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秈稻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3 03:07: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早秈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關于省早秈稻生產收購情況綜述

在“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加大了對“三農”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力度,強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發展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而抓好糧食生產和安全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糧食生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夏糧生產連續第三年取得大豐收?,F就我省早秈稻生產收購情況綜述如下:

一、早秈稻生產情況

今年我省早秈稻種植面積達1411.8千公頃,比上年1402千公頃的種植面積,增加了9.8千公頃,其中優質稻播種面積1287千公頃,同比增長3.0%,占早稻總播種面積的91.2%。早秈稻產量達到了150.7億斤,與*年144.6億斤的產量相比,增加了6.1億斤。畝平均單產由去年的687.6斤/畝提高到今年的711.5斤/畝,增加了23.9斤/畝,畝平均單產創歷史最高記錄。

今年夏糧生產是連續第三年大豐收,生產形勢喜人,既得益于政府相關部門宏觀指導政策的正確制定和執行,又得益于良好的生產環境和市場環境。第一,*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之后,我省相應出臺了關于“三農”問題的系列文件,貫徹中央精神。省政府出臺了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3月份公布的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預案更是讓農民吃了“定心丸”,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第二,省政府相關廳局進一步加大了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的工作力度,保護農民種糧利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第三,今年天氣有利于莊稼的生長;第四,農業部門加大了對早秈稻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有力地保障了糧食的生產。天時、地利、人和是夏糧再次獲取豐收的主要原因。

二、早秈稻收購情況

今年我省的早秈稻收購形勢表現出“三高一穩”態勢。

查看全文

早秈稻氮磷鉀肥料應用

摘要仙居縣白塔鎮早秈稻氮磷鉀肥料效應研究結果表明,該地區水稻最佳施肥量為純氮15.0kg/666.7m?2、五氧化二磷5.1kg/666.7m?2、氧化鉀6.4kg/666.7m?2,產量為446.58kg/666.7m?2,氮磷鉀的最佳施肥配比為1.00∶0.34∶0.43。

關鍵詞水稻;“3414”試驗;肥效;最佳施肥量;浙江仙居;白塔鎮

近年來,水稻生產上盲目施肥的現象較嚴重,偏施氮肥和氮磷鉀配施不當等,影響水稻產量和效益。為此,筆者以“3414”肥效試驗為依托,對水稻進行氮磷鉀肥料的配比試驗,以期獲得適合仙居地區的最佳氮磷鉀配比,為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論依據?,F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浙江省仙居縣白塔鎮前洋村,試驗地地勢平坦,地力均衡,前茬為上季連晚收割后的空閑田,土壤為砂泥田。翻耕前對土壤理化性狀進行多點取樣檢測,結果為:有機質55.70g/kg、全氮2.58g/kg、堿解氮21.50mg/kg、速效磷6.14mg/kg、速效鉀17.00mg/kg、pH值5.57。

查看全文

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工作通知

目前,我縣早稻收購工作即將全面展開。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發揮國有糧食企業收購主渠道作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根據中儲糧江西分公司7月31日全省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工作會議精神,經縣政府同意,現結合我縣實際,就做好今年的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工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真抓好早稻收購工作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國際市場主要農產品需求萎縮、價格回落,部分農產品出口受阻,國內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需求下降,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較大,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在當前早稻豐收,市場收購價格在最低收購價附近波動并有所回落的情況下,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政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種糧農民的真切關心,執行好最低收購價政策對于穩定我縣糧食生產和促進農民增收,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確保農民增收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上來;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切實做好早秈稻最低價收購執行預案的準備和組織實施工作。為爭取早稻收購工作的主動,全縣已安排今年早稻收購指導性計劃10000萬斤(見附表)。

二、執行預案,落實好早稻最低收購價政策

我省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止時間為8月1日至9月30日,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主體為中儲糧江西分公司。江西分公司根據早秈稻商品量和倉容情況,確定我縣14個國有糧食企業為執行最低收購價的收儲庫點,具體承擔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收購、臨時儲存任務。在此基礎上,為方便農民售糧,按照每個鄉鎮不少于1個收購點的原則,全縣增設9個延伸收購庫點(具體收購庫點名單附后),以保障收購工作需要。

今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百市斤90元,是指年生產的國標三等質量標準的早秈稻到庫收購價。各收購企業要認真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和現金結算制度,不得壓級壓價,損害農民利益,積極為售糧農民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做好執行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各項工作,確保各項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

查看全文

我省新早秈稻豐收在望開秤價格將高開高走

進入7月份以來,全省早秈稻目前正進入緊張收割期,預計7月中旬全省農村將全面進入緊張繁忙的“雙搶”季節。據7月3日-10日對南昌縣、永修縣、樟樹市、吉水縣、泰和縣、浮梁縣、廣豐縣、彭澤縣的部分種糧戶和糧食加工經營企業調查,目前我省早秈稻生產和收購市場上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早秈稻種植面積高于往年,優質品種占比高于往年,預計產量高于往年。據省農業部門統計,今年我省早秈稻實際種植面積為2120萬畝,比去年增加2.65萬畝,其中全省優質早秈稻種植面積為1960.7萬畝,占全部早秈稻種植面積的92.49%,比去年增加30萬畝,增幅為1.5%;預計早秈稻平均畝產363.6公斤,比去年增加7.8公斤,增長2.2%,早秈稻總產預計達到770.9萬噸,比去年增加17.4萬噸,增長2.3%。

二是早秈稻生長形勢好于往年,早秈稻開鐮時間早于往年。據對全省61個價格監測點和10個農村直報點的調查,今年我省早秈稻生長形勢普遍好于往年,主要得利于兩個方面,即較好的天氣和生產環境。今年早秈稻移栽農田后,天氣晴好,水分也充沛,氣溫適宜,日照時間充足,禾苗長勢較好。雖然今年早秈稻病蟲害發生勢頭偏重于往年,一代二化螟發生較為嚴重,但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準確地預測預報,防控效果取得明顯成效,保障了早秈稻的穩產和高產。另外,今年早秈稻早熟優質品種開鐮時間要早于去年7天左右,農民穩獲豐收。

三是糧食生產政策落實到位,農民種糧積極性明顯高于往年。按照中央和省委兩個1號文件精神以及省委十二次黨代會的要求,省政府主要從六個方面落實了糧食生產政策,即搞好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抓好造地增糧富民工程、搞好測土配方施肥活動、增加種糧直接補貼并及早發放到位、搞好春耕生產科技服務下鄉活動、加強農資市場價格監測監管。今年農民種糧積極性明顯高于往年。

四是糧食生產農業機械化普及程度高于往年。采用機械化耕作改變傳統的農業耕種方式,是農業生產的又一重大變革。農機耕作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改變了農民“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歷史。從調查的農戶中發現,使用農機收割和農機耕種的比例超過90%。

作為全國秈稻主產省份之一,今年我省早秈稻收購市場價格走勢如何?頗受社會各界關注。省價格監測中心對省內糧食價格監測點的農戶和糧食加工經營企業進行了調查分析,并綜合全省近兩年來的秈稻收購價格走勢情況和糧食生產情況,預測今年我省新早秈稻開秤價格將高開,后期稻谷收購價格尤其是非國有糧食加工經營企業新早秈稻收購價格將會一路看好。理由如下:

查看全文

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計劃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1號)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有關精神,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執行本預案的早秈稻主產區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

其他早秈稻產區是否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由省級人民政府自主決定。

第三條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市斤為0.70元,是指20**年生產的國標三等質量標準的早秈稻,具體標準為:雜質1%以內,水分13.5%以內,出糙率75-77%(含75%,不含77%),整精米率不低于44%。執行最低收購價的早秈稻為20**年生產的等內品。相鄰等級之間等級差價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最低收購價是指承擔向農民直接收購的收儲庫點的到庫收購價。

非標準品早秈稻的具體收購價格水平,由委托收購企業根據等級、水分、雜質等情況,按照《國家計委、國家糧食局、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關于執行糧油質量標準有關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糧發〔20**〕146號)有關規定確定。對整精米率低于44%的早秈稻,也按上述規定執行。

第四條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個早秈稻主產區執行最低收購價的企業為:(1)中儲糧總公司及其有關分公司;(2)上述4省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7個主銷區省級地方儲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

查看全文

省糧食市場調查報告

為深入分析當前我省糧食市場情況,江西省價格監測中心牽頭于10月底至11月初對南昌縣、永修縣進行了調查。調查中,采用走訪、填寫問卷、開座談會的形式,調查了8個鄉鎮、20個農戶、16個糧食企業,下發調查問卷40份;召開了由糧食、物價、農業、農資、種糧大戶和糧食加工企業參加的座談會。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糧食種植及收益情況

糧食生產保持平穩。隨著中央促進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了保護,今年我省糧食種植面積、糧食產量與去年相比均有所增加。以南昌縣為例,今年中晚稻種植面積分別為8.1萬畝和84.3萬畝,與去年相比持平;雖然晚稻受稻飛虱病蟲害影響,但受災程度小于去年,加之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晚稻平均畝產485.8公斤,比去年增加28.6公斤。

種糧收益穩步提高。有國家最低收購價的支撐,農民種糧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以南昌縣武陽鎮種糧大戶駱順心為例,他今年共種植晚秈稻50畝,產量共21250公斤,除去每畝購買種子、化肥、農藥費用以及機耕、機收費用共238元,平均每畝凈收益為340元,與去年相比每畝增加了20元。

(二)農民售糧及糧食企業經營的基本情況

查看全文

夏糧收購準備工作經驗交流

為切實做好今年夏糧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工作,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農發行認真貫徹中央關于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方針政策,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做好支持夏糧收購各環節的準備及實施工作,強化“三個到位”、“八個提前”,為確保收購資金供應、防控資金風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強化“三個到位”,堅持“三個絕不允許”

一是思想認識到位。該行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認真分析今年早秈稻收購面臨的新形勢,密切關注糧食價格新走勢,把做好早秈稻收購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來抓,以確保早秈稻收購順利進行;二是組織領導到位。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求糧油客戶條線、客戶經理克服疲倦厭戰和麻痹大意思想,深入收購網點現場,把收購信貸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形成全行上下合力共抓的良好局面;三是責任落實到位。強化責任落實,明確收購各環節工作職責,督促資金計劃、客戶、財會、信貸管理等各有關職能部門協同行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收購信貸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絕不允許因本行工作不到位而出現“打白條”和農民“賣糧難”問題;絕不允許因操作和管理不到位而出現大的貸款風險;絕不允許因本行工作原因影響糧食收購、造成負面影響,從而確保今年早秈稻收購信貸工作順利進行。

二、推行“四種支持”,嚴防信貸資金風險

一是保證支持。保證支持中央政策性收儲,當國家啟動政策性收儲后,要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及時足額發放貸款和調度資金,確保政策性糧食及時按計劃收購入庫,切實落實國家宏觀調控和惠農政策;保證支持各級儲備增儲輪換,保證中儲糧直屬企業入市收購信貸資金供應,保證省級儲備早秈稻和輪換計劃資金需求,在落實價差虧損彌補來源的前提下保證支持市縣儲備早秈稻增儲和輪換資金需求。二是重點支持。重點支持省內中糧集團控股企業入市收購,重點支持省分行認定的黃金客戶和優質客戶入市收購,重點支持糧食信貸企業與“三大平臺”購銷對接。三是擇優支持。擇優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入市收購,對經農發行省分行認可改革改制已經到位、上年早秈稻收購貸款“雙結零”的,在其有效資產應抵盡抵的前提下,予以信用貸款支持;對改革改制未到位但以前年度早秈稻收購貸款本息“雙結零”的,在其有效資產應抵盡抵并按擔保不足部分貸款額3-10%存入風險準備金后,發放信用貸款支持。擇優支持龍頭加工及其它糧食企業入市收購,對“五好”龍頭加工企業發放龍頭加工企業糧食購銷流動資金貸款,允許在其非專項授信額度內根據需要適應增貸;對其它糧食企業在有不低于20%自有資金參與收購、上年早秈稻收購貸款本息“雙結零”的前提下,在原貸款額度內采取擔保貸款方式支持。四是限制支持。對有些監管比較困難、信用意識差、上年度經營虧損、存在較大信貸風險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行全額擔保貸款方式;對近半年來因市場原因達產率低于30%的龍頭加工企業實行限制支持;對貸款多次逾期、經營虧損、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股東不誠信或涉賭毒、欠息等風險預警信號多的不予支持。

三、做到“八個提前”,確保收購資金供應

查看全文

對近期糧油價格上漲成因分析

最近一段時期,全國和我省糧油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成品糧的上漲幅度在5%左右,食用油的上漲幅度平均在15%左右。就具體品種看,成品糧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普通標準秈米;食用油價格上漲則主要集中在菜籽、大豆類食用油(調和油)。由于此次糧油價格集中上漲的品種均系消費群體大的普通中、低檔糧油品種,牽涉面廣,給各方面造成一定壓力。其實,這是產業結構調整中諸多因素影響而帶來的滯后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糧食價格

自*年國家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以及國家糧食安全,出臺了早、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早、中、晚秈米,基本上都是*年執行最低收購價以后收購的早、中、晚秈稻加工的成品糧。*年收購的標準品早秈稻我省平均收購價為74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7元/50公斤;*年收購的標準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0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2元/50公斤;*年標準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2-74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目前的的收購價為73-75元/50公斤。今年有的地方有價無市,農民存在惜售心理,認為晚秈稻收購價還會上升。秈稻收購價格上漲,必能推動秈米銷售價格上升。但為什么自*年執行最低收購價以來,秈米的銷售價格一直波動不大,直到目前才逐步上漲,其主要原因是受糧食庫存輪換三年期所帶來的滯后影響。*年、*年銷售的秈米,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收購的秈稻,*年標準品早秈稻收購價格為45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收購價格為53元/50公斤;*年標準品早秈稻收購價格為48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收購價格為60元/50公斤。其輪換出庫的價格均比*年、*年新稻的收購價格低,加工成秈米投放市場價格自然不會高,并對*年、*年新稻加工成秈米的銷售價格帶來沖擊,形成打壓。而*年庫存輪出的秈稻基本上都是*年執行最低收購價以后輪入的庫存秈稻,其投放市場的價格受順價銷售等政策因素影響,出庫價格基本上都在70元/50公斤以上,加工成秈米投放市場,價格必然會有所上升,這是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是糧食價格的自然回歸。

但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我省普通常規稻(標準品)的種植面積正在逐年減少,總量下降。而優質稻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總量增長。因優質稻的收購價格普遍較高,而優質米的銷售價格更高,有的優質米的銷售價格是標準秈米銷價的一倍。再過幾年,市場上銷售的大多都是價格較高的優質米,而價格較低的標準品秈米將會出現短缺。

二、食用油價格

我省的食用油原料主要是油菜籽,茶籽只占很少一部分,大豆完全靠省外調入。由于食用油原料價格放開較早,我省這幾年油菜籽的收購價格一直較低,而油菜籽的畝產也較低,平均在100公斤/畝左右,2001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26元/50公斤;*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31元/50公斤;*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49元/50公斤;*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10元/50公斤;*年平均收購價為115元/50公斤;*年收購旺季的5、6、7月份我省平均收購價為115元/50公斤。由于油菜籽生產周期較長,加之產量低,收購價格低,我省除產棉區棉花和油菜套種可供原料,其他地方屬自產自銷。近幾年我省的油菜冬種播種面積有所下降,我省油菜籽生產已由調出省變成了調入省。某加工廠今年8月從湖北調入的一級油菜籽進貨價(南昌到站價)為3520元/噸,11月中旬的進貨價為3600元/噸,12月中旬的進貨價已漲至3880元/噸。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生產原料油菜籽、大豆價格上漲所致,這與國際上油菜籽、大豆減產價格上漲密切相關。散裝菜籽油、大豆油價格漲幅不大,均在10%以內;5L桶裝調和油、菜籽油、大豆油價格漲幅較大,有的超過了20%多。桶裝調和油價格上漲一方面是由于原料價格上漲所致,另一方面是進入冬季,調和油里面摻入的棕櫚油成份減少(以防結凍、凝固),成本增加。

查看全文

糧價漲跌現象調研報告

根據上級部門的統一布置和安排,我市價格成本調查隊組織直報縣于7月下旬對全市12個鄉鎮的18戶農調戶種植的111畝早秈稻生產成本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今年我市農調戶早秈稻生產總的情況是:產量略有下降,產值略增,總成本增加,凈利潤減少。

一、產量略有下降,市場糧價上漲,產值略增

18個調查戶種植面積共111畝較去年同期108.7畝增加2.3畝,增幅為2.12%;平均畝產量為373.90公斤/畝,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7.7公斤/畝,減幅為4.52%。減產原因是今年年初以來化肥價格高漲,農調戶調整了化肥品種,減少了化肥折純用量,化肥折純總用量為17.66公斤/畝,比去年同期減少4.68公斤/畝,減幅為20.95%。其中:尿素、碳銨、磷肥、氯化鉀、復合肥、混配肥每畝折純用量分別為5.24公斤、0.88公斤、1.23公斤、1.35公斤、8.96公斤、0公斤,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0.41公斤、-0.18公斤、-0.77公斤、-1.52公斤、-2.07公斤、-0.55公斤。

早秈稻上市后,市場收購價格高于去年和今年國家制定的最低收購價。調查戶收割后直接出售給上門收購個體糧食經營者,價格為85—88元/50公斤,國有糧食企業收購價格為92元/50公斤左右,均高于去年同期10—14元/50公斤。因此平均畝產值656.73元/畝,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4.28元/畝,增幅為12.75%。

二、早稻生產成本增加

調查數據顯示,總成本533.07元/畝,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6.72元/畝,增幅為22.17%。(一)生產成本454.48元/畝,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9.92元/畝,增幅為21.34%。較去年同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化肥價格高漲。尿素、復合肥、鉀肥每50公斤零售價分別為120元、165元、190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上漲30元、70元、82元,漲幅分別為33.33%,73.68%,75.93%?;寿M每111.1元/畝,同比增長24.25元/畝,增幅為27.92%。二是機械作業費用高。翻耕土地60元/畝,比去年50元/畝增加10元/畝,漲幅為20%;收割每畝70—90元,比去年55-65元/畝提高27.27%—38.46%,機械作業費67.09元/畝,同比增長19.79元/畝,增幅為41.84%。三是人工費用上升。男勞力工價60元/天、女勞力工價50元/天左右,分別比去年男勞力工價50元/天、女勞力工價40元/天上升了20%、25%。平均用工數量8.48個/畝,比去年同期增加0.4個/畝,增幅為4.95%,人工成本187.19元/畝,同比增長68.1元/畝,增幅為59.9%。其他成本89.1元/畝。(二)土地成本78.51元/畝同比增長33.97元/畝,增幅為76.27%。土地成本增加的原因是糧價較大幅度的上漲,流轉地租金及自營地折租隨之上升。

查看全文

秋糧生產收購情況調研報告

一、秋糧生產形勢

今年,水稻生長期間,自然災害較少,加之我市大力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加強田間管理,國家又強力推行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擴大了糧食生產面積,確保了糧食總產穩中有增。今年我市中晚秈稻長勢良好,豐產已成定局。從目前測產調查情況來看,我市今年秋糧生產呈“三增一好”態勢,即:面積增加、單產增加、總產增加,質量好于去年。據市、縣糧食部門調查統計,全市中晚秈稻種植面積256萬畝(其中包河區5萬畝,肥東縣97.5萬畝,肥西縣75萬畝,長豐縣78.8萬畝),比上年249萬畝增加2.9%;預計單產512公斤,比去年497公斤增加2.9%;預計總產131.1萬噸,比去年123.81萬噸增加5.9%;目前早中稻已陸續收割,9月下旬基本收割結束。全市粳稻基本集中在肥西縣一帶,種植面積約15萬畝,預計單產500公斤,預計總產7.5萬噸,粳稻各項指標均好于去年。

二、商品量及收購量

由于我市三縣外出打工人員較多,秋糧商品量一般都在50%左右,預計今年中晚秈稻商品量將達60.7萬噸。據統計,全市國有糧食企業預計中晚秈稻收購量48.1萬噸,比上年27.7萬噸增加74%。其中市區5.4萬噸(含包河區及市屬企業),肥東縣15萬噸,肥西縣14.7萬噸,長豐縣13萬噸.

三、市場價格及走勢

今年中晚秈稻的市場購銷價格明顯高于去年。目前**2007年中晚秈稻價格90元/百市斤,新稻上市后,預計市場開磅價為90-95元/百市斤,后期還會走高,主要原因是:一是國際糧價上漲的影響。今年以來,國際糧價大幅上漲,泰國大米一度飆升到1000美元/噸,雖然近期國際糧價有所回落,但是糧價走高的意識在農民心中已根深蒂固。二是國家今年大幅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為了掌握糧源,今年以來國家兩次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最低收購價的提高,增強了農民看漲的預期;三是早秈稻的“領漲效應”。今年早秈稻高開高走,早秈稻開磅95元/百市斤,一度攀升到105元/百市斤,從物價比的角度看,中晚秈稻價格不會低于早秈稻,一般高出0.02元/斤--0.04元/市斤。四糧食種植成本不斷提高。受國內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影響,20**年以來,農資價格普遍上揚,農資價格的迅猛上漲提高了中晚秈稻的各種成本,從根本上推動了稻谷價格的上漲。五是農戶惜售心理較強。近幾年糧食收購期間價格呈上升趨勢,部分農戶感覺糧食早賣吃虧大,特別是今年種植成本增長過快、受午季小麥早賣吃虧的影響,農戶惜售心理加重,期望值普遍在100元/百市斤左右。六是儲備企業稻谷輪換進一步推動稻谷價格上漲。由于稻谷輪換一般都放在下半年進行,中晚秈稻收購時節各級承儲企業都將進入收購補庫高峰期,屆時為爭奪糧源共同搶收的場面將會出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