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教學創新與體驗

時間:2022-05-25 09:42:00

導語:藥用植物學教學創新與體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用植物學教學創新與體驗

傳統的藥用植物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為后續的中藥鑒定學、中藥學、中藥化學等課程奠定基礎,但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它的專業定位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所以高職院校的藥用植物學就應該以滿足中藥材種植員、中藥購銷員、中藥調劑員等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為目標,對傳統的課程教學進行創新性的改革與實踐,以期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1教學內容突出職業性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還采用本科教育模式,知識泛而全,職業技能不突出。筆者通過調研藥學相關專業學生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深入分析中藥鑒定學、中藥學等專業課程對藥用植物學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重新整合,構建新的教學內容(見表1)。該教學內容打破傳統學科體系下的課程設置,按照崗位工作任務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重在突出職業性。改革后的教學內容,以知識夠用為度,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根據整合內容的不同分為4大教學模塊,每一模塊與不同的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相對應,從而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

2教學模式突出實踐性

通過分析每一模塊相對應的實踐技能,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對中藥材種植員、中藥購銷員、中藥質檢工、中藥調劑員等職業崗位對技能的要求,找出關鍵技能進行專項訓練,構建出“知識模塊+技能操作”的新型教學模式(見表2)。為了加強實踐教學管理(課堂實驗和教學實習),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該門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開出比例應為1∶2.5左右為宜。通過這些方法和技能的訓練,學生能夠正確觀察并識別中藥材的顯微構造。能夠利用藥用植物不同器官的形態結構特征進行中藥材的性狀描述和飲片識別。能夠利用植物檢索表等鑒定工具鑒定常見藥用植物,從基源上確定中藥材的真偽優劣。改革后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突出了藥用植物識別和為中藥鑒定服務的功能;另一方面突出了勇于探索、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性。

3教學方法突出直觀性

藥用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直觀教學在這門課的教學中就顯得特別重要。直觀教學法包括多媒體課件教學法、臘葉標本、浸制標本直觀教學法、現場實物教學法等。利用野外教學實習或平常的教學積累,搜集教學素材,編制出全書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講解和展示給學生,增強學生對藥用植物學的感性認識。中藥標本館也是進行直觀教學的理想場所,中藥標本館通常陳列著常見藥用植物的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還有中藥材及中藥飲片標本,學生通過親自觀察各類標本,了解藥用植物不同器官的外部特征和內部構造,了解藥用植物的入藥部位及各類藥材的功效主治,學習藥用植物學的目的性就會增強,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藥用植物園和校外實習基地是學生知識技能訓練的最好練兵場,一方面學生(通常10~20人為一組)可以跟隨老師的現場講解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眼觀(觀察植株形態,葉、莖、花的外部特征)、手摸(感受葉的質地、表面構造)、鼻聞(揉捏后聞其氣味)、折看(看斷面、是否有分泌物)、放大鏡觀察等方法掌握藥用植物的鑒別特征,再通過查工具書進行鑒定。通過多途徑的直觀教學,讓學生親自接觸藥用植物,感受藥用植物,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鑒別藥用植物的方法。這種融“教、學、做”為一體的直觀教學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滿足了企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