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課稅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3 11:52: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宅課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地區房地產金融論文

一、臺灣地區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

(一)平均每戶住宅面積達42坪(約140平方米)。

2012年臺灣地區每戶平均住房面積達到平均每戶42坪,相當于140平方米,較上世紀80年代初增加了50多平方米。以2013年第三季度臺灣地區新購置住宅者購買房屋面積來看,25坪至未滿35坪的占25.1%、占比最高,35坪至未滿45坪的占17.8%。

(二)房價收入比超過8倍。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臺灣地區房價漲幅較大,房價收入比例較高,1989曾年達到12倍。90年代初期之后,伴隨泡沫經濟的破滅,臺灣地區房地產市場開始步入10余年的不景氣時期,然而房價收入比仍比較高,1991-1997年平均達到9倍以上。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臺灣地區房價有所下跌,但由于居民收入也相對下降,導致房價收入比指標并沒有明顯下降,2002年仍然達到8倍,普通家庭購買住房的壓力依然較大。根據臺灣地區“內政部營建署”2013年第3季度統計數據,房價收入比達到9.2倍,較2008年末(7.1倍)明顯提高。

(三)購房均價達到23.5萬元新臺幣/坪。

查看全文

國際物業稅征收研究論文

摘要:物業稅是針對不動產而征收的。為解決我國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和政策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物業稅的開征已經被提上了議程。本文介紹了國外物業稅征收的概況,并通過借鑒國際經驗,對我國開征物業稅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物業稅國際經驗借鑒

財產課稅是對納稅人擁有的財產或屬其支配的財產課征的稅收。嚴格來說,財產課稅是一個稅收體系,它包括若干不同的稅種。物業稅只是財產課稅的其中一種,它屬于從價稅,是對不動產的保有環節進行征收的稅種。從各國的征收實踐來看,物業稅的征收主體、征收范圍、征收方式都各不相同,沒有統一的形式。而且對這一稅種的具體稱謂也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國家(地區)稱為不動產稅、地方財產稅、財產稅、房產稅、土地稅,也有的國家(地區)直接就稱為物業稅。

各國(地區)開征物業稅的概況

美國對不動產保有課稅只設置單一的稅種,稱之為財產稅(也即物業稅)。財產稅是美國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是地方稅的主體稅種。美國財產稅的納稅義務人為不動產的所有人。課稅對象是納稅人所擁有的不動產,主要包括土地和房屋建筑物。財產價值的估算是美國財產稅征收的核心。經過多年以來的發展,美國各地方政府都擁有自己的房地產估價部門,并形成系統的財產估價標準和估價方法體系。評估主要采用三種方法:一是比照銷售法,即通過比較最近在時常被售出的類似財產的價格來估價;二是成本法,即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根據折舊予以調整;三是收入法,即根據財產未來產生的凈收入現值來估算財產的價值。財產稅的稅率是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規定的,稅率一般依據地方的支出規模、非財產稅收入額以及可征稅財產的估價來確定。各地方政府為加強對財產稅的征收,還建立了比較詳細的財產信息管理制度。資料卡片是其中最常見的管理方法??ㄆ系男畔⒑苋妫ㄋ诘?、稅號、財產類別、所有權的變更情況、估價的組成和變化情況、建筑的種類、土地的類別、房屋種類和數量等。在使用計算機加以管理后,這種信息管理制度可以為政府提供多方位的信息,可以作為對財產價值重估時的參考,也可以為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和檢查提供必要的參考。美國財產稅的優惠規定主要是針對非商業用途以及對年長公民和殘疾人的減免。一般對政府、宗教、教育、慈善等非盈利組織免稅;對家庭自用住宅設一定的寬免;對低收入家庭,當納稅人繳納的財產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比率達到一定的標準時可享受一定的抵免額,用來抵免個人所得稅或直接退回現金;所得有限的老人和殘疾人、靠近發達地區的農場主可享受稅收遞延。

英國對物業所有者與租用者征收的稅種稱之為住房財產稅,它是英國目前唯一的地方稅,是按房產價值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為年滿18歲的住房所有者或住房承租者(含地方政府自有房屋的租客),包括永久地契居住人、租約居住人、特許居住人、業主等幾類。如一處住房為多人所有或多人居住,則這些人將共同負有納稅義務。居民住宅包括樓房、平房、公寓、分層式居住房間、活動房屋、船宅等。住宅房產的價值由國內收入署的房產估價部門評估,每5年重估一次,按房產的價值分為A~H共8個級別,分別征收不同的稅額。一般情況下最高稅率是最低稅率的25倍。具體每個級別的稅率全國并不作統一規定,由各地區政府根據當年預算支出情況而定。英國住房財產稅減免政策主要有折扣、優惠、傷殘減免、過渡減免四大類。其中,優惠主要是針對沒有收入支持或低收入的納稅人,優惠多少則取決于納稅人的收入、儲蓄和個人境況,最高可達100%。傷殘減免主要是針對某些傷殘者,在征稅時,可以降低其住房價值應納稅的檔次,給予適當的減稅照顧。

查看全文

國際物業稅征收探究論文

美國對不動產保有課稅只設置單一的稅種,稱之為財產稅(也即物業稅)。財產稅是美國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是地方稅的主體稅種。美國財產稅的納稅義務人為不動產的所有人。課稅對象是納稅人所擁有的不動產,主要包括土地和房屋建筑物。財產價值的估算是美國財產稅征收的核心。經過多年以來的發展,美國各地方政府都擁有自己的房地產估價部門,并形成系統的財產估價標準和估價方法體系。評估主要采用三種方法:一是比照銷售法,即通過比較最近在時常被售出的類似財產的價格來估價;二是成本法,即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根據折舊予以調整;三是收入法,即根據財產未來產生的凈收入現值來估算財產的價值。財產稅的稅率是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規定的,稅率一般依據地方的支出規模、非財產稅收入額以及可征稅財產的估價來確定。各地方政府為加強對財產稅的征收,還建立了比較詳細的財產信息管理制度。資料卡片是其中最常見的管理方法??ㄆ系男畔⒑苋妫ㄋ诘?、稅號、財產類別、所有權的變更情況、估價的組成和變化情況、建筑的種類、土地的類別、房屋種類和數量等。在使用計算機加以管理后,這種信息管理制度可以為政府提供多方位的信息,可以作為對財產價值重估時的參考,也可以為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和檢查提供必要的參考。美國財產稅的優惠規定主要是針對非商業用途以及對年長公民和殘疾人的減免。一般對政府、宗教、教育、慈善等非盈利組織免稅;對家庭自用住宅設一定的寬免;對低收入家庭,當納稅人繳納的財產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比率達到一定的標準時可享受一定的抵免額,用來抵免個人所得稅或直接退回現金;所得有限的老人和殘疾人、靠近發達地區的農場主可享受稅收遞延。

英國對物業所有者與租用者征收的稅種稱之為住房財產稅,它是英國目前唯一的地方稅,是按房產價值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為年滿18歲的住房所有者或住房承租者(含地方政府自有房屋的租客),包括永久地契居住人、租約居住人、特許居住人、業主等幾類。如一處住房為多人所有或多人居住,則這些人將共同負有納稅義務。居民住宅包括樓房、平房、公寓、分層式居住房間、活動房屋、船宅等。住宅房產的價值由國內收入署的房產估價部門評估,每5年重估一次,按房產的價值分為A~H共8個級別,分別征收不同的稅額。一般情況下最高稅率是最低稅率的25倍。具體每個級別的稅率全國并不作統一規定,由各地區政府根據當年預算支出情況而定。英國住房財產稅減免政策主要有折扣、優惠、傷殘減免、過渡減免四大類。其中,優惠主要是針對沒有收入支持或低收入的納稅人,優惠多少則取決于納稅人的收入、儲蓄和個人境況,最高可達100%。傷殘減免主要是針對某些傷殘者,在征稅時,可以降低其住房價值應納稅的檔次,給予適當的減稅照顧。

日本對不動產保有課稅主要設立有固定資產稅和城市規劃稅,按應稅財產所在地,由各市町村或都道府縣分別征收,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固定財產稅是對土地、房屋和建筑物、商業有形資產征收。城市規劃稅是城市規劃事業和土地規劃事業的財源,對土地和房屋的所有者課征。固定財產稅的稅基為各市町村《固定財產登記冊》中所列示的應稅財產評估價值。在評估土地的價值時,每次單獨對同一類土地進行評估,如住宅用地、農業用地和森林用地等。然后以某一區域內一定數量和標準的土地,作為同一類土地價值的標準,每塊土地的價值可以依據標準土地的價值并結合周圍環境而定。在評估房屋和建筑物的價值時,根據住房供給政策,對房屋提供稅收減免。具體減免規定為,2002年3月31日前新建的面積為50-120平方米的房屋,在前三個納稅年度減征50%;2002年3月31日前新建的3層以上的耐火住宅,面積為50-280平方米的,前五個納稅年度減征50%。除此住房供給政策的減免規定之外,公路、墓地或用于教育、宗教、社會福利以及地方稅法案規定的其他用途的財產免稅,中央政府、都道府縣和市町村以及外國大使館所擁有的財產也免稅?!豆潭ㄘ敭a登記冊》中所列的房屋、土地或建筑物的評估價值,依據土地市價、房屋或建筑物的替代成本的變化,每三年修訂一次。每年從3月1日起,《固定財產登記冊》都要向納稅人公開展示20多天。在此期間,納稅人可以進行查詢,如果對評估價值有疑問,可以向固定資產評估委員會提出申訴。

加拿大的物業稅也是對不動產征收,是地方的主要稅種。不動產的稅基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土地,另一部分是建筑物和其他不動產。稅基由政府來評估,政府估價一般用市場價評估法。為了將評估的誤差減少到最低程度,加拿大各省都成立了專門的集中評估機構。每個省都制定出評估手冊來指導評估師的工作。同時,絕大部分省都通過立法來保證評估師調查和取得必要信息的權力,評估師可以任意索取相關資料,當事人必須予以配合。在加拿大沒有全國統一的物業稅率,稅率主要依據各地方政府的收支狀況自行規定,因此,即便在同一省轄區內,不同市區的物業稅率也有比較大的差異。加拿大物業稅收的減免與美國很類似,主要也是依據物業的用途和物業的所有者予以減免。主要包括對農業用地、森林用地、宗教用途的土地等給予輕稅待遇;對政府擁有物業給予免稅待遇。除此之外,加拿大的一些省還設有稅額扣除法、延期付稅法,以減輕低收入家庭和有困難的特定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香港物業稅是對土地及建筑物課征的一種稅,主要是對業主來自物業的租金收入征稅,沒有租金收入的業主則不需要繳納物業稅。香港對物業稅的免除項目主要三項:一是由業主支付的差餉,也即物業管理費;二是來自物業的租金收入,但在該課稅年度內無法收?。蝗亲鳛橹Ц缎蘩碣M及其他開支費用的20%免稅額,這是一個無論實際開支數目大小而規定的劃一的扣除額。物業稅的稅率在15%左右,2004年略為增加,為16%。香港物業的業主必須把所擁有的全部物業填報在綜合報稅表內,接受稅務局評稅主任的評稅后,再根據評稅通知書的時間和稅額繳納稅款。

從上述各國(地區)對物業課稅的概況可以看到,物業稅是地方稅種,由當地政府進行征收管理。物業稅均對不動產保有環節征稅,即對土地、房屋和建筑物征收,一般由物業所有者申報并繳納。在物業稅稅收要素的具體設置上,各國(地區)并不相同,但從征收管理來看,又都是以政府評估、個人申報為主。

查看全文

第一套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試題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論,與傳統作文考試不同,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對文學表達能力并重的考試。

2.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材料,按申論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位置。

二、資料

1.依照我國《刑法》第201條的規定,偷稅數額在納稅額的3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0萬以上的,就要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查看全文

電子商務稅收管理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絡的廣泛普及和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經濟”、“指尖經濟”、“宅經濟”等一批新名詞和新方式已逐漸走進大眾百姓日常生活并風靡流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青睞于網絡購物這種快捷、方便、高效、實惠的買賣交易手段,在網絡上購買、推銷商品并進行貨款結算。由于我國現行稅制及稅法目前還沒有針對網絡交易稅收問題做出明確的立法和規定,同時網絡交易也難以簡單區分管轄地域和課稅對象。因此,如何對網絡交易行為進行稅收監督和征收管理,加強和完善我國稅收制度及法律體系,已經成為各級稅務機關和專家學者必須認真思考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我國網絡交易的發展和現狀

據國家相關部門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網絡用戶已躍居世界首位。截至2011年3月底,我國現有人口數量約14億人,僅互聯網絡網民就達4.6億人,其中網絡購物用戶約1.6億人。也就是說,我國每3人中就有1位互聯網民,每2.8位網民中就有1位在網絡上購買過商品。從事網絡交易的大小網店近1300萬家,國內僅規模大的知名網店就有淘寶、易趣、拍拍、阿里巴巴、卓越、當當、百度有啊等幾十家。也就是說,每35位網民中就有1位正在從事網店經營,其中不乏一人開多店者。2008年我國網絡交易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009年網絡交易額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2010年網絡交易額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有關專家預測,今后幾年,我國網絡年交易額將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遞增。到2012年,網絡年交易額預計將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

網絡交易是通過互聯網絡傳輸技術手段,以實現和完成銷售貨物、提供服務并結算錢款的交易行為。就其本質而言,仍然是企業或個人以賺取利潤為目的的商業銷售行為,只不過是經營銷售方式區別于傳統的實體店鋪經營方式,而是以電子化、網絡化、虛擬化和信息化來實現和完成。如果沒有相關符合條件的減免稅政策和規定,那么對網絡交易行為仍然應當依法征收稅款??v觀近幾年來網絡交易額數據變化,網絡交易的迅猛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稅源空間和增收潛力,無疑可能為國家帶來持續可觀的巨大稅收收入。

然而,由于我國目前現行的各種稅收法律法規制訂于數十年之前,當時還未出現或興盛網絡交易這一新興事物,并沒有制訂針對網絡交易行為征稅的條例和規定。因此,目前網絡交易實際上已經成為我國稅收收入的真空空白和巨大漏洞。據保守估計,網絡交易每年流失的稅收收入至少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相當于西部地區一個省份的年稅收收入。網絡交易額每年翻倍增長,而稅收漏洞卻是逐年擴大,網絡交易稅收流失的問題已經日益嚴重、刻不容緩,亟待研究和解決。

二、網絡交易的特點

查看全文

我國城鄉稅制格局

一、從稅收的起源看城鄉稅制的發展趨勢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稅收萌芽于原始社會的末期和奴隸社會的初期,屬于為滿足氏族部落和奴隸制國家的共同需要而繳納或者征收的公共產品。由于當時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稅收自然主要來自農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的重心向城鎮轉移,來自城鎮工業和商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業的稅收逐步增加。目前,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已經實現了城鄉經濟的一體化,城鄉稅制也隨之統一,如增值稅、銷售稅(營業稅)、法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等,單獨對農業和農民征收的稅種已經十分罕見。由此可見,城鄉稅制差異的出現和消除都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

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出現了稅收的雛形——貢,它是對土地出產物和地方特產的征收,可以視為中國農業稅收的萌芽。對工商業征稅始于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稱關市之賦和山澤之賦。進入封建社會以后,工商稅收有所擴大,并對鹽、鐵長期實行專賣,唐代后期的食鹽利稅和茶稅、酒稅3項收入一度占全國賦稅的1/2以上。明、清時期,工商稅種較之過去有增無減,日益強化了重農抑商和財政搜刮為目的的重征商稅政策,嚴重地影響了工商業的資本積累,這是中國近代社會、經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稅收的來源看,在中國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無論是被稱為稅收雛型的貢、賦,還是田賦(土地稅)、力役,都主要來自農業和農村。由于商品經濟不發達,經濟活動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為主,政府的稅收只能以農業為主要來源,對農業的課稅只能以土地和人口為對象。同時,對于商品征收市場稅、入市稅、關稅等稅種。從清朝末期開始,由于工商業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稅收總額中田賦收入所占的比重開始大幅度下降(從清初的80%以上降至清末的20%以下),來自城鎮的工商稅收和關稅收入所占的比重開始大幅度上升。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以后,中國逐步開始采用由現代直接稅和間接稅構成的稅制。其中,北京政府時期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關稅、鹽稅和田賦(其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中田賦占20%左右)。南京政府時期,在借鑒西方國家財政、稅收理論和稅收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直接稅與間接稅并存,以間接稅(主要為貨物稅、關稅、鹽稅和營業稅)為主體的稅制,實現了從封建稅制向近代資本主義稅制的過渡,但是田賦始終是地方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約50%)。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公糧(即后來的農業稅)始終是紅色政權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一般在70%甚至80%以上)。

二、新中國農村稅制的建立和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在清理舊中國稅收制度和總結革命根據地稅制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人民共和國的新稅制。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簽署政務院通令,《關于統一全國稅政的決定》和《全國稅政實施要則》,規定全國一共設立14種稅收,即貨物稅、工商業稅(包括營業稅和所得稅兩個部分)、鹽稅、關稅、薪給報酬所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得稅、存款利息所得稅、印花稅、遺產稅、交易稅、屠宰稅、房產稅、地產稅、特種消費行為稅和使用牌照稅。除了上述稅種以外,各地還征收農業稅、牧業稅、契稅等地方性稅收。

查看全文

城鄉稅制格局的演化思索

一、從稅收的起源看城鄉稅制的發展趨勢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稅收萌芽于原始社會的末期和奴隸社會的初期,屬于為滿足氏族部落和奴隸制國家的共同需要而繳納或者征收的公共產品。由于當時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稅收自然主要來自農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的重心向城鎮轉移,來自城鎮工業和商業的稅收逐步增加。目前,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已經實現了城鄉經濟的一體化,城鄉稅制也隨之統一,如增值稅、銷售稅(營業稅)、法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等,單獨對農業和農民征收的稅種已經十分罕見。由此可見,城鄉稅制差異的出現和消除都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

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出現了稅收的雛形——貢,它是對土地出產物和地方特產的征收,可以視為中國農業稅收的萌芽。對工商業征稅始于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稱關市之賦和山澤之賦。進入封建社會以后,工商稅收有所擴大,并對鹽、鐵長期實行專賣,唐代后期的食鹽利稅和茶稅、酒稅3項收入一度占全國賦稅的1/2以上。明、清時期,工商稅種較之過去有增無減,日益強化了重農抑商和財政搜刮為目的的重征商稅政策,嚴重地影響了工商業的資本積累,這是中國近代社會、經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稅收的來源看,在中國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無論是被稱為稅收雛型的貢、賦,還是田賦(土地稅)、力役,都主要來自農業和農村。由于商品經濟不發達,經濟活動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為主,政府的稅收只能以農業為主要來源,對農業的課稅只能以土地和人口為對象。同時,對于商品征收市場稅、入市稅、關稅等稅種。從清朝末期開始,由于工商業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稅收總額中田賦收入所占的比重開始大幅度下降(從清初的80%以上降至清末的20%以下),來自城鎮的工商稅收和關稅收入所占的比重開始大幅度上升。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以后,中國逐步開始采用由現代直接稅和間接稅構成的稅制。其中,北京政府時期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關稅、鹽稅和田賦(其中田賦占20%左右)。南京政府時期,在借鑒西方國家財政、稅收理論和稅收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直接稅與間接稅并存,以間接稅(主要為貨物稅、關稅、鹽稅和營業稅)為主體的稅制,實現了從封建稅制向近代資本主義稅制的過渡,但是田賦始終是地方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約50%)。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公糧(即后來的農業稅)始終是紅色政權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一般在70%甚至80%以上)。

二、新中國農村稅制的建立和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在清理舊中國稅收制度和總結革命根據地稅制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人民共和國的新稅制。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簽署政務院通令,《關于統一全國稅政的決定》和《全國稅政實施要則》,規定全國一共設立14種稅收,即貨物稅、工商業稅(包括營業稅和所得稅兩個部分)、鹽稅、關稅、薪給報酬所得稅、存款利息所得稅、印花稅、遺產稅、交易稅、屠宰稅、房產稅、地產稅、特種消費行為稅和使用牌照稅。除了上述稅種以外,各地還征收農業稅、牧業稅、契稅等地方性稅收。

查看全文

田稅征課問題分析論文

"假稅"。這是租借國有土地者向政府交納的租稅??煞Q之為國租。它和私家"地租"有別,和"田租"的性質更為不同。

西漢中期,自武帝開始,特別是從昭、宣以后,封建政權把國有土地出租的情況,多有出現。據記載,當時官府屢屢頒布詔令"假民公田"。"公田"亦稱"官田",均指封建國有土地。漢代的"公田"包括多種:有"苑囿園池";有"江海陂湖";有未辟"草田";有無主"荒地";還有一種是武帝告緡后,國家所沒收的大量土地,等等。"公田"的數量,從現有文獻中要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字,誠較困難,但可略知個大概。據<史記.平準書)載:僅僅武帝告緡后,各郡所沒收的土地就不少,其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余頃。"又(后漢書.仲長統傳)曰:"田無常主,民無常居?!裾?,土廣民稀,中地未墾。雖然猶當限以大家,勿令過制,其地有草者,盡曰官田。"至于苑囿池築可供耕墾者也比比皆是。①可見,"公田"雖然不像私有土地那樣多,但為數不少則可肯定。

——————————————————

①據(三輔黃圖)卷四<苑圃):漢代有上林苑、甘泉苑、御宿苑、思賢苑、西郊苑、宜春苑等,均屬水衡、少府管。這些苑圃的范圍很大。如上林苑"周長三百里,離宮七十所.皆容千乘萬騎"。甘泉苑"武帝置。緣山谷,行至云陽,三百八十一里,西入扶風、凡周回五百四十里,苑中起宮殿臺閣百余所"。西郊苑"林麓藪澤連亙,繚以周垣四百余里……"

漢政權"假民公田"的"民",主要包括兩種"民":有破產的自耕農一一"貧民"、"流民";也有部分擁有權勢的地主一一"豪強"、"命家"或"權家"。

據記載,當時國家把"公田"假給"豪強"、"命家"和"權家"者,不是少見,而是常見,其所占比重,不是較少,而是較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