些著名醫學家也開始主張糖尿病患者應做適當的體力活動,并把體力活動、飲食控制、注射胰島素列為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法寶。有些輕度糖尿病患者只堅持體育鍛煉并結合飲食控制即能達到康復。有研究表明有效干預血糖、血脂、血壓,可以很好地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病危險[1]。傳統的降糖藥物常常難以實現血糖控制的目標,也無法減少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而長期未得到重視的運動療法對糖尿病的防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運動治療的意義
1.1加強胰島素的作用效果,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科學的運動,可以減少降糖藥物就能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1.2改善血脂代謝,減少并發癥研究表明運動鍛煉可以提高肌肉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極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癥。從而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減少心腦血管及疾病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論文
血管彈性,降低糖尿病合并的輕度、中度高血壓,使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5~10mmHg。
1.5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代謝運動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和微循環,并能強壯身體,因而可以對糖尿病的并發癥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1.6益于身心健康、增強體質適當的體育鍛煉,特別是戶外運動,融入大自然的懷抱,身體不斷地得以補充新鮮氧氣,被稱為“綠色療法”,可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有助于恢復心理平衡,消除焦慮,振作精神,增強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自信心和生活的樂趣。
2運動治療前的準備
運動前應做必要的醫學檢查,以確保運動的安全,如反映內分泌代謝的血糖、血脂、酮體,反映循環系統的血壓、心率、心電圖、胸片,必要時可做運動負荷試驗及檢查有關并發癥的眼底、尿常規、腎功能、二氧化碳結合力等,可根據自覺癥狀檢查肺、肝功能、運動器官的情況。
3運動治療的處方制定
綜合療法治療老年期癡呆研究論文
【關鍵詞】老年期癡呆
迄今為止,對老年期癡呆尚缺乏肯定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目前通常使用的藥物有膽堿酯酶抑制劑、麥角堿類、吡咯烷類、抗氧化劑、非甾體類抗炎藥、他汀類、雌激素替代療法等,這些都不能改變疾病的進展。本研究探討運動結合藥物對老年期癡呆的影響。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60例癡呆病例均來自本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6月門診、住院以及腦健康俱樂部患者。納入標準:(1)多種認知功能缺陷(認知功能缺陷是相對于先前的功能水平顯示出的下降而言):記憶力障礙(順行性和逆行性記憶障礙),一種或幾種其他認知功能缺陷,如失語、失用、失認、運籌和運作能力缺損(計劃、組織、程序性和抽象思維)等;(2)認知功能缺陷的程度:認知功能缺陷程度已嚴重影響和干擾了社會和職業功能和日常生活;(3)認知功能缺陷呈進行性惡化,至少需有6個月的病程;(4)無意識障礙;(5)簡易精神狀態量表檢測符合癡呆標準。排除標準:⑴年齡<60歲;⑵合并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虎蔷癫?;⑷未按規定服藥、運動、不能正確判定療效者。入選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1例,女19例;60~70歲13例,71~80歲16例,80歲以上1例,平均(70.20±5.94)歲;對照組30例,男13例,女17例,60~70歲14例,71~80歲15例,80歲以上1例,平均(70.77±5.8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茶療法對體育訓練中損傷康復的作用
摘要: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在我國茶葉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通過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發揮茶葉不同的功效。茶療法在我國古代就早有涉及,茶療法是一種茶文化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利用茶葉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對人身體有利的生物元素,來起到對人進行治療和強健身體的作用。田徑體育訓練對于運動員膝蓋和身體其它部位的損害非常大,除了利用現代的醫學手段進行治療和損傷康復之外,還可以加入茶療法。茶療法能夠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進行調整,從而達到損傷康復的效果。本文將從田徑體育訓練的危害性以及茶療法的原理和茶療法對于田徑訓練的損傷康復作用進行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茶療法;田徑體育訓練;損傷康復
田徑訓練對于運動員膝蓋的磨損非常大,經常會出現運動員膝蓋疼的問題。在以往的康復治療中,運動員大多數采用現代的醫療手段進行康復治療。但是經過研究表明,茶葉當中含有可以緩解人體關節磨損,增強人體功能的作用,而且,茶療法對于藥物的依賴性小,對運動員的傷害大大降低。所以,現在對田徑訓練的損傷康復治療中,加入了茶療法。
1田徑體育訓練中損傷的危害性
在引進茶療法之前,必須對田徑體育訓練造成的損害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針對損傷,對癥下藥。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運動損傷的現象,這種損傷一般來講是無法規避的。出現田徑體育訓練損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體的能量被消耗過剩,訓練的強度超過了人體可以承受的負荷量,因此,就會出現關節的磨損、肌肉的拉傷和韌帶的拉傷等運動損傷的問題。這種損傷大部分都屬于急性損傷,只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就不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但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么急性損傷就會轉變為慢性損傷,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后果十分嚴重。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在田徑體育訓練當中出現運動損傷的概率已達到60%,所以,田徑訓練造成運動員身體損傷的現象是十分嚴重的,因此,必須重視田徑訓練中的損傷問題,加入茶療法也是迫在眉睫。
2茶療法的理論依據
步行幫助藥物有效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步行運動療法對2型糖尿病治療達標的影響。方法比較步行運動前后患者各種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步行運動療法后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各項指標均明顯好轉。達標率明顯提高。結論步行運動提高了患者治療達標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2型糖尿病;步行運動療法;治療達標率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流行性疾病,在我國病人已超過五千萬,其治療方法包括飲食、運動、藥物、教育、監測。其中體育運動是糖尿病治療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運動更為重要。我科護理小組對2008年8—12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病人實施步行運動療法,治療效果滿意,多數病人治療后達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8月以后入住我科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的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齡28~66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學歷2例,其余均為小學。均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無腎病綜合征,病史2個月~13年,入院時空腹血糖8.2~16mmol/L,身體條件均適合運動,運動方式均為步行。
1.2方法將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均給予標準化健康教育,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及個體化飲食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運動指導,干預組均采用步行運動方式,并針對每個患者身高、體重、化驗指標、生活方式、工作性質等對其步行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制定出個體化的步行方案,進行個體指導,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各項化驗指標不斷調整步行方案,進行強化干預。結果干預組糖尿病患者的達標率優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步行運動方案具體如下。
探索治療對腦卒中偏癱的影響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生存質量(QOL)的影響。方法:選擇60例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隨機分為早期綜合康復組和單純康復組,每組30例。單純康復組采用Bobath療法,早期綜合康復組在Bobath療法的基礎上加針刺和按摩治療。4周后,比較兩組患者運動功能、ADL能力及并發癥的情況。結果:早期綜合康復組患者的治療后運動功能和ADL能力的改善明顯優于單純康復組;且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單純康復組。結論:早期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偏癱療效優于單純康復治療。
關鍵詞腦卒中;早期綜合康復;運動功能;并發癥
腦卒中是常見病、多發病,其預后較差,在全球已成為第一致殘和第三致死病因的疾病。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急性腦卒中的救治率顯著提高,但是致殘率高達70%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臨床研究早已證實了現代康復治療可以降低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住院接受康復治療4周以上的患者隨機分為早期綜合康復組和單純康復組,各30例;年齡30~70歲,診斷為腦梗死或腦出血(CT或MRI證實)伴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無進行性高血壓、心肝腎功能不全、活動性肝炎及精神疾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醫學訓練療法在康復醫學中的應用
摘要:醫學訓練療法(MTT)是利用系統的、有計劃性的主動練習和訓練,維持、改善和重建受損人體的功能和結構,幫助機體重新激活生理反應,是作為康復治療的一個獨立單元來對待的特殊的康復治療理念。MTT的四大核心要素是耐力、肌肉力量、關節靈活性、協調性,是以主動運動訓練為核心的康復體系?;趪鴥韧獾膽门c發展,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MTT在骨科、神經科、運動醫學、內科等領域康復中的應用進行綜述,分析MTT的治療理念及技術要點、適應證和禁忌證,并與傳統康復相比較,體現MTT的優勢與局限性,旨在推動其在我國臨床康復中的應用和研究。
關鍵詞:醫學訓練療法;MTT;主動運動;康復
醫學訓練療法(Medicaltrainingtherapy,MTT)是一套標準化的、系統的、完善復雜的康復體系,以當今較為先進的運動科學和醫學為理論基礎,通過運動康復師,運用各種運動康復方法(需要器械的或者不需要器械的)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有計劃性的主動練習和訓練,以達到激活病人機體功能和形態的適應進程,從而加快機體功能的康復[1]?,F代MTT理念起源于“Exerciseisthebestmedicine”的思想,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歐洲被推廣,在美國也被稱為“練習治療”(Exercisetherapy)[2]。在應用MTT訓練之前首先采用醫學診斷、治療師功能檢查以及MTT技術和設備對患者的肌肉力量、耐力和協調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其訓練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訓練前熱身、專項訓練及訓練后放松。訓練參數(阻力、運動方式和順序、訓練組數、節奏和重復次數、頻率和間歇時長)由治療師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嚴格設定,從而維持、改善和重建受損人體的功能和結構,也使患者在ICF所關注的日?;顒幽芰蜕鐣⑴c能力方面得到積極的康復效果[3]。本文結合MTT在臨床康復中的應用,分析MTT的治療理念及技術要點、適應證和禁忌證,并與傳統康復相比較,體現MTT的優勢與局限性,期望促進MTT技術在我國臨床康復的應用發展,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
1MTT在骨科康復中的應用
MTT療法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對機體肌肉骨骼健康的維持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人們,通過MTT訓練可以產生最高峰值骨量,預防或延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提高年輕人的身體機能,保持最大的骨量;對于即將絕經和絕經后的女性,MTT可以補償由于激素缺乏而導致的骨量流失;對于面臨永久性依賴外部幫助的危險中的老人(即使是高齡老人),通過常規的MTT訓練仍能提高肌肉力量和骨量[4]。吉佳佳[5]回顧性分析60例膝關節損傷患者康復治療的臨床資料,對照組患者進行系統綜合康復治療,研究組患者在進行系統綜合康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MTT主動醫療康復,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AROM評分、TP評分、VAS評分及6min步行測試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研究可以說明MTT主動醫療康復能有效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MTT骨科康復訓練的方案應依據骨骼病理愈合周期與個人因素相結合、遵循無痛的主動訓練和不影響下一次的訓練原則制定。Skou等[6]研究表明,MTT訓練方案中的神經肌肉訓練和力量訓練對半月板撕裂的年輕人顯著有效,是一個可行的訓練方案,在持續訓練410周后就有明顯的臨床效果,12周后疼痛和功能顯著改善。Scharrer等[7]對MTT治療亞急性和慢性腰痛的康復效果作出系統評價,總結為MTT比不確定療效的治療方式更好地減輕疼痛和提升功能,有中等證據支持MTT在治療慢性腰痛中的效果。因MTT強調骨科康復的目標是恢復局部與整體本體感覺、關節穩定性、運動控制等,而不是像傳統康復治療方法一樣單純的恢復關節活動度和肌力,故在骨科康復中應用較多、療效顯著,但未來仍需更多高質量的隨機對照研究以作循證依據。
2MTT在神經科康復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