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觀教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6 10:00: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直觀教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直觀教學

景觀設計課互補式直觀教學

縱觀國內外教學發展史,教學方法可概括為語言性教學法、直觀性教學法和實踐性及研究性的教學法四大類。在我國有分為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有分認知法、復現法、研討法三類。隨著教育革命和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學方法不斷變化,新的教學法不斷呈現。教學歷史證明,從來沒有固定不變的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教學方法。景觀設計互補式直觀教學法是一種情境陶冶教學模式的實踐,即讓學生在創設的教學環境中運用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和情感,是一種“情境教學”、“愉快教學”、“快樂教學”、“情知教學”。同時它讓學生到真實景觀環境空間中去感受體驗獲得,即通過獲取直接的經驗來學習,是基于建構主義的拋錨式學習模式內容,亦具有“發現學習”教學模式特點,即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并幫助學生獲得較好的智力發展。

1、教學法實施的背景條件

“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選擇和采用教學方法既要掌握“教學有法”,又要領悟“教無定法”的原則,根據教學目的、任務、教材內容及特點等進行。景觀設計課程互補式直觀教學法是在筆者多年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總結的,其實施具有下述幾點因素:

1.1知識經濟時代對景觀規劃設計人員的需求加劇。景觀設計課程的知識結構復雜、專業性實踐性極強,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其課程教學就是一種將相關理論、設計技巧和實踐操作融于一體的訓練載體。目前國內設計教育已形成的“理論+實習、實踐、實戰”的教學共識并不完全適用于培養“有創新思維、社會溝通能力和藝術及工程技術實際能力的人才”的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目標。教師有必要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革課程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1.2教學方法有相對的獨立性,它服務于一定的教學目的?;パa式直觀教學法符合于廣西工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藝術與工程技術能力”的目的。

1.3景觀設計學是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化背景下的產物,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強調和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穩定,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是針對現代城市環境問題,是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

查看全文

語文課改與直觀教學探討論文

【摘要】:利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感情認識和直覺思維達到學習和發現的目的。這種直觀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給了學生在“眼看為實”的學習過程中,自己進行猜測、探索與發現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直觀性教學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應有之義。由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努力改革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p>

筆者認為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離不開直觀教學的運用。

直觀教學,即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督逃龑W》將“直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原則,它既適應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又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因此在學校各學科的教學運用十分普遍。而語文學科由于一些教師教法陳舊,有些課文完全能引入直觀教學因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教師并不去創造條件,結合實際,甚至連有些課文編選的生動形象的插圖,教師也置于不顧,只有一味講解,大塊說教,使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因此,形成不少學生重理輕文,甚至厭學語文,使語文學科成了中學生的拉腿學科。所以筆者認為,這也是語文學科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不能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增強直觀因素,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就語文學科來說,重視引進一些直觀教學因素,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語文課堂可以從哪些方面增強直觀教學因素昵?

首先,巧用實物及模型。有人做過試驗,用語言描摹一種物體,跟學生所見的那種實物多川的時間要達2至3倍,產生的印象卻只有看實物的一半。語文課堂引進實物,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語文課中《松鼠》一文,教師導讀此文時,若拿一個松鼠標本,讓學生觀看,學生一定會感興趣,再引導學生自讀,學生就會很快弄清文意。再如講課文《柳葉兒》時,可事先讓學生找來柳葉兒,上課時,可先讓學生們嚼一嚼柳葉兒,讓學生感受其苦澀,然后引導他們設身處地思想,在糧食極度缺乏的年代,作者對柳葉兒的那種特殊感情。這樣,學生感觸就會較深刻。

查看全文

摸索直觀教學在授課和復習的應用

摘要:思想品德教學由以前單一的思想性逐步轉向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實踐性,教學由死記硬背不斷推向素質教育。目前,加強思想品德有效教育成為思想品德教師的重要課題,直觀教學是思想品德教師不可缺少的手段。

關鍵詞:直觀教學思想品德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思想品德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由以前單一的思想性逐步轉向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實踐性,教學由死記硬背不斷推向素質教育。目前,加強思想品德有效教育成為思想品德教師的重要課題,直觀教學是思想品德教師不可缺少的手段。

直觀教學是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教師最常用方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文字符號轉化為可供學生聽覺、視覺直接感知的信息的方法。它能將繁雜的教學內容快捷地轉化為簡單明了的教學信息。常用方法的有板書、圖畫、表格、幻燈、錄像、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有利學生明確知識點、把握重難點、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這種傳統的、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往往被思想品德教師所忽視。筆者在十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學中非常重視這種教學方法,使用得得心應手,頗有心得,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感受與大家一塊分享。

首先,直觀教學在新授課中的應用。

《發展科技振興教育》是九年級第三單元內容,在新授課時筆者采用多媒體導入,用多媒體把我國21世紀的科技成果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神舟7號”太空行走、“嫦娥”實現飛天夢想的壯舉。一下子振奮了學生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之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整個課堂在熱烈主動中進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查看全文

演示直觀教學管理論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演示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

我的感受是:即使講千遍,不如做實驗。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實驗,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準備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的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切莫使演示實驗成了“魔術表演”。演示實驗即使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要試做兩次,對于反應溫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演示要保證萬無一失。演示實驗所需藥品和儀器要列個清單,走進課堂前,一一對照,看是否遺漏,小東小西缺一樣都會影響實驗的進程,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

二、要操作規范。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潔,與實驗無關的東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響學生觀察。試劑的取用要適當,多了浪費,少了現象不明顯或造成實驗失敗。

查看全文

直觀教學演示管理論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演示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

我的感受是:即使講千遍,不如做實驗。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實驗,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準備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的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切莫使演示實驗成了“魔術表演”。演示實驗即使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要試做兩次,對于反應溫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演示要保證萬無一失。演示實驗所需藥品和儀器要列個清單,走進課堂前,一一對照,看是否遺漏,小東小西缺一樣都會影響實驗的進程,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

二、要操作規范。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潔,與實驗無關的東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響學生觀察。試劑的取用要適當,多了浪費,少了現象不明顯或造成實驗失敗。

查看全文

語文課程改革與直觀教學透析論文

【摘要】:利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感情認識和直覺思維達到學習和發現的目的。這種直觀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給了學生在“眼看為實”的學習過程中,自己進行猜測、探索與發現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直觀性教學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應有之義。由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薄芭Ω母镎n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p>

筆者認為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離不開直觀教學的運用。

直觀教學,即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督逃龑W》將“直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原則,它既適應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又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因此在學校各學科的教學運用十分普遍。而語文學科由于一些教師教法陳舊,有些課文完全能引入直觀教學因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教師并不去創造條件,結合實際,甚至連有些課文編選的生動形象的插圖,教師也置于不顧,只有一味講解,大塊說教,使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因此,形成不少學生重理輕文,甚至厭學語文,使語文學科成了中學生的拉腿學科。所以筆者認為,這也是語文學科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不能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增強直觀因素,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就語文學科來說,重視引進一些直觀教學因素,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語文課堂可以從哪些方面增強直觀教學因素昵?

首先,巧用實物及模型。有人做過試驗,用語言描摹一種物體,跟學生所見的那種實物多川的時間要達2至3倍,產生的印象卻只有看實物的一半。語文課堂引進實物,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語文課中《松鼠》一文,教師導讀此文時,若拿一個松鼠標本,讓學生觀看,學生一定會感興趣,再引導學生自讀,學生就會很快弄清文意。再如講課文《柳葉兒》時,可事先讓學生找來柳葉兒,上課時,可先讓學生們嚼一嚼柳葉兒,讓學生感受其苦澀,然后引導他們設身處地思想,在糧食極度缺乏的年代,作者對柳葉兒的那種特殊感情。這樣,學生感觸就會較深刻。

查看全文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育中常見直觀教學

1.目的明確,要求具體,準備要充分

首先教師要熟悉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的目的,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是根據大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點而設置的。教師應仔細鉆研大綱,通覽教材,深刻領會教材的體系和重點,在這個基礎上弄清每個演示實驗要給學生什么知識?建立什么概念?揭示什么原理?要示范哪些實驗操作?要發展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其次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對于這些,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否則,做演示實驗,就僅是為了完成教材中的規定,讓學生看看而已;其結果必然缺乏對學生的引導或引導不當而降低教學效果。

2.操作要規范,面向學生

九年級學生剛接觸化學這門學科,對如何進行實驗操作自然不了解。因此,教師在講解演示實驗時,要做到現象鮮明,操作規范。因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范作用。所以在演示實驗中,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讓學生不僅學會觀察實驗現象,也學會注意操作,并充分模仿和思考。

3.保證成功,現象鮮明

這是演示實驗最重要的要求。如果走過場的實驗,則演示實驗的所有目的都達不到。要保證實驗成功,教師做好充分準備是關鍵。上課前應預做實驗,用以檢查藥品的性能、裝置的可靠性。對藥品的濃度、用量、實驗條件的控制,實驗所需的時間,成功的關鍵等諸方面都做到心中有數。實驗現象應使最后一排學生清晰觀察為宜。對不夠鮮明的現象,可以采取輔助觀察手段,如讓顏色淺淡的火焰、引燃紙屑、對溶液、沉淀、火焰等的顏色的觀察,襯以白色或黑色背景;對現象變化細微的實驗,利用與投影儀使用進行實驗的方法等等。

查看全文

閱讀直觀教學管理論文

教師的語言是世界上最廉價、最直觀的教學手段。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效率。”可見,教師的“講”對于提高課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謂直觀性的“講”,就是要凸現語言的趣味性、具體性、形象性和邏輯性,由此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躍入高層,達到閱讀教學理想的境界。

一、“講”的規范性

閱讀教學無論如何是不能回避“講”的,并且必不可少,但教師的“講”要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符合邏輯規律,思想無謬誤,知識無差錯,一字一句必須嚴謹。表達概念、敘述事理力求做到干凈利落,要惜“講”如金,切忌喋喋不休,使學生產生厭惡感。高素質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用語言的魅力去“征服”學生、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學《白頭翁的故事》時,學生提出:“小鳥有翅膀,本來就會飛,為什么還要跟大雁學飛行呢”此時,教師非常尊重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而提出的問題,隨即講:“是呀,小鳥本來就會飛,為什么還要向大雁學飛行呢”這既藝術地肯定了發問的學生,又很策略地組織了更多學生進一步加以思考。教師的這種高度濃縮性的語言,給學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二、“講”的情趣性

使“講”富有情趣,必須生動形象,善于描繪和比喻,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讓抽象的事物產生“視覺效果”,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窺其貌,如臨其境,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聯想的橋梁。

心理學實驗表明,凡是人們感興趣的東西,就容易在頭腦中扎根。情感是語言的動力,“情動而辭發”,沒有情感的語言怎么也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生動地“講”,就是千方百計把語言形象化,把深奧道理淺顯化,做到化抽象為形象,變深奧為淺顯,使學生樂學易學。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熟悉生活、熟悉學生,這樣才能找到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的生動語言。

查看全文

探究語文課改的直觀式教學論文

【摘要】:利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感情認識和直覺思維達到學習和發現的目的。這種直觀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給了學生在“眼看為實”的學習過程中,自己進行猜測、探索與發現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直觀性教學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應有之義。由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薄芭Ω母镎n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p>

筆者認為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離不開直觀教學的運用。

直觀教學,即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督逃龑W》將“直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原則,它既適應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又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因此在學校各學科的教學運用十分普遍。而語文學科由于一些教師教法陳舊,有些課文完全能引入直觀教學因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教師并不去創造條件,結合實際,甚至連有些課文編選的生動形象的插圖,教師也置于不顧,只有一味講解,大塊說教,使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不高,因此,形成不少學生重理輕文,甚至厭學語文,使語文學科成了中學生的拉腿學科。所以筆者認為,這也是語文學科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不能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增強直觀因素,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就語文學科來說,重視引進一些直觀教學因素,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語文課堂可以從哪些方面增強直觀教學因素昵?

首先,巧用實物及模型。有人做過試驗,用語言描摹一種物體,跟學生所見的那種實物多川的時間要達2至3倍,產生的印象卻只有看實物的一半。語文課堂引進實物,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語文課中《松鼠》一文,教師導讀此文時,若拿一個松鼠標本,讓學生觀看,學生一定會感興趣,再引導學生自讀,學生就會很快弄清文意。再如講課文《柳葉兒》時,可事先讓學生找來柳葉兒,上課時,可先讓學生們嚼一嚼柳葉兒,讓學生感受其苦澀,然后引導他們設身處地思想,在糧食極度缺乏的年代,作者對柳葉兒的那種特殊感情。這樣,學生感觸就會較深刻。

查看全文

藥用植物學教學創新與體驗

傳統的藥用植物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為后續的中藥鑒定學、中藥學、中藥化學等課程奠定基礎,但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它的專業定位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所以高職院校的藥用植物學就應該以滿足中藥材種植員、中藥購銷員、中藥調劑員等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為目標,對傳統的課程教學進行創新性的改革與實踐,以期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1教學內容突出職業性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還采用本科教育模式,知識泛而全,職業技能不突出。筆者通過調研藥學相關專業學生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深入分析中藥鑒定學、中藥學等專業課程對藥用植物學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重新整合,構建新的教學內容(見表1)。該教學內容打破傳統學科體系下的課程設置,按照崗位工作任務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重在突出職業性。改革后的教學內容,以知識夠用為度,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根據整合內容的不同分為4大教學模塊,每一模塊與不同的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相對應,從而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

2教學模式突出實踐性

通過分析每一模塊相對應的實踐技能,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對中藥材種植員、中藥購銷員、中藥質檢工、中藥調劑員等職業崗位對技能的要求,找出關鍵技能進行專項訓練,構建出“知識模塊+技能操作”的新型教學模式(見表2)。為了加強實踐教學管理(課堂實驗和教學實習),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該門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開出比例應為1∶2.5左右為宜。通過這些方法和技能的訓練,學生能夠正確觀察并識別中藥材的顯微構造。能夠利用藥用植物不同器官的形態結構特征進行中藥材的性狀描述和飲片識別。能夠利用植物檢索表等鑒定工具鑒定常見藥用植物,從基源上確定中藥材的真偽優劣。改革后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突出了藥用植物識別和為中藥鑒定服務的功能;另一方面突出了勇于探索、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性。

3教學方法突出直觀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